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015(痘疹)

卷四百九十七 痘疹門:

【單方】:

預解痘毒:七八月間,或三伏日,或中秋日,剪壺盧鬚如環子腳者,陰乾,於除夜煎湯浴小兒,則可免出痘。【《唐瑤經驗方》,下同】

消解痘毒:紫草﹝一錢﹞、陳皮﹝五分﹞、蔥白三寸,新汲水煎服。

預解痘毒:五六月取絲瓜蔓上卷鬚陰乾,至正月初一日子時;用﹝二兩半﹞;煎湯,父母只令一人知,溫浴小兒身面上下,以去胎毒,永不出痘,縱出亦少也。【《體仁彙編》

小兒將痘發熱失表,忽作腹痛﹝abdominal_pain﹞,及膨脹弩氣乾霍亂﹝dry_cholera﹞,由毒氣與胃氣相搏,欲出不得出也,以商陸根和蔥白,搗敷臍上,斑止痘出,方免無虞。【《摘元方》

嬰童痘疹三四日,隱隱將出未出,色赤便閉者:紫草﹝二兩﹞,剉,以百沸湯一盞泡封,勿泄氣,待溫時服半合,則瘡雖出亦輕。

 大便利者,勿用。

 煎服亦可。【《經驗後方》

預解痘毒:用白水牛蝨,一歲一枚和米粉作餅,與兒空腹食之,取下惡糞,終身可免痘瘡之患。【《譚野翁方》】

 又:用白牛蝨﹝四十九枚,焙﹞,菉豆﹝四十粒﹞,硃砂﹝四分九釐﹞,研末,煉蜜丸小豆大,以菉豆湯下。【《本草綱目》,下同】

 又:每至除夜,以白鴿煮炙飼兒,仍以毛煎湯浴之,則出痘稀少。

浴兒免痘:除夕黃昏時;用大烏魚一尾,小者二三尾,煮湯浴兒遍身,七竅俱到,不可嫌腥,以清水洗去也。

 若不信,但留一手一足不洗,遇出痘時,則未洗處偏多也。

 此乃異人所傳,不可輕易。【楊拱《醫方摘要》

身上有熱,疑似痘麻;用防風、蘇葉、陳皮、赤茯苓﹝各三分﹞、蟬蛻﹝三隻﹞,羌活﹝二分﹞、車前子﹝四分﹞,甘草、薑﹝各一片﹞;

