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複承上編脈病之意,錯舉《靈樞·經脈》論之言,及本經所已言者,而申解之,故曰脈解。六氣主時,始於厥陰,終於太陽。此舉三陽三陰經脈之病,則太陽主春,正月為春之首,太陽為陽之首也。少陽主秋,九月為秋之終,少陽為陽之終也。陽明主夏,五月為夏之中,陽明居陽之中也。三陰經脈,外合三陽,雌雄相應,太陰合陽明,故主十一月,十一月,冬之中也。少陰合太陽,故主十月,十月冬之首也。厥陰合少陽,故主三月,三月,春之經也,太陰為陰中之至陰,故又主十二月,十二月,陰中之至陰也,錯舉六經之病,複以三陽三陰,主四時之月,而錯綜解之,所以為脈解也。

 

【原文】

太陽所謂腫,腰痛者,正月太陽寅,寅太陽也,正月陽氣出在上,而陰氣盛,陽未得自次也,故腫,腰痛也。

 

【直解】

:音誰,餘篇仿此。,尻也。《靈樞·經脈》論云,手太陽所生病,頜腫頰腫。《六元正紀大論》云,太陽終之氣,則病腰痛。

 

故申明太陽所謂腫,以及腰痛者,太陽居三陽之首,正月建寅,為一歲之首,故正月太陽寅,寅,太陽也,正月之時,其氣始春。故陽氣出在上,寒氣未散,而陰氣猶盛,則陽氣未得自次而出也,故太陽經脈之病,有腫以及腰痛也。

 

【原文】

所謂病偏虛為跛者,正月陽氣凍解,地氣而出也,偏虛者,冬寒頗有不足者,故偏虛為跛也。

 

【直解】

舊本「所謂」二字,誤傳出也,下今改正。偏虛,猶偏枯。本經《大奇篇》云,腎壅則髀大,跛易偏枯。故申明所謂病偏虛為跛者,正月陽氣始生,地凍始解,地氣從下而上出也,其病偏虛者,腎主冬令之寒,冬寒頗有不足者,故偏虛而為跛也。此言冬失其藏,至春有偏枯之跛病也。

 

【原文】

所謂強上引背者,陽氣大上而爭,故強上也。

 

【直解】

強,去聲。本經《熱論》云,傷寒一日,巨陽受之,頭項痛,腰脊強,是腰脊之強,上引於背,而至頭項也,故申明所謂強上引背者,乃太陽陽氣,大上而爭,故腰脊強而上引背也。

 

【原文】

所謂耳鳴者,陽氣萬物盛上而躍,故耳鳴也。

 

【直解】

《靈樞·經脈》篇云,手太陽之筋,其病應耳中鳴。故申明所謂耳鳴者,乃陽氣萬物盛上而躍,躍則振動,故耳鳴也。

 

【原文】

所謂甚則狂巔疾者,陽盡在上,而陰氣從下,下虛上實,故狂巔疾也。

 

【直解】

巔,癲同。經脈論云足太陽所生病者,狂巔疾。故申明所謂甚則狂癲疾者,乃陽盡在上,而陰氣以

下,陰氣從下則下寒而虛,陽盡在上,則上熱而實,下虛上實,故有太陽經脈之狂癲疾也。

 

【原文】

所謂浮為聾者,皆在氣也。

 

【直解】

經脈論云手太陽之脈入耳中,所生病者,耳聾,故申明所謂浮為聾者,是逆氣上浮而為聾,皆在氣也。

 

【原文】

所謂入中為喑者,陽氣已衰,故為喑也,內奪而厥,則為喑俳,此腎虛也,少陰不至者厥也。

 

【直解】

俳,痱同:音肥。本經《腹中論》云陽氣入陰,入則喑,故申明所謂入中為喑者,陽氣盛時則不喑,陽盛已衰,故為喑也,若陽氣內奪而厥逆,不充於外,則為喑痱。喑痱者,口無言而四肢不收,故曰此腎虛也,腎虛則少陰之脈不出於陽,故少陰不至者,則內奪而厥也,太陽、少陰,表裏相應,故解太陽經脈之病,而兼言少陰也。此解太陽經脈之病也。

 

【原文】

少陽所謂心協痛者,言少陽盛也,盛者心之所表也,九月陽氣盡而陰氣盛,故心協痛也。

 

