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友山老大夫針術真傳錄

北京中醫學院東直門醫院高洪寶

一、雀啄術

所謂雀啄術,即是將針刺入腧穴後,醫者手拿針柄,在腧穴上進行小幅度提插如雀啄米狀態,按著病情的虛實以進行補瀉。

 

二、辨十二經虛實

1、肺經---太淵、中府、孔最、列缺。

實:悲愁,發熱,咳嗽上氣,咽腫,缺盆腫痛,肩痛,掌中發熱。

虛:呼吸困難,咽喉乾燥,手臂痹痛,皮膚痛或麻木,手拇指活動障礙。

 

2、大腸經---曲池、三間、合穀、天樞、溫溜、偏曆。

實:身熱,鼻衄,頸腫,咽乾,喉痹,齒痛,痔核。

虛:腸鳴,洞泄,唇乾,上肢痹痛,食指活動障礙。

 

3、胃經---曆兌、解溪、沖陽、中脘、梁丘、豐隆。

實:熱病汗不出,唇口乾燥,水腫,腹痛,善噫,乳腺痛,下肢關節痛,發狂。

虛:面色浮腫,食不下,腸鳴腹痛,脛寒。

 

4、脾經---大都、商丘、太白、章門、地機、公孫。

實:食物不化,腹脹不能臥,嘔吐下利,足冷脛熱,舌根強痛。

虛:腹滿泄瀉,善噫食不下,嗜睡,易疲勞,黃疸,矢氣,股膝部腫痛,足大趾活動障礙。

 


 

5、心經---少沖、神門、巨闕、陰郤、通裏。

實:煩渴,咽乾,大便不利,四肢沉重,臂內側痛,掌心發熱。

虛:心絞痛,心悸不安,語言澀滯,意識模糊。

 

6、小腸經---後溪、小海、腕骨、關元、養老、支正。

實:身熱,汗出,口瘡,頸腫。

虛:耳後痛,耳聾,目黃,肩、臑、肘外廉痛,腹泄。

 

7、膀胱經---至陰、束骨、京骨、中極、金門、飛揚。

實:腦病,眼病,衄血,肩、背、頸、腰、骶、下肢外側、外踝等腫痛,足小趾活動障礙。

虛:後頭痛,腰痛,痔核,足跟痛。

 

8、腎經---湧泉、複溜、太溪、京門、水泉、大鐘。

實:口熱舌乾,咯血,胸悶,咳喘,善恐,黃疸,脊股內廉痛,足下熱痛,生殖器病。

虛:身冷體沉重,眩暈,耳鳴,健忘,饑不欲食,性欲減退,下利或便秘,腰冷痛,足軟無力。

 

9、心包經---中沖、大陵、膻中、郤門、內關。

實:面赤,目黃,胸脅滿,肘臂攣痛,腋下痛。

虛:心悸,手掌發熱,喜笑不休。

 

10、三焦經---關沖、中渚、陽池、石門、會宗、外關。

實:頭面赤熱,汗出,耳鳴,咽腫喉痹,目外眥痛,腹脹滿,小便不利,無名指活動障礙。

虛:呼吸困難,小便不利,氣短,腹中寒冷。

 

11、膽經---俠溪、陽輔、丘墟、日月、外丘、光明。

實:頭痛,惡寒,發熱汗出,困苦,食欲不振,瘰癘,目外眥痛,胸、脅、肋、下肢外側腫痛,足下熱。

 

12、肝經---行間、曲泉、太沖、期門、中都、蠡溝。

實:目赤腫痛,眩暈,善怒,往來寒熱,腹滿,腰複痛,生殖器病,月經不調,失眠,婦人小腹痛。

虛:腹脹滿,脫肛,足大趾無力,性欲減退,遺精,遺尿。

以上各經虛實病候,取本經特定穴和臟腑募穴,用雀啄術而行補瀉,即可調整臟腑的平衡而收到即時療效或穩定療效。

 

