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厥論篇》 第四十五①

  ①《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在第五卷。』

黃帝問曰:『厥之寒熱者何也①?』

岐伯對曰:『陽氣衰于下則為寒厥,陰氣衰于下則為熱厥②。』

帝曰:『熱厥之為熱也,必起于足下者,何也③?』

岐伯曰:『陽氣起于足五指之表,陰脈者集于足下而聚于足心,故陽氣勝則足下熱也④。』

  ①厥,謂氣逆上也,出謬傳為腳氣廣飾方論焉。

  ②陽,謂足之三陽脈。陰,謂足之三陰脈。下,謂足也。

  ③陽主外,而厥在內,故問之。

  ④大約而言之,足太陽脈出于足小指之端外側,足少陽脈出于足小指次指之端,足陽明脈出于足中指及大指之端,并循足陽而上。肝脾腎脈集于足下,聚于足心,陰弱故足下熱也。

  《新校正》云:『按《甲乙經》,陽氣「起于足」作「走于足」。「起」當作「走」。』

帝曰:『寒厥之為寒也,必從五指而上于膝者,何也①?』

岐伯曰:『陰氣起于五指之裏,集于膝下而聚于膝上,故陰氣勝則從五指至膝上寒,其寒也不從外,皆從內也②。』

  ①陰主內而厥在外,故問之。

  ②亦大約而言之也。足太陰脈起于足大趾之端內側,足厥陰脈起于足大趾之端三毛中,足少陰脈起于足小指之下,斜趣足心,并循足陰而上,循股陰,入腹,故云:『集于膝下而聚于膝之上也。』

帝曰:『寒厥何失而然也?』

岐伯曰:『前陰者,宗筋之所聚,太陰陽明之所合也①。春夏則陽氣多而陰氣少,秋冬則陰氣盛而陽氣衰②。此人者質壯,以秋冬奪于所用,下氣上爭,不能復,精氣溢下,邪氣因從之而上也③。氣因于中④,陽氣衰,不能滲營其經絡,陽氣日損,陰氣獨在,故手足為之寒也⑤。』

  ①宗筋俠齊,下合于陰器,故云:「前陰者,宗筋之所聚也。」太陰者脾脈,陽明者胃脈,脾胃之脈皆輔近宗筋,故云:「太陰陽明之所合。」

  《新校正》云:『按《甲乙經》「前陰者宗筋之所聚」作「厥陰者眾筋之所聚」,全元起云:「前陰者厥陰也。」與王注義異亦自一說。』

  ②此乃天之當道。

  ③質,謂形質也。奪于所用,謂多欲而奪其精氣也。

  ④《新校正》云:『按《甲乙經》「氣因于中」作「所中」。』

帝曰:『熱厥何如而然也①?』

岐伯曰:『酒入于胃,則絡脈滿而經脈虛,脾主為胃行其津液者也,陰氣虛則陽氣入,陽氣入,則胃不和,胃不和則精氣竭,精氣竭則不營其四支也②。此人必數醉,若飽以入房,氣聚于脾,中不得散,酒氣與榖氣相薄,熱盛于中,故熱徧于身,內熱而溺赤也。夫酒氣盛而慓悍,腎氣有衰,陽氣獨勝,故手足為之熱也③。』