【直解】

《經脈》論云足少陽則病心協痛,故申明少陽所謂心協痛者,言少陽火氣當盛也,心為君火,少陽為相火,故盛者心之所表也。若九月之時,陽氣已盡而陰氣方盛,少陽火氣不盛,不能為心之表,故有心協痛之病也,少陽言九月者,九月為秋之終,少陽居陽之終也。

 

【原文】

所謂不可反側者,陰氣藏物也,物藏則不動,故不可反側也。

 

【直解】

藏,如字。反側,猶轉側。《經脈》論云足少陽病,不能轉側,故申明所謂不可反側者,九月陰氣方盛,陰氣所以藏物也,物藏則不動,故少陽經脈,有不可反側之病也。

 

【原文】

所謂甚則躍者,九月萬物盡衰,草木畢落而墮,則氣去陽而之陰,氣盛而陽之下長,故謂躍。

 

【直解】

長,上聲。上文云陽氣萬物,盛上而躍。躍者,少陽樞轉之象,故申明所謂甚則躍者,九月之時,萬物盡衰,草木畢落而墮,人身之氣,則去陽而之陰,去陽之陰,則陰之盛,陰氣居陽之下,故氣盛而陽之下長,陽之下長,故謂躍也。此解少陽經脈之病也。

 

【原文】

陽明所謂灑灑振寒者,陽明者午也,五月盛陽之陰也,陽盛而陰氣加之,故灑灑振寒也。


 

【直解】

《經脈論》云足陽明之脈,則病灑灑振寒,故申陰陽明,所謂灑灑振寒者。陽明者,午也,午主五月,一陰始生,故五月盛陽之陰也,盛陽之陰,則陽盛而陰氣加之,故陽明經脈有灑灑振寒之病也,陽明言五月者,五月為夏之中,陽明居陽之中也。

 

【原文】

所謂脛腫而股不收者,是五月盛陽之陰也,陽者,衰於五月,而一陰氣上,與陽始爭,故脛腫而股不收也。

 

【直解】

經筋篇云足陽明之筋,其病支脛轉筋,髀前腫,筋弛縱,緩不勝收,故申明所謂脛腫,而股不收者,是五月之時,盛陽之陰也,陽者衰於五月,而一陰之氣上,與陽明始爭,故陽明經脈,有脛腫而股不收之病也。

 

【原文】

所謂上喘而為水者,陰氣下而複上,上則邪客於臟腑間,故為水也。

 

【直解】

本經《逆調論》云臥則喘者,是水氣之客也,故申明所謂上喘而為水者,冬至一陽初生,陰氣下降,五月之時,一陰始生,陰氣下而複上,上則水邪客於臟腑之間,故為水也。

 

【原文】

所謂胸痛少氣者,水氣在臟腑也,水者陰氣也,陰氣在中,故胸痛少氣也。

 

【直解】

此舉胸痛少氣,以明水氣在臟腑之意。上文云,邪客於臟腑間,故為水也。此申明水氣在臟腑者。所謂胸痛少氣者,即水氣在臟腑也。夫水者陰氣也。陰氣在陽明中土,故胸痛少氣而病陽明之經脈也。胸痛少氣,經中多各言之,此則合舉之也。

 

【原文】

所謂甚則厥,惡人與火,聞木音則惕然而驚者,陽氣與陰氣相薄,水火相惡,故惕然而驚也。

 

【直解】

惡,去聲,下同。《經脈》論云陽明病至,則惡人與火,聞木音則惕然而驚,甚則厥,故申明所謂甚則厥,惡人與火,聞木音則惕然而驚者,乃陽明之陽氣,與陰氣相薄,故甚則厥而惡人也。惡火者,厥為陰為水,乃水火相惡,又木能生火,故聞木音則惕然而驚也。

 

【原文】

所謂欲獨閉戶牖而處者,陰陽相薄也,陽盡而陰盛,故欲獨閉戶牖而居。

 

【直解】

《經脈》論云,陽明病至,獨閉戶塞牖而處。故申明所謂欲獨閉戶牖而處者,乃陰加於陽,陰陽相薄也。陽明者,陽也。陽盡而陰盛,故欲獨閉戶牖而居。居,猶處也。

 

【原文】

所謂病至則欲乘高而歌,棄衣而走者,陰陽複爭,而外並於陽,故使之棄衣而走也。

 