 煎服,熱退身涼即止。

 如前大熱有欬,呵欠眼淚噴嚏者,是麻。

 若無欬有驚悸者﹝fright_palpitation﹞,是痘。

 貧者止用生薑﹝一錢﹞、陳皮﹝八分﹞,煎湯服之。

 富者,請醫調理。【《窮鄉便方》,下同】

稀痘:用上好真正麻油,浸頭髮擦兒背及腰肋等處,便出皆黑,其痘自稀。

 若痘瘡血熱毒甚者,宜用紫草茸。

預解痘毒:十二月取兔頭煎湯,浴小兒,涼熱去毒,令出痘稀。【《飲善正要》

痘疹煩熱:用人中白或老糞缸白垢,洗淨研末,每白湯或酒服二錢。【《痘疹便覽方》】

預解痘毒:初發時或未出時,以硃砂末半錢,蜜水調服,多者可少,少者可無,重者可輕也。【丹溪方

預解痘毒:用雞卵﹝一枚﹞、活地龍﹝一條﹞,入卵內,飯上蒸熟,去地龍與兒食,每歲立春日食一枚,終身不出痘也。【《保和方》

 又:用雞卵﹝一枚﹞,童便浸七日,煮食之,永不出痘。【李氏方,下同】

 又:用頭生雞子三五枚,浸廁坑內五七日,取出煮熟與食,數日再食一枚,永不出痘。

 徐都司得於浙人之方。

預解痘毒:用白鴿卵一對,入竹筒封置廁中,半月取出,以卵白和辰砂﹝三錢,丸菉豆大﹞;每服三十丸,三豆飲下,毒從大小便出也。

 小兒食之,永不出痘,或出亦稀。【《滆江方》

嬰孺風疹﹝Bastard_measles﹞在皮膚不出及瘡毒:取慎火苗葉五大兩,和鹽三大兩,同研絞汁,以熱手摩塗,日再上之。【《圖經》】

痘疹不出:用蘿蔔子生研末,米飲服一二錢良。【《衛生易簡方》】

斑痘不出:端午日用硃砂﹝半兩﹞、乳香﹝一兩,為末﹞、猪心血圓梧子大,乳香湯下一粒。【《中藏經》】

小兒痘疹不發:韭根煎湯服之。【《海上方》

痘瘡不發:荔枝肉浸酒飲之,并食荔肉忌生冷。【聞人規《痘疹論》

痘不發:櫻桃核﹝二三十個,打碎﹞、薑﹝一片﹞,蔥頭﹝一個﹞;煎服,出汗即起發,暑天不蓋被。【《身經通考方》,下同】

 又:用菊花根取汁,少加水,入穀糠淋下,服之即起。

痘瘡出時不快,壯熱狂躁,咽膈壅塞,大便閉濇,咽腫﹝swollen_throat﹞不利,若大便利者勿服。

 牛蒡子﹝炒,一錢二分﹞、荊芥穗﹝二分﹞、甘草節﹝四分﹞,水一盞,同煎至七分,溫服,已出亦可服。【《和劑局方》】

痘疹出不快:乾山楂為末,湯點服之,立出紅活。【《危氏得效方》,下同】

 又:猴楂﹝五個,酒煎﹞;入水溫服,即出。

痘瘡不快,初出或未出,多者令少,少者令稀:老絲瓜近蒂三寸,連皮燒存性,研末,砂糖水服。【《直指方》

斑痘不快:乳香研細,猪心血和丸芡子大,每溫水化服一丸。【聞人規《痘疹論》

痘瘡倒陷:胡桃肉一枚燒存性,乾胭脂半錢,研勻,胡荽煎酒調服。【《儒門事親》

痘瘡乾黑危困者:用棠毬子為末,紫草煎酒,調服一錢。【《全幼心鏡》】

痘瘡倒:鄭州麻黃﹝去節,半兩﹞;以蜜一匙同炒良久,以水半升煎數沸,去沫,再煎去三分之一,去滓,乘熱服之,避風,其瘡復出也。

 一法用無灰酒煎,其效更速。【寇宗奭方

痘瘡變黑歸腎:用竹圓荽草煎酒,噴遍身,其痘即起。【《直指方》

噀○→【噀﹝spurt_out_of_the_mouth﹞:音,ㄒㄩㄣˋ。意:含在口中而噴出:噀水。】

痘瘡黑陷:牛黃﹝二粒﹞,硃砂﹝一分﹞、研末,蜜浸胭脂取汁調搽,一日一上。【《王氏痘疹方》

痘瘡黑陷:沉香、檀香、乳香等分,於盆內,抱兒於上,熏之即起。【《鮮於樞鉤元》】

爇○→【爇〔burn〕:音,ㄖㄨㄛˋ。意:動:焚燒。】

痘瘡惡證,如斑痘倒陷,毒氣壅遏於裏,則為便血﹝hematochezia﹞昏睡不醒,其證甚惡;用抱出雞子殼,去膜,新瓦焙研,每服半錢,熱湯調下。

 嬰兒以酒調抹脣舌上,并塗風池﹝GB20﹞、胷背神效。【《本草綱目》

痘瘡倒陷:臘月收人中白火煅為末,溫水服三錢,陷者自出。【《儒門事親》

痘瘡倒:用白狗一隻,或黑狗,餧以生粟米,候下屎,淘取未化米為末,入麝香﹝少許﹞;新汲水調服二錢。【《總微論方》,下同】

:白丁香末入麝香﹝少許﹞、米飲服一錢。

發搐黑陷者:用桃膠煎湯飲之;或水熬成膏,酒化服之,大效。

痘瘡狂躁心煩,氣喘﹝asthma﹞妄言﹝raving﹞,或見鬼神,瘡色赤未透者;用豶猪第二番血清半杯,酒半杯,和勻,入龍腦﹝一分﹞;溫服,良久,利下瘀血一二行,瘡即紅活。

 此治痘瘡黑惡候,醫所不治者,百發百中。

痘瘡黑陷:臘月收豶猪心血,瓶乾之,每用一錢;入龍腦少許研勻,酒服,須臾紅活,神效。

 無乾血;用生血。【沈存中方

痘瘡變黑:穿山甲蛤粉炒為末,每服五分,入麝香﹝少許﹞;溫酒服,即發紅色如神。【《直指方》

痘陷而作泄甚者:用雲南啞芙蓉末五釐,兒小者用三釐,蓮肉末﹝四分﹞,以老米湯調吞立效。

 此藥凡痘癢痘燥服之,皆有奇效。【《窮鄉便方》

痘色灰白,頂陷倒,起死回生:紅花子、蓖麻仁、麝香﹝各三釐﹞,共搗如泥,真香油、生蜂蜜調成膏,如錢大,貼百會穴﹝DU20﹞,輕者三四寸香,重者五六寸香,立起如珍珠。【《身經通考方》

