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黃

味苦,性寒,入足陽明胃、足太陰脾、足厥陰肝經。

 瀉熱行瘀,決壅開塞,下陽明之燥結,除太陰之濕蒸,通經脈而破症瘕,消癰疽而排膿血。

 

《傷寒》大承氣湯:

 大黃(四兩)、芒硝(三兩)、枳實(五枚)、厚樸(半斤)。

 治陽明病,胃熱便難。

 以表病失解,郁其胃陽。

 陽莫盛于陽明,陽明戊土,從燥金化氣,陽旺土燥,腸竅結澀,腑熱莫宣,故譫語潮熱,手足汗流。

 胃氣壅遏,不得下泄,故臍腹滿痛。

 大黃、芒硝,破結而瀉熱,厚樸、枳實,降逆而消滯也。

 

小承氣湯:

 大黃(四兩)、厚樸(二兩)、枳實(三枚)。

 治陽明病,腑熱方作。

 大黃瀉其燥熱,樸、枳開其鬱滯也。

 

大陷胸湯:

 大黃(六兩)、芒硝(一斤)、甘遂一錢。

 水六升,煮大黃,取二升,去渣,入芒硝,煎化,入甘遂末,分服。

 治太陽中風,下早而為結胸。

 以腑熱未實,下之太早,傷其中氣。

 戊土不降,裏陰上逆,皮毛未泄,表陽亦陷,陰陽拒隔,結於胸中。

 寒熱逼蒸,化生水氣,鞕滿疼痛,煩躁懊憹。

 硝、黃瀉其鬱熱,甘遂排其水飲也。

 

 


 

大陷胸丸:

 大黃(半斤)、芒硝(半斤)、葶藶(半斤)、杏仁(半升)。

 共末之,入芒硝,研如脂。

 丸如彈子大,取一枚,甘遂末一錢,白蜜二合,水二升,煮一升,溫頓服之。

 一宿乃下。

 不下更服。

 治結胸項強,狀如柔痙。

 以濕熱熏衝,上連頸項。

 大黃、芒硝,破結而瀉熱,杏仁、葶藶、甘遂,降逆而瀉水也。

 

大黃黃連瀉心湯:

 大黃(二兩)、黃連(一兩)。

 麻沸湯一升漬之,去渣,分溫服。

 治傷寒下後復汗,心下痞硬,以汗下傷其中氣,陽亡土敗,胃氣上逆,阻礙膽經降路,結於心下,痞塞硬滿。

 相火既隔,君火亦升,大黃瀉戊土而清熱,黃連瀉心火而除煩也。

 

桂枝加大黃湯:

 桂枝(三兩)、甘草(二兩)、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芍藥(六兩)、大黃(一兩)。

 治太陽病,醫反下之,因而腹滿實痛,屬太陰者。

 以太陽表病,誤下而傷脾氣,脾陷木遏,鬱生風熱,侵克己土,脹滿而成實痛。

 桂枝和中而解表,芍藥滋乙木而清風,大黃瀉己土而消滿也。

 

《金匱》大黃硝石湯:

 大黃、硝石、黃柏各(四兩)、梔子(十五枚)、水煎,頓服。

 治黃疸腹滿,自汗,小便不利而赤。

 以黃家濕淫經絡,皮毛莫啟,是以發黃。

 今汗孔外泄,水道裏鬱,表和裏實,濕不在經絡而在臟腑。

 法當用下,大黃、黃柏,瀉其瘀熱,硝石、梔子,清其濕熱也。

 

苓甘五味薑辛半杏加大黃湯:

 茯苓(四兩)、甘草(三兩)、五味(半升)、乾薑(三兩)、細辛(三兩)、半夏(半升)、杏仁(半升)、大黃(三兩)。

 治痰飲,水去嘔止,腫消痹愈,而面熱如醉者。

 痰飲服半夏而水去,服杏仁而腫消,若面熱如醉,是胃熱逆衝,上熏其面。

 緣足之三陽,自頭走足,陽明行身之前,自面而下,加大黃以瀉陽明之熱也。

 

大黃附子湯:

 大黃(三兩)、細辛(二兩)、附子(三枚)。

 炮用。

 治脅下偏痛,發熱,其脈緊弦。

 以脾土寒濕,鬱其肝氣,風木抑遏,故脅痛而發熱,脈弦而且緊。

 宜以溫藥下其結寒,辛、附溫寒而破瘀,大黃下積而開結也。

 

