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實結胸證:

﹝Syndrome_due_to_accumulation_Of_cold-excess_in_chest﹞

【原文】寒實結胸,無熱證者,與三物小陷胸湯。白散亦可服。﹝141﹞

白散方:

桔梗﹝三分﹞、巴豆一分,﹝去皮心,熬黑研如脂﹞貝母三分;上三味,為散,內巴豆,更於臼中杵之,以白飲和服,強人半錢匕,羸者減之。病在膈上必吐,在膈下必利,不利進熱粥一杯,利過不止,進冷粥一杯。

【詞語解釋】

①白散:方劑名。本條文「寒實結胸,無熱證者,與三物小陷胸湯,白散亦可服」。考《金匱玉函經》、《千金翼方》均無「陷胸湯」及「亦可服」六字,可從。

【原文釋義】本條討論了寒實結胸的證治。寒實結胸是結胸證的一種類型,與熱實結胸一樣,寒實是指結胸證形成的病因病機,與證候性質。實,是有形之邪盛於裏;寒,指寒痰水飲等陰性病邪。寒實結胸,就是寒邪與痰水等有形之邪相結於胸膈脘腹,以硬滿疼痛為證候特徵。但由於邪結部位可以偏於上或偏於下,證候表現也有所不同,若病在膈上者,可見胸中硬痛;若病在膈下者,可以表現為從胸下至少腹,硬滿而痛不可近手。雖然寒實結胸與熱實結胸,病邪性質不同,然結胸一旦已成,其疼痛程度則二者相差無幾。所不同者,熱實結胸往往伴有發燒,口渴,心煩,面赤,舌紅,苔黃等熱證。而寒實結胸,「無熱證者」,正是沒有上述熱象,但因寒痰陰凝可以伴隨咳喘滿悶等胸陽不振,或大便秘結﹝obstipation﹞等寒閉腑氣不通的症狀,以及畏寒喜暖,口不渴,苔白滑,脈沉弦等寒證。寒實結胸為水寒痰飲互結,治療上應當溫散寒結,化痰逐水,方用白散方。

白散方由桔梗、巴豆、貝母組成。由於方中三味藥物其色皆白,又為散劑,故名。方中巴豆辛熱峻下,長於攻痰逐水,瀉下寒積;桔梗開提肺氣,祛痰開結;貝母解鬱散結祛痰。三藥合用,組成溫下寒實,滌痰開結的方劑。方中主藥巴豆辛熱有毒,對胃腸有強烈的刺激作用,故用「白飲」和服保護胃氣,減輕對胃腸道的刺激。目前臨床使用常取巴豆霜,用量每次0.3克,若不效再以每次0.1g漸增。巴豆不僅有強烈的瀉下作用,還有一定的催吐作用。服藥後,病在膈上的,實邪可上越而吐之;病在膈下的,實邪可下泄而利之。根據巴豆得冷性緩,得熱性速的特性。服藥後若利下不止的,可飲冷粥,減緩藥性;若不下利者,可飲熱粥,助其瀉下,並有養胃護胃的作用。

【辨證提要】

【辨證要點】:寒實結胸證由痰水等有形之邪相結,性質陰寒的症狀組成。辨證要點是胸中或心下硬滿疼痛,或胸部悶痛,咳喘多痰,不發燒,口不渴,大便秘結﹝obstipation﹞,苔白滑,脈沉弦。

【病機﹝pathogenesis﹞】:寒痰水飲結聚胸脘。

【治法﹝Therapeutic_Methods﹞】:溫寒逐水,滌痰破結。方用三物小白散。

【現代研究﹝Modern_Research﹞】根據三物小白散溫寒逐水,滌痰破結的作用,現代可用此方治療白喉﹝Diphtheria,DPT﹞、肺膿腫、膽道蛔蟲、流行性出血熱、頑固哮喘等疾病,以痰水有形之邪內結,性質陰寒為辨證要點。現代藥理研究表明,三物小白散中巴豆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白喉﹝Diphtheria,DPT﹞桿菌有較強抑制作用,且巴豆油有增加腸粘膜分泌,促進腸蠕動的功效;桔梗有抗炎、鎮痛、解熱的作用;川貝有鎮咳、祛痰、解痙等功用。

經筋醫理探源(永康堂‧張老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