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科學化新註》(近代‧承淡安)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法上篇:

 二十六條:「太陽病﹝Taiyang_Disease﹞」,得之八九日,如瘧狀,發熱﹝fever﹞惡寒﹝aversion_to_co1d_with_fever﹞、熱多、寒少,其人不嘔,圊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發。脈微緩者,為欲癒也。

 脈微而惡寒者﹝aversion_to_cold﹞,此陰陽俱虛,不可更發汗、更下、更吐也。

 面色反有熱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sweating﹞,身必癢,宜「桂枝麻黃各半湯」。

 本條為「太陽」如瘧、脈微之治法。

>【解曰】:

 「太陽病﹝Taiyang_Disease﹞」,得之八九日,發熱﹝fever﹞、惡風寒﹝aversion_to_wind_and_cold﹞﹝aversion_to_wind_and_cold﹞之證,變為往來寒熱如瘧之狀,一時發熱﹝fever﹞,一時惡寒﹝aversion_to_cold﹞,熱之時間較多,寒之時間較少,但其人不見嘔,大小便自調,惟一日二三度發之往來寒熱。

 若脈見微緩者,則其氣血已趨和緩,不復向表層奔放,知其病欲癒也。

 若脈見微弱而惡寒者﹝aversion_to_cold﹞,則為血行已感無力,體溫亦見減低,成為陰陽兩虛之症。

 此時治療,不可更發其汗,更不可用下劑或吐劑,重傷其正氣﹝vital_qi﹞也。

 若一日二三度發之往來寒熱,面色反有見赤色而熱者,為血與熱向表層奔放之象,病未欲解之候也。

 且因其不得小汗出﹝sweating﹞之故,熱鬱於表層既久,殘廢物質停於汗腺﹝sweat_gland﹞中,欲出不出,影響及皮下之淋巴毛細管發炎而作癢感,致全身皮膚必癢,此時宜以小汗法解散風寒,用「桂枝麻黃各半湯」與之。

 本條須作三節看:「太陽病﹝Taiyang_Disease﹞」至「一日二三度發」為一節,言其自始迄今之主要證狀。

 「脈微緩」至「更吐也」為第二節,反覆推斷其病之能否自癒。

 「面色」至「身必癢」為第三節,重申第一節之證狀,述其無自解能力,為之主方以治之。

 第一節如瘧狀,則非瘧疾﹝malaria﹞可知,以瘧祇一日一發,或隔日一發,絕無一日二三度發者。

 或許為「少陽病﹝shaoyang_Disease﹞」之往來寒熱,但下文即申明其人不嘔,可知非「少陽病﹝shaoyang_Disease﹞」。

 圊便欲自可,更知其不傳「陽明」,其一日二三度發之發熱惡寒﹝aversion_to_cold﹞如瘧狀,乃為血液一時向外奔放,皮下血管充血,即覺發熱而不甚惡寒﹝aversion_to_cold﹞,一時血液不向外奔放,皮膚即因貧血而覺惡寒﹝aversion_to_cold﹞。

 從脈微而觀,正所謂陰陽俱虛,正氣﹝vital_qi﹞不甚足,病毒亦不甚烈,正氣﹝vital_qi﹞欲鼓病向外,乃為發熱﹝fever﹞,終因力不支而退轉,乃為惡寒﹝aversion_to_cold﹞。

 迨潛力再積,又鼓外出而復熱,不支而退復為寒,如陣地之拉鋸戰,祇須略壯其氣,微助其發散,故用「麻桂各半湯」也。

>【本條之主證】:發熱惡寒﹝aversion_to_co1d_with_fever﹞、熱多、寒少、脈微、無汗﹝adiaphoresis﹞,以「桂枝湯」之半,強心、補血、和營衛,以「麻黃湯」之半,微汗之。

>【本條之舌證】:當為薄白苔。

>【本條之針法】:

 大椎﹝DU14,T﹞、間使﹝PC05,T﹞、合谷﹝LI04,T﹞、經渠﹝LU08,T﹞、至陰﹝BL67,T﹞、屋翳﹝ST15,T﹞、曲池﹝LI11,T﹞、列缺﹝LU07,T﹞。

 以「大椎﹝DU14﹞」、「間使﹝PC05﹞」:治寒疾如瘧。

 「合谷﹝LI04﹞」、「經渠﹝LU08﹞」:治汗不透澈。

 「列缺﹝LU07﹞」:治頭痛﹝Headache﹞、發熱。

 「至陰﹝BL67﹞」、「屋翳﹝ST15﹞」、「曲池﹝LI11﹞」:治汗不出之身癢。

 隨症取穴,不必皆針。

桂枝麻黃各半湯方:

 桂枝(一兩十六銖)、芍藥(一兩)、生薑(一兩)、甘草(一兩)、麻黃(一兩,去節)、大棗(四枚)、杏仁(二十四個,湯浸,去皮尖)。

 右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溫服六合。

 《內臺》載此方,即「桂枝湯」原方分兩加「麻黃」(二兩)、「杏仁」七十個,白水煮服,取微汗。

>【本方之主證】:

 東洞翁曰:「本方治『桂枝湯』、『麻黃湯』二方證相半者」。

 《勿誤藥室方函口訣》本方條曰:「此方可用於外邪之壞症者或類瘧者,可勿論,並宜於其他發風疹而癢痛。」

經筋醫理探源(永康堂‧張辰奕0934-020-26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