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廣補注《黃帝內經·素問》卷 第十

啟玄子次注,林億、孫奇、高保衡等奉敕校正,孫兆重改誤。

《瘧論》《剌瘧篇》《氣《厥論》《欬論》

《瘧論篇》 第三十五①

  ①《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在第五卷。』

黃帝問曰:『夫痎瘧皆生于風,其蓄作有時者,何也①?』

岐伯對曰:『瘧之始發也,先起于毫毛,伸欠乃作,寒慄鼓頷②。腰脊俱痛,寒去則內外皆熱,頭痛如破,渴欲冷飲。』

  ①痎,猶老也,亦瘦也。

  《新校正》云:『按《甲乙經》云:「夫瘧疾皆生于風,其以日作,以時發,何也?」與此文異,《太素》同今文,楊上善云:痎,有云二日一發名痎瘧,此經但夏傷于暑至秋為病,或云:痎瘧,或但云瘧不必以日發,間日以定痎也,但應四時其形有異,以為痎爾。』

  ②慄,謂戰慄。鼓,謂振動。

帝曰:『何氣使然,願聞其道。』

岐伯曰:『陰陽上下交爭,虛實更作,陰陽相移也①。陽并于陰則陰實而陽虛,陽明虛則寒慄鼓頷也②。巨陽虛則腰背頭項痛③。三陽俱虛則陰氣勝,陰氣勝則骨寒而痛,寒生于內,故中外皆寒。陽盛則外熱,陰虛則內熱,外內皆熱則喘而渴,故欲冷飲也④。此皆得之夏傷于暑,熱氣盛藏于皮膚之內,腸胃之外,此榮氣之所舍也⑤。此令人汗空疏⑥,腠理開,因得秋氣,汗出遇風,及得之以浴水,氣舍于皮膚之內,與衛氣并居。衛氣者,晝日行于陽,夜行于陰,此氣得陽而外出,得陰而內薄,內外相薄,是以日作⑦。』

  ①陽氣者,下行極而上,陰氣者,上行極而下,故曰陰陽上下交爭也。陽虛則外寒,陰虛則內熱,陽盛則外熱,陰盛則內寒,由此寒去熱生,則虛實更作,陰陽之氣相移易也。

  ②陽并于陰,言陽氣入于陰分也。陽明,胃脈也。胃之脈自交承漿,卻分行循頤後下廉,出大迎,其支別者,從大迎前下人迎,故氣不足則惡寒戰慄而頤頷振動也。

  ③巨陽者,膀胱脈,其脈從頭別下項,循肩髆內,俠背,抵腰中,故氣不足則腰背頭項痛也。

  ④熱傷氣,故內外皆熱,則喘而渴。

  ⑤腸胃之外,榮氣所主,故云榮氣所舍也。舍,猶居也。

  ⑥《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作汗出空疏,《甲乙經》、《太素》并同。』

  ⑦作,發作也。

帝曰:『其間日而作者,何也①?』

岐伯曰:『其氣之舍深,內薄于陰,陽氣獨發,陰邪內著,陰與陽爭不得出,是以間日而作也②。』

帝曰:『善。其作日晏與其日早者,何氣使然③?』

岐伯曰:『邪氣客于風府,循膂而下④。衛氣一日一夜大會于風府,其明日,日下一節,故其作也晏,此先客于脊背也。每至于風府則腠理開,腠理開則邪氣入,邪氣入則病作,以此日作稍益晏也⑤。其出于風府,日下一節,二十五日下至骨,二十六日入于脊內,注于伏膂之脈⑥。其氣上行九日,出于缺盆之中,其氣日高,故作日益早也⑦。其間日發者,由邪氣內薄于五藏,橫連募原也。其道遠,其氣深,其行遲,不能與衛氣俱行,不得皆出,故間日乃作也⑧。』

  ①間日,謂隔日也。

  ②不與衞氣相逢會,故隔日發也。

  ③晏,猶日暮也。

  ④風府,穴名,在頂上入髮際,同身寸之二寸,大筋內宛宛中也。膂,謂脊兩傍。

  ⑤節,謂脊骨之節。然邪氣遠則逢會遲,故發暮也。

  ⑥項已下至尾,凡二十四節,故日下一節,二十五日下至骨,二十六日入于脊內,注于伏膂之脈也。伏膂之脈者,謂膂筋之間,腎脈之伏行者也。腎之脈循股內後廉,貫脊屬腎,其直行者,從腎上貫肝鬲入肺中,以其貫脊又不正應行穴,但循膂伏行,故謂之伏膂脈。

