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部穴位及反射區

湧泉穴

【位置】:足底前三分之一與後三分之二交界處。

 

【主治】:開竅醒神,寧心安神。適用于頭目昏花、失眠、頭項痛、足心熱、中風、下肢癱瘓、目澀咽幹等病症。

 

【感覺】:局部按壓脹痛明顯,有時可向下肢發散。

 

厲兌穴

【位置】:在第二趾外側端,距趾甲角0.1寸。

 

【主治】:常用於面腫、口喎、牙痛、鼻衄、鼻流黃涕、胸腹脹滿、多夢等病症的治療與保健。

 

昆侖穴

【位置】:在外踝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平外踝高點取穴。

 

【主治】:常用於腰骶部疼痛、足跟腫痛、頭痛、頭項強痛、落枕、坐骨神經痛及目眩等病症的治療與保健。

 

申脈穴

【位置】:在外踝正下方凹陷中。

 

【主治】:常用於頭痛、失眠及腰腿痛的治療與保健。

 

太溪穴

【位置】:在內踝高點與跟腱之間的凹陷中。

 

【主治】:常用於月經不調、遺精陽痿、小便不利、咽喉腫痛、牙痛、耳鳴、耳聾、失眠、咳嗽、氣短、腰痛、足跟痛等疾病的治療與保健。

 

足部反射區

 人體各器官和部位在足部有著相對應的區域,可以反映相應臟腑器官的生理病理資訊,這就是所謂的「足部反射區」。運用按摩手法刺激這些反射區,可以調節人體各部分的機能,取得防病治病、自我保健的效果,醫學上稱之為「足部反射區健康法」。

 

足部反射區具有如下特點:

 01、足部反射區不同於呈點狀的穴位,面積大而呈片狀,定位稍有偏離也能產生效果。

 

 02、足部反射區位於膝部以下,遍佈於足的足底、足背、內側、外側以及小腿,而不僅限於足底。因此把足部按摩一概稱為足「底」按摩是不確切的。

 

 03、足部反射區的排列與人體各器官的解剖位置基本相一致。當於坐位或臥位,雙足併攏兩下肢前伸時,相當於他們面對著你坐著。拇指部是頭部;足跟部是臀部;接近正中線的器官的反射區在足內側,如脊柱、子宮、前列腺等;遠離正中線的器官和部位的反射區在足外側,如肩部、卵巢、睾丸等。

 

01、大腦

【部位】:位於雙足大拇趾第一節底部肉球處。左半大腦反射區在右足上,右半大腦反射區在左足上。功能平肝潛陽,清頭明目,鎮靜安神,舒經通絡。

 

【主治】:頭痛、頭暈、頭昏、失眠、高血壓、腦血管病變、腦性偏癱、視覺受損、神經衰弱、帕金森氏綜合症等。

 

【手法】:由上向下按摩3~5次。

 

02、額竇

【部位】:位於雙足的五趾靠尖端約1釐米的範圍內。左額竇反射區在右足上,右額竇反射區在左足上。

 

【功能】:清熱疏風,通絡止痛。

 

【主治】:前頭痛、頭頂痛,眼、耳、鼻和鼻竇的疾患。手法拇趾尖自裏向外方向刮壓3次,其餘各足趾各點按3次。

 

 


 

03、小腦、腦幹

【部位】:位於雙足拇趾近節基底部外側面。左小腦、腦幹反射區在右足上,右小腦、腦幹反射區在右足上。

 

【功能】:疏風清熱,通絡止痛。

 

【主治】:頭痛、頭暈、失眠、記憶力減退及小腦萎縮引起的共濟失調、帕金森氏綜合症。

 

【手法】:由上向下按摩3~5次。

 

04、垂體

【部位】:位於足底雙拇趾趾腹的中間偏內側一點(在腦反射區深處)。

 

【功能】:調節內分泌,平衡陰陽。

 

【主治】:內分泌失調的疾患、甲狀腺、甲狀旁腺、腎上腺、性腺、脾、胰腺、功能失調等,小兒生長發育不良、遺尿、更年期綜合症等疾病。

 

【手法】:由上向下深入定點按壓3~5次。

 

05、三叉神經

【部位】:位於雙足拇趾第一節的外側約45度角,在小腦反射區前方。左側三叉神經反射區在右足上,右側三叉神經反射區在左足上。

 

【功能】:活血,通絡,止痛。

 

【主治】:偏頭痛、眼眶痛、牙痛、面神經麻痹及面頰、唇鼻之誘發的神經痛等。

 

【手法】:由上向下按摩3~5次。

 

06、鼻

【部位】:位於雙足拇趾腹內側延伸到拇趾甲的根部,第一趾間關節前。左鼻的反射區在右足上,右鼻的反射區在左足上。

 

【功能】:通利鼻竅。

 

【主治】:急、慢性鼻炎、過敏性鼻炎、鼻衄、鼻竇炎、鼻息肉、上呼吸道疾患等。

 

【手法】:由足跟端向足趾端按壓3~5次,或由足外側向足內側方向刮壓3~5次。

 

07、頸項

【部位】:位於雙足底大拇趾根部。左側頸項反射區在右足上,右側頸項反射區在左足上。

 

【功能】:疏經通絡,柔頸止痛。主治頸部酸痛、頸部僵硬、頸部軟組織損傷、高血壓、落枕、頸椎病及消化道疾病。

 

【手法】:沿拇趾根部,向內側推壓3~5次。

 

08、眼

【部位】:位於雙足第二趾與第三趾中部與根部(包括足底和足背兩個位置)。左眼反射區在右足上,右眼反射區在左足上。

 

【功能】:清肝,養肝,明目。

 

【主治】:結膜炎、角膜炎、近視、老花眼、青光眼、白內障等眼疾和眼底的病變。

 

【手法】:壓趾根部敏感點,點壓3~5次或由足外側向足內側方向刮壓3~5次。

 

兩個長壽穴

 人體的兩個長壽穴:

 我們每個人都有兩個「長壽穴」:一個是「湧泉穴」,另一個是「足三裏穴」。

 

湧泉穴

 是腎經的一個重要穴位,經常按摩此穴,有增精益髓、補腎壯陽、強盤壯骨之功效。腎是主管生長發育和生殖的重要臟器,腎精充足就能發育正常,耳聰目明,頭腦清醒,思維敏捷,頭髮烏亮,性功能強盛。反之,若腎腎虛精少,則記憶減退,腰膝酸軟,行走艱難,性能力低下,未老先衰。湧泉穴位於足底,在足掌的前三分之一處,屈趾時凹陷處便是。每晚睡前盤腿而坐,用雙手按摩或屈指點壓雙側湧泉穴,以該穴位達到酸脹感覺為度,每次50至100下。

 

足三裏穴

 位於外膝眼下10釐米,用自己的掌心蓋住自己的膝蓋骨,五指朝下,中指盡處便是此穴。足三裏穴是胃經的要穴。胃是人體的一個「給養倉庫」,胃部的食物只有及時地消化、分解、吸收,人體的其他器髒才可以得到充足的養分,才能身體健康、精力充沛。所以,胃部消化情況的好壞,對我們來說極為重要。而足三裏則能擔此重任。每晚以指關節按壓足三裏,不但能補脾健胃,促使飲食儘快消化吸收,增強人體免疫功能,扶正祛邪,而且還能消除疲勞,恢復體力,使人精神煥發,青春常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