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附子湯之注釋:

傷寒八九日,風濕相搏,身體疼煩,不能自轉側,不嘔,不渴,脈浮虛而澀者,桂枝附子湯主之。﹝《傷寒論》﹞

【註】:

傷寒八九日者,自患傷寒約經八九日許之意。風濕相搏者,由本來之水毒感外來之風邪,相互搏激也。身體疼煩者,為身體全部疼痛煩悶也。不能自轉側者,不能以自力臥而轉動也。不嘔不渴者,讀之雖如字意,然有深意在焉。因傷寒經過八九日,為現少陽柴胡湯證及陽明白虎湯證之時期,故云不嘔不渴,所以暗示無柴胡、白虎之證也。又脈浮者為表證之徵,然虛而澀為陰虛證之候。故本條之病證,以虛證與表裡、陰陽相半者也。

桂枝附子湯方:

桂枝﹝9.5克﹞,附子、生薑﹝各27克﹞,甘草﹝5克﹞,大棗﹝7克﹞。

上藥銼細,以水三合,煎一合。去滓,一日分三回,溫服。

桂枝附子去桂加朮湯之注釋:

傷寒八九日,風濕相搏,身體疼煩,不能自轉側,不嘔,不渴,脈浮虛而澀者,桂枝附子湯主之。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加朮湯主之。﹝《傷寒論》﹞

【註】:

本方與桂枝附子湯異。無桂枝,故無上衝之候。有朮,以有小便自利證。小便自利,即為尿利過多,腸內枯竭以致大便難也。

 故東洞翁謂本方之定義:「治桂枝附子湯證而大便難,小便自利,無上衝證者。」

 尾臺氏曰:「小便自利者,謂猶不禁也。朮、附子、茯苓者,皆治小便之不利與自利,猶麻、桂之治無汗與自汗也。」

桂枝附子去桂加朮湯方:

朮﹝9.5克﹞,附子7.﹝5克﹞,甘草﹝5克﹞,大棗、生薑﹝各27克﹞。

煎法用法同前。初服,其人身覺痹,半日許復服之。三服盡,其人如冒狀。勿怪,此以朮、附併走皮中,逐水氣,未得除,故使之爾。

求真按:「東洞翁云附子主治逐水,本此。」

 

經筋醫理探源(永康堂‧張老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