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解傷寒論》(東漢張仲景)全文

編寫說明

 

   《傷寒論》是一部闡述多種外感疾病的專著。

   東漢張仲景撰於西元三世紀初。原名為《傷寒雜病論》,在流傳的過程中,經後人整理編纂將其中外感熱病內容結集為《傷寒論》,另一部分主要論述內科雜病。全書共12卷,22篇,397法。共有藥方112個。全書重點論述人體感受風寒之邪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變化和進行辨證施治的方法。把病症分為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厥陰、少陰六種,即所謂“六經”。對於六經所系的臟腑經絡的病理機轉如何進行辨證施治,作了具體論述。這就是根據人體抗病力的強弱,病勢的進退緩急等方面的因素,將外感疾病演變過程中所表現的各種症候進行綜合分析,歸納出它的症候特點、病變部位、損及何髒何腑,以及寒熱趨向、邪正盛衰等作為診斷治療的依據。對於病在表,或正盛邪衰的三陽證(太陽、陽陰、少陽),治療時應以祛邪為主,對於三陰證(太陰、驕陰、少陰),因為是寒邪入裏,正虛陽衰,抗病力弱,所以治療時就應以扶正為主。在《傷寒論》的各篇中,六經病的不同症候,又貫穿著陰陽表裏寒熱虛實(即所謂八綱)的基本內容。然而,由於該書撰寫使用的是古代文言文,與我們現代使用的語言相去甚遠,文字艱澀難懂;加上成書的時間較早,千百年間又屢經傳抄翻版,錯漏訛解之處較多;同時還因該書闡述的醫理深邃,又有大量的醫學術語,歷代醫家的理解、闡釋多有不同,歧義頗多。因此,我們決心對這本醫學寶書進行全新的活解,使人們能夠更輕鬆地理解它、欣賞它、運用它。現就編寫中的幾個問題作如下說明。

   《活解傷寒論》是“老中醫白話講經”系列之一,內容結構分為讀經先知、原文、注釋、方劑趣記圖解、表解、名醫醫案、歌訣幾個部分。原文以1991年人民衛生出版社《傷寒論校注》為底本,對個別文字有出入的地方,參照其他多個版本進行取捨。

   將原文按小篇分別注釋、白話翻譯。注釋刪繁就簡,對異體字、錯別字加以更正(通假、異體字有個別保留);白話翻譯採用意譯,少數地方保留了易於理解、較為精煉的文言詞句。

   對每卷的內容歸類表解,盡可能用圖表的形式加以表述,使之條理分明,直觀易懂。並結合病理、法、方、藥等,參照多種醫學著述,增補了方劑趣記圖解、名醫醫案、歌訣,力求圖文並茂,以加深認識和理解。

   在編譯本書時,我們參考了古代的一些注釋、其他著述中的案例,也借鑒了當代中醫學的一些研究成果,得到了許多醫學工作者的幫助,在此一併致謝。

 

 

 

 

 

前言

 

   生命要冒著天災人禍的風險,風刀霜劍的考驗,歲月的磨練,誰能逃脫生老病死

生命真的很脆弱;春來冬去,秋回暑往,雖然有苦難,更有歡樂,我們在享受大自然賦予我們的美好時光,創造幸福生活,但可能剛才還在展現著燦爛的人生,一下子就煙消雲散,不復存在,每天都有人經受著生離死別的折磨,人生的確短暫。因此,我們要好好珍惜生命,珍惜自己,感悟人生。

   有關生命的理論,是一門最古老而又不斷更新發展的學問,我國中醫學無疑是闡述生命理論科學的代表之一。中醫中藥學發展到今天,已有數千年的歷史,它不知解除了多少人疾病的痛苦,挽救了多少人的生命。

   然而,中醫書籍,古今相繼,著作之多,堪稱浩如煙海,汗牛充棟。初學中醫,如何從這醫籍浩瀚、內容廣博的書林中選擇讀本,確非易事。《黃帝內經》(簡稱《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和《溫病條辨》合稱為中醫四大典籍,這無疑是我們探索生命奧秘的登堂入室之門。

   自《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問世一千多年來,經過頻繁的戰亂和時代的變遷,漢代以前的中醫著作幾乎絕跡了,唯獨《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不但沒有丟失,反而被廣大醫家視為珍寶,把《素問》、《靈樞》視為經典,《傷寒論》、《金匱要略》的作者張仲景尊稱為醫聖,有的注解,有的使用,直到今天仍被很多醫家認為是必讀之書。

   尤其《內經》,它是“中醫四大經典”之首,被奉為我國“醫學之祖”、“醫術之母”。由於它的內容豐富,涵蓋人體解剖、生理、病理、心理、疾病、治療等等,是修習中醫必備的經典書籍,於西元6世紀前它就傳入朝鮮、日本等國,成為東方醫學理論的總根源。《內經》能夠流傳如此之廣泛和經得起如此之長期的考驗主要由於它具有科學性。《內經》以天人合一的整體觀出發將人融入整個自然界和生活環境、社會中成為一個整體,以及將人體的有形肉體和精神心靈連貫成為一個系統的整體,如肝與筋(肌腱)和魂連成為一體系,心與血管()和神(精神意識)連成為一個體系,腎與骨和志(記憶)連成為一個體系,脾與肌肉和意(意念)連成為一個體系。事實證明以整體作為基礎的中醫學是正確的,因人不能脫離社會而獨立生存,它必然受周圍環境的影響。傳統中醫認為人體是一個開放的系統,天人相應,內外協調平衡,形與神不能分離,形神相生,疾病的發生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它可由六淫(風、寒、暑、濕、燥、火)等外界自然因素所導致,也與七情(情緒)等社會心理因素有密切的關係,因而不能只考慮疾病發生的單一、不變的因素,而必須多方面地尋找。傳統中醫以整體出發的論點和現代“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極為吻合。

   《靈樞·天年篇》中記載“血氣已和,榮衛已通,五臟已成,神氣舍心,魂魄畢具,乃成為人”。傳統中醫認為“人”的形成是先有生命(血氣已和是指男性的精子和女性的卵相結合受孕的意思),然後發展各部的組織和內臟(榮是指血管中流動的物質,包括紅細胞和血漿等等;衛是指與人體體采溫有關的皮膚和汗腺;五臟是指內臟的總稱),最後再加上心靈、意識和活動(神氣是指精神意識而言,而魂魄是指身體的活動)。因此一個正常的人除了身體的各部組織器官需要健全之外,還需要健全的心理。《素問·上古天真論》說“能形與神具,而盡修其天年”。也就是說一個人要身心健全生命才有意義(天年是指一個人的壽命的意思)。明朝末年名醫張景岳作了進一步的闡釋,他認為形是神之體,而神是形之用,因此無神則形不可活,無形則神無以生。傳統中醫強調“形神合一”,中醫認為形與神是人體生命中相互矛盾又互相依附的兩個重要元素。從起源來看,是先有形然後才有神的產生,但從作用而言,神是形體的主宰。神志活動是人類對客觀事物的反映,當適應正常則心身健康,而若適應不良或屢遭刺激時,則會導致心身失常。中醫有一套有別于現代醫學的獨特理論,不僅只研究人體本身的和諧,還探討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和諧。或許應用這些有別于現代醫學的獨特理論、方法和前人寶貴的經驗,可以解決一些現代醫學無法解決的有關生命難題。

   中醫學在發展過程中融匯了自然科學、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之諸多因素,集中華民族數千年文化於一身,其獨特理論之博大精深,其臨床經驗之豐富多彩,在世界傳統醫學之林中都是舉世無雙的。中醫學為中華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貢獻,而且受到世界醫學界的重視,中醫的理論體系在自然科學高度發展的今天依然閃爍著耀眼的光輝。遺憾的是中醫學理論獨特、文字深奧、不易理解。為了給初學中醫者提供一本較好的入門啟蒙讀本,使讀者比較全面系統地瞭解和掌握中醫的基本理論知識,“老中醫白話講經”系列應運而生,對中醫四大經典進行全新和全面活解,從醫學、文學、生命科學的角度,以現代邏輯思維方法和節奏,對《黃帝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和《溫病條辨》原文進行演繹、釋義、解說。

   白話通解--對原文真實推演翻譯,文字通俗流暢,力求對中醫學知識有準確的把握,又符合現代人的閱讀理解特點,符合漢語規範。

   插圖趣解--深含民族文化底蘊,以其生動活潑、深入淺出、通俗易懂的特點,加深形象認識。

   方劑化解--將一方劑以圖文的形式表述,生動有趣,既讓人過目不忘,又助於觸類旁通,指導實踐。

   圖表精解--以簡練的文字,簡潔的圖表,對原文進行分析、歸納,闡發其內在聯繫和蘊涵的深義,條理分明,一目了然。

   醫案活解--集名家方劑驗案之精粹,或立論高超,或辨證精當,或治法絕倫,或用方巧妙,或出奇制勝,均為實踐中的成功案例。

   歌訣妙解--順口押韻、易讀易誦、朗朗上口,不僅具有中醫學知識,而且具有文學欣賞價值,又便於記憶,往往能收到終生不忘的效果。

   本書集知識性、趣味性、資料性為一體,不但對一般讀者具有啟蒙解惑之功,即使對醫學大專院校的學生和醫學工作者也會有較大的啟示和助益。

   中醫學在應用中卓越的療效已得到世人的認可。國內外眾多的人士和有關專家都十分關注中醫藥學,也殷切期望更多的人對中醫藥學有所瞭解。我們試圖通過編輯出版本系列叢書,幫助人們揭開中醫學神秘的面紗,在普及中醫知識的同時,能喚起更多人士對中醫事業的關注,對生命科學的關注。珍惜生命,享受人生,由此開始。

 

 

 

 

 

總序

 

   名醫是怎樣“煉”成的

 

 

   無論是中醫的愛好者,還是中醫執業醫師,都會對“名醫是怎樣煉成的”這個話題深感興趣。這也是我們策劃、編寫這套“老中醫白話講經”叢書的出發點。

   我師從“四大名醫”孔伯華之子孔少華先生學習中醫,就以孔伯華先生及其弟子的事蹟為例,談談名醫的“修煉之路”。

   孔伯華,與肖龍友、施今墨、汪逢春一起被稱為“北京四大名醫”。1929年,國民黨政府作出“取締中醫”的議案,激起了全國人民的極大公憤。孔伯華被推選為全國醫藥團體聯合會臨時主席,率領全團前往南京汪精衛國民黨政府請願。面對汪精衛,孔伯華先生義正辭嚴地提出:咱們拿治病的效果來說話,找12個病人,你們先挑6個病人,用西醫治療;剩下的6個病人給我,用中醫治療。

汪精衛同意作對比“打擂”,孔伯華分到了分別患有高燒、咳喘等的6個病人。結果,孔伯華用中醫治病的效果相當好,汪精衛眼見為實,看到中醫的良好療效,初步決定中醫不能取締。後來,汪精衛把自己的朋友介紹到孔伯華這裏治療,再試試治療效果,最後發現效果相當滿意。這樣,汪精衛政府撤銷了“取締中醫”的提案。

   新中國成立後,孔伯華對毛澤東主席等中央首長的醫療保健工作備至關懷,多有建樹,受到周總理的當面表揚:“孔老不高談空理,務求實幹。”1950年,毛主席發燒一個多禮拜了,打了些針,吃了些藥,燒還是不退。毛主席對孔伯華說:“麻煩你給我吃點中藥吧。”孔伯華給毛主席診了脈,看了病,開好藥方,請毛主席吃兩到三付。結果,毛主席吃了兩付,就派人打電話說,燒已經退了。

   此後,孔伯華又受毛主席邀請,座談關於中醫藥發展的問題。孔伯華隨後給毛主席上書陳情,雲:“醫之作也,求百病之本,執技精良,方能拯濟疾苦,故宜首重其培養人才。”周總理後來對孔伯華說,毛主席非常欣賞你的這個觀點。於是,教委的同志把孔伯華解放前創辦“北平國醫學院”的辦學資料取走,開始編寫新中國的中醫教學大綱,創辦新中國的中醫學院。

   孔伯華對兒孫、弟子的要求極為嚴格,把自己畢生所學傾囊傳授。臨終遺囑:“兒孫弟子,凡從我學業者,以後要各盡全力,為人民服務。”昔日,孔老在北京西單北白廟胡同,創建“北京國醫學院”,擔任院長,辦學15年,為祖國培養了數百位傑出的中醫骨幹;今日,孔伯華的嫡孫孔令謙在北京主持“孔伯華醫館”,專門診治疑難雜症。

 

   “四大名醫”孔伯華與毛澤東主席談中醫藥發展

 

   周恩來總理當面評價孔伯華:“孔老不高談空理,務實求幹。”

 

   “在‘孔伯華醫館’坐診的每個大夫都像劉大夫一樣,具有一身獨到的本領。”孔伯華嫡孫孔令謙深情地回顧祖父孔伯華,“我祖父培育學生的標準是,學生一定要在某方面超過老師!--作為北京國醫學院院長,孔伯華先生毫無保留地向世人公佈名醫的“修煉之路”:從浩如煙海的中醫書籍中,精選最為精華的“四大經典”;通過生動的“名家醫案”,跟隨名師學習臨床治驗;再將經典進行縱橫關聯、條分細縷,把“死讀書”變成“活解書”。

   用自己獨特的教學方式,孔伯華先生培育出一大批醫術高超的中醫名家,如徐宏勳、楊大綺、劉孝威、裴學義、宋阼民、王季儒、步玉如、馬龍伯、姚五達、杜香嚴等等,孔伯華先生對學生循循善誘,宣導啟發,常告誡門人:“醫學是直接關係到人的生命的大事,必須因人而異,詳加辨證,愈辨愈明,才能使病無所遁形,藥不虛發。”門人弟子皆有“聽師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之感。

 

論《傷寒論》序

 

   若能運用此書,治病的道理就弄懂了一大半〔原文〕

   論曰:餘每覽越人入虢之診,望齊侯之色,未嘗不慨然歎其才秀也。怪當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醫藥,精究方術,上以療君親之疾,下以救貧賤之厄,中以保身長全,以養其生,但競逐榮勢,企踵權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務,崇飾其末,忽棄其本,華其外而悴其內,皮之不存,毛將安附焉。卒然遭邪風之氣,嬰非常之疾,患及禍至,而今震栗,降志屈節,欽望巫祝,告窮歸天,束手受敗,齎百年之壽命,持至貴之重器,委付凡醫,恣其所措,咄嗟嗚呼!厥身已斃,神明消滅,變為異物,幽潛重泉,徒為啼泣。痛夫!舉世昏迷,莫能覺悟,不惜其命,若是輕生,彼何榮勢之雲哉!而進不能愛人知人,退不能愛身知己,遇災值禍,良居厄地,蒙蒙昧昧,蠢若遊魂。哀乎!趨世之士,馳競浮華,不固根本,忘軀徇物,危若冰穀,至於是也。余宗族素多,向餘二百,建安紀年以來,猶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傷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淪喪,傷橫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訓,博采眾方,撰用《素問》、《九卷》、《八十一難》、《陰陽大論》、《胎臚藥錄》,並平脈辨證,為《傷寒雜病論》合十六卷。雖未能盡愈諸病,庶可以見病知源,若能尋餘所集,思過半矣。夫天布五行,以運萬類,人稟五常,以有五藏,經絡府俞,陰陽會通,玄冥幽微,變化難極。自非才高識妙,豈能探其理致哉!上古有神農、黃帝、岐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師、仲文,中世有長桑、扁鵲,漢有公乘陽慶及倉公,下此以往,未之聞也。觀今之醫,不念思求經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終始順舊,省疾問病,務在口給,相對斯須,便處湯藥,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陽,三部不參,動數發息,不滿五十,短期未知決診,九候曾無仿佛,明堂闕庭,盡不見察,所謂窺管而已。夫欲視死別生,實為難矣。孔子雲:“生而知之者上,學則亞之,多聞博識,知之次也。”余宿尚方術,請事斯語。

 

〔譯文〕

   每當我閱覽秦越人入虢國為虢國太子治病和到齊國望齊王面色而知病的記載時,無不感概、讚歎他的醫術高超,驚歎當今的人們,竟然不留意醫藥、精心研究醫術,以便上療君親之病,下救百姓之疾,對己以維護身體健康、保養生命,而只是拼命爭逐榮華權勢,一心仰慕權貴豪門,追求名利,崇尚修飾這些表面的東西,而忽視生命的根本,使外表華美而體內枯槁。皮膚若不存在了,毛附在哪里呢

一旦突然遭受外來的邪氣,染上不平常的疾病,這才震驚戰慄。於是,降志屈節,虔誠地寄望于巫醫來消災去疾。巫祝技窮,則歸咎於天命,束手待死。有的把寶貴的生命交給庸醫,聽任他擺佈,實在可歎啊!他人已死,精神滅,變成死人,深埋於九泉之下,只能白白地為他哭泣,真是痛心啊!整個社會都是混混沌沌,沒有誰能覺悟,不珍惜自己的生命,他們如此輕生,哪里還談得上什麼榮華富貴和權勢呢

這些人進不能愛護瞭解他人,退不能珍惜瞭解自己,一旦遭遇病禍,身處困境,則愚昧無知,愚蠢得象沒有頭腦的人,真可悲啊!那些附炎趨勢的人們,只顧追逐虛偽浮華的名利權勢,不去注意保養生命這個根本,危險得如履薄冰、如臨深谷,竟到了如此嚴重的地步啊!我的宗族本來人很多,從前有二百多人。但從建安元年以來,還不到十年,宗族中死去的就有三分之二。其中患傷寒病的占十分之七。我為以往興旺的家族的淪落衰亡而感概,為橫遭夭折的人未能得到拯救而悲哀。於是,發奮地研究古代的醫書,廣泛地採取各種治療方法,依據《素問》、《靈樞》、《八十一難》、《陰陽大論》、《胎臚藥錄》等有關內容,並且結合自己診脈辨證的體會,寫成《傷寒雜病論》共十六卷,雖然不能全部治癒各種疾病,或許可以據其察病知源。如果能運用此書,那麼治病的道理就弄懂一大半了。自然界通過分佈的金、木、水、火、土五行來生化萬物,人稟五行之氣而有五臟。人身的臟腑、經絡和俞穴,它們陰陽表裏上下內外交會貫通,其道理玄妙深奧,千變萬化難以窮盡,假若不是才幹卓越,見識高妙的人,怎麼能掌握其高深的道理呢

像這樣的人,上古時代有神農、黃帝、歧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師、仲文,中世紀也有長桑君和扁鵲,漢代有公乘陽慶和倉公,除此以外,再未聽說了。看看當今的醫生,不考慮去探求經典要義以擴展自己的知識,只是各自繼承自己的家傳技藝,始終墨守陳規舊法。給人看病詢問病情,只求口頭上應付病家,對著病人診視片刻,便開方處藥;診脈只按寸部不及尺部,只摸手部脈而不管足部脈;人迎、寸口、趺陽三部脈不相互參照;測定脈的至數不滿五十就停止了切脈;對病情短期內不能得出明確診斷;各部脈象竟連一點模糊的印象都沒有;明堂、闕庭等部位都沒有診察。這些就是古人所說的“以管觀天”了。這樣的人要想判別生死,救人性命,實在是難啊!孔子說:一生下來就很聰明的人為上等;通過學習而知者,則次一等;多聞廣記而知者,又次一等。我一向崇尚醫術,願奉行聰明加勤奮以求知這些話。根據人體脈象可以知道一個人的生死。

 

 

 

 

 

傷寒論第一卷

 

   〔讀經先知〕辨有分辨、辨析之義。辨脈法,即辨別脈象之大法,包括辨脈的陰陽,各種病脈及所主疾病。

 

〔原文〕

   1、問曰:脈有陰陽,何謂也

答曰:凡脈大、浮、數、動、滑,此名陽也;脈沉、澀、弱、弦、微,此名陰也。凡陰病見陽脈者生,陽病見陰脈者死。2、問曰:脈有陽結①、陰結②者,何以別之

答曰:其脈浮而數,能食,不大便者,此為實,名曰陽結也,期十七日當劇。其脈沉而遲,不能食,身體重,大便反硬。名曰陰結也,期十四日當劇。3、問曰:病有灑淅惡寒,而復發熱者何

答曰:陰脈不足,陽往從之;陽脈不足,陰往乘之。曰:何謂陽不足

答曰:假令寸口脈微,名曰陽不足,陰氣上入陽中,則灑淅惡寒也。曰:何謂陰不足

答曰:尺脈弱,名曰陰不足,陽氣下陷入陰中,則發熱也。4、陽脈浮,一作微。陰脈弱者,則血虛,血虛則筋急也。其脈沉者,榮氣微也。其脈浮,而汗出如流珠者,衛氣衰也。榮氣微者,加燒針④,則血留不行,更發熱而躁煩也。5、脈藹藹⑤如車蓋者,名曰陽結也。一雲秋脈。脈累累⑥如循長竿者,名曰陰結也。一雲夏脈。脈瞥瞥⑦如羹上肥⑧者,陽氣微也。脈縈縈⑨如蜘蛛絲者,陽氣衰也。一雲陰氣。脈綿綿((B10))如瀉漆之絕((B11))者,亡其血也。6、脈來緩,時一止複來者,名曰結。脈來數,時一止複來者,名曰促。一作縱。脈陽盛則促,陰盛則結,此皆病脈。7、陰陽相搏((B12)),名曰動。陽動((B13))則汗出,陰動((B14))則發熱。形冷惡寒者,此三焦傷也。若數脈見於關上,上下無頭尾,如豆大,厥厥((B15))動搖者,名曰動也。8、陽脈浮大而濡,陰脈浮大而濡,陰脈與陽脈同等者,名曰緩也。9、脈浮而緊者,名曰弦也。弦者,狀如弓弦,按之不移也。脈緊者,如轉索無常也。10、脈弦而大,弦則為減,大則為芤((B16)),減則為寒,芤則為虛,寒虛相搏,此名為革((B17)),婦人則半產漏下,男子則亡血失精。11、問曰:病有戰而汗出,因得解者,何也

答曰:脈浮而緊,按之反芤,此為本虛,故當戰而汗出也。其人本虛,是以發戰,以脈浮,故當汗出而解也。若脈浮而數,按之不芤,此人本不虛,若欲自解,但汗出耳,不發戰也。12、問曰:病有不戰而汗出解者,何也

答曰:脈大而浮數,故知不戰汗出而解也。13、問曰:病有不戰不汗出而解者,何也

答曰:其脈自微,此以曾發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以內無津液,此陰陽自和,必自愈,故不戰不汗出而解也。14、問曰:傷寒三日,脈浮數而微,病人身涼和者,何也

答曰:此為欲解也,解以夜半。脈浮而解者,氵戢然汗出也;脈數而解者,必能食也;脈微而解者,必大汗出也。俠白:俠同夾,指旁邊;白指白色。《壽世保元》中說,取此穴時“先于乳頭上塗墨,令兩手伸直夾之,染墨處是穴”;又本穴正當上臂內側,適當肺府兩旁,肺色為白,穴夾其側,因而名之。該穴有宣散肺氣,理氣寬胸之功,主治咳嗽,心痛,幹嘔,胸滿,上臂內側痛。

 

   15、問曰:脈病((B18))欲知愈未愈者,何以別之

答曰:寸口、關上、尺中三處,大小浮沉遲數同等,雖有寒熱不解者,此脈陰陽為和平,雖劇當愈。16、師曰:立夏得洪一作浮大脈,是其本位,其人病身體苦疼重者,鬚髮其汗。若明日身不疼不重者,不須發汗。若汗氵戢氵戢自出者,明日便解矣。何以言之

立夏脈洪大,是其時脈,故使然也。四時仿此。17、問曰:凡病欲知何時得,何時愈。答曰:假令夜半得病者,明日日中愈,日中得病者,夜半愈。何以言之

日中得病夜半愈者,以陽得陰則解也;夜半得病,明日日中愈者,以陰得陽則解也。18、寸口脈浮為在表,沉為在裏,數為在府,遲為在藏。假令脈遲,此為在藏也。19、趺陽脈浮而澀,少陰脈如經((B20))者,其病在脾,法當下利。何以知之

若脈浮大者,氣實血虛也。今趺陽脈浮而澀,故知脾氣不足,胃氣虛也。以少陰脈弦而浮一作沉。才見,此為調脈,故稱如經也。若反滑而數者,故知當屎膿也。《玉函》作溺。20、寸口脈浮而緊,浮則為風,緊則為寒。風則傷衛,寒則傷榮,榮衛俱病,骨節煩疼,當發其汗也。21、趺陽脈遲而緩,胃氣如經也。趺陽脈浮而數,浮則傷胃,數則動脾,此非本病,醫特下之所為也。榮衛內陷,其數先微,脈反但浮,其人必大便硬,氣噫而除((B21))。何以言之

本以數脈動脾,其數先微,故知脾氣不治,大便硬,氣噫而除。今脈反浮,其數改微,邪氣獨留,心中則饑,邪熱不殺穀((B22)),潮熱發渴,數脈當遲緩,脈因前後度數如法,病者則饑,數脈不時,則生惡瘡也。22、師曰:病人脈微而澀者,此為醫所病也。大發其汗,又數大下之,其人亡血,病當惡寒,後乃發熱,無休止時,夏月盛熱,欲著複衣;冬月盛寒,欲裸其身。所以然者,陽微則惡寒,陰弱則發熱,此醫發其汗,使陽氣微,又大下之,令陰氣弱。五月之時,陽氣在表,胃中虛冷,以陽氣內微,不以勝冷,故欲著複衣。十一月之時,陽氣在裏,胃中煩熱,以陰氣內弱,不能勝熱,故欲裸其身。又陰脈遲澀,故知亡血也。23、脈浮而大,心下反硬,有熱,屬髒者,攻之,不令發汗;屬府者,不令溲數,溲數則大便硬。汗多則熱愈,汗少則便難,脈遲尚未可攻。24、脈浮而洪,身汗如油,喘而不休,水漿不下,形體不仁,乍靜乍亂((B23)),此為命絕也。又未知何藏先受其災,若汗出發潤,喘不休者,此為肺先絕也。陽反獨留,形體如煙熏,直視搖頭者,此為心絕也。唇吻反青,四肢((NE04C))((B24))者,此為肝絕也。環口黧黑,柔汗((B25))發黃者,此為脾絕也。溲便遺失,狂言,目反((B26))直視者,此為腎絕也。又未知何藏陰陽前絕,若陽氣前絕,陰氣後竭者,其人死,身色必青;陰氣前絕,陽氣後竭者,其人死,身色必赤,腋下溫,心下熱也。25、寸口脈浮大,而醫反下之,此為大逆,浮則無血,大則為寒,寒氣相搏,則為腸鳴。醫乃不知,而反飲冷水,令汗大出,水得寒氣,冷必相搏,其人即噎((B27))26、趺陽脈浮,浮則為虛,浮虛相搏,故令氣噎,言胃氣虛竭也。脈滑則為噦((B28)),此為醫咎,責虛取實((B29)),守空迫血((B30)),脈浮,鼻中燥者,必衄也。27、諸脈浮數,當發熱而灑淅惡寒。若有痛處,飲食如常者,畜積有膿也。28、脈浮而遲,面熱赤而戰惕者,六七日當汗出而解,反發熱者,差遲((B31))。遲為無陽,不能作汗,其身必癢也。29、寸口脈陰陽俱緊者,法當清邪((B32))中于上焦,濁邪((B33))中于下焦。清邪中上,名曰潔也;濁邪中下,名曰渾也。陰中於邪,必內栗((B34))也。表氣微虛,裏氣不守,故使邪中于陰也。陽中於邪,必發熱頭痛,項強頸攣,腰痛脛酸,所為陽中霧露之氣。故曰清邪中上,濁邪中下。陰氣為栗,足膝逆冷,便溺妄出。表氣微虛,裏氣微息,三焦相溷((B35)),內外不通。上焦怫音佛,下同。郁,藏氣相熏,口爛食齗也。中焦不治,胃氣上沖,脾氣不轉,胃中為濁,榮衛不通,血凝不流。若衛氣前通者,小便赤黃,與熱相搏,因熱作使,游於經絡,出入藏府,熱氣所過,則為癰膿。若陰氣前通者,陽氣厥微,陰無所使,客氣內入,嚏而出之,聲噎。咽塞。寒厥相追,為熱所擁,血凝自下,狀如豚肝。陰陽俱厥,脾氣孤弱,五液注下。下焦不盍,一作圖。清便下重,令便數難,齊築湫痛((B38)),命將難全。

   尺澤:尺指肘部;澤指水聚之所。本穴位於肘窩深處,為肺經合穴,合穴屬水,喻手太陰脈氣至此如水之所歸,故以為名。有肅降肺氣,滋陰潤肺之功。

   30、脈陰陽俱緊者,口中氣出,唇口乾燥,踡臥足冷,鼻中涕出,舌上胎滑,勿妄治也。到七日以來,其人微發熱,手足溫者,此為欲解;或到八日以上,反大發熱者,此為難治。設使惡寒者,必欲嘔也;腹內痛者,必欲利也。31、脈陰陽俱緊,至於吐利,其脈獨不解;緊去入安((B39)),此為欲解。若脈遲,至六七日不欲食,此為晚發((B40)),水停故也,為未解;食自可者,為欲解。病六七日,手足三部脈皆至,大煩而口噤((B41))不能言,其人躁擾者,必欲解也。若脈和,其人大煩,目重臉((B42))內際黃者,此欲解也。32、脈浮而數,浮為風,數為虛,風為熱,虛為寒,風虛相搏,則灑淅惡寒也。33、脈浮而滑,浮為陽,滑為實,陽實相搏,其脈數疾,衛氣失度。浮滑之脈數疾,發熱汗出者,此為不治。34、傷寒咳逆上氣,其脈散者死,謂其形損故也。

 

〔注釋〕

   ①陽結:燥熱內結所致的大便秘結。

   ②陰結:陰寒凝結所致的大便秘結。

   ③灑淅惡寒:形容如冷水澆灑身上一樣惡寒。

   ④燒針:即溫針、火針、燔針。針剌入穴,用艾絨纏繞針炳燃燒,使熱氣透入,叫燒針。

   ⑤藹藹:盛大之貌。

   ⑥累累:強直而連連不斷之貌。

   ⑦瞥瞥:虛浮貌。

   ⑧羹上肥:形容如肉湯上漂浮的油脂。

   ⑨縈縈:纖細貌。

   ((B10))綿綿:連綿柔軟貌。

   ((B11))瀉漆之絕:絕,落也。瀉漆,謂漆汁下瀉。瀉漆之絕,形容脈象如傾瀉漆時漆汁下落前大後小、連綿柔軟的樣子。

   ((B12))陰陽相搏:陰氣和陽氣相互搏擊。

   ((B13))陽動:指寸部脈動。

   ((B14))陰動:指尺部脈動。

   ((B15))厥厥:動搖貌。

   ((B16))芤:脈浮沉有力,中取無力,狀如蔥管。

   ((B17))革:脈浮而且大,舉之勁急有力,按之不足,外堅而中空,狀如鼓革。

   ((B18))脈病:即診查疾病。

   ((B19))趺陽脈:即足背動脈,在足背第二、第三腨骨間,屬足陽明胃經。

   ((B20))少陰脈如經:如經,如常之義。少陰脈如經,指少陰脈正常。

   ((B21))氣噫而除:噫,噯氣。氣噫而除,指氣機因噯氣而得以暢通。

   ((B22))不殺穀:即不能消化飲食。

   ((B23))乍靜乍亂:忽而安靜,忽而煩躁。

   ((B24))四肢((NE050))習:四肢振顫搖動不休。

   ((B25))柔汗:冷汗。

   ((B26))目反:即戴眼。

   ((B27))噎:指咽喉部有氣逆噎塞感。

   ((B28))噦:即呃逆。

   ((B29))責虛取實:用治療實證的方法治療虛證。

   ((B30))守空迫血:用劫迫陰血的治法對待空虛之證。

   ((B31))差遲:差,同瘥,指病癒。差遲,指病癒的時間延遲。

   ((B32))清邪:指霧露之邪。

   ((B33))濁邪:指水濕之邪。

   ((B34))內栗:內心感覺寒栗。

   ((B35))溷:混亂不清。

   ((B36))食齗:牙齒糜爛。

   ((B37))聲噎:發聲不利。

   ((B38))齊築湫痛:齊,同臍。築,搗也。齊築湫痛,指臍腹部疼痛如杵搗的樣子。

   ((B39))緊去入安:《玉函》、《成本》“入”作“人”,是。

   ((B40))晚發:以後續發的疾病。

   ((B41))口噤:口不能張開。

   ((B42))臉:《傷寒論條辨》、《醫宗金鑒》皆作“瞼”,是。

 

〔譯文〕

   1、問:脈象有陰脈陽脈之分,說的是什麼意思呢

答:大體說來,凡脈象表現為大、浮、數、動、滑的,為有餘之脈,屬於陽脈;凡脈象沉、澀、弱、弦、微的,為不足之脈,屬於陰脈。凡陰性病症出現陽脈的,這是正能勝邪,疾病向愈,預後良好;凡陽性病症出現陰脈的,這是正不勝邪,多屬危候。2、問:陽結證和陰結證的脈象如何區分呢

答:病人脈象浮而數,能飲食而大便秘結的,這是燥熱實邪內結,名叫陽結。大約到第十七天,病會加重。病人脈象沉而遲,不能飲食,身體困重,大便反而結硬的,這是陰寒實邪內結,名叫陰結。估計到第十四天,病會加重。3、問:有一種病症,病人既有惡寒,又有發熱,這是什麼原因呢

答:陰不足則陽氣得以乘之,所以發熱;陽不足則陰氣得以乘之,所以惡寒。問:什麼是陽不足

答:以脈為例,假如寸口脈微,是為陽不足,陽虛則陰氣乘之,陰盛則寒,就會出現如涼水灑在身上那樣畏寒。問:什麼叫陰不足呢

答:尺部脈弱,為陰不足,陰不足則陽氣乘之,陽盛則熱,所以就會發熱。4、病人寸脈浮,尺脈弱的,是陽氣浮于外,陰血虛於內。衛陽衰虛不能外固,所以汗出如流珠;陰血虧虛不能濡養筋脈,所以產生筋脈攣急。如果病人脈沉的,是營氣衰弱。營氣衰弱的人,若再用燒針治療,就會更傷營陰、更助陽熱,產生發熱和躁擾心煩的變證。5、脈象盛大好象車蓋上擁的,是陽氣偏勝所致,叫做陽結脈;脈象強直連連不斷,如摸長竿一樣的,是陰氣偏勝所致,叫做陰結脈。脈象輕浮於上,狀如肉湯上的油脂飄浮樣的,這是陽氣衰微的表現。脈象極其細小,狀如蜘蛛絲一般的,這是陰氣衰微的徵象。脈象綿軟無力,前大後細,好象漆汁瀉下之狀的,這是大失血後血脈空虛的徵象。6、脈搏跳動緩慢,時而一止又複跳的,叫做結脈。脈搏跳動快,時而一止又複跳的,叫做促脈。脈促是陽盛所致,脈結是陰盛所致,這些都是有病的脈象。7、動脈是陰陽之氣相互搏結,脈氣不能貫通三部所致。如果寸部出現動脈的,為陽虛不能固外,就要汗出;尺中見動脈的,為陰虛陽乘,就要發熱;假如既不汗出,又不發熱,而見形寒畏冷的,這是三焦陽氣受傷,不能通達於外的緣故。動脈的形態是脈跳快,僅見于關部,上下無頭無尾,象豆粒般大小,搖動不定,這就叫動脈。8、寸部脈浮大而柔軟,尺部脈也浮大而柔軟,寸脈與尺脈相等同的,這是陰陽之氣平和之象,名叫緩脈,是正常人和緩之脈。9、脈象浮而緊的,叫做弦脈,不過弦脈的形狀端直,狀如弓弦,按之不移動;而緊脈卻形如轉緊的繩索,按之移動。二者以此為辨。10、脈象弦而且大,弦而中取無力,這是陽氣衰減的徵象;大而中取無力,實即芤脈,是血虛的表現。陽氣衰減生寒,血虛則脈芤,弦芤並見,這就叫革脈。婦女如出現此脈,多是流產或崩露下血之後;男子如出現此脈,多有失血或失精的疾患。11、問:有的病先發寒戰,既而汗出,汗後病就隨之而愈,這是什麼道理呢

答:這種病人脈象浮而緊,當是表證無疑,但重按中空,這又是正氣不足的表現。正氣不足,欲驅邪外出,勢必與邪激爭,所以會發寒戰。因為脈象浮,是正氣驅邪於外,所以應當汗出而愈。假如脈象浮而數,重按不中空,說明正氣不虛。正氣充盛,足以驅邪,邪氣不能與正爭,所以僅只汗出,表邪自解,而不會發寒戰。12、問:有的病人不發寒戰就自然汗出而病癒,這是什麼道理呢

答:這種病人脈象大而浮數,表明正氣旺盛,足可驅邪,所以知道不發寒戰就可汗出而愈。13、問:有的病人不發寒戰,也不出汗而自行病癒的,是什麼道理呢

答:這種病人的脈象必然微弱。這是因為病中曾經發過汗,或經過湧吐,或經過瀉下,或曾經失血,以致體內津液虧乏,汗源不足,但是邪氣也已衰,此時,只要陰陽能自趨調和的,就能既不發寒戰也不出汗而自愈。14、問:患傷寒三天,脈象浮數而微,病人不發熱而身上涼和,這是什麼原因呢

答:這是病將解除的徵兆,病解的時間,大概在半夜。如果脈浮而病解的,為正氣驅邪於外,所以應全身暢汗而病解;脈數而病解的,為胃氣旺盛,病人應當能飲食;脈微而病解的,是病邪已衰,所以一定會大汗出而病癒。15、問:診察疾病要想知道是否痊癒,應當怎樣判斷呢

答:如果寸口、關上、尺中三部的脈象大小、浮沉、遲數相等,這是陰陽平和之象。此時,雖然有發熱畏寒等症狀沒有解除,病情似乎較重,也會痊癒。16、老師說:病人在立夏出現洪大脈,這是夏令本應見的脈象。此時,如果病人出現身體疼痛重者,必須用發汗法治療;如果第二天身體已經不疼不重了,那就不需要發汗了;如果全身暢汗的,到第二天病就會解除。為什麼這樣說呢

因為立夏季節見脈象洪大,是夏令本脈。脈能應時,表示正氣充足,能夠順應時令變化,所以知道病當痊癒。其他季節的脈象也可以類推。17、問:有些疾病,根據起病的時間,怎樣能預知病癒的時間

答:假設半夜得病,第二天中午可以痊癒;中午得病,到了半夜也會好轉。這是因為,中午為陽,半夜為陰,陽不和得陰就會調和,所以中午得病半夜就會解除;陰不和得陽也會調和,所以半夜得病,第二天中午可愈。18、寸口脈浮的為病在表,脈沉的為病在裏,脈數的為病在府,脈遲的為病在髒。假如出現遲脈,這就是病在髒。19、趺陽脈浮而澀,而少陰太溪脈正常的,主病在脾,依理應當腹瀉,根據什麼知道的呢

如果脈見浮而大的,是氣實血虛,現在趺陽脈不是浮大,而是浮而澀,可知是脾胃虛弱,所以應當腹瀉。這裏所說的少陰脈正常,是指少陰脈弦而浮,這是少陰經氣調和之脈,所以說少陰脈如常。如果少陰脈反見滑而數的,則為邪熱內鬱,應當出現解膿血大便的症狀。20、寸口脈浮而緊,浮為風邪外受,緊為寒邪外束,浮緊一併出現,為風寒侵表的徵象。風邪就會傷衛氣,寒邪會傷營氣。營氣衛氣都病,就會出現骨節疼痛,這是風寒襲表,經氣不暢所致,所以應當採用發汗法治療。21、趺陽脈遲而緩,主胃氣調和無病。如果趺陽脈浮而數,浮是胃氣受損,數是脾氣被擾,這些徵象就是脾胃兩傷。這並不是脾胃原來虛弱,而是醫生誤用下法造成的。誤下致脾氣損傷,營衛之氣內陷,故數脈變微,而脈浮仍在。由於脾虛不能運化,所以大便硬,得噯氣症減;其脈仍浮,主邪氣獨留胃中,所以腹中饑餓,卻不能消化水穀,潮熱,口渴。如果數脈轉為遲緩,並與病前脈的至數相同,同時知饑能食,這是脾胃功能恢復正常。如果病人脈數始終不去,為邪熱稽留不去,時間久了,就會生惡瘡。22、老師說:病人脈微而澀的,這是醫生誤治所造成的病變。由於誤用峻汗藥發汗,致陽氣虛弱,又多次用峻瀉藥攻下,又損傷陰液,致陰陽俱虛,所以病人畏寒,接著又發熱,並且發熱畏寒沒有休止,夏天天氣炎熱,卻想多穿衣服,冬季天氣寒冷,卻想裸露身體。之所以這樣,是因為陰陽俱損,陽氣衰弱就畏寒,陰血不足就要發熱。五月的天氣正值盛夏,陽氣趨表,裏陽微弱,不能勝陰寒,所以想多穿衣服;十一月正值冬令,陽氣內潛,陰氣內弱,不能勝內熱,所以胃中煩熱,想減衣裸體。此外,病人尺部脈遲澀,更是營血不足的有力證據。23、脈象浮而大,浮為邪氣在表,大為邪實。脈浮而心下硬滿,可見兩種情況:如果熱邪內結成實,而有便硬等證的,當用下法治療,不可使用發汗法;如果裏實未成,病勢偏於表,則當先用汗法,不可先攻裏,也不可用滲利小便法。因為小便多,津液更傷,大便就會燥結。表證宜汗,如果汗出透,邪隨汗泄,就會熱退病癒;如果汗出不透,則熱不得泄,津液受損,就會導致大便困難。如果出現遲脈,遲脈主寒,攻下法就須慎用了。24、脈象浮而洪,身上汗出如油,氣喘不止,湯水不進,身體麻木不仁,失去知覺,神情忽而安靜忽而躁擾,這是頻臨死亡的脈證。要想知道哪一髒的髒氣先絕,可以根據其他症狀進行判斷。假如汗出頭髮濕潤而又氣喘不休的,這是肺氣先絕;如果陽熱獨盛,膚色如煙熏一樣,並伴有兩目直視搖頭的,這是心氣先絕;若口唇青紫,四肢震顫、搖動不休的,這是肝氣先絕;如果口的周圍呈青黑色,冷汗淋漓,皮色泛黃的,這是脾氣先絕;如果大小便失禁,言語狂亂,兩目直視的,這是腎氣先絕。另外,對某一髒來說,又有陰先絕或陽先絕的不同,這可從死後的表現判斷。如果陽氣先絕、陰氣後絕的,這種人死後,身體必發青色;而陰氣先絕,陽氣後絕的,身體必然出現紅色,而且腋下及心窩部仍然溫暖。25、寸口脈浮大無力,浮為陽氣虛浮在外,大為中虛有寒,浮大相合,則裏寒盛而虛陽外浮,其證屬虛。醫生卻反用攻下之法,這是嚴重的治療錯誤。誤下後陽氣更虛,裏寒更甚,裏寒凝滯,腸道氣機受阻,就產生腸鳴,醫生卻不懂得這個道理,反而使用飲冷水的方法,來發其汗,使得水寒之氣相搏結,因此,就發生了氣逆噎塞的變證。26、趺陽脈浮,浮則為虛,虛則胃中不和,胃虛氣逆,所以發生氣逆而噎塞的症狀,如果脈象滑的,為胃虛寒飲內停之象,寒飲上逆,就會出現呃逆。這都是醫生誤治的過失,他們用治實證的方法治療虛證,對於空虛之證,反而使用攻逐實邪法來劫迫陰血,致使胃氣虛竭。如果脈浮而鼻中乾燥的,勢必會出現鼻孔出血。27、凡是脈象浮數的,一般多見於表證,當有發熱、畏寒的症狀。如果還伴有身體某一部位疼痛,而且飲食和正常人一樣,這是局部將患癰腫的表現。28、脈象浮而遲,顏面發熱潮紅,同時伴全身發冷顫抖的,到六、七天時,應當汗出而愈。如果沒有出汗,反而發熱的,那麼,病癒的日期就會延遲。這是因為,病人脈象遲,這是裏陽不足。裏陽衰虛,不能蒸化津液作汗外出,邪鬱肌表而不得解,所以發熱無汗並必伴皮膚瘙癢,於是,病癒的時間就必然延長。29、寸口脈三部都呈緊象,寸部脈緊,是霧露等清邪中于上焦,尺部脈緊,是水濕等濁邪中于下焦。由於霧露之邪輕而清,飄浮在上,傷人多傷上焦,故謂之潔,謂之清;水濕之邪重濁而沉,傷人多傷下焦,故謂之渾,謂之濁。清邪傷上傷表,就會出現發熱、頭痛、項強、腰痛、腿酸等表證;濁邪犯下犯內,就會出現心中寒栗,足膝發涼、大小便失禁等證。這些都是因為表氣虛弱,裏氣不能內守,外邪得以乘虛侵襲所致。無論是病邪乘表虛而外入傷上,或乘裏虛內入傷下,均可造成三焦混亂,表裏內外不得通調。如果上焦邪氣鬱滯不通,內熱熏灼於上,就會引起口腔和牙齦糜爛。如果中焦不調,就會影響脾胃運化機能,導致胃氣上逆,脾失運化,營衛之氣的生化和轉輸受到破壞,營衛之氣不能通調,血脈也就不暢了。此時,倘若衛氣先得通暢,內鬱的邪熱隨衛氣外泄,小便必然黃赤,或經絡,或臟腑,凡邪熱經過之處,由於邪熱熏灼,就會發生癰腫;倘若營陰先得通暢,那麼,衛氣就會虛弱,陰無所使,衛外不固,外邪得以內入,裏氣與之抗爭,就有打噴嚏、聲音混濁難出、咽部梗塞等徵象。如果外受的寒氣與內在的逆氣相搏結而不生熱,血被熱迫,就會出現大便下血如豬肝色的症狀。如果陰陽俱竭,中焦脾氣衰敗,使體液盡泄於下,下關不固,就會出現大便次數頻繁而有後重感,臍腹部拘急絞痛,這時生命就很難保全了。30、脈寸部和尺部都呈緊象,同時出現鼻塞流涕,用口呼吸,唇口乾燥,身體倦曲而臥,足冷、舌苔滑等症,這是表裏俱病、虛實混淆,既有寒邪鬱閉肌表,又有陽虛裏寒。當此之時,治當精思明辨,分清表裏之偏重,妥善處置,切勿隨意亂投藥物。假如病人畏寒發熱,有噁心想吐的感覺,這是表寒偏重,病勢偏重於表,治宜解表為主,兼顧其裏;如果病人腹痛,腹瀉,又是裏寒偏甚,裏證為重為急,治當先救其裏,後治其表,或溫裏解表兼施。病至七、八天后,如果出現微發熱而手足轉溫和的,這是正複邪退、疾病向愈的佳兆;若反而發大熱的,這是正衰邪盛、虛陽外越,病就比較難治了。31、脈寸關尺三部都緊,並出現嘔吐,腹瀉,是寒邪內盛之象。如果脈緊不解的,知邪氣仍盛,其病未解;如果緊脈已消,脈轉和緩的,是陽複陰退之象,其病將要解除。如果脈象由緊轉遲,到了六七天,不想吃東西,這是續發水飲內停之病,其病未解;如果食欲恢復正常的,是中陽恢復,水飲得去之兆,其病向愈。病至六七天后,如果寸口、趺陽、少陰三處脈都至數如常,同時出現心煩厲害、牙關緊咬不能說話、手足躁擾不安,這是正邪交爭、病邪將退的佳兆;如果病人脈象調和如常,出現心煩異常、眼胞微腫、目黃的,也是病將愈的徵象。32、脈象浮而數,是風邪傷表的脈證。浮為風邪在表,數為衛陽不足。風屬陽邪,陽盛於表,故而發熱;衛陽不足,不能溫分肉,所以畏寒。衛陽不足,複為風寒所束,所以身體就象冷水澆灑一樣怕冷。33、脈象浮而滑,浮主熱在外,滑主邪氣盛,浮滑脈並見,為陽熱亢盛之象。如果病人的脈象由浮滑轉為數疾,並見發熱、汗出而不解的,這是陽熱亢盛至極,氣血運行失去常度,陰液行將枯竭,病情險惡。34、傷寒病,咳喘氣逆,若見脈形散亂無根、以及大骨陷下等形損之證的,是元氣將散、髒氣將絕的表現,屬於死證。

 

名醫華佗〔方劑趣記圖解〕

 

龍膽瀉肝湯

   清·汪昂《醫方集解》

  

   記朧旦卸幹柴草

   至暮親弟則單車歸

   龍膽瀉肝()柴胡草甘

   梔子木通芩黃地生澤瀉膽龍草車前子歸當

   【組成】10味:柴胡9甘草3梔子9木通9黃芩(酒炒)12生地(酒炒)15澤瀉15龍膽草(酒炒)9車前子12當歸(酒炒)9

   【用法】水煎服。

   【功效】清瀉肝火,利水滲濕。

   【主治】肝膽實火上擾,肝經濕熱下注。現常用於治療急性膽囊炎、肝炎、急性中耳炎、膀胱炎、尿道炎、腎盂腎炎等屬肝膽實火者。

   【注意】方中應用木通,當為木通科之川木通。

   觀察人體脈動的弦、緊、滑、沉澀,可以瞭解一個人病狀的輕重緩急。平脈法

   〔讀經先知〕所謂“平脈”,有幾重含義。一是指正常人的脈象,如四時平脈、五臟平脈、陰陽相等之脈等。二是指辨脈。平,通“辨”,平脈,即含辨脈之義,包括四時太過不及之脈、臟腑陰陽乘侮之脈、百病錯雜之脈、生死不平之脈等。

 

〔原文〕

   1、問曰:脈有三部,陰陽相乘①,榮衛血氣,在人體躬。呼吸出入,上下於中,因息遊布,津液流通。隨時動作,效象形容,春弦秋浮,冬沉夏洪。察色觀脈,大小不同,一時之間,變無經常,尺寸參差,或短或長,上下乖錯,或存或亡。病輒改易,進退低昂,心迷意惑,動失紀綱。願為具陳,令得分明。師曰:子之所問,道之根源。脈有三部,尺寸及關,榮衛流行,不失衡銓。腎沉心洪,肺浮肝弦,此自經常,不失銖分。出入升降,漏刻②周旋,水下二刻,一周迴圈。當複寸口,虛實見焉,變化相乘,陰陽相干。風則浮虛,寒則牢堅,沉潛水氵畜,支飲急弦。動則為痛,數則熱煩,設有不應,知變所緣。三部不同,病各異端,大過可怪,不及亦然。邪不空見,終必有奸,審察表裏,三焦別焉。知其所舍,消息③診看,料度臟腑,獨見若神。為子條記,傳與賢人。2、師曰:呼吸者,脈之頭也。初持脈,來疾去遲,此出疾入遲,名曰:內虛外實也。初持脈,來遲去疾,此出遲入疾,名曰:內實外虛也。3、問曰:上工望而知之,中工問而知之,下工脈而知之,願聞其說。師曰:病家人請雲,病人苦發熱,身體疼,病人自臥,師到診其脈,沉而遲者,知其差也。何以知之

若表有病者,脈當浮大,今脈反沉遲,故知愈也。假令病人雲腹內卒痛,病人自坐,師到脈之,浮而大者,知其差也。何以知之

若裏有病者,脈當沉而細,今脈浮大,故知愈也。4、師曰:病家人來請雲,病人發熱煩極。明日師到,病人向壁臥,此熱已去也。設令脈不和,處言④已愈。設令向壁臥,聞師到,不驚起而目兮視⑤,若三言三止,脈之咽唾者,此詐病⑥也。設令脈自和,處言此病大重,當須服吐下藥,針灸數十百處乃愈。5、師持脈,病人欠⑦者,無病也。脈之呻⑧者,病也。言遲⑨者,風也。搖頭言者,裏痛也。行遲者,表強也。坐而伏者,短氣也。坐而下一腳者,腰痛也。裏實護腹,如懷卵物者,心痛也。6、師曰:伏氣((B10))之病,以意候之,今月之內,欲有伏氣。假令舊有伏氣,當須脈之。若脈微弱者,當喉中痛似傷,非喉痹((B11))也。病人雲,實咽中痛。雖爾,今複欲下利。7、問曰:人恐怖者,其脈何狀

師曰:脈形如循絲累累然,其面白脫色也。8、問曰:人不飲,其脈何類

師曰:脈自澀,唇口乾燥也。9、問曰:人愧者,其脈何類

師曰:脈浮而面色乍((B12))白乍赤。10、問曰:經說脈有三菽((B13)),六菽重者,何謂也

師曰:脈,人以指按之,如三菽之重者,肺氣也;如六菽之重者,心氣也;如九菽之重者,脾氣也;如十二菽之重者,肝氣也;按之至骨者,腎氣也。菽者,小豆也。假令下利,寸口、關上、尺中,悉不見脈,然尺中時一小見,脈再舉頭一雲按投。者,腎氣也;若見損脈來至,為難治。腎為脾所勝,脾勝不應時。11、問曰:脈有相乘((B14)),有縱有橫,有逆有順,何謂也

師曰:水行乘火,金行乘木,名曰縱;火行乘水,木行乘金,名曰橫;水行乘金,火行乘木,名曰逆;金行乘水,木行乘火,名曰順也。12、問曰:脈有殘賊((B15)),何謂也

師曰:脈有弦、緊、浮、滑、沉、澀,此六脈名曰殘賊,能為諸脈作病也。13、問曰:脈有災怪((B16)),何謂也

師曰:假令人病,脈得太陽,與形證相應,因為作湯,比還送湯,如食頃,病人乃大吐,若下利,腹中痛。師曰:我前來不見此證,今乃變異,是名災怪。又問曰:何緣作此吐利

答曰:或有舊時服藥,今乃發作,故為災怪耳。14、問曰:東方肝脈,其形何似

師曰:肝者,木也,名厥陰,其脈微弦濡弱而長,是肝脈也。肝病自得濡弱者,愈也。假令得純弦脈者,死。何以知之

以其脈如弦直,此是肝藏傷,故知死也。15、南方心脈,其形何似

師曰:心者,火也,名少陰,其脈洪大而長,是心脈也。心病自得洪大者,愈也。假令脈來微去大,故名反,病在裏也。脈來頭小本大((B17)),故名覆,病在表也。上微頭小((B18))者,則汗出。下微本大((B19))者,則為關格不通,不得尿;頭無汗者,可治,有汗者死。16、西方肺脈,其形何似

師曰:肺者,金也,名太陰,其脈毛浮也。肺病自得此脈,若得緩遲者,皆愈。若得數者則劇。何以知之

數者,南方火,火克西方金,法當癰腫,為難治也。17、問曰:二月得毛浮脈,何以處言至秋當死

師曰:二月之時,脈當濡弱,反得毛浮者,故知至秋死。二月肝用事,肝屬木,脈應濡弱,反得毛浮脈者,是肺脈也。肺屬金,金來克木,故知至秋死。他皆仿此。18、師曰:脈肥人責((B20))浮,瘦人責沉。肥人當沉,今反浮,瘦人當浮,今反沉,故責之。19、師曰:寸脈下不至關,為陽絕;尺脈上不至關,為陰絕,此皆不治,決死也。若計其餘命生死之期,期以月節克之((B21))也。20、師曰:脈病人不病,名曰行屍,以無王氣((B22)),卒眩僕不識人者,短命則死。人病脈不病,名曰內虛,以無穀神,雖困無苦。21、問曰:翕奄沉,名曰滑,何謂也

師曰:沉為純陰,翕為正陽,陰陽和合,故令脈滑,關尺自平。陽明脈微沉,食飲自可。少陰脈微滑,滑者,緊之浮名也,此為陰實,其人必股內汗出,陰下濕也。22、問曰:曾為人所難,緊脈從何而來

師曰:假令亡汗,若吐,以肺裏寒,故令脈緊也。假令咳者,坐飲冷水,故令脈緊也。假令下利,以胃虛冷,故令脈緊也。23、寸口衛氣盛,名曰高。高者暴狂而肥。榮氣盛,名曰章。章者,暴澤而光。高章相搏,名曰綱。綱者,身筋急,脈強直故也。衛氣弱,名曰惵。惵者,心中氣動迫怯。榮氣弱,名曰卑。卑者,心中常自羞愧。惵卑相搏,名曰損。損者,五藏六府俱乏氣虛之故也。衛氣和,名曰緩。緩者,四肢不能自收。榮氣和,名曰遲。遲者,身體俱重,但欲眠也。緩遲相搏,名曰沉。沉者,腰中直,腹內急痛,但欲臥,不欲行。24、寸口脈緩而遲,緩則陽氣長,其色鮮,其顏光,其聲商((B25)),毛髮長。遲則陰氣盛,骨髓生,血滿,肌肉緊薄鮮硬,陰陽相抱,榮衛俱行,剛柔相得,名曰強也。25、趺陽脈滑而緊,滑者胃氣實,緊者脾氣強,持實擊強,痛((B26))還自傷,以手把刃,坐作瘡也。26、寸口脈浮而大,浮為虛,大為實,在尺為關,在寸為格,關則不得小便,格則吐逆。27、趺陽脈伏而澀,伏則吐逆,水穀不化,澀則食不得入,名曰關格。28、脈浮而大,浮為風虛,大為氣強,風氣相搏,必成隱疹,身體為癢。癢者,名泄風,久久為痂癩((B27))。眉少發稀,身有幹瘡而腥臭也。29、寸口脈弱而遲,弱者衛氣微,遲者榮中寒。榮為血,血寒則發熱。衛為氣,氣微者心內饑,饑而虛滿,不能食也。30、趺陽脈大而緊者,當即下利,為難治。31、寸口脈弱而緩,弱者陽氣不足,緩者胃氣有餘,噫而吞酸,食卒不下,氣填於膈上也。一作下。32、趺陽脈緊而浮,浮為氣,緊為寒,浮為腹滿,緊為絞痛,浮緊相搏,腸鳴而轉,轉即氣動,膈氣乃下,少陰脈不出,其陰腫大而虛也。33、寸口脈微而澀,微者衛氣不行,澀者榮氣不逮((B28)),榮衛不能相將((B29)),三焦無所仰,身體痹不仁。榮氣不足,則煩疼口難言。衛氣虛者,則惡寒數欠。三焦不歸其部,上焦不歸者,噫而酢吞((B30));中焦不歸者,不能消穀引食;下焦不歸者,則遺溲。34、趺陽脈沉而數,沉為實,數消穀,緊者病難治。35、寸口脈微而澀,微者衛氣衰,澀者榮氣不足。衛氣衰,面色黃;榮氣不足,面色青。榮為根,衛為葉,榮衛俱微,則根葉枯槁而寒栗、咳逆、唾腥、吐涎沫也。36、趺陽脈浮而芤,浮者胃氣虛,芤者榮氣傷,其身體瘦,肌肉甲錯((B31)),浮芤相搏,宗氣微衰,四屬((B32))斷絕。四屬者,謂皮、肉、脂、髓。俱竭,宗氣則衰矣。37、寸口脈微而緩,微者胃氣疏,疏則其膚空;緩者胃氣實,實則穀消而水化也。谷入於胃,脈道乃行,水入於經,其血乃成。榮盛則其膚必疏,三焦絕經,名曰血崩。38、趺陽脈微而緊,緊則為寒,微則為虛,微緊相搏,則為短氣。39、少陰脈弱而澀,弱者微煩,澀者厥逆。40、趺陽脈不出,脾不上下((B39)),身冷膚硬。41、少陰脈不至,腎氣微,少精血,奔氣促迫上入胸膈,宗氣反聚,血結心下,陽氣退下,熱歸陰股,與陰相動,令身不仁,此為屍厥,當刺期門、巨闕。宗氣者,三焦歸氣也,有名無形,氣之神使也。下榮玉莖,故宗筋聚縮之也。42、寸口脈微,尺脈緊,其人虛損多汗,知陰常在,絕不見陽也。43、寸口諸微亡陽,諸濡亡血,諸弱發熱,諸緊為寒。諸乘寒者,則為厥,郁冒不仁,以胃無穀氣,脾澀不通,口急不能言,戰而栗也。44、問曰:濡弱何以反適十一頭((B34))

師曰:五藏六府相乘,故令十一。45、問曰:何以知乘府

何以知乘藏

師曰:諸陽浮數為乘府。諸陰遲澀為乘藏也。

 

〔注釋〕

   ①陰陽相乘:陰陽相因、陰陽相依之義。

   ②漏刻:古代計時器。

   ③消息:斟酌之義。

   ④處言:斷言。

   ⑤盻視:恨視。

   ⑥詐病:裝病。

   ⑦欠:呵欠。

   ⑧呻:呻呤。

   ⑨言遲:說話遲緩。

   ((B10))伏氣:伏藏於體內的邪氣。

   ((B11))喉痹:喉中閉塞腫痛的疾病。

   ((B12))乍:忽然。

   ((B13))菽:豆類。

   ((B14))脈有相乘:相乘,相互克伐。脈有相乘,指相乘相克的病脈。

   ((B15))脈有殘賊:殘賊,傷害。脈有殘賊,指邪氣傷害人體所致病脈。

   ((B16))災怪:意外的變化。

   ((B17))頭小本大:頭指脈來,本指脈去。頭小本大,指脈來時小去時大。

   ((B18))上微頭小:上指浮取。上微頭小,指脈浮取微來時小。

   ((B19))下微本大:下指沉取。下微本大,指脈沉取微去時大。

   ((B20))責:求。

   ((B21))月節克之:月令季節與疾病相克的時期。

   ((B22))王氣:臟腑的生氣。

   ((B23))穀神:五穀之氣。

   ((B24))翕奄沉:脈來盛大,忽聚而沉,如轉珠之狀。

   ((B25))商:五音之一,其聲清越。

   ((B26))痛:病的意思。

   ((B27))痂癩:皮膚潰爛結痂。

   ((B28))不逮:不及,不足。

   ((B29))相將:相互協調。

   ((B30))酢吞:吞酸。

   ((B31))肌肉甲錯:皮膚乾燥成蛇皮或鱗甲之狀。

   ((B32))四屬:四肢。

   ((B33))脾不上下:脾虛失運,不能升清降濁。

   ((B34))十一頭:十一種。

 

〔譯文〕

   1、問:人的脈象有寸關尺三部,是陰陽相互依存、維繫的反映。脈的搏動與營衛氣血及肺氣密切相關。在人體內,營衛氣血隨呼吸出入、氣息的活動而迴圈上下、敷布周身,故有脈的跳動。人與天地相應,四時氣候的變化,對人勢必產生影響,故脈隨四時而有變化,呈現多種多樣的形態。例如春天脈象弦,秋天脈象浮,冬天脈象沉,夏天脈象洪。同時,病人的脈象,有大小的區別,即使在一個時間內,也往往變化不定。此外,尺部和寸部脈象可參差不齊,或見短脈,或見長脈;上部和下部的脈象可以不一,有的有脈搏存在,有的脈搏消失。並且,人一生病脈搏就會發生變化,或見脈搏跳的快,或見脈搏跳的慢,或見脈浮,或見脈沉。這些都容易使人心迷意惑,動輒就丟掉綱領,請老師詳加陳述,以便清楚明白。老師答:你所問的,正是醫道中的根本問題。脈有三部,就是寸關尺。營衛氣血的流行,如尺之量長短,秤之稱輕重,準確無誤。所以腎脈沉,心脈洪,肺脈浮,肝脈弦,這是各髒正常的本脈,不會有絲毫差錯。隨呼吸出入,人體營衛之氣流行,按漏刻時間迴圈周身。漏刻中水下二刻,則迴圈一周。因此,按寸口之脈,就可察人體虛實,觀病情的變化,明陰陽的偏盛偏衰。如果感受風邪,則脈象浮虛,感受寒邪則脈象牢堅,沉伏之脈主水飲停蓄,急弦之脈是支飲為害,動脈主痛,數脈主熱甚。假如脈與病症不相對應,必須瞭解變化的根源。寸關尺三部的脈象不同,疾病也就相異。脈搏太過是病態,不及也是病態。總之,邪氣不是空無所見的,如果窮究其源,必能找到病變根本。因此,必須審查病在表在裏,分辨在上焦、中焦、還是下焦,明確邪氣所侵犯的部位,診查推斷臟腑的盛衰。如果掌握這些,就會有獨到、高超的見解。為此,分條記述如後,以傳給有知識的人。2、老師說:脈隨呼吸之氣的出入而行。初按脈搏時,其脈來的快,去的慢,這是因為呼吸之氣呼出的快吸進的慢,叫做內虛外實。初按脈時,其脈來的慢,去的快,這是因為呼吸之氣呼出的慢吸進的快,名叫內實外虛,。3、問:高明的醫生,通過察顏觀色就能知道病情,一般的醫生,通過問診就能知道病情,水準低下的醫生通過診脈才能知道病情,請老師給以指教。老師答:假如病人家屬來請醫生時說,病人發熱厲害,身體疼痛,卻能自然安睡。到病家後診病人的脈為沉而遲,知道疾病將要痊癒。根據什麼知道的呢

這是因為,患者發熱、身體疼痛,是表證之見症,表證脈應浮大,現在脈反見沉遲,為表證而得裏脈,由此可知邪氣已衰,疾病將要痊癒。假如病人訴腹部突然疼痛,卻能安然自坐,切其脈為浮大,也可知道疾病將愈。根據什麼知道的呢

這是因為,患者腹內疼痛,是病在裏,裏有病脈應當沉而細,現脈浮大,是陰證而見陽脈,為正複邪退之兆,所以知道疾病將愈。4、老師說:病人家屬來請醫生時說,病人發熱很厲害。第二天醫生到了病家,見病人朝牆安然入睡,這是熱已經退了。此時,即使脈象還未趨調和,也可以斷言疾病已經痊癒。假如病人朝牆而睡,醫生來後,並不驚坐而起,卻盯著醫生,說話吞吐支吾、欲言又止,給他診查時,卻吞咽唾液,這是病人假裝生病。假如病人的脈象正常,醫生就可故意說這個病很重,應當服湧吐藥及瀉下藥,並須針刺、艾灸數十、數百個穴位,以嚇唬病人,這樣才能痊癒。5、醫生診脈時,病人打哈欠的,這是沒有病。醫生診脈時,病人呻吟的,這是有病。如果說話遲鈍不靈活的,是風病;搖頭說話的,是裏有疼痛的病症;行動遲緩的,是筋脈強急的病變;俯伏而坐的,是短氣;不能正坐的,是腰痛;雙手護腹,好象懷抱雞蛋不肯放手,懼怕人觸碰的,這是脘腹疼痛。6、老師說:伏氣這種病,必須時時留意觀察,注意及時發現病人,以便儘早治療。假如過去確有邪氣內伏,就應該及早診查。如果脈象微弱的,就會出現咽喉疼痛劇烈,好象創傷一樣,這不是喉痹證。病人說:咽喉的確疼痛。雖然如此,現在又想腹瀉。7、問:人在恐懼驚怕的時候,脈的形態怎麼樣

