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欲愈候:

﹝Syndrome_tending_to_be_cured﹞

【學習要求】

熟悉疾病向愈的徵兆。

【原文】

凡病,若發汗、若吐、若下、若亡①血、亡津液,陰陽自和者,必自癒。﹝58﹞

大下之後,復發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癒。﹝59﹞

太陽病,先下之而不癒,因復發汗,以此表裹俱虛,其人因致冒②,冒家汗出自癒。所以然者,汗出表和故也。裹未和,然後復下之。﹝93﹞

太陽病未解,脈陰陽俱停,必先振慄汗出而解。但陽脈微者,先汗出而解;但陰脈微③者,下之而解。若欲下之,宜調胃承氣湯。﹝94﹞

【詞語解釋】

 ①、亡:失去。亡血即出血。

 ②、冒:輕則頭暈﹝dizziness﹞、目眩﹝Dizzy﹞,重則暈厥。此指輕者。

 ③、陰脈微:《脈經》卷七注云:「陰微一作尺實。」可從。

【原文析義】

58條論凡病陰陽自和者可自癒。「凡病」,泛指一切病證,非限於傷寒、中風。「若」字,作「或」字解,為不定之辭。汗、吐、下之法,本為祛邪而設,用之得當,邪去正不傷,身體趨於康復。若誤用,或當用而不循其法,則易損傷正氣而致津液虛耗,使變證叢生不已。今汗吐下後,「亡血、亡津液」,此時,若邪去,則不一定再用藥物治療,可以通過飲食調補,休息療養,通過人體陰陽自我調節,達到新的平衡,即可自癒。此即「於不治中治之」的方法。

「陰陽自和」,乃中醫治病之宗旨。陰陽自和,主要靠機體自我調節,必要時候,還應借助藥物和其他療法。總的來講,治療一切疾病,若能使陰陽自和,必能自癒。因陰陽有偏乃致疾病,今損有餘,補不足,瀉其熱,溫其寒皆是使陰陽自和的手段,而促其病癒。但任何療法,也只有通過機體內因,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達到維持機體陰陽平衡,也就是陰陽自和的目的。這是中醫治療學上的一個重要學術思想,推而廣之,不獨亡血亡津液如此,而應貫穿于治療的全過程。

59條為誤治津傷,陰陽自和而癒的具體例證。大下之後,復發其汗,以致重傷津液而出現小便不利。切不可見小便不利而誤用滲利之法。若再利其小便,勢必津液愈傷而病癒重,故曰「勿治之」。需待律液回復,化源充沛,小便自然通利,則其病自癒。所以說「得小便利,必自癒」。

93條論太陽病汗下失序以致冒的治法。太陽病汗下失序,先下之虛其裏,複發汗而虛其表,以致「表裏俱虛。」正氣受挫,而邪氣雖微猶未作解,正虛邪留,上蒙清陽,故頭目眩﹝Dizzy﹞冒有物蒙之感。此時不能再用發汗之法,只有待其正氣自行恢復,陰陽自和,正能拒邪而汗出自癒。其所以然者,乃「汗出表和故也」。若汗出表解後,尚有腑氣不和而裏實存在的,可再用瀉下之法以和其裏。

94條辨戰汗作解及汗、下作解的不同脈診。太陽病未解,說明邪在表,正氣趨於外與邪氣抗爭,脈當陰陽俱浮,今寸關尺三部脈俱隱伏不出,診之不得,表明氣血一時被邪氣抑鬱而不能外出。正氣抗邪,蓄積力量,先屈而後伸,鬱極乃發,驅邪外出時,則必然先作寒戰,振慄有力,不久發燒,繼而通身汗出而病解。若只見寸脈微動,寸脈主外,說明表陽被外邪鬱閉而不伸,當先發汗解表,使邪氣去,陽氣伸,則其病可解;若只見尺脈微動,尺脈候裏,說明裏氣被邪實閉鬱而不暢,理應瀉下以攻裏,使邪氣去,裏氣通,則病可愈。若欲瀉下,可用調胃承氣湯。

【復習思考】

01、試述對「陰陽自和者,必自癒」的認識。

02、試述冒家汗出自癒及戰汗作解的機理。

經筋醫理探源(永康堂‧張老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