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病能論》四十四

黃帝問曰:有病心腹滿,旦食則不能暮食,此為何病?岐伯對曰:名為鼓脹。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治之以雞矢醴,一劑知,二劑已。帝曰:其時有復發者何也?岐伯曰:此飲食不節,故時有病也。雖然其病且已時,固當病氣聚于腹也。(此段舊誤在腹中論。)

【注】:心腹痞滿,旦食則不能暮食,此水旺土濕,中氣不運,脾陷不能消,胃逆不能納也,病名鼓脹。雞矢禮(仲景雞矢白散即此。)利水泄濕,疏通小便,濕去則滿消食下,鼓消脹平,故一劑其效可知,二劑其病全已。病已而時有復發者,此愈後飲食不節,傷其脾胃,故有時病發也。

【注】:雖緣愈後調攝不善,而其先病且已時,固當病氣聚于腹中,舊根未絕,是以一傷即發也。

帝曰:有病脅下滿氣逆,二三歲不已,是為何病?岐伯曰:病名曰息積,此不妨于食,不可灸刺,積為導引服藥,藥不能獨治也。(此段舊誤在《奇病論》。)

【注】:肺主氣,自右脅下行,脅下滿,氣上逆,此肺金不降。呼吸為息,息積者,肺氣之結積也。(《難經》:肺之積,名曰息賁,即此。)積在右脅,不礙胃口,故不妨于食。此不可灸刺,宜積為導引行氣之法,兼以服藥,藥不能獨治也。

帝曰:人有身體髀股䯒皆腫,環臍而痛,是為何病?岐伯曰:病名伏梁,此風根也,其氣溢于大腸,而著于盲。肓之原在臍下,故環臍而痛也。不可動之,動之為水溺澀之病也。

《難經》:心之積,名曰伏梁,起臍上,大如臂,上至心下,身體髀股䯒皆腫,環臍而痛,病名伏梁。緣肝木克賊脾土,中氣痞塞,心火莫降,故成伏梁積聚。此風木不能上達,根蟠于土位故也。其積聚之位,在于臍上心下之間,而其氣則溢于大腸而著于肓。心下膈上曰肓,(足少陰之肓俞也。)肓之原在臍下,一氣相通,故環臍而痛也。此不可動之,若輕施攻下,而妄動之,則脾愈傷而肝愈陷,不能疏泄水道,必為水溺淋澀之病也。

帝曰:病有少腹盛,上下左右皆有根,此為何病?可治不?岐伯曰:病名曰伏梁。帝曰:伏梁何因而得之?岐伯曰:裹大膿血,居腸胃之外。不可治,治之每切,按之致死。帝曰:何以然?岐伯曰:此下則因陰,必下膿血,上則迫胃脘,上膈,挾胃脘內癰。此久病也,難治。居臍上為逆,居臍下為從,勿動亟奪。論在《刺法》中。

【注】:少腹盛滿,上下左右皆有根,此亦脾陷肝遏,風木賊土之病,病亦名伏梁。肝脾鬱迫,濕熱蒸腐,化生膿血,居于腸胃之外。不可治之,治之則愈劇,(切,甚也。)按之則致死。此其下則連于後門,必下膿血,上則迫于胃脘,上膈,挾胃脘之內癰。此非旦夕所成,乃久病也,最為難治。其居臍上,在心脾之間為逆,恐其腐敗熏心也,其居臍下,在肝脾之間為從。不可輕易動之,使其正氣亟奪也。《刺法》,古書。(二段舊誤在腹中論。)

帝曰:人病胃脘癰者,診當何如?岐伯曰:診此者當候胃脈,其脈當沉細。沉細者氣逆,逆者人迎甚盛,甚盛則熱。人迎者,胃脈也,逆而盛則熱聚于胃口而不行,故胃脘為癰也。

【注】:診胃脘癰者,當候胃脈。癰疽之病,緣風寒閉其經脈,營衛壅陰而成。風寒閉束,其在下之脈,如衛陽、氣街,必當沉細,以其經脈不得下達也。沉細者必氣逆,以其不得下達,必上衝也。逆者,其在上之脈,如人迎,必甚盛,甚盛則陽鬱而發熱。人迎者,胃脈也,上逆而甚盛,則熱聚于胃口,而不下行,濕熱蒸腐,故胃脘為癰也。

帝曰:善,有病頸癰者,或石治之,或鍼灸治之,而皆已,其真安在?岐伯曰:此同名異等者也。夫癰氣之息者,宜以鍼開除去之,氣盛而血聚者,宜石而瀉之,此所謂同病異治也。

【注】:石,砭石也。癰氣之息者,癰之氣平,而生息肉者也,(息,死肉也。)故宜以鍼開除去之,去其死肉與膿血也。氣盛血聚者,癰之氣盛血聚,而未成膿者也,故宜以石瀉之,瀉其聚血,以散其積氣也。同病而異治者,名同而等異也。

帝曰:人有尺脈數甚,筋急而見,此為何病?岐伯曰:此所謂疹筋,是人腹必急,白色黑色見則病甚。

【注】:尺脈數甚者,木陷于水也。肝木生于腎水,水寒土濕,乙木不能升達,陷于水中,鬱動不已,故尺脈數甚。肝主筋,肝陷則筋不榮舒,故筋急而見。(青筋外露。)此所謂疹筋,疹筋者,病在筋也。肝木下陷,是人少腹必當拘急。若白色黑色見則病甚,黑為痛,白為寒也。(《靈樞·五色》語。《皮部論》:多黑則痹,多白則寒。)《難經》:肝主色,自入為青,入心為赤,入脾為黃,入肺為白,入腎為黑。凡五色外見者,皆肝病也。(此段舊誤在《奇病論》中。)

經筋醫理探源(永康堂‧張老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