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欬論篇》 第三十八①

  ①《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在第九卷。』

黃帝問曰:『肺之令人欬,何也?』

岐伯對曰:『五藏六府皆令人欬,非獨肺也。』

帝曰:『願聞其狀?』

岐伯曰:『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氣,邪氣以從其合也①。其寒飲食入胃,從肺脈上至于肺則肺寒,肺寒則外內合邪,因而客之則為肺欬②。五藏各以其時受病,非其時各傳以與之③。人與天地相參,故五藏各以治時,感于寒則受病,微則為欬,甚者為泄為痛④。乘秋則肺先受邪,乘春則肝先受之,乘夏則心先受之,乘至陰則脾先受之,乘冬則腎先受之⑤。』

  ①邪謂寒氣。

  ②肺脈起于中焦,下絡大腸,還循胃口,上鬲屬肺,故云從肺脈上至于肺也。

  ③時,謂王月也,非王月則不受邪,故各傳以與之。

  ④寒氣微則外應皮毛,內通肺,故欬,寒氣甚則入于內,內裂則痛,入于腸胃則泄痢。

  ⑤以當用事之時,故先受邪氣。

  《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及《太素》無「乘秋則」三字,疑此文誤多也。』

帝曰:『何以異之①?』

岐伯曰:『肺欬之狀,欬而喘息有音,甚則唾血②。心欬之狀,欬則心痛,喉仲介介如梗狀,甚則咽腫喉痺③。肝欬之狀,欬則兩脇下痛,甚則不可以轉,轉則兩胠下滿④。脾欬之狀,欬則右脇下痛,陰陰引肩背,甚則不可以動,動則欬劇⑤。腎欬之狀,欬則腰背相引而痛,甚則欬涎⑥。』

  ①欲明其證也。

  ②肺藏氣而應息,故欬則喘息,而喉中有聲,甚則肺絡逆故唾血也。

  ③手心主脈起于胸中,出屬心包。少陰之脈起于心中,出屬心系,其支別者從心系上俠咽喉,故病如是。

  《新校正》云:『按《甲乙經》「介介如梗狀」作「喝喝」,又少陰之脈上俠咽不言俠喉。』

  ④足厥陰脈上貫鬲,布脇肋,循喉嚨之後,故如是。胠亦脇也。

  ⑤足太陰脈上貫鬲,俠咽,其支別者,復從胃別上鬲,故病如是也。脾氣連肺,故痛引肩背也。脾氣主右,故右胠下陰陰然,深慢痛也。

  ⑥足少陰脈上股內後廉,貫脊,屬腎,絡膀胱,其直行者,從腎上貫肝鬲,入肺中,循喉嚨,俠舌本。又膀胱脈從肩髆內別下,俠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故病如是。

帝曰:『六府之欬奈何?安所受病?』

岐伯曰:『五藏之久欬乃移于六府,脾欬不已則胃受之,胃欬之狀,欬而嘔,嘔甚則長蟲出①。肝欬不已則膽受之,膽欬之狀,欬嘔膽汁②。肺欬不已則大腸受之,大腸欬狀,欬而遺失③。心欬不已則小腸受之,小腸欬狀,欬而失氣,氣與欬俱失④。腎欬不已則膀胱受之,膀胱欬狀,欬而遺溺⑤。久欬不已則三焦受之,三焦欬狀,欬而腹滿,不欲食飲,此皆聚于胃,關于肺,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腫氣逆也⑥。』

  ①脾與胃合,又胃之脈循喉嚨,入缺盆,下鬲,屬胃,絡脾,故脾欬不已,胃受之也。胃寒則嘔,嘔甚則腸氣逆上,故蚘出。

  ②肝與膽合,又膽之脈從缺盆以下胸中,貫鬲,絡肝,故肝欬不已,膽受之也。膽氣好逆,故嘔溫苦汁也。

  ③肺與大腸合,又大腸脈入缺盆,絡肺,故肺欬不已大腸受之,大腸為傳送之府,故寒入則氣不禁焉。

  《新校正》云:『按《甲乙經》「遺失」作「遺矢」。』

  ④心與小腸合,又小腸脈入缺盆,絡心,故心欬不已小腸受之,小腸寒盛,氣入大腸,欬則小腸氣下奔,故失氣也。

  ⑤腎與膀胱合,又膀胱脈從肩髆內俠脊,扺腰中,入循膂,絡腎,屬膀胱,故腎欬不已,膀胱受之,膀胱為津液之府,是故遺溺。

  ⑥三焦者,非謂手少陽也,正謂上焦中焦耳,何者?

   上焦者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貫鬲,布胸中,走腋。

   中焦者亦至于胃口,出上焦之後,此所受氣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脈,乃化而為血,故言皆聚于胃,關于肺也。

   兩焦受病,則邪氣熏肺而肺氣滿,故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腫氣逆也。

   腹滿不欲食者,胃寒故也。

   胃脈者從缺盆下乳內廉,下循腹至氣街,其支者,復從胃下口,循腹裏至氣街中而合,今胃受邪故病如是也。

   何以明其不謂下焦,然下焦者,別于回腸,注于膀胱,故水穀者常并居于胃,中盛糟粕而俱下于大腸,泌別汁,循下焦而滲入膀胱,尋此行化乃與胃口懸遠,故不謂此也。

  《新校正》云:『按《甲乙經》「胃脈下循腹」作「下俠臍」。』

帝曰:『治之奈何?』

岐伯曰:『治藏者治其俞,治府者治其合,浮腫者治其經①。

帝曰:『善。』

  ①諸藏俞者,皆脈之所起第三穴,諸府合者,皆脈之所起第六穴也,經者,藏脈之所起第四穴,府脈之所起第五穴。

  《靈樞經》曰:『脈之所注為俞,所行為經,所入為合。』此之謂也。

永康堂整體保健【Y.C.T】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