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瘢:

症,海藏分四條,一曰溫毒,二曰熱病,三曰時氣,四曰傷寒。

 至吳氏書,改熱病發曰陽毒,又增出內傷寒涼、陰症發共為六條。

 然究其實,傷寒熱病者多,陰症發甚少。

即內傷寒冷抑遏,陽火不伸以致發,不過用辛溫升散之法耳,亦未可遽作陰症主治。

 就目今所發之,只需根據海藏四條為正。

一曰溫毒。

 冬時觸冒寒毒,至春始發,鬱久變熱,故以溫名。

 又有:冬令應寒反暖,亦名溫毒。

人感溫毒,外冒風寒所束,溫氣不得發洩,則惡寒拘急,身熱足冷,無汗脈浮,或脈伏,宜以敗毒散升麻葛根湯散其表邪,則溫毒外泄而脈出汗出,氣自透。

 若裏有積熱,然後用升麻清胃湯、消毒化湯清熱。

二曰熱病發,即陽毒發

 濕熱燥火傷人血分,蒸釀發出。

 其症目赤狂言,咽痛煩悶,如紋錦,不惡寒反惡熱,初起脈見浮大,先以升麻葛根湯升散陽明毒。

 若脈沉而數,身熱不退,隨以消毒犀角散、石膏化升麻清胃湯清其裏熱。

 便結腹脹,下症悉具,以當歸大黃丸加柴、葛以下之。

三曰時氣發

 此天時疫毒加臨,長幼傳染,初起惡寒發熱,或耳聾足冷,煩悶下利,呻吟嘔惡,此等之有表症者,羌活敗毒散升麻葛根湯

 已發者消毒飲合升麻清胃湯、化湯化之。

 若食滯中焦,宜消導,忌寒涼。

 故:治疫邪,治無定法。

 若寒淫所勝,治以辛溫;寒濕所勝,治以溫燥;濕熱所勝,治以苦寒;燥熱所勝,治以甘寒,隨各年時氣以治者。

四曰傷寒發

 內有積熱,外傷暴寒,束於肌表,蒸發紅

 或當汗不汗,當下不下,熱毒蘊蓄,亦令發,每發於十日之外。

 不論日數,但頭痛足冷,惡寒發熱,脈浮大,有太陽症,用羌活敗毒散

 若寒熱耳聾,煩悶咳嘔,脈見弦數,有少陽症,用柴胡湯。

 若目痛額痛,鼻乾不眠,脈見洪長,有陽明症,用升麻乾葛湯

 若表散裏熱,脈大沉數,用解毒化湯,升麻清胃湯

 若有下症,脈浮弦數,大柴胡湯;脈大長數大,乾葛湯

 脈沉數大,三化湯大承氣湯

楨按,以發出為主。

 然之不出有五,一曰表鬱寒邪,二曰積熱火閉,三曰內傷冷飲,四曰食滯中焦,五曰痰窒中脘。

 若外鬱表邪,散表則出;裏壅邪熱,清裏則出;內傷冷飲,溫中則出;食滯中焦,消食則出;痰凝中脘,化痰則出;此始發之工夫也。

即出之後,若痕不化,又看有何症何因。

 表邪尚在者,發表則化;熱結在裏者,清熱則化;內傷冷飲者,溫中則化;食滯中焦者,消食則化;痰凝中脘者,豁痰則化;便閉不通,腹實脹悶者,行大便則化。

 今之治初起,但知升提以發之,那知滯不出症因多條。

 夫發用升發忌苦寒,人知之也;化用升發忌苦寒,人不知矣!

 化而用苦寒,忌升發,人知之也。

 化而用消導忌苦寒,人不知矣!

 至於寒飲抑遏,食滯痰凝,症外之兼症,所當先治,人人忽之矣!