老師答:脈形好象用手指按絲線,纖細而連貫,同時,病人的面部失色而顯蒼白。8、問:人如果不飲水,以致津液虧虛,脈的表現怎麼樣

老師答;脈象澀,並見唇、口乾燥。9、問:人羞愧時,脈的表現怎麼樣

老師答:脈象浮,並見面色忽紅忽白。10、問:《難經》說:脈有三菽重、六菽重的,是怎麼回事

老師答:醫生用手指按脈,如三粒小豆一樣的重量就能切得脈搏的,是肺氣之脈;如六粒小豆一樣的重量而切得脈搏的,是心氣之脈;如九粒小豆一樣的重量而切得脈搏的,是脾氣之脈;如十二粒小豆的重量而切得脈搏的,是肝氣之脈;重按至骨始得脈搏的,是腎氣之脈。假如病人腹瀉,寸關尺均摸不到脈搏,但尺部時而出現脈微微搏動,隨呼吸而至的,這是腎氣尚未竭絕;如果出現一息而脈二至的損脈,則是難治之證。11、問:脈象有相互乘侮、有縱橫、有順逆,講的是什麼呢

老師答:四時各有平脈,五臟之氣與之相應,所以有春弦、夏洪、秋浮、冬沉之脈。如果五臟之氣相乘相克,則為病脈。其中,如果臟腑之氣相乘,克其所勝的,例如夏令脈應洪,反見沉脈,是腎水乘心火;春季脈應弦,反見浮脈的,是肺金乘肝木,這些就叫縱。如果臟腑之氣反侮,反乘其不勝的,例如冬季脈應沉,反見洪脈的,是心火反侮腎水;秋令脈當浮,反見弦脈的,是肝木反侮肺金,這些就叫橫。如果秋令反見沉脈,是腎水乘肺金;春季反見洪脈,是心火乘肝木,這些是子氣克母,名叫逆。如果冬令反見浮脈,是肺金乘腎水;夏令反見弦脈,是肝木乘心火,這些是母氣乘子,名叫順。12、問:脈象中有邪氣傷人的病脈,是怎麼回事

老師答:脈象中有弦、緊、浮、滑、沉、澀,這六種脈象就是邪氣傷人所致的病脈,是邪氣侵害各經脈所致病變的反映。13、問:脈象中有災怪,是怎麼回事

老師答:假如有一個病人,既有太陽之脈,又有太陽之證,脈與證相應,於是製作湯藥治療,待到服藥後約一頓飯左右的時間,病人突然出現劇烈嘔吐,或者嚴重腹瀉,並見腹中疼痛。而醫生就診時沒有這些見症,是現在才發生的意外變化,這就叫災怪。又問: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嘔吐、腹瀉

老師答:可能是以前服的其他藥,現在才發生作用,所以引起了嘔吐、腹瀉等症,產生了意外變化。14、問:東方肝脈,它的表現怎麼樣

老師答:肝,屬木,又叫厥陰,其脈微弦濡弱而長,是肝的平脈,如果肝病而見濡弱之脈,示疾病將愈。假如為單純弦脈的,預後不良。為什麼呢

因為其脈如弓弦一樣直,這是肝臟損傷,所以知道預後不良。15、南方心脈,它的表現怎麼樣

老師答:心屬火,又叫少陰,其脈洪大而長,是心的平脈。心病而見洪大脈,是疾病將愈。假如脈象來時微弱去時大,這是反常的現象,叫做“反”,主病在裏。如果脈來時小而去時大,這叫“覆”,主病在表。如果脈浮取而微來時小的,就會出現汗出。如果脈沉取微而去時大的,則會出現關格不通,沒有小便。此時,倘若頭部無汗的,其病尚可以治療;倘若有汗的,屬於死候。16、西方肺脈,它的表現怎麼樣

老師答:肺屬金,又叫太陰,其脈如毛之浮,是肺的平脈。如果肺病而見此脈,或見緩遲的,是疾病將愈。如果出現數脈的,那麼疾病就將增劇。為什麼呢

脈數,主南方火邪盛,火克西方金,就會形成癰腫,是難治之證。17、問:二月見毛浮脈,根據什麼斷言到秋天就會死亡

老師答:二月期間,脈象應當濡弱,反而出現毛浮(如毛之浮),所以知道到冬天會死。二月是肝氣當令的時候,肝屬木,脈應濡弱,卻反而見毛浮脈,毛浮是肺脈,肺屬金,金來克木,所以知道到秋天就會死亡。其他各季的脈象都可依此類推。18、老師說:給肥胖人診脈,如果脈浮,應當尋求致浮的原因;為瘦弱人診脈,如果脈沉,應當查找致沉的根源。這是因為,肥胖人脈象本應當沉,現反而見浮;瘦弱人脈象本應浮,現反而見沉,都是反常之脈,所以應當查找原因。19、老師說:寸脈下不及關,是陽絕於上;尺脈上不達關,是陰絕於下,這都是不治之候,必死無疑。如果要預測病人的死期,可以根據月令季節與疾病相克的規律來推算。20、老師說:脈象有病而外形無病的,叫做行屍,是臟腑生氣已竭的表現,如果突然昏眩僕倒不省人事的,就會夭折而死亡。如果外形病而脈象正常的,叫做內虛,這是缺乏水穀之氣所致,雖然身體困苦,也無危害。21、問:脈來大而盛,又忽然沉下,象轉珠一樣的,叫做滑脈,這是什麼意思

老師答:沉脈是少陰純陰之象,脈大而盛是陽明正陽之象。少陰為先天之本,陽明是後天之本,陽明少陰兩相結合,則氣血充盈,流行疾急,所以脈滑,而其關尺脈必自然相平。如果關脈不平而微沉的,是陽明裏實未甚,則飲食尚可;如果尺脈不平而微浮緊的,這是少陰陰盛,病人一定會出現兩大腿內側出汗、陰部潮濕的症狀。22、問:我曾被人問難,緊脈是怎樣產生的

老師答:假如發汗太過,或者催吐,導致肺臟虛寒,可致緊脈;假如咳嗽的病人,因喝冷水,致寒飲內停,也能產生緊脈;如果患虛寒腹瀉,因胃中虛寒,同樣可致緊脈。23、寸口衛氣過盛的,叫高;營氣過盛的,叫章;營衛之氣均盛的,名叫綱。衛氣弱的叫惵;營氣弱的叫卑;營衛之氣均弱的,名叫損。衛氣調和的,名叫緩;營氣調和的,名叫遲;營衛之氣均調和的,名叫沉。24、寸口脈緩而遲,緩脈是衛氣調和之象,衛氣充盛於外,所以其人皮膚顏色鮮明,有光澤,聲音清晰高亢,毛髮生長旺盛;遲脈為營衛調和之象,營血盛於內,所以其人骨髓生長,血脈充盛,肌肉豐腴結實。陰陽相互促進,營衛之氣流通,剛柔相濟,所以身體強壯無病。25、趺陽脈滑而緊,滑主胃有實邪,緊主脾有實邪。脾胃之邪相互搏擊,各持其強,自相傷害,這就好象用手握住刀口,因而產生創傷。26、寸口脈浮而大,浮主正氣虛,大主邪氣實。浮大脈見於尺部的,是正虛於下,邪氣關閉下焦,而致小便不通,這就叫“關”;浮大脈見於寸部的,是正虛於上,邪氣格拒上焦,所以吐逆,這就叫“格”。27、趺陽脈伏而澀,伏為中焦壅塞,水穀不化,所以吐逆;澀為髒氣內結,脾虛不運,所以飲食不能入口,這也叫關格。28、脈象浮而大,浮是感受風邪,大是邪氣盛。風邪與正氣相互搏結,輕的邪犯肌表而出現皮膚出疹,身體搔癢、名叫泄風;重的風邪久羈不去,皮膚潰爛結痂,而形成痂癩。29、寸口脈弱而遲,弱是衛氣虛弱,遲是營中有寒。營是血,血中受寒就發熱;衛是氣,氣不足就會出現胃脘痞滿,雖感覺饑餓卻不能飲食。30、趺陽脈大而緊,脈大為虛,緊為寒盛,正虛而陰寒邪甚,應當見腹瀉等症,治療較為困難。31、寸口脈弱而緩,弱主陽氣不足,運化不及;緩主胃中谷氣有餘,飲食停滯,所以出現噯氣、吞酸、飲食不下、胸脘滿悶的症狀。32、趺陽脈浮而緊,浮為氣虛,緊為寒甚,氣虛則腹部脹滿,寒甚則腹中絞痛。氣虛寒甚相合,就會出現腸鳴,腹中氣機轉動,氣機一轉動則胸膈壅滯之氣得以下行。如果少陰脈不現的,是虛寒之氣結于下焦,可致外陰部腫大而疼痛。33、寸口脈微而澀,微是衛氣虛運行不力,澀是營陰不足。衛虛而營不足,營衛不能相互協調,三焦失去依靠,就會導致身體麻痹不仁。營氣不足,筋脈失養,則身體疼痛劇烈、口難說話;衛氣虛弱,不能衛外,則怕冷、呵欠連連。營衛俱虛,三焦失養,不能各司其職,上焦失職,則噯氣吞酸;中焦失職,則不能消化飲食;下焦失職,則大小便失禁。34、趺陽脈沉而數,沉主邪實於裏,數主熱,熱能消化水穀,治療較易。如果脈不沉數而沉緊,為裏寒甚,屬難治之候。35、寸口脈微而澀,微主衛氣虛,澀主營氣不足。衛氣虛弱,則面色萎黃;營氣不足,則面色發青。營好比樹根,衛好比枝葉,營衛俱虛,則根本枝葉皆枯萎,所以出現畏寒戰慄、咳嗽氣逆、唾吐腥臭膿血及涎沫。36、趺陽脈浮而芤,浮主衛氣虛,芤主營氣傷,營衛之氣衰微,不能充養形體,所以身體消瘦、皮膚粗糙,甚至皮膚乾燥成鱗甲之狀。37、寸口脈微而緩,微為衛氣不足,不能固外,則肌腠空虛;緩是胃氣有餘,胃氣充盛則能消化飲食、吸取水分。飲食入胃,才能生成營衛,運行於脈道;水分經胃的吸收,輸送於經脈,才有血液的生成。營氣雖盛而衛氣弱,外則不能固護肌表,內則不能固其血,就會產生血崩之證。38、趺陽脈微而緊,緊為裏寒,微為氣虛。微緊相合,為脾胃虛寒、中氣不足,所以產生短氣。39、少陰脈弱而澀,弱為陰虛,陰虛心火上炎,則微見心煩;澀為血少,陰血虛少,血行不暢,不能溫暖四肢,則為四肢厥冷。40、趺陽脈隱伏不顯,主脾陽衰微。脾虛不能運化,水穀精微不能營養周身上下,所以身體冷而皮膚硬。41、少陰脈象不現,是腎氣衰竭、精血不足。腎陰虛竭,不能潛陽,陽氣上奔,迫促胸膈,宗氣反而被阻,聚而不行,致血結心下。陽氣若退于下,陽氣下行,則陰部及兩大腿內側發熱;陽與陰相爭,陰陽之氣兩相郁遏,營衛俱不通行,所以出現身體厥冷不仁,失去感覺,狀若死人,這就叫屍厥,應當針刺期門,巨闕穴。42、寸部脈微,尺部脈緊,微為陽氣衰微,緊是陰寒內盛。陰邪常盛而陽衰,所以病人虛弱多汗。43、一般說來,寸口脈微主陽虛,濡主血少,弱主陰虛發熱,緊主寒。凡陽虛血少而又被寒邪所乘,氣血不能通達內外,輕則出現口緊急,不能言語、畏寒戰慄;重則出現四肢厥冷、昏暈而失去知覺。究其根源,在於胃虛不能納穀,脾虛不能運化,外不能滋養形骸,內不能營養五臟。44、問:濡弱脈為什麼對十一髒都適宜

老師答:濡弱是胃氣調和之脈,五臟六腑相生相剋,俱賴胃氣以滋生,所以濡弱脈對十一髒都適宜。45、問:根據什麼知道病入於腑

根據什麼知道病入於髒

老師答;凡見陽脈如浮或數的,是病入於腑;凡見陰脈如遲或澀的,是病入於髒。

 

導赤散

   宋·錢乙《小兒藥證直訣》

  

   記倒飭草木竹地

 

導赤()草甘木通竹葉地生

   【組成】4味:甘草木通竹葉生地各等份

   【用法】水煎服。

   【功效】導赤瀉心,利水通淋。

   【主治】心經有熱,下焦濕熱。

   現常用於治療口腔炎、泌尿系感染、小兒夏季熱等。

 

〔本卷表解〕

   內容名稱特徵各種病脈的特徵陽結脈脈象盛大好象在蓋上擁的,是陽氣偏勝所致。陰結脈脈象強直連連不斷,如摸長竿一樣,是陰氣偏勝所致。結脈脈搏跳動緩慢,時而止又複跳。促脈脈搏跳動快,時而一止又複跳。緩脈寸部脈浮大而柔軟,尺部脈也浮大而柔軟,寸脈與尺脈相等同,即陰陽之氣平和。弦脈脈象浮而解。革脈陽氣衰減生寒,血虛則脈芤,弦芤並見。

   內容脈的名稱特徵病症各種病脈的特徵及所主疾病寸口脈微而緩血多氣少微而澀三焦不歸,失常弱而遲饑而虛滿,不能食弱而緩食卒不下,氣填於膈上趺陽脈伏而澀尺寸之陰陽開降不行,三焦之元氣不通滑而緊急痛,胃實脾強,邪氣為病沉而數裏實熱大而緊中虛,下利,病虛脈實弦而緊中氣虛寒,氣短浮而芤宗氣衰微,生氣少緊而浮寒氣相搏,腸鳴而轉少陰脈弱而澀弱者微煩,澀者厥逆

   內容五臟名稱類別特徵五臟平

   脈、病脈、

   死脈肝肝平脈脈微弦濡弱而長肝病脈脈微弦而長,少濡弱和緩,弦多胃少,肝病肝死脈脈純弦而直,無濡弱和緩,但弦無胃心心平脈脈洪大和緩,洪而有胃,心病癒心病脈脈洪大而少和緩心死脈脈洪大而無和緩肺肺平脈脈毛浮,毛浮緩遲,浮而有胃,肺病愈肺病脈脈毛浮而少緩遲,浮多胃少肺死脈脈毛浮而無緩遲,但浮無胃腎腎平脈脈沉滑而濡,有胃,腎病愈腎病脈脈沉滑而少濡和,沉多胃少腎死脈脈沉而滑濡,但沉無胃

   內容名稱特徵五臟陰陽命絕脈證命絕身汗如油,喘而不休,水漿不入,形體不仁,乍靜乍亂,脈浮洪肺絕汗出發潤,喘不休心絕陽獨留,形體如煙熏,直視,搖頭肝絕唇吻青,四肢((NE04C))習脾絕環口黑,柔汗發黃腎絕溲便遺失,狂言,目反直視

   內容具體情形脈象特徵非生理情況與脈象的關係恐怖脈形如循絲累累然,其面色脫色人不飲脈自澀,唇口乾燥愧疚脈浮,而面色乍白,乍赤

   〔名醫醫案〕

   太陰傷寒

   病者:朱陳氏,年四十六歲,祖籍安徽,生長南昌省城。

   病名:太陰傷寒。

   原因:時當夏令,異常炎熱,貪涼飲冷,感受陰寒。

   症候:上吐下瀉,腹痛異常,面青唇白,四肢逆冷,舌苔灰滑。

   診斷:六脈沉遲似伏,脈症合參,顯系陰經傷寒,但懷孕六月,得此陰寒危症,殊難措手。

   療法:此症非大劑附子理中,不及挽救,稍事遲延,恐誤大事,豈能因六月之娠,而見危不救哉。茲特言明在先,急救其母為首要。遂重用黑附片、高麗參以升陽複脈為君,焦白術補土為臣,黑炮姜溫中為佐,炙甘草和中為使,外加茯苓利水以分陰陽,木香、白芍行氣和血,以助藥力。

   處方:黑附片四錢,高麗參三錢,焦白術三錢,炙甘草錢半,雲茯苓四錢,杭白芍五錢,廣木香八分。

   暑月著寒

   陶某,男。廣廈納涼,北窗高臥,固是羲皇之樂,孰料午睡正酣,汗孔值開,適逢沛然時雨,涼風驟至,寒氣襲趨於腠理,頃刻之間,灼熱無汗,妄言狂躁,或狃於暑熱,或指為痰火,甚至疑為鬼神,殊未讀經文原有“因於寒,欲如運樞,起居若驚,神氣乃浮”之論,固無足異也。淺邪新感,又何疑懼,當按六氣司令泄之,可許一汗即解。陳香薷一錢,大豆卷三錢,杏仁三錢,陳皮一錢,嫩蘇梗一錢五分,川羌活七分,枳實一錢,桔梗一錢,鮮藿香葉五瓣。復診:汗已泄,熱已解,病人嗜臥,默不語,脈緊既和,偏於濡細,數日之前,曾有奪精之說。既屬新感已泄,無妨暫投養正。人參須一錢,炒橘白一錢,雲茯神三錢,谷芽四錢,老蘇梗一錢五分,川斛三錢,漂淡生薑三分(後下)

   〔歌訣〕

   桂枝加葛根湯

   葛根四兩走經輸,項背幾幾反汗出;

   桂枝湯以治表虛,加來此味妙相輔。

 

組成:葛根、桂枝、芍藥、生薑、炙甘草、大棗。

   功效:解肌祛風,升津舒經。

   主治:太陽中風經氣不利證。症見頭痛,發熱,汗出,惡風,項背部拘急不舒,俯仰不能自如,舌苔薄白,脈浮緩。

   臨床運用:本方可用治療流行性肌張力綜合症、纖維肌疼痛、風濕性關節炎、閉塞性動脈硬化、緊張性頭痛、缺血性腦梗死、頸椎增生、關節疼痛、肌肉勞損、跌打損傷、蕁麻疹、風疹等屬上述證機者。

   提示:在應用本方時,要注意方中葛根用量是桂枝用量的2倍,才能保證療效。

 

桂枝加附子湯

   太陽過汗漏漫漫,肢急常愁屈伸難;

   尚有尿難又惡風,桂枝加附一枚安。

 

組成:桂枝、芍藥、炙甘草、生薑、大棗、附子。

   攻效:扶陽解表。

   主治:陽虛肌痹證。症見頭痛,微發熱,汗出不止,惡風寒,指尖冷,四肢拘攣疼痛,小便難,脈浮虛。

   臨床運用:本方現代可用於治療糖尿病性神經病變、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坐骨神經痛、骨質增生等屬陽虛、風寒痹阻者。有報導用本方加瓜蔞、薤白治療陽虛冠心病胸痛者;加減治療表虛漏汗、寒疫、寒濕痹、乙型肝炎、小兒虛脫等疾病取得較好療效。

   提示:藥理研究表明本方有解熱鎮痛、抗炎、鎮靜、抗驚厥、利尿、強心、提高機體免疫功能等作用。

 

   白背葉四時之氣,春冷夏涼秋熱冬溫都能傷人致病。

 

 

 

 

 

傷寒論第二卷

 

   外感病與四季變化密切相關活解傷寒論HUOJIESHANGHANLUN活解傷寒論·第二卷HUOJIESHANGHANLUN 傷寒例

   〔讀經先知〕傷寒例,即《傷寒論》的序例。但從本篇討論的內容看,卻遠遠超出了序例的範圍,涉及到外感病的病因、病機、分類、治療大法、護理、預防、預後等原則性問題,故實際上可作外感病的概論。

 

〔原文〕

   1、四時八節二十四氣七十二候決病法立春正月節鬥指艮雨水正月中指寅驚蟄二月節指甲春分二月中指卯清明三月節指乙穀雨三月中指辰立夏四月節指巽小滿四月中指巳芒種五月節指丙夏至五月中指午小暑六月節指丁大暑六月中指未立秋七月節指坤處暑七月中指申白露八月節指庚秋分八月中指酉寒露九月節指辛霜降九月中指戌立冬十月節指乾小雪十月中指亥大雪十一月節指壬冬至十一月中指子小寒十二月節指癸大寒十二月中指醜二十四氣,節有十二,中氣有十二,五日為一候,氣亦同,合有七十二候,決病生死。此須洞解之也。《陰陽大論》雲:春氣溫和,夏氣暑熱,秋氣清涼,冬氣冰列,此則四時正氣之序也。冬時嚴寒,萬類深藏,君子固密,則不傷於寒,觸冒之者,乃名傷寒耳。其傷於四時之氣,皆能為病,以傷寒為毒者,以其最成殺厲之氣也。2、中而即病者,名曰傷寒。不即病者,寒毒藏於肌膚,至春變為溫病,至夏變為暑病。暑病者,熱極重于溫也。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溫熱病者,皆由冬時觸寒所致,非時行之氣也。3、凡時行者,春時應暖而反大寒,夏時應熱而反大涼,秋時應涼而反大熱,冬時應寒而反大溫,此非其時而有其氣,是以一歲之中,長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則時行之氣也。4、夫欲候知四時正氣①為病及時行疫氣之法,皆當按鬥曆②占之。九月霜降節後宜漸寒,向冬大寒,至正月雨水節後宜解也。所以謂之雨水者,以冰雪解而為雨水故也。至驚蟄二月節後,氣漸和暖,向夏大熱,至秋便涼。從霜降以後至春分以前,凡有觸冒霜露,體中寒即病者,謂之傷寒也。九月十月寒氣尚微,為病則輕,十一月十二月寒冽已嚴,為病則重。正月二月寒漸將解,為病亦輕。此以冬時不調,適有傷寒之人,即為病也。其冬有非節之暖者,名為冬溫。冬溫之毒與傷寒大異,冬溫複有先後,更相重遝③,亦有輕重,為治不同,證如後章。5、從立春節後,其中無暴大寒又不冰雪,而有人壯熱為病者,此屬春時陽氣發于冬時伏寒,變為溫病。6、從春分以後至秋分節前,天有暴寒者,皆為時行寒疫也。三月四月或有暴寒,其時陽氣尚弱,為寒所折,病熱猶輕。五月六月陽氣已盛,為寒所折,病熱則重。七月八月陽氣已衰,為寒所折,病熱亦微,其病與溫及暑病相似,但治有殊耳。

   支溝:支與肢通,狹窄為溝。穴處正當上肢兩筋骨狹窄之間,為脈氣經過之處,因名之。有通經開竅,活絡散瘀,調理臟腑之功,配照海能治便秘。合外關、大陵可治肚疼秘結。

   7、十五日得一氣,於四時之中,一時有六氣,四六名為二十四氣。然氣候亦有應至仍不至,或有未應至而至者,或有至而太過者,皆成病氣也。但天地動靜,陰陽鼓擊④者,各正一氣耳。是以彼春之暖,為夏之暑;彼秋之忿,為冬之怒。是故冬至之後,一陽爻升,一陰爻降⑤也;夏至之後,一陽氣下,一陰氣上也。斯則冬夏二至,陰陽合也;春秋二分,陰陽離也。陰陽交易,人變病焉。此君子春夏養陽、秋冬養陰,順天地之剛柔也。小人觸冒,必嬰暴疹⑥。須知毒烈之氣,留在何經,而發何病,詳而取之。是以春傷于風,夏必飧泄⑦;夏傷於暑,秋必病瘧;秋傷於濕,冬必咳嗽;冬傷於寒,春必病溫。此必然之道,可不審明之。8、傷寒之病,逐日淺深,以施方治。今世人傷寒,或始不早治,或治不對病,或日數久淹,困乃告醫。醫人又不依次第而治之,則不中病,皆宜臨時消息制方,無不效也。今搜采仲景舊論,錄其症候、診脈聲色、對病真方有神驗者,擬防世急也。9、又土地溫涼、高下不同;物性剛柔、餐居⑧亦異。是故黃帝興四方之問,岐伯舉四治⑨之能,以訓後賢,開其未悟者。臨病之工,宜須兩審也。10、凡傷於寒,則為病熱,熱雖甚不死。若兩感於寒((B10))而病者,必死。11、尺寸俱浮者,太陽受病也,當一二日發。以其脈上連風府,故頭項痛,腰脊強。尺寸俱長者,陽明受病也,當二三日發。以其脈夾鼻絡於目,故身熱目痛鼻幹,不得臥。尺寸俱弦者,少陽受病也,當三四日發。以其脈循脅絡於耳,故胸脅痛而耳聾。此三經皆受病,未入於府者,可汗而已。尺寸俱沉細者,太陰受病也,當四五日發。以其脈布胃中,絡於嗌,故腹滿而嗌幹。尺寸俱沉者,少陰受病也,當五六日發。以其脈貫腎絡於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幹而渴。尺寸俱微緩者,厥陰受病也,當六七日發。以其脈循陰器絡於肝,故煩滿而囊縮。此三經皆受病,已入於府,可下而已。12、若兩感於寒者,一日太陽受之,即與少陰俱病,則頭痛口幹、煩滿而渴。二日陽明受之,即與太陰俱病,則腹滿身熱,不欲食,譫之廉切,又女監切,下同。語。三日少陽受之,即與厥陰俱病,則耳聾、囊縮而厥,水漿((B11))不入,不知人者,六日死。若三陰三陽、五藏六府皆受病,則榮衛不行,藏府不通,則死矣。13、其不兩感於寒,更不傳經,不加異氣者,至七日太陽病衰,頭痛少愈也。八日陽明病衰,身熱少歇也。九日少陽病衰,耳聾微聞也。十日太陰病衰,腹減如故,則思飲食。十一日少陰病衰,渴止舌幹,已而嚏也。十二日厥陰病衰,囊縱,少腹微下,大氣皆去,病人精神爽慧也。14、若過十三日以上不間((B12)),寸尺陷((B13))者,大危。15、若更感異氣,變為他病者,當依後壞病症而治之。若脈陰陽俱盛,重感於寒者,變成溫瘧((B14))。陽脈浮滑,陰脈濡弱者,更遇於風,變為風溫。陽脈洪數,陰脈實大者,更遇溫熱,變為溫毒,溫毒為病最重也。陽脈濡弱,陰脈弦緊者,更遇溫氣,變為溫疫。一本作瘧。以此冬傷於寒,發為溫病。脈之變證,方治如說。16、凡人有疾,不時即治,隱忍冀差((B15)),以成痼疾。小兒女子,益以滋甚((B16))。時氣不和,便當早言。尋其邪由,及在腠理,以時治之,罕有不愈者。患人忍之,數日乃說,邪氣入藏,則難可制。此為家有患,備慮之要。凡作湯藥,不可避晨夜,覺病須臾,即宜便治,不等早晚,則易愈矣。如或差遲,病即傳變,雖欲除治,必難為力。服藥不如方法,縱意違師,不須治之。17、凡傷寒之病,多從風寒得之。始表中風寒,入裏則不消矣,未有溫覆((B17))而當不消散者。不在證治,擬欲攻之,猶當先解表,乃可下之。若表已解,而內不消,非大滿,猶生寒熱,則病不除。若表已解,而內不消,大滿大實堅有燥屎,自可除下之,雖四五日,不能為禍也。若不宜下,而便攻之,內虛熱入,協熱遂利,煩躁諸變,不可勝數,輕者困篤,重者必死矣。

   三陽絡:又名通間,言在手之少陽,太陽,陽明之間通行,三經均屬陽,兩旁二經絡脈,當有與本穴相通之處,故名之。有通絡,開竅,鎮痛之功。18、夫陽盛陰虛,汗之則死,下之則愈。陽虛陰盛,汗之則愈,下之則死。夫如是,則神丹安可以誤發,甘遂何可以妄攻

虛盛之治,相背千里,吉凶之機,應若影響,豈容易哉!況桂枝下嚥,陽盛即斃;承氣入胃,陰盛以亡。死生之要,在乎須臾,視身之盡,不暇計日,此陰陽虛實之交錯,其候至微,發汗吐下之相反,其禍至速。而醫術淺狹,懵然((B18))不知病源,為治乃誤,使病者殞沒((B19)),自謂其分。至令冤魂塞于冥路,死屍盈於曠野,仁者鑒此,豈不痛歟!19、凡兩感病俱作,治有先後,發表攻裏,本自不同。而執迷用意者,乃雲神丹甘遂合而飲之,且解其表,又除其裏。言巧似是,其理實違。夫智者之舉錯((B20))也,常審以慎;愚者之動作也,必果而速。安危之變,豈可詭哉!世上之士,但務彼翕習((B21))之榮,而莫見此傾危之敗,惟明者居然能護其本,近取諸身,夫何遠之有焉

20、凡發汗溫暖湯藥,其方雖言日三服,若病劇不解,當促其間((B22)),可半日中盡三服。若與病相阻,即便有所覺。病重者,一日一夜當日卒時((B23))觀之,如服一劑,病症猶在,故當複作本湯服之。至有不肯汗出,服三劑乃解。若汗不出者,死病也。21、凡得時氣病,至五六日而渴欲飲水,飲不能多,不當與也。何者

以腹中熱尚少,不能消之,便更與人作病也。至七八日,大渴欲飲水者,猶當依證而與之。與之常令不足,勿極意((B24))也,言能飲一鬥,與五升。若飲而腹滿,小便不利,若喘若噦,不可與之也。忽然大汗出,是為自愈也。22、凡得病,反能飲水,此為欲愈之病。其不曉病者,但聞病飲水自愈,小渴者乃強與飲之,因成其禍,不可複數也。23、凡得病,厥((B25))脈動數,服湯藥更遲,脈浮大減小,初躁後靜,此皆愈證也。24、凡治溫病,可刺五十九穴。又身之穴三百六十有五,其三十穴灸之有害,七十九穴刺之為災,並中髓也。25、脈四損,三日死。平人四息,病人脈一至,名曰四損。脈五損,一日死。平人五息,病人脈一至,名曰五損。脈六損,一時死。平人六息,病人脈一至,名曰六損。26、脈盛身寒,得之傷寒;脈虛身熱,得之傷暑。27、脈陰陽俱盛,大汗出不解者死。28、脈陰陽俱虛,熱不止者死。29、脈至乍數乍疏者死。30、脈至如轉索,其日死。31、譫言妄語,身微熱,脈浮大,手足溫者生;逆冷,脈沉細者,不過一日死矣。此以前是傷寒熱病症候也。

   〔注釋〕

   ①四時正氣:指四時正常的氣候。

   ②鬥曆:鬥,指星斗中的北斗七星;曆,指曆法。鬥曆,即根據北斗七星斗炳所指示的方向,來確定季節的方法。

   ③重遝:重疊。

   ④陰陽鼓擊:陰陽相互推動、促進。

   ⑤一陽爻開,一陰爻降:“爻”是八卦中的基本符號。“”代表陽爻;“”代表陰爻。十月六爻均屬陰,而為()卦。陰極則陽生,所以到了十一月冬至節後,陽氣漸生,陰氣始降,故一陽爻上(),一陰爻下(),形成()卦。

   ⑥必嬰暴疹:嬰,遭受。暴疹,急性疾病。

   ⑦飱泄:脾胃虛弱的泄瀉。

   ⑧餐居:飲食居處。

   ⑨四治:指砭石、毒藥、微針、灸火等四種治法。

   ((B10))兩感於寒:相表裏的陰陽兩經同時感受寒邪而致病。

   ((B11))水漿:泛指湯水飲品。

   ((B12))不間:不愈。

   ((B13))尺寸陷:指尺寸脈沉伏於裏。

   ((B14))溫瘧:先熱後寒的一種瘧疾。

   ((B15))隱忍冀差:隱瞞忍耐病情,希望自己能痊癒。

   ((B16))滋甚:更加嚴重。

   ((B17))溫覆:覆蓋衣被,使身體溫暖以助發汗。

   ((B18))懵然:糊塗不明。

   ((B19))殞沒:死亡。

   ((B20))舉錯:舉措,舉止,行動。

   ((B21))翕習:榮華顯盛之貌。

   ((B22))當促其間:縮短服藥間隔時間。

   ((B23))晬時:即周時,指一晝夜24小時。

   ((B24))極意:盡情,盡意。

   ((B25))厥:其。

   ((B26))更:改變。

 

〔譯文〕

   1、四時八節二十四氣七十二候決病法立春正月節鬥指艮雨水正月中指寅

   驚蟄二月節指甲春分二月中指卯

   清明三月節指乙穀雨三月中指辰

   立夏四月節指巽小滿四月中指巳

   芒種五月節指丙夏至五月中指午

   小暑六月節指丁大暑六月中指未

   立秋七月節指坤處暑七月中指申

   白露八月節指庚秋分八月中指酉

   寒露九月節指辛霜降九月中指戌

   立冬十月節指乾小雪十月中指亥

   大雪十一月節指壬冬至十一月中指子

   小寒十二月節指癸大寒十二月中指醜《陰陽大論》說:春天氣候溫暖,夏天氣候炎熱,秋天氣候涼爽,冬天氣候嚴寒,這是四季正常氣候的變化規律。冬季嚴寒,自然界各種生物深深地潛藏、伏匿,懂得養生的人能順應自然之性而防護固密,所以不能被寒邪所傷。如果不慎感受了寒邪,這就叫傷寒。四時之氣皆能傷人而致病,但傷寒這種邪氣,是最為凜冽、肅殺的邪氣,所以為害最烈。2、感邪後立即發病的,名叫傷寒。感邪後不立即發病,寒毒邪氣藏於肌膚之內,到了春季發病的,就成為溫病;到夏季發病的,就成為暑病。所謂暑病,是熱甚而重于溫病的病症。所以辛苦勞累的人,春夏季之所以多患溫熱病,並不是感受了時行之氣,而是由於冬季觸犯了寒邪,寒邪伏藏所致。3、所謂時行之氣,是指時令的反常氣候,如春季天氣應該溫暖卻反而很冷,夏季天氣應該炎熱卻反而很涼爽,秋季天氣應該涼爽卻反而酷熱,冬季天氣應該寒冷卻反而溫暖異常。人們如果感受了時行邪氣,不論男女老幼,就會患相似的病症,這就是時行病。4、如果要想知道四時正常氣候致病及四時不正常的疫鬁之氣致病的規律,可以按曆法來推算。一般來說,農曆九月霜降節以後,氣候應當逐漸變冷。漸至冬季嚴寒,一直到正月雨水節前後,寒冷才漸漸解除。之所以叫“雨水節”,是因為冰雪融化而變為雨水的緣故。到了二月驚蟄節前後,氣候漸漸溫暖,漸至夏季炎熱,到了秋季氣候又變涼爽。從霜降節以後到春分節以前,凡是觸犯霜雪霧露,感受寒邪後,立即就病的,叫做傷寒。九月十月間寒氣還較輕,致病也較輕微;十一月十二月間嚴寒凜冽,致病就重;正月二月間寒冷漸漸消退,致病也較輕。這些都是冬季調攝不當,恰好感受寒邪,立即就病的病症。如果冬季有反常的溫暖,觸犯而致病的,就叫冬溫。冬溫毒邪與傷寒根本不同。冬溫的發病有先有後,或交相重疊,病情有輕有重,其治法也就不同,它的症候表現如後章所述。5、在立春節以後。如果沒有突然出現嚴寒天氣而又沒有結冰下雪,卻發生了高熱的疾病,這是春天的陽氣升發,引動了冬季伏藏的寒邪,變成了溫病。6、從春分節以後到秋分以前,氣候突然變冷,因而致病的,都是時行寒疫。三月四月間,有時天氣驟然寒冷,此時人體陽氣還較弱,若被寒邪所傷,患熱病尚較輕。五月六月人體陽氣已經旺盛,一旦感受了寒邪,產生的熱病就重。七月八月人體的陽氣已經減弱,此時感受寒邪,產生的熱病也輕。這種疾病與溫病、暑病相似,但治療卻有區別。7、在一年四季中,每十五天為一節氣,每一季度有六個節氣,一年共有二十四個節氣。一般說來,氣候應與節氣相應。但是氣候的變化異常複雜,有時節氣已到,而此時的氣候卻沒有到;有時節氣未到,而此時的氣候卻提前到來;有時氣候雖應時而至,但表現太過,這些都能成為致病的邪氣。然而,天地之間,陰陽之氣相互鼓動推進,各自稟受一氣。所以氣候會由春天的溫暖,變為夏天的炎熱;由秋天的涼爽,變為冬季的嚴寒。冬至以後,陰氣最盛,陰極則陽生,所以陽氣開始上升,陰氣開始下降。夏至以後,陽氣最盛,陽極則陰生,所以陽氣開始下降,陰氣開始上升。這樣,到了冬至夏至,是陰陽二氣相合之時;春分秋分,是陰陽二氣相離之期。當陰陽轉換之時,人如果不能適應就會生病。所以,懂養生的人在春夏季養陽、秋冬季養陰,以與自然界的變化相適應。不懂養生的人,就不能順應自然界的變化,觸冒四時邪氣,就會患急性熱病。若要知道這些毒烈的邪氣侵害哪一經,產生什麼病,就必須詳細診察,才能得出正確結論。所以,春季感受風邪,夏天就發生泄瀉;夏天感受暑邪,秋冬就會發瘧疾;秋天感受濕邪,冬天就會發咳嗽;冬天受寒,春天就會產生溫病。這是正常的規律,醫者務須深究明白。8、傷寒這種病,是逐漸由淺向深發展的,所以應當根據病情的發展來施治處方,現今社會上的人患傷寒病,初起時不及時治療,或者治療不對證,或者拖延日久,直到病情危重了才去就醫,醫生又不按規律和次序施治,當然就沒有效果。如果醫生能夠根據病情變化,隨證處方施治,就沒有不收到效果的。現在我搜集整理張仲景原著,記錄其症候和診察疾病的方法,以及有良效的方劑,以備社會急需。9、此外,地域有溫涼高低不同,物體屬性有剛有柔的差異,人們的飲食起居也不相同,病症與治法也應有別。所以黃帝提出四方居民治法不同的問題,岐伯則列舉了砭石、毒藥、微針、灸火芮等四種不同的治療方法及其作用,以教誨後代有知識的人,啟發不知道變通的人,診病的醫生,必須一一明察。10、大凡感受寒邪,則會形成發熱的疾病。發熱雖然很甚,也不會導致死亡。但是如果是相表裏的兩經同時感受寒邪而發病,就容易死亡。11、尺部寸部脈象均浮的,是太陽受邪患病,多在一二天發病。因為太陽經脈上連風府,行于頭項、腰脊部位,所以有頭項疼痛、腰脊拘緊不柔和等症狀。消濼:消,散也。濼,熱灼津液之謂,又有邪氣留滯難除之意。針此穴可解除上述疾患,故名之。有疏經活絡,清三焦熱之功。

   尺部寸部脈象都長的,是陽明受邪患病,大多在二三天發病。因為陽明經脈起於鼻旁,行於目下,所以有身體發熱、目痛、鼻乾燥、不能安臥等症狀。尺部寸部脈象都弦的,是少陽受邪患病,大多在三四天發病。因為少陽經脈循行胸脅、出入耳中,所以有胸脅疼痛而又耳聾的症狀。太陽、陽明、少陽這三經患病,為病在經脈,邪氣尚未傳入腑,可以用發汗法治癒。尺部寸部脈象都沉細的,是太陰受邪生病,大多在四五天發病。因為太陰經脈絡於胃,循行咽部,所以有腹部脹滿,咽喉乾燥的症狀。尺部寸部脈象都沉的,是少陰受邪生病,大多在五六天發病。因為少陰經脈穿過腎、絡於胸膈,連系舌根,所以少陰病見舌燥、口渴。尺部寸部脈象都微緩的,是厥陰受邪生病,大多在六七天發病。因為厥陰的經脈環繞陰器,入屬於肝,所以有煩悶、陰囊縮入的症狀。太陰、少陰、厥陰這三經患病,邪氣已經傳入胃腑,可用泄下法治癒。12、至於說到兩感病,是指互為表裏的陰陽兩經同時感受寒邪而發病。例如,第一天太陽受邪,就與少陰同時發病,出現頭痛、口幹、心煩、腹部脹滿而渴等病;第二天陽明受邪,就與太陰同時發病,出現腹部脹滿、身體發熱、不想進食,譫語等症;第三天少陽受邪,就與厥陰同時發病,出現耳聾、陰囊縮入、四肢冰冷、湯水喝不進、不省人事等症,大約六天就會死亡。如果三陰三陽、五臟六腑都受邪患病,導致營衛之氣不流行,臟腑不通,則必死無疑。13、如果病人不是兩感病,又沒有發生傳經,並且未再感受新的致病邪氣的,到第七天,太陽病就會衰退,頭痛就會好轉;第八天,陽明病衰退,發熱就會稍退;第九天,少陽病衰退,耳聾漸漸恢復,就能聽得見聲音;第十天,太陰病衰退,腹部脹滿減輕,恢復到正常,並想吃東西;十一天少陰病衰退,口渴就會停止,舌幹消失,並且打噴嚏;十二天厥陰病衰退,縮入的陰囊就會鬆弛復原,少腹拘急緩解,邪氣均去,病人精神爽慧。14、如果經過了十三天病情仍繼續發展,寸關尺三部脈均沉伏不顯的,則預後險惡。15、如果又感受其他邪氣,變成其他疾病的,應當依據後述壞病症進行施治。如果尺寸脈都緊而有力,又感受寒邪的,就會轉變成溫瘧。如果寸脈浮滑、尺脈濡弱,感受風邪的,就會轉變成風溫。如果寸脈洪數、尺脈實大,再感受溫熱,就會轉變成溫毒。溫毒是最嚴重的一種病。如果寸脈濡弱、尺脈弦緊的,又感受溫邪,就會轉變成溫疫。這些都是冬季感受寒邪,而變成溫病的疾病。總之,必須詳加診察所變之證,因證立法處方,隨證施治。16、大凡人們有了疾病,往往不及時就醫,卻隱瞞忍耐,希望能夠僥倖痊癒,結果成了頑固難治的疾病。小孩及婦女,尤其如此。因此,一旦感受時令不正之氣而身體不適,就應該及早告訴醫生,及時找出病因,趁邪尚在肌表、病勢尚輕淺時,及時進行治療,多能治癒。如果患病的人隱瞞忍耐,多天后才找醫生,邪氣已經深入臟腑,就難於治療了。這是那些有患病人的人家,應當注意的要點。凡是製作湯藥,要不拘時間,不避早晚,發覺病後,不論早晨晚上,馬上就煎湯服藥治療,那麼疾病就容易痊癒。如果稍有遲誤,疾病就會傳變,雖然想根治,也無能為力了。此外,服藥不遵法度,隨意違反醫囑,還不如不治療。17、大凡傷寒病,多為感受風寒所致。風寒開始侵襲肌表,漸至由表入裏,病邪入裏就不容易解除了。因此,凡風寒在表,應及時治療,施用發汗解表,並注意服藥後適當複蓋衣被,使周身溫暖而得汗,病邪就會消散。如果不遵循表裏先後的證治規律,一起病就行攻下,就會引起變證。因此,如果表證尚未解除,還應當先解表,表解後,才能使用攻下的方法。如果表證已解而裏證未除,一般可用下法。但若裏實未成,未見大滿大實之證,則不可攻下,若過早攻下,則病不能解除,如果表證已解,而裏實已甚,腸中燥屎已成,而見大滿大實之證,就應攻下燥屎,燥屎得去,則病可愈。如果不能攻下,而妄行攻下,致正氣損傷,邪熱內入,而產生協熱下利、煩躁等各種變證的,不可勝數,病變輕的就會加重,重的就會死亡。18、陽熱熾盛陰液虧虛的症候,誤用發汗法治療就會導致死亡,用瀉下法治療就會痊癒。寒邪外盛、衛陽被遏的症候,用發汗法治療就會痊癒,用瀉下法治療就會導致死亡。如果明白這些道理,那麼怎麼會誤用神丹來發汗

又怎麼會妄用甘遂來瀉下

虛證與實證的治療,相距千里,疾病吉凶安危的變化,與治療息息相關。治療得當,就可去邪愈疾;治療不當,反會促使患者死亡。治療得當與否與疾病吉凶的變化,真可以說是如影隨形,如回應聲。由此可見,治病是多麼不容易的事啊

更何況陽熱盛的人服下桂枝湯,就會斃命;陰寒盛的人服下承氣湯,就會死亡。死亡與生存的關鍵,發生在傾刻間,甚至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會眼看著病人死亡。這些陰陽虛實、錯綜複雜的症候,其表現相差極其微小,如果發汗、吐下正好顛倒,那麼災禍馬上就會到來。而一些醫術淺薄、知識狹窄的醫生,看病懵懵懂懂,不知病的根源,一治療就發生錯誤,從而導致病人的死亡,還妄稱病人該死。至使冤魂堵塞了陰間的道路,死屍堆滿了曠野。仁慈的人看到這種情況,怎麼能不痛心呢

19、凡屬兩感病表裏同病的,治療應當有先有後。解表與攻裏,本來就屬兩種不同的治法,但固執錯誤,主觀臆斷的人,卻說什麼神丹甘遂混合服用,既解表邪,又除裏邪,言語雖巧,道理卻根本不通。聰明人的舉止行動,常審查周嚴、謹慎從事;而愚蠢人的行為舉止,往往魯莽急躁。醫生的行為直接關係到病人的安危,怎麼可以置病人安危于不顧,而強行狡辯呢

現今社會上有地位的人,只知追求顯赫的榮華富貴,卻看不到身體有死亡的危險。只有明白事理的人,才懂得愛護自己的生命,而不為名利所動搖。20、凡是溫服發汗的湯藥,處方後雖然說明一日服三次,但如果病情嚴重,服一次藥後病不能解除的,應當適當縮短服藥間隔時間,可以在半天內服完三次。如果藥不對證,服藥後就會有不適的感覺。病情重的,應該晝夜服藥,並嚴密觀察24小時,以防病情變化。如果服完一劑藥後,病症還在的,應當再煎制湯藥服用。此外,有的病人服藥後不易汗出,直至服完三劑藥後才汗出病解。如果服藥後始終不出汗的,屬於危險的症候。21、凡是患時氣病,到了五六天,病人口渴想飲水,卻又不能多喝的,就不應給病人喝。為什麼呢

因為此時病人裏熱未甚,飲水後不能消耗掉,就會產生疾病。到了七八天,口渴厲害想要喝水的,應當依病情酌情給與,但不能讓病人喝滿喝足。譬如,病人說要飲一鬥水,只給予五升。如果喝水後病人感覺腹部脹滿,小便不通暢,或氣喘,或呃逆,就不能再給予了,如果喝水後突然大汗出的,這是病要自愈的徵兆。22、一般說來,虛寒證口多不渴,如果反而出現口渴能飲水的,這是陽氣恢復、陰寒邪去、疾病將愈之兆。如果有不懂醫道的人,偶聽說患病能喝水,就會痊癒,於是稍見口渴的,就勉強給病人喝水,因而釀成變證,不可勝數。23、大凡患病,病人脈象動數,服湯藥後變成遲脈;或者原來的脈象浮大,現在變成小脈;或者初起神情躁煩不安,後來轉為神情安靜,這都是疾病將要痊癒的徵象。24、大凡治療溫熱病,可以針刺人體的五十九個穴位。人體的穴位共有三百六十五個,其中三十個穴位禁用艾灸,如果誤灸就會對人造成損害;七十九個穴位禁用針刺,如果針刺就會造成災禍,這是因為針刺或艾灸這些穴位,都會損傷骨髓。25、凡出現四損之脈的,三天就會死亡。所謂“四損”,是指正常人呼吸四次,病人脈搏來一次。如出現五損之脈的,一天就會死亡。所謂“五損”,是指正常人呼吸五次,病人脈搏來一次。如出現六損之脈的,一個時辰就會死亡。所謂“六損”,是指正常人呼吸六次,病人脈搏來一次。26、脈象盛大而身體怕冷,是患的傷寒病;脈象虛軟而身體發熱,是患的中暑病。27、脈象尺寸部都盛大,大汗淋漓而病不解的,為正不勝邪之兆,屬於死亡的症候。28、脈尺部寸部都呈虛象,發熱不停止的,為正虛邪熱亢極,屬於危險的症候。29、脈搏跳動忽快忽慢的,是心氣將竭、營衛之氣斷絕之象,病情危重。30、脈搏跳動堅硬搏指,如扭轉的繩索的,是真髒脈現之兆,預後不良。31、病人神昏譫言妄語,身體輕微發熱,脈象浮大,手足溫暖的,尚有生機;如果手足厥冷,脈象沉細的,則預後不良。以上所敍述的,是傷寒熱病的症候。

   〔方劑趣記圖解〕

 

朱砂安神丸

   金·李杲《醫學發明》

  

   記住廈安身柢連杆當柱

 

朱砂安神()地生連黃甘炙草當歸朱砂

   【組成】5味:生地8黃連18炙甘草16當歸8朱砂15

   【用法】為丸,每次服6,睡前開水送下。若作湯劑,用量酌減,朱砂不超過3為宜,研細用水飛,以藥汁送服。

   【功效】養陰清熱,鎮心安神。

   【主治】心陰不足,心陽有餘。

   【注意】朱砂含硫化汞,不宜多服或久服,謹防汞中毒。外感內傷都是痙病的根源。辨痙濕暍脈證

   痙,音熾,又作痙,巨郢切,下同。

   〔讀經先知〕痙病,是以項背強急、口噤不開、甚至角弓反張為主要表現的病症。外感內傷均可引起痙病。本篇所論,主要是外邪所致的痙病。濕病,是感受濕邪所致的病症,其中有外濕與內濕之分,本篇主要討論了外濕為患的症候特點、治則、治禁等問題。暍即中暑,本篇主要討論了暍病的症候特點。

 

〔原文〕

   1、傷寒所致太陽病痙濕暍此三種,宜應別論,以為與傷寒相似,故此見之。2、太陽病,發熱無汗,反惡寒者,名曰剛痙。3、太陽病,發熱汗出而不惡寒,《病源》雲惡寒。名曰柔痙。4、太陽病,發熱,脈沉而細者,名曰痙。5、太陽病,發汗太多,因致痙。6、病身熱足寒,頸項強急,惡寒,時頭熱面赤,目脈赤,獨頭面搖,卒③口噤,背反張者,痙病也。7、太陽病,關節疼痛而煩,脈沉而細一作緩者,此名濕痹。一雲中濕。濕痹之候,其人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當利其小便。8、濕家④之為病,一身盡疼,發熱,身色如似熏黃。9、濕家,其人但頭汗出,背強,欲得被覆向火,若下之早則噦,胸滿,小便不利,舌上如胎者,以丹田⑤有熱,胸中有寒,渴欲得水,而不能飲,口燥煩也。10、濕家下之,額上汗出,微喘,小便利一雲不利。者死,若下利不止者亦死。11、問曰:風濕相搏,一身盡疼痛,法當汗出而解。值天陰雨不止,醫雲此可發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

答曰:發其汗,汗大出者,但風氣去,濕氣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風濕者,發其汗,但微微似欲出汗者,風濕俱去也。12、濕家病,身上疼痛,發熱面黃而喘,頭痛鼻塞而煩,其脈大,自能飲食,腹中和無病,病在頭中寒濕,故鼻塞。內⑥藥鼻中則愈。13、病者一身盡疼,發熱日晡所⑦劇者,此名風濕。此病傷於汗出當風,或久傷取冷⑧所致也。14、太陽中熱者,暍是也。其人汗出惡寒,身熱而渴也。15、太陽中暍者,身熱疼重而脈微弱,此以夏月傷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16、太陽中暍者,發熱,惡寒,身重而疼痛,其脈弦細芤遲,小便已,灑灑然⑨毛聳,手足逆冷,小有勞身即熱,口開,前板齒燥。若發汗則惡寒甚,加溫針則發熱甚,數下之則淋甚。

 

〔注釋〕

   ①痙病,是以項背強急、口噤不開、甚則角弓反張等為主要表現的病症。

   ②暍:即傷暑。

   ③卒:忽然。

   ④濕家:久患濕病的人。

   ⑤丹田:泛指臍下部位。

   ⑥內:同“納”,放入、塞入之義。

   ⑦日晡所:午後申時(下午三時至五時)左右的時間。

   ⑧久傷取冷:長期貪涼飲冷被寒邪所傷。

   ⑨灑灑然:惡寒貌。

 

〔譯文〕

   1、外邪所致的痙、濕、暍這三種病,應該另外討論。由於此三者與太陽病的表現相似,所以在本篇敍述。2、太陽病,有痙病的表現,而又見發熱、無汗、怕冷的,名叫剛痙。3、太陽病,有痙病的表現,而又見發熱、出汗、不怕冷的,名叫柔痙。4、太陽病,有頸項強急、口噤不開、角弓反張等痙病的表現,又見發熱、脈象沉而細的,名叫痙,為邪實正虛之候,治療十分困難。5、太陽病,因為發汗太過,汗出過多,津液損傷,筋脈失養,因而形成痙病。6、病人身上發熱足部發涼,頸項強急,畏寒,有時頭部烘熱,面部及眼睛發紅,頭部動搖不停,突然出現牙關咬緊不開、背部強直、角張反張的,這就是痙病。7、太陽病,關節疼痛厲害,脈象沉細的,這叫濕痹,濕痹的症候表現,多有小便不通暢,大便溏泄。8、久患濕病的人,出現周身疼痛、發熱、肌膚發黃、色如煙熏的,這是濕邪久鬱化熱、濕熱鬱遏之候。9、久患濕病的人,出現頭部出汗,背部強硬不舒,形寒怕冷,想要蓋被或烤火取暖,這是寒濕郁於肌表,衛陽被遏之證,治當溫陽化濕解表,不可攻下。如果誤用攻下,勢必損傷正氣,導致陽氣下陷、濕阻於中,出現呃逆、胸悶、小便不通暢、口渴不能飲、舌上生苔等證。10、久患濕病的人,如果誤用攻下,出現額上出汗、微微氣喘、小便通利的,是陰竭于下、陽脫於上,病情險惡;如果出現腹瀉不停止的,為脾陽衰竭,也屬危候。11、問:風濕之邪相合,引起周身疼痛,依照治療法則,應當發汗驅邪,汗出邪散則病可痊癒。但正遇到天陰下雨不止,醫生說可以發汗,發了汗病卻不愈,這是什麼原因呢

答:這是因為發汗太過,汗出很多,這樣只驅除了風邪,而濕邪仍然存在,所以沒有痊癒。倘若用發汗法治療風濕病,只宜讓病人微微出汗,這樣風邪和濕邪才能同時解除。12、久患濕病的人,出現身體疼痛、發熱、面色發黃、氣喘、頭痛、鼻塞、心煩不安,如果病人脈象大,飲食正常的,這是胃腸調和無病,濕熱鬱滯在上所致,所以鼻塞。在治療上,可用藥塞入鼻孔裏,就可痊癒。13、病人周身疼痛,發熱,午後增劇的,這叫風濕。風濕的成因,是汗出後感受風邪,或長期貪涼取冷所致。14、感受暑熱之邪而引起的太陽病症,就是暍。病人症候表現是身熱、口渴、出汗、怕冷。15、太陽中暑證,出現身體發熱、沉重、疼痛,脈象微弱的,這是夏季被冷水所傷,水濕侵入肌表所致。16、太陽中暑證,出現發熱,怕冷,身體沉重疼痛,脈象弦細芤遲,解了小便後,就毛骨悚然、怕冷更甚,手足冰涼,稍微勞動,身體就發熱,口就張開呼吸,門齒乾燥。這是暑濕相兼而又氣陰不足之證,治當清暑益氣化濕,禁用發汗、攻下、溫針。如果誤用發汗法治療,就會使怕冷更加嚴重;誤用溫針,就會使發熱更劇;如果屢次攻下,就會出現小便淋澀不通。

   〔方劑趣記圖解〕

 

理中丸

   漢·張仲景《傷寒論》趣

   記裏中強人趕豬

 

()中姜幹人參甘炙草術白

   【組成】4味:幹薑90人參90炙甘草90白術90

   【用法】研末為蜜丸。一日服23次,每次912,開水送下;若作湯劑,用量按比例酌減。

   【功效】健脾益胃,溫中祛寒。

   【主治】①脾胃虛寒。②陽虛失血,病後喜唾,小兒慢驚,胸痹等證因脾胃虛寒所致者。

   現用於治療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胃擴張,慢性結腸炎等屬脾胃虛寒者。

   【注意】對於病後喜唾、多涎,或小兒慢驚,可服蜜丸,以少量續進,徐徐收功。若寒盛病重,病勢較急,如上吐下瀉,胸痹作痛等,則當作湯劑飲服,以收速效。濕虛藏在體內,陰邪浮於表外,人則會生太陽病。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上

   合一十六法。方一十四首。

   〔讀經先知〕所謂太陽病,就是表證。具體來說,就是發生在外感病初期階段,外邪侵襲肌表,以發熱、畏寒、頭痛項強、脈浮為主要表現的病症。太陽病包括太陽中風證及太陽傷寒證兩大類型。太陽中風證以汗出,脈緩為特點,治用解肌祛風、調和營衛法,方用桂枝湯;太陽傷寒證以無汗、脈緊為特點,治用發汗解表法,方用麻黃湯。太陽病誤治失治轉為其他病症的,稱為太陽病變證。太陽病變證較為複雜,其中既有實證熱證,又有虛證寒證,還有寒熱錯雜證。仲景於太陽篇詳述了諸多變證及其證治,示人以規矩,給人以範例,充分體現了“觀其脈證、隨證治之”的精神。此外,太陽篇還討論了太陽兼夾證、太陽病的治禁、傳變、預後等問題。

 

〔原文〕

   1、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①而惡寒。2太陽病,發熱,汗出,惡風,脈緩②者,名為中風③。3、太陽病,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④者,名為傷寒。4、傷寒一日,太陽受之,脈若靜⑤者,為不傳;頗欲吐,若躁煩,脈數急者,為傳也。5、傷寒二三日,陽明、少陽證不見者,為不傳也。6、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⑥。若發汗已,身灼熱者,名風溫⑦。風溫為病,脈陰陽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語言難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視失溲⑧。若被火⑨者,微發黃色,劇則如驚癇,時瘛疭((B10)),若火熏之((B11))。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7、病有發熱惡寒者,發于陽也;無熱惡寒者,發于陰也。發于陽,七日愈。發于陰,六日愈。以陽數七、陰數六故也。8、太陽病,頭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經盡故也。若欲作再經((B12))者,針足陽明((B13)),使經不傳則愈。9、太陽病欲解時,從巳至未((B14))上。10、風家((B15)),表解而不了了((B16))者,十二日愈。11、病人身太熱((B17)),反欲得衣者,熱在皮膚((B18)),寒在骨髓((B19))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膚,熱在骨髓也。12、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B20)),陽浮者熱自發,陰弱者汗自出,嗇嗇((B21))惡寒,淅淅((B22))惡風,翕翕((B23))發熱,鼻鳴幹嘔者,桂枝湯主之。方一。桂枝三兩,去皮芍藥三兩甘草二兩,炙生薑三兩,切大棗十二枚,擘((B24))上五味,呚咀((B25))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適寒溫,服一升。服已須臾,啜((B26))熱稀粥一升餘,以助藥力。溫覆令一時許,遍身((NE04C))((NE04C))((B27))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後服,不必盡劑。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後服小促其間。半日許,令三服盡。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時((B28))觀之。服一劑盡,病症猶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劑。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B29))、酒酪((B30))、臭惡等物。13、太陽病,頭痛,發熱,汗出,惡風,桂枝湯主之。方二。用前第一方。14、太陽病,項背強幾幾((B31)),反汗出惡風者,桂枝加葛根湯主之。方三。葛根四兩麻黃三兩,去節芍藥二兩生薑三兩,切甘草二兩,炙大棗十二枚,擘桂枝二兩,去皮上七味,以水一鬥,先煮麻黃、葛根,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須啜粥,余如桂枝法將息及禁忌。臣億等謹按:仲景本論,太陽中風自汗用桂枝,傷寒無汗用麻黃,今證雲汗出惡風,而方中有麻黃,恐非本意也。第三卷有葛根湯證,雲無汗、惡風,正與此方同,是合用麻黃也。此雲桂枝加葛根湯,恐是桂枝中但加葛根耳。15、太陽病,下之後,其氣上沖者,可與桂枝湯,方用前法。若不上沖者,不得與之。四。16、太陽病三日,已發汗,若吐、若下、若溫針,仍不解者,此為壞病((B32)),桂枝((B33))不中((B34))與之也。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桂枝本為解肌,若其人脈浮緊,發熱汗不出者,不可與之也。常須識((B35))此,勿令誤也。五。17、若酒客((B36))病,不可與桂枝湯,得之則嘔,以酒客不喜甘故也。18、喘家((B37)),作桂枝湯,加厚樸杏子佳。六。19、凡服桂枝湯吐者,其後必吐膿血也。20、太陽病,發汗,遂漏((B38))不止,其人惡風,小便難,四肢微急,難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湯主之。方七。桂枝三兩,去皮芍藥三兩甘草三兩,炙生薑三兩,切大棗十二枚,擘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本雲,桂枝湯今加附子。將息如前法。21、太陽病,下之後,脈促((B39))胸滿者,桂枝去芍藥湯主之。方八。促,一作縱。桂枝三兩,去皮甘草二兩,炙生薑三兩,切大棗十二枚,擘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本雲,桂枝湯今去芍藥。將息如前法。22、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主之。方九。桂枝三兩,去皮甘草二兩,炙生薑三兩,切大棗十二枚,擘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本雲,桂枝湯今去芍藥加附子。將息如前法。23、太陽病,得之八九日,如瘧狀,發熱惡寒,熱多寒少,其人不嘔,清便欲自可((B40)),一日二三度發。脈微緩((B41))者,為欲愈也;脈微而惡寒者,此陰陽俱虛((B42)),不可更發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熱色((B43))者,未欲解也,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癢,宜桂枝麻黃各半湯。方十。桂枝一兩十六銖,去皮芍藥生薑切甘草炙麻黃各一兩,去節大棗四枚,擘杏仁二十四枚,湯浸,去皮尖及兩仁者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溫服六合。本雲,桂枝湯三合,麻黃湯三合,並為六合,頓服。將息如上法。臣億等謹按,桂枝湯方,桂枝、芍藥、生薑各三兩,甘草二兩,大棗十二枚。麻黃湯方,麻黃三兩,桂枝二兩,甘草一兩,杏仁七十個。今以演算法約之,二湯各取三分之一,即得桂枝一兩十六銖,芍藥、生薑、甘草各一兩,大棗四枚,杏仁二十三個零三分枚之一,收之得二十四個,合方。詳此方乃三分之一,非各半也,宜雲合半湯。24、太陽病,初服桂枝湯,反煩不解者,先刺風池、風府,卻與桂枝湯則愈。十一。用前第一方。25、服桂枝湯,大汗出,脈洪大者,與桂枝湯如前法。若形似瘧,一日再發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黃一湯。方十二。桂枝一兩十七銖,去皮芍藥一兩六銖麻黃十六銖,去節生薑一兩六銖,切杏仁十六個,去皮尖甘草一兩二銖,炙大棗五枚,擘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日再服。本雲,桂枝湯二分,麻黃湯一分,合為二升,分再服。今合為一方,將息如前法。臣億等謹按,桂枝湯方,桂枝、芍藥、生薑各三兩,甘草二兩,大棗十二枚。麻黃湯方,麻黃三兩,桂枝二兩,甘草一兩,杏仁七十個。今以演算法約之,桂枝湯取十二分之五,即得桂枝、芍藥、生薑各一兩六銖,甘草二十銖,大棗五枚。麻黃湯取九分之二,即得麻黃十六銖,桂枝十銖三分銖之二,收之得十一銖,甘草五銖三分銖之一,收之得六銖,杏仁十五個九分枚之四,收之得十六個。二湯所取相合,即共得桂枝一兩十七銖,麻黃十六銖,生薑、芍藥各一兩六銖,甘草一兩二銖,大棗五枚,杏仁十六個,合方。26、服桂枝湯,大汗出後,大煩渴不解,脈洪大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方十三。知母六兩石膏一斤,碎,綿裹甘草炙,二兩,粳米六合人參三兩上五味,以水一鬥,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27、太陽病,發熱惡寒,熱多寒少。脈微弱者,此無陽也,不可發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湯。方十四。桂枝去皮芍藥麻黃甘草各十八銖,炙大棗四枚,擘生薑一兩二銖,切石膏二十四銖,碎,綿裹上七味,以水五升,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本雲,當裁為越婢湯、桂枝湯合之,飲一升。今合為一方,桂枝湯二分,越婢湯一分。臣億等謹按,桂枝湯方,桂枝、芍藥、生薑各三兩,甘草二兩,大棗十二枚。越婢湯方,麻黃二兩,生薑三兩,甘草二兩,石膏半斤,大棗十五枚。今以演算法約之,桂枝湯取四分之一,即得桂枝、芍藥、生薑各十八銖,甘草十二銖,大棗三枚。越婢湯取八分之一,即得麻黃十八銖,生薑九銖,甘草六銖,石膏二十四銖,大棗一枚八分之七,棄之。二湯所取相合,即共得桂枝、芍藥、甘草、麻黃各十八銖,生薑一兩三銖,石膏二十四銖,大棗四枚,合方。舊雲,桂枝三,今取四分之一,即當雲桂枝二也。越婢湯方,見仲景雜方中,《外台秘要》一雲起脾湯。28、服桂枝湯,或下之,仍頭項強痛,翕翕發熱,無汗,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術湯主之。方十五。芍藥三兩甘草二兩,炙生薑切白術茯苓各三兩大棗十二枚,擘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小便利則愈。本雲,桂枝湯今去桂枝,加茯苓、白術。29、傷寒脈浮,自汗出,小便數,心煩,微惡寒,腳攣急,反與桂枝欲攻其表,此誤也。得之便厥,咽中幹,煩躁,吐逆者,作甘草幹姜湯與之,以複其陽;若厥愈足溫者,更作芍藥甘草湯與之,其腳即伸;若胃氣不和,譫語者,少與調胃承氣湯;若重發汗,複加燒針者,四逆湯主之。方十六。

