瘀血之脈應

仲景曰:「腸癰者,少腹腫痞,按之則痛如淋,小便自調,時時發熱,自汗出,復惡寒,其脈遲緊者,膿未成。可下之,當有血。脈洪數者,膿已成,不可下也。大黃牡丹皮湯主之。」

此條文是說明闌尾炎之診斷療法也,今且暫置之。

 單就脈候觀察之,凡發熱惡寒時,脈必浮數,今反遲緊者,一由於疼痛之反射作用,又其過半因少腹腫痞,即盲腸部之腫脹硬結的障礙物,嵌於血流之間,可認為阻礙血流之結果。

 因闌尾炎之化膿時,即小腹腫痞減退時,由脈之變為洪數此一因化膿熱而證得之也。

 又曰:「太陽病,六七日,表證仍在,脈微而沉,反不結胸,其人發狂者,以熱在下焦也。小腹當硬滿,…抵當湯主之。」

若曰表證仍在,有惡寒發熱等證,則脈當浮數,所以反微而沉此沉與陰證之沉異,沉而結也者,因瘀血結聚成形而為小腹硬滿,介在血液循路中,障阻血流故也。

 又曰:「太陽病,身黃,脈沉結,少腹硬,小便不利者,為無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證諦也,抵當湯主之。」

此條為論瘀血性黃疸與瘀血性精神病也,脈之所以沉結,與前條無異。

王肯堂氏曰:「有瘀血則脈澀,宜桃仁承氣湯下之。」

歸納上述諸論,可得結論曰:「瘀血增劇至一定程度時,阻礙血流,其脈呈血液不流行之現象。雖然,此乃限於陽實性而高度者之脈狀,非盡如是也。又此脈狀必見於左脈,不見於右脈,是餘多年之經驗也。」

經筋醫理探源(永康堂‧張老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