  《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二十五日」作「二十一日」,「二十六日」作「二十二日」,《甲乙經》、《太素》并同,「伏膂之脈」《甲乙經》作「太衝之脈」,巢元方作「伏衝」。』

  ⑦以腎脈貫脊屬腎,上入肺中。肺者,缺盆為之道,陰氣之行速,故其氣上行九日,出于缺盆之中。

  ⑧募原,謂鬲募之原系。

  《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募」作「膜」,《太素》巢元方并同《舉痛論》亦作「膜原」。』

帝曰:『夫子言衛氣,每至于風府,腠理乃發,發則邪氣入,入則病作,今衛氣日下一節,其氣之發也,不當風府,其日作者,奈何?』

岐伯曰①:『此邪氣客于頭項,循膂而下者也。故虛實不同,邪中異所,則不得當其風府也。故邪中于頭項者,氣至頭項而病;中于背者,氣至背而病;中于腰脊者,氣至腰脊而病;中于手足者,氣至手足而病②。衞氣之所在與邪氣相合則病作,故風無常府,衞氣之所發,必開其腠理,邪氣之所合,則其府也③。』

  ①《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及《甲乙經》、《太素》,自此邪氣客于頭項至下則病作故,八十八字并無。』

  ②故下篇各以居邪之所而剌之。

  ③虛實不同,邪中異所,衞邪相合,病則發焉,不必悉當風府而發作也。

  《新校正》云:『按《甲乙經》巢元方「則其府也」作「其病作」。』

帝曰:『善。夫風之與瘧也,相似同類而風獨常在,瘧得有時而休者,何也①?』

岐伯曰:『風氣留其處,故常在,瘧氣隨經絡沈以內薄②,故衞氣應乃作③。』

  ①風瘧皆有盛衰,故云相似同類。

  ②《新校正》云:『按《甲乙經》作「次以內傳」。』

  ③留,謂留止。隨,謂隨從。

帝曰:『瘧先寒而後熱者,何也?』

岐伯曰:『夏傷于大暑,其汗大出,腠理開發,因遇夏氣淒滄之水寒①,藏于腠理皮膚之中,秋傷于風,則病成矣②。夫寒者陰氣也,風者陽氣也,先傷于寒,而後傷于風,故先寒而後熱也。病以時作,名曰寒瘧③。』

  ①《新校正》云:『按《甲乙經》、《太素》「水寒」作「小寒迫之」。』

  ②暑為陽氣,中風者陽氣受之,故秋傷于風,則病成矣。

  ③露形觸冒,則風寒傷之。

帝曰:『先熱而後寒者,何也?』

岐伯曰:『此先傷于風而後傷于寒,故先熱而後寒也,亦以時作名曰溫瘧①。其但熱而不寒者,陰氣先絕,陽氣獨發,則少氣煩寃,手足熱而欲嘔,名曰癉瘧②。』

  ①以其先熱,故謂之溫。

  ②癉,熱也,極熱為之也。

帝曰:『夫經言有餘者寫之,不足者補之,今熱為有餘,寒為不足,夫瘧者之寒,湯火不能溫也,及其熱,冰水不能寒也,此皆有餘不足之類,當此之時,良工不能止,必須其自衰乃剌之,其故何也?願聞其說①。』

岐伯曰:『《經》言:無剌熇熇之熱②,無剌渾渾之脈,無剌漉漉之汗,故為其病逆,未可治也③。夫瘧之始發也,陽氣并于陰,當是之時,陽虛而陰盛,外無氣,故先寒慄也。陰氣逆極則復出之陽,陽與陰復并于外,則陰虛而陽實,故先熱而渴④。

  ①言何暇不早,使其盛極而自止乎。

  ②《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及《太素》「熱」作「氣」。』

  ③熇熇,盛熱也。渾渾,言無端緒也。漉漉,言汗大出也。

  ④陰盛則胃寒,故先寒戰慄。陽盛則胃熱,故先熱欲飲也。

夫瘧氣者,并于陽則陽勝,并于陰則陰勝,陰勝則寒,陽勝則熱。瘧者,風寒之氣不常也,病極則復至①。病之發也,如火之熱,如風雨不可當也②。故《經》言曰:「方其盛時必毀③,因其衰也,事必大昌。」此之謂也④。夫瘧之未發也,陰未并陽,陽未并陰,因而調之,真氣得安,邪氣乃亡⑤。故工不能治其已發,為其氣逆也⑥。』