   甘草幹姜湯方

   甘草四兩,炙幹薑二兩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溫再服。

   芍藥甘草湯方

   白芍藥甘草各四兩,炙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溫再服。

   調胃承氣湯方

   大黃四兩,去皮,清酒洗甘草二兩,炙芒消半升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內芒消,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溫服之。

   四逆湯方

   甘草二兩,炙幹薑一兩半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強人可大附子一枚、幹薑三兩。30、問曰:症象陽旦((B45)),按法治之而增劇,厥逆,咽中幹,兩脛拘急而譫語。師曰:言夜半手足當溫,兩腳當伸,後如師言,何以知此

答曰:寸口脈浮而大,浮為風,大為虛,風則生微熱,虛則兩脛攣,病形象桂枝,因加附子參其間,增桂令汗出,附子溫經,亡陽故也。厥逆咽中幹,煩躁,陽明內結,譫語煩亂,更飲甘草幹姜湯,夜半陽氣還,兩足當熱,脛尚微拘急,重與芍藥甘草湯,爾乃脛伸,以承氣湯微溏,則止其譫語,故知病可愈。

 

〔注釋〕

   ①頭項強痛:強,不柔和貌。頭項強痛,即頭痛項部不柔和。

   ②脈緩:脈縱緩,與緊脈相對而言,非遲緩之謂。

   ③中風:中,音眾。中風,即傷風,與突然暈倒、口眼歪斜的中風病不同。

   ④脈陰陽俱緊:陰陽,指尺寸而言,即寸脈為陽,尺脈為陰。脈陰陽俱緊,即脈寸關尺三部均緊。

   ⑤脈若靜:指脈象靜止未變。

   ⑥溫病:廣義傷寒之一,為感受溫熱之邪所致的外感疾病。

   ⑦風溫:此指溫病誤用辛溫發汗所致的變證。

   ⑧失溲:溲,漢時既指小便,又指大便。此處失溲,指大小便失禁。

   ⑨被火:指誤用火治法治療,如誤用艾灸、火熏、溫針等治法。

   ((B10))瘛疭:抽搐。

   ((B11))若火熏之:形容膚色發黃而晦暗,如煙火熏灼的一般。

   ((B12))欲作再經:欲傳他經。

   ((B13))針足陽明:針剌足陽明經的穴位。

   ((B14))從巳至未:巳,上午九時至十一時,未,下午一時至三時。從巳至未,即從九時至十五時。

   ((B15))風家:感受風邪的患者。

   ((B16))不了了:病情尚未徹底痊癒的不清爽、不舒適的感覺。

   ((B17))太熱:即大熱。

   ((B18))皮膚:指淺層,指外。

   ((B19))骨髓:指深層,指內。

   ((B20))陽浮陰弱:既指病機,又指脈象。從病機看,陽浮指衛氣浮盛,陰弱指營陰不足。從脈象看,陽浮指輕按脈浮,陰弱指重按脈弱。

   ((B21))嗇嗇:畏怯怕冷貌。

   ((B22))淋淋:風聲,形容如寒風侵入肌膚一樣的畏風。

   ((B23))翕翕:發熱輕淺貌。

   ((B24))擘:用手掰開物品。

   ((B25))咬咀:嘴嚼,引申為搗細。

   ((B26))啜:飲。

   ((B27))((NE050))((NE050)):小雨潮濕貌。

   ((B28))周時:一日一夜,二十四小時。

   ((B29))五辛《本草綱目》為大蒜、小蒜、韭、胡荽、芸苔。

   ((B30))乳製品。

   ((B31))幾幾音緊緊(jin jin)緊固拘急不柔和貌。

   ((B32))壞病誤治或自身惡化病情變壞難以以六經正其名者。

   ((B33))桂枝指桂枝湯。

   ((B34))不中不當。

   ((B35))通訁志記住的意思。

   ((B36))酒客嗜酒之人。

   ((B37))喘家素有喘病的人。

   ((B38))汗出淋漓不止。

   ((B39))脈促脈急促、短促。

   ((B40))清便欲自可謂大小便趨於正常。

   ((B41))脈微緩脈象和緩。

   ((B42))陰陽俱虛指表裏俱虛。

   ((B43))熱色紅色。

   ((B44))無陽指陽虛。

   ((B45))陽旦指陽旦湯證即桂枝湯證。

 

〔譯文〕

   1、太陽病的基本症候特徵是脈象浮、頭痛、項部拘急不舒、畏寒。2、太陽病,發熱,汗出,畏風,頭痛,項部拘急不舒,脈象浮緩的,就叫做中風。3、太陽病,已經發熱,或者還未發熱,畏冷,頭痛,項部拘急不舒,身體疼痛,嘔逆,無汗,寸關尺三部脈象均浮緊的,就叫做傷寒。4、外感病第一天,邪在太陽,如果脈證靜止在太陽未變的,這是疾病未發生傳變。如果病人總想嘔吐、煩躁不安、脈象數而急疾,為邪氣傳裏之象,表示病已傳變。5、外感病二三天,已到邪傳陽明、少陽之期,如果不見陽明、少陽病見證,而只見太陽病症候的,表示病未傳變。6、太陽病,出現發熱、口渴、不怕冷的,就叫做溫病。溫病為感受溫邪所致,所以禁用辛溫發汗、禁用攻下、禁用火攻。如果誤用辛溫發汗,就會使熱勢更甚,出現身體灼熱、尺部寸部脈象均浮盛、自汗出、身體沉重、時時嗜睡、呼吸時鼻有鼾聲、說話困難,這就叫風溫。如果誤用攻下,耗傷陰液,就會出現小便短少不通暢,兩目直視、大便失禁。如果誤用火攻,就會使邪熱更熾,火熱內攻,輕的會引起肌膚發黃,嚴重的會引起手足陣發抽搐,好象驚癇發作一樣的症狀,膚色發黃很深,象煙火熏過的一樣。一次誤治,病人尚可苟延時日,反復誤治,就會斷送病人生命。7、患外感病,如果出現發熱畏寒的症狀,是病在陽經的表現;如果出現無熱畏寒的症狀,是病在陰經的表現。病在陽經的,大約七天可以痊癒;病在陰經的,大約六天可以痊癒。這是因為七屬於陽數、六屬於陰數的緣故。8、太陽病,頭痛超過七天而自行痊癒的,是因為邪氣行盡太陽經的緣故。如果邪氣未盡,有向陽明經傳變趨勢,可以針刺足陽明經穴,使經氣疏通,抗邪力增強,邪氣不能內傳陽明,疾病就會痊癒。9、太陽病將要解除的時間,多在上午九時至下午三時之間。10、容易患太陽中風的人,表證解除以後,身體仍感覺不舒適的,需待一定的時日,正氣恢復,才能痊癒。11、病人體表發熱,反而想穿很多衣服,這是外部假熱、內部真寒的表現;體表怕冷,反而不想穿衣服,這是外部假寒、內部真熱的反映。12、太陽中風證,衛陽抗邪而浮盛于外,營陰不能內守而弱于內,衛陽浮盛於外就發熱,營陰不能內守則汗自出,病人畏縮怕冷,瑟瑟畏風,象皮毛複蓋身上一樣發熱,鼻塞氣息不利,幹嘔的,應當用桂枝湯主治。

   桂枝湯方

   桂枝三兩,去皮芍藥三兩甘草二兩,灸生薑三兩,切片大棗十二枚,剖開以上五味藥,搗碎前三味藥,與後兩藥混合,加水七升,用微火煎煮成三升,去掉藥渣,待藥汁冷熱適當時,服藥一升,一日服三次。服藥後一會兒,喝熱稀粥一大碗,以助藥力,並複蓋棉被約二個小時,取暖保溫來幫助發汗。發汗程度最好是遍身微微出汗,不要讓汗出如流水一樣淋漓不斷,否則傷陽耗陰,疾病就一定不能解除。如果服了第一次藥後汗出疾病痊癒,就停止服第二次、第三次藥,不需要把一劑藥都服盡。如果服第一次藥汗不出,可以依照以上服藥方法服第二次藥。如果服第二次藥還無汗出,那麼,第三次藥可適當提前服,可在半天左右將一劑服完。如果病情重的,可以白天夜晚服藥,一天24小時進行嚴密觀察。如果服完一劑藥後,病症仍然存在的,可以再繼續服藥,倘若服藥後仍不出汗,那麼,就可一直服藥二三劑。服藥期間、禁食生冷、粘滯滑膩、油膩、大蒜、小蒜、芸苔、胡荽、動物乳類及其製品,腐敗變質及不良氣味的食品。13、太陽病,只要出現頭痛、發熱、汗出、畏風的,就可以用桂枝湯主治。14、太陽病,項背部拘緊不柔和、俯仰不能自如,本應當無汗,反而出現汗出、怕風等太陽中風證的,用桂枝加葛根湯主治。

   桂枝加葛根湯方

   葛根四兩芍藥三兩生薑三兩切片甘草二兩炙大棗十二枚剖開桂枝二兩去皮以上六味藥,用水一鬥,先加入葛根煎煮,煮去水分二升,除去上面的白沫,再加入其他藥物,共煎煮成三升,去掉藥渣,每次溫服一升。服藥後複蓋棉被取暖保溫以助發汗,使病人遍身微微汗出為度。除服藥後不需喝熱粥外,其餘的調養護理方法及服藥禁忌均同桂枝湯。15、太陽病,誤用了瀉下藥之後,病人自覺胸中有氣逆上沖感覺的,可以用桂枝湯治療,服藥方法同前。如果誤下後沒有氣逆上沖感覺的,則不能用桂枝湯治療。16、太陽病第三天,已經用了發汗的方法,或者用了吐法,或者用了攻下法,或者用了溫針的方法,病情仍然不解除的,這就是壞病,桂枝湯已不再適用。對於壞病,應該詳細診察其脈象、症狀,瞭解使用了何種錯誤治法及演變為何種病症,因證立法,隨證治療。桂枝湯本來是解肌和營的方劑,適用於太陽中風證。如果病人脈象浮緊、發熱、汗不出的,屬太陽傷寒證,不可用桂枝湯治療。醫者務須經常記住這一點,千萬不要發生錯誤。17、平素嗜酒的人,如果患了太陽中風證,不當用桂枝湯治療,如果服用了桂枝湯,就會出現嘔吐,這是因為嗜酒的人多濕熱內蘊,而桂枝湯是辛甘溫之劑,用後更助熱留濕的緣故。18、宿有喘疾的病人,患了太陽中風證,引動喘疾發作的,用桂枝湯加厚樸、杏子治療最好。19、凡是內熱熾盛的病人,如果服用桂枝湯而發生嘔吐的,以後可能會出現吐膿血的變證。20、太陽病,發汗太過,導致汗出淋漓不止、病人怕冷、小便短小、四肢微感拘急疼痛、屈伸困難,如果頭痛、發熱等表證仍然存在的,用桂枝加附子湯主治。

   桂枝加附子湯方

   桂枝三兩去皮芍藥三兩甘草三兩炙生薑三兩切片大棗十二枚剖開附子一枚炮製去皮破成八片以上六味藥,加水七升,煎煮成三升,去掉藥渣,每次溫服一升。舊本說:現用桂枝湯加入附子,其調養護理的方法同前。21、太陽病,誤用攻下之後,出現脈象急促、短促,胸部脹悶的,用桂枝去芍藥湯主治。

   桂枝去芍藥湯方

   桂枝三兩去皮甘草二兩炙生薑三兩切片大棗十二枚剖開以上四味藥,用水七升,煎煮成三升,去藥渣,每次溫服一升。舊本說:現用桂枝湯去掉芍藥,調養護理方法同前。22、如果誤下後出現胸部滿悶、脈微、畏風寒較重的,用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主治。

   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方

   桂枝三兩去皮甘草二兩炙生薑三兩切片大棗十二枚剖開附子一枚炮製去皮破成八片以上五味藥,用水七升,煎煮成三升,去掉藥渣,每次溫服一升。舊本說:現用桂枝湯去掉芍藥加入附子,其調養護理方法同前。23、太陽病,已經得了八九天,病人發熱怕冷,發熱的時間較長,怕冷的時間較短,一天發作二三次,好象瘧疾一樣,病人不嘔吐,大小便正常,這是邪氣鬱滯在表的表現。此時,如果脈象漸趨調勻和緩的,是邪氣去、正氣複的症象,疾病將要痊癒。如果脈象微弱而怕冷的,這是表裏陽氣均虛,可能系誤用汗、吐、下所致,因此,就不能再用發汗、攻下、湧吐的方法治療了。如果面部反而出現紅色的,表明邪氣仍鬱滯在肌表未能解除,病人皮膚還一定有搔癢的症狀,適宜用桂枝麻黃各半湯治療。

   桂枝麻黃各半湯方

   桂枝一兩十六銖,去皮芍藥生薑切片甘草炙麻黃各一兩,去節大棗四枚剖開杏仁二十四枚,用水浸泡,去掉皮尖及雙仁的以上七味藥,用水五升,先加入麻黃煎煮,待煮一、二沸,除去上面的白沫,再加入其餘各藥,煎煮成一升八合,去掉藥渣,每次溫服六合。舊本說:取桂枝湯三合,麻黃湯三合,合為六合,一次服完。調養護理方法同前。24、太陽病,服了一遍桂枝湯,不僅表證不解,反而增添了煩悶不安的感覺,這是邪氣鬱滯太甚所致。治療應當先針刺風池、風府,以疏經泄邪,然後再給予桂枝湯就可以痊癒。25、服桂枝湯發汗,汗不遵法,出現大汗出、脈象洪大,而發熱,畏寒,頭痛等表證仍然存在的,為病仍在表,仍應給予桂枝湯治療,服藥方法同前。如果病人發熱怕冷,發熱的時間長,怕冷的時間短,好象發瘧疾一樣,一天發作二次的,用小發汗法就能治癒,適宜用桂枝二麻黃一湯。

   桂枝二麻黃一湯方

   桂枝一兩十七銖,去皮芍藥一兩六銖麻黃十六銖,去節生薑一兩六銖,切片杏仁十六個,去皮尖甘草一兩二銖,炙大棗五枚,剖開以上七味藥,用水五升,先加入麻黃,煮開一、二滾,除去上面的白沫,再加入其他藥物,煎煮成二升,去掉藥渣,每次溫服一升,一日服二次。舊本說:取桂枝湯二份,麻黃湯一份,混合成二升,分二次服。調養護理方法同前26、太陽中風證,服了桂枝湯後,汗出得很多,病人出現心煩口渴很厲害、飲水不能緩解、脈象洪大的,這是邪傳陽明,熱盛而津傷,用白虎加人參湯主治。

   白虎加人參湯方

   知母六兩石膏一斤,打碎,用布包甘草炙,二兩粳米六合人參三兩以上五味藥,加水一鬥煎煮,待粳米煮熟,去掉藥渣,每次溫服一升,一天服三次。27、太陽病,發熱怕冷,發熱的時間長,怕冷的時間短,一天發作二三次,並見心煩、口渴的,為表鬱兼內熱之證,可用桂枝二越婢一湯治療。如果病人脈象微弱的,這是陽氣虛弱,不能用發汗法治療。

   桂枝二越婢一湯方

   桂枝去皮芍藥麻黃甘草各十八銖,炙大棗四枚,剖開生薑一兩二銖,切片石膏二十四銖,打碎,用布包以上七味藥,用水五升,先加入麻黃,煮開一二滾,除去浮在上面的白沫,再加入其他藥物,煎煮成二升,去掉藥渣,每次溫服一升。舊本說:應當是將越婢湯、桂枝湯的煎劑混合,每次溫服一升。現將二方混合成一方,取桂枝湯二份藥量,越婢湯一份藥量。28、服了桂枝湯,或使用了瀉下法後,病人仍然頭痛,項部拘急不柔和,象皮毛複蓋身上一樣發熱,無汗,胃脘部脹滿,微感疼痛,小便不通暢的,用桂枝去桂加茯苓白術湯主治。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術湯方。

   芍藥三兩甘草二兩,炙生薑切片白術茯苓各三兩大棗十二枚,剖開以上六味藥,用水八升,煎煮成三升,去掉藥渣,每次溫服一升,服藥後小便通暢的就可痊癒。舊本說:現用桂枝湯去掉桂枝,加入茯苓、白術。29、傷寒病,症見脈浮、自汗出、小便頻數、心煩、輕微怕冷、兩小腿肚拘急疼痛、難以屈伸的,是太陽中風兼陽虛陰虧證,治當扶陽解表,反而單用桂枝湯來解表,這是錯誤的治法。服藥後就出現了四肢冰冷,咽喉乾燥、煩躁不安、嘔吐等症狀,是誤治導致陰陽兩虛。治療應該先給予甘草幹姜湯,來複陽氣,如果服了甘草幹姜湯後四肢厥冷轉愈而見兩腿溫暖的,說明陽氣已複。然後,再給予芍藥甘草湯來複陰,陰液恢復,病人兩小腿肚拘急疼痛解除,兩腿即可自由伸展。假如誤汗傷津,致腸胃燥實而氣機不調和,出現譫言妄語等見症的,可以少量調胃承氣湯治療。如果反復發汗,再加上用燒針強迫發汗,汗多亡陽,導致少陰陽衰的,應當用四逆湯主治。

   甘草幹姜湯方

   甘草四兩,炙幹薑二兩以上二味藥,用水三升,煎至一升五合,去掉藥渣,分二次溫服。

   芍藥甘草湯方

   白芍藥甘草各四兩,炙以上二味藥,加水三升煎煮,煮至一升五合,去操藥渣,分二次溫服。

   調胃承氣湯方

   大黃四兩,去皮,用陳米酒洗甘草二兩,炙芒硝半升以上三味藥,用水三升,先加入大黃、甘草,煎煮成一升,去掉藥渣,再加入芒硝,然後放在火上稍煮至開即成,每次溫服少量。

   四逆湯方

   甘草二兩,炙幹薑一兩半附子一枚,用生的,去皮,破成八片以上三味藥,用水三升,煎煮成一升二合,去掉藥渣,分兩次溫服。身體強壯的人可以用大的附子一枚,幹薑三兩。30、問:病人的症狀象桂枝湯證,按照桂枝湯證的治法進行治療,結果反而使病情加劇,出現四肢冰冷、咽喉乾燥、兩小腿肌肉拘急疼痛,甚至出現譫語等症,老師預測到了病人半夜手足應當溫暖,兩腿應當舒展,後來病情發展果然如老師說的那樣,怎麼知道會這樣呢

老師答:病人寸口脈搏浮而大,浮是感受風邪,大是虛的表現,感受風邪就會產生輕微發熱,正氣虛弱就會出現兩小腿肌肉拘攣疼痛。症狀雖然很象桂枝湯證,其實不是桂枝湯證,而是太陽中風兼陰陽兩虛證。因此,在治療上必須用桂枝湯加附子以溫經發汗。但是醫生卻反而單用桂枝湯發汗,導致汗出亡陽,並兼陰液虧虛,從而出現四肢冰冷、咽喉乾燥、煩躁等症狀。治療先給予甘草幹姜湯,服藥後陽氣於半夜恢復,兩腿就由厥冷轉溫暖,而兩小腿肌肉拘攣疼痛尚未解除,於是再給予芍藥甘草湯,服藥後,陰液得複,則兩腳就自由伸展了。如果誤汗傷陰,導致陽明燥屎內結,就會出現譫語、心中煩亂不安等症,應當用承氣湯攻下裏實,服藥後大便微見溏瀉的,為燥屎得去,譫語等症就會停止,疾病即可以痊癒。

 

名醫扁鵲〔方劑趣記圖解〕

 

青蒿鱉甲湯

   清·吳瑭《溫病條辨》

  

   記情好別嫁請遞家母知

 

青蒿鱉()甲青蒿地生甲鱉牡丹皮知母

   【組成】5味:青蒿15生地12鱉甲15牡丹皮9知母9

   【用法】水煎服。

   【功效】滋陰透熱。

   【主治】濕病後期,熱伏陰分。

   現常用本方治療熱性病,或各種急性感染性疾病後期,屬於餘邪未盡,陰虛內熱者。

   〔本卷表解〕

   內容脈象特徵原因症狀尺部寸部脈象特徵及病因所主症狀尺部寸部脈象均浮太陽受邪患病頭項疼痛、腰脊拘緊不柔和尺部寸部脈象都長陽明受邪患病身體發熱、目痛、鼻乾燥、不能安臥尺部寸部脈象都弦少陽受邪患病胸脅疼痛而又耳聾尺部寸部脈象都沉細太陽受邪生病腹部脹滿,咽喉乾燥尺部寸部脈象都沉的少陰受邪生病舌燥,口渴尺部寸部脈象都微緩厥陰受邪生病煩悶、陰囊縮入

   內容脈象特徵診斷傷寒熱病的症候脈象盛大而身體怕冷傷寒病脈象虛軟而身體發熱中暑病脈象尺寸部都盛大,大汗淋漓而病不解死候脈尺部寸部都呈虛象,發熱不停止危候脈搏跳動忽快忽慢病情危重脈搏跳動堅硬搏指預後不良神昏譫言妄語,身體輕微發熱,脈象浮大,手足溫暖尚有生機

   內容名稱症候特點痙病、濕病、暍病的症候特點痙病病人身上發熱足部發涼,頸強強急,畏寒,有時頭部烘熱,面部及眼睛發紅,頭部動搖不停,突然出現牙關咬緊不開、背部強直、角張反張的現象濕痹關節疼痛厲害,脈象沉細,周身疼痛,發熱,肌膚發黃暍病感受暑熱之邪而引起,身熱,口渴,出汗,怕冷

   內容症狀方劑太陽病的症狀及治法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陽浮者,熱自發,陰弱者,汗自出,嗇嗇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熱,鼻鳴幹嘔桂枝湯太陽病,頭痛,發熱,汗出,惡風桂枝湯太陽病,項背強幾幾,反汗出惡風者桂枝加葛根湯太陽病,發汗,遂漏不止,其人惡風,小便難,四肢微急,難以屈伸桂枝加附子湯太陽病,下之後,脈促胸滿桂枝去芍藥湯太陽病,初服桂枝湯,反煩不解先刺風池、風府,再附以桂枝湯太陽病,發熱惡寒,熱多寒少。脈微弱者,此無陽也,不可發汗桂枝二越婢一湯服桂枝湯,或下之,仍頭項強痛,翕翕發熱,無汗,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桂枝去桂加茯苓白術湯得之便厥,咽中幹,煩躁,吐逆甘草幹姜湯

   〔名醫醫案〕

   寒濕內伏

   蓸某,女,4歲。身體強大,食量甚強,患身生紅泡子癢甚,時咳嗽,目微紅,流濁淚,口燥而渴,切其脈沉遲而緊,知有寒久伏於內,用麻黃附片細辛湯治之。服二、三劑,目紅更劇,脈略出中部,仍遲緊,再服二劑,目紅愈劇,血淚俱下,脈漸起浮部,猶有緊象,毫無躁象。又將原方加升麻、桂枝,甘草服之,目紅全退,脈緊亦除,病遂全愈。可知治病不能憑其人身體之強弱,亦不能全憑外證,必須憑脈之動靜,而後能決施治之方針也。

   寒縮肝胃

   陸某,左脈不知,口苦舌白,半月以來,納日減,神日倦,自謂望八之年,衰老無疑,向醫討補,竟與之補,熟知早春之寒,縮伏肝胃之樞,宜從少陽宣洩,雖非補劑,三服可望霍然。勸翁勿藥有喜。柴胡四分,炒白術一錢,蔲仁三分(研沖),炒青皮五錢,雲苓三錢,幹薑三分,炒川椒十五粒,炒六曲三錢,炒陳皮七分。

 

〔歌訣〕

   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

   桂枝去芍加附湯,溫陽並同解表功;

   胸陽虛弱亦堪治,臨床證用在變通。

 

組成:桂枝、炙甘草、生薑、大棗、附子。

   功效:溫補陽氣,解肌散邪。

   主治:太陽中風兼胸陽虛弱證。症見發熱,惡風寒,汗出,頭痛,胸悶,胸滿,氣短,心悸,舌淡,苔薄白,脈弱。

   臨床運用:本方現代可用於治療肺心病之心悸、冠心病之胸中悶痛、風心病之心悸氣短、體虛型感冒、婦人產後汗出過多等屬上述證機者。

   提示:煎煮藥物時,最好先煮附子20分鐘,再加入其他藥物,以減附子的毒性。

 

大青龍湯

   表寒裏熱大青龍,麻桂杏甘薑棗同;

   再加石膏除煩熱,解表清裏有奇功。

 

組成:麻黃、桂枝、炙甘草、杏仁、生薑、大棗、石膏。

   功效:發汗解表,清熱除煩。

   主治:太陽傷寒兼肺胃蘊熱證。症見發熱,惡風寒,不汗出而煩躁,身疼痛,脈浮緊。

   臨床運用:本方可用於治療感冒、肺炎、麻疹、急性腎炎、支氣管哮喘、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汗腺閉塞症等屬上述證機者。臨床有報導以本方合厚朴、半夏、生薑等治療慢性哮喘性氣管炎急性發作;合附子治療流行性腦脊髓膜炎;合黨參治療汗腺閉塞症皆取得一定效果。

   提示:現代藥理研究表明本方具有解熱、鎮痛、抗過敏及解痙等作用。

   太陽病感受風邪,會脈象緊,發熱,怕冷,身體疼痛,心中煩躁不安。傷寒論第三卷

   太陽病治中的方法應注重扶正袪邪,表裏雙解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

   合六十六法,方三十九首。並見太陽陽明合病法。

 

 

 

 

 

活解傷寒論·第三卷

 

〔讀經先知〕本卷主要論述了太陽病的各種症狀及治法。

 

〔原文〕

   31、太陽病,項背強幾幾,無汗惡風,葛根湯主之。方一。葛根四兩麻黃三兩,去節桂枝二兩,去皮生薑三兩,切甘草二兩,炙芍藥二兩大棗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鬥,先煮麻黃、葛根,減二升,去白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余如桂枝法將息及禁忌。諸湯皆仿此。32、太陽與陽明合病①者,必自下利,葛根湯主之。方二。用前第一方。一雲,用後第四方。33、太陽與陽明合病,不下利但嘔者,葛根加半夏湯主之。方三。葛根四兩麻黃三兩,去節甘草二兩,炙芍藥二兩桂枝二兩,去皮生薑二兩,切半夏半升,洗大棗十二枚,擘上八味,以水一鬥,先煮葛根、麻黃,減二升,去白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覆取微似汗。34、太陽病,桂枝證,醫反下之,利遂不止,脈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黃芩黃連湯主之。方四。促,一作縱。葛根半斤甘草二兩,炙黃芩三兩黃連三兩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減二升,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分溫再服。35、太陽病,頭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惡風無汗而喘者,麻黃湯主之。方五。麻黃三兩,去節桂枝二兩,去皮甘草二兩,炙杏仁七十個,去皮尖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半,去滓,溫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須啜粥,余如桂枝法將息。36、太陽與陽明合病,喘而胸滿者,不可下,宜麻黃湯。六。用前第五方。37、太陽病,十日以去,脈浮細而嗜臥者,外已解也。設胸滿脅痛者,與小柴胡湯。脈但浮者,與麻黃湯。七。用前第五方。

   小柴胡湯方

   柴胡半斤黃芩人參甘草炙生薑各三兩,切大棗十二枚,擘半夏半升,洗上七味,以水一鬥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38、太陽中風,脈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者,大青龍湯主之。若脈微弱,汗出惡風者,不可服之。服之則厥逆②,筋惕肉③,此為逆也。大青龍湯方。八。麻黃六兩,去節桂枝二兩,去皮甘草二兩,炙杏仁四十枚,去皮尖生薑三兩,切大棗十枚,擘石膏如雞子大,碎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溫粉粉之。一服汗者,停後服。若複服,汗多亡陽遂一作逆虛,惡風煩躁,不得眠也。39、傷寒脈浮緩,身不疼但重,乍有輕時,無少陰證者,大青龍湯發之。九。用前第八方。

   瘈脈:又名“瘈脈青”。瘈指癇,脈指血絡,穴當耳後青筋絡脈處,主治小兒癲癇,故名之。有清熱散風之功。

   40、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幹嘔,發熱而咳,或渴,或利,或噎④,或小便不利、少腹滿,或喘者,小青龍湯主之。方十。麻黃去節芍藥細辛幹姜甘草炙桂枝各三兩,去皮五味子半升半夏半升,洗上八味,以水一鬥,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若渴,去半夏,加栝樓根三兩;若微利,去麻黃,加蕘花,如一雞子,熬⑤令赤色;若噎者,去麻黃,加附子一枚,炮;若小便不利,少腹滿者,去麻黃,加茯苓四兩;若喘,去麻黃,加杏仁半升,去皮尖。且蕘花不治利,麻黃主喘,今此語反之,疑非仲景意。臣億等謹按,小青龍湯,大要治水。又按《本草》,蕘花下十二水,若水去,利則止也。又按《千金》,形腫者應內麻黃,乃內杏仁者,以麻黃發其陽故也。以此證之,豈非仲景意也。41、傷寒心下有水氣,咳而微喘,發熱不渴。服湯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龍湯主之。十一。用前第十方。42、太陽病,外證未解,脈浮弱者,當以汗解,宜桂枝湯。方十二。桂枝去皮芍藥生薑各三兩,切甘草二兩,炙大棗十二枚,擘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須臾啜熱稀粥一升,助藥力,取微汗。43、太陽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湯主之。方十三。桂枝三兩,去皮甘草二兩,炙生薑三兩,切芍藥三兩大棗十二枚,擘厚樸二兩,炙,去皮杏仁五十枚,去皮尖上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覆取微似汗。44、太陽病,外證未解,不可下也,下之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湯。十四。用前第十二方。45、太陽病,先發汗不解,而複下之,脈浮者不愈。浮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脈浮,故在外,當須解外則愈,宜桂枝湯。十五。用前第十二方。46、太陽病,脈浮緊,無汗,發熱,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證仍在,此當發其汗。服藥已微除,其人發煩目瞑⑥,劇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陽氣重故也。麻黃湯主之。十六。用前第五方。47、太陽病,脈浮緊,發熱,身無汗,自衄者,愈。48、二陽並病⑦,太陽初得病時,發其汗,汗先出不徹,因轉屬陽明,續自微汗出,不惡寒。若太陽病症不罷者,不可下,下之為逆,如此可小發汗。設面色緣緣正赤⑧者,陽氣怫鬱在表,當解之熏之。若發汗不徹不足言,陽氣怫鬱⑨不得越,當汗不汗,其人躁煩,不知痛處,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其人短氣,但坐以汗出不徹故也,更發汗則愈。何以知汗出不徹

以脈澀故知也。49、脈浮數者,法當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發汗,當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脈微,此裏虛,須表裏實,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50、脈浮緊者,法當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遲者,不可發汗。何以知然

以榮氣不足,血少故也。51、脈浮者,病在表,可發汗,宜麻黃湯。十七。用前第五方。法用桂枝湯。52、脈浮而數者,可發汗,宜麻黃湯。十八。用前第五方。53、病常自汗出者,此為榮氣和,榮氣和者,外不諧,以衛氣不共榮氣諧和故爾。以榮行脈中,衛行脈外。復發其汗,榮衛和則愈。宜桂枝湯。十九。用前第十二方。54、病人藏無他病,時發熱自汗出而不愈者,此衛氣不和也,先其時發汗則愈,宜桂枝湯。二十。用前第十二方。55、傷寒脈浮緊,不發汗,因致衄者,麻黃湯主之。二十一。用前第五方。56、傷寒不大便六七日,頭痛有熱者,與承氣湯。其小便清者,一雲大便青。知不在裏,仍在表也,當須發汗。若頭痛者,必衄,宜桂枝湯。二十二。用前第十二方。57、傷寒發汗已解,半日許複煩,脈浮數者,可更發汗,宜桂枝湯。二十三。用前第十二方。58、凡病若發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陰陽自和者,必自愈。59、大下之後,複發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60、下之後,複發汗,必振寒,脈微細。所以然者,以內外俱虛故也。61、下之後,複發汗,晝日煩躁不得眠,夜而安靜,不嘔,不渴,無表證,脈沉微,身無大熱者,幹姜附子湯主之。方二十四。幹薑一兩附子一枚,生用,去皮,切八片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頓服。62、發汗後,身疼痛,脈沉遲者,桂枝加芍藥生薑各一兩人參三兩新加湯主之。方二十五。桂枝三兩,去皮芍藥四兩甘草二兩,炙人參三兩大棗十二枚,擘生薑四兩上六味,以水一鬥二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本雲,桂枝湯,今加芍藥、生薑、人參。63、發汗後,不可更行((B10))桂枝湯,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與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方二十六。麻黃四兩,去節杏仁五十個,去皮尖甘草二兩,炙石膏半斤,碎,綿裹上四味,以水七升,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本雲,黃耳杯((B11))64、發汗過多,其人叉手自冒心((B12)),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湯主之。方二十七。桂枝四兩,去皮甘草二兩,炙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頓服。65、發汗後,其人臍下悸者,欲作奔豚((B13)),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主之。方二十八。茯苓半斤桂枝四兩,去皮甘草二兩,炙大棗十五枚,擘上四味,以甘瀾水一鬥,先煮茯苓,減二升,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作甘瀾水法:取水二鬥,置大盆內,以杓揚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顆相逐,取用之。66、發汗後,腹脹滿者,厚朴生薑半夏甘草人參湯主之。方二十九。厚樸半斤,炙,去皮生薑半斤,切半夏半升,洗甘草二兩人參一兩上五味,以水一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67、傷寒,若吐、若下後,心下逆滿,氣上沖胸,起則頭眩((B14)),脈沉緊,發汗則動經,身為振振搖((B15))者,茯苓桂枝白術甘草湯主之。方三十。茯苓四兩桂枝三兩,去皮白術甘草各二兩,炙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68、發汗,病不解,反惡寒者,虛故也,芍藥甘草附子湯主之。方三十一。芍藥甘草各三兩,炙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溫三服。疑非仲景方。69、發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煩躁者,茯苓四逆湯主之。方三十二。茯苓四兩人參一兩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甘草二兩,炙幹薑一兩半上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七合,日二服。70、發汗後惡寒者,虛故也。不惡寒,但熱者,實也,當和胃氣,與調胃承氣湯。方三十三。《玉函》雲,與小承氣湯。芒消半升甘草二兩,炙大黃四兩,去皮,清酒洗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內芒消,更煮兩沸,頓服。71、太陽病,發汗後,大汗出,胃中幹,煩躁不得眠,欲得飲水者,少少與飲之,令胃氣和則愈。若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B16))者,五苓散主之。方三十四。即豬苓散是。豬苓十八銖,去皮澤瀉一兩六銖白術十八銖茯苓十八銖桂枝半兩,去皮上五味,搗為散,以白飲((B17))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飲暖水,汗出愈。如法將息。72、發汗已,脈浮數,煩渴者,五苓散主之。三十五。用前第三十四方。73、傷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湯主之。方三十六。茯苓二兩桂枝二兩,去皮甘草一兩,炙生薑三兩,切上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74、中風發熱,六七日不解而煩,有表裏證,渴欲飲水,水入則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三十七。用前第三十四方。75、未持脈時,病人手叉自冒心,師因教試令咳,而不咳者,此必兩耳聾無聞也。所以然者,以重發汗,虛故如此。發汗後,飲水多必喘,以水灌((B18))之亦喘。76、發汗後,水藥不得入口為逆,若更發汗,必吐下不止。發汗吐下後,虛煩不得眠,若劇者,必反覆顛倒,音到,下同。心中懊,上烏浩,下奴冬切,下同。梔子豉湯主之;若少氣者,梔子甘草豉湯主之;若嘔者,梔子生薑豉湯主之。三十八。

 梔子豉湯方

   梔子十四個,擘香豉四合,綿裹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梔子,得二升半,內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為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後服。

   梔子甘草豉湯方

   梔子十四個,擘甘草二兩,炙香豉四合,綿裹上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梔子、甘草,取二升半,內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後服。

   梔子生薑豉湯方

   梔子十四個,擘生薑五兩香豉四合,綿裹上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梔子、生薑,取二升半,內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後服。77、發汗若下之,而煩熱胸中窒((B20))者,梔子豉湯主之。三十九。用上初方78、傷寒五六日,大下之後,身熱不去,心中結痛者,未欲解也,梔子豉湯主之。四十。用上初方79、傷寒下後,心煩腹滿,臥起不安者,梔子厚朴湯主之。方四十一。梔子十四個,擘厚樸四兩,炙,去皮枳實四枚,水浸,炙令黃上三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後服。80、傷寒,醫以丸藥大下之,身熱不去,微煩者,梔子幹姜湯主之。方四十二。梔子十四個,擘幹薑二兩上二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後服。81、凡用梔子湯,病人舊微溏者,不可與服之。82、太陽病發汗,汗出不解,其人仍發熱,心下悸,頭眩,身((B21)),振振欲擗一作僻。地((B22))者,真武湯主之。方四十三。茯苓芍藥生薑各三兩,切白術二兩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七合,日三服。83、咽喉乾燥者,不可發汗。84、淋家((B23))不可發汗,發汗必便血。85、瘡家((B24)),雖身疼痛,不可發汗,汗出則痙。86、衄家,不可發汗,汗出必額上陷脈((B25))急緊,直視不能目旬((B26)),音喚,又胡絹切,下同。一作瞬。不得眠。87、亡血家,不可發汗,發汗則寒栗而振((B27))88、汗家((B28)),重發汗,必恍惚心亂,小便已陰疼,與禹餘糧丸。四十四。方本闕。89、病人有寒,複發汗,胃中冷,必吐蛔。一作逆。90、本發汗,而複下之,此為逆也;若先發汗,治不為逆。本先下之,而反汗之,為逆;若先下之,治不為逆。91、傷寒,醫下之,續得下利清穀不止,身疼痛者,急當救裏;後身疼痛,清便((B30))自調者,急當救表。救裏宜四逆湯,救表宜桂枝湯。四十五。用前第十二方92、病發熱頭痛,脈反沉,若不差,身體疼痛,當救其裏。四逆湯方。甘草二兩,炙幹薑一兩半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強人可大附子一枚,幹薑三兩。93、太陽病,先下而不愈,因複發汗,以此表裏俱虛,其人因致冒((B31)),冒家汗出自愈。所以然者,汗出表和故也。裏未和,然後複下之。94、太陽病未解,脈陰陽俱停,一作微。必先振栗汗出而解。但陽脈微者,先汗出而解,但陰脈微一作尺脈實者,下之而解。若欲下之,宜調胃承氣湯。四十六。用前第三十三方。一雲用大柴胡湯。95、太陽病,發熱汗出者,此為榮弱衛強,故使汗出,欲救邪風者,宜桂枝湯。四十七。方用前法。

   顱息:顱指頭,息,休息。穴在顱側睡眠著枕之處,以其有關休息,故而名之。有清熱散風作用。

   96、傷寒五六日,中風,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嘿嘿((B32))不欲飲食,心煩喜嘔((B33)),或胸中煩而不嘔,或渴,或腹中痛,或脅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熱,或咳者,小柴胡湯主之。方四十八。柴胡半斤黃芩三兩人參三兩半夏半升,洗甘草炙生薑各三兩,切大棗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鬥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若胸中煩而不嘔者,去半夏、人參,加栝樓實一枚;若渴,去半夏,加人參合前成四兩半、栝樓根四兩;若腹中痛者,去黃芩,加芍藥三兩;若脅下痞硬,去大棗,加牡蠣四兩;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黃芩,加茯苓四兩;若不渴,外有微熱者,去人參,加桂枝三兩,溫覆微汗愈;若咳者,去人參、大棗、生薑,加五味子半升、幹薑二兩。97、血弱氣盡,腠理開,邪氣因入,與正氣相搏,結於脅下。正邪分爭,往來寒熱,休作有時,嘿嘿不欲飲食。藏府相連,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嘔也。一雲藏府相違,其病必下,脅膈中痛。小柴胡湯主之。服柴胡湯已,渴者,屬陽明,以法治之。四十九。用前方。98、得病六七日,脈遲浮弱,惡風寒,手足溫。醫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脅下滿痛,面目及身黃,頸項強,小便難者,與柴胡湯,後必下重((B34))。本渴飲水而嘔者,柴胡湯不中與也,食穀者噦。99、傷寒四五日,身熱惡風,頸項強,脅下滿,手足溫而渴者,小柴胡湯主之。五十。用前方。100、傷寒,陽脈澀,陰脈弦,法當腹中急痛((B35)),先與小建中湯,不差者,小柴胡湯主之。五十一。用前方。

   小建中湯方

   桂枝三兩,去皮甘草二兩,炙大棗十二枚,擘芍藥六兩生薑三兩,切膠飴一升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內飴,更上微火消解,溫服一升,日三服。嘔家不可用建中湯,以甜故也。101、傷寒中風,有柴胡證,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凡柴胡湯病症而下之,若柴胡證不罷者,複與柴胡湯,必蒸蒸而振((B36)),卻復發熱汗出而解。102、傷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煩者,小建中湯主之。五十二。用前第五十一方。103、太陽病,過經十餘日,反二三下之,後四五日,柴胡證仍在者,先與小柴胡。嘔不止,心下急((B39)),一雲,嘔止小安。鬱鬱微煩者,為未解也,與大柴胡湯,下之則愈。方五十三。柴胡半斤黃芩三兩芍藥三兩半夏半升,洗生薑五兩,切枳實四枚,炙大棗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鬥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溫服一升,日三服。一方加大黃二兩。若不加,恐不為大柴胡湯。104、傷寒十三日不解,胸脅滿而嘔,日晡所發潮熱,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證,下之以不得利,今反利者,知醫以丸藥下之,此非其治也。潮熱者,實也,先宜服小柴胡湯以解外,後以柴胡加芒消湯主之。五十四。柴胡二兩十六銖黃芩一兩人參一兩甘草一兩,炙生薑一兩,切半夏二十銖,本雲五枚,洗大棗四枚,擘芒消二兩上八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內芒消,更煮微沸,分溫再服,不解更作。臣億等謹按,《金匱玉函》方中無芒消。別一方雲,以水七升,下芒消二合,大黃四兩,桑螵蛸五枚,煮取一升半,服五合,微下即愈。本雲,柴胡再服,以解其外,餘二升加芒消、大黃、桑螵蛸也。105、傷寒十三日,過經譫語者,以有熱也,當以湯下之。若小便利者,大便當硬,而反下利,脈調和者,知醫以丸藥下之,非其治也。若自下利者,脈當微厥,今反和者,此為內實也,調胃承氣湯主之。五十五。用前第三十三方。106、太陽病不解,熱結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當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結((B38))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氣湯。方五十六。後雲,解外宜桂枝湯。桃仁五十個,去皮尖大黃四兩桂枝二兩,去皮甘草二兩,炙芒消二兩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內芒消,更上火,微沸下火,先食溫服五合,日三服,當微利。107、傷寒八九日,下之,胸滿煩驚,小便不利,譫語,一身盡重,不可轉側者,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主之。方五十七。柴胡四兩龍骨黃芩生薑切鉛丹人參桂枝去皮茯苓各一兩半半夏二合半,洗大黃二兩牡蠣一兩半,熬大棗六枚,擘上十二味,以水八升,煮取四升,內大黃,切如棋子,更煮一兩沸,去滓,溫服一升。本雲,柴胡湯今加龍骨等。108、傷寒,腹滿譫語,寸口脈浮而緊,此肝乘脾也,名曰縱,刺期門。五十八。109、傷寒發熱,嗇嗇惡寒,大渴欲飲水,其腹必滿,自汗出,小便利,其病欲解,此肝乘肺也,名曰橫,刺期門。五十九。110、太陽病,二日反躁,凡熨其背,而大汗出,大熱入胃,一作二日內,燒瓦熨背,大汗出,火氣入胃。胃中水竭,躁煩必發譫語。十余日振栗自下利者,此為欲解也。故其汗從腰以下不得汗,欲小便不得,反嘔,欲失溲,足下惡風,大便硬,小便當數,而反不數,及不多,大便已,頭卓然((B39))而痛,其人足心必熱,穀氣((B40))下流故也。

   耳門:門,經氣出入之所。穴在耳珠上方切跡凹陷處,本經從耳後入耳中,由本穴出走耳前,故名“耳門”。有疏通經絡,開竅益聰作用,是耳疾的常用穴。主治耳鳴,耳聾,齒痛,唇吻強痛。111、太陽病中風,以火劫發汗,邪風被火熱,血氣流溢,失其常度。兩陽相熏灼,其身發黃。陽盛則欲衄,陰虛小便難。陰陽俱虛竭,身體則枯燥,但頭汗出,劑((B41))頸而還,腹滿微喘,口乾咽爛,或不大便,久則譫語,甚者至噦,手足躁擾,撚衣摸床((B42))。小便利者,其人可治。112、傷寒脈浮,醫以火迫劫之,亡陽必驚狂,臥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主之。方六十。桂枝三兩,去皮甘草二兩,炙生薑三兩,切大棗十二枚,擘牡蠣五兩,熬蜀漆三兩,洗去腥龍骨四兩上七味,以水一鬥二升,先煮蜀漆,減二升,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本雲,桂枝湯今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113、形作傷寒,其脈不弦緊而弱。弱者必渴,被火必譫語。弱者發熱脈浮,解之當汗出愈。114、太陽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到經不解,必清血((B43)),名為火邪。115、脈浮熱甚,而反灸之,此為實,實以虛治,因火而動,必咽燥吐血。116、微數之脈,慎不可灸,因火為邪,則為煩逆,追虛逐實,血散脈中,火氣雖微,內攻有力,焦骨傷筋,血難複也。脈浮,宜以汗解。用火灸之,邪無從出,因火而盛,病從腰以下必重而痹,名火逆也。欲自解者,必當先煩,煩乃有汗而解。何以知之

脈浮故知汗出解。117、燒針令其汗,針處被寒,核起而赤者,必發奔豚。氣從少腹上沖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壯((B44)),與桂枝加桂湯更加桂二兩也。方六十一。桂枝五兩,去皮芍藥三兩生薑三兩,切甘草二兩,炙大棗十二枚,擘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本雲,桂枝湯今加桂滿五兩。所以加桂者,以能泄奔豚氣也。118、火逆下之,因燒針((B45))煩躁者,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主之。方六十二。桂枝一兩,去皮甘草二兩,炙牡蠣二兩,熬龍骨二兩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滓,溫服八合,日三服。119、太陽傷寒者,加溫針必驚也。120、太陽病,當惡寒發熱,今自汗出,反不惡寒發熱,關上脈細數者,以醫吐之過也。一二日吐之者,腹中饑,口不能食;三四日吐之者,不喜糜粥,欲食冷食,朝食暮吐。以醫吐之所致也,此為小逆。121、太陽病吐之,但太陽病當惡寒,今反不惡寒,不欲近衣,此為吐之內煩也。122、病人脈數,數為熱,當消穀引食,而反吐者,此以發汗,令陽氣微,膈氣虛,脈乃數也。數為客熱,不能消穀,以胃中虛冷,故吐也。123、太陽病,過經十餘日,心下溫溫((B46))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滿,鬱鬱微煩。先此時自極吐下者,與調胃承氣湯。若不爾者,不可與。但欲嘔,胸中痛,微溏者,此非柴胡湯證,以嘔故知極吐下也。調胃承氣湯。六十三。用前第三十三方。124、太陽病六七日,表證仍在,脈微而沉,反不結胸,其人發狂者,以熱在下焦,少腹當硬滿,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陽隨經,瘀熱在裏故也,抵當湯主之。方六十四。水蛭熬虻蟲各三十個,去翅足,熬桃仁二十個,去皮尖大黃三兩,酒洗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不下更服。125、太陽病身黃,脈沉結,少腹硬,小便不利者,為無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證諦((B48))也,抵當湯主之。六十五。用前方。126、傷寒有熱,小腹滿,應小便不利,今反利者,為有血也,當下之,不可餘藥,宜抵當丸。方六十六。水蛭二十個,熬虻蟲二十個,去翅足,熬桃仁二十五個,去皮尖大黃三兩上四味,搗分四丸,以水一升,煮一丸,取七合服之,日卒時當下血,若不下者更服。127、太陽病,小便利者,以飲水多,必心下悸;小便少者,必苦裏急也。

 

〔注釋〕

   ①合病:二經或三經同時受邪而發病。

   ②厥逆:四肢冰冷。

   ③筋惕肉:筋肉跳動。

   ④噎:咽喉有梗塞的感覺。

   ⑤熬:幹煎,炒。

   ⑥目瞑:目昏花不明。

   ⑦並病:一經症候未罷,又出現另一經的症候。

   ⑧緣緣正赤:滿面通紅。

   ⑨怫鬱:鬱遏。

   ((B10))更行:再用。

   ((B11))黃耳杯:古代飲器,容量一升。

   ((B12))叉手自冒心:雙手交叉按捺心胸部位。

   ((B13))奔豚:病症名。豚即豬,其病發時自覺氣從少腹上沖心胸,猶如豚之奔,故名。

   ((B14))頭眩:即頭目昏眩。

   ((B15))身為振振搖:身體動搖不定。

   ((B16))消渴:渴而能飲水的症狀,與雜病中消渴病不同。

   ((B17))白飲:即米湯。

   ((B18))灌:洗浴,澆洗。

   ((B19))心中懊:心中煩悶特甚。

   ((B20))胸中窒:胸中堵塞不適。

   ((B21))動:身體肌肉跳動。

   ((B22))振振欲擗地:身體搖晃,欲跌僕倒地。

   ((B23))淋家:久患淋病的人。淋,指小便淋漓不爽、尿時尿道澀痛的病症。

   ((B24))瘡家:患瘡瘍或受金創的病人。

   ((B25))額上陷脈:指額角旁兩太陽穴陷呂之訥脈。

   ((B26))眴:目動。

   ((B27))寒栗而振:寒戰。

   ((B28))汗家:平素汗多之人。

   ((B29))清穀:大便完穀不化。

   ((B30))清便:大小便。

   ((B31))冒:頭目昏眩。

   ((B32))嘿嘿:心中鬱悶不爽。

 ((B33))喜嘔:善嘔。

   ((B34))下重:裏急後重。

   ((B35))急痛:拘急疼痛。

   ((B36))蒸蒸而振:高熱寒戰。

   ((B37))心下急:劍突下急迫不適感。

   ((B38))少腹急結:自覺小腹部如物結聚。

   ((B39))卓然:突然。

   ((B40))穀氣:水穀之氣。

   ((B41))劑:通“齊”。

   ((B42))撚衣摸床:病人神志不清時,兩手無意識地循摸衣被床帳。

   ((B43))清血:便血。

 ((B44))一壯:灸一艾柱為一壯。

   ((B45))溫針:即燒針。

   ((B46))溫溫:通蘊蘊。蓄結鬱結之感。

   ((B47))瘀熱:邪熱鬱滯。

   ((B48))諦:審也。此言審查確實。

 

〔譯文〕

   31、太陽病,項背部拘緊不柔和,俯仰不能自如,無汗畏風的,用葛根湯主治。

   葛根湯方

   葛根四兩麻黃三兩,去節桂枝二兩,去皮生薑三兩,切片甘草二兩,蜜炙芍藥二兩大棗十二枚,剖開以上七味藥,用水一鬥,先加入麻黃、葛根煎煮,煮去水分二升,除去上面的白沫,再加入其他藥物,煎煮成三升,去掉藥渣,每次溫服一升。服藥後複蓋衣被,取暖保溫以助發汗,使之微微汗出。調養護理方法及禁忌同桂枝湯,其他湯劑煎服法都可以依照此方。32、太陽與陽明兩經同時感受外邪而發病,症見發熱、畏寒、頭痛無汗等表證,又見腹瀉的,用葛根湯主治。33、太陽與陽明兩經同時感受外邪而發病,症見發熱、畏寒、頭痛、無汗等表證,又見嘔吐而不腹瀉,用葛根加半夏湯主治。

   葛根加半夏湯方

   葛根四兩麻黃三兩,去節甘草二兩,炙芍藥二兩桂枝二兩,去皮生薑二兩,切片半夏半升,用水洗大棗十二枚,剖開以上八味藥,用水一鬥,先加入麻黃、葛根煎煮,煮去二升水分,除去上面的白沫,再加入其他藥物,煎煮成三升,去掉藥渣,每次溫服一升。服藥後複蓋衣被取暖保溫,以獲得微微汗出。34、太陽病,證屬桂枝湯證,本當用汗法,醫生卻反而用下法,導致腹瀉不止,脈象急促、短促的,是表證尚未解除的表現,如果出現氣喘、汗出等內熱證的,用葛根黃芩黃連湯主治。

   葛根黃芩黃連湯方

   葛根半斤甘草二兩,炙黃芩三兩黃連三兩以上四味藥,用水八升,先加入葛根煎煮,煮去二升水分,再加入其他藥物,煎煮成二升,去掉藥渣,分二次溫服。34、太陽病,頭痛、發熱、身體疼痛,腰痛,關節疼痛,怕風,無汗而氣喘,脈浮緊的,屬太陽傷寒證,用麻黃湯主治。

   麻黃湯方

   麻黃三兩,去節桂枝二兩,去皮甘草一兩,炙杏仁七十個,去掉皮尖以上四味藥,用水九升,先加入麻黃煎煮,煮去二升水分,除去上面的白沫,再加入其他藥物,煎煮成二升半,去掉藥渣,每次溫服八合。服藥後,複蓋衣被,取暖保溫,以獲得微微汗出。藥後不須喝熱稀粥,其他調養護理方法均同桂枝湯。36、太陽與陽明同時感受外邪而發病,出現氣喘而胸部脹悶的,表明表邪鬱閉較甚,病情偏重於表,不可攻下,宜用麻黃湯發汗解表。37、太陽表證,已經過了十天,如果脈象由浮緊轉浮細,總想睡眠的,是表證已經解除的徵象;如果出現胸脅滿悶疼痛的,是病轉少陽,可用小柴胡湯治療;如果僅見脈浮等表證的,是病仍在太陽,可用麻黃湯治療。

   小柴胡湯方

   柴胡半斤黃芩人參甘草炙生薑各三兩,切片大棗十二枚,剖開半夏半升,用水洗以上七味藥,用水一鬥二升,煎煮至六升,去掉藥渣,取藥液再煎煮至三升,每次溫服一升,一日服三次。38、太陽病感受風邪,脈象浮緊,發熱,怕冷,身體疼痛,周身無汗,心中煩躁不安的,是太陽傷寒兼有鬱熱證,用大青龍湯主治。如果脈象微弱、汗出怕風的,屬於表裏俱虛證,不能服大青龍湯。如果誤服,就會大汗亡陽,出現四肢冰冷,全身筋肉跳動,這就是誤治的變證。

   大青龍湯方

   麻黃六兩,去節桂枝二兩,去皮甘草二兩,炙杏仁四十枚,去掉皮尖生薑三兩,切片大棗十枚,剖開石膏雞蛋大一塊,打碎以上七味藥,用水九升,先加入麻黃煎煮,煮去二升水分,除去上面的白沫,再加入其他藥物煎煮成三升,去掉藥渣,每次溫服一升,以獲得微微汗出。如果服藥後汗出過多的,用米粉炒溫外撲以止汗。如果服一遍藥汗出的,可以停服第二、第三遍藥,倘若繼續服用,就會出汗太多,陽氣外亡,導致陽虛,出現怕風、煩躁不安、不能睡眠等證。39、外感風寒之邪,症見脈象浮緩,身體不疼痛,僅感沉重,偶有減輕,如果有發熱、畏寒、無汗、煩躁等主證,而又無少陰陽衰陰盛徵象的,可以用大青龍湯發汗解表兼以清裏。40、外感病,太陽表證未解,而又水飲停聚,出現發熱,怕冷,咳嗽,幹嘔,或見口渴,或見腹瀉,或見咽喉梗塞不暢,或見小便不通暢、小腹部脹滿,或見氣喘的,用小青龍湯主治。

   小青龍湯方

   麻黃去節芍藥細辛幹姜甘草炙桂枝各三兩,去皮五味子半升半夏半升,用水洗以上八味藥,用水一鬥,先加入麻黃煎煮,煮去二升水分,除去上面的白沫,再加入其他藥物,煎煮成三升,去掉藥渣,每次溫服一升。如果口渴的,去半夏,加括蔞根三兩;如果輕微腹瀉的,去麻黃,加蕘花如雞蛋大一團,炒成紅色;如果咽喉有梗塞不暢感覺的,去麻黃,加炮附子一枚;如果小便不通暢,小腹部脹滿的,去麻黃加茯苓四兩;如果氣喘的,去麻黃加杏仁半升,去掉其皮尖。但是蕘花不能治腹瀉,麻黃主治氣喘,而以上加減法正好與此相反,因此,懷疑不是仲景的原意。41、外感病,表證未解,水飲停聚,症見咳嗽、氣喘、發熱、畏寒、口不渴的,可用小青龍湯主治。如果服小青龍湯後口渴的,是外寒得去,內飲得化,病情將要解除的徵象。42、太陽病,表證沒有解除,發熱、畏寒、頭痛等症仍在,而見脈浮弱的,應當用解肌發汗法治療,適宜用桂枝湯。43、太陽表證,誤用攻下法,表證未除,而又出現輕度氣喘的,這是由於表邪鬱閉、內迫於肺的緣故,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湯主治。

   桂枝加厚朴杏子湯方

   桂枝三兩,去皮甘草二兩生薑三兩,切片芍藥三兩大棗十二枚,剖開厚樸二兩,炙,去皮杏仁五十枚,去皮尖以上七味藥,加水七升,用小火煎煮成三升,去掉藥渣,每次溫服一升。服藥後複蓋衣被取暖保溫,以獲得微微汗出。44、太陽病,表證沒有解除的,不可使用攻下法。如果使用攻下法,就違背了治療規律,屬於誤治。如果要解除表邪,適宜用桂枝湯治療。45、太陽病,先使用發汗法而表證不解,卻反而用瀉下的治法,如果下後脈象仍浮的,是疾病還沒有痊癒。這是因為,脈浮主病在表,應用汗法以解表散邪,卻反而用瀉下法治療,所以不能治癒。現在雖經誤下,但脈象仍浮,所以可以推斷邪未內陷,其病仍在表,應當解表才能治癒,適宜用桂枝湯治療。46、太陽病,脈象浮緊,無汗、發熱,身體疼痛,病情遷延八九天而不除,表證症候仍然存在的,仍應當用發汗法治療,可用麻黃湯主治。服了麻黃湯以後,病人病情已稍微減輕,出現心中煩躁、閉目懶睜的症狀,嚴重的會出現鼻衄,衄血後,邪氣得以外泄,其病才能解除。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邪氣鬱滯太甚的緣故。47、太陽表證,脈象浮緊,發熱,不出汗,如果自行出現衄血的,邪氣因衄血而外泄,疾病就可痊癒。48、太陽與陽明並病,是在太陽病初起的時候,因發汗太輕,汗出不透徹,邪未盡解,內迫於裏,邪氣由太陽轉屬陽明,於是出現微微汗出,不怕冷的症狀。如果二陽並病而太陽表證未解的,不能同發汗法治療,誤用攻下,就會引起變證,這種情況可以用輕微發汗法治療。如果病人出現滿面通紅的,這是邪氣鬱滯在肌表,應當用發汗法及薰蒸法治療。如果太陽病發汗太輕,汗出不透,本應當汗出卻不能汗出,邪熱鬱滯而不能外泄,病人就會出現煩躁不安,短氣,全身難受,不可名狀,不知痛處,一時腹中疼痛,一時四肢疼痛,觸按不到確切疼痛的部位,這都是汗出不透徹、邪氣鬱滯所致,應當再行發汗,汗解邪散,就可以治癒。怎麼知道是汗出不透徹導致的呢

是因為病人脈象澀,為邪氣鬱滯在表之象,所以知道是汗出不透徹導致的。49、脈象浮數,為病在表,照理應當用發汗法治療,汗解邪散,則疾病自可痊癒。如果反而用瀉下法治療,誤下損傷在裏的陽氣,出現身體沉重、心慌的,不能再用發汗法治療。此時,應扶正補虛,使正氣充實,津液自和,就能自然汗出而病癒。之所以這樣,是因為病人尺部脈象微細,這是裏虛的徵象,所以必須通過治療,待表裏正氣充盛,津液自和,便能自然汗出而病癒。50、脈象浮緊的,是太陽傷寒證的脈象,照理應當出現身體疼痛等太陽傷寒見證,宜用發汗法來解表祛邪。如果尺部脈遲的,則不能發汗。為什麼呢

因為遲脈主營氣不足、陰血虛少,發汗會更傷營血,引起變證。51、脈象浮的,主病在表,可用發汗法治療,如見發熱、畏寒、身疼痛,無汗等太陽傷寒見證的,適宜用麻黃湯。52、脈象浮而數的,主病在表,可用發汗法治療,如見發熱、畏寒、頭身疼痛、無汗等太陽傷寒見證的,適宜用麻黃湯。53、病人經常自汗出,這是衛氣不能外固,營陰不能內守,以致營衛失調的緣故。因為營行於脈中,衛行於脈外,衛主衛外,營主營養內守,營衛相互協調方能健康無病。因此,必須使用發汗的方法,使不相協調的營衛重趨調和,則病可痊癒,適宜用桂枝湯。54、病人內臟沒有其他的疾病,時而發熱,自汗出而不能痊癒的,這是衛氣不和,不能衛外為固的緣故。可在病人發熱汗出之前,用桂枝湯發汗,使營衛重趨調和,則病可愈。55、太陽傷寒證,脈象浮緊,未使用發汗法治療,而出現衄血,衄血後表證仍未解的,可以用麻黃湯主治。56、外感病,不解大便六七天,頭痛發熱,如果小便黃赤的,是陽明裏熱結實,可用承氣湯泄其在裏的實熱;如果小便清白的,是內無邪熱,病不在裏,仍然在表,應當用發汗法治療,可用桂枝湯。如果頭痛發熱等症持續不解,表示表邪鬱滯較甚,可能會出現衄血症。57、太陽傷寒證,使用了發汗法後,病症已經解除。過了半天,病人又出現發熱,脈象浮數等表證的,可以再發汗,適合用桂枝湯。58、凡是疾病,用發汗法,或湧吐法,或瀉下法治療,而致耗血、傷津液的,如果陰陽能夠自趨調和的,就一定能夠痊癒。59、用峻瀉藥攻下後,又再發汗,出現小便短少的,這是誤汗下後損傷津液的緣故,不能用通利小便的方法治療。待其津液恢復而小便通暢,就一定會自然痊癒。60、瀉下之後,又行發汗,出現畏寒戰慄、脈象微細的,這是誤下複汗,導致陰陽俱虛的緣故。61、誤用瀉下之後,又誤發其汗,致腎陽虛弱,病人出現白天煩躁、不能安靜睡眠,夜晚精神萎靡昏昏欲睡而不煩躁,不作嘔,無口渴,沒有表證,脈象沉微,身有微熱的,用幹姜附子湯主治。

   幹姜附子湯方

   幹薑一兩附子一枚,用生的,去皮,切成八片以上二味藥,用水三升,煎煮成一升,去掉藥渣,一次服下。62、發汗以後,出現身體疼痛、脈象沉遲的,是發汗太過,營氣損傷,用桂枝加芍藥生薑各一兩人參三兩新加湯主治。

   桂枝加芍藥生薑各一兩人參三兩新加湯方

   桂枝三兩,去皮芍藥四兩甘草二兩,炙人參三兩大棗十二枚,剖開生薑四兩以上六味藥,用水一鬥二升,煎煮成三升,去掉藥渣,每次溫服一升。舊本說:現用桂枝湯加芍藥、生薑、人參。63、發汗以後,出現汗出、氣喘,而畏寒,頭痛等表症已無的,為熱邪壅肺所致,不能再用桂枝湯,可以用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治療。

   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方

   麻黃四兩,去節杏仁五十個,去皮尖甘草二兩,炙石膏半斤打碎,用布包以上四味藥,用水七升,先加入麻黃煎煮,煮去二升水分,除去上面的白沫,再加入其他各藥,煎煮成二升,去掉藥渣,每次溫服一升。舊本說:服一黃耳杯(古代飲具,容量一升)64、發汗太甚,汗出太多,致心陽虛弱,病人出現雙手交叉複蓋心胸部位,心慌不寧,須用手按捺方感舒適的,用桂枝甘草湯主治。

   桂枝甘草湯方

   桂枝四兩,去皮甘草二兩,炙以上二味藥,用水三升,煎煮成一升,去掉藥渣,一次服下。65、發了汗以後,病人出現臍下跳動不寧,好象奔豚將要發作的徵象,用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主治。

   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方

   茯苓半斤桂枝四兩,去皮甘草二兩,炙大棗十五枚,剖開以上四味藥,用甘瀾水一鬥,先加入茯苓煎煮,煮去二升水分,再加入其他藥物,煎煮成三升,去掉藥渣,每次溫服一次,一日服三次。製作甘瀾水的方法:用水二鬥,倒入大盆內,用灼揚盆內的水,直至水面上出現無數水珠,即可取來使用。66、發了汗以後,致脾虛氣滯,出現腹部脹滿的,用厚朴生薑半夏甘草人參湯主治。

   厚朴生薑半夏甘草人參湯方

   厚樸半斤,炙,去皮生薑半斤,切片半夏半升,用水洗甘草二兩,炙人參一兩以上五味藥,用水一鬥,煎煮成三升,去掉藥渣,每次溫服一升,一日服三次。67、外感病,經過湧吐,或瀉下以後,出現胃脘部脹滿不適,氣逆上沖胸膈,起立時就感頭昏目眩,脈象沉緊的,用茯苓桂枝白術甘草湯主治。如果誤用發汗法治療,就會耗傷經脈之氣,出現身體振顫搖晃、站立不穩的變證。

   茯苓桂枝白術甘草湯方

   茯苓四兩桂枝三兩,去皮白術甘草各二兩,炙以上四味藥,用水六升,煎煮成三升,去掉藥渣,分三次溫服。68、使用發汗法,病還沒有解除,反而出現畏寒、脈沉微細等症狀,這是正氣不足、陰陽兩虛的緣故,用芍藥甘草附子湯主治。

   芍藥甘草附子湯方

   芍藥甘草各三兩,炙附子一枚,炮,去皮,破成八片以上三味藥,用水五升,煎煮成一升五合,去掉藥渣,分三次溫服。69、經用發汗,或瀉下以後,病仍然不解除,出現煩躁不安、惡寒、肢冷、腹瀉、脈沉微細等見症的,用茯苓四逆湯主治。

