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

即《內經》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也。

 雖言寒為痛痹,然三者皆能作痛,但寒勝者痛甚如掣,濕者痛著如腫,風者其痛行動無常處,悉因凝滯之痹與流行榮衛真氣相擊搏,則作痛痹,若不干其流行出入之道,則不痛但痿痹耳!

 

 隨其痹所在,或陽多陰少則為痹熱,或陰多陽少則為痹寒,或骨重,或筋攣不伸,肌肉不仁,或血脈凝而不流,或在皮則寒,或逢熱則縱。

 

後人就中摘出為痛者分六條,具數百方。

 夫藥在乎明道,不在多言。

 苟明其道,雖一言一方亦可類推;道若不明,奚適於用而取擇焉?

 


 

 

今六條中,

 有謂由風寒濕氣,則血凝澀不得流通,關節諸筋無以滋養,真邪相搏,歷節痛者;

 有謂風百節痛者;

 有謂風氣走注,痛無常處者,

 有謂白虎風者,或在骨節,或走四肢,晝靜夜發,發則痛徹入骨;

 有風腰痛者。

 

豈非悉是風寒濕三氣痹而痛乎?

 曰:《痹論》止言寒為痛痹,未聞行痹亦痛。

 曰:《靈樞‧周痹篇》有眾痹,有周痹,即此云也。

 又《內經‧四時刺逆從論篇》於六經皆云有餘不足悉為痹。

 注曰:痹,痛也。

 

此非人氣之邪亦作痛耶?今以一條而舉眾病何也?

 蓋因是集有所未備耳!

 且人身體痛,在外有皮肉脈筋骨之異,由病有不同之邪,亦各欲正其名,名不正將何以施治?

 如邪是六淫者,便須治邪;是人氣者,便須補瀉其氣;病在六經四屬者,各從其氣。

 故制方須宜分別藥之輕重緩急,適當其所,庶得經意。永康堂整體保健(張辰奕)【Y.C.T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