《五運行大論》七十六

黃帝坐明堂,始正天綱,臨觀八極,考建五常。請天師而問之曰:論言,天地之動靜,神明為之紀,陰陽之升降,寒暑彰其兆。

【注】:明堂,王者布政之堂。天綱,北斗,正斗綱所建,以占天時也。八極即八方,觀八方分野,以察地理也。五常,五行之常,考五行常道,以測氣運也。論言,氣交變論之言。天地之動靜,以神明為之紀綱。陰陽之升降,以寒暑彰其徵兆。神明者,天地之妙用,如九星懸朗,七曜周旋是也。寒暑者,陰陽之氣候,所以生長收藏,全在乎此。

余聞五運之數于夫子,夫子之所言,正五氣之各主歲爾,首甲定運,餘因論之。鬼臾區曰:土主甲己,金主乙庚,水主丙辛,木主丁壬,火主戊癸。

【注】:此述天元紀甲己之歲,土運統之一段。

子午之上,少陰主之,丑未之上,太陰主之,寅申之上,少陽主之,卯酉之上,陽明主之,辰戌之上,太陽主之,巳亥之上,厥陰主之,不合陰陽,其故何也?

【注】:此述天元紀子午之歲,上見少陰一段。帝問五運之合于三陰三陽如何,而鬼臾區答以子午之歲,上見少陰等語,究競五運不合三陰三陽,故復問之。

岐伯曰:是明道也,此天地之陰陽也。夫數之可數者,人中之陰陽也,其所合,數之可得者也。夫陰陽者,數之可十,推之可百,數之可千,推之可萬。天地陰陽者,不以數推,以象之謂也。

【注】:天地陰陽,變化無窮,可以象取,不可以數推,非如人中之陰陽,可以數盡,何詎不合于五運耶!

帝曰:願聞其所始也。岐伯曰:昭乎哉問也!臣覽《太始天元冊》文》:丹天之氣,經于牛女戊分,黅天之氣,經于心尾己分,蒼天之氣,經于危室柳鬼,素天之氣,經于亢氐昴畢,玄天之氣,經于張翼婁胃。所謂戊己分者,奎壁角軫,則天地之門戶也。夫候之所始,道之所生,不可不通也。黅,音今。

【注】:牛女在癸分,戊在乾分,丹氣經此,故戊癸化火。心尾在甲分,己在巽分,黅氣經此,故甲己化土。危室在壬分,柳鬼在丁分,蒼氣經此,故丁壬化木。亢氐在乙分,昴畢在庚分,素氣經此,故乙庚化金。張翼在丙分,婁胃在辛分,玄氣經此,故丙辛化水。此緣上古乾坤初辟,五氣經此,故《太始天元冊》文》據之以立十干化氣之論,此五運之所始也。天不足西北,西北戊分,正當奎壁之宿,是謂天門,地不滿東南,東南己分,正當角軫之宿,是謂地戶,天地有門戶,則氣候有終始。夫候之所始,即道之所生,于此而測運氣之原,不可不通也。

帝曰:善。論言,天地者,萬物之上下,左右者,陰陽之道路,未知其所謂也?

【注】:論言,天元紀論之言。

岐伯曰:所謂上下者,歲上下見陰陽之所在也。左右者,諸上見厥陰,左少陰,右太陽,見少陰,左太陰,右厥陰,見太陰,左少陽,右少陰,見少陽,左陽明,右太陰,見陽明,左太陽,右少陽,見太陽,左厥陰,右陽明。所謂面北而命其位,言其見也。

【注】:歲上下見陰陽所在,謂子午之歲,上見少陰,六氣隨地支迭遷,挨年上見。上謂司天,下謂在泉。下見之法詳下文。左右謂司天左右,面北而命其位,則左在西,右在東。六氣之序,厥陰、少陰、太陰、少陽、陽明、太陽,厥陰司天,則左少陰,右太陽,少陰司天,則太陰升于左,厥陰降于右,以次轉輪,遞為左右也。

帝曰:何謂下?岐伯曰:厥陰在上,則少陽在下,左陽明,右太陰,少陰在上,則陽明在下,左太陽,右少陽,太陰在上,則太陽在下,左厥陰,右陽明,少陽在上,則厥陰在下,左少陰,右太陽,陽明在上,則少陰在下,左太陰,右厥陰,太陽在上,則太陰在下,左少陽,右少陰。所謂面南而命其位,言其見也。