   茯苓四逆湯方

   茯苓四兩人參一兩附子一枚,用生的,去皮,破成八片甘草二兩,炙幹薑一兩半以上五味藥,用水五升,煎煮成三升,去掉藥渣,每次溫服七合,每日服二次。70、發汗以後,怕冷的,這是正氣虛弱的緣故;不怕冷,只有發熱等症狀的,是邪氣盛實的表現,應當瀉實和胃,可給予調胃承氣湯治療。

   調胃承氣湯方

   芒硝半升甘草二兩,炙大黃四兩,去皮,用陳米酒洗以上三味藥,用水三升,先加入大黃、甘草煮成一升,去掉藥渣,然後加入芒硝,再煮一二滾即成,一次服下。71、太陽表證,使用發汗法,汗出很多,損傷津液,致胃中津液不足,出現煩躁不安、不能安靜睡眠,口幹想要喝水的,可以給予少量的水,使胃津恢復,胃氣調和,就可痊癒。如果出現脈象浮、輕微發熱、怕冷、小便不通暢、口幹飲水而不止,是太陽蓄水症,用五苓散主治。

   五苓散方

   豬苓十八銖,去皮澤瀉一兩六銖白術十八銖茯苓十八銖桂枝半兩,去皮以上五味藥,搗成極細末,作成散劑,每次用米湯沖服一方寸匕(古代量具,為邊長一寸的方形藥匙),一天服三次。並要多喝溫開水,讓病人出汗,就可痊癒。調養護理方法同常。72、發過汗以後,出現脈象浮數、發熱、心煩、口渴、小便不通暢的,用五苓散主治。73、外感病,發熱汗出而又口渴的,用五苓散主治;口不渴,並見四肢冷、心悸等症的,用茯苓甘草湯主治。

   茯苓甘草湯方

   茯苓二兩桂枝二兩,去皮甘草一兩,炙生薑三兩,切片以上四味藥,用水四升,煎煮成二升,去掉藥渣,分成三次溫服。74、太陽中風證,經過六七天而不解除,既有發熱、畏寒、頭痛等表證,又有心煩、小便不利等裏證,如果出現口渴想喝水,一喝水即嘔吐,這就叫水逆,用五苓散主治。75、在診脈前,看到病人雙手交叉複蓋於心胸部位,假如醫生叫病人咳嗽,而病人卻無反應的,這一定是病人耳聾的緣故。之所以這樣,是因為重複發汗,損傷心腎陽氣所致。發過汗以後,飲冷水太多,冷飲傷肺,勢必會引起氣喘;用冷水洗浴,寒邪內迫,也會出現氣喘。76、發汗以後,出現服藥即吐,水藥不能下嚥的,這是誤治的變證。如果再進行發汗,一定會出現嘔吐,腹瀉不止的見症。發汗、或湧吐,或瀉下以後,無形邪熱內擾,出現心煩不能安眠,嚴重的,就會出現心中煩悶尤甚,反來複去,不可名狀,用梔子豉湯主治。如果出現氣少不足以息的,用梔子甘草豉湯主治;如果出現嘔吐的,用梔子生薑豉湯主治。

   梔子豉湯方

   梔子十四個,剖開香豉四合,用布包以上二味藥,用水四升,先加入梔子煎煮至二升半,再加入豆豉,煎煮成一升半,去掉藥渣,分兩次服。如果溫服一次,出現嘔吐的,停服剩餘之藥。

   梔子甘草豉湯方

   梔子十四個,剖開甘草二兩,炙香豉四合,用布包以上三味藥,先加入梔子、甘草煎煮,煮至二升半,再加入豆豉煎煮成一升半,去掉藥渣,分兩次服。如果溫服一次,出現嘔吐的,停止服剩餘的藥。

   梔子生薑豉湯

   梔子十四個,剖開生薑五兩,切片香豉四合,用布包以上三味藥,用水四升,先加入梔子、生薑煎煮至二升半,再加入豆豉共煎煮成一升半,去掉藥渣,分兩次服。如果溫服一次,出現嘔吐的,停止服剩餘的藥。77、經過發汗,或瀉下以後,出現心胸煩熱不適,胸中板悶窒塞不舒的,是熱鬱胸膈、氣機阻滯,用梔子豉湯主治。78、外感病,得了五六天,用峻瀉藥攻下後,身熱不去,胃脘部支結疼痛的,是熱鬱胸膈,氣機鬱結不暢,其病尚未解除,用梔子豉湯主治。79、外感病,使用瀉下藥以後,出現心煩不寧、腹部脹悶、坐臥不安的,是熱鬱胸膈、氣滯於腹,用梔子厚朴湯主治。

   梔子厚朴湯方

   梔子十四個,剖開厚樸四兩,炙,去皮枳實四枚,用水浸泡,炙成黃色以上三味藥,加水三升半,煎煮成一升半,去掉藥渣,分兩次服。如果溫服一次,出現嘔吐的,停服剩下的藥。80、太陽傷寒證,醫生誤用瀉下丸藥峻猛攻下,出現身熱不退,輕度心煩不安,並見腹滿痛便溏等中寒證的,用梔子幹姜湯主治。

   梔子幹姜湯

   梔子十四個幹薑二兩以上二味藥,加水三升半,煎煮成一升半,去掉藥渣,分兩次服。如果溫服一次後,出現嘔吐的,停服剩下的藥。81、凡是使用梔子豉湯,如果病人平素有大便稀溏的,應禁止使用。82、太陽病,經用發汗,汗出而病不解除,病人仍然發熱,心慌,頭目昏眩,全身肌肉跳動,身體振顫搖晃,站立不穩,象要跌倒,這是腎陽虛弱,水飲氾濫所致,用真武湯主治。

   真武湯方

   茯苓芍藥生薑各三兩,切片白術二兩附子一枚,炮,去皮,破成八片以上五味藥,加水八升,煎煮成三升,去掉藥渣,每次溫服七合,一天服三次。83、咽喉乾燥的病人,多陰液不足,不能用發汗法治療。84、久患淋病的病人,多陰虛下焦有熱,不能用發汗法。如果誤用發汗,就會引起尿血的變證。85、久患瘡瘍的病人,多氣血兩虧,雖有身疼痛等表證,也不能用發汗法。如果誤用發汗,使氣血更傷,就會出現頸項強急,角弓反張的痙病。86、久患衄血的病人,多陰虛火旺,不能用發汗法。如果誤發其汗,就會出現額部兩旁凹陷處的動脈拘急、兩眼直視、眼球不能轉動、不能睡眠的變證。87、患出血疾患經常出血的病人,多氣血虧虛,不能用發汗法治療。如果誤用發汗,就會出現畏寒戰慄的變證。88、平素愛出汗的病人,多屬陽虛不固,不能用發汗法。汗本出而又再發其汗,就會形成心神恍惚、心中煩亂不安、小便後尿道疼痛的變證,用禹餘糧丸治療。89、病人素有內寒,不能用發汗法。如果反發其汗,就會使胃中虛寒更甚,出現吐蛔的症狀。90、本應先用發汗法治療表證,然後再用瀉下法治療裏證,卻反先用瀉下法治療裏證,這是錯誤的治療原則;如果先用發汗法治療表證,就是正確的治療原則。本應先用攻下法治療裏證,然後用發汗法治療表證,卻反先用發汗法治療表證,這是錯誤的治療原則;如果先用瀉下法治療裏證,就是正確的治療原則。91、太陽傷寒證,本應用發汗法治療,醫生卻反而使用瀉下法,致脾腎陽衰,出現腹瀉完穀不化,瀉下不止,雖有身體疼痛等表證存在,也應當急以治療裏證。經治療後,裏證解除,大便轉正常,身體疼痛仍未去的,再治療表證。治療裏證用四逆湯,治療表證用桂枝湯。92、病人有發熱、頭痛等表證,脈象反而見沉的,如果使用溫經解表法治療而不痊癒,反而增加身體疼痛的見證,就應當從裏證論治,用四逆湯方。93、太陽表證,先使用瀉下法治療而沒有痊癒,再用發汗法治療,因而導致內外俱虛,出現昏冒的症狀。昏冒的病人如果正能勝邪,得到汗出,汗解邪散,就可以自行痊癒。之所以這樣,是因為汗出邪散表氣得以調和的緣故。如果裏氣尚未調和,然後再用瀉下法治其裏。94、太陽表證沒有解除,如果出現畏寒戰慄,並見尺部寸部的脈象皆沉伏不顯,繼之高熱汗出而病解的,這就是戰汗證。此時,如果先觸摸到寸部脈微微搏動的,主病在表,應當先發汗解表,則病可解。如果先觸摸到尺部脈微微搏動的,主病在裏,用瀉下法則病可愈。如果要用瀉下法,適宜用調胃承氣湯。95、太陽表證,發熱汗出的,這是衛氣浮盛於外與邪相爭,衛外失固,營陰不能內守所致,治療宜驅風散邪,適宜用桂枝湯。96、外感風寒之邪,經過五六天,出現發熱怕冷交替出現,胸脅滿悶不舒,表情沉默,不思飲食,心中煩躁,總想嘔吐,或者出現胸中煩悶而不作嘔,或者口渴,或者腹中疼痛,或者脅下痞脹硬結,或者心慌、小便不通暢,或者口不渴,身體稍有發熱,或者咳嗽的,為邪入少陽,用小柴胡湯主治。

   小柴胡湯方

   柴胡半斤黃芩三兩人參三兩半夏半斤,用水洗甘草炙生薑各三兩大棗十二枚,剖開以上七味藥,加水一鬥二升,煮至六升,去掉藥渣,再煎煮成三升,每次溫服一升,一日服三次。如果出現胸中煩悶而不作嘔的,方中去半夏、人參、加瓜蔞實一枚;如果出現口渴的,加人參一兩半,與以上用量相合為四兩半,並加瓜蔞根四兩;如果出現腹中疼痛的,去黃芩,加芍藥三兩;如果出現脅下痞脹硬結的,去大棗,加牡蠣四兩;如果出現心慌、小便不通暢的,去黃芩,加茯苓四兩;如果出現口不渴、體表稍有發熱的,去人參,加桂枝四兩,服藥後複蓋衣被,取暖保溫讓病人微微汗出,就可痊癒;如果出現咳嗽的,去人參、大棗、生薑,加五味子半升、幹薑二兩。97、氣血虛弱,腠理開豁,邪氣得以乘虛而入,與正氣相搏結,留居在少陽經,正氣與邪氣相爭,所以出現發熱畏寒交替而作,發作與停止均有其時;由於膽氣內鬱,影響脾胃,所以表情沉默、不思飲食;髒與腑相互關聯,肝木乘脾土,所以出現腹痛。邪氣在膽在上,疼痛在腹在下,這就叫邪高痛下。膽熱犯胃,所以出現嘔吐,當用小柴胡湯主治。服了小柴胡湯後,出現口渴欲飲等陽明見證的,表示病已轉屬陽明,必須按陽明的治法進行治療。98、得病六七天,脈象遲而浮弱,畏風寒,手足溫暖,是太陰虛寒兼表證未解,醫生卻屢次攻下,致脾陽虛弱,寒濕內鬱,出現不能進食,脅下滿悶疼痛,目睛、面部及全身發黃,頸項拘急不舒,小便解出困難。如果誤予柴胡湯治療,一定會重傷脾胃而出現泄利後重的症狀。如果本來有口渴,飲水即作嘔的,是脾虛水飲內停所致,柴胡湯也不能使用。如果誤投柴胡湯,就會導致中氣衰敗,出現進食後就呃逆的變證。99、外感病,經過四五天,身體發熱,怕風,頸項拘急不舒,脅下脹滿,手足溫暖而又口渴的,屬三陽合病之證,用小柴胡湯主治。100、外感病,脈象浮取見澀、沉取見弦的,為中虛而少陽邪乘,應當出現腹中拘急疼痛,治療應先給予小建中湯以溫中健脾、調補氣血,用藥後少陽證仍不解的,再用小柴胡湯和解少陽。

   小建中湯方

   桂枝三兩,去皮甘草二兩,炙大棗十二枚,剖開芍藥六兩生薑三兩,切片膠飴一升以上六味藥,用水七升,先加入前五味藥煎煮成三升,去掉藥渣,再加入飴糖,然後放在小火上將飴糖溶化,每次溫服一升,一日服三次,平素經常嘔吐的人,不適宜用小建中湯,因為小建中湯味甜的緣故。101、外感寒邪或風邪,有柴胡湯證的徵候,只要見到一二個主證的,就可以確診為柴胡湯證,不需要所有的徵候都具備。凡是柴胡湯證而用攻下的,如果柴胡湯證仍然存在的,可以仍給予柴胡湯進行治療。服藥後,正氣借助藥力與邪相爭,一定會出現畏寒戰慄,然後高熱汗出而病解的的戰汗現象。102、患外感病二三天,心中悸動不寧、煩躁不安的,用小建中湯主治。103、太陽病,邪傳少陽十多天,醫生反而多次攻下,又經過四五天,如果柴胡證仍然存在的,可先給予小柴胡湯治療。如果出現嘔吐不止,上腹部拘急疼痛,心中鬱悶煩躁的,是少陽兼陽明裏實,病情未能解除,用大柴胡湯攻下裏實,就可痊癒。

   大柴胡湯方

   柴胡半斤黃芩三兩芍藥三兩半夏半升,用水洗生薑五兩,切片枳實四枚,炙大棗十二枚,剖開以上七味藥,用水一鬥二升,煎煮至六升,去掉藥渣,再煎煮成三升,每次溫服一升,一日服三次。另一方加大黃二兩,如果不加,恐怕不是大柴胡湯。104、外感病,經過十三天不解除,胸脅滿悶而嘔吐,午後發潮熱,接著出現輕微腹瀉。這本來是大柴胡湯證,應當用大柴胡湯攻下,醫生卻反而用峻下的丸藥攻下,這是錯誤的治法。結果導致實邪未去而正氣損傷,出現潮熱,腹瀉等症。潮熱,是內有實邪的見證,治療應當先服小柴胡湯以解除少陽之邪,然後用柴胡加芒硝湯主治。

   柴胡加芒硝湯方

   柴胡二兩十六銖黃芩一兩人參一兩甘草一兩,炙生薑一兩,切片半夏二十銖,舊本為五枚,用水洗大棗四枚,剖開芒硝二兩以上八味藥,以水四升,先加入前七味藥煎煮成二升,去掉藥渣,再加入芒硝,煮至稍開,分兩次溫服。服藥後大便不解的,可繼續服。105、外感病,經過十三天,邪傳陽明而見譫語的,是胃腸有實熱的緣故,應當用湯藥攻下。如果小便通利的,大便應當堅硬,現卻反而出現腹瀉、脈象實大,可以斷定這是醫生誤用丸藥攻下所致,屬錯誤的治法。假如不是誤治而是邪傳三陰的腹瀉,脈象應當微細,四肢應冷,現脈象反而實大,是內有實邪的標誌,說明是醫生誤用丸藥攻下,其大便雖通而實邪未去,應當用調胃承氣湯主治。106、太陽表證沒有解除,邪熱內入與瘀血互結于下焦膀胱部位,出現有似發狂、少腹拘急硬痛等症狀,如果病人能自行下血的,就可痊癒。如果表證還沒有解除的,尚不能攻裏,應當先解表,待表證解除後,只有小腹拘急硬痛等裏證的,才能攻裏,適宜用桃核承氣湯。

   桃核承氣湯方

   桃仁五十個,去皮尖大黃四兩桂枝二兩,去皮甘草二兩,炙芒硝二兩以上五味藥,用水七升,先加入前三味藥煎煮成二升半,去掉藥渣,再加入芒硝,然後放在火上,微微煮開後離火,每次飯前溫服五合,一日服三次。服藥後應當出現輕度腹瀉。107、外感病八九天,誤用攻下,出現胸部滿悶、煩躁驚惕不安、小便不通暢,譫語、全身沉重、不能轉側的,用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主治。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方

   柴胡四兩龍骨、黃芩、生薑切片鉛丹、人參、桂枝去皮茯苓各一兩半半夏二合半,用水洗大黃二兩牡蠣一兩半,炒大棗六枚,剖開以上十二味藥,將大黃切成圍棋子大小,余藥用水八升,煎煮成四升,然後加入大黃,再煮一二開,去掉藥渣,每次溫服一升。舊本說:現用柴胡湯加入龍骨等藥。108、外感病,腹部脹滿,譫語,寸口脈浮而緊,這是肝木克伐脾土的徵象,名叫縱,用針刺期門的方法進行治療。109、外感病,發熱,畏縮怕冷,口渴很甚,想要喝水,腹部脹滿,這是肝木反克肺金的表現,名叫橫,當用針刺期門法治療。治療後如果出現自汗出,小便通暢的,為肝氣得泄,病將痊癒。110、太陽病第二天,病人出現煩躁不安,醫生反而用熱熨療法來熨病人的背部,導致汗出很多,火熱之邪乘虛內入於胃,胃中津液枯竭,於是出現躁擾不寧、譫語,病經十多天,如果病人出現全身顫抖、腹瀉的,這是正能勝邪,疾病將要解除。如果火攻後病人腰以下部位不出汗,反見嘔吐,足底下感覺冰涼,大便幹硬,小便本應當頻數,但反而不頻數而量少,想解又解不出,解大便後,頭猛然疼痛,並感覺腳心發熱,這是水穀之氣向下流動的緣故。111、太陽中風證,用火法強迫發汗,風邪被火熱所迫,血氣運行失去正常規律,風與火相互熏灼,影響肝膽疏泄失常,病人身體就會發黃,陽熱亢盛,迫血上出就會出現衄血,熱邪灼津,陰液虧虛就會出現小便短少。氣血虧乏,不能滋潤周身,就會出現身體枯燥、僅頭部出汗、到頸部為止。陽盛而陰虧,則腹部脹滿,微微氣喘,口幹咽喉潰爛,或者大便不通,時間久了就會出現譫語,嚴重的會出現呃逆、手足躁擾不寧、撚衣摸床等徵象,如果小便尚通暢,示津液猶存,病人還可救治。112、太陽傷寒證,脈象浮,本應當發汗解表,醫生卻用火治法強迫發汗,導致心陽外亡、神氣浮越,出現驚恐狂亂、坐臥不安的,用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主治。

   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方

   桂枝三兩,去皮甘草二兩,炙生薑三兩,切片大棗十二枚,剖開牡蠣五兩,炒蜀漆三兩,用水洗去腥味龍骨四兩以上七味藥,用水一鬥二升,先加入蜀漆煎煮,煮去二升水分,再加入其他藥物,煎煮成三升,去掉藥渣,每次溫服一升。舊本說:現用桂枝湯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113、病的表現象太陽傷寒證,但脈搏不弦緊反而弱,並且出現口渴,這是溫病而不是太陽傷寒證。如果誤用火攻,火邪內迫,就一定會出現譫語等變證。溫病初起脈弱,一般並見發熱脈浮,用辛涼發汗解表法治療,汗出邪散,則疾病可愈。114、太陽表證,用火熏法強使發汗而汗不出,火邪內攻,邪熱內擾,病人必煩躁不安,如果病至第七天,邪氣在太陽經當行盡,病當痊癒而仍不痊癒的,就一定會出現大便下血的變證。由於這是誤火所致,所以叫做火邪。115、脈象浮,發熱甚,這是太陽表實證,當用發汗解表法治療,卻反用溫灸法治療,這是把實證當作虛證來治療,火邪內攻,耗血傷陰,一定會出現咽喉乾燥、吐血的變證。116、病人脈象微數,屬陰虛內熱,千萬不可用灸法治療,如果誤用溫灸,就成為火邪,火邪內迫,邪熱內擾,就會出現煩亂不安的變證。陰血本虛反用灸法,使陰更傷;熱本屬實,用火法更增裏熱,血液流散於脈中,運行失其常度,灸火雖然微弱,但內攻非常有力,耗傷津液,損傷筋骨,血液難以恢復。脈象浮,主病在表,當用發汗解表法治療,如果用灸法治療,表邪不能從汗解,邪熱反而因火治法而更加熾盛,出現從腰以下沉重而麻痹,這就叫火逆。如果病將自行痊癒的,一定會先出現心煩不安,而後汗出病解。根據什麼知道的呢

因為脈浮,浮主正氣浮盛於外,所以知道汗出而病解。117、用燒針的方法強使病人出汗,致心陽損傷、下寒上逆,一定會發作奔豚,出現氣從少腹上沖心胸、時作時止的症狀。同時,由於針刺的部位被寒邪侵襲,腫起紅包塊。在治療上,可內服湯藥,用桂枝加桂湯;外用灸法,在腫起的包塊上各灸一艾柱。

   桂枝加桂湯方

   桂枝五兩,去皮芍藥三兩生薑三兩,切片甘草二兩,炙大棗十二枚,剖開以上五味藥,加水七升,煎煮成三升,去掉藥渣,每次溫服一升。舊本說:現用桂枝湯加桂枝達到五兩,加桂枝的原因,是因為桂枝能降奔豚氣。118、誤用火攻而又行攻下,因火攻發汗致心陽損傷,出現煩躁不安的,用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主治。

   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方

   桂枝一兩,去皮甘草二兩,炙牡蠣二兩,炒龍骨二兩以上四味藥,用水五升,煎煮成二升半,去掉藥渣,每次溫服八合,每日服三次。119、太陽傷寒證,如果用溫針進行治療,往往會導致驚惕不安的變證。120、太陽表證,應當有畏寒發熱的症狀,現病人出現自汗,反而不見畏寒發熱,關脈細數,這是醫生誤用吐法所引起的變證。在得病一、二天誤用吐法的,就會出現腹中饑餓,卻不能食;得病三、四天誤吐的,就會出現不喜歡吃稀弱,想吃冷的食物,早晨吃進的東西,晚上就吐出來。這是醫生誤用吐法所致的變證,其病變尚輕,所以叫做“小逆”。121、太陽表證,應當有畏寒的見症,治療當用汗法以解表,現卻使用吐法,吐後病人反而出現不怕冷、不想穿衣服的,這是誤用吐法所致的內熱的變證。122、病人脈象數,脈數一般為邪熱所致,熱能消化水穀,應當出現能食的症狀,卻反而出現不能食而嘔吐的,這是發汗不當,導致陽氣衰微,胃陽虛躁,因而出現脈數。這種脈數是假熱的表現,不能消化水穀,所以不能食;因為胃中本虛冷、虛氣上逆,所以出現嘔吐。123、太陽病,病傳陽明已經十余天,病人胃脘部煩悶不適,泛泛欲嘔,胸部疼痛,大便反而稀溏,腹部微有脹滿,心中鬱悶煩躁,如果是誤用峻猛湧吐或瀉下藥所致的,可用調胃承氣湯治療;如果不是吐下所致的,就不能用調胃承氣湯。此證雖有只想嘔吐,胸部疼痛,大便稍溏泄的症狀,但不是柴胡湯證。因為病人泛泛想吐,所以可以推知是峻吐峻下所致的。124、太陽病,經六七天,表證仍然存在,脈象沉滯不起,沒有結胸的見症,神志發狂的,這是邪熱與瘀血互結于下焦的緣故,當有小腹部堅硬脹滿、小便通暢等症,攻下瘀血就可痊癒。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太陽之邪隨經入裏,邪熱與瘀血互結于下焦的緣故。用抵當湯主治。

   抵當湯方

   水蛭炒虻蟲各三十個,去翅足,炒桃仁二十個,去皮尖大黃三兩,用酒洗以上四味藥,用水五升,煎煮成三升,去掉藥渣,每次溫服一升,服藥後不下血的,可以繼續服。125、太陽病,症見皮膚發黃,脈象沉結,小腹堅硬,如果小便不通暢的,則不是蓄血證,而是濕熱發黃證;如果小便通暢,並有狂亂徵兆的,則是蓄血發黃證無疑,用抵當湯主治。126、外感病,發熱,小腹部脹滿,如果水飲內蓄的,應當小便不通暢,現小便反而通暢的,是下焦蓄血證,應當攻下瘀血,不可用其他藥物,適宜用抵當丸。

   抵當丸方

   水蛭二十個,炒虻蟲二十個,去翅足,炒桃仁二十五個,去皮尖大黃三兩以上四味藥,共搗成細末,分作成四個藥丸,用水一升,取一個丸藥煎煮,煮至七合,連藥渣一起服下。服後24小時應當下血,如果不下血的,可以再服。127、太陽病,因為飲水過多,致水飲內停,如果小便通利的,是水停中焦,一定會出現心悸不寧的見症;如果小便短少不通暢的,是水停下焦,一定會出現小腹部脹滿急迫不舒的症狀。

   〔方劑趣記圖解〕

 

小建中湯

   漢·張仲景《傷寒論》

  

   記笑見盅早溢邀歸將幹

 

小建中()棗大飴糖藥芍桂枝姜生甘炙草

   【組成】6味:大棗4枚飴糖30芍藥18桂枝9生薑9炙甘草6

   【用法】水煎取汁,兌入飴糖,分2次溫服。

   【功效】溫中補虛,和裏緩急。

   【主治】中焦虛寒,肝木侮土。

   現用於治療潰瘍病、神經衰弱、慢性肝炎、再生障礙性貧血以及白血病等。

   〔本卷表解〕

   內容症狀方劑太陽病的各種症狀與治法太陽病,項背強幾幾,無汗惡風葛根湯太陽與陽陰合病,必自下利葛根湯太陽與陽明合病,不下利但嘔葛根加半夏湯太陽病,喘而汗出葛根黃芩黃連湯太陽病,頭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惡風無汗而喘麻黃湯太陽中風,脈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大青龍湯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幹嘔,發熱而咳,或渴,或利,或小便不利。小青龍湯太陽病,外證未解,脈浮弱,當以汗解桂枝湯脈浮者,病在表,可發汗麻黃湯下之後,複發汗,晝日煩躁不得眠,夜而安靜,不嘔,不渴,脈沉微。幹姜附子湯發汗後,身疼痛,脈沉遲桂枝加芍藥生薑發汗後,不可更行桂枝湯,汗出而喘,無大熱麻黃杏仁甘草石豪湯發汗後,其人臍下悸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傷寒,苦吐、若亦後,心下逆滿,氣上沖胸,起則頭眩,脈沉緊茯苓桂枝白術甘草湯

   〔名醫醫案〕

   傷寒

   鬱某,女。斑毒傷寒,已逾五日,脈浮部大,沉部甚數,面赤喉痛,全身發熱,斑紋隱現不透,煩躁譫語,舌質絳,苔灰膩少液。乃斑毒為熱邪所遏,不能外達。宗仲景升麻鱉甲湯及《證治準繩》陽毒升麻湯化裁治之。炙升麻2.4,玄參9,射幹3,生鱉甲18,大青葉9,炒黃芩6,鮮生地15,金銀花12,生甘草1.8,犀角屑0.6。按:服藥得微汗,煩躁稍平,翌晨復診,斑全身皆透,如片片紅霞,鮮研且潤,是佳象也。惟大便未行,前方去升麻、鱉甲,加瓜蔞仁、牛蒡子、冬瓜子各9,薄暮得大便。第三日復診,予清理餘邪生津開胃之方,調理而愈。

   一人年三十餘歲,三月終旬,從徽至揚,寓方鴻宇店中,得感寒症。腹中微痛,瀉泄一日三、五次,惡寒發熱,頭痛,腰腿俱疼。醫用化滯胃苓,而熱益甚,譫語煩躁。予脈無勞碌房事之類,但熱甚,頭痛不安。用羌活沖和湯加紫蘇、薑、蔥。汗出身涼,頭痛皆除,瀉亦旋止。若執人迎氣口之說,不無多誤。

   〔歌訣〕

   桂枝二麻黃一湯

   汗出不徹邪還襲,如瘧頻來時翕翕;

   桂枝湯二一麻黃,表後脈洪為病吉。

 

組成:桂枝、芍藥、炙甘草、生薑、大棗、麻黃、杏仁。

   功效:辛溫輕劑,微發其汗。

   主治:太陽中風輕證。症見發熱,惡風寒,形似瘧狀,一日再發,頭痛,汗出,舌淡,苔薄,脈浮。

   臨床運用:本方現代可用于治療輕型普通感冒、輕型流行性感冒、蕁麻疹、風疹、皮膚乾燥綜合症、支氣管炎等屬上述證機者。

 

梔子甘草豉湯

   梔子豉湯加甘草,熱擾胸膈氣乏少;

   清宣鬱熱兼益氣,臨證加減變通好。

 

組成:梔子、甘草、淡豆豉。

   功效:清宣鬱熱,益氣和中。

   主治:熱擾胸膈證伴有少氣乏力者。症見虛煩不得眠,心中懊惱,嘔吐,或反復顛倒,臥起不安,或身熱,兼少氣。

   臨床運用:本方可用於治療熱擾胸膈證伴有少氣乏力者,陽明熱鬱證伴有少氣乏力者。現代多用於治療急性黃疸型肝炎、急性膽囊炎、急性菌痢、急性尿路感染、神經衰弱、高血壓病、急性胃炎、食管炎等屬上述病症者。

   提示:具有抗炎、鎮吐健胃、利膽保肝、鎮靜催眠、鎮痛、抗細菌、抗真菌的作用。

   對結胸、髒結病症,應根據熱、痛、虛、寒、表、裏的狀況,分辨秩序來治療。傷寒論第四卷

   太陽病治下的時機及方法活解傷寒論HUOJIESHANGHANLUN活解傷寒論·第四卷HUOJIESHANGHANLUN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下

   合三十九法。方三十首並見太陽少陽合病法。

   〔讀經先知〕本卷主要論述了結胸、痞的各種症狀及治法。

 

〔原文〕

   128、問曰:病有結胸①,有藏結②,其狀何如

答曰:按之痛,寸脈浮,關脈沉,名曰結胸也。129、何謂藏結

答曰:如結胸狀,飲食如故,時時下利,寸脈浮,關脈小細沉緊,名曰藏結。舌上白胎滑者,難治。130、藏結無陽證,不往來寒熱,一雲寒而不熱。其人反靜,舌上胎滑者,不可攻也。131、病發于陽,而反下之,熱入因作結胸;病發于陰,而反下之,一作汗出。因作痞也。所以成結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結胸者,項亦強,如柔痙狀,下之則和,宜大陷胸丸。方一。大黃半斤葶藶子半升,熬芒消半升杏仁半升,去皮尖,熬黑上四味,搗篩二味,內杏仁、芒消,合研如脂,和散,取如彈丸一枚,別搗甘遂末一錢匕,白蜜二合,水二升,煮取一升,溫頓服之,一宿乃下,如不下,更服,取下為效。禁如藥法。132、結胸證,其脈浮大者,不可下,下之則死。133、結胸證悉具,煩躁者亦死。134、太陽病,脈浮而動數,浮則為風,數則為熱,動則為痛,數則為虛,頭痛發熱,微盜汗出,而反惡寒者,表未解也。醫反下之,動數變遲,膈內拒痛。一雲頭痛即眩。胃中空虛,客氣③動膈,短氣躁煩,心中懊,陽氣④內陷,心下因硬,則為結胸,大陷胸湯主之。若不結胸,但頭汗出,餘處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身必發黃。大陷胸湯。方二。

   該穴有宣散肺氣,理氣寬胸之功,主治咳嗽,心痛,幹嘔,胸滿,上臂內側痛。大黃六兩,去皮芒消一升甘遂一錢匕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大黃取二升,去滓,內芒消,煮一兩沸,內甘遂末,溫服一升,得快利,止後服。135、傷寒六七日,結胸熱實,脈沉而緊,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大陷胸湯主之。三。用前第二方。136、傷寒十餘日,熱結在裏,複往來寒熱者,與大柴胡湯;但結胸,無大熱者,此為水結在胸脅也,但頭微汗出者,大陷胸湯主之。四。用前第二方。

   大柴胡湯方

   柴胡半斤枳實四枚,炙生薑五兩,切黃芩三兩芍藥三兩半夏半升,洗大棗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鬥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溫服一升,日三服。一方加大黃二兩,若不加,恐不名大柴胡湯。137、太陽病,重發汗而複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熱,一雲日晡所發心胸大煩。從心下至少腹硬滿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湯主之。五。用前第二方。138、小結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則痛,脈浮滑者,小陷胸湯主之。方六。黃連一兩半夏半升,洗栝樓實大者一枚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栝樓,取三升,去滓,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139、太陽病二三日,不能臥,但欲起,心下必結,脈微弱者,此本有寒分也。反下之,若利止,必作結胸;未止者,四日複下之,此作協熱利也。140、太陽病,下之,其脈促,一作縱。不結胸者,此為欲解也。脈浮者,必結胸。脈緊者,必咽痛。脈弦者,必兩脅拘急。脈細數者,頭痛未止。脈沉緊者,必欲嘔。脈沉滑者,協熱利⑥。脈浮滑者,必下血。141、病在陽,應以汗解之,反以冷水氵巽⑦之,若灌之,其熱被劫不得去,彌更⑧益煩,肉上粟起,意欲飲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若不差者,與五苓散。寒實結胸,無熱證者,與三物小陷胸湯。用前第六方。白散亦可服。七。一雲與三物小白散。

   文蛤散方

   文蛤五兩上一味為散,以沸湯和一方寸匕服,湯用五合。

   五苓散方

   豬苓十八銖,去黑皮白術十八銖澤瀉一兩六銖茯苓十八銖桂枝半兩,去皮上五味為散,更於臼中治之,白飲和方寸匕服之,日三服,多飲暖水汗出愈。

   白散方

   桔梗三分巴豆一分,去皮心,熬黑研如脂貝母三分上三味為散,內巴豆,更於臼中杵之,以白飲和服,強人半錢匕,羸者減之。病在膈上必吐,在膈下必利,不利進熱粥一杯,利過不止,進冷粥一杯。身熱皮粟不解,欲引衣自覆,若以水氵巽之,洗之,益令熱卻不得出,當汗而不汗則煩,假令汗出已,腹中痛,與芍藥三兩如上法。142、太陽與少陽並病,頭項強痛,或眩冒,時如結胸,心下痞硬者,當刺大椎第一間、肺俞、肝俞,慎不可發汗;發汗則譫語,脈弦。五日譫語不止,當刺期門。八。143、婦人中風,發熱惡寒,經水適來,得之七八日,熱除而脈遲身涼。胸脅下滿,如結胸狀,譫語者,此為熱入血室也,當刺期門,隨其實而取之。九。144、婦人中風,七八日續得寒熱,發作有時,經水適斷者,此為熱入血室,其血必結,故使如瘧狀,發作有時,小柴胡湯主之。方十。柴胡半斤黃芩三兩人參三兩半夏半升,洗甘草三兩生薑三兩,切大棗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鬥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145、婦人傷寒,發熱,經水適來,晝日明瞭,暮則譫語,如見鬼狀者,此為熱入血室,無犯胃氣,及上二焦⑨,必自愈。十一。146、傷寒六七日,發熱微惡寒,支節((B10))煩疼,微嘔,心下支結((B11)),外證未去者,柴胡桂枝湯主之。方十二。桂枝去皮黃芩一兩半人參一兩半甘草一兩,炙半夏二合半,洗芍藥一兩半大棗六枚,擘生薑一兩半,切柴胡四兩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本雲人參湯,作如桂枝法,加半夏、柴胡、黃芩,複如柴胡法。今用人參作半劑147、傷寒五六日,已發汗而複下之,胸脅滿微結,小便不利,渴而不嘔,但頭汗出,往來寒熱,心煩者,此為未解也,柴胡桂枝幹姜湯主之。方十三。柴胡半斤桂枝三兩,去皮幹薑二兩栝樓根四兩黃芩三兩牡蠣二兩,熬甘草二兩,炙上七味,以水一鬥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煩,複服汗出便愈。148、傷寒五六日,頭汗出,微惡寒,手足冷,心下滿,口不欲食,大便硬,脈細者,此為陽微結,必有表,複有裏也。脈沉,亦在裏也,汗出為陽微((B12)),假令純陰結,不得複有外證,悉入在裏,此為半在裏半在外也。脈雖沉緊,不得為少陰病,所以然者,陰不得有汗,今頭汗出,故知非少陰也,可與小柴胡湯。設不了了者,得屎而解。十四。用前第十方。149、傷寒五六日,嘔而發熱者,柴胡湯證具,而以他藥下之,柴胡證仍在者,複與柴胡湯。此雖已下之,不為逆,必蒸蒸而振,卻發熱汗出而解。若心下滿而硬痛者,此為結胸也,大陷胸湯主之。但滿而不痛者,此為痞((B13)),柴胡不中與之,宜半夏瀉心湯。方十五。半夏半升,洗黃芩幹薑人參甘草炙,各三兩黃連一兩大棗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鬥,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須大陷胸湯者,方用前第二法。一方用半夏一升150、太陽少陽並病,而反下之,成結胸,心下硬,下利不止,水漿不下,其人心煩。151、脈浮而緊,而複下之,緊反入裏,則作痞,按之自濡((B14)),但氣痞耳。152、太陽中風,下利嘔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NE04C))((NE04C))汗出,發作有時,頭痛,心下痞硬滿,引脅下痛,幹嘔短氣,汗出不惡寒者,此表解裏未和也,十棗湯主之。方十六。芫花熬甘遂大戟上三味等分,各別搗為散,以水一升半,先煮大棗肥者十枚,取八合,去滓,內藥末,強人服一錢匕,羸人服半錢,溫服之,平旦服。若下少,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加半錢。得快下利後,糜粥自養。153、太陽病,醫發汗,遂發熱惡寒,因複下之,心下痞,表裏俱虛,陰陽氣並竭((B15)),無陽則陰獨((B16)),複加燒針,因胸煩,面色青黃,膚者,難治;今色微黃,手足溫者,易愈。154、心下痞,按之濡,其脈關上浮者,大黃黃連瀉心湯主之。方十七。大黃二兩黃連一兩上二味,以麻沸湯((B17))二升,漬((B18))之須臾,絞去滓,分溫再服。臣億等看詳大黃黃連瀉心湯,諸本皆二味,又後附子瀉心湯,用大黃、黃連、黃芩、附子,恐是前方中亦有黃芩,後但加附子也,故後雲附子瀉心湯,本雲加附子也。155、心下痞,而複惡寒汗出者,附子瀉心湯主之。方十八。大黃二兩黃連一兩黃芩一兩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別煮取汁。上四味,切三味,以麻沸湯二升漬之,須臾,絞去滓,內附子汁,分溫再服。156、本以下之,故心下痞,與瀉心湯。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煩,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十九。一方雲,忍之一日乃愈。用前第七證方。

   本穴在手拇指下,第一掌骨中點內側豐肉際,形如魚腹,古稱此處為魚。系肺經之滎穴,有理氣利咽作用,主治咳嗽,咳血,失音,喉痹咽幹,乳癰,肘攣。157、傷寒汗出解之後,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幹噫食臭((B19)),脅下有水氣,腹中雷鳴((B20)),下利者,生薑瀉心湯主之。方二十。生薑四兩,切甘草三兩,炙人參三兩幹薑一兩黃芩三兩半夏半升,洗黃連一兩大棗十二枚,擘上八味,以水一鬥,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附子瀉心湯,本雲加附子。半夏瀉心湯,甘草瀉心湯,同體別名耳。生薑瀉心湯,本雲理中人參黃芩湯,去桂枝、術,加黃連並瀉肝法。158、傷寒中風,醫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數十行,穀不化,腹中雷鳴,心下痞硬而滿,幹嘔心煩不得安,醫見心下痞,謂病不盡,複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結熱,但以胃中虛,客氣上逆,故使硬也,甘草瀉心湯主之。方二十一。甘草四兩,炙黃芩三兩幹薑三兩半夏半升,洗大棗十二枚,擘黃連一兩上六味,以水一鬥,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臣億等謹按,上生薑瀉心湯法,本雲理中人參黃芩湯,今詳瀉心以療痞,痞氣因發陰而生,是半夏、生薑、甘草瀉心三方,皆本於理中也,其方必各有人參,今甘草瀉心中無者,脫落之也。又按《千金》並《外台秘要》,治傷寒癉食用此方皆有人參,知脫落無疑。159、傷寒服湯藥,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瀉心湯已,複以他藥下之,利不止,醫以理中與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餘糧湯主之。複不止者,當利其小便。赤石脂禹餘糧湯。方二十二。赤石脂一斤,碎太一禹餘糧一斤,碎上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160、傷寒吐下後,發汗,虛煩,脈甚微,八九日心下痞硬,脅下痛,氣上沖咽喉,眩冒,經脈動惕者,久而成痿。161、傷寒發汗,若吐若下,解後心下痞硬,噫氣不除者,旋覆代赭湯主之。方二十三。旋覆花三兩人參二兩生薑五兩代赭一兩甘草三兩,炙半夏半升,洗大棗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鬥,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162、下後不可更行桂枝湯,若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與麻黃杏子甘草石膏湯。方二十四。麻黃四兩杏仁五十個,去皮尖甘草二兩,炙石膏半斤,碎,綿囊上四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白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本雲黃耳杯。163、太陽病,外證未除,而數下之,遂協熱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裏不解者,桂枝人參湯主之。方二十五。桂枝四兩,別切甘草四兩,炙白術三兩人參三兩幹薑三兩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煮四味,取五升,內桂,更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再夜一服。164、傷寒大下後,複發汗,心下痞,惡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當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湯,攻痞宜大黃黃連瀉心湯。二十六。瀉心湯用前第十七方。165、傷寒發熱,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嘔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湯主之。二十七。用前第四方。166、病如桂枝證,頭不痛,項不強,寸脈微浮,胸中痞硬,氣上沖喉咽,不得息者,此為胸有寒也。當吐之,宜瓜蒂散。方二十八。瓜蒂一分,熬黃赤小豆一分上二味,各別搗篩,為散已,合治之,取一錢匕,以香豉一合,用熱湯七合,煮作稀糜,去滓,取汁和散,溫頓服之。不吐者,少少加,得快吐乃止。諸亡血虛家,不可與瓜蒂散。167、病脅下素有痞((B22)),連在臍傍,痛引少腹,入陰筋者,此名藏結,死。二十九。168、傷寒若吐若下後,七八日不解,熱結在裏,表裏俱熱,時時惡風,大渴,舌上乾燥而煩,欲飲水數升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方三十。知母六兩石膏一斤,碎甘草二兩,炙人參二兩粳米六合上五味,以水一鬥,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此方立夏後,立秋前乃可服。立秋後不可服。正月二月三月尚凜冷,亦不可與服之,與之則嘔利而腹痛。諸亡血虛家亦不可與,得之則腹痛利者,但可溫之,當愈。169、傷寒無大熱,口燥渴,心煩,背微惡寒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三十一。用前方。170、傷寒脈浮,發熱無汗,其表不解,不可與白虎湯。渴欲飲水,無表證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三十二。用前方。171、太陽少陽並病,心下硬,頸項強而眩者,當刺大椎、肺俞、肝俞,慎勿下之。三十三。172、太陽與少陽合病,自下利者,與黃芩湯;若嘔者,黃芩加半夏生薑湯主之。三十四。

   黃芩湯方

   黃芩三兩芍藥二兩甘草二兩,炙大棗十二枚,擘上四味,以水一鬥,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黃芩加半夏生薑湯方

   黃芩三兩芍藥二兩甘草二兩,炙大棗十二枚,擘半夏半升,洗生薑一兩半,一方三兩,切上六味,以水一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再夜一服。173、傷寒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腹中痛,欲嘔吐者,黃連湯主之。方三十五。黃連三兩甘草三兩,炙幹姜三兩桂枝三兩,去皮人參二兩半夏半升,洗大棗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鬥,煮取六升,去滓,溫服,晝三夜二。疑非仲景方。174、傷寒八九日,風濕相搏,身體疼煩,不能自轉側,不嘔,不渴,脈浮虛而澀者,桂枝附子湯主之。若其人大便硬,一雲臍下心下硬。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術湯主之。三十六。

   桂枝附子湯方

   桂枝四兩,去皮附子三枚,炮,去皮,破生薑二兩,切大棗十二枚,擘甘草二兩,炙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

   去桂加白術湯方

   附子三枚,炮,去皮,破白術四兩生薑三兩,切甘草二兩,炙大棗十二枚,擘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初一服,其人身如痹,半日許複服之,三服都盡,其人如冒狀,勿怪,此以附子、術,並走皮內,逐水氣未得除,故使之耳。法當加桂四兩,此本一方二法,以大便硬,小便自利,去桂也;以大便不硬,小便不利,當加桂。附子三枚恐多也,虛弱家及產婦,宜減服之。175、風濕相搏,骨節疼煩,掣痛((B24))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者,甘草附子湯主之。方三十七。甘草二兩,炙附子二枚,炮,去皮,破白術二兩桂枝四兩,去皮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則解,能食,汗止複煩者,將服五合,恐一升多者,宜服六七合為始。176、傷寒脈浮滑,此以表有熱,裏有寒,白虎湯主之。方三十八。知母六兩石膏一斤,碎甘草二兩,炙粳米六合上四味,以水一鬥,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臣億等謹按,前篇雲熱結在裏,表裏俱熱者,白虎湯主之。又雲其表不解,不可與白虎湯。此雲脈浮滑,表有熱,裏有寒者,必表裏字差矣。又陽明一證雲,脈浮遲,表熱裏寒,四逆湯主之。又少陰一證雲,裏寒外熱,通脈四逆湯主之。以此表裏自差,明矣。《千金翼》雲白通湯。非也。177、傷寒脈結代,心動悸,炙甘草湯主之。方三十九。甘草四兩,炙生薑三兩,切人參二兩生地黃一斤桂枝三兩,去皮阿膠二兩麥門冬半升,去心麻仁半升大棗三十枚,擘上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內膠烊消盡,溫服一升,日三服。一名複脈湯。178、脈按之來緩,時一止複來者,名曰結。又脈來動而中止,更來小數,中有還者反動,名曰結,陰也。脈來動而中止,不能自還,因而複動者,名曰代,陰也。得此脈者,必難治。

 

〔注釋〕

   ①結胸:症候名,為有形之邪凝結於胸腹,以胸脘部疼痛為主證的一種病症。

   ②髒結:髒氣衰微、陰寒之邪凝結於髒的一種病症。

   ③客氣:邪氣。

   ④陽氣:指邪熱。

   ⑤寒分:指寒飲。

   ⑥協熱利:協表證發熱的下利。

   ⑦潠:用冷水噴灑。

   ⑧彌更:更加。

   ⑨上二焦:即上中二焦。

   ((B10))支節:四肢關節。

   ((B11))心下支結:心下如物支撐結聚。

   ((B12))陽微:指陽微結。

   ((B13))痞:自覺心下堵塞脹悶的症狀。

   ((B14))濡:柔軟。

   ((B15))陰陽氣並竭:指表裏之氣均受損。

   ((B16))無陽則陰獨:指表證已罷而裏證獨具。

   ((B17))麻沸湯:沸水。

 ((B18))漬:浸泡。

   ((B19))幹噫食臭:幹噫,即噯氣。幹噫食臭,即噯氣中有飲食氣味。

   ((B20))腹中雷鳴:即腸鳴。

   ((B21))痿:指肢體萎軟無力、活動不便或不能的症狀。

   ((B22))痞:此指痞塊。

   ((B23))邪氣:此指寒邪。

   ((B24))掣痛:疼痛有牽引拘急之感。

 

〔譯文〕

   128、問:病症有結胸,有髒結,它們的表現怎麼樣

答:胸脘部按之疼痛,寸部脈象浮,關部脈象沉,這就叫結胸。129、什麼叫髒結

答:症候表現與結胸相似,但飲食如常,經常腹瀉,寸部脈浮,關部脈細小沉緊,苔白滑的,這就叫髒結,是難治之證。130、髒結沒有陽熱證症候表現,不發往來寒熱,病人不煩躁而安靜,舌苔滑,不能用瀉下法治療。131、疾病在表卻反而用攻下的方法治療,邪熱內入與水飲相結,因而形成結胸證。之所以形成結胸,是因為攻下太早的緣故。疾病在裏,內無實邪,卻反而用攻下法治療,致胃虛氣逆,所以形成痞證。有結胸證的表現,如果出現項部拘急不柔和,與柔痙的症狀相似的,用攻下的方法治療就可痊癒,適宜用大陷胸丸。

   大陷胸丸方

   大黃半斤葶藶子半升,炒芒硝半升杏仁半升,去皮尖,炒黑以上四味藥,先將大黃、葶藶子搗細篩末,再加入杏仁、芒硝,共研如膏脂,用水調和作成約彈子大小藥丸。另外將甘遂搗成細末,用白蜜二合,水二升,加入上藥丸一粒及甘遂末一錢匕共煮,煮至二升,一次溫服下。服藥後,經過一晚上,應該腹瀉,如果不腹瀉,可以繼續服,直至出現腹瀉為度。服藥禁忌同《藥法》。132、結胸證,脈象浮大的,不能用攻下法治療,如果攻下,就會導致病人死亡。133、結胸證的症狀全部具備,如果出現躁擾不寧的,多屬死候。134、太陽病,脈象浮而動數,脈浮主風邪在表,數主有熱,動脈主痛,數又主虛,症見頭痛發熱,輕微盜汗,反而怕冷,這是太陽表證未解。本應從表論治,醫生反而用攻下的方法治療,由於胃中空虛而無實邪,誤下後邪氣內陷,邪熱與水飲相結於胸膈,所以出現脈動數變遲,胸脅心下疼痛拒按,短氣,煩躁不安,這樣就形成了結胸證,用大陷胸湯主治。如果不形成結胸,只見頭部汗出,到頸部為止,其他部位不出汗,小便不通暢,身體發黃的,則是濕熱郁蒸發黃證。

   大陷胸湯方

   大黃一兩,去皮芒硝一升甘遂一錢匕以上三味藥,用水六升,先煮大黃至二升,去掉藥渣,再加入芒硝煮一、二開,然後再加進甘遂末,每次溫服一升。服藥後很快腹瀉的,停服後藥。135、外感病六七天,形成熱實結胸證,脈象沉而緊,胸脘部疼痛,觸按象石頭一樣堅硬的,用大陷胸湯主治。136、外感病十多天,邪熱內結在裏,又出現發熱畏寒交替往來的,治用大柴胡湯。只有結胸證的表現,體表沒有高熱的,這是水與熱互結在胸脅,如果頭上輕微汗出,而全身無汗的,用大陷胸湯主治。137、太陽表證,反復發汗而又行攻下,出現五六天不解大便,舌上乾燥,口渴,午後微有潮熱,從劍突下一直到少腹部堅硬脹滿疼痛,不能用手觸摸的,用大陷胸湯主治。138、小結胸病的症狀,是正當胃脘部位,用手觸按感覺疼痛,脈象浮滑的,用小陷胸湯主治。

   小陷胸湯方

   黃連一兩半夏半升,用水洗瓜蔞實大的一枚以上三味藥,用水六升,先加入瓜蔞,煮至三升,去掉藥渣,再加入其他藥共煎煮成二升,去掉藥渣,分三次服溫。139、太陽病得了二、三天,不能平臥,只想坐起,胃脘部痞結脹硬,脈象微弱的,這是素有寒飲結聚在裏的緣故,卻反而用攻下法治療,因而形成腹瀉。如果腹瀉停止的,就會形成結胸;如果腹瀉不停止,到第四天又再攻下,就會引起脅熱利。

   二間:間指容,即居處之意。因該穴位於手次指二節與三節之中,因名二間。二間系大腸之滎穴,有清熱消腫作用。140、太陽表證,誤用攻下,如果脈象急促,不形成結胸的,是疾病將要解除的徵象;如果脈象浮的,一定形成結胸;如果脈象緊的,一定會咽痛;脈弦的,一定會兩脅拘急;脈象細數的,就會頭痛不停止;脈象沉緊的,一定會作嘔;脈象沉滑的,一定會出現協熱下利;脈象浮滑的,一定會出現大便下血。141、病在表,應用發汗法解表祛邪,卻反而用冷水噴灑澆洗來退熱,熱邪被水飲鬱遏不能解除,使熱更甚,怕冷,皮膚上起雞皮疙瘩,想喝水,但又不很口渴的,可給予文蛤散治療。如果服藥後仍不好的,可以用五苓散治療。寒實結胸,有結胸主證,沒有熱證症候表現的,可用三物白散治療。

   文蛤散方

   文蛤五兩上一味藥,研成細末作成散劑,用開水五合沖服,每次服一方寸匕。

   三物白散方

   桔梗三分巴豆一分,去皮尖,炒黑,研如膏脂貝母一分以上三味藥,先將桔梗、貝母研細成散,再加入巴豆,在藥臼中杵成細末,用米湯沖服,強壯的人每次服半錢匕,瘦弱的人減量服用,服藥後,如果病在胸膈以上的,一定會出現嘔吐,病在胸膈以下的一定腹瀉。如果服藥後未發生腹瀉的,可飲熱粥一杯,以助藥力;如果腹瀉過度而不停止的,可飲冷粥一杯,以抑制藥性。身體發熱、畏寒、皮膚起雞皮疙瘩而不解除,想拿衣服複蓋身上,醫生如果用冷水噴灑、澆洗,更使邪熱鬱閉而不能外散,本應當汗出卻不能汗出,所以出現煩熱更甚。假如已經汗出,而腹中疼痛,可用芍藥三兩,煎服藥方法同上。142、太陽與少陽兩經並病,出現頭痛項強,或者眩暈昏冒,時而心下痞塞硬結、如結胸狀的,應當針刺大椎、肺俞、肝俞,千萬不能發汗。誤用發汗就會出現譫語、脈弦,如果經過五天,仍然譫語不停止的,應當針刺期門,以泄其邪。143、婦女外感風邪,症見發熱畏寒,適逢月經來潮,經過七八天,發熱退而身體涼,脈象變遲,胸脅下滿悶疼痛,好象結胸一樣,譫語的,這是熱入血室,應當針刺期門穴,以泄其實邪。144、婦人外感風邪,經過七八天,出現了發熱怕冷定時發作的見症,月經恰在這時中止,這是熱入血室。因為邪熱內入血室與血相結,所以發熱怕冷定時發作,好象瘧疾一樣,用小柴胡湯主治。145、婦人外感寒邪,症見發熱、畏寒等表證,正逢月經到來,病人白天神志清楚,夜晚譫語如見鬼神的,這是熱入血室,不可用汗吐下法損傷胃氣及上二焦,每可熱退身和而自愈。146、外感病六七天,發熱,微微怕冷,四肢關節疼痛,微微作嘔,胸脘部滿悶如物支撐結聚,表證還未解除的,用柴胡桂枝湯主治。

   柴胡桂枝湯方

   桂枝一兩半,去皮黃芩一兩半人參一兩半甘草一兩,炙半夏二合半芍藥一兩半大棗六枚,剖開生薑一兩半,切片柴胡四兩以上九味藥,用水七升,煎煮成三升,去掉藥渣,每次溫服一升。舊本說:用人參湯(疑指桂枝湯加人參--編者注)加半夏、柴胡、黃芩,取人參一半的量,煎服方法同桂枝湯,又同柴胡湯。147、外感病五六天,已經發汗又用瀉下,出現胸脅滿悶微有硬結,口渴,不嘔,頭部出汗,發熱畏寒交替而作,心中煩躁不安的,這是病沒有解除,用柴胡桂枝幹姜湯主治。

   柴胡桂枝幹姜湯方

   柴胡半斤桂枝三兩,去皮幹薑三兩瓜蔞根四兩黃芩三兩牡蠣二兩,炒甘草二兩,炙以上七味藥,用水一鬥二升,煎煮至六升,去掉藥渣,再煎煮成三升,每次溫服一升,每日服三次。服第一次藥後可出現輕度心煩,服第二次藥後汗出就會痊癒。

   人迎:穴在頷下,頸部兩側,迎前顯見之處,飲食吞咽,如人事之送迎,故名之。系足陽明胃經與足少陽膽經之會穴。有寬胸定喘,散結清熱之功。148、外感病五六天,頭部出汗,微感畏寒,手足冷,脘腹部脹滿,口中不想吃東西,大便堅硬,脈象沉緊而細,這是陽微結證,必然既有表證又有裏證。脈沉,主病在裏,汗出是陽微結的表現。假如是純陰結證,病邪應完全入裏,不應該再有表證,而此證是半在裏半在表,表證仍然存在。脈雖然沉緊,卻不是少陰病,因為陰證不應該有汗出,現有頭部汗出,所以知道不是少陰病。可以用小柴胡湯治療。假如服小柴胡湯後仍然不爽快的,可微通其大便,大便一通,即可痊癒。149、外感病五六天,嘔吐而發熱的,則柴胡湯證已經具備,本應用柴胡湯治療,卻用其他藥攻下,誤下後如果柴胡證仍然存在的,可以再給予柴胡湯治療。這雖然誤用攻下,但尚未形成變證。由於誤下正氣受損,所以服小柴胡湯後,一定會出現先振振畏寒,繼之蒸蒸發熱,隨之汗出而病解的戰汗現象。如果誤下後邪氣內陷,與水飲相結,出現心下堅硬脹滿疼痛的,這是結胸,用大陷胸湯主治。如果誤下損傷胃氣,胃虛氣逆,氣結心下,出現胃脘脹滿而不疼痛的,這是痞證,不能用柴胡湯治療,適宜用半夏瀉心湯。

   半夏瀉心湯方

   半夏半升,用水洗黃芩幹薑人參甘草炙,各三兩黃連一兩大棗十二枚,剖開以上七味藥,加水一鬥,煎煮至六升,去掉藥渣,再煎煮成三升,每次溫服一升,每日服三次。150、太陽與少陽並病,反而用攻下治療,形成結胸,出現心下硬結,腹瀉不止,湯水不能下嚥,煩躁不安。151、脈浮而緊,是太陽傷寒證之脈,應發汗解表,卻反而用攻下法治療,致表邪入裏,因而形成痞證。因是無形氣機痞塞所致,所以按之柔軟不痛。152、太陽中風,表證未解,又見下利,嘔逆等水飲證,證屬表裏同病,治當先解表,表證解後,才能攻逐在裏的水飲。如果見微微出汗,定時而發,頭痛,胸脘部痞結脹硬,牽引胸脅疼痛,幹嘔、短氣、汗出不怕冷的,這是表證已解,而水飲停聚胸脅,用十棗湯主治。

   十棗湯方

   芫花炒甘遂大戟以上三味藥,各取等分,分別搗細混合成散,用水一升半,先加入肥大的大棗十個,煎煮至八合,去渣,再加入上藥藥末服用,強壯的人服一錢匕,瘦弱的人服半錢匕,在清晨溫服。服藥後如果瀉下太少,病不解除的,第二天可以增加半錢匕藥量繼續服用。服藥後迅速出現腹瀉的,用稀粥調養。153、太陽病,醫生使用發汗法治療,汗後仍然發熱畏寒,於是又用攻下法治療,誤汗傷表,誤下傷裏,致表裏正氣均虛,陰陽之氣同時虛竭,表證已無而獨有裏證,故見心下痞滿。醫者再用燒針法治療,致髒氣大傷,出現心胸煩躁不安,面色青黃,筋肉跳動的,為難治之候;如果面色微黃、手足溫暖的,示胃氣尚存,較容易治癒。154、胃脘部痞滿,按之柔軟,關部脈浮的,用大黃黃連瀉心湯主治。

   大黃黃連瀉心湯方

   大黃二兩黃連一兩以上二味藥,用沸開水二升,浸泡一會兒,擠壓泌汁,去掉藥渣,分兩次溫服。155、胃脘部痞滿,而又畏寒汗出的,用附子瀉心湯主治。

   附子瀉心湯方

   大黃二兩黃連一兩黃芩一兩附子一枚,炮,去皮,破開,另煎取汁以上四味藥,將前三味藥切細,用滾沸開水二升浸泡一會兒,擠壓取汁,去掉藥渣,再加入附子汁,分兩次溫服。156、本來因為誤下,形成胃脘部痞滿,給予瀉心湯治療,痞滿卻不消除,並見口乾燥、心煩、小便不通暢,這是水飲內蓄所致,用五苓散主治。157、傷寒表證,經用發汗,汗出表證已解,而胃氣損傷,胃中不和,水食停滯,出現胃脘部痞滿硬結,噯氣有食物腐臭氣味,腸鳴較甚,腹瀉的,用生薑瀉心湯主治。

   生薑瀉心湯方

   生薑四兩,切片甘草三兩,炙人參三兩幹薑一兩黃芩三兩半夏半升,用水洗黃連一兩大棗十二枚,剖開以上八味藥,加水一鬥,煮至六升,去掉藥渣,再煎煮成三升,每次溫服一升,一日服三次。舊本說:附子瀉心湯,即用大黃黃連瀉心湯加附子。半夏瀉心湯與甘草瀉心湯,藥物組成相同而名稱不同。生薑瀉心湯是用理中人參黃芩湯去桂枝、白術,加黃連,並用瀉肝之法。158、太陽傷寒或中風證,本應發汗解表,醫生反而用攻下法,損傷脾胃,導致病人一日腹瀉數十次,瀉下不消化食物,腸鳴厲害,胃脘部痞滿硬結,幹嘔,心中煩躁不安,醫生見胃部痞硬,認為是邪熱內結,病邪未盡,又行攻下,致痞脹更甚。這種情況不是邪熱內結,而是中氣虛弱,濁氣上逆,氣結心下,所以胃脘部痞硬,用甘草瀉心湯主治。

   甘草瀉心湯方

   甘草四兩,炙黃芩三兩幹薑三兩半夏半升,用水洗大棗十二枚,破開黃連一兩人參三兩以上七味藥,加水一鬥,煮至六升,去掉藥渣,再煎煮成三升,每次溫服一升,一日服三次。159、傷寒表證,服了瀉下的湯藥,導致腹瀉不止,胃脘部痞脹硬結。醫生用瀉心湯治療,又用其他藥攻下,導致腹瀉不止,醫生又以理中湯投之,結果腹瀉更甚。究其原因,是因為理中湯是治療中焦虛寒腹瀉證之劑,而此種下利責在下焦不固,應當用赤石脂禹餘糧湯主治。如果用赤石脂禹餘糧湯仍然腹瀉不止的,則恐怕屬水濕內盛之腹瀉,應當用分利小便法治療。

   赤石脂禹餘糧湯方

   赤石脂一斤,打碎太一禹餘糧一斤,打碎以上二味藥,用水六升,煎煮成三升,去掉藥渣,分三次溫服。160、太陽傷寒證,誤用吐下發汗,導致心煩不安,脈象十分微弱,病情遷延八九天,更見胃脘部痞結脹硬,脅下疼痛,氣上沖咽喉,眩暈昏冒,全身經脈跳動,時間久了,就會形成痿證。161、太陽傷寒證,經用發汗,或湧吐,或攻下,表證已解,而胃氣損傷,胃虛氣逆,出現胃脘部痞脹而硬,噯氣不止的,用旋複代赭湯主治。

   旋複代赭湯方

   旋複花三兩人參二兩生薑五兩代赭石一兩甘草二兩半夏半升,用水洗大棗十二枚,剖開以上七味藥,加水一鬥,煮至六升,去掉藥渣,再煎煮藥汁成三升,每次溫服一升,一日服三次。162、表證攻下後,外邪內入,熱邪壅肺,出現汗出、氣喘,表熱證已無的,不能再用桂枝湯,可用麻黃杏子甘草石膏湯治療。163、太陽病,表證未解,反而屢次攻下,致脾氣損傷,出現腹瀉不止,胃脘部痞結脹硬,而發熱畏寒等表證仍在的,用桂枝人參湯主治。

   桂枝人參湯方

   桂枝四兩,另外切甘草四兩,炙白術三兩人參三兩幹薑三兩以上五味藥,用水九升,先加入後四味藥煎煮至五升,再加入桂枝共煎煮成三升,去掉藥渣,每次溫服一升,白天服二次,晚上服一次。164、傷寒表證,用峻瀉藥攻下後,再發其汗,導致心下痞塞,如果有發熱畏寒等見證的,是表證還未解除,不能先泄熱消痞,而應先解表,表證解除以後才能泄熱消痞。解表適宜用桂枝湯,泄熱消痞適宜用大黃黃連瀉心湯。165、外感病,發熱,汗出而熱不退,上腹部痞結脹硬,嘔吐而又腹瀉的,用大柴胡湯主治。166、病的表現象桂枝湯證,但頭不痛,項部不拘急,寸部脈微浮,胸脘痞脹硬結,氣上沖咽喉,呼吸不暢,這是胸中有痰實之邪停滯,應當採用吐法,可用瓜蒂散。

   瓜蒂散方

   瓜蒂一分,炒黃赤小豆一分以上二味藥,分別搗碎過篩作散,然後混合在一起研治。另用香豉一合,熱開水七合,共煮成稀粥,去掉藥渣,再取上藥末一錢匕,與稀粥混合,一次溫服。服藥後不嘔吐的,稍稍增加藥量繼續服用;服藥後很快出現嘔吐的,應停止服藥。各種失血、虛弱的病人,不能用瓜蒂散。167、病人脅下宿有痞塊,連及到臍旁,疼痛牽引少腹,甚至痛徹陰莖,這就叫髒結,屬於死候。168、傷寒表證,誤用湧吐或瀉下法後,病經七八天仍不解除,邪熱內入,結聚在裏,熱邪充斥內外,表現為時有畏風,口渴很甚,想喝水數升,舌乾燥,心煩不安的,用白虎加人參湯主治。

   白虎加人參湯方

   知母六兩石膏一斤,打碎甘草二兩,炙人參二兩粳米六合以上五味藥,加水一鬥煎煮,待米熟湯成,去掉藥渣,每次溫服一升,一日服三次。本方在立夏後、立秋前才能服用,立秋後不宜服用。正月、二月、三月天氣尚寒冷,也不宜服用。此時服用就會傷中而出現嘔吐、腹瀉、腹痛。各種失血,虛弱的人也不能服用,如果服用也會出現腹痛,腹瀉。此時,可用溫裏散寒法救治,就會痊癒。169、外感病,表無大熱而裏熱熾盛,出現口乾燥而渴,心中煩躁不安,背部微感畏冷的,用白虎加人參湯主治。170、外感病,脈象浮,發熱無汗,是表證還未解除,不能用白虎湯,如果裏熱盛,津氣傷,出現口渴想喝水,而沒有表證的,用白虎加人參湯主治。171、太陽病未解,又併發少陽病,出現胃脘部痞結脹硬,頸項拘急不舒,頭目昏眩等證的,應當針刺大椎、肺俞、肝俞諸穴,千萬不可用攻下的方法。172、太陽與少陽兩經同時感受外邪而發病,邪熱下迫腸胃,而出現自下痢的,用黃芩湯,如果嘔吐的,用黃芩加半夏生薑湯主治。