【直解】

《經脈》論云陽明病至,甚則欲上高而歌,棄衣而走,故申明所謂病至則欲乘高而歌,棄衣而走者,始則陽盡陰盛,繼則陰陽複爭,而外並於陽,故使之乘高而歌,棄衣而走也。

 

【原文】

所謂客孫脈,則頭痛鼻鼽腹腫者,陽明並於上,上者則其孫絡太陰也,故頭痛鼻鼽腹腫也。

 

【直解】

出處未詳,大抵皆陽明之病,孫脈,孫絡脈也,所謂客孫脈,則頭痛鼻鼽腹腫者,乃陽明之脈,不從下行,而並於上,並於上者則其孫絡之脈,合脾之大絡而為太陰也,陽明並於上,故頭痛鼻鼽,孫絡太陰,故腹腫也。此解陽明之脈病也。

 

【原文】

太陰所謂病脹者,太陰子也,十一月萬物氣皆藏於中,故曰病脹。

 

【直解】

藏,如字。《經脈》論云太陰病腹脹,故申明太陰所謂病脹者,太陰陽明,雌雄相合,陽明主夏之中,則太陰主冬之中,故太陰子也,子,十一月也。十一月萬物之氣,皆藏於中,藏於中,故太陰經脈,則曰病脹也。

 

【原文】

所謂上走心為噫者,陰盛而上走於陽明,陽明絡屬心,故曰上走心為噫也。

 

【直解】

《經脈》論云太陰病善噫。本經《宣明五氣篇》云,心為噫,故申明所謂上走心為噫者,太陰陰盛而上走於陽明,陽明胃絡,連屬心包之絡,故太陰經脈,而曰上走心為噫也。

 

【原文】

所謂食則嘔者,物盛滿而上溢,故嘔也。

 

【直解】

《經脈》論云太陰病,食則嘔,故申明所謂食則嘔者,物盛充滿,脾不消磨,而反上溢,故嘔也。

 

【原文】

所謂得後與氣則快然如衰者,十二月陰氣下衰,而陽氣且出,故曰得後與氣,則快然如衰也。

 

【直解】

《經脈》論云,腹脹善噫,得後與氣則快然如衰,故申明所謂得後與氣,則快然如衰者,太陰為陰中之至陰,十二月至陰也。至陰,則陰氣下衰而陽氣且將出,故太陰經脈,腹脹善噫,而曰得後與氣則快然如衰也。此太陰外合陽明,又為陰中之至陰也。


 

【原文】

少陰所謂腰痛者,少陰者腎也,十月萬物陽氣皆傷,故腰痛也。

 

【直解】

《經脈》論云足少陰之別,虛則腰痛,故申明少陰所謂腰痛者,腰乃腎府。少陰者腎也。少陰太陽,雌雄相合,太陽主春之首,則少陰主冬之首,十月之時,萬物陽氣皆傷,所以然者,承秋之肅殺也,故少陰經脈而病腰痛也。

 

【原文】

所謂嘔咳上氣喘者,陰氣在下,陽氣在上,諸陽氣浮,無所根據從,故嘔咳上氣喘也。

 

【直解】

《經脈》論云足少陰脈病,則咳唾,喝喝而喘,咽腫上氣,故申明所謂嘔咳上氣喘者,少陰陰氣在下,君火陽氣在上,水火之氣,貴乎相交,諸陽氣浮,腎水不上,則陽氣無所根據從,故少陰經脈內虛,而病嘔咳上氣喘也。

 

【原文】

所謂色色不能久立久坐,起則目KTKT無所見者,萬物陰陽不定,未有主也,秋氣始至,微霜始下,而方殺萬物,陰陽內奪,故目KTKT無所見也。

 

【直解】

色色,二字衍文。不能久立久坐,乃坐而欲起之意,經脈論云坐而欲起,目KTKT如無所見,故申明不能久立久坐,起則目KTKT無所見者,十月之時,萬物陰陽不定,未有主也,所以然者,秋氣已過,冬氣未盛,故陰陽不定未有主也,其時秋氣始至於冬,微霜始下,而方殺萬物,萬物方殺,則陰陽內奪,不榮於外,故少陰經脈之病,而目KTKT無所見也。

 

【原文】

所謂少氣善怒者,陽氣不治,陽氣不治則陽氣不得出,肝氣常治而未得,故善怒,善怒者名曰煎厥。

 

