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桂枝湯之注釋:

傷寒六七日,發熱,微惡寒,肢節煩疼,微嘔,心下支結,外證未去者,柴胡桂枝湯主之。(《傷寒論》)

【註】

本條之病證,是太陽桂枝湯證未去,已轉入少陽,與小柴胡湯證合併矣,故用桂枝湯與小柴胡湯之合方。如本方者,發熱微惡寒證,即二方證之相交錯者。凡傷寒經過六七日頃,為從太陽轉入少陽之時期。適此時,若完全轉入少陽,更不帶表證時,當往來寒熱,但本條病證已轉入少陽,尚未離表證,而桂枝湯證依然,故不往來寒熱,而為發熱微惡寒也。肢節煩疼者,四肢關節劇痛之意,以桂枝湯證為主也。微嘔者,為桂枝湯證之乾嘔與小柴胡湯證心煩喜嘔之合併者。心下支結,心下痞硬之帶急迫者。而本條云心下支結,不云胸脅苦滿者,此係省略法,非無此證之意也。

發汗多,亡陽譫語者,不可下,與柴胡桂枝湯,和其榮衛,以通津液,後自愈。(《傷寒論》)

【註】

謂發汗過多,為亡失體液。至於譫語者,不可瀉下,當與本方,調和血液、淋巴,且使疏通,則自愈也。不可下云者,恐或以此譫語,誤認為陽明胃實證而用大小承氣湯等下劑,故誡之也。

尾臺氏《類聚方廣義》本方條云:「發汗多,亡陽譫語云云,是稟賦脆薄之人或見斯證,與表虛裡實之譫語相似而不同,宜審其證以施治。若屬表虛裡實者,宜選用調胃及大小承氣湯。此說可從。」

《外臺》柴胡桂枝湯方,治心腹卒中痛者。(《金匱要略》)

【註】卒中痛者,突然疼痛之意也。

柴胡桂枝湯方

桂枝、黃芩、人參、芍藥、生薑、大棗各3克,甘草2.2克,半夏6.5克,柴胡8.5克。

煎法用法同前。

柴胡桂枝加石膏湯方

前方中加石膏20~100克。煎法用法同前。

【主治】治柴胡桂枝湯證而兼石膏證者,用本方自余始。

先輩之論說:

《傷寒緒論》曰:「傷寒,若脈浮緊而潮熱盜汗,則柴胡桂枝湯。」

求真按:「本方治脈浮弱者,但不能治浮緊。」

《三因方》曰:「柴胡加桂湯(余曰:『是即本方也』)治少陽傷風四五日,身熱惡風,頸項強,脅下滿,手足溫,口苦而渴,自汗,其脈陽浮陰弦者。」

《傷寒六書》曰:「陽明病,脈浮而緊,必潮熱,發作有時。但脈浮,必盜汗出,柴胡桂枝湯。」

《仁齋直指方》曰:「柴胡桂枝湯,腹中左右上下動氣築觸,不可汗下,用此湯。」

求真按:「此說但可供參考,不可妄信。」

《證治準繩》曰:「柴胡桂枝湯,治瘧,身熱,汗多者。」

求真按:「瘧疾身熱汗多者,有石膏劑證也,不可混同。」

東洞翁本方定義曰:「柴胡桂枝湯,治小柴胡湯、桂枝湯之二方證相合者。」

求真按:「此說是也,足以為本方之定義。」

《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發汗期已失,胸脅滿而嘔,頭疼身痛,往來寒熱,累日不愈,心下支撐,飲食不進者,或汗下後,病猶未解,亦不增重,但熱氣纏繞不去,胸滿微惡寒,嘔而不欲食,過數日,若愈,若不愈者,間亦有之。當其發熱期之初,宜用此方,重覆取汗。」

求真按:「稟賦薄弱之人患感冒時,往往發生此證,非必誤治而後然也。」

婦人無故憎寒壯熱,頭痛眩暈,心下支結,嘔吐噁心,肢體酸軟,或麻痹鬱鬱,惡於對人,或頻頻欠伸者,俗謂之血道,宜服此方,或兼瀉心湯。

求真按:「此證恐宜用小柴胡湯、桂枝茯苓丸之合方,或本方兼用瀉心湯(三黃丸),或本方兼用黃連解毒湯(黃解丸)為宜。蓋婦人之疾病,每有原因不明者,多由於瘀血。今將合方與本方之關係,列圖於下。」

10-柴胡桂枝湯之注釋:                                                                       

小柴胡湯方

柴胡

柴胡桂枝湯方

治疝家腰腹拘急,痛連胸脅,寒熱休作,心下痞硬而嘔者。

求真按:「是仲景之所謂心腹卒中痛也,附以現代的病名,即熱性腸疝痛是也。」

《勿誤藥室方函口訣》本方條曰:「此方世醫雖為風藥之套方,然尚不誤,而以結胸之類證心下支結為目的之藥也。因有表證之殘餘,故用桂枝也(求真按:『雖非我藥之套方,然非無風味也』)。《金匱》有用於寒疝腹痛,即今之所謂疝氣者。又腸癰將生,腹部一面拘急,肋下牽強,其熱狀似傷寒而非者,宜此方(求真按:『不僅闌尾炎初期之腹痛有效,其經過中用大黃牡丹皮湯等便反不通,而腹痛、噁心、嘔吐、上衝、發熱者,與之有速效。然此不過為一時的處置,即鎮痛後,亦可復與本方也』)。又世醫用此方,適當《傷寒蘊要》之柴葛解肌湯,即小柴胡湯加葛根芍藥者是也(求真按:『感冒時,有時用柴胡桂枝湯,有用小柴胡湯加葛根、芍藥,即桂枝加葛根湯、小柴胡湯合方之機會。又如上述,可用葛根湯、小柴胡湯合方等,則不可預為肯定者也』)。又此方加大黃,用於婦人心下支結而經閉者,是奧道逸法眼之經驗也(求真按:『此證宜用小柴胡湯、桂枝茯苓丸之合方。若有大黃證,則更加之為佳』)。」

《溫知堂雜著》曰:「風濕,肢節痛疼者,柴桂加蒼朮,有效者多,不必拘於風濕門諸方也。初起多宜葛根加蒼朮者,烏、附、當、麻之類無效者,大抵宜此方。蓋柴胡桂枝湯條有肢節煩疼,外證未去者為目的故也。近來余屢以此方得奇效。」

求真按:「此證用柴胡桂枝湯加石膏,或用小柴胡加石膏湯與桂枝茯苓丸之合方,屢得奇效。」

 

經筋醫理探源(永康堂‧張老師);Prof.Chang,Chen-Yi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