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長沙藥解》 卷四:

 

 茯苓

味甘,氣平,入足陽明胃、足太陰脾、足少陰腎、足太陽膀胱經。

 利水燥土,瀉飲消痰,善安悸動,最豁鬱滿。

 除汗下之煩躁,止水飲之燥渴,淋癃泄痢之神品,崩漏遺帶之妙藥,氣鼓與水脹皆靈,反胃共噎膈俱效。

 功標百病,效著千方。

 

《傷寒》五苓散:

 茯苓(十八銖)、豬苓(十八銖)、澤瀉(一兩六銖)、白術(十八銖)、桂枝(半兩)。

 治太陽中風,內有水氣,渴欲飲水,水入則吐者。

 以宿水停留,因表鬱而內動,阻隔三陽,不得下行,是以渴欲飲水。

 而以水投水,又復不受,是以水入則吐。

 茯、豬、術、澤,瀉水而燥土,桂枝行經而發表也。

 治太陽傷寒,汗後脈浮,小便不利,熱微消渴者。

 以汗瀉脾陽,己土濕陷,乙木抑遏,不能疏泄水道,故小便不利。

 木鬱風動,肺津傷耗,是以消渴。

 茯、豬、術、澤,瀉濕而生津液,桂枝達木以行疏泄也。

 

 


 

《金匱》半夏加茯苓湯:

 半夏(一升)、生薑(半斤)、茯苓(四兩)。

 治飲家水停心下,先渴後嘔。

 飲家水停心下,土濕津凝,必作燥渴。

 而再得新水,愈難消受,是以嘔吐。

 苓、薑、半夏,降濁而瀉水飲也。

 A:小:原脫,諸本均同,據《金匱懸解‧卷十四》、《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脈證並治第十二》補。

 

茯苓澤瀉湯:

 茯苓(八兩)、澤瀉(四兩)、白術(三兩)、甘草(二兩)、桂枝(二兩)、生薑(四兩)。

 治反胃嘔吐、渴欲飲水者。

 以土濕木鬱,抑塞不升,下竅閉結,濁陰無降泄之路,膽胃俱逆,是以嘔吐。

 桂枝達木鬱而升陷,生薑利胃壅而降逆,術、甘補土而生津,苓、澤瀉水而去濕也。

 

《外台》茯苓飲:

茯苓(三兩)、人參(三兩)、白術(三兩)、枳實(三兩)、橘皮(二兩半)、生薑(四兩)。

 治心胸中停痰宿水,吐出水後,心胸間虛滿,不能食者。

 心胸陽位,而痰水停宿,全緣中焦土濕。

 宿水雖吐,停痰尚在,而其中脘不旺。

 一吐之後,胃土上逆,濁氣壅塞,是以虛滿,不能下食。

 參、術、茯苓,補中而燥土,枳、橘、生薑,降濁而消滿也。

 

《傷寒》桂枝去桂加茯苓白術湯:

 芍藥(二兩)、甘草(二兩)、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茯苓(三兩)、白術(三兩)。

 治太陽傷寒,汗出不解,心疼發熱無汗,心下滿痛,小便不利。

 以汗後亡陽,水泛土濕,胃氣上逆,澤心下滿痛,脾氣下陷,則小便不利,苓、術燥土瀉水而消滿也。

 

小青龍湯:方在麻黃。

 治太陽傷寒,心下有水氣,小便不利,少腹滿者,去麻黃,加茯苓(四兩)。

 

 《金匱》黃芪建中湯:方在黃芪。

 治虛勞裏急,腹滿者,去大棗,加茯苓一兩半。

 緣土濕木鬱,兩氣壅塞,而生痞滿,茯苓瀉濕,滿自消也。

 

《傷寒》苓桂術甘湯:

茯苓(四兩)、桂枝(二兩)、白術(二兩)、甘草(二兩)。

 治太陽傷寒,吐下之後,心下逆滿,氣上衝胸,起則頭眩,又復發汗動經,身為振振搖者。

 吐下瀉其臟中之陽,風木動於臟,而氣上衝胸膈,復汗以瀉其經中之陽,風木動於經,則身體振搖,緣水泛土濕,而木氣鬱動也。

 桂枝疏木而達鬱,術、甘、茯苓,培土而瀉水也。

 

真武湯:

 茯苓(三兩)、白術(二兩)、附子(一枚)、芍藥()、生薑(三兩)。

 治少陰病,內有水氣,痛下利,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或嘔者。

 以水泛土濕,風木鬱遏,不能疏泄水道,故小便不利。

 木鬱賊土,脾陷胃逆,故腹痛嘔利。

 營血寒澀,不能行經絡而充肢節,故四肢沉重疼痛。

 A:

 二:傷寒論上為(三兩)。

 腹:原作「腸」,形近之誤,據蜀本、集成本、《傷寒懸解‧卷十一》、《傷寒論‧辨少陰病脈證並治》、下文「故腹痛吐利」改。

 