【直解】

少氣者,氣並於下也。本經《調經論》云血並於上,氣並於下,心煩惋善怒,故申明所謂少氣善怒者,乃君火之陽氣不治,陽氣不治則陽氣不得上出,並於下而少氣矣。氣並於下,則血並於上,肝主血,肝氣當治而未得治,故善怒,申明善怒者,如火之烈,名曰煎厥,此少陰有少氣善怒之病也。

 

【原文】

所謂恐如人將捕之者,秋氣萬物未有畢去,陰氣少、陽氣入,陰陽相薄,故恐也。

 

【直解】

《經脈》論云腎病則善恐,心惕惕如人將捕之,故申明所謂恐,如人將捕之者,秋氣萬物凋謝,十月始冬,未能盡藏,故萬物未有畢去。畢,盡也,未能盡去,陽入陰也。十月始冬,故陰氣少,萬物凋謝,故陽氣入,陽入於陰,則陰陽相薄,故少陰經脈,而有內恐之病也。

 

【原文】

所謂惡聞食臭者,胃無氣,故惡聞食臭也。

 

【直解】

惡聞食臭者,不欲食也。經脈論云,腎病饑不欲食,故申明所謂惡聞食臭者,三焦出氣於胃,腐化水穀,令胃無三焦火熱之氣,故少陰脈病,饑不欲食,而惡聞食臭也。三焦,少陽也,本俞論云,少陽屬腎,此之謂也。

 

【原文】

所謂面黑如地色者,秋氣內奪,故變於色也。

 

【直解】

地色,地蒼之色,如漆柴也,經脈論云腎病面如漆柴,故申明所謂面黑如地色者,因秋時肅殺之氣,內奪其精華,故至冬則變於色,而黑如地色也。

 

【原文】

所謂咳則有血者,陽脈傷也,陽氣未盛於上,而脈滿,滿則咳,故血見於鼻也。

 

【直解】

《經脈》論云腎病咳唾則有血,故申明所謂咳則有血者,乃陰血乘於陽位,陽脈不歸於陰,故曰陽脈份也,陰血乘陽,脈不歸陰,則陽脈滿,十月之時,陽氣未盛於上,未當盛時而脈滿,則陽氣內逆,故滿則咳,咳則有血,而且見於鼻也。此少陰外合太陽而為冬之首也。

 

【原文】

厥陰所謂疝,婦人少腹腫者,厥陰者辰也,三月陽中之陰,邪在中,故曰疝,少腹腫也。

 

【直解】

疝,猶疝,言高腫也。《經脈》論云厥陰病丈夫疝,婦人少腹腫,故申明厥陰所謂疝,婦人少腹腫者,厥陰少陽雌雄相合,少陽主秋之終,則厥陰主春之終,故厥陰者辰也。辰,三月也。三月之時,其氣將陽,陽中之陰,言陽未盡陽,陽中有陰也,陽中之陰,則陰邪在厥陰經脈中,故厥陰而曰疝少腹腫也。

 

【原文】

所謂腰脊痛不可以俯仰者,三月一振榮華,萬物一俯而不仰也。

 

【直解】

《經脈》論云厥陰病腰痛不可以俯仰,故申明所謂腰脊痛不可以俯仰者,三月之時,振動發生,草木向榮而華秀,故三月一振榮華,生機雖盛,猶未暢達,故萬物一皆俯而不仰也。厥陰主三月,故厥陰經脈之病,腰脊痛,不可以俯而複仰也。

 

【原文】

所謂癃疝,膚脹者,日陰亦盛,而脈脹不通,故曰癃疝也。

 

【直解】

出處未詳,大抵皆厥陰之病。,疝也。癃,溺閉也。癃疝膚脹者,陰器腫,不得小便,則膚脹也,故申明所謂癃疝膚脹者,猶曰陰氣亦盛,而經脈脹不通,故曰癃疝而膚脹也。

 

【原文】

所謂甚則嗌乾熱中者,陰陽相薄而熱,故嗌乾也。

 

【直解】

《經脈》論云足厥陰病,甚則嗌乾。手厥陰病,心中熱,故申明所謂甚則嗌乾熱中者,陰陽相薄而熱,熱盛於中,故嗌乾也。此厥陰外合少陽而為春之終也。

 

 

A2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