大黃甘草湯:

 大黃(一兩)、甘草(一兩)。

 治食已即吐者。

 以土弱胃逆,濁氣痞塞,鬱生上熱,故水穀不下。

 大黃破其痞塞,甘草培土補中,緩其下行之急也。

 

《傷寒》抵擋湯:

 大黃(三兩)、桃仁、水蛭,虻蟲各三(十枚)。

 水煎,分三服。

 治傷寒六七日後,表證猶在,脈微而沉,熱在下焦,其人發狂,小腹硬滿,小便自利者。

 以表病失解,經熱莫達,內傳膀胱之腑,血室瘀蒸,是以發狂。

 宜先解其表寒而後下其瘀血,桃、蛭、虻蟲,破其瘀血,大黃瀉其鬱蒸也。

 

 


 

《金匱》大黃蟅蟲丸:

 大黃(十分)、甘草(三兩)、杏仁(一升)、芍藥(四兩)、乾地黃(十兩)、桃仁(一升)、乾漆(一兩)、虻蟲(一升)、水蛭(百枚)、蠐螬(半升)、蟅蟲(半升)、黃芩(三兩)。

 蜜丸,小豆大。

 酒飲服五丸,日三服。

 治五勞義詳《素問‧宣明五氣篇》中。 七傷,義詳《金匱‧血痹虛勞》。

 

 羸瘦腹滿,內有乾血,肌膚甲錯,兩目黯黑。

 以中氣勞傷,己土濕陷,風木抑遏,賊傷脾氣。

 脾氣堙鬱,不能腐熱水穀,化生肌肉,故羸瘦而腹滿。

 肝藏血而竅於目,肝氣抑遏,營血凝澀,無以榮華皮腠,故肌膚甲錯而兩目黯黑。

 甘草培土而緩中,杏仁行滯而瀉滿,桃仁、乾漆、虻蟲、水蛭、蠐螬、蟅蟲,破鬱而消症,芍藥、地黃,清風木而滋營血,黃芩、大黃、瀉相火而下結塊也。

 

下瘀血湯:

 大黃(三兩)、桃仁(二十枚)、蟅蟲(二十枚)。

 煉蜜為四丸,酒(一升)、煮一丸。

 取八合,頓服之。

 瘀血下如豚肝。

 亦主經水不利。

 治產後腹痛,中有瘀血,著於臍下者。

 以瘀血在腹,木鬱為痛。

 桃仁、蟅蟲,破其瘀血,大黃下其癥塊也。

 

大黃甘遂湯:

 大黃(二兩)、甘遂(二兩)、阿膠(二兩)。

 煮一升,頓服之,其血當下。

 治產後水與血結在血室,小腹脹滿,小便微難而不渴者。

 以水寒濕旺,乙木抑遏水瘀血結,不得通達,故腹脹滿,便難而不渴。

 阿膠清風而潤木,大黃、甘遂,下瘀血而行積水也。

 

大黃牡丹皮湯:

 大黃(四兩)、芒硝(四合)、瓜子(半升)、桃仁五(十枚)、牡丹皮(一兩)。

 煎一升,入芒硝,煎化,頓服之。

 有膿當下,無膿下血。

 治腸癰,少腹腫痞,按之痛如淋,小便調,自汗出,時時發熱,復惡寒,膿已成,其脈洪數者。

 以濕寒隔礙,氣血不行,臃腫而為癰疽。

 營衛鬱遏,外寒內熱,鬱熱淫蒸,故肉腐為膿。

 膿之未成,氣血壅塞,則脈見遲緊,膿成結消,氣血通達,故見洪數。

 未膿可下,膿成宜排。

 丹皮、桃仁、瓜子,排決其膿血,大黃、芒硝,寒瀉其燔蒸也。

 

 大黃苦寒迅利,瀉熱開瘀,決壅塞而通結閉,掃腐敗而蕩郁陳。

 一切宿食留飲,老血積痰,得之即下,心痞腹脹,胃結腸阻,飲之即通。

 濕熱瘀蒸,非此不除,關竅梗塞,非此不開。

 蕩滌腸胃之力,莫與為比,下痢家之停滯其捷。

 酒浸用。永康堂整體保健(張辰奕)【Y.C.T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