   黃芩湯方

   黃芩三兩芍藥二兩甘草二兩,炙大棗十二枚,剖開以上四味藥,用水一鬥,煎煮成三升,去掉藥渣,每次溫服一升,白天服二次,夜晚服一次。

   黃芩加半夏生薑湯方

   黃芩三兩芍藥二兩甘草二兩,炙大棗十二枚,剖開半夏半升,用水洗,生薑一兩半,一方為三兩,切片。以上六味藥,用水一鬥,煎煮成三升,去掉藥渣,每次溫服一升,白天服二次,夜晚服一次。173、外感病,胸脘部有熱,腹中有寒,腹中疼痛,想嘔吐的,用黃連湯主治。

   黃連湯方

   黃連三兩甘草三兩,炙幹姜三兩桂枝三兩,去皮人參二兩半夏半升,用水洗大棗十二枚,剖開以上七味藥,用水一鬥,煎煮成六升,去掉藥渣,每次溫服一升,白天服三次,夜間服二次。懷疑不是張仲景的方。174、外感病八九天,風濕相互搏結,出現身體疼痛劇烈,不能自行轉側,不作嘔,口不渴,脈象浮虛而澀的,用桂枝附子湯主治,如果病人大便硬結、小便通暢的,用去桂加白術湯主治。

   桂枝附子湯方

   桂枝四兩,去皮附子三枚,炮,去皮,破開生薑三兩,切片大棗十二枚,剖開甘草二兩,炙以上五味藥,用水六升,煎煮成二升,去掉藥渣,分三次溫服。

   去桂加白術湯方

   附子三枚,炮,去皮,破開白術四兩生薑三兩,切片甘草二兩,炙大棗十二枚,剖開以上五味藥,用水六升,煎煮成二升,去掉藥渣,分三次溫服。服第一次藥後,病人身體感覺麻木,半天左右可再服一次,待三次藥服完,病人頭目昏眩如物蒙蔽,這是藥物的反應,是附子、白術的藥力行于皮內、攻逐水濕之氣而不能解除所造成的,因此不必奇怪。本方照理應當加桂枝四兩,實際上,本方與桂枝附子湯是一方兩法。因為大便硬結、小便通暢,所以去桂枝;因為大便不硬,小便不通暢,所以應當加桂枝。附子用三枚,用量恐怕過大,所以虛弱的人及產婦,應減少用量服用。175、風濕相互搏結,全身關節劇烈疼痛,牽引拘急不能屈伸,觸按則疼痛更甚,汗出,短氣,小便不通暢,畏風不願減衣,或者身體輕度浮腫的,用甘草附子湯主治。

   甘草附子湯方

   甘草二兩,炙附子二枚,炮,去皮,破開白術二兩桂枝四兩,去皮以上四味藥,用水六升,煎煮成三升,去掉藥渣,每次溫服一升,一日服三次。服第一次藥,如果能得汗出的,就會痊癒。如果汗出停止,而又出現疼痛的,可再給病人服五合,或服六七合也可,服一升恐怕量過大。176、外感病,脈象浮滑的,這是表有熱,裏也有熱,用白虎湯主治。

   白虎湯方

   知母六兩石膏一斤,打碎甘草二兩,炙粳米六合以上四味藥,用水一鬥煎煮,待米熟湯成,去掉藥渣,每次溫服一升,一日服三次。177、外感病,脈象結代,心中悸動不寧的,用炙甘草湯主治。

   炙甘草湯方

   甘草四兩,炙生薑三兩,切片人參二兩生地黃一斤桂枝三兩,去皮阿膠二兩麥門冬半升,去心麻仁半升大棗三十枚,剖開以上九味藥,用陳米酒七升,水八升,混勻,先加入阿膠外的八味藥煮成三升,去掉藥渣,再加入阿膠烊化溶解盡,每次溫服一升,一日服三次。本方又叫複脈湯。178、脈象按之見緩,時而一止而又繼續跳動的,就叫結脈。又有脈象跳動中一止,能夠自還,脈搏停止間歇時間短,複跳的脈稍快的,名叫結,屬於陰脈。脈象跳動中一止,不能自還,良久方再搏動的,名叫代,屬於陰脈。出現這種脈象的,多難於治療。

   〔方劑趣記圖解〕

 

陽和湯

   清·王維德《外科證治全生集》

  

   記養鶴貴地馬將接甘露

 

()和桂肉地熟麻黃姜炭芥白子甘草鹿角膠

   【組成】7味:肉桂3熟地30麻黃2薑炭2白芥子6甘草3鹿角膠9

   【用法】水煎服。

   【功效】溫陽補血,散寒通滯。

   【主治】一切陰疽、貼骨疽、流注、鶴膝風等屬於陰寒證者。

   現常用於治療骨與關節結核、慢性骨髓炎、腹膜和骨膜結核、血栓閉塞性脈管炎、肌肉深部膿腫等。

   【注意】陽證癰瘍,患處紅腫熱痛,或陰虛有熱,或陰疽已破潰者均不宜使用。〔本卷表解〕

   內容症狀方劑結胸的各種症狀及治法結胸者,硬亦強,如柔痙狀,下之則和大陷胸丸胃中空虛,客氣動膈,短氣躁煩,心中懊((NE04A)),陽氣內陷,心下因硬大陷胸湯傷寒十餘日,熱結在裏,複往來寒熱大柴胡湯結胸,無大熱,此為水結在胸脅,但頭微汗出大陷胸湯從心下至少腹硬滿而痛,不可近大陷胸湯小結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則痛,脈浮滑小陷胸湯病在陽,應以汗解之,反以冷水潠之,若灌之,其熱被劫不得去,彌更益煩,肉上粟起,意欲飲水,反不渴文蛤散寒實結胸,無熱證三物小陷胸湯太陽與少陽並病,頭項強痛,或眩冒,心下痞硬刺大椎第一間發作有時,經水適斷,此為熱入血室,其血必結,故使如瘧狀,發作有時小柴胡湯傷寒六七日,發熱微惡寒,支節煩疼,微嘔,心下支結,外證來去柴胡桂枝湯胸脅滿微結,小便不利,渴而不嘔,但頭汗出,往來寒熱,心煩柴胡桂枝幹姜湯心下滿而硬痛大陷胸湯

   內容症狀方劑痞的各種症狀及治法汗出,發作有時,頭痛,心下痞硬滿,引脅下痛,幹嘔短氣,汗出不惡寒十棗湯心下痞,按之濡,其脈關上浮大黃黃連瀉心湯心下痞,而複惡寒汗出附子瀉心湯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煩,小便不利五苓散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幹噫食臭,脅下有水氣,腹中雷鳴,下利生薑瀉心湯穀不化,腹中雷鳴,心下痞硬而滿,幹嘔心煩不得安。甘草瀉心湯傷寒發汗,若吐若下,解後心下痞硬,噫氣不除旋覆代赭湯太陽病,外證未除,而數下之,遂協熱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桂枝人參湯傷寒發熱,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嘔吐而下利大柴胡湯頭不痛,項不強,寸脈微浮,胸中痞硬,氣上沖喉咽,不得息瓜蒂散熱結在裏,表裏俱熱,時時惡風,大渴,舌上乾燥而煩白虎加人參湯傷寒無大熱,口燥渴,心煩,背微惡寒白虎加人參湯太陽少陽並病,心下硬,頸項強而眩刺大椎、肺俞、肝俞傷寒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腹中痛,欲嘔吐黃連湯風濕相搏,身體疼煩,不能自轉側,不嘔不渴,脈浮虛而澀桂枝附子湯

   〔名醫醫案〕

   風暑

   張某,女,25歲。

   初診:1959年暑月。身熱起伏已有四天,不為汗解。頭腦脹痛,肢節疫楚,咳嗽痰滯,胸悶納呆,口渴少飲。風暑上犯肺胃,氣機失于宣暢。法當輕清宣化為治。

   清水豆卷9,鮮藿佩各6,冬桑葉9,青蒿梗9,光杏仁9,象貝母9,新會皮4.5,絲瓜絡9

   二診:風暑外盛,邪熱內壅,肺失清肅,胃失和降,身熱六天,連進清宣化痰之劑,繼得暢汗。肌熱退而未淨,形寒之象漸罷,咳嗆陣作。舌苔薄潤,根微黃。脈來濡數。再以原法出入。

   嫩前胡4.5,淨蟬蛻3,冬桑葉9,天花粉9,雲茯苓9,光杏仁12,象貝母12,連翹殼12,鮮竹葉茹各4.5,鮮藿佩各4.5

   三診:身熱已退,餘邪留戀肺胃,尚未清澈,咳嗽痰滯不爽,肢體酸楚。苔薄膩,脈濡軟,再以輕清宣化為治。

   原方加枇杷葉9(去毛,包)

   四診:餘邪未清,氣液已傷,口苦溲赤,咳嗆未止,納谷尚香,神疲乏力。舌苔薄淨,脈象濡軟,擬以清養肅化為治。

   天花粉9,川石斛12,南沙參12,象貝母9,杏仁泥1,雲茯苓12,連翹殼12,淡竹葉4.5,枇杷葉9(去毛,包),生穀芽9。傷風

   鄧某,24歲,從商。

   病名:傷風。

   原因:脫衣易服,驟感冷風。

   症候:頭痛發熱,汗出惡風,兩手微冷,鼻鳴幹嘔。

   診斷:脈浮緩而弱,舌白滑。浮屬陽,故陽浮者熱自發。弱屬陰,故陰弱者汗自出。其鼻鳴幹嘔者,衛氣不和,肺氣因之不宣也。

   療法:先發其汗,病自愈。初用桂枝湯護營泄衛,加杏仁者取其降氣止嘔也。繼用肘後蔥豉湯加蔻仁,通鼻竅以止其鳴,宣氣以平其嘔。

   處方:川桂枝八分,光杏仁三錢,清炙草五分,鮮生薑一錢,生白芍七分,大紅棗二枚,服後,呷熱稀粥一杯。

   接方:鮮蔥白二枚,淡香豉二錢,鮮生薑五分,白蔻末四分()

   效果:進第一方後,周身((NE050))((NE050))微汗,諸症悉除,惟鼻鳴幹嘔如前。接服第二方,鼻氣通而不鳴,幹嘔亦止。囑其不必再服他藥,但忌腥發油膩等食物自愈。

   廉按:同一傷風,有風傷衛者,有風傷肺者,傷衛較傷肺為輕,故但用調和營衛之桂枝湯,專驅衛分之冷風以疏解之。然惟風寒傷衛,脈浮緩、舌白滑者,始為愜合;若誤用于風溫襲衛,輕則鼻衄,重則咳血失音,好用漢方者注意之。

   〔歌訣〕

   梔子厚朴湯

   下後心煩又腹滿,胃中有熱臥不安;

   苦寒梔子暢胸膈,枳實消痞厚樸寬。

 

組成:梔子、厚樸、枳實。

   功效:清熱除煩,消痞寬中。

   主治:熱郁胸腹證或陽明胃熱鬱滯證。症見心煩腹滿,臥起不安,心中懊((NE04A)),或反復顛倒,或食欲不振,或嘔吐,舌紅,苔黃,脈數。

   臨床運用:本方可用於治療急性胃腸炎、肝膽疾病、消化不良、冠心病、心絞痛、神經衰弱等屬上述證機者。

   提示:藥理研究表明,本方具有利膽、抑菌、鎮靜、鎮痛、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改善心肌代謝、改善胃腸功能等作用。

 

白虎加人參湯

   白虎湯加人參劑,清熱生津能益氣;

   大熱大汗兼大渴,脈雖洪大按無力。

 

組成:知母、石膏、甘草、梗米、人參。

   功效:清熱,益氣,生津。

   主治:陰明熱盛兼氣津兩傷證。症見身熱,汗自出,口燥渴,渴欲飲水,心煩,或時時惡風,或背微惡寒,或小便黃赤,舌紅,苔黃而燥,脈洪大而按之無力。

   臨床運用:本方現代可用於治療糖尿病、甲狀腺機能亢進、再生障礙性貧血、急性食道炎、急性胃炎、痢疾、熱射病、大葉性肺炎、流行性腦炎等屬上述證機者。有報導以本方合野山參,並以天花粉易知母,山藥易粳米治療乙型腦炎;合八味丸治療糖尿病;合清絡飲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小兒急性吐利、中暑作厥等有良效。

   提示:現代藥理研究表明本方具有解熱、抗炎、鎮靜、降血糖、提高免疫機能等作用。

   陽明在方位上居於中央而屬於土,就像萬物歸土一樣,六經的邪氣都可以傳入陽明。傷寒論第五卷

   陽明、少陽病的脈象辨證活解傷寒論HUOJIESHANGHANLUN活解傷寒論·第五卷HUOJIESHANGHANLUN 辨陽明病脈證並治

   合四十四法,方一十首,一方附,並見陽明少陽合病法。

   〔讀經先知〕陽明病就是胃腸熱實證,它是以身熱、汗自出、不畏寒、反畏熱為主要外在表現,以胃腸燥熱實為主要病理變化的病症。陽明病包括陽明熱證和陽明實證。陽明熱證包括熱郁於上的梔子豉湯證、熱盛于中的白虎加人參湯證、熱與水互結於下的豬苓湯證。陽明實證根據病變程度而有大承氣湯證、小承氣湯證、調胃承氣湯證、脾約證等證。此外,陽明邪熱與脾濕相合,則形成濕熱發黃證。其中又有茵陳蒿湯證、梔子柏皮湯證、麻黃連軺赤小豆湯證等不同類型。為與陽明實熱證進行對比,陽明篇還討論了陽明虛寒證,這乃是陽明病之變。

 

〔原文〕

   179、問曰:病有太陽陽明,有正陽陽明,有少陽陽明,何謂也

答曰:太陽陽明者,脾約①一雲絡是也;正陽陽明者,胃家實是也;少陽陽明者,發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煩實,大便難是也。180、陽明之為病,胃家②實一作寒是也。181、問曰:何緣得陽明病

答曰:太陽病,若發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乾燥,因轉屬陽明。不更衣③,內實,大便難者,此名陽明④也。182、問曰:陽明病外證雲何

答曰:身熱,汗自出,不惡寒,反惡熱也。183、問曰:病有得之一日,不發熱而惡寒者,何也

答曰:雖得之一日,惡寒將自罷,即自汗出而惡熱也。184、問曰:惡寒何故自罷

答曰:陽明居中,主土也,萬物所歸,無所複傳,始雖惡寒,二日自止,此為陽明病也。185、本太陽初得病時,發其汗,汗先出不徹,因轉屬陽明也。傷寒發熱無汗,嘔不能食,而反汗出氵戢氵戢然⑤者,是轉屬陽明也。186、傷寒三日,陽明脈大。187、傷寒脈浮而緩,手足自溫者,是為系在太陰⑥。太陰者,身當發黃,若小便自利者,不能發黃。至七八日大便硬者,為陽明病也。188、傷寒轉系陽明⑦者,其人氵戢然微汗出也。189、陽明中風,口苦咽幹,腹滿微喘,發熱惡寒,脈浮而緊,若下之,則腹滿小便難也。190、陽明病,若能食,名中風;不能食,名中寒。191、陽明病,若中寒者,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氵戢然汗出,此欲作固瘕⑧,必大便初硬後溏。所以然者,以胃中冷,水穀不別故也。192、陽明病,初欲食,小便反不利,大便自調,其人骨節疼,翕翕如有熱狀,奄然⑨發狂,氵戢然汗出而解者,此水不勝穀氣,與汗共並,脈緊則愈。193、陽明病欲解時,從申至戌上。194、陽明病,不能食,攻其熱必噦,所以然者,胃中虛冷故也。以其人本虛,攻其熱必噦。195、陽明病,脈遲,食難用飽,飽則微煩頭眩,必小便難,此欲作穀疸((B10))。雖下之,腹滿如故,所以然者,脈遲故也。196、陽明病,法多汗,反無汗,其身如蟲行皮中狀者,此以久虛故也。197、陽明病,反無汗,而小便利,二三日嘔而咳,手足厥者,必苦頭痛。若不咳不嘔,手足不厥者,頭不痛。一雲冬陽明。198、陽明病,但頭眩,不惡寒,故能食而咳,其人咽必痛。若不咳者,咽不痛。一雲冬陽明。199、陽明病,無汗,小便不利,心中懊者,身必發黃。200、陽明病,被火,額上微汗出,而小便不利者,必發黃。201、陽明病,脈浮而緊者,必潮熱,發作有時。但浮者,必盜汗出。202、陽明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者,此必衄。203、陽明病,本自汗出,醫更重發汗,病已差,尚微煩不了了者,此必大便硬故也。以亡津液,胃中乾燥,故令大便硬。當問其小便日幾行,若本小便日三四行,今日再行,故知大便不久出。今為小便數少,以津液當還入胃中,故知不久必大便也。204、傷寒嘔多,雖有陽明證,不可攻之((B11))205、陽明病,心下硬滿者,不可攻之。攻之利遂不止者死,利止者愈。206、陽明病,面合色赤((B12)),不可攻之,必發熱。色黃者,小便不利也。207、陽明病,不吐不下,心煩者,可與調胃承氣湯。方一。甘草二兩,炙芒消半升大黃四兩,清酒洗上三味,切,以水三升,煮二物至一升,去滓,內芒消,更上微火一二沸,溫頓服之,以調胃氣。208、陽明病,脈遲,雖汗出不惡寒者,其身必重,短氣腹滿而喘,有潮熱者,此外欲解,可攻裏也。手足氵戢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氣湯主之;若汗多,微發熱惡寒者,外未解也,一法與桂枝湯。其熱不潮,未可與承氣湯;若腹大滿不通者,可與小承氣湯,微和胃氣,勿令至大泄下。大承氣湯。方二。大黃四兩,酒洗厚樸半斤,炙,去皮枳實五枚,炙芒硝三合上四味,以水一鬥,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內大黃,更煮取二升,去滓,內芒消,更上微火一兩沸,分溫再服,得下餘勿服。

   小承氣湯方

   大黃四兩厚樸二兩,炙,去皮枳實三枚,大者,炙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二服。初服湯當更衣,不爾者盡飲之,若更衣者,勿服之。209、陽明病,潮熱,大便微硬者,可與大承氣湯,不硬者不可與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與小承氣湯,湯入腹中,轉失氣((B13))者,此有燥屎也,乃可攻之。若不轉失氣者,此但初頭硬,後必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脹滿不能食也。欲飲水者,與水則噦。其後發熱者,必大便複硬而少也,以小承氣湯和之。不轉失氣者,慎不可攻也。小承氣湯。三。用前第二方。210、夫實則譫語((B14)),虛則鄭聲((B15))。鄭聲者,重語也。直視譫語,喘滿者死,下利者亦死。211、發汗多,若重發汗者,亡其陽,譫語。脈短者死,脈自和者不死。212、傷寒若吐若下後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餘日,日晡所發潮熱,不惡寒,獨語如見鬼狀。若劇者,發則不識人,循衣摸床((B16)),惕而不安,一雲順衣妄撮,怵惕不安。微喘直視,脈弦者生,澀者死。微者,但發熱譫語者,大承氣湯主之。若一服利,則止後服。四。用前第二方。213、陽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則譫語,小承氣湯主之;若一服譫語止者,更莫複服。五。用前第二方。214、陽明病,譫語發潮熱,脈滑而疾者,小承氣湯主之。因與承氣湯一升,腹中轉氣((B17))者,更服一升,若不轉氣者,勿更與之。明日又不大便,脈反微澀者,裏虛也,為難治,不可更與承氣湯也。六。用前第二方。215、陽明病,譫語有潮熱,反不能食者,胃中((B18))必有燥屎五六枚也;若能食者,但硬耳,宜大承氣湯下之。七。用前第二方。216、陽明病,下血譫語者,此為熱入血室,但頭汗出者,刺期門,隨其實而寫之,濈然汗出則愈。

   氣沖:沖有動意。本穴居歸來穴之下,指腹氣出入沖要,故名“氣沖”。沖脈起於本穴,故名之。有行氣和血,調肝補腎之功。217、汗汗一作臥出譫語者,以有燥屎在胃中,此為風也,須下者,過經乃可之下之。下之若早,語言必亂,以表虛裏實故也。下之愈,宜大承氣湯。八。用前第二方,一雲大柴胡湯。218、傷寒四五日,脈沉而喘滿,沉為在裏,而反發其汗,津液越出,大便為難,表虛裏實,久則譫語。219、三陽合病((B19)),腹滿身重,難以轉側,口不仁((B20)),面垢((B21)),又作枯,一雲向經。譫語遺尿。發汗則譫語。下之則額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湯主之。方九。知母六兩石膏一斤,碎甘草二兩,炙粳米六合上四味,以水一鬥,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220、二陽並病,太陽證罷,但發潮熱,手足((NE04C))((NE04C))汗出,大便難而譫語者,下之則愈,宜大承氣湯。十。用前第二方。221、陽明病,脈浮而緊,咽燥口苦,腹滿而喘,發熱汗出,不惡寒反惡熱,身重。若發汗則躁,心憒憒((B22))公對切反譫語。若加溫針,必怵惕((B23))煩躁不得眠。若下之,則胃中空虛,客氣動膈,心中懊,舌上胎者,梔子豉湯主之。方十一。肥梔子十四枚,擘香豉四合,綿裹上二味,以水四升,煮梔子取二升半,去滓,內豉,更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溫進一服,得快吐者,止後服。222、若渴欲飲水,口乾舌燥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方十二。知母六兩石膏一斤,碎甘草二兩,炙粳米六合人參三兩上五味,以水一鬥,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223、若脈浮發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豬苓湯主之。方十三。豬苓去皮茯苓澤瀉阿膠滑石碎,各一兩上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內阿膠烊消,溫服七合,日三服。224、陽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與豬苓湯,以汗多胃中燥,豬苓湯複利其小便故也。225、脈浮而遲,表熱裏寒,下利清穀者,四逆湯主之。方十四。甘草二兩,炙幹薑一兩半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二服。強人可大附子一枚、幹薑三兩。226、若胃中虛冷,不能食者,飲水則噦。227、脈浮發熱,口幹鼻燥,能食者則衄。228、陽明病,下之,其外有熱,手足溫,不結胸,心中懊,饑不能食,但頭汗出者,梔子豉湯主之。十五。用前第十一方229、陽明病,發潮熱,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脅滿不去者,與小柴胡湯。方十六。柴胡半斤黃芩三兩人參三兩半夏半升,洗甘草三兩,炙生薑三兩,切大棗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鬥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230、陽明病,脅下硬滿,不大便而嘔,舌上白胎者,可與小柴胡湯,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氣因和,身氵戢然汗出而解。十七。用上方。231、陽明中風,脈弦浮大而短氣,腹都滿,脅下及心痛,久按之氣不通,鼻幹不得汗,嗜臥,一身及目悉黃,小便難,有潮熱,時時噦,耳前後腫,刺之小差,外不解,病過十日,脈續浮者,與小柴胡湯。十八。用上方。232、脈但浮,無餘證者,與麻黃湯。若不尿,腹滿加噦者,不治。麻黃湯。方十九。麻黃三兩,去節桂枝二兩,去皮甘草一兩,炙杏仁七十個,去皮尖上四味,以水九升,煮麻黃,減二升,去白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半,去滓。溫服八合,覆取微似汗。233、陽明病,自汗出,若發汗,小便自利者,此為津液內竭,雖硬不可攻之,當須自欲大便,宜蜜煎導((B24))而通之。若土瓜根及大豬膽汁,皆可為導。二十。

   蜜煎方

   食蜜七合上一味,於銅器內,微火煎,當須凝如飴狀,攪之勿令焦著,欲可丸,並手撚作挺,令頭銳,大如指,長寸許。當熱時急作,冷則硬。以內穀道((B25))中,以手急抱,欲大便時乃去之。疑非仲景意,已試甚良。又大豬膽一枚,瀉汁,和少許法醋((B26)),以灌穀道內,如一食頃,當大便出宿食惡物,甚效。234、陽明病,脈遲,汗出多,微惡寒者,表未解也,可發汗,宜桂枝湯。二十一。桂枝三兩,去皮芍藥三兩生薑三兩甘草二兩,炙大棗十二枚,擘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須臾,啜熱稀粥一升,以助藥力取汗。235、陽明病,脈浮,無汗而喘者,發汗則愈,宜麻黃湯。二十二。用前第十九方。236、陽明病,發熱汗出者,此為熱越((B27)),不能發黃也。但頭汗出,身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渴引水漿者,此為瘀熱在裏,身必發黃,茵陳蒿湯主之。方二十三。茵陳蒿六兩梔子十四枚,擘大黃二兩,去皮上三味,以水一鬥二升,先煮茵陳減六升,內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小便當利,尿如皂莢汁狀,色正赤,一宿腹減,黃從小便去也。237、陽明證,其人喜忘((B28))者,必有畜血((B29))。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屎雖硬,大便反易,其色必黑者,宜抵當湯下之。方二十四。水蛭熬虻蟲去翅足,熬,各三十個大黃三兩,酒洗桃仁二十個,去皮尖及兩仁者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不下更服。238、陽明病,下之,心中懊而煩,胃中有燥屎者,可攻。腹微滿,初頭硬,後必溏,不可攻之。若有燥屎者,宜大承氣湯。二十五。用前第二方。239、病人不大便五六日,繞臍痛,煩躁,發作有時者,此有燥屎,故使不大便也。

   商丘:該穴位處骨隆起處,猶如丘陵;又因此穴屬足太陰脾經之經金,金在五音中發商音,故名“商丘”。有健脾利濕之功。主治腹脹,便秘,泄瀉,腸鳴,舌本強痛,足踝痛,痔疾。240、病人煩熱,汗出則解,又如瘧狀,日晡所發熱者,屬陽明也。脈實者,宜下之;脈浮虛者,宜發汗。下之與大承氣湯,發汗宜桂枝湯。二十六。大承氣湯用前第二方。桂枝湯用前第二十一方。241、大下後,六七日不大便,煩不解,腹滿痛者,此有燥屎也。所以然者,本有宿食故也,宜大承氣湯。二十七。用前第二方。242、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B30))難乍易,時有微熱,喘冒一作怫鬱。不能臥者,有燥屎也,宜大承氣湯。二十八。用前第二方。243、食穀欲嘔,屬陽明也,吳茱萸湯主之。得湯反劇者,屬上焦也。吳茱萸湯。方二十九。吳茱萸一升,洗人參三兩生薑六兩,切大棗十二枚,擘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七合,日三服。244、太陽病,寸緩關浮尺弱,其人發熱汗出,複惡寒,不嘔,但心下痞者,此以醫下之也。如其不下者,病人不惡寒而渴者,此轉屬陽明也。小便數者,大便必硬,不更衣十日,無所苦也。渴欲飲水,少少與之,但以法救之。渴者,宜五苓散。方三十。豬苓去皮白術茯苓各十八銖澤瀉一兩六銖桂枝半兩,去皮上五味,為散,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245、脈陽微((B32))而汗出少者,為自和也,汗出多者,為太過。陽脈實((B33)),因發其汗,出多者,亦為太過。太過者,為陽絕於裏((B34)),亡津液,大便因硬也。246、脈浮而芤,浮為陽,芤為陰,浮芤相搏,胃氣生熱,其陽則絕。247、趺陽脈浮而澀,浮則胃氣強,澀則小便數,浮澀相搏,大便則硬,其脾為約,麻子仁丸主之。方三十一。麻子仁二升芍藥半斤枳實半斤,炙大黃一斤,去皮厚樸一尺,炙,去皮杏仁一升,去皮尖,熬,別作脂上六味,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飲服十丸,日三服,漸加,以知為度。248、太陽病三日,發汗不解,蒸蒸發熱((B35))者,屬胃也,調胃承氣湯主之。三十二。用前第一方。249、傷寒吐後,腹脹滿者,與調胃承氣湯。三十三。用前第一方。250、太陽病,若吐若下若發汗後,微煩,小便數,大便因硬者,與小承氣湯和之愈。三十四。用前第二方。251、得病二三日,脈弱,無太陽、柴胡證,煩躁,心下硬。至四五日,雖能食,以小承氣湯,少少與,微和之,令小安,至六日,與承氣湯一升。若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少者,雖不受食,一雲不大便但初頭硬,後必溏,未定成硬,攻之必溏;須小便利,屎定硬,乃可攻之,宜大承氣湯。三十五。用前第二方。252、傷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B36)),睛不和((B37)),無表裏證,大便難,身微熱者,此為實也,急下之,宜大承氣湯。三十六。用前第二方。253、陽明病,發熱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三十七。用前第二方。一雲大柴胡湯。254、發汗不解,腹滿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三十八。用前第二方。255、腹滿不減,減不足言,當下之,宜大承氣湯。三十九。用前第二方。256、陽明少陽合病,必下利,其脈不負((B38))者,為順也。負者((B39)),失也,互相克賊,名為負也。脈滑而數者,有宿食也,當下之,宜大承氣湯。四十。用前第二方。257、病人無表裏證,發熱七八日,雖脈浮數者,可下之。假令已下,脈數不解,合熱則消穀喜饑,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瘀血,宜抵當湯。四十一。用前第二十四方。258、若脈數不解,而下不止,必協熱便膿血也。259、傷寒發汗已,身目為黃,所以然者,以寒濕一作溫在裏不解故也。以為不可下也,於寒濕中求之。260、傷寒七八日,身黃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滿者,茵陳蒿湯主之。四十二。用前第二十三方。261、傷寒身黃發熱,梔子柏皮湯主之。方四十三。肥梔子十五個,擘甘草一兩,炙黃柏二兩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溫再服。262、傷寒瘀熱在裏,身必黃,麻黃連軺((B40))赤小豆湯主之。方四十四。麻黃二兩,去節連軺二兩,連翹根是杏仁四十個,去皮尖赤小豆一升大棗十二枚,擘生梓白皮切,一升生薑二兩,切甘草二兩,炙上八味,以潦水((B41))一鬥,先煮麻黃再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半日服盡。

 

〔注釋〕

   ①脾約:胃熱津虧腸燥所致的便秘。錢天來說:“脾約以胃中津液言。胃無津液,脾氣無以轉輸,故如窮約而不能舒展也。”

   ②胃家:概胃腸而言,包括胃、大腸。

   ③不更衣:不大便。

   ④陽明:《玉函》為“陽明病”,是。

   ⑤濈濈然:汗出連綿不斷貌。

   ⑥系在太陰:系,聯繫,關係。系在太陰,即病屬太陰。

   ⑦轉系陽明:即轉屬陽明。

   ⑧固瘕:寒氣結積而致大便硬結的病症。

   ⑨奄然:忽然。

   ((B10))穀疸:病名,黃疸中的一種。因水谷之濕鬱所致的黃疸。

   ((B11))攻之:攻下、瀉下的意思。

   ((B12))面合色赤:滿面通紅。

   ((B13))轉失氣:失氣又稱“矢氣”。轉失氣,即肛門排氣,俗稱放屁。

   ((B14))譫語:神志昏亂,語無倫次,聲高氣粗。

   ((B15))鄭聲:意識不清,語言重複,說了又說,聲低息微。

   ((B16))循衣摸床:同撚衣摸床。

   ((B17))轉氣:即轉失氣。

   ((B18))胃中:指腸中。

   ((B19))三陽合病:即太陽、陽明、少陽三經同時發病。

   ((B20))口不仁:口中麻木,知覺減退。

   ((B21))面垢:面部污濁穢垢。

   ((B22))憒憒:心中煩亂不安。

   ((B23))怵惕:恐懼貌。

   ((B24))導:用潤滑類藥物納入肛門,引導大便排出的方法。

   ((B25))穀道:肛門。

   ((B26))法醋:即米醋。

   ((B27))熱越:邪熱發越於外。

   ((B28))喜忘:善忘,健忘。

   ((B29))畜血:“畜”同“蓄”。畜血,即瘀血停留。

   ((B30))乍:或。

   ((B31))喘冒:氣喘而頭目昏眩。

   ((B32))脈陽微:脈浮取微弱和緩。

   ((B33))脈陽實:脈浮取充盛有力。

   ((B34))陽絕於裏:陽氣盛極於裏。

   ((B35))蒸蒸發熱:高熱熾盛貌。

   ((B36))目中不了了:視物不明。

   ((B37))睛不和:眼球轉動不靈活。

   ((B38))其脈不負:陽明屬土,少陽屬木,若木不克土,未見少陽之脈,而見陽明之脈,是為“其脈不負”。

   ((B39))負者,失也:木邪克土,而純見少陽弦脈,為負,為逆。

   ((B40))連軺:即連翹根,今用連翹。

   ((B41))潦水:即雨水。

 

〔譯文〕

   179、問:有太陽陽明、有正陽陽明、有少陽陽明三種不同的病症,各是指的什麼

答:太陽陽明證,就是指脾約證,即胃燥津傷而引起的便秘證。正陽陽明,就是指胃家實證,即腸胃燥熱積滯成實證。少陽陽明,是指誤用發汗、利小便之法,損傷津液,導致津枯腸燥而成實,形成大便難以解出的病症。180、陽明病的主要病變特徵,是胃腸燥熱實。181、問:陽明病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呢

答:患太陽表證,如果發汗太過,或誤用攻下,或誤用利小便之法,導致津液損傷,腸胃乾燥,病邪因而傳入陽明,出現不解大便、腸胃燥結成實、大便困難的,這就叫陽明病。182、問:陽明病外在症候表現怎麼樣

答:是身體發熱,自汗,不怕冷,反而怕熱。183、問:有這種情況,在剛患陽明病的第一天,出現不發熱而怕冷的,是為什麼呢

答:雖然是陽明病開始的第一天,這種怕冷也會自行停止,旋繼出現自汗而怕熱的症候表現。184、問:怕冷為什麼會自行停止呢

答:這是因為,陽明在方位上居於中央而隸屬於土,就象萬物歸土一樣,六經之邪,均可傳入陽明,而很少再傳入其他經,同時,陽明主燥土,邪傳陽明,多從燥熱而化。由於邪從燥化,燥熱勢必會很快顯露於外,所以在陽明病剛開始的時候雖然會出現短暫怕冷的症狀,第二天就會自行停止,這就是陽明病的特徵。185、本來屬太陽病,在剛起病的時候,使用了發汗的方法,由於汗出不透徹,因而導致邪氣內傳陽明。患外感病,症見發熱無汗、嘔吐、不能進食,是傷寒邪熱亢盛的表現,如果反而出現不斷汗出的,是邪傳陽明的標誌。186、外感病的第三天,陽明病的脈象為大。187、外感病,脈象浮而緩,手足溫暖的,這是病屬太陰。太陰寒濕內郁,病人身體應當發黃,如果小便通暢的,則濕有出路,就不會發黃;到了第七、八天,如果大便硬結的,則是濕邪化燥,已轉成為陽明病。188、患外感病,邪由其他經轉屬陽明的,病人就會出現不斷汗出的症狀。189、陽明感受風邪,症見口苦,咽喉乾燥,腹部脹滿,微微氣喘,發熱怕冷,脈象浮緊的,不能攻下。如果誤行攻下,就會使腹部脹滿更加厲害,小便難以解出。190、陽明病,如果能夠飲食的,示胃中有熱,能夠消化水穀,這就叫中風;如果不能飲食的,示胃中虛寒,不能消化水穀,這就叫中寒。191、陽明中寒證,不能飲食,小便不通暢,手足不斷汗出的,這是將要形成固瘕的徵兆,大便一定初出幹硬,後見稀溏。之所以這樣,是因為胃中寒冷,不能泌別水穀的緣故。192、陽明病,初起病時想進食,小便反而不通暢,大便正常,病人骨關節疼痛,身上好象皮毛複蓋一樣有發熱的感覺,忽然發狂的,這是水濕鬱滯肌表的表現,如果全身暢汗而病解的,這是正與邪爭,正能勝邪,邪隨汗解的緣故,此時若見脈緊的,疾病就會痊癒。193、陽明病將要解除的時間,多在下午3時到9時之間。194、陽明中寒證,不能進食,如果誤用苦寒藥瀉熱,就會產生呃逆。之所以這樣,是因為胃中虛寒的緣故。由於病人胃氣本虛,又再用苦寒瀉熱,必使胃氣更虛而產生呃逆的變證。195、陽明病,脈象遲,飲食不能吃飽,如果飽食就會微感心煩、頭目昏眩,小便必不通暢,腹部脹滿,這是將要形成穀疸。用了瀉下法治療,而腹部脹滿絲毫不減輕。究其原因,是因為病人脈遲,遲脈主寒,其證屬寒濕內鬱,所以攻下無效。196、陽明病,本應當汗出多,卻反而無汗,病人身癢好象蟲在皮內爬行一樣的,這是長期正氣虛弱的緣故。197、陽明病,若屬實熱證,應當汗多,現卻反而無汗,並見小便通暢,是屬陽明中寒證。病至二三日,出現嘔吐、咳嗽、手足冷的,為寒邪上逆,一定會發頭痛;如果不咳嗽,不嘔吐,手足不冷的,為寒邪不上逆,就不會發頭痛。198、陽明病,頭目昏眩,不怕冷,是屬陽明中風證,所以能夠飲食。如果出現咳嗽的,為熱邪上攻,病人咽喉一定疼痛;如果不咳嗽的,則熱邪不上攻,咽喉就不會疼痛。199、陽明病,無汗,小便不通暢,心中煩悶至極的,是陽明濕熱內鬱,一定會出現肌膚發黃。200、陽明病,誤用火法治療,火邪內迫,出現微微汗出,小便不通暢的,一定會出現肌膚發黃。201、陽明病,脈象浮而緊的,主胃燥成實,所以一定會出現潮熱定時發作;只見脈浮的,主邪熱內盛、實邪未成,所以一定會出現盜汗。202、陽明病,口中乾燥,但只想用水漱口,卻不想吞咽下去的,這是熱在血分的表現,一定會出現衄血。203、陽明病,本來就有自汗出,醫生又重複發汗,疾病雖然得以解除,但還微感心煩不舒適的,這一定是大便幹結堅硬的緣故。大便之所以乾燥,是因為汗出過多,損傷津液,津液虧乏,腸中乾燥所致。此時,應當詢問病人一天解幾次小便,如果原來為一天三四次,現在只有二次,就可以推知大便不久將要解出。究其原因,是因小便次數較原來減少,津液應當還於腸中,腸中津液勢必增加,硬便得以濡潤,則大便一定會很快解出。204、傷寒病,嘔吐劇烈的,雖然有陽明府實證,也不能用攻下法治療。205、陽明病,胃脘部痞滿硬結的,不能用攻下法治療。如果誤用攻下,就會損傷脾胃而致腹瀉。假如腹瀉不停的,就有生命危險,假如腹瀉停止的,疾病就會痊癒。206、陽明病,滿面通紅的,不能用攻下法治療。誤用攻下就會產生發熱、肌膚發黃、小便不通暢的變證。207、陽明病,沒有使用湧吐或瀉下法治療,外邪內入,化熱化燥成實,而見心中煩躁不安的,可用調胃承氣湯治療。

   調胃承氣湯方

   甘草二兩,炙芒硝半升大黃四兩,用陳米酒洗以上三味藥,將大黃、甘草切細,加水三升,煎煮成一升,去掉藥渣,再加入芒硝,然後放在小火上煮一、二開即可。一次溫服,用來調和胃氣。208、陽明病,脈象遲,汗出而不怕冷,身體沉重,短氣,腹部脹滿,喘息,如果發潮熱的,這是表證將要解除而裏實已成,可以攻下裏實;如果手足不斷汗出的,這是大便已經硬結的標誌,用大承氣湯主治。如果汗出較多,輕微發熱而怕冷的,這是表證未解,病人不發潮熱,不能用承氣湯攻下。如果腹部脹滿厲害、大便不通的,可用小承氣湯輕微瀉下來和暢胃氣,不可用峻瀉藥攻下。

   大承氣湯方

   大黃四兩,用酒洗厚樸半斤,炙,去皮枳實五枚,炙芒硝三合以上四味藥,用水一鬥,先加入厚樸、枳實煎煮至五升,去掉藥渣,再加入大黃,煎煮成二升,去掉藥渣,加入芒硝,然後放在小火上煮一、二開,分兩次溫服。服藥後如果大便已通,停止再服剩餘的藥。

   小承氣湯方

   大黃四兩厚樸二兩,炙,去皮枳實大的三個,炙以上三味藥,用水四升,煎煮成一升二合,去掉藥渣,分兩次溫服。服第一次藥應當解大便,如果服藥後大便不解,可將剩下的藥服完,如果大便已通,不要再服剩下的藥。209、陽明病,發潮熱,大便微有硬結的,為燥屎內阻、裏實已成,可以用大承氣湯攻下裏實;如果大便不硬結的,是內無燥屎,不能用大承氣湯。如果六七天不解大便,恐有燥屎內阻,預測的方法,可給予少量小承氣湯。服藥後如果屎氣轉動而放屁的,這是有燥屎的症象,才能夠攻下;如果服藥後不放屁的,則是大便初出硬結、後部稀溏,不能攻下,如果攻下就會形成腹部脹滿,不能進食,甚至飲水就呃逆的變證。假如攻下後又出現發熱的,這一定是燥屎複結,大便再次變硬而量較少,此時,應當用小承氣湯和暢胃氣而攻下。總而言之,如果服小承氣湯不轉屎氣的,千萬不能攻下。210、譫語一般屬實,鄭聲一般屬虛。所謂鄭聲,是指語言重複、聲低息微的症候。兩眼直視譫語,並見喘喝脹滿的,屬於死候,並見下利的,也是死候。211、發汗太過,或重複發汗,陽氣大傷,出現譫語,脈象短的,屬於死候;如果脈與證相應的,不屬死候。212、傷寒表證,誤用吐法或下法之後,病仍然不解除,出現五六天甚至十餘天不解大便,午後發潮熱,不怕冷,譫言妄語,如見鬼神一樣。病情嚴重的,就會出現神志昏糊、目不識人、兩手無意識地亂摸衣被床帳、驚惕不安、微微喘息、兩目直視,如果脈象弦的,尚有生機;如果脈象澀的,屬於死候。如果病情較輕,只見發潮熱、譫語等證,用大承氣湯主治。服藥後,如果大便已通的,應停止服剩下的藥。213、陽明病,病人汗出太多,導致津液外泄,腸中乾燥,大便勢必硬結;大便硬結,府氣不通,濁邪上擾,則發生譫語,用小承氣湯主治。如果服一次藥譫語就停止的,就不要再服剩餘的藥。214、陽明病,譫語,發潮熱,脈象滑而疾的,用小承氣湯主治。於是給病人服小承氣湯一升,服藥後腹中轉矢氣而放屁的,可以再服一升;服藥後腹中不轉矢氣的,就不要再服。如果第二天又不解大便,脈象反見微弱而滯澀的,這是正氣虛弱而實邪阻滯,正虛邪實,攻補兩難,治療十分棘手,不能再用承氣湯了。215、陽明病,譫語,發潮熱,反而不能進食的,是腸中燥屎已成,宜用大承氣湯攻下燥屎;如果尚能進食的,只是大便硬結,宜用小承氣湯和暢胃氣。216、陽明病,經行下血而譫語的,這是熱入血室,如果只見頭部出汗的,可以針刺期門,以瀉血室的實邪,使血熱得以宣洩,則周身暢汗而痊癒。217、汗出譫語的,這是外有太陽中風,內有燥屎阻結。燥屎內結必須用瀉下法治療,但是須待太陽表證解除後才能攻下。如果攻下過早,就會導致表邪盡陷而裏實益甚,出現神昏語言錯亂。如果表證已解而裏實未去,用攻下法治療就會痊癒,可用大承氣湯。218、外感病四五天,症見脈沉、氣喘、腹部脹滿。脈沉主裏,可知其病在裏,卻反而用發汗法治療,汗出津液外泄,津傷腸燥成實,所以大便硬結難以解出。津液外越而虛,津傷腸燥成實,時間一長,就會發生譫語。219、太陽、陽明、少陽三經合病,腹部脹滿,身體沉重,轉側困難,口中麻木不仁,面部垢濁,譫語,小便失禁,如見身熱、自汗出的,是邪熱偏重于陽明,用白虎湯主治。如果用發汗法治療,就會使譫語更甚;如果妄行攻下,就會造成額上出汗,四肢冰冷的變證。220、太陽陽明兩經並病,太陽表證已解,僅只見發潮熱,手足微微出汗,大便解出困難而譫語的,是屬陽明裏實,攻下裏實就可痊癒,適宜用大承氣湯。221、陽明病,脈象浮而緊,咽喉乾燥,口中感覺苦,腹部脹滿,喘息,發熱,汗出,不怕冷,反而怕熱,身體沉重,是屬陽明裏熱證。如果誤發其汗,就會出現心中煩亂不安、甚或神昏譫語的變證;如果誤用溫針,就會導致恐懼不安、煩躁失眠的變證;如果誤行攻下,就會損傷胃氣,致邪熱擾於胸膈,出現心中煩躁厲害,舌上生薄黃苔,用梔子豉湯主治。222、如果誤下後熱盛津傷,出現口渴想喝水,口乾舌燥的,用白虎加人參湯主治。223、如果誤下後出現脈浮、發熱、口渴想喝水、小便不通暢的,屬陰傷有熱、水熱互結于下焦,用豬苓湯主治。

   豬苓湯方

   豬苓去皮茯苓澤瀉阿膠滑石打碎,各一兩以上五味藥,用水四升,先加入豬苓、茯苓、澤瀉、滑石四味藥煎煮至二升,去掉藥渣,再加入阿膠烊化溶解,每次溫服七合,一日服三次。224、陽明病,汗出多而口渴的,屬汗多津傷、胃津不足的口渴,不能用豬苓湯治療。因為豬苓湯能夠通利病人小便,使津液進一步損傷。225、脈象浮而遲,外有假熱內有真寒,腹瀉完穀不化的,用四逆湯主治。226、如果胃中虛寒不能進食的,飲水後就會出現呃逆。227、脈浮發熱,口幹鼻燥,能夠飲食的,為陽明氣熱熾盛,氣病及血,迫血妄行,就會出現衄血。228、陽明病,經用瀉下法治療,身熱未除,手足溫暖,沒有結胸的表現,心中煩躁異常,嘈雜似饑而不能進食,僅見頭部汗出的,用梔子豉湯主治。229、陽明病,發潮熱,大便稀溏,小便正常,胸脅脹悶不除的,為少陽之邪未盡,宜用小柴胡湯治療。230、陽明病,脅下痞硬脹滿,不解大便,嘔吐,舌苔白的,為柴胡證未除,可給予小柴胡湯治療。用藥後,上焦經氣得以暢通,津液能夠下達,胃腸機能得以恢復,就會周身暢汗而病解。231、陽明中風,脈象弦浮而大,全腹脹滿,兩脅及心下疼痛,按壓很久而氣仍不暢通,鼻中乾燥,無汗,嗜睡,全身肌膚及目都發黃,小便解出困難,發潮熱,呃逆不斷,耳前後部腫脹。證屬三陽合病,治療當先用針刺法以泄裏熱。刺後裏熱得泄,病情稍減,而太陽、少陽證未除,病經過了十天,脈象弦浮的,可給予小柴胡湯以解少陽之邪。232、如果服小柴胡湯後少陽證已解,只見脈象浮等表證,無其他經見證的,可給予麻黃湯治療。如果病情惡化,出現無尿、腹部脹滿並且呃逆更甚的,屬不治之候。233、陽明病,自汗出,津液已傷,如果再行發汗,而又小便通暢的,則更傷津液,導致腸中津液枯竭,引起大便硬結。此時大便雖硬結,也不能用瀉下藥攻下,必須待病人自己想解大便時,用蜜煎導引導通便,或土瓜根及大豬膽汁,均可作為導藥,以引導大便解出。

   蜜煎方

   食蜜七合上一味藥,倒進銅器裏,用小火煎熬,待熬煉至能凝結得象飴糖一樣即成。煎熬時,要不斷攪拌,以免焦糊粘著,煎熬到可以作丸的程度時,用雙手撚蜜做成頭部尖銳、大小如指頭、長二寸左右的棒狀物,必須趁蜜熱時馬上做,冷卻後就會變硬。使用時,將所做的藥棒塞進肛門裏,用手急轉,待病人想要解大便時就拔出去掉。懷疑此方不是仲景的原意,已經試用效果很好。

   豬膽汁方

   用大豬膽汁一個,取汁,與少許米醋混合,灌進肛門裏,維持一頓飯左右的時間,用藥後,即可解除宿食及腐敗物等,十分有效。234、陽明病,脈象遲,汗出很多,微微怕冷的,這是表證尚未解除,可以發汗,適宜用桂枝湯。235、陽明病,脈象浮,無汗而氣喘的,是太陽表實證仍在,用發汗法就會痊癒,可用麻黃湯。236、陽明病,發熱汗出的,這是熱邪能夠發越於外,不能形成發黃證。如果僅見頭部出汗,到頸部為止,身上無汗,小便不通暢,口渴想喝湯水,這是濕熱鬱滯在裏,勢必出現肌膚發黃,用茵陳蒿湯主治。

   茵陳蒿湯方

   茵陳蒿六兩梔子十四枚,剖開大黃二兩,去皮以上三味藥,用水一鬥二升,先加入茵陳煎煮,煮去水分六升,再加另二味藥,煎煮成三升,去掉藥渣,分三次溫服。服藥後小便應當通暢,並見尿色紅,象皂莢汁一樣,經過一晚上後,腹脹應當減輕,這是因為濕熱之邪從小便而去的緣故。237、陽明病,病人健忘的,是體內一定有蓄血。由於瘀血久停,氣血阻滯,所以使人健忘。其大便雖然硬結,但容易解出,並且顏色一定是黑的,宜用抵當湯攻下瘀血。238、陽明病,用瀉下藥攻下後,出現心中煩躁異常,如果是腸中燥屎阻結所致的,可以攻下,適宜用大承氣湯。如果腹部輕微脹滿,大便始出幹硬,後出稀溏的,則不能攻下。239、病人不解大便五六天,臍腹部疼痛,煩躁不安,定時發作,這是腸中有燥屎阻結,所以導致大便秘結。240、病人心煩、發熱,經過發汗,病已解除。現又出現午後發潮熱,好象發瘧疾一樣的,這是邪傳陽明。如果脈象實的,宜用攻下法治療;如果脈象浮虛的,宜用發汗法治療。攻下用大承氣湯,發汗用桂枝湯。241、用峻瀉藥攻下後,病人又出現六七天不解大便,煩躁不解,腹部脹滿疼痛的,這是腸中有燥屎的緣故,之所以這樣,是因為下後餘熱未盡,與腸內宿食相結合而成燥屎,適宜用大承氣湯治療。242、病人小便不通暢,大便忽而困難,忽而容易,時而有輕度發熱,氣喘,頭昏目眩,不能平臥的,這是腸中有燥屎,宜用大承氣湯攻下燥屎。243、進食後想嘔吐的,屬陽明胃寒證,可用吳茱萸湯主治。如果服吳茱萸湯後嘔吐反而增劇的,則不屬胃中虛寒,而是上焦有熱。

   吳茱萸湯方

   吳茱萸一升,洗人參三兩生薑六兩,切片大棗十二枚,剖開以上四味藥,用水七升,煎煮成二升,去掉藥渣,每次溫服七合,每天服三次。244、太陽病,寸部脈緩,關部脈浮,尺部脈弱,病人發熱,汗出,怕冷,不嘔吐,心下痞滿不適的,這是醫生誤用攻下所致。假如沒有誤下,病人出現不怕冷而口渴的,這是邪傳陽明。如果小便次數多的,大便一定幹硬,其人雖然十餘天不解大便,也沒有什麼痛苦。如果是胃中津液不足所致的口渴想要喝水的,可以給予少量湯水,以補充津液,津液恢復,則病可愈。如果是水飲內蓄、氣不化津所致的口渴的,宜用五苓散通陽化氣行水。如果是其他原因所致口渴的,可根據病情,依法施治。245、脈象浮取微弱和緩、汗出少時,是正氣驅邪,津液未傷,邪去正安,病得痊癒。如果汗出多的,則是汗出太過,津液勢必損傷。脈象浮而充實有力,主表有實邪,當用發汗解表法治療,如果汗出多的,也是汗出太過。汗出太過,就會導致津液損傷,陽熱盛於裏,大便因而硬結。246、脈浮而芤,浮主陽氣盛,芤主陰血虛,浮脈與芤脈相合,胃氣偏亢則生熱,陽熱亢盛至極,陰液虧虛,因而形成大便硬結之證。247、趺陽脈浮而澀,浮主胃熱亢盛,澀是小便頻數,陰液不足。胃熱津虧,腸中乾燥,大便因而硬結。這是脾不能為胃轉輸津液所致,用麻子仁丸主治。

   麻子仁丸方

   麻子仁二升芍藥半斤枳實半斤,炙大黃一斤,去皮厚樸一尺,炙,去皮杏仁一升,去皮尖,炒,另外研成膏脂狀以上六味藥,共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服十丸,每日服三次,並逐漸加量,直至病癒為度。248、太陽病,經過三天,用發汗法治療而病不解除,高熱熾盛的,是轉屬陽明,用調胃承氣湯主治。249、傷寒表證,使用吐法後,出現腹部脹滿硬痛的,用調胃承氣湯主治。250、太陽表證,用催吐、攻下或發汗後,出現輕微心煩,小便頻數,大便硬結的,用小承氣湯和暢胃氣、攻下裏實,就可痊癒。251、患病二、三天,脈象弱,無太陽、少陽見證,煩躁不安,胃脘部痞脹硬結,到了四五天,雖見能夠飲食,也應先給予少量小承氣湯,以微微調暢胃氣,使病情稍挫,到了第六天,再給予小承氣湯一升。如果大便不解六七天,而小便短少的,則津液當還於腸中,雖然不能飲食,也不是燥屎內結,而是大便初出幹硬,後出稀溏,如果攻下必成溏泄。必須小便通利,大便始會堅硬,才可攻下,宜用大承氣湯。252、外感病六七天,出現視物模糊不清,眼球轉動不靈活,既無頭痛畏寒等表證,又無譫語、腹滿痛等裏證,大便難以解出,體表有輕微發熱的,這是燥熱內結成實,而又真陰欲涸,應急下急陰,適宜用大承氣湯。253、陽明府實證,又見發熱、汗出多的,應急下存陰,宜用大承氣湯。254、發汗以後,不僅病未解除,反而出現腹部脹滿疼痛,是發汗傷津,燥熱迅速內結成實,應急下存陰,宜用大承氣湯。255、腹部脹滿持續不減輕,即使減輕,也微不足道的,是實邪內阻的徵象,應當攻下,可用大承氣湯。256、陽明少陽兩經合病,邪熱下迫大腸,勢必發生腹瀉。如果木不克土,而見實大滑數之脈,與陽明實熱相符的,是順證;如果木邪克土,純見少陽弦脈的,是逆證。現脈象滑而數,是陽明有宿食內停、宿滯內阻,應當攻下宿滯,可用大承氣湯。257、病人發熱七、八天,既無頭痛、畏寒等太陽表證,又無腹滿譫語等陽明裏證,雖然脈象浮數,也可用瀉下法泄熱。假如已經攻下,脈浮已除,而脈數不解,是氣分之熱已解而血分之熱未除,邪熱與瘀血相合,所以出現容易饑餓,能夠飲食,六七天不解大便。這是瘀血停蓄,宜用抵當湯攻下瘀血。258、如果攻下後脈數不除,而又腹瀉不止的,是熱邪下迫,勢必會出現協熱下利、解膿血便的變證。259、傷寒病,發汗以後,出現全身及兩目發黃,這是因為發汗太過,損傷中陽,寒濕鬱滯在裏不解的緣故,治療應當溫化寒濕,不可用攻下法。260、外感病六七天,皮膚發黃如橘子色,小便不通暢,腹部稍感脹滿的,用茵陳蒿湯主治。261、外感病,症見皮膚發黃,發熱的,用梔子柏皮湯主治。

   梔子柏皮湯方

   肥梔子十五個,剖開甘草一兩,炙黃柏二兩以上三味藥,用水四升,煎煮成一升半,去掉藥渣,分兩次溫服。262、外感病,濕熱鬱滯在裏,身體必定發黃,如果兼有頭痛、畏寒、無汗、身癢等表證的,用麻黃連軺赤小豆湯主治。

   麻黃連軺赤小豆湯方

   麻黃二兩,去節連軺二兩,即連翹根杏仁四十個,去皮尖赤小豆一升大棗十二枚,剖開生梓白皮切細,一升生薑二兩,切片甘草二兩,炙以上八味藥,用雨水一鬥,先加入麻黃煎煮一、二滾,除去上面的白沫,再加入其他藥物,共煎煮成三升,去掉藥渣,分三次溫服,半天服完。

 

名醫神農〔方劑趣記圖解〕

 

四君子湯

   宋·陳師文《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記思君子執住深嶺

 

四君子()甘炙草術白參人苓茯

   【組成】4味:炙甘草6白術9人參9茯苓9

   【用法】水煎服。

   【功效】益氣健脾。

   【主治】脾胃氣虛證。

   現用本方加減治療胃腸功能減退、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等屬脾胃虛弱者。

   少陽感受風邪就會口苦、咽幹、頭昏目眩。辨少陽病脈證並治

   方一首,並見三陽合病法。

   〔讀經先知〕所謂少陽病,即邪在半表半裏的病症,具體來說,是指發生在外感病中期階段,以口苦、咽幹、目眩、往來寒熱、胸脅苦滿、神情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為主要症候,以正邪分爭於半表半裏、樞機不利為主要病理變化的病症。本篇主要討論了少陽病的症候特徵、少陽半表半裏證的證治、治禁、轉歸、預後等問題。少陽兼變之證較多,但多載於太陽篇、陽明篇,當與有關條文互參。

 

〔原文〕

   263、少陽之為病,口苦,咽幹,目眩也。264、少陽中風,兩耳無所聞,目赤,胸中滿而煩者,不可吐下,吐下則悸而驚。265、傷寒,脈弦細,頭痛發熱者,屬少陽。少陽不可發汗,發汗則譫語,此屬胃。胃和則愈,胃不和,煩而悸。一雲躁。266、本太陽病不解,轉入少陽者,脅下硬滿,幹嘔不能食,往來寒熱,尚未吐下,脈沉緊者,與小柴胡湯。方一。柴胡八兩人參三兩甘草三兩,炙半夏半升,洗生薑三兩,切大棗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鬥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267、若已吐下發汗溫針,譫語,柴胡湯證罷,此為壞病,知犯何逆,以法治之。268、三陽合病,脈浮大,上關上①,但欲眠睡,目合則汗。269、傷寒六七日,無大熱,其人躁煩者,此為陽去入陰②故也。270、傷寒三日,三陽為盡,三陰當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嘔,此為三陰不受邪也。271、傷寒三日,少陽脈小者,欲已也。272、少陽病欲解時,從寅至辰③上。

 

〔注釋〕

   ①上關上:從寸部上至關部。

   ②陽去入陰:表病入裏。

   ③從寅至辰:包含寅卯辰三個時辰。寅,3時至5時;卯,5時至7時;辰,7時至9時。從寅至辰,即從3時至9時。

 

〔譯文〕

   263、少陽病的主要症候特徵,是口苦,咽喉乾燥,頭目昏眩。264、少陽感受風邪,耳聾聽不到聲音,眼睛發紅,胸中滿悶而煩躁不安。不可用吐法或下法治療。如果誤用吐法或下法,就會出現心悸不寧及驚恐不安的變證。265、外感病,脈象弦細,頭痛發熱的,是證屬少陽。少陽病不能用發汗法治療,誤發其汗,損傷津液,津傷胃燥,邪傳陽明,就會出現譫語。如果通過治療,胃氣得以調和,就會痊癒;如果胃氣不和,就會出現煩躁、心悸的變證。266、原患太陽病,沒有解除,病邪傳入少陽,出現脅下痞硬脹滿,幹嘔,不能進食,發熱怕冷交替而作,如果沒有使用湧吐或攻下法,而見脈沉緊的,可用小柴胡湯治療。267、假如已經使用湧吐、瀉下、發汗、溫針等治法,柴胡證已解,而見譫語的,這是壞病。應該詳審其誤治之因,詳查演變為何種症候,然後隨證選用適當的方法治療。268、太陽、陽明、少陽三經同時俱病,其脈浮大而弦直,只想睡眠,眼睛閉合就會出汗。269、外感病六七天,表熱已不顯,卻見病人躁煩不安的,這是表邪傳裏的緣故。270、外感病第三天,邪氣已傳盡三陽經,應當傳入三陰經。此時,如果病人反而能夠飲食而不嘔吐的,這是邪氣沒有傳入三陰經。271、外感病第三天,病在少陽,如果脈象小的,是邪氣已衰,疾病將要痊癒的徵象。272、少陽病將要解除的時間,多在早晨3時到9時之間。

   〔方劑趣記圖解〕

 

四逆湯

   漢·張仲景《傷寒論》

  

   記四泥匠服柑

   四逆()薑幹附制子甘炙草

   【組成】3味:幹薑10制附子10炙甘草6

   【用法】水煎服。

   【功效】回陽救逆。

   【主治】①少陰病。②太陽病誤汗亡陽。加減:①四逆加人參湯(《傷寒論》),即本方加人參,功效回陽救逆,益氣固脫。②通脈四逆湯(《傷寒論》),即本方倍用幹薑、附子而成,具有回陽複脈功用。③白通湯(《傷寒論》),即本方去甘草加蔥白而成,具有通陽破陰功用。

   現常用本方治療心肌梗死、心衰、急性和慢性胃腸炎,吐瀉過多,急性病大汗出而見休克者。

   【注意】①本方證因寒盛於內而見面紅,煩躁等真寒假熱者,恐熱湯格拒不納,可將本湯冷服,但忌用於真熱假寒證。②原書用附子為生品,取其力峻效宏,但毒性較大,多用制附子。

   〔本卷表解〕

   內容症狀方劑陽明病的各種症狀及治法陽明病,不吐不下,心煩調胃承氣湯陽明病,譫語有潮熱,反不能食,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大承氣湯三陽合病,腹滿身重,難以轉側,口不仁,不之則額上生汗,手足逆冷白虎湯二陽並病,太陽證罷,但發潮熱,手足汗出,大便難而譫語大承氣湯渴欲飲水,口乾舌燥白虎加人參湯脈浮發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豬苓湯脈浮而遲,表熱裏寒,下利清谷四逆湯陽明病,下之,其外有熱,手足溫,不結胸,心中懊((NE04A)),饑不能食,頭汗出梔子豉湯陽明病,發潮熱,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脅滿不去小柴胡湯陽明病,脈遲,汗出多,微惡寒桂枝湯陽明病,脈浮,無汗而喘,發汗則愈麻黃湯頭汗出,身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渴引水漿茵陳蒿湯善忘,屎硬,大便易抵當湯

   〔名醫醫案〕

   傷寒

   張某,男,57歲。身發寒熱已二十余日,曾服藥發汗,汗出又複畏風,全身倦怠無力,不思飲食,小便黃,量甚少。舌苔薄黃質紅,脈弦數。

   辨證立法:病已二十餘日,邪正互爭,寒熱時作,病在半表半裏之間,故服藥雖汗出,而邪仍不得解。小便黃少,苔黃舌紅而脈弦數,說明兼有裏熱,擬和表裏,清內熱,通利胯胱水道之法治之。

   處方:赤白芍各6,川桂枝1.5,柴胡4.5(同炒),旋覆花6,炒半夏曲10(同布包),炒香豉6,炒知母6,川厚樸4.5,炒山梔10,煨草果4.5,白通草4.5,白葦根12,酒黃芩10,赤茯苓10,白茅根12,酒黃連4.5,赤小豆10,炙甘草3

   二診:藥服四劑,寒熱大為減輕,周身舒暢,二十餘日以來無此佳象。尿量增多,食欲稍好。

   處方:赤白芍各6,銀柴胡3(桂枝1.5同炒),旋覆花6(炒半夏曲10同布包),車前草6,赤茯苓12,冬瓜子12,車前子6,赤小豆12,冬葵子12,白葦根18,炒黃連4.5,炙草梢3,焙內金10,炒穀芽10,炒麥芽10。傷寒下利

   病者:帥某,年近20,江西星子縣人。

   病名:傷寒兼瀉。

   原因:感冒寒邪,發為傷寒,時當七月,前醫妄認傷寒為傷暑,誤投以三物湯,加黃連、石膏、大黃一劑,即大泄不止。

   症候:始焉四肢厥冷,腰疼少腹痛,繼則連連大泄,遍身盡冷,呼吸幾似絕然。

   診斷:兩手脈寸關全無,惟尺脈按至骨尚有一毛之延,據其父母及妻所述從前之病情,與服涼藥後之態度,以脈合參,蓋少陰傷寒也。傷寒論曰:少陰從水化而為寒。該醫生反視為熱症,投以涼瀉之品,是既寒又益其寒,猶人已落並而再投以石也,反致遍身厥冷而大瀉,脈幾欲絕者,不亦宜乎。今幸尺脈未絕,猶木之尚有本也,然亦危而險矣。

   療法:茯苓、白術為君,補土制水以建中,黑附、黑薑為臣,回陽益火以逐寒,芍藥為佐,劍陽和營以止腹痛,吳茱萸為使,以止下利。

   處方:黑附四錢,黑姜一錢(因本系寒症,又履涼藥,恐辛熱之品太輕無濟),茯苓錢半,焦白術錢半,白芍八分,吳茱萸一錢。

   效果:前方煎服一劑,人即蘇而遍身俱熱,脈亦稍見,又減卻薑、附一半再服。病癒後,服附桂地黃湯四劑,月餘復原。

   廉按:寒傷少陰,當以麻附細辛湯為正治,乃前醫誤認為傷暑,妄投涼瀉,以致下利肢厥。方用真武湯加味以救藥誤,雖屬愜當,然焦白術尚嫌用量太輕,吳茱萸亦當易以灶心黃土,庶能收補土制水之巨功。

   〔歌訣〕

   豬苓湯

   豬苓湯中用茯苓,澤瀉阿膠滑石並;

   小便不利兼煩渴,利水養陰熱亦清。

 