附子溫癸水之寒,芍藥清乙木之風,生薑降濁而止嘔,苓、術燥土而瀉濕也。

 治太陽中風,服大青龍湯,汗後亡陽,手足厥逆,筋惕肉瞤者,以陽亡土敗,寒水大發,風木失溫,鬱動不寧,故手足厥冷而筋肉振動。

 芍藥斂風木之搖盪,苓、術、附子,溫補火土而瀉寒水也。

 

治太陽傷寒,汗出不解,發熱頭眩,心下悸,身瞤動,振振欲擗地者。

 以汗後亡陽,水寒土濕,風木鬱動,身體戰搖。

 芍藥清風木之振撼,苓、術、附子,溫補火土而瀉寒水也。

 

苓桂甘湯:

 茯苓(半斤)、桂枝(四兩)、甘草(二兩)、大棗(十五枚)。

 治汗後臍下悸動,欲作奔豚。

 風木鬱動,是生振悸。

 A:

 棗:原作「草」,諸本均同,音近之誤,據《傷寒懸解‧卷四》、《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改。

 

 心下悸者,枝葉之不寧,臍下悸者,根本之不安,臍下振悸,根本撼搖,則奔豚作矣。

 因于水旺土崩,而根本失培也。

 甘、棗補脾精以滋風木,桂枝達木鬱而安動搖,茯苓瀉水而燥土也。

 

《金匱》:理中丸:方在人參。「假令瘦人,臍下有悸,吐涎水而顛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

 治霍亂吐利,若臍下築者,腎氣動也,去術,加桂(四兩)、悸者,加茯苓(二兩)。

 

 《傷寒》小柴胡湯:方在柴胡。

 治少陽傷寒。

 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黃芩,加茯苓。

 蓋悸者,木也,所以致木之悸者,水也。

 緩則悸於心下,急則悸於臍間。

 臍下之悸,用桂枝以疏木,心下之悸,用茯苓以瀉水,緩急之不同故也。

 

 


 

茯苓四逆湯:

 茯苓(四兩)、甘草(二兩)、人參(一兩)、乾薑(一兩)、附子(一兩)。

 治汗下之後,病仍不解,煩躁者。

 以汗下亡陽,土敗水發,陽氣拔根,擾亂無歸,故生煩躁。

 參、甘、薑、附,溫補火土,茯苓瀉其水邪也。

 

火位於上,水位于下,水寒而下潤,火熱而上炎。

 人之生也,火水必交,交則火胎于坎而水不寒,水孕於離而火不炎。

 水火相交,爰生濕氣,土位在中,是以性濕。

 火燥水濕,自然之性。

 土生於火,而土之濕氣,實化于水。

 水火之交,全賴乎土,己土左旋,坎陽東升而化火,戊土右轉,離陰西降而化水。

 水火互根,寒熱交濟,則胃不偏燥而脾不偏濕,陰陽和平,是以無病。

 物不能有盛而無衰,火盛則土燥,水盛則土濕。

 水不勝火,則濕不勝燥,然丁癸同宮,丁火不能敵癸水之寒,戊己並列,而戊土何能敵己土之濕。

 人之衰也,火消而水長,燥減而濕增,其大凡也。

 土濕不運,升降倒行,水木下陷而寒生,火金上逆而熱作,百病之來,莫不以此。

 自此以往,陽火漸虧,陰水漸盛。

 火復而土生則人存,水盛而土崩則人亡,是以仲景垂教,以少陰之負趺陽者為順。

 土勝為順,水勝為逆,古之聖人,燥土而制水,後之庸工,滋水而伐土,上智之與下愚,何其相遠也。

 土燥之病,傷寒惟陽明有之,而濕居其半,他經已不少睹,內傷雜病之中,那復有此!

 A:不少睹:不,反語詞,不少睹,言很少見也。

 

 後世庸工,開滋陰補水之門,而醫如蕭斧,人若朝菌矣。

 A:

 蕭斧,《說文解字系傳》:「蕭斧,芟艾之斧也。」引申為消劃之斧。

 朝菌,菌類植物,朝生暮死。 借喻生命極短。 《莊子‧逍遙遊》:「朝菌不知晦朔。」

 

 凡內傷諸病,如氣鼓水脹,咳嗽痰飲,泄利淋濁,吐衄崩漏,瘕疝帶下,黃疸消渴,中風顛狂,驚悸遺精,反胃噎膈,泄穢吞酸,骨蒸毛熱,閉經絕產,霍亂腹痛,傷風齁喘,種種幻怪,百出不窮,究其根原,悉緣土濕。

 

 茯苓瀉水燥土,衝和淡蕩,百病皆宜,至為良藥。

 道家稱其有延年之功,信非過也。

 庸工用乳制,最繆不通。永康堂整體保健(張辰奕)【Y.C.T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