痘疔:雄黃﹝一錢﹞、紫草﹝三錢﹞為末,胭脂汁調,先以銀簪挑破搽之,極妙。【《痘疹證治》】

痘瘡濕爛:黑大豆研末敷之。【《本草綱目》

痘瘡生蛆:用嫩柳葉鋪蓆上臥之,其蛆盡出而癒。【《李樓奇方》

痘瘡:猪肉煮汁洗之。【譚氏方】

痘瘡潰爛:枇杷葉煎湯洗之。【《摘元方》

痘瘡癢,悞搔成瘡,及瘡痂欲落不落;用上等白蜜塗之,其痂自落,亦無紫黑瘢痕,神妙。【陳氏方】

痘瘡作癢:房中宜燒茶煙恆熏之。【《本草綱目》

痘瘡痛癢:用乾山藥、白芨為末,燃而熏之。【《幼科全書》,下同】

 又:用升麻、蒼朮、麻黃、槐枝、桑枝煎水,乘熱拭之。

痘瘡作癢:用蟬蛻﹝三七枚﹞,炙甘草﹝各一錢﹞;水煎服之。【《全幼心鑑》

痘瘡稠密:用生犀於濇器中新汲水磨濃汁冷飲。【錢氏方】

痘瘡,便秘﹝constipation﹞四五日:用肥猪一塊,水煮熟,切如豆大,與食,自然臟腑滋潤,痂疕易落,無損於兒。【陳文中方】

臕○→【臕〔fat〕:音:ㄅㄧㄠ。意:同「膘」,肥肉或肥厚的脂肪。】

疕○→【疕﹝head_sores﹞:音,ㄅㄧˇ。意:頭瘡。】

斑痘始有白泡,忽搐入腹,漸作紫黑色,無膿,日夜叫亂者,此毒入心:鬱金﹝一枚﹞、甘草﹝二錢半﹞、水半碗,煮乾,去甘草,切片焙研為末,入真腦子半錢,每用一錢;以生猪血五七滴,新汲水調下,不過二服,甚者毒氣從手足心出如癰狀,乃瘥。

 此乃五死一生之候也。【《本草綱目》,下同】

痘疹不收:用象牙屑,銅銚炒黃紅色為末,每服七八分,或一錢白水下。【《王氏痘疹方》

痘不落痂:砂糖調新汲水一杯服之,白湯調亦可。日二服。【劉提點方】

痘後癰毒:赤小豆末,雞子白調塗傅之。【《本草綱目》

痘風手足不仁:用橙葉煎濃汁百滾,傾大盆內,坐其上蒸之,頻加熱汁,蒸至稍溫,入浴即癒。【《身經通考方》

咽喉痘疹:牛蒡子﹝二錢﹞、桔梗﹝一錢半﹞、粉甘草節﹝七分﹞;水煎服。【《痘疹要訣》

防痘入眼:用菉豆﹝七粒﹞,令兒自投井中,頻視七遍,乃還。【《本草綱目》,下同】

痘瘡入目:白柿日日食之,良。

痘瘡入目:猪蹄爪甲燒灰浸湯,濾淨洗之,甚妙。【《普濟方》

斑疹入目:紫貝﹝一個﹞、即蚜螺也,生研細末;用羊肝切片,摻上紥定,米泔煮熟瓶盛,露一夜,空心嚼食之【《嬰童百問》

防痘入目:胭脂嚼汁點之。【《集簡方》

防痘入目:白芥子末,水調塗足心,引毒歸下,令瘡痘不入目。【《痘疹要訣》

痘瘡入目,羞明生瞖:畢澄茄末吹少許入鼻中三五次,效。【《鴻飛集》,下同】

斑痘入目:雞子殼燒研,入片腦少許點之。

痘後目瞖:用石決明火煅研,穀精草﹝各等分﹞;共為細末,以猪肝蘸食。

痘瘡入目生瞖:用兔屎日乾為末,每服一錢,茶下即安。【《普濟方》

斑痘入目生瞖障:用白菊花、穀精草、菉豆皮等分為末,每用一錢;以乾柿餅﹝一枚﹞、粟米泔一盞,同煮,候泔盡食柿,月食三枚,淺者五六日,遠者半月,見效。【《直指方》

痘疹目瞖:水煮螺螄常食,佳。【《濟急仙方》

痘後生瞖:水銀﹝一錢﹞、虢丹﹝研,五錢﹞;作六丸,坩鍋糊定,火煅一日,取出,薄綿裹之,左瞖塞右耳,右瞖塞左耳,自然墜下。【危氏方】

痘後障瞖:用蛇蛻一條洗焙,天花粉五分為末,以羊肝破開,夾藥縛定,米泔水煮食,子女及甥皆用此得效,真奇方也。【《齊東野語》

痘後目瞖:蟬蛻為末,每服一錢,羊肝煎湯下,日二服。【錢氏方】

痘風赤眼:初生小兒臍帶血,乘熱點之,妙。【《海上方》

痘瘢:黃明膠炒研末,溫酒調服一錢匕。

 痘已出者服之無瘢,未出者服之瀉下。【《本草綱目》

痘瘡赤瘢:用雞子一個酒醅浸七日,白殭蠶二七枚,和勻,揩赤塗之,甚效。【《聖惠方》

痘瘡瘢痕:羊胰﹝Sheep_pancreas﹞二具,羊乳一升,甘草末﹝二兩﹞和勻塗之,明旦以猪蹄湯洗去。【《千金方》

#型、色、體、徵【Y.C.T@永康堂‧張老師】

#經筋手療思路【Y.C.T@永康堂‧張老師】

#經筋醫理探源【Y.C.T@永康堂‧張老師】

#經筋紀實與虛構【Y.C.T@永康堂‧張老師】

#經筋醫學;經筋手療;經筋保健;經筋教學;經筋雕塑;經筋平衡;經筋整體保健;永康堂‧張老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