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刺腰痛》六十六

足太陽脈令人腰痛,引項脊尻背如重狀,刺足太陽正經于郄中出血,春無見血。

【注】:足太陽脈自頭下項,挾脊抵腰,貫臀過髀樞,下合膕中,故令人腰痛,引項脊尻背如重狀。刺太陽正經于郄中出血,即委中也。春無見血,水衰于春也。

少陽令人腰痛,如以鍼刺其皮中循循然,不可以俯仰,不可以顧,刺少陽成骨之端出血,成骨在膝外廉之骨獨起者,夏無見血。

【注】:足少陽脈自頭下頸,由胸膈循脅裏,下髀厭出膝外廉下,抵絕骨之端,故令人腰痛,不可以俯仰,不可以顧。如鍼刺皮中循循然者,經氣之鬱沖也。刺少陽成骨之端出血,陽關穴也。成骨在膝外廉之骨獨起者,即䯒骨之上節,別名成骨。夏無見血,木衰于夏也。

 陽明令人腰痛,不可以顧,顧如有見者,善悲,刺陽明于䯒前三痏,上下和之出血,秋無見血。

【注】:足陽明脈循喉嚨入缺盆,下膈挾臍,下氣街,循脛外廉,下足跗,故令人腰痛,不可以顧。顧則如有所見者,陽敗而神虛也。善悲者,戊土衰而庚金旺也。(金燥則善悲。)刺陽明于䯒骨之前三痏,三裏穴也。上下和之而出其血,謂上下巨虛也。秋無見血,土衰于秋也。

少陰令人腰痛,痛引脊內廉,刺少陰于內踝上二痏,春無見血。出血太多,不可復也。

【注】:足少陰脈循內踝之後,上股內後廉,貫脊屬腎,故令人腰痛,痛引脊內廉。刺少陰于內踝上二痏,復溜穴也。春無見血,水衰于春也。

厥陰令人腰痛,腰中如張弓弩弦,其病令人言默默然不慧,刺厥陰在腨踵魚腹之外三痏,循之累累然,乃刺之。

【注】:足厥陰脈循足跗,上膕內廉,過陰器抵小腹,貫膈布脅肋,故令人腰痛。腰中如張弓弩弦,肝主筋,筋急而腰直也。其病令人言默默然不慧,肝藏魂,魂神惑亂而不明也。刺厥陰在腨踵魚腹之外三痏,蠡溝穴也。(腨,足肚也。腨下踵上,魚腹之外,足肚之形如魚腹也。)循之累累然,經脈行動之象也。

同陰之脈令人腰痛,痛如小錘,居其中,怫然腫,刺同陰之脈,在外踝上絕骨之端,為三㾮。

【注】:同陰之脈,足少陽之別絡也,并少陽上行足外踝上,別走厥陰,并經下絡足跗,故曰同陰。(王冰注。)此脈令人腰痛,如有小錘居其腰中,怫然腫起。(怫然,腫貌。)刺同陰之脈,在外踝上絕骨之端,為三痏,足少陽之陽輔穴也。

陽維之脈令人腰痛,痛上怫然腫,刺陽維之脈,脈與太陽合腨下間,去地一尺所。  

【注】:陽維之脈,八奇經之一也,發于足太陽之金門穴,循外踝而上行,其脈令人腰痛,痛上怫然作腫。刺陽維之脈,脈與太陽合腨下間,去地一尺所,足太陽之承山穴也。陽維脈別于金門上行,與足太陽合于腨腸下間,正當承山之穴也。  

 衡絡之脈,令人腰痛,不可以俛仰,仰則恐僕,得之舉重傷腰,衡絡絕,惡血歸之。刺之在郄陽筋之間,上郄數寸,衡居為二痏出血。【衡,橫同。】

【注】:衡絡之脈,足太陽之外絡也,衡,橫也,自腰中橫入髀外後廉而下合于膕中。此脈令人腰痛,不可以俯仰,仰則恐僕。得之舉重傷腰,衡絡斷絕,惡血歸之。刺之在郄陽兩筋之間,上郄數寸衡居,為二痏出血,足太陽之委陽、殷門也。(郄陽即委陽,與殷門相并,故曰衡居。)