組成:豬苓、茯苓、澤瀉、阿膠、滑石。

   功效:利水,清熱,養陰。

   主治:水熱互結證。症見小便不利,發熱,口渴欲飲,或心煩不寐,或兼有咳嗽,嘔惡,下利等,舌紅苔白或微黃,脈細數者。

   臨床運用:本方主要用於治療多種泌尿系統疾患,如慢性腎盂腎炎、泌尿系感染、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炎、腎炎、腎積水、產後尿瀦留、乳糜尿等屬上述證機者。有報導用本方加續斷、懷牛膝、金錢草、車前子、甘草治療腎積水;加白茅根為基本方,隨證加減治療癃閉;加味治療急性膀胱炎;用本方化裁治療肝硬化、乳糜尿、腎結石、慢性腎盂腎炎、血尿等都取得良好的效果。用本方為主治療流行性出血休克伴少尿及用本方加花粉、天仙藤為主治療繼發性口眼乾燥綜合征都取得良好的效果。還有用本方增減治療單純性消化不良、嬰幼兒濕熱傷陰腹瀉、小兒腸炎水瀉、重感、鉤端螺旋體病後遺症等均獲得滿意的療效。

   提示:藥理研究表明本方有明顯的利尿作用,用實驗性腎功能不全有治療作用,可抑制草酸鈣性腎結石的形成和抗癌的作用。

 

大承氣湯

   峻下熱結大承氣,硝黃枳朴共成劑;

   陰明腹實熱厥狂,急下存陰方第一。

 

組成:大黃、厚樸、枳實、芒硝。

   功效:峻下熱結。

   主治:①陽明腑實證。症見大便不通,頻轉矢氣,脘腹痞滿,腹痛拒按,按之則硬,日晡潮熱,神昏譫語,手足濈然汗出,舌苔黃燥起刺或焦黑燥裂,脈沉實。②熱結旁流。症見下利清水,色純青,其氣臭穢,臍腹疼痛,按之堅硬有塊,口舌乾燥,脈滑數。③裏熱實證之熱厥、痙病或發狂。

   臨床運用:本方現代可用于治療西醫學所述的諸多疾病。凡具有陽明腑實重證或熱毒內盛者,均可借助大承氣湯攻下之功驅除病邪,如傳染性疾病(乙型腦炎、細菌性痢疾、肝炎、肝昏迷等)、消化系統疾病(多種原因引起的腸梗阻、膽道感染等)、呼吸系統疾病(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肺心病急性發作等)、泌尿系統疾病(泌尿系結石、腎功能衰竭等)、心腦血管疾病(腦梗死、腦出血、冠心病等)以及婦科、兒科、五官科多種疾病。有報導以本方合排石湯治療膽道疾病致休克者;合茵陳、金錢草治療瘀膽型肝炎;合黃苓、黃柏、柴胡等治療急性胰腺炎;配伍滅滴靈治療化膿性闌尾炎;合赤芍、桃仁等治療急性腸梗阻均取得良好效果。

   提示:①現代藥理研究表明本方具有增加腸蠕動、增加腸容積、改進腸管血液迴圈、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等作用。此外,本方還具有抗炎、抗微生物、解熱、保肝、降酶、降尿素氮、利膽、排石、止血等多種作用。②本方為急下存陰之劑,可使大便行而腑氣通,泄熱邪而津液存。《傷寒論》原書中的煎法說明,大黃、芒硝均後下,因二藥久煎,會減緩瀉下作用。

   太陽感受風邪,會導致胃脘部痞結脹硬,嘔吐,腹瀉。傷寒論第六卷

   太陰、少陰病的脈象辯證活解傷寒論HUOJIESHANGHANLUN活解傷寒論·第六卷HUOJIESHANGHANLUN 辨太陰病脈證並治

   合三法,方三首。

   〔讀經先知〕所謂太陰病,就是脾虛寒濕的病症,具體來說,就是指以腹滿嘔吐、飲食不下、自利尤甚、時腹自痛為主要症候表現,以脾陽虛弱、寒濕內阻為主要病理變化的病症。本篇主要討論了太陰病的症候特徵、治療原則、治禁及幾種主要症候的證治。

 

〔原文〕

   273、太陰之為病,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結硬①。274、太陰中風,四肢煩疼,陽微陰澀②而長者,為欲愈。275、太陰病,欲解時,從亥至醜③上。276、太陰病,脈浮者,可發汗,宜桂枝湯。方一。桂枝三兩,去皮芍藥三兩甘草二兩,炙生薑三兩,切大棗十二枚。擘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須臾,啜熱稀粥一升,以助藥力,溫覆取汗。277、自利不渴者,屬太陰,以其藏有寒④故也,當溫之,宜服四逆輩⑤。二。278、傷寒脈浮而緩,手足自溫者,系在太陰;太陰當發身黃,若小便自利者,不能發黃;至七八日,雖暴煩下利日十餘行,必自止,以脾家實⑥,腐穢⑦當去故也。279、本太陽病,醫反下之,因爾腹滿時痛者,屬太陰也,桂枝加芍藥湯主之;大實痛者,桂枝加大黃湯主之。三。

   桂枝加芍藥湯方

   桂枝三兩,去皮芍藥六兩甘草二兩,炙大棗十二枚。擘生薑三兩,切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分三服。本雲,桂枝湯,今加芍藥。

   桂枝加大黃湯方

   桂枝三兩,去皮大黃二兩芍藥六兩生薑三兩,切甘草二兩,炙大棗十二枚。擘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280、太陰為病,脈弱,其人續自便利,設當行大黃芍藥者,宜減之,以其人胃氣弱,易動故也。下利者,先煎芍藥二沸。

 

〔注釋〕

   ①胸下結硬:胃脘部痞結脹硬。

   ②陽微陰澀:脈浮取微,沉取澀。

   ③從亥至醜:包含亥子醜三個時辰。亥,21時至23時;子,23時至次日1時;醜,1時至3時。從亥至醜,即從21時至次日3時。

   ④髒有寒:指脾臟有寒。

   ⑤四逆輩:四逆湯一類的方劑。

   ⑥脾家實:脾陽恢復。

   ⑦腐穢:指腸中腐敗穢濁之物。

   少沖:本穴為心經之井穴。井象水之所出,如水泉突湧。也寓有沖進之意,故以為名。有回陽救逆之功。主治心悸,心痛,胸脅痛,癲狂,熱病,昏厥。

 

〔譯文〕

   273、太陰病的主要症候特徵是,腹部脹滿,嘔吐,吃不進飲食,腹瀉特別厲害,腹部時時疼痛。如果誤用攻下,就會導致胃脘部痞結脹硬。274、太陰感受風邪,四肢疼痛而煩擾不安,脈象浮取見微,沉取見澀而轉長的,為邪去正氣來複的徵象,疾病將要痊癒。275、太陰病將要解除的時間,多在21時到3時之間。276、太陰病,脈象浮的,是外兼表證未解,可以用發汗法治療,宜用桂枝湯。277、腹瀉而口不渴的,是屬於太陰病。因為脾虛有寒,應當用溫補的方法治療,可用四逆湯一類的方劑。278、外感病,脈象浮而緩,手足自然溫暖的,是病屬太陰。太陰寒濕內鬱,應當出現身體發黃,如果小便通暢的,則濕能下泄,不能形成發黃證。到了七八天,病人突然出現心煩、一日腹瀉十多次,這是脾陽恢復,胃腸機能恢復正常,推蕩腐穢積滯之物從下而去所致,因此,其腹瀉一定會自行停止。279、本來是太陽表證,醫生反而用攻下法治療,出現腹部脹滿時作疼痛的,這是誤下傷脾,邪陷太陰,用桂枝加芍藥湯主治;如果出現腹滿硬痛、大便不通,是實邪內阻,用桂枝加大黃湯主治。

   桂枝加芍藥湯方

   桂枝三兩,去皮芍藥六兩甘草二兩,炙大棗十二枚,剖開生薑三兩,切片以上五味藥,用水七升,煎煮成三升,去掉藥渣,分三次溫服。舊本說:現用桂枝湯加芍藥。

   桂枝加大黃湯方

   桂枝三兩,去皮大黃二兩芍藥六兩生薑三兩,切片甘草二兩,炙大棗十二枚,剖開以上六味藥,用水七升,煎煮成三升,去掉藥渣,每次溫服一升,一日服三次。280、太陰病,脈象弱,病人雖暫時未腹瀉,其後一定續發腹瀉。對於這種病人,假如應當使用大黃、芍藥的,也應當減量使用。這是因為病人脾胃之氣虛弱,容易受到損傷的緣故。

   〔方劑趣記圖解〕

 

真武湯

   漢·張仲景《傷寒論》

  

   記真武令諸將伏妖

 

真武()苓茯術白薑生附子藥白芍

   【組成】5味:茯苓9白術9生薑9附子()9白芍藥9

   【用法】水煎服。

   【功效】溫陽行水。

   【主治】腎陽衰微,水氣內停。

   現常用本方加減治療腎性水腫、心性水腫、慢性肝病浮腫、慢性腸炎、腸結核腹痛腹瀉、甲狀腺功能低下、梅尼埃病之眩暈、前列腺肥大、風濕性關節炎、感冒等屬陽虛水泛者。

   患少陰病會脈象細微,心中煩躁不安,精神萎靡,神志迷糊欲睡。辨少陰病脈證並治

   合二十三法,方一十九首。

   〔讀經先知〕少陰病分寒化證及熱化證兩大類型。少陰寒化證是以脈微細、但欲寐、無熱畏寒、嘔吐、下利清穀、四肢厥冷、小便清白等為主要表現,以心腎陽衰、陰寒內盛為主要病理變化的病症;少陰熱化證是以心煩不得眠、舌紅少苔、脈細數等為主要表現,以腎陰虧虛、心火亢盛為主要病理變化的病症。本篇主要討論了少陰寒化證及熱化證的主要證治、治禁及預後等,並討論了少陰病兼變證(如少陰三急下證、太陽少陰兩感證、少陰咽痛證)等內容。

 

〔原文〕

   281、少陰之為病,脈微細,但欲寐①也。282、少陰病,欲吐不吐,心煩,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屬少陰也,虛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②者,少陰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③虛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283、病人脈陰陽俱緊,反汗出者,亡陽也,此屬少陰,法當咽痛而複吐利。284、少陰病,咳而下利譫語者,被火氣劫故也,小便必難,以強責④少陰汗也。285、少陰病,脈細沉數,病為在裏,不可發汗。286、少陰病,脈微,不可發汗,亡陽故也;陽已虛,尺脈弱澀者,複不可下之。287、少陰病,脈緊,至七八日,自下利,脈暴微,手足反溫,脈緊反去者,為欲解也,雖煩下利,必自愈。288、少陰病,下利,若利自止,惡寒而踡臥⑤,手足溫者,可治。289、少陰病,惡寒而踡,時自煩,欲去衣被者,可治。290、少陰中風,脈陽微陰浮者,為欲愈。291、少陰病,欲解時,從子至寅上。292、少陰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發熱者,不死。脈不至者,至一作足。灸少陰⑥七壯。293、少陰病,八九日,一身手足盡熱者,以熱在膀胱,必便血也。294、少陰病,但厥無汗,而強發之,必動其血,未知從何道出,或從口鼻,或從目出者,是名下厥上竭⑦,為難治。295、少陰病,惡寒身踡而利,手足逆冷者,不治。296、少陰病,吐利躁煩,四逆者死。297、少陰病,下利止而頭眩,時時自冒⑧者死。298、少陰病,四逆惡寒而身踡,脈不至,不煩而躁者死。一作吐利而躁逆者死。299、少陰病,六七日,息高⑨者死。300、少陰病,脈微細沉,但欲臥,汗出不煩,自欲吐,至五六日自利,複煩躁不得臥寐者死。301、少陰病,始得之,反發熱,脈沉者,麻黃細辛附子湯主之。方一。麻黃二兩,去節細辛二兩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上三味,以水一鬥,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302、少陰病,得之二三日,麻黃附子甘草湯微發汗。以二三日無證((B10)),故微發汗也。方二。麻黃二兩,去節甘草二兩,炙附了一枚,炮,去皮,破八片上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黃一兩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303、少陰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煩,不得臥,黃連阿膠湯主之。方三。黃連四兩黃芩二兩芍藥二兩雞子黃二枚阿膠三兩。一雲三挺。上五味,以水六升,先煮三物,取二升,去滓,內膠烊盡,小冷,內雞子黃,攪令相得,溫服七合,日三服。304、少陰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B11)),其背惡寒者,當灸之,附子湯主之。方四。附子二枚,炮,去皮,破八片茯苓三兩人參二兩白術四兩芍藥三兩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305、少陰病,身體痛,手足寒,骨節痛,脈沉者,附子湯方之。五。用前第四方。306、少陰病,下利便膿血者,桃花湯主之。方六。赤石脂一斤,一半全用,一半篩末幹薑一兩粳米一升上三味,以水七升,煮米令熟,去滓,溫服七合,內赤石脂末方寸匕,日三服。若一服愈,餘勿服。307、少陰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膿血者,桃花湯主之。七。用前第六方。308、少陰病,下利便膿血者,可刺。309、少陰病,吐利,手足逆冷,煩躁欲死者,吳茱萸湯主之。方八。吳茱萸一升人參二兩生薑六兩,切大棗十二枚。擘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七合,日三服。310、少陰病,下利咽痛,胸滿心煩,豬膚湯主之。方九。豬膚((B12))一斤上一味,以水一鬥,煮取五升,去滓,加白蜜一升,白粉((B13))五合,熬香,和令相得,溫分六服。311、少陰病,二三日,咽痛者,可與甘草湯,不差((B14)),與桔梗湯。十。

   甘草湯方

   甘草二兩上一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溫服七合,日二服。

   桔梗湯方

   桔梗一兩甘草二兩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溫分再服。312、少陰病,咽中傷,生瘡((B15)),不能語言,聲不出者,苦酒湯主之。方十一。半夏洗,破如棗核十四枚雞子一枚,去黃,內上苦酒,著雞子殼中上二味,內半夏著苦酒((B16))中,以雞子殼置刀環((B17))中,安火上,令三沸,去滓,少少含咽之,不差,更作三劑。313、少陰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湯主之。方十二。半夏洗桂枝去皮甘草炙上三味,等分。各別搗篩已,合治之,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若不能散服者,以水一升,煎七沸,內散兩方寸匕,更煮三沸,下火令小冷,少少咽之。半夏有毒,不當散服。314、少陰病,下利,白通湯主之。方十三。蔥白四莖幹薑一兩附子一枚,生,去皮,破八片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溫再服。315、少陰病,下利脈微者,與白通湯。利不止,厥逆無脈,幹嘔煩者,白通加豬膽汁湯主之。服湯脈暴出者死,微續者生。白通加豬膽湯。方十四。白通湯用上方。蔥白四莖幹薑一兩附子一枚,生,去皮,破八片人尿五合豬膽汁一合上五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內膽汁、人尿,和令相得,分溫再服。若無膽,亦可用。316少陰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為有水氣。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嘔者,真武湯主之。方十五。茯苓三兩芍藥三兩白術二兩生薑三兩,切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七合,日三服。若咳者,加五味子半升、細辛一兩、幹薑一兩;若小便利者,去茯苓;若下利者,去芍藥,加幹薑二兩;若嘔者,去附子,加生薑,足前為半斤。317、少陰病,下利清穀,裏寒外熱,手足厥逆,脈微欲絕,身反不惡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幹嘔,或咽痛,或利止脈不出者,通脈四逆湯主之。方十六。甘草二兩,炙附子大者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幹薑三兩,強人可四兩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其脈即出者愈。面色赤者,加蔥九莖;腹中痛者,去蔥,加芍藥二兩;嘔者,加生薑二兩;咽痛者,去芍藥,加桔梗一兩;利止脈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參二兩。病皆與方相應者,乃服之。318、少陰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方十七。甘草炙枳實破,水漬,炙幹柴胡芍藥上四味,各十分,搗篩,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咳者,加五味子、幹薑各五分,並主下利;悸者,加桂枝五分;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五分;腹中痛者,加附子一枚,炮令坼((B18));泄利下重者,先以水五升,煮薤白三升,煮取三升,去滓,以散三方寸匕內湯中,煮取一升半,分溫再服。319、少陰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嘔渴,心煩不得眠者,豬苓湯主之。方十八。豬苓去皮茯苓阿膠澤瀉滑石各一兩上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物,取二升,去滓,內阿膠烊盡,溫服七合,日三服。320、少陰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幹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方十九。枳實五枚,炙厚樸半斤,去皮,炙大黃四兩,酒洗芒消三合上四味,以水一鬥,先煮二味,取五升,去滓,內大黃,更煮取二升,去滓,內芒消,更上火令一兩沸,分溫再服。一服得利,止後服。321、少陰病,自利清水,色純青,以下必痛,口乾燥者,可((B19))下之,宜大承氣湯。二十。用前第十九方。一法用大柴胡湯。322、少陰病,六七日,腹脹不大便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二十一。用前第十九方。323、少陰病,脈沉者,急溫之,宜四逆湯。方二十二。甘草二兩,炙幹薑一兩半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強人可大附子一枚、幹薑三兩。324、少陰病,飲食入口則吐,心中溫溫欲吐,複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脈弦遲者,此胸中實,不可下也,當吐之。若膈上有寒飲,幹嘔者,不可吐也,當溫之,宜四逆湯。二十三。方依上法。325、少陰病,下利,脈微澀,嘔而汗出,必數更衣,反少者,當溫其上,灸之。《脈經》雲,灸厥陰可五十壯。

 

〔注釋〕

   ①但欲寐:精神萎靡不振,神志迷迷糊糊,似睡非睡之象。

   ②小便色白:小便色清亮。

   ③下焦:指腎臟。

   ④強責:強求。

   ⑤踡臥:四肢踡曲而臥。

   ⑥灸少陰:指灸少陰經穴。

   ⑦下厥上竭:陽氣衰於下而厥,陰血亡於上而竭,故雲下厥上竭。

   ⑧時時自冒:冒,昏暈。時時自冒,即時發昏暈。

   ⑨息高:呼吸表淺,出多入少。

   ((B10))無證:《玉函》作“無裏證”。可從。

   ((B11))口中和:口中不苦不燥不渴。

   ((B12))豬膚:即豬皮。

   ((B13))白粉:白米粉。

   ((B14))不差:不愈。

   ((B15))生瘡:咽喉部發生潰瘍。

   ((B16))苦酒:米醋。

   ((B17))刀環:古代刀具,其形狹長,柄端有環中空,可以置物。

   ((B18))拆:裂開。

   ((B19))可:《玉函》作“急。”

 

〔譯文〕

   281、少陰病的症候特徵,是脈象微細,精神萎靡、神志迷糊欲睡。282、少陰病,想吐而又吐不出,心中煩躁不安,精神萎靡不振,神志迷糊欲睡,到了五六天,出現腹瀉而口渴的,是病在少陰,由於少陰陽氣虛弱,不能蒸化津液,所以口渴。如果小便清亮的,那麼少陰病症就確定無疑。這是因為小便清亮,是下焦虛寒、不能化氣行水的確證。283、寸關尺三部脈都沉緊,緊脈主寒,病人本應當無汗,卻反而汗出的,是陽氣外亡的徵象,這屬於少陰亡陽證,應當見到嘔吐,腹瀉、咽喉疼痛等症。284、少陰病,症見咳嗽、腹瀉,如果出現譫語的,這是用火治法強迫發汗所導致的變證,病人小便一定難以解出。285、少陰病,脈象沉細數,是病在裏,不能用發汗法治療。286、少陰病,脈象微,為陽氣虛弱,所以不能發汗。如果陽氣已虛,又見尺脈弱澀的,是陰血亦虧,不僅不能發汗,也不能瀉下。

   腕骨:本穴即因其近於腕骨而得名。系小腸經之原穴。有增液止渴,利膽退黃作用。287、少陰病,脈象緊,到了七八天,出現腹瀉,脈象忽然由緊轉微弱,手足反而變溫暖的,這是陽複陰去、疾病將要解除的徵象。此時雖然出現心煩、腹瀉,勢必會自行恢復。288、少陰病,腹瀉,如果腹瀉自行停止,手足轉溫暖的,雖見畏寒蜷曲而臥,也屬於可治之證。289、少陰病,怕冷而踡臥,時而自覺心胸煩熱,想減去衣被的,這是陽氣來複之兆,其病可治。290、少陰感受風邪,寸部脈微尺部脈浮的,是風邪已去、陽氣回復之象,疾病將要痊癒。291、少陰病將要解除的時間,多在23時至5時之間。292、少陰病,嘔吐,腹瀉,本應畏寒、手足冷,現手足不冷,反而發熱的,示陽氣尚在,不屬死候。如果脈搏一時不至的,可以急灸少陰經穴七個艾柱以通陽複脈。293、少陰病,僅見四肢厥冷和無汗,卻強行發汗,勢必傷經動血而引起出血,其出血部位難以預測,有的從鼻出,有的從眼睛出,這就叫做下厥上竭,是難治之證。295、少陰病,怕冷身體踡臥,腹瀉,手足冰冷的,是不治之證。296、少陰病,嘔吐,腹瀉,神昏躁擾不寧的,屬於死候。297、少陰病,腹瀉停止而出現頭昏目眩、時而昏暈的,屬於死候。298、少陰病,四肢冰冷,怕冷而身體踡臥,脈搏不來,心中不煩,手足躁擾不寧的,屬於死候。299、少陰病,病延六七天,呼吸表淺,呼多吸少的,屬於死候。300、少陰病,脈微細沉,精神萎靡不振,總欲睡眠,汗出,心中不煩,想嘔吐,到了五六天,又出現腹瀉,並且煩躁不能安臥的,屬於死候。301、少陰病,剛開始得病,既有發熱等表證,又見脈沉的,是少陰陽虛兼太陽表證,用麻黃細辛附子湯主治。

   麻黃細辛附子湯方

   麻黃二兩,去節細辛二兩附子一枚,炮,去皮,破成八片以上三味藥,用水一鬥,先加入麻黃煎煮,煮去二升水分,除去上面的白沫,再加入其他藥物,煎煮成三升,去掉藥渣,每次溫服一升,一日服三次。302、少陰病,得病二、三天,既有發熱等表證,又有少陰陽虛證,用麻黃附子甘草湯溫陽微汗解表。因為病才二三天,尚無吐、利等裏證,所以用溫陽微汗解表法。

   麻黃附子甘草湯

   麻黃二兩,去節甘草二兩,炙附子一枚,炮,去皮,破成八片以上三味藥,用水七升,先加入麻黃煎煮一、二滾,除去上面的白沫,再加入其他藥物,煎煮至三升,去掉藥渣,每次溫服一升,一日服三次。303、少陰病,得病二、三天以上,心中煩躁不安,不能夠安眠的,用黃連阿膠湯主治。

   黃連阿膠湯方

   黃連四兩黃芩二兩芍藥二兩雞蛋黃二枚阿膠三兩,一為三條以上五味藥,用水六升,先加入前三味藥煎煮至二升,去掉藥渣,再加入阿膠烊化溶盡,稍稍冷卻,然後加入雞蛋黃攪拌均勻即成。每次溫服七合,一天服三次。304、少陰病,患病二、三天,口中不苦不燥不渴,病人背部怕冷的,當用艾灸灸少陰經穴,並用附子湯主治。

   附子湯方

   附子二枚,炮,去皮,破成八片茯苓三兩人參二兩白術四兩芍藥三兩以上五味藥,用水八升,煎煮成三升,去掉藥渣,每次溫服一升,一日服三次。305、少陰病,身體疼痛,骨關節疼痛,手足冷,脈象沉的,用附子湯主治。306、少陰虛寒證,腹瀉,解膿血粘液便的,用桃花湯主治。

   桃花湯方

   赤石脂一斤,取一半入煎,另一半篩末沖服幹薑一兩粳米一斤以上三味藥,加水七升煎煮,至米熟湯成,去掉藥渣,每次取七合,加入赤石脂末一方寸匕溫服,一日服三次。307、少陰虛寒證,得病二三天到四五天,腹中疼痛,小便不通暢,腹瀉滑脫不盡,大便帶膿血的,用桃花湯主治。308、少陰病,腹瀉,解膿血便,可用針刺法治療。309、少陰虛寒證,嘔吐頻劇,腹瀉,手足發涼,煩躁不安、心中難受的,用吳茱萸湯主治。310、少陰病,腹瀉,咽喉疼痛,胸部滿悶,心中煩躁不安的,是陰虛虛熱上擾,用豬膚湯主治。

   豬膚湯方

   豬膚一斤以上一味藥,加水一鬥,煎煮至五升,去掉藥渣,加入白蜂蜜一升,再將白米粉五合炒香,加入藥汁中混勻即成,分六次溫服。311、少陰病,得病二三天,咽喉疼痛的,可用甘草湯;如果服藥後不見好的,用桔梗湯治療。

   甘草湯方

   甘草二兩以上一味藥,用水三升,煎煮成一升半,去掉藥渣,每次溫服七合,一日服三次。

   桔梗湯方

   桔梗一兩甘草二兩以上二味藥,用水三升,煎煮成一升,去掉藥渣,分二次溫服。312、少陰病,咽喉部受到創傷,發生破潰,發不出聲音,不能講話的,用苦酒湯主治。

   苦酒湯方

   半夏用水洗,破成棗核大小,十四枚雞蛋一個,將雞蛋頭部開一小孔,去掉蛋黃,把米醋加入其中以上二味藥,把半夏加入裝有米醋及蛋清的雞蛋殼中,混勻,把雞蛋殼置於刀環中,再放在火上煮二三開,去掉藥渣,每次取小量含咽。如果服藥後不愈,可以再作三劑藥服用。313、少陰病,咽喉中疼痛,可用半夏散或半夏湯主治。

   半夏散及湯方

   半夏用水洗桂枝去皮甘草炙以上三味藥,各取等分,分別搗細篩末後,混合製成散劑,用白米湯沖服一方寸匕,一日服三次。如果病人不能服散劑的,可以用水七升,煮七滾,加入上述散劑兩方寸匕,再煮三滾,離火稍稍冷卻,取少量藥汁含咽。半夏有毒,不應該作散劑服。314、少陰虛寒證,腹瀉的,用白通湯主治。

   白通湯方

   蔥白四根幹薑一兩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成八片以上三味藥,用水三升,煎煮成一升,去掉藥渣,分兩次溫服。315、少陰病,腹瀉,脈象微的,可用白通湯。如果服藥後腹瀉不停止,四肢冰冷,脈搏摸不到,幹嘔,心中煩躁不安的,是陰盛格陽所致,用白通加豬膽汁湯主治。服藥後,脈搏突然出現的,是陰液枯竭、孤陽外脫的徵象,預後不良;服藥後脈搏逐漸恢復的,是陰液未竭、陽氣漸複的表現,預後較好。

   白通加豬膽汁湯方

   蔥白四根幹薑一兩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成八片人尿五合豬膽汁一合以上五味藥,用水三升,先加入前三味藥煎煮成一升,去掉藥渣,再加入豬膽汁、人尿,混合即成,分兩次溫服。如果沒有豬膽汁,也可使用。316、少陰病,二三天沒有好,到了四五天,出現腹中疼痛,小便不通暢,四肢沉重疼痛,自行腹瀉的,這是腎陽虛弱,水氣氾濫。病人還可出現咳嗽,或者小便通暢,或者腹瀉更甚,或者嘔吐等,用真武湯主治。

   真武湯方

   茯苓三兩芍藥三兩白術二兩生薑三兩,切片附子一枚,炮,去皮,破成八片以上五味藥,用水八升,煎煮成三升,去掉藥渣,每次溫服七合,一日服三次。如果出現咳嗽的,原方加五味子半升、細辛一兩、幹薑一兩;如果小便通暢的,去茯苓;如果腹瀉較甚的,去芍藥,加幹薑二兩;如果嘔吐的,去附子,加生薑,補足上藥量至半斤。317、少陰病,腹瀉完穀不化,手足冰冷,脈象微弱似有若無,身上反而不怕冷,病人面部發紅,或者腹中疼痛,或者咽喉疼痛,或者腹瀉過度而停止,脈搏摸不到,這是內真寒外假熱的陰盛格陽證,用通脈四逆湯主治。

   通脈四逆湯方

   甘草二兩,炙附子大的一枚,生用,去皮,破成八片幹薑三兩,強壯的人可用四兩以上三味藥,用水三升,煎煮至一升二合,去掉藥渣,分兩次溫服。服藥後病人脈搏馬上出現的,可望痊癒。如果出現面部發紅的,加蔥白九根;腹中疼痛的,去蔥白,加芍藥二兩;嘔吐的,加生薑二兩;咽痛的,去芍藥,加桔梗一兩;腹瀉過度而無物可瀉、脈搏摸不到的,去桔梗,加人參二兩。病症必須都與方相對應,才能服用。318、少陰病,四肢冷,病人或有咳嗽,或見心悸,或見小便不通暢,或見腹中疼痛、腹瀉、下痢兼後重的,是肝鬱氣滯所致,用四逆散主治。

   四逆散方

   甘草炙枳實破開,用水浸泡,炙幹柴胡芍藥以上四味藥,各用十分,搗細篩末,用白米湯調服一方寸匕,一日服三次。如果咳嗽的,加五味子、幹薑各五分,並主治腹瀉;心悸的,加桂枝五分;小便不通暢的,加茯苓五分;腹中疼痛的,加附子一枚,炮至裂開;腹瀉或下痢後重的,先用水五升,加入薤白三升,煎煮至三升,去掉藥渣,再取四逆散三方寸匕加入藥汁中,煮至一升半,分兩次溫服。319、少陰病,腹瀉六七天,咳嗽,嘔吐,口渴,小便不通暢,心中煩躁,不能安眠的,是陰虛水熱互結,用豬苓湯主治。320、少陰病,得了二三天,裏實證具備而又見咽喉乾燥的,應當急以攻下,用大承氣湯。321、少陰病,腹瀉稀水,顏色青黑,脘腹疼痛,口乾燥的,應當急以攻下,宜大承氣湯。322、少陰病,經過六七天,腹部脹滿,大便不通的,應當急以攻下,用大承氣湯。323、少陰虛寒證,脈見沉的,應當急用溫法治療,適宜用四逆湯。324、少陰病,如果飲食進口就吐,心中蘊結不適,想嘔吐卻又吐不出,初得病時,即見四肢冷,脈象弦遲的,這是痰實阻塞胸中,不能攻下,應當用湧吐法治療。如果是腎陽虛弱、不能氣化,寒飲停聚膈上,而致幹嘔的,不能用湧吐法,應當用溫法治療,可用四逆湯。325、少陰病,腹瀉,脈象微而澀,嘔吐,汗出,為陽虛氣陷兼陰血不足,勢必出現大便頻數,解出量反而少,應當用溫灸法治療,可灸頭頂百會穴,以升陽舉陷。

   〔方劑趣記圖解〕

 

參苓白術散

   宋·陳師文《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記深嶺百竹山姨身住草廈

   編簾結苓

   參苓白術()山藥薏仁參人術白草炙甘砂仁

   扁白豆蓮子肉桔梗苓茯

   【組成】10味:山藥750薏仁500人參1000白術1000炙甘草1000砂仁500白扁豆750蓮子肉500桔梗500茯苓1000

   【用法】為細末,每服6,棗湯服下,小兒按年齡酌減。或作湯劑,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減。

   【功效】益氣健脾,滲濕止瀉。

   【主治】脾虛挾濕證。

   現用於治療慢性腸炎、慢性胃炎、肺結核、貧血、尿蛋白日久不消等屬脾虛證者。

   厥陰感受風邪,會四肢厥冷而又腹瀉,上熱下寒,陰陽交織。辨厥陰病脈證並治

   厥利嘔噦附,合一十九法,方一十六首。

   〔讀經先知〕厥陰病多出現於外感病末期,病情較為複雜而危重。厥陰病大體可歸納為上熱下寒證、熱證、寒證及厥熱勝複證幾大類型。厥陰上熱下寒證以“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饑而不欲食、食則吐蛔”為提綱,是厥陰病的主要類型,其中包括烏梅丸證、麻黃升麻湯證、幹薑黃芩黃連人參湯證。厥陰寒證包括吳茱萸湯證、當歸四逆湯證等,厥陰熱證則以白頭翁湯證為代表。本篇主要討論了厥陰病各種類型的基本證治、預後轉歸及辨證等問題。

 

〔原文〕

   326、厥陰之為病,消渴,氣上撞心①,中心疼熱②,饑而不欲食,食則吐蛔,下之利不止。327、厥陰中風,脈微浮為欲愈,不浮為未愈。328、厥陰病欲解時,從醜至卯③上。329、厥陰病,渴欲飲水者,少少與之愈。330、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虛家亦然。331、傷寒先厥,後發熱而利者,必自止,見厥複利。332、傷寒始發熱六日,厥反九日而利。凡厥利者,當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為除中④。一雲消中。食以索餅⑤,不發熱者,知胃氣尚在,必愈,恐暴熱來出而複去也。後日脈之⑥,其熱續在者,期之旦日⑦夜半愈。所以然者,本發熱六日,厥反九日,復發熱三日,並前六日,亦為九日,與厥相應,故期之旦日夜半愈。後三日脈之,而脈數,其熱不罷者,此為熱氣有餘,必發癰膿也。333、傷寒脈遲六七日,而反與黃芩湯徹⑧其熱。脈遲為寒,今與黃芩湯,複除其熱,腹中應冷,當不能食,今反能食,此名除中,必死。334、傷寒先厥後發熱,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痛者,其喉為痹。發熱無汗,而利必自止,若不止,必便膿血,便膿血者,其喉不痹。335、傷寒一二日至四五日,厥者必發熱,前熱者後必厥,厥深者熱亦深,厥微者熱亦微。厥應下之,而反發汗者,必口傷爛赤。336、傷寒病,厥五日,熱亦五日,設六日當複厥,不厥者自愈。厥終不過五日,以熱五日,故知自愈。337、凡厥者,陰陽氣不相順接,便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338、傷寒脈微而厥,至七八日膚冷,其人躁無暫安時者,此為藏厥⑨,非蛔厥((B10))也。蛔厥者,其人當吐蛔。令病者靜,而複時煩者,此為藏寒((B11)),蛔上入其膈,故煩,須臾複止,得食而嘔,又煩者,蛔聞食臭((B12))出,其人常自吐蛔。蛔厥者,烏梅丸主之。又主久利。方一。烏梅三百枚細辛六兩幹薑十兩黃連十六兩當歸四兩附子六兩,炮,去皮蜀椒四兩,出汗((B13))桂枝去皮,六兩人參六兩黃柏六兩上十味,異搗篩,合治之,以苦酒漬烏梅一宿,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飯熟搗成泥,和藥令相得,內臼中,與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飲服十丸,日三服,稍加((B14))至二十丸。禁生冷、滑物、臭食((B15))等。339、傷寒熱少微厥,指一作稍。頭寒,嘿嘿不欲食,煩躁,數日小便利,色白者,此熱除也,欲得食,其病為愈。若厥而嘔,胸脅煩滿者,其後必便血。340、病者手足厥冷,言我不結胸,小腹滿,按之痛者,此冷結在膀胱關元((B16))也。341、傷寒發熱四日,厥反三日,複熱四日,厥少熱多者,其病當愈。四日至七日,熱不除者,必便膿血。342、傷寒厥四日,熱反三日,複厥五日,其病為進。寒多熱少,陽氣退,故為進也。343、傷寒六七日,脈微,手足厥冷,煩躁,灸厥陰((B17)),厥不還者,死。344、傷寒發熱,下利厥逆,躁不得臥者,死。345、傷寒發熱,下利至甚,厥不止者,死。346、傷寒六七日不利,便發熱而利,其人汗出不止者,死。有陰無陽故也。347、傷寒五六日,不結胸,腹濡((B18)),脈虛複厥者,不可下,此亡血,下之死。348、發熱而厥,七日下利者,為難治。349、傷寒脈促,手足厥逆,可灸之。促,一作縱。350、傷寒脈滑而厥者,裏有熱,白虎湯主之。方二知母六兩石膏一斤,碎,綿裹甘草二兩,炙粳米六合上四味,以水一鬥,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351、手足厥寒,脈細欲絕者,當歸四逆湯主之。方三。當歸三兩桂枝三兩,去皮芍藥三兩細辛三兩甘草二兩,炙通草二兩大棗二十五枚,擘。一法,十二枚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352、若其人內有久寒者,宜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方四。當歸三兩芍藥三兩甘草二兩,炙通草二兩桂枝三兩,去皮細辛三兩生薑半斤,切吳茱萸二升大棗二十五枚,擘上九味,以水六升,清酒六升和,煮取五升,去滓,溫分五服。一方,水酒各四升。353、大汗出,熱不去,內拘急((B19)),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惡寒者,四逆湯主之。方五。甘草二兩,炙幹薑一兩半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若強人可用大附子一枚,幹薑三兩。354、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湯主之。六。用前第五方。355、病人手足厥冷,脈乍緊者,邪((B20))結在胸中,心下滿而煩,饑不能食者,病在胸中,當須吐之,宜瓜蒂散。方七。瓜蒂赤小豆上二味,各等份,異搗篩,合內臼中,更治之,別以香豉一合,用熱湯七合,煮作稀糜,去滓取汁,和散一錢匕,溫頓服之。不吐者,少少加,得快吐乃止。諸亡血虛家,不可與瓜蒂散。356、傷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當服茯苓甘草湯,卻治其厥。不爾((B21)),水漬((B22))入胃,必作利也。茯苓甘草湯。方八。茯苓二兩甘草二兩,炙生薑三兩,切桂枝二兩,去皮上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357、傷寒六七日,大下後,寸脈沉而遲,手足厥逆,下部脈((B23))不至,喉咽不利,唾膿血,泄利不止者,為難治,麻黃升麻湯主之。方九。麻黃二兩半,去節升麻一兩一分當歸一兩一分知母十八銖黃芩十八銖萎蕤十八銖。一作菖蒲芍藥六銖天門冬六銖,去心桂枝六銖,去皮茯苓六銖甘草六銖,炙石膏六銖,碎,綿裹白術六銖幹薑六銖上十四味,以水一鬥,先煮麻黃一兩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相去如炊三斗米頃令盡,汗出愈。358、傷寒四五日,腹中痛,若轉氣下趨((B24))少腹者,此欲自利也。359、傷寒本自寒下,醫複吐下之,寒格((B25))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幹薑黃芩黃連人參湯主之。方十。幹薑黃芩黃連人參各三兩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再服。360、下利,有微熱而渴,脈弱者,今自愈。361、下利,脈數,有微熱汗出,今自愈,設複緊為未解。一雲,設脈浮複緊。362、下利,手足厥冷,無脈者,灸之不溫,若脈不還,反微喘者,死。少陰負趺陽((B26))者,為順也。363、下利,寸脈反浮數,尺中自澀者,必清膿血((B27))364、下利清穀,不可攻表,汗出必脹滿。365、下利,脈沉弦者,下重也;脈大者,為未止;脈微弱數者,為欲自止,雖發熱,不死。366、下利,脈沉而遲,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熱,下利清穀者,必郁冒((B28))汗出而解,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陽((B29)),下虛((B30))故也。367、下利,脈數而渴者,今自愈。設不差,必清膿血,以有熱故也。368、下利後脈絕,手足厥泠,日卒時脈還,手足溫者生,脈不還者死。369、傷寒下利,日十餘行,脈反實者死。370、下利清穀,裏寒外熱,汗出而厥者,通脈四逆湯主之。方十一。甘草二兩,炙附子大者一枚,生,去皮,破八片幹薑三兩,強人可四兩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其脈即出者愈。371、熱利下重者,白頭翁湯主之。方十二。白頭翁二兩黃柏三兩黃連三兩秦皮三兩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不愈,更服一升。372、下利腹脹滿,身體疼痛者,先溫其裏,乃攻其表,溫裏宜四逆瘍,攻表宜桂枝湯。十三。四逆湯,用前第五方。

   桂枝湯方

 桂枝三兩,去皮芍藥三兩甘草二兩,炙生薑三兩,切大棗十二枚,擘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須臾,啜熱稀粥一升,以助藥力。373、下利欲飲水者,以有熱故也,白頭翁湯主之。十四。用前第十二方。374、下利譫語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氣湯。方十五。大黃四兩,酒洗枳實三枚,炙厚樸二兩,去皮,炙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二服。初一服譫語止,若更衣者,停後服。不爾盡服之。375、下利後更煩,按之心下濡者,為虛煩也,宜梔子豉湯。方十六。肥梔子十四個,擘香豉四合,綿裹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梔子,取二升半,內豉,更煮取一升半,去滓,分再服。一服得吐,止後服。376、嘔家有癰膿者,不可治嘔,膿儘自愈。377、嘔而脈弱,小便複利,身有微熱,見厥者難治,四逆湯主之。十七。用前第五方。378、幹嘔吐涎沫,頭痛者,吳茱萸湯主之。方十八。吳茱萸一升,湯洗七遍人參三兩大棗十二枚,擘生薑六兩,切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七合,日三服。379、嘔而發熱者,小柴胡湯主之。方十九。柴胡八兩黃芩三兩人參三兩甘草三兩,炙生薑三兩,切半夏半升,洗大棗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鬥二升,煮取六升,去滓,更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380、傷寒大吐大下之,極虛,複極汗者,其人外氣怫鬱,複與之水,以發其汗,因得噦,所以然者,胃中寒冷故也。381、傷寒噦而腹滿,視其前後((B32)),知何部不利,利之即愈。

 

〔注釋〕

   ①氣上撞心:氣上沖逆至劍突下。

   ②心中疼熱:胃脘部疼痛而有熱感。

   ③從醜至卯:包括醜寅卯三個時辰,即從1時至7時。

   ④除中:中氣敗絕的一種症候。表現為證情垂危而突然飲食增加。

   ⑤索餅:即而條。

   ⑥脈之:診察的意思。

   ⑦旦日:明日。

 ⑧徹:除。

   ⑨髒厥:內臟真陽衰竭所致的四肢厥冷。

   ((B10))蛔厥:蛔蟲竄擾所致的四肢厥冷。

   ((B11))髒寒:指腸寒。

   ((B12))食臭:飲食氣味。

   ((B13))出汗:以微火炒蜀椒,使其水分與油質向外滲出,謂之出汗。

   ((B14))稍加:漸加。

   ((B15))臭食:指香味濃烈的食物。

   ((B16))膀胱關元:指臍下小腹部位。

   ((B17))灸厥陰:灸厥陰經的穴位。

   ((B18))腹濡:腹軟。

   ((B19))內拘急:腹內拘攣急迫不舒。

   ((B20))邪:指痰飲之邪。

   ((B21))不爾:不這樣。

   ((B22))漬:浸漬,浸滲。

   ((B23))下部脈:指尺脈。

   ((B24))趣:同趨。

   ((B25))寒格:上熱與下寒相格拒。

   ((B26))少陰負趺陽:少陰太溪之脈弱于陽明趺陽之脈。

   ((B27))清膿血:便膿血。

   ((B28))郁冒:眩暈昏冒。

   ((B29))戴陽:因虛陽上浮而出現的兩顴潮紅的假熱之象。

   ((B30))下虛:下焦虛寒。

   ((B31))外氣怫鬱:體表之氣鬱閉不暢。

   ((B32))前後:指前後二陰。

 

〔譯文〕

   326、厥陰上熱下寒證的主要症候特徵,是口渴能飲水,氣逆上沖心胸,胃脘部灼熱疼痛,雖然腹中饑餓,但又不想吃東西,倘若進食就會出現嘔吐或吐出蛔蟲。如果誤用攻下,就會導致腹瀉不止。327、厥陰感受風邪,如果脈象微微見浮的,是病邪從陰出陽,其病將要痊癒,如果脈象不浮的,是邪仍在裏,疾病尚未好轉。328、厥陰病將要解除的時間,一般在1時至7時之間。329、厥陰虛寒證,出現口渴想要喝水時,是陰寒邪去、陽氣回復之象,可以給病人喝少量湯水,就可痊癒。330、凡屬虛寒厥逆證,不能用攻下藥治療,凡是身體虛弱的,也不能用攻下藥治療。331、傷寒病,先出現四肢厥冷,以後轉為發熱的,為陰去陽複之象,此時,雖有腹瀉,一定會自行停止。如果再轉為四肢厥冷的,為陰進陽退,就會再出現腹瀉。332、傷寒病,開始發熱六天,四肢厥冷及腹瀉反有九天。凡是四肢厥冷而腹瀉的,一般為陽衰陰盛,應當不能飲食,現在反而能夠飲食,恐怕是中氣敗絕的除中證。此時,可給病人吃一些麵條之類的食物以作試探。如果吃後突然發熱而又猝然退去的,是除中證;如果吃後不出現這種發熱的,可以斷定胃氣仍然存在,其能食是陽複的表現,就一定會痊癒。第二天進行診查,病人發熱繼續存在的,可以推測第二天半夜痊癒。之所以這樣,是因為原先發熱六天,其後四肢厥冷九天,再發熱三天,與原先發熱的六天相加,也是九天,與四肢厥冷的日期相等,所以預測第二天半夜痊癒。三天后再進行診查,如果出現脈數不除、發熱不退的,這是陽複太過,陽熱有餘,一造會產生瘡癰膿瘍的變證。333、外感病,脈遲已經六七天,卻反而用黃芩湯清除其熱。脈遲主寒,其證屬虛寒,現在卻反而用黃芩湯清熱,必使陰寒更甚,腹中應該更加寒冷,照理應當不能飲食,現在卻反而食欲亢盛能夠進食,這就是除中,預後不良。334、外感病,先見四肢厥冷而又腹瀉,以後轉為發熱的,是陽複陰退,其腹瀉一定會自然停止。如果發熱反見汗出、咽喉紅腫疼痛的,是陽複太過、邪熱上迫,就會產生喉痹的變證。如果發熱無汗、腹瀉不止的,是陽複太過、邪熱下迫,就會出現下利膿血的變證。如果發生下利膿血,就不會發生喉痹。335、外感病,起病一二日到四五日,如果四肢厥冷伴發熱,並且發熱在先、四肢厥冷在後的,是屬於熱厥。其四肢厥冷的程度越嚴重,則鬱閉的邪熱就越深重;四肢厥冷的程度輕微,則邪熱鬱閉也就輕微。熱厥應當用清下法治療,如果反用發汗法治療,就會使邪熱更熾,發生口舌生瘡、紅腫糜爛的變證。336、傷寒病,四肢厥冷五天,發熱也是五天,假如到了第六天,應當再出現四肢厥冷,如果不出現四肢厥冷的,就會自行痊癒。這是因為四肢厥冷總共只有五天,而發熱也是五天,四肢厥冷與發熱時間相等,陰陽趨於平衡,所以知道會自行痊癒。337、所謂“厥”,是指四肢冷而言。凡屬厥證,都是陰氣和陽氣不能互相順接所致。338、外感病,脈象微而四肢厥冷,到了七八天,出現周身肌膚都冰冷,病人躁擾不安,沒有片刻安靜,這是內臟陽氣極虛所致的髒厥證,不是蛔厥證。蛔厥證的症候,是病人有發作性的心煩腹痛,讓病人安靜卻又時而發作心煩腹痛,這是腸中有寒,蛔蟲不安其位向上鑽入膈內(膽道)所致,過一會兒煩痛就會緩解。進食後,又出現嘔吐、腹痛而煩的,是因為蛔蟲聞到食物氣味上擾所致。此外,病人常有嘔吐蛔蟲的表現。蛔厥證用烏梅丸主治,此方又主治久瀉。

   烏梅丸方

   烏梅三百枚細辛六兩幹薑十兩黃連十六兩當歸四兩附子六兩,炮,去皮蜀椒四兩,炒至油質滲出桂枝去皮,六兩人參六兩黃柏六兩以上十味藥,除烏梅外,餘藥分別搗細篩末,然後混合研製。另把烏梅放入米醋中浸泡一晚上,去掉內核。再將烏梅放在蒸具內,上面複蓋五斗米共蒸,待米蒸熟後搗成泥狀,與上藥末混合均勻,放入藥臼中,加入蜂蜜,用棒槌搗二千下,作丸如梧桐子大,每次飯前吞服十粒丸藥,一日服三次。此後,再慢慢加量到每次服二十粒藥丸。服藥期間,禁食生冷、粘滑、有濃烈氣味的食品。339、外感病、邪熱鬱遏較輕,四肢厥冷輕微,患者僅指頭發涼,神情沉默,不想進食,煩躁不安。經過幾天,出現小便通暢、顏色清亮的,這是裏熱已經解除的徵象,此時,病人如想進食,示胃氣已和,其病將要痊癒。如果熱邪加重出現四肢厥冷並見嘔吐、胸脅滿悶而煩躁的,此後就會發生便血的變證。340、病人手足厥冷,自訴無胸脅心下疼痛,而覺小腹脹滿,觸按疼痛的,這是寒邪凝結在下焦膀胱關元部位的緣故。341、外感病,發熱四天,四肢厥冷僅只三天,又發熱四天,四肢厥冷的時間少而發熱的時間多,疾病應當痊癒。如果到了第四天至第七天,發熱仍不退的,是陽複太過,熱傷血絡,必致下利膿血。342、外感病,四肢厥冷四天,發熱卻只有三天,又見四肢厥冷五天,這是疾病在進展。因為四肢厥冷的時間多而發熱的時間少,為陽氣退陰寒邪氣進,所以是病情進展。343、外感病六七天,脈微,手足厥冷,煩躁不安,應當急灸厥陰的經穴。如果灸後四肢厥冷仍不轉溫的,屬於死證。344、外感病,發熱,腹瀉,四肢厥冷,神昏躁擾不能安臥的,是陰極陽脫之象,屬於死證。345、外感病發熱,腹瀉十分嚴重,四肢厥冷一直不回復的,為陽氣脫絕之象,屬於死候。346、外感病六七天,開始不腹瀉,接著出現發熱腹瀉,病人大汗淋漓,汗出不停止的,是陰盛陽亡的表現,病情險惡。347、外感病五六天,沒有結胸證的表現,腹部柔軟,脈象虛軟而又四肢厥冷的,這是血虛所致。不能用攻下法治療,如果誤用攻下,就會更傷其血,可導致死亡。348、發熱而又四肢厥冷,為陰盛陽亡之象,到了第七天,又發生腹瀉的,是難治之候。349、外感病,脈象促而四肢厥冷,可用溫灸法治療。350、外感病,脈象滑而手足厥冷的,是裏有邪熱所致,用白虎湯主治。351、手足厥冷,脈象很細,好象要斷絕一樣的,用當歸四逆湯主治。

   當歸四逆湯方

   當歸三兩桂枝三兩,去皮芍藥三兩細辛三兩甘草二兩,炙通草二兩大棗二十五枚,剖開,另一法用十二枚以上七味藥,用水八升,煎煮成三升,去掉藥渣,每次溫服一升,一日服三次。352、如果病人素有寒飲停滯體內,而又見上證的,可用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治療。

   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方

   當歸三兩芍藥三兩甘草二兩,炙通草二兩桂枝三兩,去皮細辛三兩生薑半斤,切片吳茱萸三升大棗二十五枚,剖開以上九味藥,用水六升與陳米酒六升混和,加入上藥煎煮成五升,去掉藥渣,分五次溫服。另一方用水及陳米酒各四升。353、大汗淋漓,而發熱仍不退,腹中拘急,四肢疼痛,又見腹瀉、四肢厥冷而怕冷的,是陰盛陽亡的表現,用四逆湯主治。354、大汗淋漓,如果腹瀉很厲害,而又四肢厥冷的,用四逆湯主治。355、病人手足厥冷,脈忽然現緊象的,這是實邪結在胸中所致,應有胸脘部脹滿不適,雖然饑餓卻不能吃東西等症狀,當用湧吐法治療,可用瓜蒂散。356、外感病,四肢厥冷,心胸部悸動不甯,這是水飲內停所致,必須先治水飲,當用茯苓甘草湯,然後再治四肢厥冷。不然的話,水飲浸漬入腸,勢必引起腹瀉。357、外感病六七天,峻下以後,出現寸部脈沉而遲,尺部脈不現,手足厥冷,咽喉疼痛,吞咽困難,唾吐膿血,腹瀉不停的,是難治之證,用麻黃升麻湯主治。

   麻黃升麻湯方

   麻黃二兩半,去節升麻一兩一分當歸一兩一分知母十八銖黃芩十八銖萎蕤十八銖,一方用菖蒲芍藥六銖天門冬六銖,去心桂枝六銖,去皮茯苓六銖甘草六銖,炙石膏六銖,打碎,布包白術六銖幹薑六銖以上十四味藥,用水一鬥,先加入麻黃煮一、二開,除去上面的白沫,再加入其他藥物,共煎煮成三升,去掉藥渣,分三次溫服。在大約相距做熟一頓飯的時間內把藥服完,藥後汗出就會痊癒。358、外感病四五天,腹中疼痛,如果腹內有氣轉動下行趨向小腹的,這是將要腹瀉的先兆。359、外感病,本屬虛寒腹瀉,醫生卻用湧吐、瀉下法治療,致使上熱與下寒相格拒,如果再次誤用吐下,出現飲食進口就吐的,用幹薑黃芩黃連人參湯主治。

   幹姜黃芩黃連人參湯方

   幹薑黃芩黃連人參各三兩以上四味藥,用水六升,煎煮成二升,去掉藥渣,分二次溫服。360、虛寒腹瀉,出現輕微發熱,口渴,脈象弱的,是邪氣已衰,陽氣來複,疾病即將痊癒。361、虛寒腹瀉,如果脈象由緊轉數,微微發熱汗出的,是陰去陽複,其病即將痊癒。如果脈又現緊象的,為陰寒邪盛,其病沒有緩解。362、腹瀉,手足厥冷,無脈搏跳動的,急用灸法以回陽複脈。如果灸後手足仍不轉溫,脈搏跳動仍不恢復,反而微微喘息的,屬於死候。如果足部的太溪脈和趺陽脈仍有搏動,而趺陽脈大於太溪脈的,為胃氣尚旺,屬可治的順證。363、腹瀉,寸部脈反見浮數,尺部脈現澀的,是陽熱盛而陰血虧,熱傷陰絡,可能會產生大便瀉下膿血的症候。364、腹瀉完穀不化,多屬陰盛陽衰,此時,即使兼有表證,也不能發汗解表,如果誤發其汗,就會引起腹部脹滿的變證。365、腹瀉或下痢,如果脈沉弦的,是肝經濕熱壅滯,多會出現裏急後重;脈大的,為病勢進展,腹瀉不會停止;脈微弱數的,是邪退正複,腹瀉將要停止,此時,雖有發熱,也沒有危險。366、腹瀉不消化食物,脈象沉而遲,病人面部微發潮紅,體表輕度發熱,這是下焦陽虛陰盛,虛陽上浮。如果病人四肢厥冷輕的,則陽雖虛而不甚,陽與陰爭,就一定會出現眩暈昏冒、隨之汗出而病解的現象。367、虛寒腹瀉,出現脈數而口渴的,是陽氣回復,其病將要痊癒。假如不痊癒,則是陽熱有餘,勢必引起大便下膿血。368、腹瀉頻劇,脈搏一時摸不能,手足厥冷,經過一晝夜,脈搏恢復,手足轉溫的,是陽氣恢復,尚存生機;如果一晝夜脈搏仍不恢復的,則無生還之望。369、外感病,患虛寒腹瀉,一天十餘次,脈象本當微弱沉遲,卻反而出現彈指有力的實脈的,為真髒脈見之象,屬於死候。370、腹瀉完穀不化,發熱、汗出而四肢厥冷,證屬裏真寒、外假熱,用通脈四逆湯主治。371、熱性下痢,裏急後重的,用白頭翁湯主治。

   白頭翁湯方

   白頭翁二兩黃柏三兩黃連三兩秦皮三兩以上四味藥,用水七升,煎煮成二升,去掉藥渣,每次溫服一升,服藥後病仍不好的,再服一升。372、虛寒腹瀉,腹部脹滿,身體疼痛的,是表裏同病,應當先溫裏寒,然後再解表邪。溫裏宜用四逆湯,解表宜用桂枝湯。373、下痢,口渴想喝水的,是裏有熱的緣故,用白頭翁湯主治。374、腹瀉並見譫語、腹部硬痛的,是腸中有燥屎阻結,可用小承氣湯治療。375、腹瀉後心煩更甚,觸按胃脘部柔軟,這是無形邪熱內擾胸膈所致,宜用梔子豉湯治療。376、宿有嘔吐的病人,如果是內有癰膿而引起的,不能見嘔而止嘔,應解毒排膿,膿盡則嘔吐自然痊癒。377、嘔吐而見脈弱,小便通暢,體表有輕度發熱,如果見到四肢厥冷的,是陰盛虛陽外越之候,治療較為困難,可用四逆湯主治。378、幹嘔,吐涎沫,頭痛的,是肝寒犯胃、濁陰上逆所致,用吳茱萸湯主治。379、嘔吐而見發熱的,可用小柴胡湯主治。380、傷寒病,用峻吐峻下法治療,導致胃氣極度虛弱,而又表氣鬱滯不暢,醫生再與飲水以發汗,使汗出很多,胃氣重虛,胃中寒冷,氣機上逆,因而發生呃逆。381、外感病,呃逆而腹部脹滿,這是實邪內阻所致。應詢問病人大小便是否通暢,以便採取不同的治療措施。如果病人大便不通,是實邪阻結于腸,應用通利大便法,實邪去則病可愈;如果是小便不通暢,則是水飲內阻,當用滲利小便法,水飲去則病可除。

   〔方劑趣記圖解〕

 

補中益氣湯

   金·李杲《脾胃論》

  

   記不中意騎馬神護紺珠騎巨龜

 

補中益氣()麻升參人胡柴甘炙草術白芪黃橘皮歸當

   【組成】8味:升麻3人參6柴胡3炙甘草6白術10黃芪15橘皮(陳皮)6當歸10

   【用法】水煎服。或做丸劑,每服1015,日23次,溫開水送服。

   【功效】補中益氣,升陽舉陷。

   【主治】①中氣不足。②氣虛發熱。③氣虛下陷。

   現常用於治療胃下垂、胃黏膜脫垂、重症肌無力、乳糜尿、功能性或原因不明性發熱、子宮脫垂、眼瞼下垂等見有中氣不足,氣虛下陷症候者。

   【注意】①陰虛發熱者禁用。②命門火衰,虛寒瀉痢及濕熱瀉痢不宜用。

   〔本卷表解〕

   內容症狀方劑少陰病的各種症狀及方劑少陰病,始得之,反發熱,脈沉麻黃細辛附子湯少陰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煩,不得臥黃連阿膠湯少陰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惡寒,當灸之附子湯少陰病,身體痛,手足寒,骨節痛,脈沉附子湯少陰病,下利便膿血桃花湯少陰病,吐利,手足厥冷,煩躁欲死吳茱萸湯少陰病,下利咽痛,胸滿心煩豬膚湯少陽病,二三日,咽痛甘草湯少陰病,咽中傷,生瘡,不能語言苦酒湯少陰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湯少陰病,下利白通湯少陰病,利不止,厥逆無脈,幹嘔煩白通加豬膽汁湯少陰病,下利清穀,裏寒外熱,手足厥逆,脈微欲絕,身反不惡寒,或腹痛,或幹嘔,或咽痛通脈四逆湯

   內容症狀方劑厥陰病的各種症狀及治法傷寒脈滑而厥,裏有熱白虎湯手足厥寒,脈細欲絕當歸四逆湯大汗出,熱不去,內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惡寒四逆湯手足厥冷,脈乍緊,邪結在胸中,心下滿而煩,饑不能食,病在胸中瓜蒂散傷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茯苓甘草湯傷寒六七日,大下後,寸脈沉而遲,手足厥逆,下部脈不至,喉咽不利,唾膿血麻黃升麻湯傷寒本自寒下,醫複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幹薑黃芩黃連人參湯

   〔名醫醫案〕

   陽虛傷寒

   孫某,男,34歲。己巳十一月二十三日診:素體陽虛多痰。己巳冬至,寒暑表華氏二十一度。當日入房,下虛。先數日自辦龜板膠,每日化服,且食葷膩,便解溏薄。寒熱僅二日,寐中糊言,四肢厥而不熱,神情頹唐。脈緊左大,苔略幹,微始(嗜鴉片煙)。陽虛傷寒挾房勞,兼有伏痰食積。當時其岳母磨成四磨一鐘,欲溫服,餘謂忌用,亟止服。擬溫經達邪,滌痰化積,益元安神。桂枝五分,白芍二錢,北細辛三分,宋半夏三錢,陳皮鹽水炒一錢,遠志八分,抱木茯神三錢,采芸曲二錢,制附片五分,淡秋石二分,別直參四分,生薑兩片。服藥後,半夜解痰積,清晨再解,糊言即減,出汗覺冷而熱退。外治用肉桂二分,麝香三厘放臍內,膏貼。廿四日診:去生薑,北細辛改用二分,加于術三錢,煨木香一錢,煨薑一片。全愈。勸其將剩餘龜板膠止服,另疏扶元振陽、奠中化痰之膏方,豫後乃康。

   夾陰傷寒

   病者:姜孔進,年近四旬,住江西永修北鄉官塘區。

   病名:傷寒夾陰。

   原因:其人冒寒邪微熱未除,入房耗精,更使寒邪乘虛直入前陰。

   症候:大寒不止,少腹極疼,腰痛而墮,睾丸縮小,冷汗遍身,膝脛拘急。

   診斷:兩手尺脈非常沉細,按至骨乃有一毛之延,惟寸關稍和。以脈合症,此少陰傷寒兼夾陰也,傷寒淺注雲:奇經沖任督三脈,皆行少腹之前,前陰受傷,故少腹痛,陰中拘攣,熱上沖胸,膝脛拘急。蓋由傷寒微熱未除,男女交媾,邪從前陰而入也。是既感寒邪,又複耗精,宜其腰痛冷汗,陰莖拘急也。固屬危症,然求醫尚早,脈未盡絕,猶可于危中而得生全之路。

   療法:用黑附、黑薑為君,回陽益火以祛寒,用婦人裩襠燒灰為臣,取其能引邪仍由原路而去,肉桂為佐,脾虛火仍舊原位,使以艾葉、甘草,引寒邪達外也。

   處方:黑附錢半,黑姜一錢,肉桂八分,艾葉八分,甘草六分。

   以婦人裩襠燒灰,共水煎服。

   效果:服一劑,阻莖頭上微腫,病即減半。連服二劑,病全愈。後更用附桂地黃湯加敗龜板,服四劑,月餘復舊矣。

   〔歌訣〕

   柴胡桂枝湯

   柴胡桂枝主表裏,兩方合成減量劑;

   和解少陽解肌熱,膽胃不和效可提。

 

組成:桂枝、黃苓、人參、甘草、半夏、芍藥、大棗、生薑、柴胡。

   功效:和解少陽,解肌退熱。

   主治:①太陽中風證與少陽膽熱證相兼。症見發熱,惡寒,汗出,肢節疼痛,微嘔,胸脅脹滿或疼痛,心下拘急,脈浮呈兼緊或弦。②膽胃不和症。症見脘腹疼痛,胸脅疼痛,或汗出,或飲食不佳,或情志不暢,苔薄,脈弦。

   臨床運用:現代常用於治療癲癇、冠心病、心律失常、發熱、胃潰瘍、慢性胰腺炎、肝炎後綜合症、腹膜炎、癌症、感冒綜合症等屬上述證機者。有報導用本方或小柴胡湯合桂枝加芍藥湯治療癲癇;加減治療冠心病(痛甚者加郁金、玄胡、香附、三七、五靈脂、丹參;心慌心悸明顯者加龍骨、牡蠣;頭暈明顯者加川芎、葛根、菊花、天麻、鉤藤、蒺藜;胸脅痞滿明顯者加瓜蔞、川楝子、木香;乏力明顯者加黃芪、白術、茯苓);加減治療心律失常、發熱、胃潰湯、慢性胰腺炎、肝炎後綜合症、腹膜炎、癌症、感冒綜合症等疾病均取得良好效果。

   提示:藥理研究表明,本方有抗驚厥、保護腦缺血、消除自由基、增強肌體免疫功能、解除痙攣、保護胃黏膜等作用。

 

小柴胡湯

   和解少陽小柴胡,夏草參苓薑棗煮;

   往來寒熱胸脅滿,脈弦口苦最宜服。

 

組成:柴胡、人參、黃苓、甘草、半夏、生薑、大棗。

   功效:和解少陽。

   主治:①傷寒少陽證。症見往來寒熱,胸脅苦痛,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口苦,咽幹,目眩,舌苔薄白,脈弦者。②婦人熱入血室。症見經水適斷,寒熱發作有時。③瘧疾、黃疸等病而見少陽證者。

   臨床運用:本方為《傷寒論》中治療少陽病的主方,功能和解表裏,調和陰陽,疏利肝膽,為扶正達郁之總方,故應用範圍比較廣泛。現代可用於治療感冒、流行性感冒、瘧疾、胸膜炎、中耳炎、急性乳腺炎、產褥熱等屬於少陽病者。有報導以本方去人參、生薑、大棗,加金銀花、連翹等治療急性發熱;合青蒿、白花蛇舌草、半枝蓮、薄荷等治療癌症發熱,及治療各種臨床疾病發熱;合平胃散治療胃腸型流感;合蒲公英、夏枯草、僵蠶等治療流行性腮腺炎、扁桃體炎;去人參、生薑、大棗,加草果、常山治療瘧疾;去人參、生薑、大棗,加厚樸、枳殼、魚腥草等治療胸膜炎;合半夏、厚樸治療支氣管哮喘;合當歸、川芎、附子治療心絞痛;合小承氣湯治療膽囊炎;去薑,以黨參換人參治療返流性食管炎;合丹參、桃仁、白術、當歸等治療肝硬化、肝炎或合山梔、太子參治療慢性遷延性肝炎;重用柴胡治療腎盂腎炎;合牛膝、代赭石、龍骨、牡蠣等治療眩暈;合川芎、當歸、蒲黃、丹參等治療婦人產後發熱;合香附、郁金、陳皮、麥芽、薄荷等治療小兒厭食及辨證治療五官科疾病均獲良效。

   提示:現代藥理研究表明本方毒性很小,具有顯著的抗炎、保肝、利膽、解熱、鎮痛、鎮痙、鎮靜、抗驚、增強非特異性免疫、抑制變態反應等作用。

   患霍亂會發熱、頭痛、身熱、畏寒、嘔吐腹瀉,傾刻間揮霍撩亂,來勢像洪水一樣兇猛。傷寒論第七卷

   霍亂、差後勞複病一急一緩,但都兇險無比,絲毫不可大意活解傷寒論HUOJIESHANGHANLUN活解傷寒論·第七卷HUOJIESHANGHANLUN 辨霍亂病脈證並治

