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陣-調中益氣湯 七:

 即前方木香易當歸,蒼術換白術。

 

 脾陽不調者,常作腸鳴、飧泄、膨脹諸症。

脾陰不中者,會有神倦、目暗、言微等事。

甘溫能補衰弱,故用參、、甘草。

苦燥能平敦阜,故用蒼術、升麻。

輕清舉陷下抑鬱,柴胡是已。

芬芳辟留中陳腐,橘皮是已。

夫陳腐辟,敦阜平,陷下舉,衰弱補,寧復有不益之氣,不調之中乎?

於以名湯,諒哉。

 

 


 

 飧泄一名腸風。

蓋風邪傷人,必入空竅,而空竅唯腸胃為最。

風既居於其中,引導之機如順流揚帆,不俟脾之運化,食入即出,以故餐已隨泄。

不知者以為脾虛完穀不化,急作長夏寒中、洞泄及冬月飧泄之泄而治。

熱劑大補,風益剛勁,有加無已,每至束手無策。

其實用此方倍加桂枝,領風從肌表而出,一二劑隨瘥。

 

再者,肺傷於燥,亦害飧泄,所謂肺移熱於大腸,久為腸辟是也。

肺清則泄立止矣。

倘想到脾虛,以燥益燥,則一轉為痢,再轉為秘,欲泄不得其泄,奈何?

偶有所觸,附注於此,學人記之。

本方加五味、芍藥,發中有收,亦名調中。

 

 詩曰:

 補中益氣許參,橘草升柴術與歸,白術易蒼歸易術,調中益氣又須知。永康堂整體保健(張辰奕)【Y.C.T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經筋代名詞 的頭像
    經筋代名詞

    經筋醫理探源(永康堂‧張老師)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