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痓濕暍脈證 第四

古醫書中的「痓」當作「痙」,已被當代學者所公認,但以項背强急、口噤、四肢抽搐、角弓反張爲主證的病爲何被寫作「痓」,却少有人分析.本文從俗字發展史及「痙」字的字體演變過程入手,研究「痙」寫作「痓」字的原因,指出由于不識「痓」是「痙」字的俗字,從而産生對中醫痙病認識的分歧、誤解和爭議.

﹝漢語拼音﹞、ì

﹝倉頡碼﹞、KMI

【唐韻】充自切

【集韻】充至切,𠀤音厠。

【博雅】痓,惡也。

【集韻】一曰風病。

【正字通】痓證有五,秦越人難經,督脈爲病,脊强而厥。張仲景《金匱》:脊强者,五痓之總名,其證卒口噤,背反張而瘈瘲。又山名。

【山海經】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去痓。

傷寒所致太陽病痓濕暍,此三種,宜應別論,以為與傷寒相似,故此見之。

太陽病,發熱無汗,反惡寒者,名曰剛痓。

太陽病,發熱汗出而不惡寒,名曰柔痓。

太陽病,發熱,脈沉而細者,名曰痓。

太陽病,發汗太多,因致痓。

病身熱足寒,頸項強急,惡寒,時頭熱面赤,目脈赤,獨頭面搖,卒口噤,背反張者,痓病也。

太陽病,關節疼痛而煩,脈沉而細者,此名濕痹,濕痹之候,其人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當利其小便。

濕家之為病,一身盡疼,發熱,身色如似熏黃。

濕家,其人但頭汗出,背強,欲得被覆向火,若下之早則噦,胸滿,小便不利,舌上如胎者,以丹田有熱,胸中有寒,渴欲得水,而不能飲,口燥煩也。

濕家下之,額上汗出,微喘,小便利者死,若下利不止者亦死。

問曰:風濕相搏,一身盡疼痛,法當汗出而解。值天陰雨不止,醫云,此可發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

答曰:發其汗,汗大出者,但風氣去,濕氣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風濕者,發其汗,但微微似欲出汗者,風濕俱去也。

濕家病,身上疼痛,發熱面黃而喘,頭痛鼻塞而煩,其脈大,自能飲食,腹中和無病,病在頭中寒濕。故鼻塞,納藥鼻中則愈。

病者一身盡疼,發熱日晡所劇者,此名風濕。此病傷于汗出當風,或久傷取冷所致也。

太陽中熱者,暍是也。其人汗出惡寒,身熱而渴也。

太陽中暍者,身熱疼重而脈微弱,此以夏月傷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

太陽中暍者,發熱,惡寒,身重而疼痛,其脈弦細芤遲,小便已,灑灑然毛聳,手足逆冷,小有勞身即熱,口開,前板齒燥。若發汗則惡寒甚,加溫針則發熱甚,數下之則淋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