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絡永康堂
預約專線: 093-40202-65 Skype:YCT0934020265 地址:桃園縣平鎮市廣泰路295號

目前分類: 《皇漢醫學》(日‧湯本求真著) (39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少陰病篇:

 少陰病之注釋: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黃土之醫治效用:

《本草備要》曰:「伏龍肝,﹝重澀。調中,止血,燥濕,消腫﹞。辛溫,調中,止血,去濕,消腫。咳逆,反胃,吐衄,崩帶,尿血,遺精,腸風,癰腫﹝醋調塗﹞,催生,下胎,為釜心多年之黃土。」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黃土之醫治效用:

《本草備要》曰:「伏龍肝,﹝重澀。調中,止血,燥濕,消腫﹞。辛溫,調中,止血,去濕,消腫。咳逆,反胃,吐衄,崩帶,尿血,遺精,腸風,癰腫﹝醋調塗﹞,催生,下胎,為釜心多年之黃土。」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黃土湯之腹證:

本方證,因裡虛而陰陽相半,故腹部軟弱無力。心臟及腹部大動脈雖虛悸﹝黃土證﹞,心下雖痞滿﹝黃芩證﹞,然臍下不仁而無力﹝地黃附子證﹞,外表則煩熱、惡寒,或煩熱﹝地黃證﹞與惡寒﹝附子證﹞交互,四肢,殊以手掌足蹠煩熱厥冷交代,尿利減少﹝地黃、朮、附子證﹞,瀉下頗易,殆常現諸種之出血﹝地黃、阿膠、黃芩、黃土證﹞,概在諸病之經過中或出血持久後致成此證者,故一般有貧血衰弱之候,脈亦準之多沉弱也。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黃土湯之注釋:

下血,先便後血,此遠血也,黃土湯主之。亦主吐血、衄血。﹝《金匱要略》﹞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歸芍藥散之腹證:

仲景不過示本方宜用於婦人之腹痛,然本方用途不如是少也。苟有腹證,不論男女老少一切之病證,皆可用之,實一日不可缺之要方也。余由經驗歸納之,本方類似芎歸膠艾湯,其主治亦相似。所異者,彼有當歸、川芎之外,因有地黃、阿膠、艾葉,故止血作用頗有力,此僅有當歸、芎藭,其作用比較的微弱也。然反於彼而含茯苓、朮、澤瀉,故有治冒眩、心悸、心下悸、肉筋惕、小便不利之特能,是以本方能奏效於腦、神經、肌肉、心、腎、子宮等疾患也,腹證亦相酷似。然此證本因水毒停蓄,故腹部稍軟弱而胃內必有停水,且他體部亦得認為停水之候,此其別也。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歸芍藥散之注釋:

婦人懷孕,腹中痛,當歸芍藥散主之。﹝《金匱要略》﹞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艾葉之醫治效用:

《本草綱目》曰: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歸之醫治效用:

《本草綱目》曰: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芎藭之醫治效用:

《本草綱目》曰: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芎歸膠艾湯之腹證:

因方中有芍藥、甘草,腹診上雖認為腹直肌攣急,然與由於其他原因者不同。若因於瘀血者,則其攣急限於左側,故雖似於桂枝茯苓丸證,然不如彼有桂枝,故無上衝之候。無茯苓,故無心悸,心下悸,肉筋惕證。又與彼有桃仁、牡丹皮異,而含有芎藭、當歸、艾葉,故彼治比較的實證性瘀血,而此主陰虛性瘀血也,故腹部之實狀不如彼,一般軟弱無力也,臍下雖有瘀血塊,亦軟弱微小也。雖然,因有地黃,則煩熱著,且有臍下不仁證。有阿膠,為治脫血頗有力也。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芎歸膠艾湯之注釋:

師曰:「婦人有漏下者,有半產後因續下血都不絕者,有妊娠下血者。假令妊娠腹中痛,為胞阻,膠艾湯主之。」﹝《金匱要略》﹞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天雄散之補遺:

失精家,少陰脈弦急,陰頭寒,目眩,髮落,脈極虛芤遲者,為清穀亡血失精。脈得諸芤動微緊者,男子則失精,女子則夢交,桂枝龍骨牡蠣湯主之。天雄散亦主之。(《金匱要略‧血痹虛勞病證治篇》)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敗醬之醫治效用:

《本草綱目》曰: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薏苡附子敗醬散之注釋:

腸癰之為病,其身甲錯,腹皮急,按之濡,如腫狀,腹無積聚,身無熱,脈數,此為腸內有癰膿,薏苡附子敗醬散主之。﹝《金匱要略》﹞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薏苡附子散之注釋:

胸痹緩急者,薏苡附子散主之。﹝《金匱要略》﹞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附子粳米湯之注釋:

腹中寒,氣脹,雷鳴切痛,胸脇逆滿,嘔吐,附子粳米湯主之。﹝《金匱要略》﹞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四逆湯之注釋:

傷寒,脈浮,自汗出,小便數,心煩,微惡寒,腳攣急,反與桂枝湯以攻其表,此誤也。得之便厥,咽中乾,煩躁吐逆者,作甘草乾薑湯與之,以復其陽。若厥愈,足溫者,更作芍藥甘草湯與之,其腳即伸。若胃氣不和,譫語者,少與調胃承氣湯。若重發汗,復加燒針者,四逆湯主之。﹝《傷寒論》﹞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乾薑附子湯之注釋:

下之後,復發汗,晝日煩躁不得眠,夜而安靜,不嘔不渴,無表證,脈沉微,身無大熱者,乾薑附子湯主之。﹝《傷寒論》﹞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吳茱萸之醫治效用:

《本草綱目》曰: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