【注】:岐伯已答左右上見之義,帝復問左右下見之法。厥陰司天,則少陽在泉,左陽明,右太陰,少陰司天,則陽明在泉,太陽降于左,少陽升于右,亦以次輪轉,遞為左右也。面南而命其位,則左在東,右在西。

上下相遘,寒暑相臨,氣相得則和,不相得則病。帝曰:氣相得而病者何也?岐伯曰:以下臨上,不當位也。

【注】:司天在上,在泉在下,上下相遇,寒暑相臨,生則相得而氣和,克則不相得而人病。氣雖相得,而以下臨上,不當其位,亦不免于病。所謂君位臣則順,臣位君則逆,(六微旨論語。)以下臨上者,臣位君也。(火有君火、相火。)

帝曰:動靜何如?岐伯曰:上者右行,下者左行,左右周天,余而復會也。

【注】:司天者右行,在泉者左行,左右周天,余而復會,所謂六期而環會也。(天元紀論語。)

帝曰:余聞鬼臾區曰應地者靜,今夫子乃言下者左行,不知其所謂也?願聞何以生之乎?岐伯曰:天地動靜,五行遷復,雖鬼臾區,其上侯而已,猶不能遍明。

【注】:天元紀論:應地之氣,靜而守位,是應地者靜也,岐伯言應下者左行,是言地者亦不靜,故帝問之。然鬼臾區謂應天者動,應地者靜,言幹動而支靜,非謂在泉者不行也,此不過藉以生論耳。天地之動靜,五行之遷復,其理微妙,雖鬼臾區,其位止上侯而已,猶不能遍明。古者官人以德,德大者其官尊,上侯非極位,故不能盡知也。

夫變化之用,天垂象,地成形,七曜緯虛,五行麗地。地者,所以載生成之形類也,虛者,所以列應天之精氣也,形精之動,猶根本之與枝葉也,仰觀其象,雖遠可知也。

【注】:天垂象,故七曜緯虛,虛者,所以列地下應天之精氣也。地成形,故五行麗地,地者,所以載天上生成之形類也。形為根之枝葉,精為形之根本,一氣相連,動則俱動。仰觀其象,雖遠可知,言天之七曜,乃五行之精,地之五形,乃七曜之形,七曜固動于上,五行亦動于下,無有不動者也。

帝曰:地之為下否乎?岐伯曰:地為人之下,太虛之中者也。帝曰:憑乎?岐伯曰:大氣舉之也。

【注】:下者左行,以地為下也。上動下靜,此為常理,地既為下,則理應靜矣,不知地為人之下耳,其實乃在太虛之中者也。蓋地為天之中氣,天包其外,地上地下皆天也。此非有所憑倚,乃天以大氣包舉其間,是以不至淪墜也。

燥以乾之,暑以蒸之,風以動之,濕以潤之,寒以堅之,火以溫之。風寒在下,燥熱在上,濕氣在中,火遊行其間,寒暑六入,故令虛而化生也。

【注】:寒水在北,風木在東,自下而上,故曰風寒在下,是即下者左行也。熱火在南,燥金在西,自上而下,故曰燥熱在上,是即上者右行也。上熱下寒,兩氣逼蒸,則生濕氣,故土之化濕,其位在中。五行各一,惟火有君相之分,天上之熱,君火也,地下之溫,相火也。君火為相火之標,相火為君火之本,相火升則君火顯明于天上,君火降則相火封藏于地下。君相二火,遊行于上下之間,寒來暑往,四時更代,則六氣迭入,地道周備,故萬物化生。地體雖實,而六氣內化,則沖虛而通暢也。

燥勝則地乾,暑勝則地熱,風勝則地動,濕勝則地泥,寒勝則地裂,火勝則地固矣。

【注】:地在天中,六氣迭入,其體不動,而氣則無時不動矣。

帝曰:寒、暑、燥、濕、風、火,在人合之奈何?其于萬物何以生化?

【注】:天有六氣,人秉天氣而生,亦當有此六氣,何以合之?而六氣之于萬物,其初生化之理又如何?

