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黃牡丹皮湯之腹證:

仲景謂小腹腫痞。東洞翁以本方治臍下有結毒,按之則痛,及便膿血者為定義,臍下部有凝塊,或有堅塊,按之則疼痛者,即本方腹證也。然係故恩師和田先生之創見,故余從而實驗之,如前說者,比較的稀有,而對於盲腸或闌尾部之左側腹部各有一個之凝塊或堅塊,按之則疼痛者,為反多,故合此二說,以為本方之腹證。苟見此腹證時,不問為闌尾炎或其他如何之病證,均當以本方治之。而大黃牡丹皮湯去芒硝加薏苡仁方之凝塊或堅塊之堅度,比較的稍弱,大黃牡丹皮湯去大黃芒硝加薏苡仁方,為尤弱也。

先輩之論說治驗:

《產育保慶》曰:「牡丹皮散﹝求真按:『此即本方也』﹞,治產後血暈,悶絕狼狽。若口噤﹝difficult_to_open_the_mouth﹞者,則拗開灌之,必有效。方後曰:『欲產者,先煎下,以備緩急。』」

《方機》本方主治曰:「腹癰,按之即痛,時時發熱,自汗出,復惡寒者。腹中有堅塊,經水不順者。腹脹滿如鼓,而生青筋,或腫而小便不利者。小腹有堅塊,小便淋瀝者。」

《建殊錄》曰:「一老人年八十餘,嘗以賣藥出入先生家。數日不來,使人問之,謝曰:『因病慍鬱,故不出。』隔數日,復問之,臍上發癰,徑九寸許,正氣乏絕,邪熱如熾。先生憫其貧困,無力服藥,使飲大黃牡丹皮湯及伯州散。數日,膿盡肉生,矍鑠能行。」

一人素剛強,臍下發癰,瘍醫治之無效,乃自用刀剜之,且灸其上,汁出而愈。然按之如硬石,亦無痛苦。之東都,經道諏訪,浴於溫泉,即大痛不可忍,於是再剜之,並灸其上數十壯,自以為初剜猶淺,其根未盡也,少焉而腸燒爛,血水進出。然能食,食則清穀出,故常以綿縈其腹。先生診之,作大黃牡丹皮湯及伯州散使飲之,數日痊癒。

求真按:「此證,即小腸腹壁。以本方及伯州散能速療之,可知中藥方內服之奇效矣。」

《成績錄》曰:「一婦人腹痛,十有三年,諸藥無效,小腹硬結,與大黃牡丹皮湯後,數日下如碗狀者,割碎視之,有牛蒡根一撮。問之,答曰:『十餘年前,食牛蒡所傷,遂發腹痛而至今,後不復食牛蒡矣。』下後腹痛乃已,食牛蒡如故。」

一婦人,患鼓脹者三年,百治不效,乃棄置而不治者數月。後聞先生有起廢排痼之術,來求診治。其腹脹大,現青筋,不能行步,使服大黃牡丹湯,旬餘,小便通快。經一月許,舊疴如失。

一婦人,患鼓脹已五年,脹勢最甚,治之無效,乃請先生。先生診之曰:「非不治證也,然已成痼疾,非久服藥,則病必不除,敢從否?」婦人諾。乃使服大黃牡丹湯,十餘日,小便通快。續服數帖,隨服隨減,進前方數十日,疾去如平日。

一婦人,腹滿八九日,飲食如故,小便自利,色如柏汁,請先生治。診之曰:「此瘀血也。」與大黃牡丹湯,十日許,下赤白穢物,益進前方,遂下如魚腸狀者數枚,腹滿漸減,經三十餘日,諸患悉退。

一商人,年三十許,腹大滿,四肢枯燥,眾醫療之,歲餘,無寸效。請先生治,診之,作大黃牡丹湯與之,兼用夷法丸。穢物下,腹滿減,終復常。

一婦人,年甫十九,已八月經水不來,大便不通,小便自調,飲食如故,時腹自痛,至十一月,大便始一通,他無所苦。醫時與下劑,則大便少通。明年自春至夏,大便僅一次,經水亦少來。至七月下旬,請先生治。診之腹軟弱,小腹突兀如有物狀,按之即痛,與大黃牡丹湯,一月許,諸證盡治。