   合六法,方六首。

   〔讀經先知〕所謂霍亂,是指以卒然發作、上吐下瀉為主要臨床表現的急性胃腸道疾病。霍,有迅速、急驟、卒然的意思,亂,即變亂。因起病突然,變化迅速,病勢急劇,有揮霍撩亂之勢,故名霍亂。霍亂有幹霍亂與濕霍亂之分。以上吐下瀉、吐瀉交作為主要表現的是濕霍亂;以欲吐不得吐、欲瀉不得泄、脘腹絞痛為主要表現的是幹霍亂。濕霍亂又有寒濕霍亂及熱霍亂之分。本篇所論,主要是濕霍亂中的寒霍亂,其中包括中焦寒濕證、陰盛亡陽證、陽亡陰竭證等。

 

〔原文〕

   382、問曰:病有霍亂①者何

答曰:嘔吐而利,此名霍亂。383、問曰:病發熱頭痛,身疼惡寒,吐利者,此屬何病

答曰:此名霍亂。霍亂自吐下,又利止,複更發熱也。384、傷寒,其脈微澀者,本是霍亂,今是傷寒,卻四五日,至陰經上,轉入陰必利,本嘔下利者,不可治也。欲似大便,而反失氣,仍不利者,此屬陽明也,便必硬,十三日愈,所以然者,經盡故也。下利後當便硬,硬則能食者愈,今反不能食,到後經中,頗能食②,複過一經能食,過之一日當愈,不愈者,不屬陽明也。385、惡寒脈微一作緩而複利,利止亡血③也,四逆加人參湯主之。方一。甘草二兩,炙附子一枚,生,去皮,破八片幹薑一兩半人參一兩上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386、霍亂,頭痛發熱,身疼痛,熱多④欲飲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二。玉枕:玉,貴意,此指肺金;枕指枕骨。穴當枕骨兩旁,人寢息著枕之處,因名玉枕。有清頭散風之功。

   五苓散方

   豬苓去皮白術茯苓各十八銖桂枝半兩,去皮澤瀉一兩六銖上五味,為散,更治之,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飲暖水,汗出愈。

   理中丸方下有作湯加減法。

   人參幹姜甘草炙白術各三兩上四味,搗篩,蜜和為丸,如雞子黃許大。以沸湯數合,和一丸,研碎,溫服之,日三四,夜二服。腹中未熱,益至三四丸,然不及湯。湯法,以四物依兩數切,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若臍上築⑤者,腎氣動也,去術,加桂四兩;吐多者,去術,加生薑三兩;下多者,還用術;悸者,加茯苓二兩;渴欲得水者,加術,足前成四兩半;腹中痛者,加人參,足前成四兩半;寒者,加幹薑,足前成四兩半;腹滿者,去術,加附子一枚。服湯後如食頃,飲熱粥一升許,微自溫,勿發揭衣被。387、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當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湯小和之。方三。桂枝三兩,去皮芍藥三兩生薑三兩甘草二兩,炙大棗十二枚,擘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388、吐利汗出,發熱惡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湯主之。方四。甘草二兩,炙幹薑一兩半附子一枚,生,去皮,破八片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強人可大附子一枚,幹薑三兩。389、既吐且利,小便複利,而大汗出,下利清穀,內寒外熱,脈微欲絕者,四逆湯主之。五。用前第四方。390、吐已下斷⑥,汗出而厥,四肢拘急⑦不解,脈微欲絕者,通脈四逆加豬膽湯主之。方六。甘草二兩,炙幹薑三兩,強人可四兩附子大者一枚,生,去皮,破八片豬膽汁半合上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內豬膽汁,分溫再服,其脈即來。無豬膽,以羊膽代之。391、吐利發汗,脈平⑧,小煩⑨者;以新虛不勝穀氣故也。

 

〔注釋〕

   ①霍亂:以吐瀉交作為主要表現的急性腸胃疾病。因其病勢急驟,傾刻間有揮霍撩亂之勢,故名霍亂。

   ②頗能食:稍能食。頗,略,少也。

   ③亡血:指亡津液。

   ④熱多:表證偏重,發熱明顯。

   ⑤臍上築:臍上跳動不甯,有如物搗。

   ⑥吐已下斷:吐利停止。

   ⑦四肢拘急:四肢拘攣緊急,後世稱為轉筋。

   ⑧脈平:脈現平和之象。

   ⑨小煩:微煩不適。

 

〔譯文〕

   382、問:什麼叫霍亂

答:嘔吐與腹瀉並作,病勢急驟,傾刻間有揮霍撩亂之勢的,這就叫霍亂。383、問:症候表現為發熱、頭痛、身痛、畏寒、嘔吐腹瀉並作,這是什麼病

答:這叫霍亂。霍亂的嘔吐腹瀉是自內而發,故初起與表證同時出現,並且在嘔吐腹瀉停止後還有頭痛、畏寒、發熱等表證存在。384、傷寒病,脈象微澀,這是因為原先患霍亂,吐瀉太甚、津液大傷的緣故。經過四五天,病邪由陽經傳入陰經,勢必會發生腹瀉。如果起病就吐瀉的,是霍亂病吐瀉,不可按傷寒論治。如果病人想解大便,反而只打屁,卻解不出大便的,這是病已轉屬陽明,大便一定硬結,估計十三天可以痊癒。之所以這樣,是因為腹瀉後津傷腸燥,大便應當變硬。如果病人能夠飲食的,為胃氣恢復,則病即可痊癒。現在病人反而不能飲食,為胃氣未複。經過六天,邪氣行至下一經,此時病人稍能進食,為胃氣稍複。再過六天,邪氣又經過一經,此時病人已能夠進食,示邪氣行經盡、邪氣衰盡、胃氣恢復,那麼再過一天,即十三天,疾病就會痊癒。如果到時不痊癒的,就不是陽明病了。385、畏寒、脈微而又腹瀉,因瀉利過度、津液內竭而腹瀉停止的,用四逆加人參湯主治。

   四逆加人參湯方

   甘草二兩,炙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成八片幹薑一兩半人參一兩以上四味藥,用水三升,煎煮成一升二合,去掉藥渣,分兩次溫服。386、霍亂病,吐瀉,頭痛發熱,身疼痛,為霍亂表裏同病,如果表熱較甚而想喝水的,用五苓散主治;如果中焦寒濕偏盛而不想喝水的,用理中丸主治。

   理中丸方

   人參幹姜甘草白術各三兩以上四味藥,搗細篩末,用蜜混合作成雞蛋黃大小的藥丸,然後用開水數合,與一粒藥丸混合研碎,趁熱服用,白天服三四次,夜晚服二次。服藥後,腹中未感覺熱的,可加至三四藥丸。然而,丸藥的效果不如湯劑。湯劑的製作方法是:將以上四味藥稍切細,用水八升,煎煮成三升,去掉藥渣,每次溫服一升,一日服三次。如果出現臍上築築然悸動的,是腎氣上逆,去白術,加桂枝四兩;如果嘔吐甚的,去白術,加生薑三兩;如果腹瀉嚴重的,仍用白術;如果心悸不寧的,加茯苓二兩;口渴要喝水的,加白術,補足上用量到四兩半;腹中疼痛的,加人參,補足上藥量到四兩半;腹部脹滿的,去白術,加附子一枚。服藥後約一頓飯的時間,吃熱稀一升左右,以助藥力;並取暖保溫,不要脫衣揭被。387、嘔吐腹瀉停止,而身體疼痛仍不解除的,是裏和表未解,應當斟酌使用解表的方法,可用桂枝湯解肌祛風,微微和解表邪。388、嘔吐腹瀉,汗出,發熱畏寒,四肢拘攣緊急,手足厥冷的,是陰盛陽亡的表現,急用四逆湯回陽救逆。389、嘔吐腹瀉交作,而又小便通暢,大汗淋漓,所瀉之物完穀不化,體表發熱,脈微弱至極、似有似無,這是內真寒外假熱的陰盛格陽證,急用四逆湯回陽救逆。390、嘔吐腹瀉已經停止,卻見汗出而手足厥冷,四肢攣急不解,脈象微弱、似有似無的,是陰竭陽亡的危候,用通脈四逆加豬膽湯主治。

   心俞:本穴系心在背之俞穴,內應心臟,是心氣轉輸、輸注之穴。心主血、藏神,有理氣和血,化痰寧心,安神之功。主治心臟疾患。

   通脈四逆加豬膽汁湯方

   甘草二兩,炙幹薑三兩,強壯的人可用四兩附子大的一枚,生用,去皮,破成八片豬膽汁半合以上四味藥,用水三升,先加入前三味藥煎煮至一升二合,去掉藥渣,再加入豬膽汁,分兩次溫服。服藥後,病人脈搏就會恢復。如果沒有豬膽,也可以用羊膽代替。391、嘔吐、腹瀉、汗出以後,脈搏呈平和之象,還感覺微煩不適的,是病後新虛,脾胃之氣尚弱,不能消化食物所致。只要適當節制飲食,就可痊癒。患差後勞複病會發熱心煩、頭昏眼花,宿食嘔吐,反復無常,男女交相傳易。辨陰陽易差後勞複病脈證並治

   合六法,方六首

   〔讀經先知〕所謂差後勞複,是指大病初愈,正氣尚弱,或餘邪未盡,複因調攝不當而導致疾病復發的病症。其中,有因勞累而復發的,叫做勞複;因飲食不節而復發的,叫做食複。所謂陰陽易,是指大病初愈,正氣未複,餘邪未盡,而觸犯房事,以致男病傳女、女病傳男的病症。易有交易、變易之義,其中男病易於女叫陽易;女病易於男叫陰易;男女之病,交相傳易,故名陰陽易。本篇主要討論了差後勞複諸證的證治,包括枳實梔子豉湯證、牡蠣澤瀉散證、竹葉石膏湯證、理中丸證等,並提出了差後調理要領。同時,論述了陰陽易病的基本證治。

 

〔原文〕

   392、傷寒陰易①之為病,其人身體重,少氣,少腹裏急,或引陰中拘攣②,熱上沖胸,頭重不欲舉,眼中生花,花一作眵。膝脛拘急者,燒褌散主之。方一。婦人中褌③近隱處,取燒作灰。上一味,水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即利,陰頭微腫,此為愈矣。婦人病取男子褌燒服。393、大病④差後,勞複⑤者,枳實梔子湯主之。方二。枳實三枚,炙梔子十四個,擘豉一升,綿裹上三味,以清漿水⑥七升,空煮取四升,內枳實、梔子,煮取二升,下豉,更煮五六沸,去滓,溫分再服,覆令微似汗。若有宿食者,內大黃如博棋子⑦五六枚,服之愈。394、傷寒差以後,更發熱,小柴胡湯主之。脈浮者,以汗解之;脈沉實一作緊。者,以下解之。方三。柴胡八兩人參二兩黃芩二兩甘草二兩,炙生薑二兩半夏半升,洗大棗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鬥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395、大病差後,從腰以下有水氣者,牡蠣澤瀉散主之。方四。牡蠣熬澤瀉蜀漆暖水洗,去腥葶藶子熬商陸根熬海藻洗,去咸栝樓根各等分上七味,異搗,下篩為散,更於臼中治之。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利,止後服。396、大病差後,喜唾⑧,久不了了⑨,胸上有寒,當以丸藥溫之,宜理中丸。方五。人參白術甘草炙幹薑各三兩上四味,搗篩,蜜和為丸,如雞子黃許大,以沸湯數合,和一丸,研碎,溫服之,日三服。397、傷寒解後,虛羸((B10))少氣,氣逆欲吐,竹葉石膏湯主之。方六。竹葉二把石膏一斤半夏半升,洗麥門冬一升,去心人參二兩甘草二兩,炙粳米半升上七味,以水一鬥,煮取六升,去滓,內粳米,煮米熟,湯成去米,溫服一升,日三服。398、病人脈已解,而日暮微煩,以病新差,人強與穀,脾胃氣尚弱,不能消穀,故令微煩,損穀則愈。

 

〔注釋〕

   ①陰易:《玉函》、《注解傷寒論》均作“陰陽易”。陰陽易,是指大病初愈,正氣尚弱,餘邪未盡,觸犯房事,以致男病傳女、女病傳男的一種病症。

   ②引陰中拘攣:牽引陰部拘急痙攣。

   ③中褌:內褲。

   ④大病:傷寒熱病。《諸病源候論》:“大病者,中風、傷寒、熱勞、溫瘧之類是也。”

   ⑤勞複:大病初愈,因勞累而復發。

   ⑥清漿水:有二解。一謂酸漿水。清·吳儀洛說:“清漿水,一名酸漿水。炊栗米熟,投冷水中浸五六日,味酸生白花,色類漿,故名。若浸至敗者害人。”一謂淘米泔水。清·徐靈胎謂:“漿水即淘米泔水,久貯味酸為佳。”

   ⑦博棋子:即棋子。

   ⑧喜唾:時時泛吐唾沫。

   ⑨久不了了:遷延不愈。

   ((B10))虛羸:虛弱消瘦。

 

〔譯文〕

   392、傷寒病後因男女交接而發生的陰陽易病,表現為身體沉重,氣少不足以息,小腹攣急疼痛,甚或牽引陰部攣急疼痛,熱氣上沖至胸部,頭重不能抬起,眼睛發花,膝與小腿肚拘急痙攣,用燒褲散主治。

   燒褲散方

   婦人內褲,在靠隱蔽處剪取一塊,燒成灰以上一味藥,用水沖服一藥匙,一日服三次。服後小便很快通暢、陰莖頭部稍腫的,這是疾病將要痊癒之兆。如果是婦女患病,則剪取男人內褲燒灰服用。393、傷寒大病初愈,因勞累過度而復發,症見發熱、心煩、脘腹脹滿的,用枳實梔子豉湯主治。

   枳實梔子豉湯方

   枳實三枚,炙梔子十四個,剖開豆豉一升,布包取淘米水七升,空煮至四升,加入枳實、梔子,煎煮成二升,再加入豆豉,煮五、六滾,去掉藥渣,分兩次溫服。服藥後,應複蓋衣被,使病人微微出汗。如果內有宿食、大便不通的,可加圍棋子大小的大黃五六顆,服藥後就會痊癒。394、傷寒病,病已痊癒,又再發熱,如果兼見少陽脈證的,用小柴胡湯主治;如果兼見脈浮的,用發汗法以解表祛邪;如果兼見脈沉實有力的,用攻下法祛除裏實。395、患傷寒大病,痊癒後,自腰以下出現水腫、小便不通暢的,用牡蠣澤瀉散主治。

   牡蠣澤瀉散方

   牡蠣炒澤瀉蜀漆用溫水洗,去掉腥味葶藶子炒商陸根炒海藻用水洗,去掉鹹味瓜萎根各等分以上七味藥,分別搗細過篩為散,再放入藥臼中研治。每次用米湯調服一方寸匕,每日服三次。服後小便通暢的,停止繼續服藥。396、大病癒後,總愛泛吐唾沫,不能自製,長期遷延不愈的,這是脾虛不能攝津、寒飲停聚胸膈所致,應當用丸藥溫補,可用理中丸。397、傷寒熱病,大熱已解,餘熱未盡,氣陰兩傷,出現虛弱消瘦、氣少不足以息、氣逆要嘔吐的,用竹葉石膏湯主治。

   竹葉石膏湯方

   竹葉二把石膏一斤半夏半升,用水洗麥門冬一升,去心人參二兩甘草二兩,炙粳米半斤以上七味藥,用水一鬥,先加入前六味藥煎煮至六升,去掉藥渣,再加入粳米煎煮,待米熟湯成,去掉米,每次溫服一升,每日服三次。398、病人病脈已解,脈呈平和之象,卻每于傍晚時分出現輕微的心煩,這是疾病剛愈,脾胃機能還很虛弱,消化力差,由於勉強進食,不能消化的緣故。此時,只須適當減少飲食,就會痊癒。

 

   白花丹參陽氣虛弱而又陰虧,就容易出現中風多汗,煩躁不安。虛則要慎重發汗,誤用發汗,結果會適得其反。辨不可發汗病脈證並治

   一法方本闕

   〔讀經先知〕本篇主要收集和補充了六經病不可發汗之例及誤汗變證。

 

〔原文〕

   1、夫以為疾病至急,倉卒尋按,要者難得,故重集諸可與不可方治,比之三陰三陽篇中,此易見也。又時有不止是三陽三陰,出在諸可與不可中也。2、少陰病,脈細沉數,病為在裏,不可發汗。3、脈浮緊者,法當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遲者,不可發汗,何以知然

以榮氣不足,血少故也。4、少陰病,脈微不可發汗,亡陽故也。5、脈濡而弱,弱反在關,濡反在巔①,微反在上②,澀反在下③。微則陽氣不足,澀則無血,陽氣反微,中風汗出,而反躁煩,澀則無血,厥而且寒。陽微發汗,躁不得眠。6、動氣在右④,不可發汗。發汗則衄而渴,心苦煩,飲即吐水。7、動氣在左,不可發汗。發汗則頭眩,汗不止,筋惕肉8、動氣在上,不可發汗。發汗則氣上沖,正在心端。9、動氣在下,不可發汗。發汗則無汗,心中大煩,骨節苦疼,目運⑤惡寒,食則反吐,穀不得前。10、咽中閉塞,不可發汗。發汗則吐血,氣微絕,手足厥冷,欲得踡臥,不能自溫。11、諸脈得數動微弱者,不可發汗。發汗則大便難,腹中幹一雲小便難,胞中幹。胃躁而煩,其形相象,根本異源。12、脈濡而弱,弱反在關,濡反在巔,弦反在上,微反在下,弦為陽運⑥,微為陰寒,上實下虛,意欲得溫,微弦為虛,不可發汗,發汗則寒栗,不能自還。13、咳者則劇,數吐涎沫,咽中必幹,小便不利,心中饑煩,日卒時而發,其形似瘧,有寒無熱,虛而寒栗,咳而發汗,踡而苦滿,腹中複堅。14、厥,脈緊,不可發汗。發汗則聲亂,咽嘶舌萎⑦,聲不得前⑧。15、諸逆發汗,病微者難差,劇者言亂,目眩者死,一雲譫言目眩,睛亂者死。命將難全。16、太陽病,得之八九日,如瘧狀,發熱惡寒,熱多寒少,其人不嘔,清便續自可,一日二三度發,脈微而惡寒者,此陰陽俱虛,不可更發汗也。17、太陽病,發熱惡寒,熱多寒少,脈微弱者,無陽也,不可發汗。18、咽喉乾燥者,不可發汗。19、亡血不可發汗,發汗則寒栗而振。20、衄家不可發汗,汗出必額上陷脈急緊,直視不能目旬,不得眠。音見上。21、汗家不可發汗,發汗必恍惚心亂,不便已,陰疼,宜禹餘糧丸。一。方本闕。22、淋家不可發汗,發汗必便血。23、瘡家雖身疼痛,不可發汗,汗出則痙。24、下利不可發汗,汗出必脹滿。25、咳而小便利,若失小便者,不可發汗,汗出則四肢厥逆冷。26、傷寒一二日至四五日,厥者必發熱,前厥者後必熱,厥深者熱亦深,厥微者熱亦微。厥應下之,而反發汗者,必口傷爛赤。27、傷寒脈弦細,頭痛發熱者,屬少陽,少陽不可發汗。28、傷寒頭痛,翕翕發熱,形象中風,常微汗出,自嘔者,下之益煩,心懊如饑,發汗則致痙,身強難以伸屈。熏之則發黃,不得小便,久則發咳唾。29、太陽與少陽並病,頭項強痛,或眩冒,時如結胸,心下痞硬者,不可發汗。30、太陽病發汗,因致痙。31、少陰病,咳而下利,譫語者,此被火氣劫故也。小便必難,以強責少陰汗也。32、少陰病,但厥無汗,而強發之,必動其血,未知從何道出,或從口鼻,或從目出者,是名下厥上竭,為難治。

 

〔注釋〕

   ①巔:高處日巔。這裏指寸口高骨處的關脈。

   ②上:指寸部。

   ③下:指尺部。

   ④動氣在右:感覺臍上築築然跳動,有如氣之動。

   ⑤目運:頭目昏眩。

   ⑥陽運:陽氣運動。

   ⑦舌萎:舌體萎軟無力。

   ⑧聲不得前:發不出聲音。

 

〔譯文〕

   1、我考慮到疾病發展迅速,病情十分危急,要想在倉卒時間內尋求到辨證治療的要領,是很難做到的,所以重新收集各種可與不可的診治原則和方法,整理成可與不可諸篇。這與三陰三陽篇中相比,更容易查找。同時,還時有三陰三陽篇中沒有的內容,也補充在可與不可各篇中。2.同《少陰篇》第285條。3.同《太陽篇》第50條。4.同《少陰篇》第286條上半節。5.關脈濡而弱,寸脈反見微,尺脈反見澀。微主陽氣不足,澀主陰血虧虛。陽氣虛弱而又陰虧,就容易出現中風多汗、煩躁不安、形寒怕冷、四肢厥冷。陽虛發汗,就會引起亡陽,出現煩躁、不得安眠的變證。6.臍右有氣築築然跳動,是肺氣虛,不能發汗。誤發其汗,就會導致鼻衄、口渴、心中煩悶、喝水後立即吐出的變證。7.臍左有氣築築然跳動,是肝氣虛,不能發汗。誤發其汗,就會引起頭昏目眩、汗出不止、筋肉跳動的變證。8.臍上有氣築築然跳動,是心氣虛,不能發汗。誤發其汗,就會引起氣向上衝撞、直至心下的變證。9.臍下有氣築築然跳動,是腎氣虛,不能發汗。誤發其汗,就會導致汗閉不出、心中煩躁厲害、骨節疼痛、頭目眩暈、怕冷、進食即吐、食物不能進的變證。10.咽喉閉塞的病症,不能發汗。誤發其汗,就會引起吐血、呼吸微弱、手足厥冷、想蜷曲而睡、不能自行溫暖的變證。11.凡是見到動數微弱脈象的,不能發汗。誤發其汗,就會導致腸胃乾燥,出現大便難以解出、心煩不安等變證。其表現雖然很象陽明府實證,但病源卻根本不同。12.關部脈濡弱,寸部脈弦,尺部脈微。弦是陽氣擾動於上,微是陰寒盛於下,這是上實而下虛,所以病人喜歡溫暖。由於下焦陽氣本虛,所以不能發汗。誤發其汗,則更傷陽氣,引起畏寒戰慄、不能自行恢復的變證。13.咳嗽劇烈,頻頻吐出涎沫,咽喉乾燥,小便不通暢,腹中感覺饑餓,心中煩躁不安,一晝夜一發,好象瘧疾,但只有畏寒甚至寒戰而沒有發熱,這是肺虛寒飲內停所致。如果把咳嗽當作表寒而發汗,就會引起身體蜷曲而臥、胸中滿悶、腹中堅硬的變證。14.四肢厥冷、脈象緊的,是陽虛陰寒內盛,不能發汗。誤發其汗,就會導致語聲散亂、咽喉嘶啞、舌萎不用、發不出聲音的變證。15.各種四肢厥冷證,不能發汗。誤發其汗,病變輕的,難以治癒;病變重的,就會導致神昏語言錯亂、目眩等變證,其生命難以保全。16.同《太陽篇》第23條上半節。17.同《太陽篇》第27條。18.同《太陽篇》第83條。19.同《太陽篇》第87條。20.同《太陽篇》第86條。21.同《太陽篇》第88條。22.同《太陽篇》第84條。23.同《太陽篇》第85條。24.同《厥陰篇》第364條。25.咳嗽而小便通利,或小便自遺的,不能發汗。誤發其汗,就會引起四肢厥冷的變證。26.同《厥陰篇》第355條。27.同《少陽篇》265條上半條。28.外感病,頭痛,象皮毛複蓋身上一樣發熱,表現象太陽中風證,經常微微出汗,嘔吐。如果誤用瀉下法治療,則發熱更甚,心中煩悶異常,嘈雜似饑;如果用發汗法治療,就會引起痙證,出現身體強直、難以屈伸的症狀;如果誤用火熏法,就會引起身體發黃、小便不通,病久就會出現咳嗽唾膿血。29.同《太陽篇》第142條。30.同《痙濕暍篇》第5條。31.同《少陰篇》第284條。32.同《少陰篇》第294條。發汗,須讓人手足及全身都有汗,且只能微微汗出,不能像流水一樣大汗淋漓。巧妙發汗,常常會有事半功倍之效。辨可發汗病脈證並治

   合四十一法,方一十四首。

   〔讀經先知〕本篇主要討論了汗法的使用原則,重集六經病篇中可發汗諸證。

 

〔原文〕

   33、大法,春夏宜發汗。34、凡發汗,欲令手足俱周,時出似((NE04C))((NE04C))然,一時間許益佳,不可令如水流離。若病不解,當重發汗。汗多者必亡陽,陽虛不得重發汗也。35、凡服湯發汗,中病便止,不必盡劑也。36、凡雲可發汗,無湯者,丸散亦可用,要以汗出為解,然不如湯隨證良驗。37、太陽病,外證未解,脈浮弱者,當以汗解,宜桂枝湯。方一桂枝三兩,去皮芍藥三兩甘草二兩,炙生薑三兩,切大棗十二枚,擘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啜粥,將息如初法。38、脈浮而數者,可發汗,屬桂枝湯證。二。用前第一方。一法用麻黃湯。39、陽明病,脈遲,汗出多,微惡寒者,表未解也,可發汗,屬桂枝湯證。三。用前第一方。40、夫病脈浮大,問病者,言但便硬耳。設利者,為大逆。硬為實,汗出而解。何以故

脈浮當以汗解。41、傷寒,其脈不弦緊而弱,弱者必渴,被火必譫語,弱者發熱脈浮,解之,當汗出愈。42、病人煩熱,汗出即解,又如瘧狀,日晡所發熱者,屬陽明也。脈浮虛者,當發汗,屬桂枝湯證。四。用前第一方。43、病常自汗出者,此為榮氣和,榮氣和者,外不諧,以衛氣不共榮氣諧和故爾。以榮行脈中,衛行脈外,復發其汗,榮衛和則愈,屬桂枝湯證。五。用前第一方。44、病人髒無他病,時發熱自汗出,而不愈者,此衛氣不和也。先其時發汗則愈,屬桂枝湯證。六。用前第一方。45、脈浮而緊,浮則為風,緊則為寒,風則傷衛,寒則傷榮,榮衛俱病,骨節煩疼,可發其汗,宜麻黃湯。方七。麻黃三兩,去節桂枝二兩甘草一兩,炙杏仁七十個,去皮尖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半,去滓,溫服八合。溫覆取微似汗,不須啜粥,余如桂枝將息。46、太陽病不解,熱結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未解者,尚未可攻,當先解其外,屬桂枝湯證。八。用前第一方。47、太陽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也,宜桂枝加厚朴杏子湯。方九。桂枝三兩,去皮芍藥三兩生薑三兩,切甘草二兩,炙厚樸二兩,炙,去皮杏仁五十個,去皮尖大棗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48、傷寒脈浮緊,不發汗,因致衄者,屬麻黃湯證。十。用前第七方。49、陽明病,脈浮無汗而喘者,發汗則愈,屬麻黃湯證。十一。用前第七方。50、太陰病,脈浮者,可發汗,屬桂枝湯證。十二。用前第一方。51、太陽病,脈浮緊,無汗發熱,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證仍在,當複發汗。服湯已微除,其人發煩目瞑,劇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陽氣重故也。屬麻黃湯證。十三。用前第七方。52、脈浮者,病在表,可發汗,屬麻黃湯證。十四。用前第七方。一法用桂枝湯。53、傷寒不大便六七日,頭痛有熱者,與承氣湯。其小便清者,一雲,大便青。知不在裏,續在表也,當須發汗。若頭痛者,必衄,屬桂枝湯證。十五。用前第一方。54、下利腹脹滿,身體疼痛者,先溫其裏,乃攻其表,溫裏宜四逆湯,攻表宜桂枝湯。十六。用前第一方。

   四逆湯方

   甘草二兩,炙幹薑一兩半附子一枚,生,去皮,破八片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強人可大附子一枚,幹薑三兩。55、下利後,身疼痛,清便自調者,急當救表,宜桂枝湯發汗。十七。用前第一方。56、太陽病,頭痛發熱,汗出惡風寒者,屬桂枝湯證。十八。用前第一方。57、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陽浮者,熱自發,陰弱者,汗自出,嗇嗇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熱,鼻鳴幹嘔者,屬桂枝湯證。十九。用前第一方。58、太陽病,發熱汗出者,此為榮弱衛強,故使汗出,欲救邪風,屬桂枝湯證。二十。用前第一方59、太陽病,下之後,其氣上沖者,屬桂枝湯證。二十一。用前第一方。60、太陽病,初服桂枝湯,反煩不解者,先刺風池風府,卻與桂枝湯則愈。二十二。用前第一方。61、燒針令其汗,針處被寒,核起而赤者,必發奔豚,氣從少腹上撞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壯,與桂枝加桂湯。方二十三。桂枝五兩,去皮甘草二兩,炙大棗十二枚,擘芍藥三兩生薑三兩,切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本雲,桂枝湯,今加桂滿五兩。所以加桂者,以能泄奔豚氣也。62、太陽病,項背強幾幾,反汗出惡風者,宜桂枝加葛根湯。方二十四。葛根四兩麻黃三兩,去節甘草二兩,炙芍藥三兩桂枝二兩,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鬥,煮麻黃、葛根,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須啜粥助藥力,餘將息依桂枝法。注見第二卷中。63、太陽病,項背強幾幾,無汗惡風者,屬葛根湯證。二十五。用前第二十四方。64、太陽與陽明合病,必自下利,不嘔者,屬葛根湯證。二十六。用前方。一雲,用後第二十八方。65、太陽與陽明合病,不下利,但嘔者,宜葛根加半夏湯。方二十七。葛根四兩半夏半升,洗大棗十二枚,擘桂枝二兩,去皮芍藥二兩甘草二兩,炙麻黃三兩,去節生薑三兩上八味,以水一鬥,先煮葛根、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覆取微似汗。66、太陽病,桂枝證,醫反下之,利遂不止,脈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宜葛根黃芩黃連湯。方二十八。促作縱。葛根八兩黃連三兩黃芩三兩甘草三兩,炙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減二升,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分溫再服。67、太陽病,頭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惡風無汗而喘者,屬麻黃湯證。二十九。用前第七方。68、太陽與陽明合病,喘而胸滿者,不可下,屬麻黃湯證。三十。用前第七方。69、太陽中風,脈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者,大青龍湯主之。若脈微弱,汗出惡風者,不可服之,服之則厥逆,筋惕肉,此為逆也。大青龍湯方。三十一。麻黃六兩,去節桂枝二兩,去皮杏仁四十枚,去皮尖甘草二兩,炙石膏如雞子大,碎生薑三兩,切大棗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溫服一升。覆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溫粉粉之。一服汗者,勿更服。若複服,汗出多者,亡陽遂一作逆。虛,惡風煩躁,不得眠也。70、陽明中風,脈弦浮大而短氣,腹都滿,脅下及心痛,久按之氣不通,鼻幹不得汗,嗜臥,一身及目悉黃,小便難,有潮熱,時時噦,耳前後腫,刺之小差,外不解,過十日,脈續浮者,與小柴胡湯。脈但浮,無餘證者,與麻黃湯。用前第七方。不溺,腹滿加噦者,不治。三十二。

   小柴胡湯方

   柴胡八兩黃芩三兩人參三兩甘草三兩,炙生薑三兩,切半夏半升,洗大棗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鬥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71、太陽病,十日以去,脈浮而細,嗜臥者,外已解也;設胸滿脅痛者,與小柴胡湯;脈但浮者,與麻黃湯。三十三。並用前方。72、傷寒脈浮緩,身不疼,但重,乍有輕時,無少陰證者,可與大青龍湯發之。三十四。用前第三十一方。73、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幹嘔,發熱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滿,或喘者,宜小青龍湯。方三十五。麻黃二兩,去節芍藥二兩桂枝二兩,去皮甘草二兩,炙細辛二兩五味子半升半夏半升,洗幹薑三兩上八味,以水一鬥,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若渴,去半夏,加栝樓根三兩。若微利,去麻黃,加蕘花如一雞子,熬令赤色。若噎,去麻黃,加附子一枚,炮。若小便不利、少腹滿,去麻黃,加茯苓四兩。若喘,去麻黃,加杏仁半升,去皮尖。且蕘花不治利,麻黃主喘,今此語反之,疑非仲景意。注見第三卷中。74、傷寒心下有水氣,咳而微喘,發熱不渴,服湯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屬小青龍湯證。三十六。用前方75、中風往來寒熱,傷寒五六日以後,胸脅苦滿,嘿嘿不欲飲食,煩心喜嘔,或胸中煩而不嘔,或渴,或腹中痛,或脅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熱,或咳者,屬小柴胡湯證。三十七。用前第三十二方。76、傷寒四五日,身熱惡風,頸項強,脅下滿,手足溫而渴者,屬小柴胡湯證。三十八。用前第三十二方。77、傷寒六七日,發熱微惡寒,支節煩疼,微嘔心下支結,外證未去者,柴胡桂枝湯主之。方三十九。柴胡四兩黃芩一兩半人參一兩半桂枝一兩半,去皮生薑一兩半,切半夏二合半,洗芍藥一兩半大棗六枚,擘甘草一兩,炙上九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本雲,人參湯,作如桂枝法,加半夏柴胡黃芩,如柴胡法,今著人參,作半劑。78、少陰病,得之二三日,麻黃附子甘草湯微發汗,以二三日無證,故微發汗也。四十。麻黃二兩,去根節甘草二兩,炙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上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半,去滓,溫服八合,日三服。79、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與五苓散,利小便發汗。四十一。豬苓十八銖,去皮茯苓十八銖白術十八銖澤瀉一兩六銖桂枝半兩,去皮上五味,搗為散,以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飲暖水,汗出愈。

 

〔譯文〕

   33、在春夏季節,適宜發汗,這是汗法使用的一般原則。34、大凡發汗,最好須讓病人手足及全身都有汗,並當微微汗出,維持2個小時左右。不能讓病人像流水一樣大汗淋漓。如果服藥後病不解除的,應當再發汗。如果汗出太多,勢必傷陽,陽虛病人雖有表邪,也不能再發汗。35、大凡服湯藥發汗,汗出病癒就應停止服藥,不需要服完一劑藥。36、凡是論中說可以發汗的,如果沒有湯劑的,丸散劑也可以使用。無論湯劑或丸散劑,總以汗出病解為目的,但是丸散劑不如湯劑隨證加減效果好。37、同《太陽篇》42條。38、同《太陽篇》52條。39、同《陽明篇》234條。40、症見脈浮大,詢問病人,回答說只有大便硬結。如果使用瀉下法,就是嚴重的治療錯誤。這是因為脈浮主表,大便硬為實,證屬表裏同病,應當用發汗解表,汗出邪散則裏自和。41、同《太陽篇》113條。42、同《陽明篇》240條。43、同《太陽篇》53條。44、同《太陽篇》54條。45、脈象浮而緊,脈浮為外感風邪,脈緊為外感寒邪,感受風邪則損傷衛氣,感受寒邪則損傷營陰。風寒之邪同時感受,則營衛都發生病變,所以有骨節疼痛、身痛等證,可用發汗解表法治療,宜用麻黃湯。46、同《太陽篇》106條上半節。47、同《太陽篇》43條。48、同《太陽篇》55條。49、同《陽明篇》235條。50、同《太陰篇》276條。51、同《太陽篇》46條。52、同《太陽篇》51條。53、同《太陽篇》56條。54、同《厥陰篇》372條。55、同《太陽篇》91條。56、同《太陽篇》13條。57、同《太陽篇》12條。58、同《太陽篇》95條。59、同《太陽篇》15條上半節。60、同《太陽篇》24條。61、同《太陽篇》117條。62、同《太陽篇》14條。63、同《太陽篇》3164、同《太陽篇》32條。65、同《太陽篇》33條。66、同《太陽篇》34條。67、同《太陽篇》35條。68、同《太陽篇》36條。69、同《太陽篇》38條。70、同《陽明篇》23123271、同《太陽篇》37條。72、同《太陽篇》39條。73、同《太陽篇》40條。74、同《太陽篇》41條。75、同《太陽篇》96條。76、同《太陽篇》99條。77、同《太陽篇》146條。78、同《少陰篇》302條。79、同《太陽篇》71條下半段。

   〔方劑趣記圖解〕

 

六味地黃丸

   宋·錢乙《小兒藥證直訣》

  

   記六尾滴黃婦要單擇黃魚

 

六味地黃()茯苓藥山丹牡皮澤瀉黃熟地萸山茱

   【組成】6味:茯苓9山藥12牡丹皮9澤瀉9熟地黃24山茱萸12

   【用法】做蜜丸,每丸重約9,每服1丸,日23次,空腹時溫開水送下,亦可水煎服。

   【功效】滋陰補腎。

   【主治】腎陰不足。

   現用於治療慢性腎炎、高血壓病、糖尿病、神經衰弱以及婦科、小兒科、五官科、外科等病見肝腎陰虧者。

   【注意】脾虛,食少便溏者宜慎用或禁用。

   〔本卷表解〕

   內容症狀方劑霍亂病的各種症狀及治法惡寒脈微而複利,利止亡血四逆加人參湯頭痛發熱,身疼痛,熱多飲水五苓散吐利止,而身痛不休,當消息和解其外桂枝湯吐利汗出,發熱惡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四逆湯既吐且利,小便複利,而大汗出,下利清穀,內寒外熱,脈微欲絕四逆湯吐已下斷,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脈微欲絕通脈四逆加豬膽湯

   內容症狀方劑陰陽易差後勞複病的各種症狀及治法身體重,少氣,少腹裏急,或引陽中拘急,熱上沖胸,眼中生花燒褌散大病差後,勞複枳實梔子湯傷寒差以後,更發熱小柴胡湯大病差後,從腰以下有水氣牡蠣澤瀉散大病差後,喜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當以丸藥溫理中丸傷寒解後,虛羸少氣,氣逆欲吐竹葉石膏湯

   內容症狀方劑可發汗病的各種症狀及治法太陽病,外證未解,脈浮弱,當以汗解桂枝湯脈浮而緊,浮則為風,緊則為寒,風則傷衛,寒則傷榮,榮衛俱病,骨節煩疼麻黃湯太陽病,下之微喘,表未解桂枝加厚朴杏子湯陽陰病,脈浮無汗而喘,發汗則愈麻黃湯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陽浮,熱自發,陰弱,汗自出,嗇嗇惡寒,淅淅惡風,鼻鳴幹嘔桂枝湯太陽病,項背強幾幾,反汗出惡風桂枝加葛根湯太陽與陽明合病,必自下利,不嘔葛根湯太陽與陽明合病,不下利,但嘔葛根加半夏湯太陽病,頭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惡風無汗而喘麻黃湯喘而汗出葛根黃芩黃連湯

   [名醫醫案]

   陰虛陽浮

   葉某(七月十三日,燈下),二年前曾經咯血,火升咳嗽由來日久,陰虛陽浮不喻可知。入夏以來感受暑濕熱邪,自陽明擾動肝陽,潮熱來時於火妄動遺精走泄,小便短赤,口渴津煩。前醫竟作溫熱論治,甚至服二角二鮮紫雪至寶之類,津液從此暴脫,唇灰燥裂舌起白屑,大便泄痢不止,內熱而飲不解渴,脈細如絲,將有喘脫之虞。勉擬壯水之主以制陽光法,然鞭長莫及矣。附方請高明酌奪。台參須(玫瑰三朵同燉沖),女貞子,鱉甲(童便炙),炒秫米,車前草,麥冬(米炒),東白芍,青蒿(童便炙),鮮蓮子,霍石斛,左牡蠣,生熟穀芽各四錢,半貝丸。又(十四日次診),大便已結,內熱亦減,精神漸旺,而腰膂痛楚,脘窒少納,眩暈體疲,此陰虛也,脈尚濡小而數,兩關近弦,舌邊微紅,中後白屑已退而微黃,治從前法略為損益,附方請政。台參須,左牡蠣,地骨皮,生谷芽,車前草,金扃斛,淡鱉甲,朱茯神,生米仁,東白芍,陳青蒿,真川貝,鮮蓮子。

   惡寒

   胡某,年31,形肥大,面色蒼厚,其家富足,專嗜口味。兩年前得消渴病,醫與寒涼藥得安。有人教以病後須用滋補,令其專用黃雌雞,因此食至千餘隻,漸有膈滿嘔吐之病。醫者意為胃寒,遂與以附子、沉香之藥百餘貼,嘔病除(此謂劫之而愈,反致病重,世不知此,以為治驗,古今受其害者可勝數哉)。月餘天氣大熱,忽惡風冷,足亦怕地氣,遂堆糠尺許厚,上鋪以簟,糊以重紙,方敢坐臥,而兩手不能執筆,口鼻皆無氣以呼吸,欲言無力,行十余步便困倦,脈皆浮大而虛,僅得四至,此內有濕痰,因服燥熱藥,遂成氣耗血散,當此夏令,自合便死。因其色之蒼厚,神氣尚全,可以安穀,遂以人參、黃芪、白術熬膏,煎淡五味子湯,以竹瀝調飲之,三日諸病皆愈。令其頓絕肉味,二月後康健如舊。又以雞湯下飯,一月後胸腹膨滿甚,自煎二陳湯加附子、豆蔻,飲之頓安。問調理藥,教以勿藥,並斷肉飲自愈。

   〔歌訣〕

   桂枝加芍藥湯

   桂枝加味芍藥湯,寒邪入陰脾陽傷;

   桂枝湯中倍芍藥,緩急止痛效力彰。

 

組成:桂枝、芍藥、甘草、大棗、生薑。

   功效:通陽益脾,活絡止痛。

   主治:脾傷氣滯絡瘀證。症見腹滿時痛,飲食不下,嘔吐,下利,舌淡或邊紫或有瘀點,脈遲或澀。

 臨床運用:主要應用於慢性胃炎、胃術後疼痛不休、慢性腸炎、慢性肝炎、慢性胰腺炎、慢性膽囊炎、慢性痢疾、結腸激惹綜合征等屬上述證機者。有報導用本方治療結腸激惹綜合征;合小柴胡湯治療三叉神經痛等疾病均取得良好效果。

   提示:現代藥理研究表明本方有抗炎、解熱、發汗、止痛、解痙的作用。

 

桂枝加大黃湯

   桂枝大黃與芍藥,生薑大棗同甘草;

   健脾活絡兼導滯,腹滿時痛症可消。

 

組成:桂枝、芍藥、甘草、大棗、生薑、大黃。

   功效:通陽益脾、活絡止痛、化瘀導滯。

   主治:脾瘀血重證。症見脘腹疼痛,痛性劇烈,固定不移,或大便不調,或飲食不振,嘔吐,舌淡或紫,脈沉。

   臨床運用:本方可用於治療慢性胃炎、胃術後疼痛不休、慢性腸炎、慢性肝炎、慢性胰腺炎、慢性膽囊炎、慢性痢疾、結腸激惹綜合征等屬上述證機者。有報導用本方加麻黃、杏仁治療感冒發熱;加瓜蔞、麻仁治療頑固性蕁麻疹等疾病均取得良好效果。

   提示:本方有抗炎、解熱、發汗、止痛、解痙、瀉下等作用。當發汗的時候不發汗或發汗不徹底,都會使人煩躁不安,脈象硬澀。傷寒論第八卷

   發汗、可吐、不可吐都是辨治傷寒的要法活解傷寒論HUOJIESHANGHANLUN活解傷寒論·第八卷HUOJIESHANGHANLUN 辨發汗後病脈證並治

   合二十五法,方二十四首

   〔讀經先知〕本篇主要重集六經病篇發汗後的各種證治。

 

〔原文〕

   80、二陽並病,太陽初得病時,發其汗,汗先出不徹,因轉屬陽明,續自微汗出,不惡寒。若太陽病症不罷者,不可下,下之為逆,如此可小發汗。設面色緣緣正赤者,陽氣怫鬱在表,當解之熏之。若發汗不徹,不足言,陽氣怫鬱不得越,當汗不汗,其人煩躁,不知痛處,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其人短氣,但坐以汗出不徹故也,更發汗則愈。何以知汗出不徹,以脈澀故知也。81、未持脈時,病人叉手自冒心,師因教試令咳,而不即咳者,此必兩耳聾無聞也。所以然者,以重發汗,虛故如此。82、發汗後,飲水多必喘,以水灌之亦喘。83、發汗後,水藥不得入口為逆,若更發汗,必吐下不止。84、陽明病,本自汗出,醫更重發汗,病已差,尚微煩不了了者,必大便硬故也。以亡津液,胃中乾燥,故令大便硬。當問小便日幾行,若本小便日三四行,今日再行,故知大便不久出。今為小便數少,以津液當還入胃中,故知不久必大便也。85、發汗多,若重發汗者,亡其陽,譫語。脈短者死,脈自和者不死。86、傷寒發汗已,身目為黃,所以然者,以寒濕一作溫。在裏不解故也。以為不可下也,於寒濕中求之。87、病人有寒,複發汗,胃中冷,必吐蛔。88、太陽病,發汗,遂漏不止,其人惡風,小便難,四肢微急,難以屈伸者,屬桂枝加附子湯。方一。京骨:京,大也。本穴所處的京骨弓形而上凸,因而以其骨為名。系膀胱經之原穴,有寧心安神,疏經活絡作用。桂枝三兩,去皮芍藥三兩甘草二兩,炙生薑三兩,切大棗十二枚,擘附子一枚,炮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本雲,桂枝湯今加附子。89、太陽病,初服桂枝湯,反煩不解者,先刺風池、風府,卻與桂枝湯則愈。方二。桂枝三兩,去皮芍藥三兩生薑三兩,切甘草二兩,炙大棗十二枚,擘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須臾啜熱稀粥一升,以助藥力。90、服桂枝湯,大汗出,脈洪大者,與桂枝湯如前法。若形似瘧,一日再發者,汗出必解,屬桂枝二麻黃一湯。方三。桂枝一兩十七銖芍藥一兩六銖麻黃十六銖,去節生薑一兩六銖杏仁十六個,去皮尖甘草一兩二銖,炙大棗五枚,擘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日再服。本雲,桂枝湯二分,麻黃湯一分,合為二升,分再服,今合為一方。91、服桂枝湯,大汗出後,大煩渴不解,脈洪大者,屬白虎加人參湯。方四。知母六兩石膏一斤,碎,綿裹甘草二兩,炙粳米六合人參二兩上五味,以水一鬥,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92、傷寒脈浮,自汗出,小便數,心煩,微惡寒,腳攣急。反與桂枝欲攻其表,此誤也。得之便厥,咽中幹,煩躁吐逆者,作甘草幹姜湯與之,以複其陽;若厥愈足溫者,更作芍藥甘草湯與之,其腳即伸;若胃氣不和,譫語者,少與調胃承氣湯;若重發汗,複加燒針者,與四逆湯。五。

   甘草幹姜湯方

   甘草四兩,炙幹薑二兩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溫再服。

   芍藥甘草湯方

   白芍藥四兩甘草四兩,炙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一合,去滓,分溫再服。

   調胃承氣湯方

   大黃四兩,去皮,清酒洗甘草二兩,炙芒消半升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內芒硝,更上微火煮,令沸,少少溫服之。

   四逆湯方

   甘草二兩,炙幹薑一兩半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強人可大附一枚,幹薑三兩。93、太陽病,脈浮緊,無汗發熱,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證仍在,此當複發汗,服湯已,微除,其人發煩目瞑,劇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陽氣重故也,宜麻黃湯。方六。麻黃三兩,去節桂枝二兩,去皮甘草一兩,炙杏仁七十個,去皮尖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半,去滓,溫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須啜粥。94、傷寒發汗已解,半日許複煩,脈浮數者,可更發汗,屬桂枝湯證。七。用前第二方。95、發汗後身疼痛,脈沉遲者,屬桂枝加芍藥生薑各一兩人參三兩新加湯。方八。桂枝三兩,去皮芍藥四兩生薑四兩甘草二兩,炙人參三兩大棗十二枚,擘上六味,以水一鬥二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本雲,桂枝湯今加芍藥生薑人參。96、發汗後,不可更行桂枝湯,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與麻黃杏子甘草石膏湯。方九。麻黃四兩,去節杏仁五十個,去皮尖甘草二兩,炙石膏半斤,碎上四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本雲,黃耳杯。97、發汗過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屬桂枝甘草湯。方十。桂枝二兩,去皮甘草二兩,炙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頓服。98、發汗後,其人臍下悸者,欲作奔豚,屬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方十一。茯苓半斤桂枝四兩,去皮甘草一兩,炙大棗十五枚,擘上四味,以甘瀾水一鬥,先煮茯苓減二升,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作甘瀾水法:取水二鬥,置大盆內,以杓揚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顆相逐,取用之。99、發汗後,腹脹滿者,屬厚朴生薑半夏甘草人參湯。方十二。厚樸半斤,炙生薑半斤半夏半升,洗甘草二兩,炙人參一兩上五味,以水一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100、發汗病不解,反惡寒者,虛故也,屬芍藥甘草附子湯。方十三。芍藥三兩甘草三兩,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三服。疑非仲景方。101、發汗後,惡寒者,虛故也;不惡寒,但熱者,實也,當和胃氣,屬調胃承氣湯證。十四。用前第五方,一法用小承氣湯。102、太陽病,發汗後,大汗出,胃中幹,煩躁不得眠,欲得飲水者,少少與飲之,令胃氣和則愈。若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屬五苓散。方十五。豬苓十八銖,去皮澤瀉一兩六銖白術十八銖茯苓十八銖桂枝半兩,去皮上五味,搗為散,以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飲暖水,汗出愈。103、發汗已,脈浮數,煩渴者,屬五苓散證。十六。用前第十五方。104、傷寒汗出而渴者,宜五苓散;不渴者,屬茯苓甘草湯。方十七。茯苓二兩桂枝二兩,甘草一兩,炙生薑一兩上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

   湧泉為急救穴之一,有通關、開竅、安神、鎮靜之功。105、太陽病發汗,汗出不解,其人仍發熱,心下悸,頭眩,身動,振振欲擗一作僻地者,屬真武湯。方十八。茯苓三兩芍藥三兩生薑三兩,切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白術二兩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七合,日三服。106、傷寒汗出解之後,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幹噫食臭,脅下有水氣,腹中雷鳴下利者,屬生薑瀉心湯。方十九。生薑四兩甘草三兩,炙人參三兩幹薑一兩黃芩三兩半夏半升,洗黃連一兩大棗十二枚,擘上八味,以水一鬥,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生薑瀉心湯本雲,理中人參黃芩湯去桂枝、術,加黃連,並瀉肝法。107、傷寒發熱,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嘔吐而下利者,屬大柴胡湯。方二十。柴胡半斤枳實四枚,炙生薑五兩黃芩三兩芍藥三兩半夏半升,洗大棗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鬥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一方加大黃二兩,若不加,恐不名大柴胡湯。督俞:即督脈在背之俞穴,為督脈經氣轉輸,輸注之所,故以為名。有理氣寬胸之功。108、陽明病,自汗出,若發汗,小便自利者,此為津液內竭,雖硬不可攻之。須自欲大便,宜蜜煎導而通之。若土瓜根及大豬膽汁,皆可為導。二十一。

   蜜煎方

   食蜜七合上一味,於銅器內,微火煎,當須凝如飴狀,攪之勿令焦著,欲可丸,並手撚作挺,令頭銳,大如指許,長二寸。當熱時急作,冷則硬。以內穀道中,以手急抱,欲大便時,乃去之。疑非仲景意,已試甚良。又大豬膽一枚,瀉汁,和少許法醋,以灌穀道內,如一食頃,當大便出宿食惡物,甚效。109、太陽病三日,發汗不解,蒸蒸發熱者,屬胃也,屬調胃承氣湯證。二十二。用前第五方。110、大汗出,熱不去,內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惡寒者,屬四逆湯證。二十三。用前第五方。111、發汗後不解,腹滿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方二十四。大黃四兩,酒洗厚樸半斤,炙枳實五枚,炙芒消三合上四味,以水一鬥,先煮二物,取五升,內大黃,更煮取二升,去滓,內芒消,更一二沸,分再服。得利者,止後服。112、發汗後,亡陽譫語者,不可下,與柴胡桂枝湯,和其榮衛,以通津液,後自愈。方二十五。柴胡四兩桂枝一兩半,去皮黃芩一兩半芍藥一兩半生薑一兩半大棗六個,擘人參一兩半半夏二合半,洗甘草一兩,炙上九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譯文〕

   80、同《太陽篇》48條。81、同《太陽篇》75條上半節。82、同《太陽篇》75條下半節。83、同《太陽篇》76條上半節。84、同《陽明篇》203條。85、同《陽明篇》211條。86、同《陽明篇》259條。87、同《太陽篇》89條。88、同《太陽篇》20條。89、同《太陽篇》24條。90、同《太陽篇》25條。91、同《太陽篇》26條。92、同《太陽篇》29條。93、同《太陽篇》46條。94、同《太陽篇》57條。95、同《太陽篇》62條。96、同《太陽篇》63條。97、同《太陽篇》64條。98、同《太陽篇》65條。99、同《太陽篇》66條。100、同《太陽篇》68條。101、同《太陽篇》70條。102、同《太陽篇》71條。103、同《太陽篇》72條。104、同《太陽篇》73條。105、同《太陽篇》82條。106、同《太陽篇》157條。107、同《太陽篇》165條。108、同《陽明篇》233條。109、同《陽明篇》248條。110、同《厥陰篇》353條。111、同《陽明篇》254條。112、發汗過多,導致陽氣外亡而譫語的,不可攻下,可用柴胡桂枝湯,以調和營衛、和解少陽,使邪氣得散,經氣得暢,津液得通,則疾病可愈。腹中饑卻口不能食,多麼難受,但不可吐就決不能吐。辨不可吐

   合四證

   〔讀經先知〕本篇主要重集六經病篇不可吐諸例。

 

〔原文〕

   113、太陽病,當惡寒發熱,今自汗出,反不惡寒發熱,關上脈細數者,以醫吐之過也。若得病一二日吐之者,腹中饑,口不能食;三四日吐之者,不喜糜粥,欲食冷食,朝食暮吐。以醫吐之所致也,此為小逆。114、太陽病,吐之,但太陽病當惡寒,今反不惡寒,不欲近衣者,此為吐之內煩也。115、少陰病,飲食入口則吐,心中溫溫欲吐,複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脈弦遲者,此胸中實,不可下也。若膈上有寒飲,幹嘔者,不可吐也,當溫之。116、諸四逆厥者,不可吐之,虛家亦然。

 

〔譯文〕

   113、同《太陽篇》120條。114、同《太陽篇》121條。115、同《少陰篇》324條。116、同《厥陰篇》330條。鬱結已解,能吐則一吐為快。辨可吐

   合二法,五證。

   〔讀經先知〕本篇主要討論了吐法的使用原則,並重集六經病篇有關吐法的諸證治。

 

〔原文〕

   117、大法,春宜吐。118、凡用吐,湯中病便止,不必盡劑也。119、病如桂枝證,頭不痛,項不強,寸脈微浮,胸中痞硬,氣上撞咽喉不得息者,此為有寒,當吐之。一雲,此以內有久痰,宜吐之。120、病胸上諸實,一作寒。胸中鬱鬱而痛,不能食,欲使人按之,而反有涎唾,下利日十餘行,其脈反遲,寸口脈微滑,此可吐之。吐之,利則止。121、少陰病,飲食入口則吐,心中溫溫欲吐,複不能吐者,宜吐之。122、宿食在上管①者,當吐之。123、病手足逆冷,脈乍結,以客氣②在胸中,心下滿而煩,欲食不能食者,病在胸中,當吐之。

 

〔注釋〕

   ①上管:《注解傷寒論》作“上脘”。

   ②客氣:邪氣,此指痰食之邪。

 

〔譯文〕

   117、就一般的治療原則而言,春季宜使用吐法。118、凡是使用湧吐的湯藥,藥已愈病就應停止服藥,不必要服完一劑藥。119、同《太陽篇》166條。120、症見胸中鬱悶疼痛,想讓人按壓胸部,按後反而有痰涎唾出,腹瀉一日十餘次,脈象反遲,寸口脈微滑,這是實邪壅塞胸中,可用湧吐法治療,吐後實邪得去,則腹瀉就會停止。121、同《少陰篇》324條。122、宿食停滯在上脘的,應當用湧吐法治療。123、病人手足厥冷,脈象突然現結的,這是實邪壅塞在胸中。由於實邪結於胸中,所以胸脘滿悶、煩躁,想飲食卻又吃不進東西,應當用吐法治療。

 

棕櫚〔方劑趣記圖解〕

 

一貫煎

   清·魏之琇《續名醫類案》

  

   記一官棄第買沙船歸

 

一貫煎杞枸地生麥冬沙北參川楝子歸當

   【組成】6味:枸杞15生地30麥冬10北沙參10川楝子5當歸10

   【用法】水煎服。

   【功效】滋養肝腎,疏肝理氣。

   【主治】肝腎陰虛,肝氣不舒。

   現以本方加減治療慢性肝炎、慢性胃炎、胃潰瘍、肺結核、慢性睾丸炎、月經病等有上述見症者。

   【注意】氣鬱濕滯,停痰積飲引起的胸脘脅痛,均不宜用。

   〔本卷表解〕

   內容症狀方劑發汗後病的各種症狀及治法太陽病,發汗,遂漏不止,其人惡風,小便難,四肢急,難以屈伸桂枝加附子湯服桂枝湯,大汗出後,大煩渴不解,脈洪大白虎加人參湯傷寒發汗已解,半日許複煩,脈浮數桂枝湯發汗後身疼痛,脈沉遲桂枝加芍藥生薑各一兩人參三兩新加湯發汗後,不可更行桂枝湯,汗出而喘,無大熱麻黃杏子甘草石膏湯發汗過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桂枝甘草湯發汗後,其人臍下悸,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發汗後,腹脹滿厚朴生薑半夏甘草人參湯發汗後,不惡寒,但熱調胃承氣湯發汗後,脈浮數,煩渴五苓散傷寒發熱,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嘔吐而下利大柴胡湯

   〔名醫醫案〕

   鬱寒發熱證

   某患者,男,15歲。高熱纏綿已逾月。經多方檢查均未見異常,診為“發熱待查”。熱終不退,屢用清解之劑未效。初病時倦怠違和,寒熱體痛,以為感冒,未足介意,繼後熱升,持續39以上,午後尤甚。自是發熱必微惡寒,雖時自汗,熱亦不為汗衰。熱甚並不思飲。左耳後有核累累,按之亦不甚痛。脾大肋下1釐米,脅弓下自稱有困悶之感,心中時煩,不思飲食。1974年有類似發熱,診為“反應性淋巴細胞增多症”。曾予抗生素,體溫下降,後加激素強的松,熱退出院。證屬傷寒,寒束於表,失于溫散,表證不解,裏熱未實,盤踞於半表半裏之間,故胸脅苦滿……然每微惡寒,知發熱雖久,而表證仍留有未盡,故取柴胡、桂枝二湯各半之。柴胡9,半夏9,黃芩9,黨參30,生薑2片,大棗5枚,桂枝6,白芍96劑後,得微汗,高熱頓衰,午後熱低至37.1左右,汗亦減少,耳後核亦遂消,胃納有加,表裏疏達,長達三逾月之高熱竟告霍然。

 

真熱假寒

   病者:何仲西,年30歲,廣東番禺縣,住廣西梧州,商業,體壯。

   病名:真熱假寒。

   原因:不究衛生,過飽過醉,複食生果,以致消化不良,物質停留腸胃,蓄濕鬱而生熱。又因冷水洗浴,寒邪外束,火熱內郁,正氣不暢,血凝不運。

   症候:惡寒戰慄,四肢厥冶,腹中脹滿,大便不行。繼則人事不省,面青層白,目直口開,脈厥氣微全體俱厥,指甲青白,舌白微澀。

   診斷:診既無脈,四肢厥直,體亦凍冶,胸閻徼((NB172)),氣息似絕,以手按口鼻,亦無氣息動靜,以鵝絨按鼻門,始見微動,斷是假死。以手探其舌微澀,定是真熱假寒之症。諒因醉飽太過,正氣不運,消化不良,脾胃鬱給,二便不通,蘊聚上逼入心,適遇冶水洗浴,外寒一束,血氣頓停不運,則昏懵無知。前醫謂中寒之症,以重劑附桂理中湯治之,過為燥逼,熱邪攻心,關竅閉塞,而心之英靈盡喪,故為昏倒,肢體俱厥,氣脈俱絕。外面所現寒凝,內則實熱之症,當急急救洽,緩則無效矣。

   療法:湯劑用羚犀達珀湯,取羚、犀、蓮心、竹瀝,清心攻熱,通竅化痰為君生軍、木通、元明粉,推蕩大腸而通小水為臣,白芍、黃芩、釵斛,瀉火平肝,潤胃生津為佐,茯神、琥珀,鎮心寧神,而挽英靈為使。急煎頻頻灌下,待數時藥盡後,四肢漸軟,霓刻而脈始隱隱微微。再將方連二服頻灌,次日則脈起而弦數,面唇紅潤,目已轉睛,肢體不厥,小便已得點滴,略能言語。又用大承氣湯,加犀角、蓮心、竹瀝、茯神,取其清心寧神,通關化痰,推蕩腸胃,泄其鬱熱。服後則精神略好,惟燥渴連連,診脈仍數,叉用平胃潤燥湯,取其生津清熱,降火利水。

   處方:羚犀蓮珀湯方:

   羚羊角錢半,磨犀尖三錢,蓮子一錢,生大黃四錢,淮木通二錢,元明粉四錢,生白芍二錢,黃芩肉三錢,釵石斛三錢,雲茯神四錢,血琥珀二錢(末沖)

   煎後,加竹瀝一大碗沖和服。

   次方:大承氣湯加犀連竹瀝茯神方

   生大黃五錢,川厚朴二錢,川枳實三錢,元明粉四錢,磨犀尖三錢,蓮心八錢,雲茯神五錢。

   煎後,加竹瀝一小碗沖和服。

   三方:平胃潤燥湯。

   釵石斛三錢,肥知母三錢,生石膏五錢,淡竹葉錢半,天花粉三錢,破麥冬四錢,生地黃三錢,生白芍二錢,川厚朴二錢,雲茯苓四錢。

   煎服。

   效果:三日人事已醒,肢體厥除,脈複能言,五日大小便如常,食量略進,十日元氣已複。

   〔歌訣〕

   麻黃附子細辛湯

   麻黃附子細辛湯,太少兼證常用方;

   發熱惡寒脈反沉,溫陽解表效非常。

 

組成:麻黃、附子、細辛。

   功效:溫壯陽氣,解表散寒。

   主治:太陽傷寒兼少陰陽虛證。症見發熱,惡寒,頭痛,無汗,手足逆冷,舌質淡,苔白,脈沉。

   臨床運用:現代常用於治療肺心病、心動過緩、氣管炎、支氣管哮喘、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急慢性腎炎、坐骨神經痛、血管神經性頭痛、肋間神經痛、腰肌勞損、肥大性關節炎、帶狀皰疹等屬上述證機者。有報導用本方加川芎、桂枝、丹參治療心律失常;加黨參、桂枝、炙甘草治療高血壓;合四物湯治療血管舒縮性頭痛;加減治療心動過緩、暴盲、暴聾、暴啞、水腫等疾病均取得良好效果。

   提示:本方具有抗炎、抗過敏、抗氧化、抗變態反應等作用。

 

四逆散

   陽鬱四逆柴胡芍,更加枳實配甘草;

   四肢厥逆脈而弦,肝脾不和腹痛消。

 

組成:甘草、枳實、柴胡、芍藥。

   功效:透邪解鬱,疏肝理氣。

   主治:①陽鬱厥逆證。症見手足不溫,或身為熱,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痛,或泄利,脈弦。②肝脾不和證。症見脅肋脹悶,脘腹疼痛,脈弦等。

   臨床運用:本方現代可用于治療雷諾病、癔病、神經官能症、經前緊張症、多發性神經炎等見有手足不溫屬於陽氣內鬱者;也用於治療肋間神經痛、慢性膽囊炎、慢性肝炎、乳腺炎、胃炎、附件炎等見有脅肋或脘腹疼痛屬於肝脾不和者。有報導以本方合玄胡、厚朴、郁金、丹參等辨證治療肝炎;合神曲、郁金、玄胡等治療膽道疾患;合陷胸湯加減治療胃熱氣滯型急性胃炎;重用白芍治療大發作型癲癇等神經系統疾病;合雞內金、車前子等治療尿路結石;合香附、青皮、丹皮、側柏炭、藕節炭等治療乳衄;加丹皮、黃柏等治療闌尾炎;合大黃、玄明粉、代赭石等治療腸梗阻;以及加減治療輸卵管阻塞、痛經等婦科病,療效顯著。

   提示:現代藥理研究表明本方具有增強吞噬細胞吞噬功能、抑制腸管痙攣、增加心肌收縮力等作用。尤以方中柴胡、芍藥合用能增強鎮痛作用,並有鎮咳、抑制消化性潰瘍形成等功效。

 

   名醫李時珍陽氣不足,就容易中風多汗;陰血不足,就會出現形寒怕冷。凡是虛證,外表實邪,都不可攻下。傷寒論第九卷

   可下,不可下有不同的脈象,應用不同攻法活解傷寒論HUOJIESHANGHANLUN活解傷寒論·第九卷HUOJIESHANGHANLUN 辨不可下病脈證並治

   合四法,方六首。

   〔讀經先知〕本篇主要重集和補充了六經病篇中不可下的各種證治。

 

〔原文〕

   124、脈濡而弱,弱反在關,濡反在巔,微反在上,澀反在下。微則陽氣不足,澀則無血,陽氣反微,中風汗出,而反躁煩;澀則無血,厥而且寒。陽微則不可下,下之則心下痞硬。125、動氣在右,不可下,下之則津液內竭,咽燥鼻幹,頭眩心悸也。126、動氣在左,不可下,下之則腹內拘急,食不下,動氣更劇,雖有身熱,臥則欲踡。127、動氣在上,不可下,下之則掌握①熱煩,身上浮冷②,熱汗自泄,欲得水自灌③。128、動氣在下,不可下,下之則腹脹滿,卒④起頭眩,食則下清穀,心下痞也。129、咽中閉塞,不可下,下之則上輕下重,水漿不下,臥則欲踡,身急痛,下利日數十行。130、諸外實者,不可下,下之則發微熱,亡脈厥者,當齊握⑤熱。131、諸虛者,不可下,下之則大渴,求水者易愈,惡水者劇。132、脈濡而弱,弱反在關,濡反在巔,弦反在上,微反在下。弦為陽運,微為陰寒,上實下虛,意欲得溫。微弦為虛,虛者不可下也。微則為咳,咳則吐涎,下之則咳止,而利因不休,利不休,則胸中如蟲齧,粥入則出,小便不利,兩脅拘急,喘息為難,頸背相引,臂則不仁,極寒反汗出,身冷若冰,眼睛不慧,語言不休,而穀氣多入,此為除中,亦雲消中。口雖欲言,舌不得前。