三、臨證特效穴

咯血:郤門、曲池與孔最中間有壓痛點。

吐血:郤門、陽陵泉、梁丘。

胃出血:梁丘。

腸出血:小腸俞。

子宮出血:陽陵泉、小腸俞、次髎。

痔瘡出血:孔最、次髎、中髎、命門。

血尿:梁丘、命門。

齒槽出血:曲池。

眼底出血:曲池、風池、合穀、天柱、大巨、陷穀。

內臟出血:陽陵泉。

腦膜炎:郤門。

肋膜炎:郤門、肩井、陰交、期門。

肺炎:後溪。

闌尾炎:關元、足三裏下一寸壓痛點。

急性腸炎:關元。

急性胃腸炎:裏內庭、梁丘、胃倉。

支氣管炎:中府、尺澤。

腎炎:水分、陰交、肓俞。

膀胱炎:中極、曲泉、氣海。

結膜炎:曲池、和髎。

鼻炎:迎香、風府、上星、風池。

扁桃體炎:孔最、照海。

頭痛:天柱、風池、翳風。

偏頭痛:通天、合穀、列缺、太陽。

咽痛:少商放血、翳風、尺澤、大杼、大椎。

齒痛:溫溜、合谷、膈俞、至陽。

胸痛:照海、期門。

肋間神經痛:期門、外關。

心絞痛:神門、郤門、靈台。

肋痛:陽陵泉、陽交、章門、大巨。

乳房痛:天宗、膻中。

胃痛:梁丘、章門、胃倉、胃俞。

腹痛:章門、京門、合谷、陽溪。

尿道痛:中極、曲骨、曲泉

足蹠痛:太沖

跟骨痛:僕參

坐骨神經痛:次髎、大腸俞、環跳

胃酸過多:膈俞、至陽

腸梗阻:命門

痢疾:梁丘、昆侖

便秘:神門

膽石症:膽俞、胃倉、大都

夜尿症:曲骨

妊娠惡阻:陽池、中脘

小兒吐乳:身柱

小兒驚風:身柱

小兒腹瀉:身柱

耳鳴:少海

風濕性關節炎:小腸俞、次髎、郤門

感冒:風門、身柱

心悸:郤門

脅肋痛:肝俞

失眠症:肝俞

尿頻症:中極、大赫、曲骨

尿失禁:曲骨

眩暈:肝俞、至陽、俠溪

盜汗:百會、肝俞

百日咳:百會、身柱、風門

 


 

四、臨症治療舉例

(一)對稱法:

原則是某一解剖學部位發生疼痛,其疼痛為局限性的,沒有放射痛,亦不牽連其他肌肉,取健側同一個解剖學部位,取對稱點,予以針刺,行雀啄術,即可收效。

如外踝部扭傷作痛,可取患部痛眼中心針入皮內針,而取疼痛對應部位針刺後行雀啄術即可止痛。

又如某患者因摔倒,比如縫匠肌作痛,則取對應解剖部位針刺行雀啄術。

又如患者拇指挫傷,隱隱作痛,運動時疼痛加劇,取其對側相應的疼痛部位,特別是痛眼的對稱點。

當主要受傷肌肉疼痛緩解後,疼痛較次要部位就突出來,並非是疼痛的轉移,這時要依次使用針刺法去解決。

 

(二)阻力法:

1、某一肌肉,因用力作痛或因用力而疼痛加劇,以至不能動作,可強使其用力引起疼痛後,針其痛眼。

如舉重時三角肌部作痛,指令使其作舉重姿勢,針其痛眼,行雀啄術。

如膝關節伸直,膝蓋作痛,則強使其用力伸直,待其發生疼痛後,針其痛眼行雀啄術,則痛立刻緩解。

 

2、某一條肌肉虛軟無力,不能負重,可強使其負重,而後針其虛軟中心處,則肌肉可複其原有的張力。

如手腕無力,拿物負重,針其脫力感的局部,但不能一開始就強使其拿不能勝任的重量,要由輕到逐漸增加,肌張力逐漸恢復。

如推手似覺無力,則強使其用力推壁,針或灸其脫力感部位,針灸後肌肉則收縮,力量就恢復。

如取半蹲位時,「委陽」部突覺無力支撐,一下就彎下去,則取半蹲位姿勢,當蹲到自覺酸軟無力支撐,快要彎下去處,馬上扶住患者,針其鬆軟無力處。

 

3、某一肌肉,運動範圍受限制而作痛,致不能活動者,則強使其活動到疼痛最甚處,針其痛眼行雀啄術。

如落枕症,頭頸不能轉動,這時取大椎、合穀針刺後行雀啄術1~2分鐘,在行針時令其被動的轉頸活動,一般均見好轉,然後再令其回首至疼痛最甚處,再予以針刺,這種方法多數一次即愈。

如用力時某些部位作痛,疼痛牽連到幾個肌肉,這時能看到有關肌肉呈現凹陷處,取其凹陷處行針刺雀啄術。

 


 

(三)拮抗法:

某一肌肉運動發生障礙或因動作疼痛加劇,可取疾患肌肉的痛眼處和與其相拮抗的肌肉,即取伸肌和屈肌同時針治。

如背直肌酸痛,運動時疼痛加劇,即取同側高度的水準點,背直肌痛區與腹直肌緊張處同時齊刺行針術即止痛。

如手不能後旋,其原因不是麻痹引起的,則取旋前旋後肌同時齊刺行針術。

如因運動過強,或運動方向急速改變,引起肌肉強直性改變或肌肉過度緊張。

如外旋肌緊張不能作外旋運動,則取外旋肌遠內收肌同時針刺。

 

(四)其他:

1、腰痛:咳嗽時尤甚,針刺次髎和志室、腎俞。

2、腰在偶然作某個動作時出現刺痛,如彎腰掃地或上肢伸直時發生劇痛,取肝俞、志室、命門與腎俞中間的壓痛點。

3、腰出現持續性疼痛,走路時更痛,疼痛部位支撐大腸俞、腎俞一帶,疼痛與動作方向有關,取穴如下:

前彎後仰作痛:取委中行針術三分鐘後留針;

左側彎痛:取肝俞、腎俞、志室、左陽陵泉;

右側彎痛:取肝俞、腎俞、志室、右陽陵泉;

旋轉時作痛:取肝俞、腎俞、志室、陽陵泉、三陰交。

4、站立與坐下時腰痛:取肝俞、腎俞、命門、肩上俞(大椎穴外開2寸處)。

5、腎俞部隱隱而痛:取肝俞。

6、屈膝彎腰時作痛:取三陰交、阿是點。

7、抬頭回首或伸膝彎腰作痛:取肩上俞、腎俞。

 

 

A1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