岐伯曰:在天為玄,在人為道,在地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

【注】:此段與天元紀論同,言地之五行,即天之五神所化也。

東方生風,風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神在天為風,在地為木,在體為筋,在臟為肝,在氣為柔。其性為暄,其德為和,其用為動,其化為榮,其政為散,其令宣發,其變摧拉,其眚為隕,其蟲毛,其色為蒼,其味為酸,其志為怒。怒傷肝,悲勝怒,風傷肝,燥勝風,酸傷筋,辛勝酸。

【注】:在天為風,玄生神也。在地為木,其味為酸,化生五味也。在臟為肝,人之合于風木也。風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是其于萬物之生化也。悲者肺之志,燥者肺之氣,辛者肺之味,悲勝怒,燥勝風,辛勝酸,肺金克肝木也。

【注】:南方生熱,熱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其在天為熱,在地為火,在體為脈,在臟為心,在氣為息。其性為暑,其德為顯,其用為躁,其化為茂,其政為明,其令鬱蒸,其變炎爍,其眚燔焫,其蟲羽,其色為赤,其味為苦,其志為喜。喜傷心,恐勝喜,熱傷氣,寒勝熱,苦傷氣,鹹勝苦。

【注】:人之合于熱火,熱火之生化如此。余同上文類推之。

【注】:中央生濕,濕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其在天為濕,在地為土,在體為肉,在臟為脾,在氣為充。其性靜兼,其德為濡,其用為化,其化為盈,其政為謐,其令雲雨,其變動注,其眚淫潰,其蟲倮,其色為黃,其味為甘,其志為思。思傷脾,怒勝思,濕傷肉,風勝濕,甘傷脾,酸勝甘。

【注】:人之合于濕土,濕土之生化如此。余同上文類推之。

【注】: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腎。其在天為燥,在地為金,在體為皮毛,在臟為肺,在氣為成。其性為涼,其德為清,其用為固,其化為斂,其政為勁,其令霧露,其變肅殺,其眚蒼落,其蟲介,其色為白,其味為辛,其志為憂。憂傷肺,喜勝憂,熱傷皮毛,寒勝熱,辛傷皮毛,苦勝辛。

【注】:人之合于燥金,燥金之生化如此。余同上文類推之。

【注】: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鹹,鹹生腎,腎生骨髓,髓生肝。其在天為寒,在地為水,在體為骨,在臟為腎,在氣為堅。   其性為凜,其德為寒,其用為藏,其化為肅,其政為靜,其令閉塞,其變凝冽,其眚冰雹,其蟲鱗,其色為黑,其味為鹹,其志為恐。 恐傷腎,思勝恐,寒傷血,燥勝寒,鹹傷血,甘勝鹹。

【注】:人之合于寒水,寒水之生化如此。余同上文類推之。

五氣更立,各有所先,非其位則邪,當其位則正。帝曰:病之生變何如?岐伯曰:氣相得則微,不相得則甚。

【注】:五氣更立,各有政令所先。非位則邪,如春行金令。當位則正,如春行木令也。相得謂生,不相得謂克也。

帝曰:主歲何如?岐伯曰:氣有餘,則制已所勝而侮所不勝,其不及則己所不勝侮而乘之,己所勝輕而侮之。侮反受邪,侮而受邪,寡于畏也。

【注】:五氣各有所主之歲,氣有餘,則制己所勝而侮己所不勝,如木制土而侮金也,氣不及則己所不勝侮而乘之,己所勝輕而侮之,如木被金克而土亦侮木也。五行之理,有勝有復,侮人者己反受邪,侮人而受邪者,以其肆無忌畏,為人所復也。

帝曰:天地之氣,何以候之?岐伯曰:天地之氣,勝復之作,不形于診也。《脈法》曰:天地之變,無以脈診,此之謂也。

【注】:天人同氣,脈本相應,但應常不應卒,勝復者,天地之變,故不形于脈。

帝曰:間氣何如?岐伯曰:隨氣所在,期于左右。帝曰:期之奈何?岐伯曰:從其氣則和,違其氣則病,不當其位者病,迭移其位者病,失守其位者危,尺寸反者死,陰陽交者死。先立其年,以知其氣,左右應見,然後乃可以言死生之逆順。

【注】:間氣,謂司天在泉左右之間氣。隨其氣之左右所在,而期于人脈之左右,以天地人同氣相應也。從其氣者,脈與氣應,不從其氣者,則謂之違也。不當其位,謂位不相得,左右錯亂。迭移其位,謂左右更換。失守其位,謂本部衰弱,反見克賊。尺寸反,謂上下倒置。陰陽交,謂左右貿遷。(子午之年,少陰司天,卯酉之年,少陰在泉。則有尺寸反脈。寅申巳亥辰戌丑未之年,少陰在上下之左右,則有陰陽交脈。義詳至真要論。)先立其年之南政北政,知其氣之左右應見,然後可以言其死生之逆順也。

經筋醫理探源(永康堂‧張老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