會陰之脈令人腰痛,痛上漯漯然汗出,汗乾令人欲飲,飲已欲走,刺直陽之脈上三痏,在蹻上郄下五寸橫居,視其盛者出血。

【注】:會陰之脈,督任沖三脈之會,故曰會陰,(穴名,在大小二便中。)督脈行脊背而會此穴。其脈令人腰痛,痛上漯漯然汗出,陽鬱而表泄也。(督為諸陽之綱。)汗乾令人欲飲,津亡而肺燥也。飲已欲走,濕旺而脾鬱也。刺直陽之脈上三痏,足太陽之承筋也。太陽之脈挾脊貫臀,下至膕中,循腨腸而入外踝,其脈直行,故曰直陽。(王冰注。蹻,陽蹻,即申脈也,郄,委中也,在蹻之上,郄之下,相去五寸,橫居其間,正承筋所在。視其經脈之盛者,出其血也。

飛陽之脈令人腰痛,痛上怫怫然,甚則悲以恐,刺飛陽之脈,在內踝上五寸,少陰之前,與陰維之會。

【注】:飛陽之脈,足太陽之別絡也。(穴名,《靈樞·經別》:足太陽之別,名曰飛陽,去踝七寸,別走少陰。)其脈令人腰痛,痛上怫怫然,氣鬱而不行也。甚則悲以恐,氣連于肺腎也。(其脈別走少陰,恐者,少陰腎之志也。腎脈貫膈入肺,悲者,太陰肺之志也。)刺飛陽之脈,在內踝上五寸,少陰之前,與陰維之會,足少陰之築賓穴也。

昌陽之脈令人腰痛,痛引膺,甚則反折,目䀮䀮然,舌卷不能言,刺內筋為二痏,在內踝上,大筋前,太陰後,上踝二寸所。

→【䀮﹝目巟﹞:音荒】

【注】:昌陽之脈,足少陰之別絡,即陰蹻之脈也。起于然穀之後,上內踝之上,循股陰而行腹,上胸膈而入缺盆。此脈令人腰痛,痛引胸膺,甚則脊背反折,目䀮䀮然,舌卷不能言,火虛而光散,水寒而筋急也。刺內筋為二痏,即陰蹻之郄,足少陰之交信穴也。在內踝之上,大筋之前,太陰之後,上踝二寸所,即其處也。

肉裏之脈,令人腰痛。不可以咳,咳則筋縮急,刺肉裏之脈,為二痏,在太陽之外,少陽絕骨之後。

【注】:肉裏之脈,即足少陽之陽輔,(穴名。)陽維之所發也。此脈令人腰痛,不可以咳,咳則筋縮急,少陽膽木主筋,筋脈攣拘,咳則氣升而筋急也。刺肉裏之脈,為二痏,足少陽之分肉穴也。(即陽輔。)在太陽之外,少陽絕骨之後,即其處也。

散脈令人腰痛而熱,熱甚生煩,腰下如有橫木居其中,甚則遺溲,刺散脈,在膝前骨肉分間,絡外廉,束脈,為三痏。

【注】:散脈,足太陰之別,散行而上,故名。循股內,入腹中,與少陰少陽結于腰下骨空中。(王冰注。)其脈令人腰痛而熱,熱甚生煩,少陽相火之鬱也。腰下如有橫木居其中,少陽甲木之鬱也。甚則遺溺,甲木逆而乙木陷也。刺散脈,在膝前內側,輔骨之下,腨肉之上,骨肉分間。太陰之絡,色青而見。其絡之外廉,有大筋擷束膝䯒之骨,令其連屬,取此大筋系束之脈,為三痏,即是太陰之地機穴也。(王冰注。)

解脈令人腰痛,痛而引肩,目䀮䀮然,時遺溲,刺解脈,在膝筋肉分間郄外廉之橫脈出血,血變而止。

【注】:解脈,足太陽之別,散行而下,故名。循肩髆而下脊背,下屬膀胱,從髀後而合膕中。其脈令人腰痛,痛而引肩,目䀮䀮然,時遺溲溺,筋脈緊急而膀胱不藏也。刺解脈,在膝後筋分肉間,膕中橫文胬肉高起之處,是太陽之郄也。(即委中。)于郄之外廉,血絡橫見紫黑而盛滿者,刺出其血。候其血己黑變而赤,然後止鍼也。(王冰注。)

