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苓甘薑味辛夏仁黃湯之注釋:

若面熱如醉,此為胃熱上衝熏其面,加大黃以利之。﹝《金匱要略》﹞

【註】:

丹波氏曰:「按以上四條,謂治其氣衝,而承以衝氣即低之類,其文上下相應,特此條自為起端,故程氏、尤氏以為別證。然其治仍守上方,則知亦為自上接來。面熱如醉者,即前段所謂面翕熱也,其初胃熱未長,故敢不以為意。今蓄飲未散,胃熱增劇,故加大黃以利之也。徐氏所謂雖有薑辛之熱,各自為效,而無妨者,實得其理矣。」

又按以上六條,皆為設法備變者。蓋病者證候錯雜,或陸續變換,應就其所急,為之處療,是以設此諸條,使人知圓機之妙。唯所敘諸證,未必一人兼備,亦未必不兼備於一人,且所處之藥,皆其著效,如更發他證者,是必無藥之所致。要之不過假此數端,述為治之次序也。其初則觸時氣而動,其次則下焦之水逆,次則肺飲復動,次則飲遏於中焦,次則水氣溢於外,於是飲之情形,纖悉無遺,而加以兼虛挾熱,可謂密矣。

苓甘薑味辛夏仁黃湯方:

茯苓﹝5克﹞,甘草、乾薑、細辛、大黃﹝各3.5克﹞,五味子﹝6克﹞,半夏、杏仁﹝各27克﹞。

煎法用法同前。

【先輩之治驗】:

《橘窗書影》曰:「一婦人年五十餘,曾患下血過多,以後面色青慘,唇色淡白,四肢浮腫,胸中動悸,短氣,不能步行,時復下血。余與六君子湯加香附、厚樸、木香,兼用鐵砂丸,下血止,水氣亦減,然血澤不能復常。秋冬之交,咳嗽胸滿頗甚,遍身浮腫,倚息不得臥,一醫以為水腫,與利水劑,無效。餘診曰:『恐有支飲,先制其飲,則咳嗽浮腫自當隨愈。』因與苓甘薑味辛夏仁黃湯加葶藶子,服二三日,咳嗽胸滿減,浮腫忽消散,餘以此法復愈水腫數人,故記之以示後學。」

經筋醫理探源(永康堂‧張老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