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八難曰:

 傷寒有幾?其脈有變不,

 然,

 傷寒有五,有中風,有傷寒,有濕溫,有熱病,有溫病,其所苦各不同。

 中風之脈,陽浮而滑,陰濡而弱;

丁曰:肌肉之上。陽脈所行。輕手按之。狀若太過。謂之滑。肌肉之下。陰脈所行。重手按之。不足。謂之弱。此者是按之不足。舉之有餘。故知中風也。

楊曰:自霜降至春分。傷於風冷即病者。謂之傷寒。其冬時受得寒氣。至春又中春風而病者。謂之溫病。其至夏發者。多熱病。病而多汗者。謂之濕溫。其傷於八節之虛邪者。謂之中風。據此《經》言:溫病則是疫癘之病。非為春病也。疫癘者。謂一年之中、或一州一縣、若大若小俱病者是也。按之乃覺往來如有。舉之如無者。謂之弱也。關以前浮滑、尺中濡弱者也。

 

 濕溫之脈,陽濡而弱,陰小而急;

丁曰:陽濡而弱者。肌肉之上。陽脈所行。濡弱者。是濕氣所勝火也。肌肉之下。陰脈所行。小急者。是土濕之不勝木。故見小急。所以言陽濡而弱。陰小而急也。

楊曰:小、細也。急、疾也。

虞曰:濕溫之病。謂病人頭多汗出。何以言之。寸口謂陽脈見濡弱。此水之乘火也。本《經》曰:腎主液入心成汗。此之謂也。

 

 傷寒之脈,陰陽俱盛而緊濇;

丁曰:陰陽俱盛者、極也。謂寸尺脈俱盛極而緊濇。此者中霧露之寒也。水得風寒而凝結。故知腎得寒而有此脈見也。

虞曰:如切繩狀曰:緊。如刀剖竹曰:濇。

 

 熱病之脈,陰陽俱浮,浮之而滑,沉之散濇;

丁曰:陰陽俱浮者、謂尺寸俱浮也。浮之而滑者、輕手按之而滑。是心傷熱脈也。(按心熱二字當互易。)沉之而散濇者、沉、手按之而散濇。是津液虛少也。

楊曰:輕手按者名浮。重手按者名沉也。

 

 溫病之脈,行在諸經,不知何經之動也,各隨其經所在而取之。

丁曰:肺者金。主氣。散行諸經。不知何經虛而傳受此邪。故隨其所在取其病邪也。

楊曰:兼鬼癘之氣。散行諸經。故不可預知。臨病人而診之。知其何經之動。即為治也。

 

 傷寒有汗出而,下之而死者;有汗出而死,下之而癒者,何也?

 然,

 陽虛陰盛,汗出而癒,下之即死;

 陽盛陰虛,汗出而死,下之而癒。

 

丁曰:其陰陽盛虛者、謂非言脈之浮沉也。謂寒暑病異。燥濕不同。人之五臟六腑。有十二經。皆受於病。其手太陽少陰屬火。主暄。手陽明太陰屬金。主燥。手少陽厥陰屬相火。主暑。此是燥暑暄六經。以通天氣。病即不體重惡風而有躁。素問曰:諸浮躁者。病在手是也。若以承氣下之即癒。服桂枝取汗。汗出即死。其足太陽少陰屬水。主寒。足陽明太陰屬土。主濕。足厥陰少陽屬木。主風。此是風寒濕六經。以通地氣。病即體重惡寒。故素問曰:諸浮不躁者。病在足是也。若以桂枝取汗。汗出即癒。服承氣下之即死。此是五臟六腑配合陰陽大法也。所以《經》云:陽虛陰盛。汗出而癒。下之而死。其陽盛陰虛。汗出而死。下之而癒。此義非反顛倒也。

 


 

楊曰:此說反倒於義不通。不可依用也。若反此行之。乃為順爾。

 

虞曰:諸經義皆不錯。此經例義。必應傳寫誤也。凡傷寒之病。脈浮大而數。可汗之則愈。病在表也。脈沉細而數。可下之則愈。病在里也。推此行之。萬無一失。

 

 寒熱之病,候之如何也?

 然,

 皮寒熱者,皮不可近席,毛髮焦,鼻槁,不得汗;

 

丁曰:肺候身之皮毛。大腸為表里。臟病即寒。腑病即熱。故言皮寒熱也。皮不可近席者。謂手三陰三陽法天。天動故病即不欲臥近席也。毛髮焦。鼻槀不得汗者。謂下有心火燥熱之為病。不得汗之。汗之即死。下之即癒。謂肺主燥故也。

 

 肌寒熱者,肌痛,唇舌,無汗;

丁曰:脾候身之肌肉。胃為表里。臟病即體寒。腑病即體熱。故言肌寒熱也。皮膚痛。唇舌槀。脾者應土。土主濕。故皮膚津液出。體重。其津液外泄。即唇舌槀。病名濕燥。無以汗之。汗之即腸胃瀉不通。下之即泄注。此者是濕氣之為病。當溫中調氣也。

 

 骨寒熱者,病無所安,汗注不休,齒本痛。

丁曰:腎主骨。與膀胱為表里。病在陽。即身熱、體重、惡寒。在陰即寒。病無所安。腎主水。汗注不休。齒本槀痛。汗即癒。下即死。陰盛陽虛故死。

楊曰:五臟六腑。皆有寒熱。此經惟出三狀。餘皆闕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