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Introduction﹞

【學習要求】

掌握傷寒的涵義、六經辨證的基本概念及六經傳變規律;熟悉《傷寒論》的辨證方法與治則治法;瞭解《傷寒論》形成與發展概況、《傷寒論》的學術成就、《傷寒論》與《內經》、《金匱要略》、溫病學的關係。

 傷寒學基本定義與構成要素﹝Essential_conception_and_constitute_Of_Science_Of_Exogenous_Febrile_Diseases﹞

「傷寒學」是以中醫經典著作《傷寒論》以及歷代醫家研究與發展《傷寒論》的學術成就為研究物件,以六經辨證理論體系的內涵、外延與理法方藥綜合運用的基本規律為主要研究內容,以提高臨床辨證論治水平與臨床療效為最終目的的一門學科。本學科既有基礎學科的特點,又有臨床學科的屬性,既是學習與研究臨床學科的重要基礎,又是基礎學科和臨床學科的橋樑。本學科具有理論體系完整、診治內容豐富、實踐性強等特點,既體現了中醫各基礎學科理論知識和技能的綜合運用,又體現了理論對臨床的指導作用,因此是中醫專業及相關專業的必修課程。

傷寒學的形成經過了一個較長的發展過程。西元二、三世紀之交,經典著作《傷寒雜病論》的成書,為學科的確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而迄今為止近一千八百年間歷代醫家對《傷寒論》潛心研究的豐碩成果,則是本學科形成與確立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曾有觀點認為,《傷寒論》作為一門經典著作是當之無愧的,作為一門課程也無可厚非,但作為一門學科則未必合適。一般來說,一門學科的確立,應具備以下幾個前提。

其一,有其他學科所不能替代的研究領域,有其獨特的研究內容;

其二,有較長的歷史淵源與學術發展史,並且有不同的學術流派形成;其三,有一定數量的研究人員與研究文獻;其四,在某一大的研究領域中具有重要的學術地位。但若以此標準不衡量,傷寒學作為一門學科的確立卻是無容置疑的。首先,本學科以六經辨證體系的內涵、外延,理法方藥的綜合運用規律和方法為主要研究內容,這無疑是中醫其他學科所不能替代的。其次,本學科有近一千八百年連續不斷的學術研究與發展史,而到明清之際,就已有學術流派的形成。雖然學者對學術流派的劃分有不同的看法,但在這一學術領域中存在著許多不同流派的觀點卻是一致的。

其三,無論過去還是現在,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在日本、朝鮮、韓國,都有一大批執著的研究者,對《傷寒論》的研究盡心竭力,取得了不可忽視的研究成果。而據不完全統計,自《傷寒論》問世以來,歷代與《傷寒論》有關的著作近3000種,自1950年至今,在國內外期刊雜誌公開發表的文章達17000餘篇。本學科的研究領域,除經典著作《傷寒論》的學術思想與學術價值之外,尚包括其成書背景、版本流傳、學術沿革,以及歷代注家研究《傷寒論》的方法、成就、時代特徵等等。這些都是中醫其他學科所無法比擬的。

四,《傷寒論》作為第一部融理法方藥為一體的辨證論治的專著,在中醫學術發展史上具有奠定中醫臨床發展基礎的重要作用,其影響不僅遍及中醫臨床各科,而且還涉及到中醫學基礎理論、中藥學、中醫診斷學、方劑學等相關學科,其在中醫藥界的重要學術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由此可見,對《傷寒論》及其相關領域的研究,有著悠久的歷史淵源,連續不斷的學術發展史,眾多的學術流派,大批的研究人員,大量的研究文獻,研究物件明確,研究範圍清楚,是中醫諸多學科的基礎,在中醫學術領域有著其他學科所不能替代的極其重要的價值和學術地位。《傷寒論》這一學術領域,已由一部著作逐漸發展為一個具有豐富研究內容的獨立學科。由此提出傷寒學的概念不僅具有嚴格的科學依據,也是順應時代發展的必然結果。僅就本教材的內容來看,不僅有《傷寒論》原文的闡釋,而且有歷代傷寒注家的不同觀點的介紹與歸納,有經方現代臨床運用的要點與方法,有現代實驗研究的成果,這些已遠遠超出了《傷寒論》一書的範疇,因此,將教材由《傷寒論選讀》改為《傷寒學》也是一個必然的選擇。

 

永康堂整體保健【Y.C.T】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