求真按:「腹軟弱,小腹突兀有物,按之即痛者,為小腹腫痞之變態,是亦本方所主治也。余嘗遇斯證,投以此方,腹劇痛後,塊物脫落,而得速效。」

《古方便覽》本方條曰:「有一男子,患風毒腫,愈後瘡口未收而出水,後腳攣急,疼痛不可忍,余用此方,痛除,瘡口亦痊癒。」

一女子,十四歲,初發左腿腫毒,潰後,餘毒不消,膿汁淋漓不瘥,腳強直如棒,不能登廁已有六年。諸醫不能療,求余治,即作此方使飲之,時時以虎黛丸攻之,兩月餘,痊癒。

求真按:「余曾治一十六歲女子,左股關節疼痛強直,發赤腫脹,煩痛不可按,歷訪諸大學名家,年餘無寸效。因其腹證,與大柴胡加石膏湯、大黃牡丹皮湯、桃核承氣湯之合方,兼用黃解丸,數月痊癒,唯左腳稍短縮,行時微跛耳。」

一男子,患熱病,大半愈後,一日,腹大滿,臍旁如刺,與此方三劑而愈。

《方輿輗》曰:「瓜子仁湯﹝求真按:『此即大黃牡丹皮湯去大黃芒硝加薏苡仁方也』﹞,治產後惡露,或經行瘀血作痛,或作腸癰者。此方《千金》第二十三卷名腸癰湯,腹中痛,煩痛不安,或脹滿,飲食不下,小便澀,此病多是腸癰,人多不識。或婦人產後虛熱者,多為此病。縱非癰疽,便服此方,無損也。」

「大黃牡丹皮湯,脈遲緊者,膿未成,可下之;脈洪數者,膿已成,不可下也」四句,示大法也。然臨證者,無界限可劃,是以方後再云「有膿當下,無膿當下血」,此是活用大黃牡丹湯之意也。痢,經日下膿血或如魚腦髓之惡物者,可用大黃牡丹湯。蓋此惡物留於腸胃,腸胃面之皮肉為熱毒糜爛腐敗而下﹝求真按:「如下魚腦髓者,雖由於有持氏說之機轉,然多瘀血乘機自發也」﹞,畢竟為腸癰之類,故以治腸癰之法治之為妙,此為奧村翁發千載所未發之理。今雖舉一大黃牡丹方,然瓜子仁湯、排膿散、薏苡附子敗醬散等,亦可參酌用之。

《生生堂治驗》曰:「一男子二十一歲,一日更衣,忽腹痛,四肢急縮,不能屈伸。家人聞其悶呼,就觀之,昏絕而四肢厥,即扶之,臥於室內,延醫針灸,徐徐厥回,脈應,腹復進痛,悶呼不忍聞,肛門脫出,即下如腐爛魚腸者,雜以膿血,心中懊,飲食不能下咽。醫謂噤口痢,療之數日。時聞先生多奇術,使人迎先生往。診之,脈遲而實,按之闔腹盡痛,至於臍下,則撓屈拗悶,曰其痛不堪,先生曰:『腸癰也。』先漬食於冷水,使食之,病者鼓舌盡一盂,因與大黃牡丹皮湯,五六日,痊癒。」

→【﹝忄農﹞:音,ㄋㄠˇ。意:古同「惱」。】

一婦人,年三十許,有奇疾,後竅閉塞不通,大便卻由前陰泄,如是者旬許,腰腹陣痛,而大煩悶,於是燥屎初通,前陰泄止。嗣後周年又發,患十餘年。百方醫治,形容日羸,神氣甚乏。師診之,脈數無力,按其臍下,即有粘屎自前陰出,再按之,有一塊應手。師問曰:「月事不行者幾年矣?」曰:「十餘年矣。」先與大黃牡丹皮湯緩緩下之,佐以龍門丸瀉之者,月一次,由是前後得所。經數旬,自謂曰:「余有牡痔,方臨廁,即痛不可忍。」師視之,肛旁有如指頭者,以藥線截治之,仍服前方一年許,塊亦自消。

求真按:「是直腸痔也。」

《麻疹一哈》曰:「一女子,年二十許,疹後經十四五日,鼻內生息肉,如赤小豆粒大,五六十日不愈,醫疑為梅毒,用藥不知,更請余治。按腹狀,臍腹有塊如盤,按之堅硬,腰腳酸痛,小便淋瀝,大便難,經水不利。因作大黃牡丹湯使飲之。約百日許,大便下利二三行,經利以多,息肉徐消,鼻內復故,諸證自寧。」

