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科學化新註》(近代.承淡安)

 辨太陽病﹝Taiyang_Disease﹞脈證并治法下篇:

 一百四十二條:問曰:病有「結胸﹝chest_bind﹞」,有「藏結」,其狀何如?

 答曰:按之痛,寸脈浮,關脈沉,名曰:「結胸﹝chest_bind﹞」也。

 何謂「藏結」?

 答曰:如「結胸﹝chest_bind﹞」狀,飲食如故,時時下利﹝diarrhea﹞,寸脈浮,關脈小細沉緊,名曰:「藏結」。

 舌上白苔滑者,難治。

 本條辨明「結胸﹝chest_bind﹞」與「藏結」之異同。

【解曰】:

 本條以問答之詞說明「結胸﹝chest_bind﹞」、「藏結」之異同。

 「結胸﹝chest_bind﹞」者,邪熱與水毒結於胸脘之部,按之則痛甚,其脈則寸浮而關沉,即名曰:「結胸﹝chest_bind﹞」。

 寸浮,為病在上也;關沉,為病在膈而沉結也。

 「藏結」者,為陰寒結於臟,亦如「結胸﹝chest_bind﹞」之在胸脘之部而按之痛者,惟以在臟而不在腑,能飲食如故耳。

 因屬陰寒,故為時時下利﹝diarrhea﹞。

 其脈亦寸浮關沉,以病屬陰性,脈較為細小耳。

 「藏結」者,如見舌苔白滑,則其內部之陰寒更甚,為不易愈候矣。

 成無己曰:「『結胸﹝chest_bind﹞』者,邪結在胸;『藏結』者,邪結在藏。

 二者皆下後邪氣乘虛入裏所致。

 下後邪氣入裏,與陽相結者為『結胸﹝chest_bind﹞』,以陽受氣於胸中故爾;與陰相結者為『臟結』,以陰受之則入五臟故耳。

 氣宜通而塞,故痛。

 邪結陽分,陰氣不得上通;邪結陰分,則陽氣不得下通。

 是二者,皆心下鞕﹝hard_glomus_below_the_heart﹞痛。

 寸脈浮,關脈沉,知邪結在陽也;寸脈浮,關脈小細沉緊,知邪結在陰也。

 陰結而陽不結,雖心下結痛,飲食亦自如故,陰氣乘陽虛而下,故時時自下利﹝diarrhea﹞,陰得陽則解。

 『藏結』得熱證多,則易治;舌上白苔滑者,邪氣結胸﹝chest_bind﹞中亦寒,故云難治。」

 《金鑑》曰:「按此條舌上白苔滑者難治句,前人舊註單指「藏結」而言,未見明悉,誤入不少。

 蓋舌苔白滑,即「結胸證﹝chest_binding_syndrome﹞」具,亦是假實;舌苔乾黃,雖「藏結證」具,每伏真熱。

 「藏結」陰邪,自滑為順,尚可溫散;陽邪見此為逆,不堪攻下,故為難治。

 由此可知著書立論,必須躬親體驗,真知灼見,方有濟於用,若徒就紙上陳言,牽強附會,又何異按圖索驥耶。」

 經筋醫理探源(永康堂‧張辰奕0934-020-26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