  ①復,謂復舊也,言其氣發至極,還復如舊。

  《新校正》云:『按《甲乙經》作「瘧者,風寒之暴氣不常,病極則復」,至《全元起本》及《太素》作「瘧,風寒氣也不常,病極則復至」,至字連上句與王氏之意異。』

  ②以其盛熾,故不可當也。

  ③《新校正》云:『按《太素》云:「勿敢必毀。」』

  ④方,正也。正盛瀉之或傷真氣,故必毀。病氣衰己,補其經氣,則邪氣弭退,正氣安平,故必大昌也。

  ⑤所瀉必中,所補必當,故真氣得安,邪氣乃亡也。

  ⑥真氣浸息,邪氣大行,真不勝邪,是為逆也。

帝曰:『善。攻之奈何?早晏何如?』

岐伯曰:『瘧之且發也,陰陽之且移也,必從四末始也。陽已傷,陰從之,故先其時堅束其處,令邪氣不得入,陰氣不得出,審候見之,在孫絡盛堅而血者皆取之,此真往而未得并者也①。』

帝曰:『瘧不發,其應何如?』

岐伯曰:『瘧氣者,必更盛更虛,當氣之所在也。病在陽則熱而脈躁,在陰則寒而脈靜②。極則陰陽俱衰,衞氣相離,故病得休,衞氣集則復病也③。』

帝曰:『時有間二日,或至數日發,或渴或不渴,其故何也?』

岐伯曰:『其間日者,邪氣與衞氣客于六府,而有時相失,不能相得,故休數日乃作也④。瘧者,陰陽更勝也,或甚或不甚,故或渴或不渴⑤。』

  ①言牢縳四支,令氣各在其處,則邪所居處必自見之,既見之則剌出其血爾。往,猶去也。

  《新校正》云:『按《甲乙經》「真往」作「其往」,《太素》作「直往」。』

  ②陰靜陽躁,故脈亦隨之。

  ③相薄至極,物極則反,故極則陰陽俱衰。

  ④氣不相會,故數日不能發也。

  ⑤陽勝陰甚,則渴;陽勝陰不甚,則不渴也。勝,謂強盛于彼之氣也。

帝曰:『論言夏傷于暑,秋必病痎瘧①。今瘧不必應者,何也②?』

岐伯曰:『此應四時者也。其病異形者,反四時也。其以秋病者,寒甚③;以冬病者,寒不甚④;以春病者,惡風⑤;以夏病者,多汗⑥。』

  ①《新校正》云:『按《生氣通天論》并《陰陽應象大論》,二論俱云:「夏傷于暑,秋必痎瘧。」』

  ②言不必皆然。

  ③秋氣清涼,陽氣下降,熱藏肌肉,故寒甚也。

  ④冬氣嚴冽,陽氣伏藏,不與寒爭,故寒不甚。

  ⑤春氣溫和,陽氣外泄,內腠開發,故惡于風。

  ⑥夏氣暑熱,津液充盈,外泄皮膚,故多汗也。

帝曰:『夫病溫瘧與寒瘧,而皆安舍,舍于何藏①?』

岐伯曰:『溫瘧者,得之冬中于風寒,氣藏于骨髓之中,至春則陽氣大發,邪氣不能自出,因遇大暑,腦髓爍,肌肉消,腠理發泄,或有所用力,邪氣與汗皆出,此病藏于腎,其氣先從內出之于外也②。如是者,陰虛而陽盛,陽盛則熱矣③。衰則氣復反入,入則陽虛,陽虛則寒矣。故先熱而後寒,名曰溫瘧④。』

  ①安,何也。舍,居止也。藏,謂五神藏也。

  ②腎主于冬,冬主骨髓,腦為髓海,上下相應,厥熱上熏,故腦髓銷爍,銷爍則熱氣外薄,故肌肉減削而病藏于腎也。

  ③陰虛,謂腎藏氣虛。陽盛,謂膀胱太陽氣盛。

  ④衰,謂病衰退也。復反入,謂入腎陰脈中。

帝曰:『癉瘧何如?』

岐伯曰:『癉瘧者,肺素有熱,氣盛于身,厥逆上衝,中氣實而不外泄,因有所用力,腠理開,風寒舍于皮膚之內,分肉之間而發,發則陽氣盛,陽氣盛而不衰,則病矣。其氣不及于陰①,故但熱而不寒,氣內藏于心,而外舍于分肉之間,令人消爍脫肉,故命曰癉瘧。』

帝曰:『善。』

  ①《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及《太素》作「不反之陰」,巢元方作「不及之陰」。』

 

永康堂整體保健【Y.C.T】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