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病變證:

﹝Deteriorated_Syndrome_Of_taiyang_Disease﹞

 一、變證治則及辨證要點:﹝Therapeutic_principle_and_Differention_Of_deteriorated_Syndrome﹞

【學習要求】

掌握太陽病變證治則、表裏先後、標本緩急治則;熟悉寒熱真假、虛證實證的辨證要點。

﹝一﹞、太陽病變證治則:

﹝Therapeutic_principle_Of_deteriorated_Syndrome﹞

【原文】

太陽病三日,已發汗,若吐、若下、若溫針①,仍不解者,此為壞病②,桂枝不中③與之也。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16上﹞

【詞語解釋】

 ①、溫針:是針刺與艾炙合用的一種方法。操作時,針刺一定穴位,將艾絨纏於針柄上點燃,以使熱氣透入穴位。

 ②、壞病:即變證。指因誤治而致病情發生變化,已無六經病證候可循的病證。

 ③、不中:即不可的意思。

【原文析義】

本條可分兩段理解。從「太陽病三日」至「桂枝不中與之也」為一段,申明壞病的概念。從「觀其脈證」至「隨證治之」為另一段,論述壞病的治則。

太陽病,桂枝證,治法自應汗解。若汗不如法,或發汗太過,則疾病未解,轉而或妄用吐下,或誤與火法,致使病邪或自表入裏,或由陽入陰,或損及臟腑,形成六經無可指名之危重證候,名之曰「壞病」。此時因桂枝證已不復存在,病情已經起了變化,則不可再用桂枝湯解表,而應根據疾病的現實證象,採取適當的治法。

本條提示壞病的主要特徵有三:

 一是其原始證候已發生了變化,不復存在;

 二是不屬傳經之變,難以用六經證候稱其名;

 三是證候複雜,變化多端。此條所論壞病,是與誤治有關,但從臨床默察,壞病亦有不為誤治,而因失治或體質及病邪等因素自身惡化者。

所謂「觀其脈證」,是說壞病變化十分複雜,證候多端,所變何證,難以預料,所用何方,亦無成法。故必須仔細觀察分析,脈證並舉,四診合參,全面完整地搜集病情資料,以供準確地分析判斷病機之用。

「知犯可逆」,是在「觀其脈證」的基礎上,由表入裏,由此及彼,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分析研究,找出疾病的癥結所在,從而做到見病知源,使診斷可靠。

「隨證治之」,是根據正確診斷,運用理法方藥的知識,針對疾病的病因病機及其發展的階段,予以相應治療。

上述十二字的治療原則,是《傷寒論》的主要精神,不僅為壞病而設,對於一切疾病的辨治皆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疑難點擊】

對於壞病,後世注家見仁見智。五版教材認為,壞病,即變證。四版教材認為,壞病,指因誤治而病情惡化,證候錯綜複雜,難以六經證候稱其名者,其與「變證」稍異。

方有執謂:壞,言曆遍諸治而猶不愈,則反複雜誤之餘,血氣已憊壞,難以正名名也。

 尤在涇謂:「壞病者,言為醫藥所壞,其病形脈證不復如初,不可以原法治也,故曰桂枝不中與也。須審其脈證,知犯何逆,而後隨證依法治之」。﹝《傷寒貫珠集•太陽篇下》﹞

對於「逆」字的理解,王肯堂云:「逆者,謂不當汗而汗,不當下而下,或汗下過甚,皆不順於理,故雲逆也」。﹝《傷寒論證治準繩•傷寒總例》﹞

另關於本條的發病日數及其證治,柯韻伯曰:「《內經》曰,未滿三日,可汗而已。汗不解者,須當更汗,吐下溫針之法,非太陽所宜,而三日亦非吐下之時也。治之不當,故病仍不解。壞病者,即變證也。」﹝《傷寒來蘇集•傷寒論注•桂枝湯證下》﹞

其泥於《內經》未滿三日,可汗而已之論,並謂三日亦非吐下之時,後世注家對此有譏其過於機械者,謂論中有關日數的記載,宜靈活看待為是。

永康堂整體保健【Y.C.T】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