求真按:「雖局部精診,然亦不可不顧及其腹內,耳鼻科醫以為何如?」

《方伎雜志》曰:「一婦人,經水不來已三四月,一醫以為妊娠。至五月,皆以為孕,而施鎮帶等。至十一月,無產氣,乞診於余。余詳診之,腹狀雖如孕樣,然非妊娠,因經閉也。夫婦大驚,乞藥。乃與大黃牡丹皮湯,日四服,四五日,下紫血、衃血頗多。二十日許,血止腹狀如常。翌月,月經來。後受孕,舉一子,無瘀血。因先已下盡故也。」

《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大黃牡丹皮湯,治諸癰疽,疔毒,下疳,便毒,淋疾,痔疾,臟毒,瘰癧﹝Scrofula﹞,流注,陳久疥癬,結毒,痿瘡,無名惡瘡,膿血不盡,腹中凝閉,或有塊,二便不利者。隨證兼用伯州散、七寶丸、十乾丸等,或以七寶、十乾,如法用之。其間暫停湯藥,或用薰藥,用畢,咽口腐爛甚者,宜用瀉心湯、調胃承氣湯等,可以疏滌殘毒,且用含漱劑為佳。治產後惡露不下,小便不利,血水壅遏,少腹滿痛,通身浮腫,大便難者。又產後惡露不盡,過數日,寒熱交作,脈數急,小腹或腰髀痛劇者,將發癰之兆也。能審病機,可早以此方下之。已潰膿者,亦宜此方。治經水不調,赤白帶下,赤白痢疾,小腹凝結,小便赤澀,或有水氣者。」

福井楓亨疝氣八味方條曰:「此方多用於小腹以下病。夫寒疝之目的,繞臍痛,此證本因水氣與瘀血而作痛之病名也。實證者,臍下及腳攣急,陰囊腫或痛,婦人有腰痛等證,可用此方。又小腹有瘀血塊,而腳攣急,如寒疝形者。或婦人引陰門,時時作痛,或陰中突出者。又可用於腸癰等證。此方之立意,自大黃牡丹皮湯中,取牡丹皮、大黃、桃仁,牡丹五積散中之桂枝,《本事方》無憂散中之牽牛、木通,四烏湯及烏沉散中之烏藥,用烏藥,所以溫肉順氣也,又用延胡以和瘀血之痛,共八味而成。若腹痛者,用莪朮,難用將者,去之,而名疝氣七味方。夫牽牛比大戟、甘遂之藥力不劇,用於小腹以下痛者,有速效。」

求真按:「福井氏以為自制此方,附加種種理由,其實活用仲景方也。若能活用大黃牡丹皮湯及其去加方,或合用桃核承氣湯、桂枝茯苓丸、當歸芍藥散中之一方,則無此方之必要。故可知其適應證即為上列諸方或合方之適應證也。」

《勿誤藥室方函口訣》大黃牡丹皮湯條曰:「此方雖用於腸癰潰膿以前之藥,然其方與桃核承氣湯相似,故先輩運用於瘀血衝逆。凡桃核承氣證,小便不利者宜此方,其他用於內痔、毒淋、便毒有效,皆因排血利尿之功故也。又痢疾下如魚腦者,用此方即奏效。若虛者,宜駐車丸之類,凡痢疾久不痊,腸胃腐爛,下赤白者,為後藤艮山之發明。奧村良築本其說,陽證用此方,陰證用薏苡敗醬散,而即愈云,可謂自古未有之新發明也。」

同書腸癰湯條下曰:「此方因腸癰用大黃牡丹湯等攻下之後,精氣虛敗,四肢無力,餘毒未解,腹痛淋漓不已者。因是可運用於肺癰之虛證,臭膿未已,面色萎黃者。又如後藤艮山說,痢疾可與腸癰同治,故有用於痢後餘毒不盡者。又婦人帶下證,疼痛不已,睡臥不安,已經數日,亦有與腸癰一揆而用之者。故靈機活法,存乎其人耳。」

經筋醫理探源(永康堂‧張老師);Prof.Chang,Chen-Yi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