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的學術淵源與成就:

﹝Academic_origin_and_achievements_Of_Treatise_on_Exogenous_Febrile_Diseases﹞

一、《傷寒論》的學術淵源﹝Academic_origin_Of_Treatise_on_Exogenous_Febrile_Diseases﹞

中醫學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內容,至東漢末年,中醫學的理論體系已逐漸完善,大量的複方也廣泛應用於臨床。如《內經》的陰陽五行、臟腑經絡、病因病機、診法治則、辨證論治、方劑配伍、藥性理論等已基本完備;《難經》的脈法診斷、針刺腧穴和臟腑病傳理論在《內經》的基礎上又有所發展;專門論述藥物產地、功用、主治之書的《神農本草經》及專門論述藥物合和、湯液治病之書的《湯液經》亦已問世。另據史書記載,東漢以前中醫學的臨床治療已達到了較高的水準,如戰國時的名醫扁鵲、西漢的倉公淳于意、東漢的太醫丞郭玉等,均屬理論上有高深造詣,臨床上具相當水準的醫學大家。這些無疑為張仲景撰寫《傷寒雜病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張仲景在《傷寒雜病論•自序》中說:「撰用《素問》、《九卷》、《八十一難》、《陰陽大論》、《胎臚藥錄》、並《平脈辨證》,為《傷寒雜病論》合十六卷。」晉•皇甫謐《甲乙經•序》云:「伊尹以亞聖之才,撰用《神農本草》,以為《湯液》」,「仲景論廣伊尹《湯液》為數十卷,用之多驗。」從《傷寒論》的自序、條文並結合有關史料分析,《傷寒論》的學術淵源主要來自以下幾個途徑:其一,基礎理論主要繼承於《內經》《難經》《陰陽大論》;其二,診法是從《內經》《難經》而來,不過其間的脈診系將《內經》的三部九候法簡化為上中下三部﹝人迎、趺陽、少陰﹞診法,並將其與《難經》的獨取寸口法有機結合而成;其三,藥學理論系全面繼承了《神農本草經》及《胎臚藥錄》的成果,並在臨床實踐中予以發揚光大;其四,方劑主要來源於上古的《湯液經》,並在此基礎上「博采眾方」而成;其五,其診治疾病的方法是在綜合前人理論的基礎上,充分繼承了眾多先賢名家的經驗而成。

綜上所述,張仲景是在系統總結與繼承了漢代以前的醫學成就和人民群眾同疾病作鬥爭的豐富經驗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臨床實踐,經過長期艱苦的努力,才著成了我國第一部融理法方藥於一體的辨證論治的專書----《傷寒雜病論》。它既是對前人理論與經驗的總結,也是對中醫學術理論的再創造。

二、《傷寒論》的學術成就﹝Academic_achievements_Of_Treatise_on_Exogenous_Febrile_Diseases﹞

《傷寒論》的學術成就可以概括為幾個方面:

其一,系統總結了東漢以前的醫學成就,將醫學理論與臨床實踐經驗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了我國第一部理法方藥具備的醫學典籍。

其二,在《素問•熱論》六經分證的基礎上,運用《內經》以來的有關臟腑經絡、氣血陰陽、病因病機以及診斷、治療等方面的基本理論與基礎知識,創造性地對外感疾病錯綜複雜的證候表現及演變規律進行分析歸納,創立了六經辨證的理論體系。這一理論體系融理、法、方、藥為一體,進一步確立了脈證並重的診斷法則與辨證論治的綱領,為中醫臨床各科提供了辨證論治的一般規律,為後世臨床醫學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其三,六經辨證理論體系的確立,不僅系統地揭示了外感熱病的診治規律,使外感病的治療有規律可循,也為後世溫病學說的形成與發展創造了條件。

其四,制定了諸如治病求本、扶正祛邪、調理陰陽等若干治則,並首次全面系統地運用了汗、吐、下、和、溫、清、補、消八法,為後世醫家提供了範例。

其五,創制與保存了許多功效卓著的方劑。論中所載113方﹝缺一方﹞,用藥精當,配伍嚴謹,加減靈活,功效卓著,故被後世譽為「方書之祖」。這些方劑不僅成為後世醫家組方用藥的典範與臨床處方用藥的基礎,而且已成為中醫藥現代化研究的切入點與重要課題。

其六,記載了湯劑、丸劑、散劑、含咽劑、灌腸劑、肛門栓劑等不同的劑型,為中醫藥製劑技術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總之,《傷寒論》總結了東漢以前的醫學成就,將中醫學的基本理論與臨床實踐密切結合起來,創立了融理法方藥為一體的六經辨證的理論體系,不僅為外感病及某些雜病的辨證論治提出了切合實際的辨證綱領和治療方法,同時也為中醫臨床各科提供了辨證治療的一般規律,從而為後世臨床醫學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可以說,《傷寒論》是我國第一部理法方藥比較完備的醫學專著,而後世各個醫學流派的形成與發展,無一不從《傷寒論》中受到了啟發,汲取了營養。當然,由於歷史條件的限制,書中亦難免有不盡正確與不夠完備之處,因此我們應仔細分析,繼承並發揚其精華,使之為中醫藥事業的發展再作貢獻。

 

永康堂整體保健【Y.C.T】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