   勞宮:勞指操勞,宮指要所,又喻為中央。系心包絡之滎穴,有開竅醒神之功。主治心痛,癲狂,癇證,口瘡,口臭,鵝掌風,嘔吐,反胃。133、脈濡而弱,弱反在關,濡反在巔,浮反在上,數反在下。浮為陽虛,數為無血。浮為虛,數生熱,浮為虛,自汗出而惡寒;數為痛,振而寒栗。微弱在關,胸下為急,喘汗而不得呼吸,呼吸之中,痛在於脅,振寒相搏,形如瘧狀。醫反下之,故令脈數發熱,狂走見鬼,心下為痞,小便淋漓,少腹甚硬,小便則尿血也。134、脈濡而緊,濡則衛氣微,緊則榮中寒,陽微衛中風,發熱而惡寒,榮緊胃氣冷,微嘔心內煩。醫謂有大熱,解肌而發汗,亡陽虛煩躁,心下苦痞堅,表裏俱虛竭,卒起而頭眩,客熱在皮膚,悵怏⑥不得眠。不知胃氣冷,緊寒在關元,技巧無所施,汲水灌其身。客熱應時罷,栗栗而振寒,重被而覆之,汗出而冒巔⑦,體惕而又振,小便為微難。寒氣因水發,清穀不容閑⑧,嘔變反腸出⑨,顛倒不得安,手足為微逆,身冷而內煩,遲欲從後救,安可複追還。135、脈浮而大,浮為氣實,大為血虛。血虛為無陰,孤陽獨下陰部者,小便當赤而難,胞中((B10))當虛,今反小便利,而大汗出,法應衛家當微,今反更實,津液四射,榮竭血盡,幹煩而不眠,血薄肉消,而成暴一雲黑。液((B11))。醫複以毒藥攻其胃,此為重虛,客陽去有期,必下如淤泥而死。136、脈浮而緊,浮則為風,緊則為寒,風則傷衛,寒則傷榮,榮衛俱病,骨節煩疼,當發其汗,而不可下也。137、趺陽脈遲而緩,胃氣如經也。趺陽脈浮而數,浮則傷胃,數則動脾,此非本病,醫特下之所為也。榮衛內陷,其數先微,脈反但浮,其人必大便硬,氣噫而除。何以言之,本以數脈動脾,其數先微,故知脾氣不治,大便硬,氣噫而除。今脈反浮,其數改微,邪氣獨留,心中則饑,邪熱不殺穀,潮熱發渴,數脈當遲緩,脈因前後度數如法,病者則饑。數脈不時,則生惡瘡也。138、脈數者,久數不止。止則邪結,正氣不能複,正氣卻結于藏,故邪氣浮之,與皮毛相得。脈數者不可下,下之必煩,利不止。139、少陰病,脈微,不可發汗,亡陽故也。陽已虛,尺中弱澀者,複不可下之。140、脈浮大,應發汗,醫反下之,此為大逆也。141、脈浮而大,心下反硬,有熱屬藏者,攻之,不令發汗;屬府者,不令溲數,溲數則大便硬。汗多則熱愈,汗少則便難。脈遲尚未可攻。142、二陽並病,太陽初得病時,而發其汗,汗先出不徹,因轉屬陽明,續自微汗出,不惡寒。若太陽證不罷者,不可下,下之為逆。143、結胸證,脈浮大者,不可下,下之即死。144、太陽與陽明合病,喘而胸滿者,不可下。145、太陽與少陽合病者,心下硬,頸項強而眩者,不可下。146、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虛家亦然。147、病欲吐者,不可下。148、太陽病,有外證未解,不可下,下之為逆。149、病發于陽,而反下之,熱入因作結胸;病發于陰,而反下之,因作痞。150、病脈浮而緊,而複下之,緊反入裏,則作痞。151、夫病陽多者熱,下之則硬。152、本虛,攻其熱必噦。153、無陽陰強,大便硬者,下之必清谷腹滿。154、太陰之為病,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下之,必胸下結硬。155、厥陰之為病,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饑而不欲食,食則吐蛔。下之利不止。156、少陰病,飲食入口則吐,心中溫溫欲吐,複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脈弦遲者,此胸中實,不可下也。157、傷寒五六日,不結胸,腹濡,脈虛,複厥者,不可下。此亡血,下之死。158、傷寒發熱頭痛,微汗出,發汗則不識人;熏之則喘,不得小便,心腹滿;下之則短氣,小便難,頭痛背強;加溫針則衄。159、傷寒脈陰陽俱緊,惡寒發熱,則脈欲厥。厥者,脈初來大,漸漸小,更來漸大,是其候也。如此者惡寒,甚者翕翕汗出,喉中痛,若熱多者,目赤脈多,睛不慧。醫復發之,咽中則傷;若複下之,則兩目閉,寒多便清穀,熱多便膿血;若熏之,則身發黃;若熨之,則咽燥。若小便利者,可救之;若小便難者,為危殆。

   懸鐘:又名絕骨。有疏肝解鬱,理氣止痛之功。160、傷寒發熱,口中勃勃((B12))氣出,頭痛目黃,衄不可制,貪水者,必嘔,惡水者厥。若下之,咽中生瘡,假令手足溫者,必下重便膿血。頭痛目黃者,若下之,則目閉。貪水者,若下之,其脈必厥,其聲嚶((B13)),咽喉塞;若發汗,則戰慄,陰陽俱虛。惡水者,若下之,則裏冷不嗜食,大便完穀出;若發汗,則口中傷,舌上白胎,煩躁。脈數實,不大便六七日,後必便血;若發汗,則小便自利也。161、得病二三日,脈弱,無太陽柴胡證,煩躁,心下痞。至四日,雖能食,以承氣湯,少少與微和之,令小安,至六日,與承氣湯一升。若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少,雖不大便,但頭硬,後必溏,未定成硬,攻之必溏;須小便利,屎定硬,乃可攻之。162、藏結無陽證,不往來寒熱,其人反靜,舌上胎滑者,不可攻也。163、傷寒嘔多,雖有陽明證,不可攻之。164、陽明病,潮熱,大便微硬者,可與大承氣湯,不硬者,不可與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與小承氣湯,湯入腹中,轉失氣者,此有燥屎也,乃可攻之。若不轉失氣者,此但初頭硬後必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脹滿不能食也,欲飲水者,與水則噦。其後發熱者,大便必複硬而少也,宜小承氣湯和之。不轉失氣者,慎不可攻也。大承氣湯。方一。大黃四兩厚樸八兩,炙枳實五枚,炙芒消三合。上四味,以水一鬥,先煮二味,取五升,下大黃,煮取二升,去滓,下芒消,再煮一二沸,分二服,利則止後服。

   小承氣湯方

   大黃四兩,酒洗厚樸二兩,炙,去皮枳實三枚,炙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165、傷寒中風,醫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數十行,穀不化,腹中雷鳴,心下痞硬而滿,幹嘔,心煩不得安。醫見心下痞,謂病不盡,複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結熱,但以胃中虛,客氣上逆,故使硬也,屬甘草瀉心湯。方二。甘草四兩,炙黃芩三兩幹薑三兩大棗十二枚,擘半夏半升,洗黃連一兩上六味,以水一鬥,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有人參,見第四卷中。166、下利脈大者,虛也,以強下之故也。設脈浮革,因爾腸鳴者,屬當歸四逆湯。方三。當歸三兩桂枝三兩,去皮細辛三兩甘草二兩,炙通草二兩芍藥三兩大棗二十五枚,擘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半日三服。167、陽明病,身合色赤,不可攻之。必發熱,色黃者,小便不利也。168、陽明病,心下硬滿者,不可攻之。攻之,利遂不止者,死,利止者愈。169、陽明病,自汗出,若發汗,小便自利者,此為津液內竭,雖硬不可攻之。須自欲大便,宜蜜煎導而通之,若土瓜根及豬膽汁,皆可為導。方四。食蜜七合上一味,於銅器內,微火煎,當須凝如飴狀,攪之勿令焦著,欲可丸,並手撚作挺,令頭銳,大如指,長二寸許。當熱時急作,冷則硬。以內穀道中,以手急抱,欲大便時,乃去之。疑非仲景意,已試甚良。又大豬膽一枚,瀉汁,和少許法醋,以灌穀道內。如一食頃,當大便出宿食惡物,甚效。

 

〔注釋〕

   ①掌握:掌心。

   ②身上浮冷:體表發冷。

   ③欲得水自灌:想用水澆洗。

   ④卒:同“猝”,突然。

   ⑤齊握:齊,通臍。齊握,臍中部位。

   ⑥悵怏:失意不樂貌。

   ⑦冒巔:頭目昏眩昏暈。

   ⑧閑:通“間”。

   ⑨反腸出:直腸脫出,即脫肛。

   ((B10))胞中:此處指膀胱。

   ((B11))暴液:指汗液暴出,津液外泄。

   ((B12))勃勃:出氣粗盛貌。

   ((B13))聲嚶:聲音不明了。

 

〔譯文〕

   124、關脈濡而弱,寸脈反見微,尺脈反見澀。微主陽氣不足,澀主陰血虧虛。陽氣不足,就容易出現中風多汗,煩躁;陰血不足,就會出現形寒怕冷、四肢厥冷。陽虛不能用攻下法,誤用攻下,就會導致心下痞結脹硬的變證。125、臍右有氣築築然跳動,是肝氣虛,不能用攻下法。如果誤用攻下,就會導致津液內竭,出現咽喉與鼻中乾燥、頭目昏眩、心慌等證。126、臍左有氣築築然跳動,是肝氣虛,不能攻下。誤用攻下,就會形成腹中拘攣疼痛,飲食不進,氣築築然跳動更加厲害,雖然身上發熱,卻要蜷曲而臥。127、臍上有氣築築然跳動,是心氣虛,不能攻下。誤用攻下,致陰虛內熱,就會出現掌心發熱、身上體表覺冷,卻又發熱汗出,想用冷水澆洗。128、臍下有氣築築然跳動,是腎氣虛,不能用攻下法。誤用攻下就會導致腎陽更虛,陰寒更甚,出現腰部脹滿、驟然站起即感頭暈、飲食不消化、瀉下儘是不消化的食物、心下痞塞等證。129、咽喉閉塞的病症,不能用攻下法。如果誤用攻下,就會導致湯水喝不進,蜷曲而臥,身體拘急疼痛,腹瀉一天數十次。130、凡是表有實邪的,不能攻下。如果誤用攻下就會引起身發微熱、脈搏摸不到、四肢厥冷、齊腹中部發熱等變證。131、凡是虛證,不能用攻下法。如果誤用攻下,就會導致口渴很甚。如果渴而想喝水的,為陽氣未竭,其預後較好,容易治癒;如果渴又不願喝水的,為陽氣已竭,其病情嚴重。132、關部脈濡而弱,寸部脈反弦,尺部脈反微。弦是陽氣擾動在上,微是陰寒盛於下,上雖實而下焦虛寒,所以病人喜歡溫暖。由於正氣本虛,所以不能攻下。脈微而咳嗽、吐痰,是陽氣虛弱、水寒犯肺所致,不能攻下。如果誤用攻下,咳嗽雖止,卻引起腹瀉不止,胸中疼痛而煩擾不安,有如蟲咬,食粥就立即吐出,小便不通暢,兩脅拘急疼痛,氣喘呼吸困難,頸部及背部拘急牽引不舒,臂部麻木,失去知覺。如果虛寒甚極,則反見汗出,身冷如冰,眼睛看不清物體,言語喋喋不休,食欲旺盛,進食很多,這就是除中,此時病人雖然想說話,卻舌體縮短、強硬,不能運轉。133、關脈濡弱,寸脈浮,尺脈數。浮為陽虛,數是陰血少。陽氣虛弱不能固外,所以自汗出而怕冷;陰血少,不能濡潤溫養,所以身體疼痛、振戰寒栗。如果關脈微弱,為中氣虛衰,所以胸中憋悶難受,喘息,出汗,呼吸困難,呼吸牽引胸脅疼痛,時發寒戰,好象瘧疾一樣。如果誤用攻下,就會導致脈數、發熱、發狂奔走、如見鬼狀、胃脘部痞塞、小便淋漓不暢、小腹部堅硬、尿血等變證。134、脈象濡而緊,濡是衛氣虛弱,緊是營中受寒。陽氣不足,衛中風邪,所以發熱、怕冷;營受寒邪,胃中虛冷,所以微微嘔吐、心煩不安。證屬陽虛兼表,治當扶陽解表。醫生卻認為肌表熱甚,單用解肌發表藥治療,致汗出亡陽,所以煩躁不安,胃脘部痞脹硬結;表裏俱虛,所以驟然站起即感頭暈,自覺肌表發熱,苦悶不能安眠。醫生仍不知道胃中虛寒、下焦寒甚,不循辨證論治規律,反而用冷水澆灌病人身上,體表之熱雖然立即消退,卻引起寒栗振戰,須蓋幾床棉被。結果又導致汗出、頭目昏暈、全身筋肉跳動、身體振顫。裏寒因用冷水澆灌治療而更甚,所以出現腹瀉不止,腹瀉完穀不化,脫肛,嘔吐,起臥不安,手足微有厥冷,身上發冷而心中煩躁。如果治療稍遲,就無法挽救。135、脈象浮而大,浮是氣實,大為血虛。血虛則陰虧,陰虛則陽亢。如果膀胱空虛,陽熱乘虛下乘,小便應當黃赤短澀,現反見小便通暢而大汗出,照理陽氣應虛衰,現陽氣反而盛實,致使津液大量外泄,營血受到煎熬而虛竭,出現口幹、心煩不能安睡、肉消形瘦等證。醫生如再用峻猛藥攻下,必使陰液更傷,陰竭而陽脫,勢必出現大便瀉下如污泥的變證,預後不良。136、脈象浮而緊,浮為感受風邪,緊為感受寒邪。感受風邪則損傷衛陽,感受寒邪則損傷營陰。風寒之邪同時感受,則營衛俱病,所以有骨節疼痛等證,應當用發汗法治療,而不能攻下。137、同《辨脈法》21條。138、脈象數的,一般主熱,表現為長時間跳的快而不歇止。如果數脈中而見歇止,是邪氣結滯、正氣鬱結。脈數的,不能用攻下法治療,如果誤用攻下,就會引起心煩、下利不止的變證。139、同《少陰篇》286條。140、脈象浮大,為表實邪盛,當用發汗法治療。醫生卻反而用攻下法治療,這是嚴重的治療錯誤。141、同《辨脈篇》23條。142、同《太陽篇》48條上半節。143、同《太陽篇》132條。144、同《太陽篇》36條。145、同《太陽篇》171條。146、同《厥陰篇》330條。147、病人想要嘔吐的,不能用攻下法治療。148、同《太陽篇》44條。149、同《太陽篇》131條上半節。150、同《太陽篇》151條。151、凡病屬陽氣亢盛的發熱,不能攻下。如果誤用攻下,就會引起心下痞結脹硬的變證。152、病人脾胃本來虛弱,如果誤攻其邪熱,就會導致呃逆的變證。153、陽虛陰盛的大便硬結,不能攻下。如果誤用攻下,就會引起腹瀉完穀不化、腹部脹滿的變證。154、同《太陰篇》273條。155、同《厥陰篇》326條。156、同《少陰篇》324條上半節。157、同《厥陰篇》347條。158、患傷寒病,頭痛發熱,微微出汗,證屬陽明裏熱。如果誤用發汗,則裏熱更甚,產生神昏不識人的變證;誤用火熏法治療,則火邪內迫,出現喘氣、小便不通、胃脘及腹部脹悶等變證;誤用攻下,則耗傷津液,出現短氣、小便解出困難、頭痛、項背強急不舒等變證;誤用溫針,則致熱盛動血,出現鼻衄等變證。159、患傷寒病,寸關尺三部脈俱緊,發熱怕冷的,屬太陽表實,如果少陰陽氣內虛的,則將出現厥脈。所謂厥脈,是指脈象初來時大,漸漸變小,再來又漸漸變大。出現這種症候的病人,如果怕冷嚴重的,就會見身體翕翕然汗出,咽喉中疼痛;如果發熱重的,就會有目睛發紅、脈絡多、視物不清。此時,如果醫生再用發汗法治療,就會使咽中損傷、破潰;如果再行攻下,就會出現兩目難睜,寒多的,就腹瀉完穀不化,熱多的,就瀉下膿血便;如果誤用火熏法治療,就會出現肌膚發黃;如果用火熨法治療,就會出現咽喉乾燥。這種種變證,如果小便通利的,尚可治療;如果小便難出的,則屬危候。160、外感病,發熱,口中熱氣勃勃而出,頭痛,眼睛發黃,衄血不止,如果想要喝水的,喝水後就一定嘔吐,不願喝水的,就會產生手足厥冷。假如誤用攻下,就會引起咽中潰爛生瘡,其手足溫暖的,還會出現瀉下膿血、裏急後重的症狀。病人頭痛目黃的,如果誤用攻下,就會導致雙目緊閉懶睜。病人想喝水的,如果誤用攻下,就會引起脈厥、聲音不清晰、咽喉閉塞疼痛;誤用發汗,就會導致陰陽俱虛,出現畏寒戰慄。病人不願喝水的,如果誤用攻下,致陰寒內感,就會出現不思飲食、大便完穀不化;誤用發汗,就會引起口中生瘡、煩躁不安、舌生白苔等變證。如果脈象數實,不解大便六七天,是熱瘀於內,以後可能出現便血;倘若再用發汗法治療,則會引起小便自遺的變證。161、同《陽明篇》251條。162、同《太陽篇》130條。163、同《陽明篇》204條。164、同《陽明篇》209條。165、同《太陽篇》158條。166、腹瀉而脈象大的,屬正氣虛弱,這是強行攻下所造成的。假如脈象浮革,並見腸鳴的,為血虛裏寒,可用當歸四逆湯治療。167、同《陽明篇》206條。168、同《陽明篇》205條。169、同《陽明篇》233條。腹脹腹瀉可以根據脈象使用攻下之法。辨可下病脈證並治

   合四十四法,方一十一首。

   〔讀經先知〕本篇主要討論了下法的使用原則,重集和補充了六經病篇可以攻下的各種證治。

 

〔原文〕

   170、大法,秋宜下。171、凡可下者,用湯勝丸散,中病便止,不必盡劑也。172、陽明病,發熱,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柴胡湯。方一。一法用小承氣湯。柴胡八兩枳實四枚,炙生薑五兩黃芩三兩芍藥三兩大棗十二枚。擘半夏半升,洗上七味,以水一鬥二升,煮取六升,去滓,更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上方雲,加大黃二兩。若不加,恐不成大柴胡湯。173、少陰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幹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方二。大黃四兩,灑洗厚樸半斤,炙,去皮枳實五枚,炙芒消三合上四味,以水一鬥,先煮二物,取五升,內大黃,更煮取二升,去滓,內芒消,更上微火一兩沸,分溫再服。得下餘勿服。174、少陰病,六七日,腹滿不大便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三。用前第二方。175、少陰病,下利清水,色純青,心下必痛,口乾燥者,可下之,宜大柴胡、大承氣湯。四。用前第二方。176、下利,三部脈皆平,按之心下硬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五。用前第二方。177、下利,脈遲而滑者,內實也,利未欲止,當下之,宜大承氣湯。六。用前第二方。178、陽明少陰合病,必下利,其脈不負者,為順也。負者,失也,互相克賊,名為負也。脈滑而數者,有宿食,當下之,宜大承氣湯。七。用前第二方。179、問曰:人病有宿食,何以別之

師曰:寸口脈浮而大,按之反澀,尺中亦微而澀,故知有宿食。當下之,宜大承氣湯。八。用前第二方。180、下利,不欲食者,以有宿食故也,當下之,宜大承氣湯。九。用前第二方。181、下利差,至其年月日時復發者,以病不盡故也,當下之,宜大承氣湯。十。用前第二方。182、病腹中滿痛者,此為實也,當下之,宜大承氣、大柴胡湯。十一。用前第一、第二方。183、下利,脈反滑,當有所去,下乃愈,宜大承氣湯。十二。用前第二方。184、腹滿不減,減不足言,當下之,宜大柴胡、大承氣湯。十三。用前第一、第二方。185、傷寒後脈沉,沉者,內實也,下之解,宜大柴胡湯。十四。用前第一方。186、傷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無表裏證,大便難,身微熱者,此為實也,急下之,宜大承氣、大柴胡湯。十五。用前第一、第二方。187、太陽病未解,脈陰陽俱停,一作微。必先振栗汗出而解。但陰脈微一作尺脈實。者,下之而解,宜大柴胡湯。十六。用前第一方。一法,用調胃承氣湯。188、脈雙弦而遲者,必心下硬,脈大而緊者,陽中有陰也,可下之,宜大承氣湯。十七。用前第二方。189、結胸者,項亦強,如柔痙狀,下之則和。十八。結胸門用大陷胸丸。190、病人無表裏證,發熱七八日,雖脈浮數者,可下之,宜大柴胡湯。十九。用前第一方。191、太陽病,六七日表證仍在,脈微而沉,反不結胸,其人發狂者,以熱在下焦,少腹當硬滿,而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陽隨經,瘀熱在裏故也,宜下之,以抵當湯。方二十。水蛭三十枚熬桃仁二十枚,去皮尖虻蟲三十枚,去翅足,熬大黃三兩,去皮,破六片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不下者,更服。192、太陽病,身黃,脈沉結,少腹硬滿,小便不利者,為無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證諦,屬抵當湯證。二十一。用前第二十方。193、傷寒有熱,少腹滿,應小便不利,今反利者,為有血也。當下之,宜抵當丸。方二十二。大黃三兩桃仁二十五個,去皮尖虻蟲去翅足,熬水蛭各二十個,熬上四味,搗篩,為四丸,以水一升,煮一丸,取七合,服之。日卒時當下血,若不下者,更服。194、陽明病,發熱汗出者,此為熱越,不能發黃也;但頭汗出,身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渴引水漿者,以瘀熱在裏,身必發黃,宜下之,以茵陳蒿湯。方二十三。茵陳蒿六兩梔子十四個,擘大黃二兩,破上三味,以水一鬥二升,先煮茵陳,減六升,內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小便當利,尿如皂莢汁狀,色正赤,一宿腹減,黃從小便去也。195、陽明證,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屎雖硬,大便反易,其色必黑,宜抵當湯下之。二十四。用前第二十方。196、汗一作臥。出譫語者,以有燥屎在胃中,此為風也。須下者,過經乃可下之。下之若早者,語言必亂,以表虛裏實故也。下之愈,宜大柴胡、大承氣湯。二十五。用前第一方、第二方。197、病人煩熱,汗出則解,又如瘧狀,日晡所發熱者,屬陽明也。脈實者,可下之,宜大柴胡、大承氣湯。二十六。用前第一、第二方。198、陽明病,譫語有潮熱,反不能食者,胃中有燥屎五六枚也;若能食者,但硬耳,屬大承氣湯證。二十七。用前第二方。199、下利譫語者,有燥屎也,屬小承氣湯。方二十八。大黃四兩厚樸二兩,炙,去皮枳實三枚,炙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若更衣者,勿服之。200、得病二三日,脈弱,無太陽、柴胡證,煩躁,心下痞,至四五日,雖能食,以承氣湯,少少與微和之,令小安,至六日,與承氣湯一升。若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少者,雖不大便,但初頭硬,後必溏,此未定成硬也,攻之必溏。須小便利,屎定硬,乃可攻之,宜大承氣湯。二十九。用前第二方。一雲大柴胡湯。201、太陽病中風,下利嘔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NE04C))((NE04C))汗出,發作有時,頭痛,心下痞硬滿,引脅下痛,幹嘔則短氣,汗出不惡寒者,此表解裏未和也,屬十棗湯。方三十。芫花熬赤甘遂大戟各等分上三味,各異搗篩,秤已,合治之。以水一升半,煮大肥棗十枚,取八合,去棗,內藥末,強人服重一錢匕,羸人半錢,溫服之,平旦服。若下少,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加半錢。得快下利後,糜粥自養。202、太陽病不解,熱結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未解者,尚未可攻,當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結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氣湯。方三十一。桃仁五十枚,去皮尖大黃四兩甘草二兩,炙芒消二兩桂枝二兩,去皮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四物,取二升半,去滓,內芒消,更上火煎微沸,先食溫服五合,日三服,當微利。203、傷寒七八日,身黃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滿者,屬茵陳蒿湯證。三十二。用前第二十三方。204、傷寒發熱,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嘔吐而下利者,屬大柴胡湯證。三十三。用前第一方。205、傷寒十餘日,熱結在裏,複往來寒熱者,屬大柴胡湯證。三十四。用前第一方。206、但結胸,無大熱者,以水結在胸脅也,但頭微汗出者,屬大陷胸湯。方三十五。大黃六兩芒消一升甘遂末一錢匕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大黃,取二升,去滓,內芒消,更煮一二沸,內甘遂末,溫服一升。207、傷寒六七日,結胸熱實,脈沉而緊,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屬大陷胸湯證。三十六。用前第三十五方。208、陽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則譫語,屬小承氣湯證。三十七。用前第二十八方。209、陽明病,不吐不下,心煩者,屬調胃承氣湯。方三十八。大黃四兩,酒洗甘草二兩,炙芒消半升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內芒消,更上火微煮令沸,溫頓服之。210、陽明病脈遲,雖汗出不惡寒者,其身必重,短氣腹滿而喘,有潮熱者,此外欲解,可攻裏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氣湯主之;若汗出多,微發熱惡寒者,外未解也,桂枝湯主之。其熱不潮,未可與承氣湯;若腹大滿不通者,與小承氣湯,微和胃氣,勿令至大泄下。三十九。大承氣湯用前第二方,小承氣用前第二十八方。

   桂枝湯方

   桂枝去皮芍藥生薑切,各三兩甘草二兩,炙大棗十二枚,擘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服湯後,飲熱稀粥一升餘,以助藥力,取微似汗。211、陽明病潮熱,大便微硬者,可與大承氣湯;不硬者,不可與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與小承氣湯,湯入腹中,轉失氣者,此有燥屎也,乃可攻之。若不轉失氣者,此但初頭硬,後必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脹滿不能食也,欲飲水者,與水則噦。其後發熱者,大便必複硬而少也,宜以小承氣湯和之。不轉失氣者,慎不可攻也。四十。並用前方。212、陽明病,譫語,發潮熱,脈滑而疾者,小承氣湯主之。因與承氣湯一升,腹中轉氣者,更服一升;若不轉氣者,勿更與之。明日又不大便,脈反微澀者,裏虛也,為難治,不可更與承氣湯。四十一。用前第二十八方。213、二陽並病,太陽證罷,但發潮熱,手足((NE04C))((NE04C))汗出,大便難,而譫語者,下之則愈,宜大承氣湯。四十二。用前第二方。214、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難乍易,時有微熱,喘冒不能臥者,有燥屎也,屬大承氣湯證。四十三。用前第二方。215、大下後,六七日不大便,煩不解,腹滿痛者,此有燥屎也。所以然者,本有宿食故也,屬大承氣湯證。四十四。用前第二方。

 

〔譯文〕

   170、就一般的治療原則而言,秋季適宜使用攻下法。171、凡是可以攻下的病症,使用湯劑比丸劑、散劑的療效好,但要注意邪去病癒即應停止服藥,不需要把一劑藥都服完。172、陽明府實證,發熱出汗多的,應急以攻下,可用大柴胡湯。173、同《少陰篇》320條。174、同《少陰篇》322條。175、同《少陰篇》321條。176、腹瀉,寸關尺三部脈象都平實有力,脘腹部按之堅硬的,是陽明燥屎內結、熱結旁流之證,應當急下,可用大承氣湯。177、腹瀉、脈象遲而滑的,是裏有實邪、熱結旁流之證,實邪不去,則腹瀉不會停止,應當攻下,可用大承氣湯。178、同《陽明篇》256條。179、問:病人有宿食內停,怎樣來判斷

老師答:病人寸口脈浮大,按之反現澀象的,尺部脈也微微見澀的,這是宿食內停之象,應當攻下,可用大承氣湯。180、腹瀉,不想飲食的,這是內有宿食的表現,應當攻下,可用大承氣湯。181、腹瀉愈後,到了次年的同一時間又復發的,這是病邪沒有除盡的緣故,應當攻下,可用大承氣湯。182、症見腹中脹滿疼痛的,這是內有實邪的徵象,應當攻下,可用大承氣湯、或大柴胡湯。183、腹瀉,脈反見滑的,是內有宿食之象,攻下宿食就可痊癒,可用大承氣湯。184、腹部脹滿持續不減輕,即使減輕也微不足道的,這是內有實邪,應當攻下,可用大柴胡湯、大承氣湯。185、傷寒病後,脈象沉實有力,是內有實邪的表現,攻下則實邪可除,可用大柴胡湯。186、同《陽明篇》252條。187、同《太陽篇》94條。188、脈象左右都弦而遲的,是寒飲內停之象,病人多有心下痞脹硬結。脈象大而緊的,是陽盛邪實之象,可以攻下,適宜用大承氣湯。189、同《太陽篇》131條下半節。190、同《陽明篇》257條上半節。191、同《太陽篇》124條。192、同《太陽篇》125條。193、同《太陽篇》126條。194、同《陽明篇》236條。195、同《陽明篇》237條。196、同《陽明篇》217條。197、同《陽明篇》240條。198、同《陽明篇》215條。199、同《厥陰篇》374條。200、同《陽明篇》251條。201、同《太陽篇》152條。202、同《太陽篇》106條。203、同《陽明篇》260條。204、同《太陽篇》165條。205、同《太陽篇》136條上半節。206、同《太陽篇》136條下半節。207、同《太陽篇》135條。208、同《陽明篇》213條。209、同《陽明篇》207條。210、同《陽明篇》208條。211、同《陽明篇》209條。212、同《陽明篇》214條。213、同《陽明篇》220條。214、同《陽明篇》242條。215、同《陽明篇》241條。

 

豬苓〔方劑趣記圖解〕

 

酸棗仁湯

   漢·張仲景《金匱要略》

  

   記算早妊兄令趕早治

 

酸棗仁()芎川苓茯甘草棗酸仁知母

   【組成】5味:川芎3茯苓10甘草3酸棗仁18知母9

   【用法】水煎服。

   【功效】養血安神,清熱除煩。

   【主治】肝血不足,虛火內擾。

   現用本方治療神經衰弱見虛煩不眠,心悸等症候者。

   〔本卷表解〕

   內容症狀方劑可下病的各種症狀及治法陽明病,發熱,汗多大柴胡湯少陰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幹大承氣湯少陰病,六七日,腹滿不大便大承氣湯少陰病,下利清水,色純青,心下必痛,口乾燥大柴胡,大承氣湯下利,脈遲而滑,內實,利未欲止大承氣湯病人無表裏證,發熱七八日,脈浮數大柴胡湯太陽病,身黃,脈沉結,少腹硬滿,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血證諦抵當湯證傷寒有熱,少腹滿,應小便不利,今反利,為有血抵當丸頭汗出,身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渴引水漿,以瘀熱在裏,身必發黃茵陳蒿湯傷寒七八日,身黃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滿茵陳蒿湯傷寒發熱,汗出不解,心下痞硬,嘔吐而下利大柴胡湯傷寒十餘日,熱結在裏,複往寒熱大柴胡湯陽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則譫語小承氣湯

   〔名醫醫案〕

   上熱下寒

   病者:甯鄉王生,年近20,肄業中學。

   病名:上熱下寒。

   原因:得外鹹數月,屢變不愈。取靦前所服方,皆時俗清利搔不著癢之品。

   症候:胸滿,上身熱而汗出,腰以下惡風,時夏曆六月,以被圍繞。

   診斷:脈弦,舌苔淡黃,此上熱下寒症。時醫不能知之,余遵張仲景古方治之,不必疑阻,保無他虞。

   療法:與附子瀉心湯,清上溫下。

   處方:黑附塊一錢(煮取汁),生川軍一錢,小川連六分,片黃芩六分。

   右三黃以麻沸湯漬之,須臾絞去滓、納附子汁,分溫再服。

   效果:閱二日復診,雲藥完二劑,疾如失矣,為疏善後方而歸。

   廉按:《傷寒論·太陽篇》曰:“心下痞,而複惡寒汗出者,附于瀉心湯主之。”此案症雖與《傷寒論》所載,同中有異,而其為上熱下寒則一也,故借用附予瀉心湯正合。妙在附子烹煮,扶陽暖下,欲其熟而性重;三黃湯漬,開痞清上。欲其生而性輕也。

 

   病者:嚴某妻,年約30歲,住倉浜草蓬。

   病名:暑邪入營痙厥。

   原因:天暑屋向西曬,戚受熱邪,床邊置行灶,其熱尤盛,乃因經來不暢,自服紅花煮酒,邪即入于營分,由沖波及藏血之肝經,痙厥陡作。

   症候:先腹痛,嘔吐血沫,兩手搐搦,口噤目斜,不省人事,遺尿不知。

   診斷:脈沉弦勁伏,舌不得見,此暑熱因酒引入沖脈,其血上冒,引動肝風而發痙厥也。

   療法:清熱熄風,和營散瘀,以急救之。

   處方:粉丹皮三錢,青蛤散五錢(包煎),石決明一兩(生打),雙鉤鉤五錢,丹參三錢,益元散五錢(鮮荷葉包),明天麻錢半,金銀花三錢,生玳瑁錢半,鮮竹茹錢半,鰾膠三錢(蛤粉拌炒),茜草錢半,光桃仁三錢,童便一杯()

   另用西血珀五分、上西黃三厘、羚羊尖七厘、參三七三分。

   研細如霜,開水化下。

   效果:囑用烏梅揩齒,口開。灌藥後,口不開,橫林用火刀鑿去一齒,藥方灌入。一劑而醒,諸證頓失。再劑經行,數日旋愈。

   廉按:婦人痙厥,多由血熱上沖,沖激知覺神經則發厥,沖激運動神經則發痙。方用清熱熄風,和營散瘀的是正當療法。宜其一劑神醒,再劑經行,血熱下泄而瘳。

   〔歌訣〕

   當歸四逆湯

   當歸四逆桂芍棗,細辛木通加甘草;

   血虛寒厥四肢病,溫經養血通脈好。

 

組成:當歸、桂枝、芍藥、細辛、甘草、通草、大棗。

   功效:溫經散寒,養血通脈。

   主治:血虛寒厥證。症見手足厥寒,口不渴,或腰、股、足疼痛,舌淡苔白,脈沉細或細而欲絕。

   臨床運用:本方現代多用於治療雷諾氏病、末梢神經炎、坐骨神經痛、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等屬上述證機者。此外,還可治療凍瘡、多形性紅斑、蕁麻疹、痛經等疾病。有報導以本方加太子參、桑白皮、葶藶子等治療肺心病合併心衰;加炙甘草治療Q-T間期延長綜合征;加吳茱萸、生薑等治療頸椎病;加炙川烏、草烏、獨活、仙靈脾等治療坐骨神經痛;加牛膝等治療腰間盤突出;加黃芪、蔥白治療雷諾氏病;加木通、萆解、薄公英等治療慢性盆腔炎;加木通(重用)、附子、幹薑、香附、青皮、紅花等治療閉經;加赤白芍、附子、甘松、椒目等治療凍瘡;加補骨脂、全蟲、丹皮、黃苓等治療銀屑病;加牛膝、丹參、生黃芪等治療血栓性脈管炎均有良效。

   提示:現代藥理研究表明本方具有擴張血管、改善血液迴圈、增加血管及末梢血液供應、增強機體缺氧耐受力及解痙、鎮痛功效。

 

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

   當歸四逆吳薑棗,芍藥甘草又通草;

   桂枝細辛能通脈,溫陽祛寒效果好。

 

組成:當歸、芍藥、甘草、通草、桂枝、細辛、生薑、吳茱萸、大棗。

   功效:養血通脈,溫中驅寒。

   主治:肝血虛寒證。症見手足厥寒,麻木,青紫,疼痛,惡寒,腰膝、脘腹冷痛,胃納不振,口淡,不利,嘔吐,便溏,或寒疝,縮陰,舌淡苔白,甚則有齒印,脈細欲絕。

   臨床運用:本方可用於治療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肝炎、心肌梗死、肢端靜脈痙攣、多發性周圍神經炎、更年期障礙、腰部錐管狹窄、神經痛、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等屬上述證機者。有報導用本方合六君子湯治療腹疝痛;加減治療胃脘痛、股骨頭無菌性壞死、肢端青紫症、凍瘡、陽痿、外傷性陰囊腫大、痛經等婦科疾病;治療骨質增生性劇痛、肢端動脈痙攣等疾病均取得良好效果。

   提示:本方有降低血液粘度、改善末梢血運等作用。陽氣少就會怕冷,陰氣弱則會發熱。發汗、攻下需先查證陰陽、脈象。傷寒論第十卷

   發汗吐下後病的辨證與治法

 

活解傷寒論·第十卷

 

辨發汗吐下後病脈並治

 

   合四十八法,方三十九首。

   〔讀經先知〕本篇主要為重集六經病篇汗吐下後的各種變證。

 

〔原文〕

   216、師曰:病人脈微而澀者,此為醫所病也。大發其汗,又數大下之,其人亡血,病當惡寒,後乃發熱,無休止時。夏月盛熱,欲著複衣,冬月盛寒,欲裸其身。所以然者,陽微則惡寒,陰弱則發熱,此醫發其汗,使陽氣微,又大下之,令陰氣弱。五月之時,陽氣在表,胃中虛冷,以陽氣內微,不能勝冷,故欲著複衣;十一月之時,陽氣在裏,胃中煩熱,以陰氣內弱,不能勝熱,故欲裸其身。又陰脈遲澀,故知亡血也。217、寸口脈浮大,而醫反下之,此為大逆。浮則無血,大則為寒,寒氣相搏,則為腸鳴。醫乃不知,而反飲冷水,令汗大出,水得寒氣,冷必相搏,其人則噎。218、太陽病三日,已發汗,若吐,若下,若溫針,仍不解者,此為壞病,桂枝不中與之也。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219、脈浮數者,法當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發汗,當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脈微,此裏虛,須表裏實,津液和,便自汗出愈。220、凡病若發汗,若吐,若下,若亡血,無津液,陰陽脈自和者,必自愈。221、大下之後,複發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222、下之後,複發汗,必振寒,脈微細。所以然者,以內外俱虛故也。223、本發汗,而複下之,此為逆也;若先發汗,治不為逆。本先下之,而反汗之,為逆;若先下之,治不為逆。224、太陽病,先下而不愈,因複發汗,以此表裏俱虛,其人因致冒,冒家汗出自愈。所以然者,汗出表和故也。得表和,然後複下之。225、得病六七日,脈遲浮弱,惡風寒,手足溫,醫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脅下滿痛,面目及身黃,頸項強,小便難者,與柴胡湯,後必下重。本渴飲水而嘔者,柴胡不中與也,食穀者噦。226、太陽病,二三日,不能臥,但欲起,心下必結,脈微弱者,此本有寒分也。反下之,若利止,必作結胸;未止者,四日複下之,此作協熱利也。227、太陽病,下之,其脈促,一作縱。不結胸者,此為欲解也。脈浮者,必結胸;脈緊者,必咽痛;脈弦者,必兩脅拘急;脈細數者,頭痛未止;脈沉緊者,必欲嘔;脈沉滑者,協熱利;脈浮滑者,必下血。228、太陽少陽並病,而反下之,成結胸,心下硬,下利不止,水漿不下,其人心煩。229、脈浮而緊,而複下之,緊反入裏,則作痞,按之自濡,但氣痞耳。230、傷寒吐下發汗後,虛煩,脈甚微,八九日心下痞硬,脅下痛,氣上沖咽喉,眩冒,經脈動惕者,久而成痿。231、陽明病,能食,下之不解者,其人不能食,若攻其熱必噦。所以然者,胃中虛冷故也,以其人本虛,攻其熱必噦。232、陽明病,脈遲,食難用飽,飽則發煩,頭眩,必小便難,此欲作穀疸。233、夫病陽多者熱,下之則硬;汗多,極發其汗亦硬。234、太陽病,寸緩關浮尺弱,其人發熱,汗出,複惡寒,不嘔,但心下痞者,此以醫下之也。235、太陰之為病,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中結硬。236、傷寒大吐大下之,極虛,複極汗者,其人外氣怫鬱,複與之水,以發其汗,因得噦。所以然者,胃中寒冷故也。237、吐利發汗後,脈平,小煩者,以新虛不勝穀氣故也。238、太陽病,醫發汗,遂發熱惡寒,因複下之,心下痞。表裏俱虛,陰陽氣並竭,無陽則陰獨。複加燒針,因胸煩、面色青黃、膚者,難治。今色微黃、手足溫者,易愈。239、太陽病,得之八九日,如瘧狀,發熱惡寒,熱多寒少,其人不嘔,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發。脈微緩者,為欲愈也;脈微而惡寒者,此陰陽俱虛,不可更發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熱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癢,屬桂枝麻黃各半湯。方一。桂枝一兩十六銖芍藥一兩生薑一兩,切甘草一兩,炙麻黃一兩,去節大棗四枚,擘杏仁二十四個,湯浸,去皮尖及兩人者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溫服六合。本雲,桂枝湯三合,麻黃湯三合,並為六合,頓服。240、服桂枝湯,或下之,仍頭項強痛,翕翕發熱,無汗,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者,屬桂枝去桂加茯苓白術湯。方二。芍藥三兩甘草二兩,炙生薑三兩,切白術三兩茯苓三兩大棗十二枚,擘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小便利則愈。本雲,桂枝湯,今去桂枝,加茯苓白術。241、太陽病,先發汗不解,而下之,脈浮者不愈。浮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脈浮,故在外,當須解外則愈,宜桂枝湯。方三。桂枝三兩,去皮芍藥三兩生薑三兩,切甘草二兩,炙大棗十二枚,擘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須臾啜熱稀粥一升,以助藥力,取汗。

   章門:章意顯明。有疏調肝脾,清熱利濕,活血化瘀之功。242、下之後,複發汗,晝日煩躁不得眠,夜而安靜,不嘔,不渴,無表證,脈沉微,身無大熱者,屬幹姜附子湯。方四。幹薑一兩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頓服。243、傷寒若吐若下後,心下逆滿,氣上沖胸,起則頭眩,脈沉緊,發汗則動經,身為振振搖者,屬茯苓桂枝白術甘草湯。方五。茯苓四兩桂枝三兩,去皮白術二兩甘草二兩,炙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244、發汗若下之後,病仍不解,煩躁者,屬茯苓四逆湯。方六。茯苓四兩人參一兩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甘草二兩,炙幹薑一兩半上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七合,日三服。245、發汗吐下後,虛煩不得眠,若劇者,必反覆顛倒,心中懊,屬梔子豉湯。若少氣者,梔子甘草豉湯;若嘔者,梔子生薑豉湯。七。肥梔子十四枚,擘香豉四合,綿裹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梔子,得二升半,內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為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後服。

   梔子甘草豉湯方

   肥梔子十四個,擘甘草二兩,炙香豉四合,綿裹上三味,以水四升,先煮二味,取二升半,內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後服。

   梔子生薑豉湯方

   肥梔了十四個,擘生薑五兩,切香豉四合,綿裹上三味,以水四升,先煮二味,取二升半,內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後服。246、發汗若下之,而煩熱胸中窒者,屬梔子豉湯證。八。用前初方。247、太陽病,過經十餘日,心下溫溫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滿,鬱鬱微煩,先此時極吐下者,與調胃承氣湯。若不爾者,不可與。但欲嘔,胸中痛,微溏者,此非柴胡湯證。以嘔故知極吐下也,調胃承氣湯。方九。大黃四兩,酒洗甘草二兩,炙芒消半升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內芒消,更上火令沸,頓服之。248、太陽病,重發汗,而複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熱,一雲,日晡所發心胸大煩。從心下至少腹硬滿而痛,不可近者,屬大陷胸湯。方十。大黃六兩,去皮,酒洗芒消一升甘遂末一錢匕上三味,以水六升,煮大黃,取二升,去滓,內芒消,煮兩沸,內甘遂末,溫服一升,得快利,止後服。249、傷寒五六日,已發汗,而複下之,胸脅滿微結,小便不利,渴而不嘔,但頭汗出,往來寒熱,心煩者,此為未解也,屬柴胡桂枝幹姜湯。方十一。柴胡半斤桂枝三兩,去皮幹薑二兩栝樓根四兩黃芩三兩甘草二兩,炙牡蠣二兩,熬上七味,以水一鬥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煩,後汗出便愈。250、傷寒發汗,若吐若下,解後,心下痞硬,噫氣不除者,屬旋複代赭湯。方十二。旋複花三兩人參三兩生薑五兩代赭一兩甘草三兩,炙半夏半升,洗大棗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鬥,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251、傷寒大下之,複發汗,心下痞,惡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當先解表,表解乃攻痞,解表宜桂枝湯,用前方;攻痞宜大黃黃連瀉心湯。方十三。大黃二兩,酒洗黃連一兩上二味,以麻沸湯二升漬之,須臾絞去滓,分溫再服。有黃芩,見第四卷中。252、傷寒若吐下後,七八日不解,熱結在裏,表裏俱熱,時時惡風,大渴,舌上乾燥而煩,欲飲水數升者,屬白虎加人參湯。方十四。知母六兩石膏一斤,碎甘草二兩,炙粳米六合人參三兩上五味,以水一鬥,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253、傷寒若吐若下後,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下十餘日,日晡所發潮熱,不惡寒,獨語如見鬼狀。若劇者,發則不識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一雲順衣妄撮,怵惕不安。微喘直視,脈弦者生,澀者死。微者,但發熱,譫語者,屬大承氣湯。方十五。大黃四兩,去皮,酒洗厚樸半斤,炙枳實五枚,炙芒消三合上四味,以水一鬥,先煮二味,取五升,內大黃,煮取二升,去滓,內芒消,更煮令一沸,分溫再服。得利者,止後服。254、三陽合病,腹滿身重,難以轉側,口不仁,面垢。又作枯,一雲向經。255、譫語遺尿,發汗則譫語,下之則額上生汗,若手足逆冷,自汗出者,屬白虎湯。十六。知母六兩石膏一斤,碎甘草二兩,炙粳米六合上四味,以水一鬥,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256、陽明病,脈浮而緊,咽燥口苦,腹滿而喘,發熱汗出,不惡寒,反惡熱,身重。若發汗則躁,心憒憒而反譫語;若加溫針,必怵惕煩躁不得眠;若下之,則胃中空虛,客氣動膈,心中懊,舌上胎者,屬梔子豉湯證。十七。用前第七方257、陽明病,下之,心中懊而煩,胃中有燥屎者,可攻。腹微滿,初頭硬,後必溏,不可攻之。若有燥屎者,宜大承氣湯。第十八。用前第十五方。258、太陽病,若吐若下若發汗後,微煩,小便數,大便因硬者,與小承氣湯和之愈。方十九。大黃四兩,酒洗厚樸二兩,炙枳實三枚,炙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二服。259、大汗,若大下而厥冷者,屬四逆湯。方二十。甘草二兩,炙幹薑一兩半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強人可大附子一枚,幹薑四兩。

   百會在頭頂正中,為手足三陽與督脈之會穴,百病皆主,故名“百會”。有清頭散風,開竅醒神,回陽固脫之功。主治頭痛,眩暈,耳鳴,鼻塞,中風失語,癲狂,脫肛,陰挺。260、太陽病,下之後,其氣上沖者,可與桂枝湯;若不上沖者,不得與之。二十一。用前第三方。261、太陽病,下之後,脈促胸滿者,屬桂枝去芍藥湯。方二十二。促,一作縱。桂枝三兩,去皮甘草二兩,炙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擘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本雲,桂枝湯,今去芍藥。262、若微寒者,屬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方二十三。桂枝三兩,去皮甘草二兩,炙生薑三兩,切大棗十二枚,擘附子一枚,炮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本雲,桂枝湯,今去芍藥加附子。263、太陽病桂枝證,醫反下之,利遂不止,脈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屬葛根黃芩黃連湯。方二十四。促,一作縱。葛根半斤甘草二兩,炙黃芩三兩黃連三兩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減二升,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溫分再服。264、太陽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屬桂枝加厚朴杏子湯。方二十五。桂枝三兩,去皮芍藥三兩生薑三兩,切甘草二兩,炙厚樸二兩,炙去皮大棗十二枚,擘杏仁五十個,去皮尖上七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265、傷寒,不大便六七日,頭痛有熱者,與承氣湯。其小便清者,一雲大便青。知不在裏,仍在表也,當須發汗;若頭痛者,必衄。宜桂枝湯。二十六。用前第三方。266、傷寒五六日,大下之後,身熱不去,心中結痛者,未欲解也,屬梔子豉湯證。二十七。用前第七方。267、傷寒下後,心煩腹滿,臥起不安,屬梔子厚朴湯。方二十八。梔子十四枚,擘厚樸四兩,炙枳實四個,水浸,炙令赤。上三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後服。268、傷寒,醫以丸藥大下之,身熱不去,微煩者,屬梔子幹姜湯。方二十九。梔子十四個,擘幹薑二兩上二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一服得吐者,止後服。269、凡用梔子湯,病人舊微溏者,不可與服之。270、傷寒醫下之,續得下利,清穀不止,身疼痛者,急當救裏;後身疼痛,清便自調者,急當救表。救裏宜四逆湯,救表宜桂枝湯。三十。並用前方。271、太陽病,過經十餘日,反二三下之,後四五日,柴胡證仍在者,先與小柴胡。嘔不止,心下急,一雲,嘔止小安。鬱鬱微煩者,為未解也,可與大柴胡湯,下之則愈。方三十一。柴胡半斤黃芩三兩芍藥三兩半夏半升,洗生薑五兩枳實四枚,炙大棗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鬥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一方加大黃二兩,若不加,恐不為大柴胡湯。272、傷寒十三日不解,胸脅滿而嘔,日晡所發潮熱,已而微利,此本柴胡,下之不得利,今反利者,知醫以丸藥下之,此非其治也。潮熱者,實也,先服小柴胡湯以解外,後以柴胡加芒消湯主之。方三十二。柴胡二兩十六銖黃芩一兩人參一兩甘草一兩,炙生薑一兩半夏二十銖,舊雲,五枚,洗大棗四枚,擘芒消二兩上八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內芒消,更煮微沸,溫分再服,不解更作。273、傷寒十三日,過經譫語者,以有熱也,當以湯下之。若小便利者,大便當硬,而反下利,脈調和者,知醫以丸藥下之,非其治也。若自下利者,脈當微厥,今反和者,此為內實也,屬調胃承氣湯證。三十三。用前第九方。274、傷寒八九日,下之胸滿煩驚,小便不利,譫語,一身盡重,不可轉側者,屬柴胡加龍骨牡蠣湯。方三十四。柴胡四兩龍骨一兩半黃芩一兩半生薑一兩半,切鉛丹一兩半人參一兩半桂枝一兩半,去皮茯苓一兩半半夏二合半,洗大黃二兩牡蠣一兩半,熬大棗六枚,擘上十二味,以水八升,煮取四升,內大黃,切如棋子,更煮一兩沸,去滓,溫服一升。本雲柴胡湯,今加龍骨等。275、火逆下之,因燒針煩躁者,屬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方三十五。桂枝一兩,去皮甘草二兩,炙龍骨二兩牡蠣二兩,熬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滓,溫服八合,日三服。276、太陽病,脈浮而動數,浮則為風,數則為熱,動則為痛,數則為虛。頭痛發熱,微盜汗出,而反惡寒者,表未解也。醫反下之,動數變遲,膈內拒痛,一雲,頭痛即眩。胃中空虛,客氣動膈,短氣躁煩,心中懊,陽氣內陷,心下因硬,則為結胸,屬大陷胸湯證。若不結胸,但頭汗出,餘處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身必發黃。三十六。用前第十方。277、傷寒五六日,嘔而發熱者,柴胡湯證具,而以他藥下之,柴胡證仍在者,複與柴胡湯。此雖已下之,不為逆,必蒸蒸而振,卻發熱汗出而解。若心下滿而硬痛者,此為結胸也,大陷胸湯主之,用前方。但滿而不痛者,此為痞,柴胡不中與之,屬半夏瀉心湯。方三十七。半夏半升,洗黃芩三兩幹薑三兩人參三兩甘草三兩,炙黃連一兩大棗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鬥,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278、本以下之,故心下痞,與瀉心湯。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煩,小便不利者,屬五苓散。方三十八。一方雲,忍之下日乃愈。豬苓十八銖,去黑皮白術十八銖茯苓十八銖澤瀉一兩六銖桂心半兩,去皮上五味,為散,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飲暖水,汗出愈。279、傷寒中風,醫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數十行,穀不化,腹中雷鳴,心下痞硬而滿,幹嘔,心煩不得安。醫見心下痞,謂病不盡,複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結熱,但以胃中虛,客氣上逆,故使硬也。屬甘草瀉心湯。方三十九。甘草四兩,炙黃芩三兩幹薑三兩半夏半升,洗大棗十二枚,擘黃連一兩上六味,以水一鬥,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有人參。見第四卷中280、傷寒服湯藥,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瀉心湯已,複以他藥下之,利不止。醫以理中與之,利益甚。理中,理中焦,此利在下焦,屬赤石脂禹餘糧湯。複不止者,當利其小便。方四十。赤石脂一斤,碎太一禹餘糧一斤,碎。上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281、太陽病,外證未除,而數下之,遂協熱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裏不解者,屬桂枝人參湯。方四十一。桂枝四兩,別切,去皮甘草四兩,炙白術三兩人參三兩幹薑三兩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煮四味,取五升,內桂,更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再夜一服。282、下後,不可更行桂枝湯,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屬麻黃杏子甘草石膏湯。方四十二。麻黃四兩,去節杏仁五十個,去皮尖。甘草二兩,炙石膏半斤,碎上四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本雲,黃耳杯。283、陽明病,下之,其外有熱,手足溫,不結胸,心中懊,饑不能食,但頭汗出者,屬梔子豉湯證。四十三。用前第七初方。284、傷寒吐後,腹脹滿者,屬調胃承氣湯證。四十四。用前第九方。285、病人無表裏證,發熱七八日,脈雖浮數者,可下之。假令已下,脈數不解,今熱則消穀喜饑,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瘀血,屬抵當湯。方四十五。大黃三兩,酒洗桃仁二十枚,去皮尖水蛭三十枚,熬虻蟲去翅足,三十枚,熬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不下更服。286、本太陽病,醫反下之,因爾腹滿時痛者,屬太陰也,屬桂枝加芍藥湯。方四十六。桂枝三兩,去皮芍藥六兩甘草二兩,炙大棗十二枚,擘生薑三兩,切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本雲,桂枝湯,今加芍藥。287、傷寒六七日,大下,寸脈沉而遲,手足厥逆,下部脈不至,喉咽不利,唾膿血,泄利不止者,為難治,屬麻黃升麻湯。方四十七。麻黃二兩半。支節升麻一兩六銖當歸一兩六銖知母十八銖黃苓十八銖萎蕤十八銖,一作菖蒲芍藥六銖天門冬六銖,去心桂枝六銖,去皮茯苓六銖甘草六銖,炙百膏六銖,碎,綿裹白術六銖幹薑六銖上十四味,以水一鬥,先煮麻黃一兩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相去如炊三斗米頃令盡,汗出愈。288、傷寒本自寒下,醫複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屬幹薑黃芩黃連人參湯。方四十八。幹薑黃芩黃連人參各三兩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再服。

 

〔譯文〕

   216、同《辨脈篇》22條。217、同《辨脈篇》25218、同《太陽篇》16條上半節。219、同《太陽篇》49條。220、同《太陽篇》58條。221、同《太陽篇》59條。222、同《太陽篇》60條。223、同《太陽篇》90條。224、同《太陽篇》93條。225、同《太陽篇》98條。226、同《太陽篇》139條。227、同《太陽篇》140條。228、同《太陽篇》150條。229、同《太陽篇》151條。230、同《太陽篇》160條。231、同《陽明篇》194條。232、同《陽明篇》195條。233、凡病屬陽氣亢盛的發熱,用攻下法就會引起大便硬結;出汗多的,用峻藥發汗也會引起大便硬結。234、同《陽明篇》244條上半節。235、同《太陰篇》273條。236、同《厥陰篇》380條。237、同《霍亂篇》391條。238、同《太陽篇》153條。239、同《太陽篇》23條。240、同《太陽篇》28條。241、同《太陽篇》45條。242、同《太陽篇》61條。243、同《太陽篇》67條。244、同《太陽篇》69條。245、同《太陽篇》76條下半節。246、同《太陽篇》77條。247、同《太陽篇》123條。248、同《太陽篇》137條。249、同《太陽篇》147條。250、同《太陽篇》161條。251、同《太陽篇》164條。252、同《太陽篇》168條。253、同《陽明篇》212條。254、同《陽明篇》219條上半節。255、同《陽明篇》219條下半節。256、同《陽明篇》221條。257、同《陽明篇》238條。258、同《陽明篇》250條。259、同《厥陰篇》354條。260、同《太陽篇》15條。261、同《太陽篇》21條。262、同《太陽篇》22條。263、同《太陽篇》34條。264、同《太陽篇》43條。265、同《太陽篇》56條。266、同《太陽篇》78條。267、同《太陽篇》79條。268、同《太陽篇》80條。269、同《太陽篇》81條。270、同《太陽篇》91條。271、同《太陽篇》103條。272、同《太陽篇》104條。273、同《太陽篇》105條。274、同《太陽篇》107條。275、同《太陽篇》118條。276、同《太陽篇》134條。277、同《太陽篇》149條。278、同《太陽篇》156條。279、同《太陽篇》158條。280、同《太陽篇》159條。281、同《太陽篇》163條。282、同《太陽篇》162條。283、同《陽明篇》228條。284、同《陽明篇》249條。285、同《陽明篇》257條。286、同《太陰篇》279條上半節。287、同《厥陰篇》357條。288、同《厥陰篇》359條。

   東漢與今劑量折算表東漢

   (西元25220)折合今公制一銖0.58一兩

   (24銖為兩)13.92一斤

   (16為斤)222.72。一方寸匕

   (正方一寸的方形藥匙)草木藥末約合1,金石藥末約合2。一錢匕

   (以五銖錢幣取藥末不散落為度)草木藥末約合2,金石藥末約合4。一合19.81毫升一升

   (10合為升)198.1毫升一鬥

   (10為鬥)1981.0毫升一尺23.04釐米(本劑量折算表,以《中醫大辭典·方劑分冊》為依據)按:《傷寒論》方劑多數為一劑藥煎好後均分成三次服用,據此,其一劑藥大致相當於現在用的三劑藥。因此,在實際運用時,除按上表折算處,還須再除以13(一劑分三服)12(一劑分二服),這樣才與現在一付藥相吻合。

   〔方劑趣記圖解〕

 

生脈散

   金·李杲《內外傷辨惑論》趣

   記甥賣五冬參

   生脈()五味子冬麥參人

   【組成】3味:五味子6麥冬15人參10

   【用法】水煎服。

   【功效】益氣生津,養心生脈。

   【主治】暑熱汗多,耗氣傷液,體倦氣短,咽幹口渴,脈虛細;或久咳肺虛,嗆咳少痰,氣短自汗,口乾舌燥,苔薄少津;或四肢厥逆,脈虛數或虛細。

   現常用於搶救急性心肌梗死、休克等危重病症;同時以本方加減用以治療肺結核、糖尿病、功能性低熱、暑病多汗、久病後屬氣陰兩傷者。

   【注意】外邪未解,或暑病熱盛,津未傷者,忌用。

 

〔本卷表解〕

   內容症狀方劑發汗吐下後病的各種症狀及治法服桂枝湯,仍頭項強痛,翕翕發熱,無汗,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桂枝去桂加茯苓白術湯下之後,複發汗,晝日煩躁不得眠,夜而安靜,不嘔,不渴,脈沉微,身無大熱幹姜附子湯傷寒若吐若下後,心下逆滿,氣上沖胸,起則頭眩,脈沉緊。發汗則動經茯苓桂枝白術甘草湯發汗若下之後,病仍不解,煩躁茯苓四逆湯發汗吐下後,虛煩不得眠,若劇,必反覆顛倒,心中懊((NE04A))梔子豉湯發汗若下之,而煩熱胸中窒梔子豉湯傷寒若吐下後,七八日不解,熱結在裏,表裏俱熱,時時惡風,大渴,舌上乾燥而煩白虎加人參湯譫語遺尿,發汗則譫語,下之則額上生汗,若手足逆冷,自汗出白虎湯太陽病,若吐若小若發汗,微煩,小便數,大便因硬小承氣湯大汗,若大下而厥冷四逆湯太陽病,下之後,脈促胸滿桂枝去芍藥湯傷寒下後,心煩腹滿,臥起不安梔子厚朴湯

   〔名醫醫案〕

   中暑

   病者:吳氏婦,年40歲,夫業商,住宿遷洋河鎮。

   病名:中暑。

   原因:妊娠六個月,平素陰虧,肝陽易動,中暑風後,兩目忽然不見。本鎮諸醫,只知保胎,不知治病,病遂劇變。

   症候:雙目如盲,寒熱胸痞,繼即肝風大動,手足抽搐,不省人事,咬牙嚼舌,面赤吐血。

   診斷:脈大無倫,時有促象,舌青。隨即警告病家曰:胎已不何,系為邪火灼傷,只能專顧妊婦,但得病熱轉機,腐胎自落,不足慮也。

   療法:先以毛珀四分,研入六一散四錢中,開水澄清調服,通靈人心,衝開惡血,保存元神。服後肝火即熄,隨立將本廉顧之方,以挽救之。

   處方:磨犀角三分,磨羚羊五分,天竺黃三錢,益元散三錢(包煎),整寸冬三錢,生杭芍三錢,元武板六錢,生鱉甲六錢,左牡蠣六錢(生打),阿膠珠二錢,鮮石斛四錢。

   效果:因牙關時開時閉,灌藥不易,只能零星時服。次日復診,熱退人省,兩目能見,諸恙大減。于前方減犀羚不用,加生地、元參、麻仁,再服三帖,朽胎已落,產婦無苦。後二日,忽吐鮮血三口,心中憎辣,神魂搖搖,不能自主。詢知因守俗例,產後必服砂糖胡椒水,以下惡血。隨告病家,時際長夏,況在陰虛風動之體,厥脫堪虞,不俟終日,改服童便,去瘀生新,清熱養陰,隨開大定風珠與服,舌上吹以錫類散,接服多劑甘寒,二旬乃痊。

   廉按:病因中暑,諸醫不知去病以保孕,反因保孕以環胎,凡專門產科,不通內科感症病理者,此誤比比皆然。血熱動風,腐毒上沖,陡發子痼,兩目如盲,舌色轉青,脈促,病勢危險極矣。此時急下其腐胎為第一法,當用桃仁承氣去桂,加羚角、淮牛膝,直達子宮以急攻之。但用血珀合益元通竅消暑,猶恐緩不濟急,惟次方用大劑潛鎮清化,標本兼顧,雖尚有效力,然必至三劑而朽胎始落,僥倖成功,病家亦已大受虛驚矣。此案可為專科而不通內科者炯戒。

 

暑熱

   周某,丙子七月暑熱內蘊,入房冒風,遂病身熱,腹滿便泄,溲少,脘悶,渴飲不多,有汗。初以針刺,疑痧證也;迨半月,疹((NE04F))隱約,脈襦數,苔薄。

   辨證:邪襲厥陰,氣失歸宿。

   治法:清暑達邪,緩肝降濁通水。

   方藥:豆豉,黑山梔,荷葉梗,通草,益元散,赤豬苓,澤瀉,橘核,楂肉(赤砂糖三錢炒炙),醋炒青皮,香櫞(醋炒),玄胡 (醋炒),鼠矢,薏仁,戊己丸。

   黃土,楮葉煎代水。

   另郁金、九節菖蒲、血珀、雄精、車前子,研末服。

   二劑,便泄減至二次,疹((NE04F))均達,熱減,脹滿退,腹痛輕。

   復診:少腹痛泄減,略布紅((NE04F)),腹鼓亦減。暑熱蘊濁,還防留戀。

   益元散,綠豆衣,豆卷,連翹,赤苓神,木通,澤瀉,鼠矢,楂炭,小朴,雅連,橘核,薏仁,青皮,夜明砂。

   服二劑,輕減輟藥,便溏又作,改加車前,戊己丸,漸安。

   〔歌訣〕

   通脈四逆加豬膽汁湯

   霍亂吐止利已無,脈微肢厥冷汗出;

   草附幹姜回陽氣,陰竭急加膽汁扶。

 

組成:炙甘草、幹薑、附子、豬膽汁。

   功效:回陽救逆,益陰和陽。

   主治:少陰陽虛格陽陰損證。頻繁吐利後,無物可吐且無物可下,伴見汗出而厥,四肢拘急,脈微欲絕。

   臨床運用:本方可用於治療休克、心力衰竭、急慢性腎功能衰竭、風濕性關節炎、急慢性胃腸炎等屬上述證機者。

   提示:本方有抗休克、鎮靜、鎮痛解熱、抗炎、對腎上腺皮質功能的影響等作用。

 

四逆加人參湯

   四逆加味人參湯,惡寒脈微同血亡;

   薑附參草同煎入,益氣生津並回陽。

 

組成:炙甘草、附子、幹薑、人參。

   功效:回陽救逆,益氣生津。

   主治:心腎陽虛陰損證。頻繁吐利後利止,惡寒而脈微。

   臨床運用:臨床上主要應用於風濕性心臟病、肺源性心臟病、冠心病、心肌缺血、心肌梗死、急性腸胃炎過度吐瀉之休克、肝昏迷等屬上述證機者。

   提示:本方有強心、抗休克、耐缺氧等作用。

   (完)

 

www.bwo.com.cn

BWO智慧手機中文網

winking製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