 夫傷寒從表傳裏,邪熱斂結腸胃者,當立下法。

 今症疫邪,自腸胃而發於外,熱邪散漫體中,不肯斂結於腸胃,故但立發表清裏二法,不立承氣下行之方。

 或遇大便不通,立當歸大黃丸。

 因傷寒熱在氣分,可用承氣湯

 症熱在血分,濕火傷血,大便挾熱下利,用黃連芍藥湯。

 燥火傷血,大便閉結,用當歸大黃湯丸。

 此設雖發前書之未發,然亦淺而易明者。

 更有:熱病發狂,誤食葷腥血肉,稠粘膠固,與邪熱毒結紐不解,唇口焦裂,口臭牙浮,渴不消水,煩熱昏沉,最難醫救。

 用保和散沖竹瀝、蘆根汁潤燥消導,不愈。

 用乾葛、石膏治之。

 唇口燥裂,身熱不減,用潤腸下順治之,譫妄愈甚。

 夫保和散,但能消穀食痰涎,不能消葷腥血肉之油膩。

 乾葛石膏湯,但能清陽明氣分無形之熱不能清陽明腸胃血分有形之積熱。

 承氣順腸,但能解下部大腸燥熱之結,不能解上焦胃家稠粘濕熱之結。

 是以膏粱濃味積熱上衝,常有唇焦口爛,牙齦潰腐,口臭口乾之症,家秘不用葛根、石膏、而用升麻清胃湯重加楂肉,略佐砂仁少許,以行生地之滯,宣發陽明血分積熱,實有苦心。

 以熱病與痧,誤食葷腥者,必死,餘故發此死中求活。

 總之,毒之症,皆陽明積熱所致,以其熱在血分,故外現紅點。

 古人用升麻乾葛湯于初時發,人人知也;余以升麻清胃湯繼後化,人所不知也。

 至以清胃湯重加楂肉,以救葷腥所傷,佐砂仁行滯,宣發腸胃血中伏熱,又法外之法,當互參唇焦門者。

 夫唇焦口燥,渴而引飲,熱在氣分,發渴之症,用乾葛石膏,人人知之也;唇焦口燥,渴不消水,脈大不數之症,不用乾葛石膏,而用消導之法,則不知矣!

 至於毒內結,唇焦口燥,熱在血分,不渴之症,用升麻清胃湯清陽明血分之熱,人都不知也。

 夫毒痧痘初起,用升麻乾葛湯,要知妙與白芍藥同用,則能宣發血中之伏火。

 初起不用清胃湯者,以升麻同生地、川連,則涼血太過。

 今余用於末後化,無化早之患,此于升麻紫草化毒湯中參化出來。

 今後治初起,以升麻乾葛湯發之,後以升麻清胃湯化之,可為後世不磨之法。

 古人以犀角地黃湯治陽明血熱鼻衄,又以犀角化陽明血熱發,曰如無犀角,以升麻代之。

 以其同散陽明血熱之藥,同解陽明血熱之毒,故可以升麻代犀角。

 然余獨以犀角地黃湯濃重,但宜於滋陰症中。

 若以化論之,則石膏、知母、芩、連偏於涼氣,失於涼血,犀角地黃湯

 偏于滋陰,失於凝滯,不若升麻清胃湯輕清涼血,且發且化,又與升麻乾葛湯,節次相承之妙也。

 故:余補注,難用犀角以升麻易之。

 惟不忌凝滯者,犀角地黃湯亦可用也。

 此升堂入室之工夫。

羌獨敗毒散:見發熱。

之症,時行疫毒者多,故用敗毒散,先散表邪。

解毒化

 大力子、荊芥、防風、川連、桔梗、蟬蛻、生甘草。

 癍痧發出,裏有熱者,當以此方清熱化

升麻乾葛湯:見煩躁。

 發毒見太陽表症,當以敗毒散

 若見陽明症,則以此方升發。

 用敗毒散,散背部伏,用升麻葛根湯,發胸面不透,並唇焦口爛,嘔吐介齒,此妙裏工夫也。

消毒犀角飲

 桔梗、荊芥、連翹、防風、黃芩、犀角、生大力子。

 癍痧已出,身熱不減,故立解毒湯,治熱之重者;立消毒飲;治熱之輕者。

石膏化癍湯

 石膏、知母、人參、生薑、葛根。

 解毒化癍湯,通治六經裏熱。

 此方專治陽明裏熱。

 症重者,二方合用。

 若熱極生,用涼膈散三黃解毒湯

當歸大黃湯

 當歸、生大黃、川黃連、甘草。

熱重便硬,有下症者,立此方涼大腸血熱。

 以症屬血,故加當歸。

 症不宜大下,故加甘草。

大柴胡湯:見潮熱。

大乾葛湯:見頭痛。

少陽表熱有下症,當以大柴胡湯雙解。

 若陽明表熱有下症,家秘化立此方。

 有此二法,則少陽雙解,陽明雙解,確不紊亂。

三化湯

 大黃、枳實、厚樸。

血熱便閉有下症者,當歸大黃丸下之。

 若氣熱便閉有下症,則用此方。

 加甘草即調胃承氣湯

犀角大青湯

犀角、大青、梔子、豆豉。

 此方即:梔子豆豉湯加犀角大青,能解陽明血中之毒,故為症之要藥。

升麻清胃湯:

 升麻、川連、生地、丹皮、生薑、木通。

 乾葛清胃湯,清陽明氣分熱毒。

 此方清陽明血分疫毒。

 故:症口燥唇焦,熱而消水,氣分熱也,用乾葛清胃湯;若口燥唇焦,熱不消水,血中伏火,升麻清胃湯

 大凡膏粱積熱,口臭唇焦,牙齦腐爛,多用此方,以葷腥能傷血分耳。

 加楂肉、砂仁,善消油膩葷腥。

 加木通,合導赤各半湯,能利小便。

 加枳殼,合川連枳殼湯,而清大腸積熱。

 邪火傷血,則發;濕火傷血,大便泄;燥火傷血,大便結。

 當歸大黃丸,清血中燥火,潤大腸結。

 余化用此方,治燥火傷血,腹痛赤痢,止大腸之泄。

永康堂整體保健【Y.C.T】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