解脈令人腰痛,痛如引帶,常如折腰狀,善恐,刺解脈,在郄中結絡如黍米,刺之血射以黑,見赤血而已。

【注】:解脈之病,其狀不同,故復述此證。其脈令人腰痛,痛如引帶束腰,其身常如折腰之狀,善生恐懼,水寒而筋急也。刺解脈,在郄中(即委中。)結絡大如黍米者。刺之黑血遠射而出,黑血盡去,候見赤血而已。

腰痛,挾脊而痛至頭幾幾然,目䀮䀮欲僵僕,刺足太陽郄中出血。

【注】:幾幾,強直之意,足太陽自頭走足,挾脊下行,經氣不舒,故挾脊而痛,至于頭上。幾幾不柔。脈起目內眥,故目視䀮䀮,身欲僵僕。

腰痛上寒,刺足太陽陽明,上寒不可顧,刺足陽明。上熱,刺足太陰厥陰,不可以俯仰,刺足少陽。中熱而喘,刺足少陰郄中出血,大便難,刺足少陰,少腹滿,刺足厥陰。

【注】:腰痛上寒,此足太陽寒水之上逆,陽明胃土之不降,刺足太陽之郄中,足陽明之陰市。上寒而不可回顧,此陽明上逆,經脈壅塞,頸項失柔也,刺足陽明之三裏。上熱,此脾土濕而胃土逆,肝木陷而膽火升也,刺足太陰之地機,足厥陰之太衝。若不可以俯仰,此相火升炎而筋膜強直也,刺足少陽之陽關。中熱而喘,此心火之刑肺金也,刺足少陰之郄中出血,手足少陰同經,刺足少陰之湧泉、太溪,以泄心火之上炎也。若大便難,此火旺而水衰也,刺足少陰。若少腹滿,此土鬱而木陷也,刺足厥陰。(如上法。)

腰痛如折,不可以俯仰,不可以舉,刺足太陽,引脊內廉,刺足少陰。腰痛,引少腹控,不可以俯仰,刺腰股交者,兩髁胂上,左取右,右取左,以月死生為痏數,發鍼立已。

→【䏚﹝月少﹞:音渺】

【注】:腰痛如折,不可以俯仰,不可以舉,太陽之筋急而不舒也。如折,刺足太陽之束骨。不可以俯仰,刺足太陽之京骨、昆侖。不可以舉,刺足太陽之申脈、僕參。腰痛,引少腹控,不可以俯仰,此邪客于足太陰之絡也。《繆刺論》:邪客于足太陰之絡,令人腰痛,引少腹控,不可以仰息,即此義也。以厥陰肝脈自少腹而行脅肋,土陷木鬱,故腰痛前引少腹而旁控肋也。(控,牽也,肋,季協也,與杪同,脅,盡度也。)刺腰股交者,兩髁胂上,足太陽之下髎穴也。腰股相交之處,乃足太陰厥陰少陽三脈左右之所交結。兩髁胂上,謂腰髁骨下堅肉也。髁骨,即腰脊兩旁起骨。挾脊兩旁,腰髁之下,各有胂肉隴起,斜趨髁後,故曰兩髁胂上,非胂之上巔也。膝髁胂下,尻骨兩旁,各有四骨空,曰上髎、次髎、中髎、下髎,左右八穴,謂之八髎。八穴悉主腰痛,惟下髎一穴,正當太陰厥陰少陽三脈交結之所,故但刺此穴。左取右,右取左,繆刺之法也。以月死生為痏數,《繆刺論》:月生一日一痏,二日二痏,漸多之,十五日十五痏,十六日十四痏,漸少之,是其法也。(王冰注。)

→【䏚﹝月少﹞:音渺】

《素問懸解》 卷八終太倉陸寶忠校字

經筋醫理探源(永康堂‧張老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