  ①源其所由爾。

  ②前陰為太陰陽明之所合,故胃不和則精氣竭也,內精不足,故四支無氣以營之。

  ③醉飽入房,內亡精氣,中虛熱入,由是腎衰,陽盛陰虛,故熱生于手足也。

帝曰:『厥或令人腹滿,或令人暴不知人,或至半日遠至一日乃知人者,何也①?』

岐伯曰:『陰氣盛于上則下虛,下虛則腹脹滿,陽氣盛于上,則下氣重上,而邪氣逆,逆則陽氣亂,陽氣亂則不知人也②。』

  ①暴,猶卒也,言卒然冒悶不醒覺也。不知人,謂悶甚不知識人也,或謂屍厥。

  ②陰,謂足太陰氣也。

  《新校正》云:『按《甲乙經》「陽氣盛于上」五字,作「腹滿」二字,當從《甲乙經》之說。何以言之,別按《甲乙經》云:「陽脈下墜,陰脈上爭,發屍厥焉。」有陰氣盛于上,而又言陽氣盛于上,又按張仲景云:「少陰脈不至,腎氣微,少精血,奔氣促廹,上入胸鬲,宗氣反聚,血結心下,陽氣退下,熱歸陰股與陰相動,令身不仁,此為屍厥。」仲景言陽氣退下,則是陽氣不得盛于上,故知當從《甲乙經》也。又王注陰謂足太陰亦為未盡,按《繆刺論》云:「邪客于手足少陰、太陰足陽明之絡,此五絡皆會于耳中,上絡左角,五絡俱竭,令人身脈皆動而形無知,其狀若屍或曰屍厥焉。得專解陰為太陰也。」』

帝曰:『善。願聞六經脈之厥狀病能也①。』

岐伯曰:『巨陽之厥,則腫首,頭重,足不能行,發為眴僕②。陽明之厥,則癲疾欲走呼,腹滿不得臥,面赤而熱,妄見而妄言③。少陽之厥,則暴聾,頰腫而熱,脇痛,不可以運④。

→【䯒〔骨行〕:音,ㄏㄥˊ。】

  ①為前問解,故請備聞諸經厥也。

  ②巨陽,太陽也。足太陽脈起于目內眥,上額交巔上,其支別者,從巔至耳上角,其直行者,從巔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髆內,俠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屬膀胱,其支別者,從腰中下貫臀,入膕中,其支別者,從髆內左右別下貫胂,過髀樞,循髀外後廉,下合膕中,以下貫內,出外踝之後,循京骨至小指之端外側。由是厥逆外形斯證也。「腫」或作「踵」非。

→【腨﹝月耑﹞:音,ㄔㄨㄢˋ。腨:小腿肚。】

  ③足陽明脈起于鼻交頞中,下循鼻外,入上齒中,還出俠口,環脣,下交承漿,卻循頤後下廉,出大迎,循頰車,上耳前,過客主人,循髮際至額顱,其支別者,從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嚨,入缺盆,下鬲,屬胃,絡脾,其直行者,從缺盆下乳內廉,下俠齊,入氣街中,其支別者,起胃下口,循腹裏,下至氣街中而合,以下髀,抵伏兔,下入膝髕中,下循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內閒,其支別者,下膝三寸而別,以下入中指外閒,其支別者,跗上入大指閒出其端,故厥如是也。「癲」一為「巔」非。

→【䯒〔骨行〕:音,ㄏㄥˊ。】

  ④足少陽脈起于目銳眥,上抵頭角,下耳後,循頸行手少陽之前,至肩上交出手少陽之後,入缺盆,其支別者,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銳眥後,其支別者,目銳眥下大迎,合手少陽于,下加頰車,下頸,合缺盆,以下胸中,貫鬲,絡肝,屬膽,循脇裏出氣街,遶髦際,橫入髀厭中,其直行者,從缺盆下掖,循胸,過季脇,下合髀厭中,以下循髀陽,出膝外廉,下入外輔骨之前,直下抵絕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出小指次指之端,故厥如是。

→【〔出頁〕:音,ㄓㄨㄛˊ。意:目下曰

太陰之厥,則腹滿脹,後不利,不欲食,食則嘔,不得臥①。少陰之厥,則口乾,溺赤,腹滿,心痛②。厥陰之厥,則少腹腫痛,腹脹,涇溲不利,好臥,屈膝,陰縮腫,內熱③。盛則寫之,虛則補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④。

  ①足太陰脈起于大指之端,上膝股內前廉,入腹,屬脾,絡胃,上鬲,俠咽,連舌本,散舌下,其支別者,復從胃別,上鬲,注心中,故厥如是。

  ②足少陰脈,上股內後廉,貫脊,屬腎,絡膀胱,其直行者,從腎上貫肝鬲,入肺中,循喉嚨,俠舌本,其支別者,從肺出,絡心,注胸中,故厥如是。

  ③足厥陰脈去內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陰之後,上膕內廉,循股陰,入髦中,下環陰器,抵少腹,俠胃,屬肝,絡膽,上貫鬲,故厥如是矣。「胻內熱」一本云「胻外熱」,傳寫行書內外誤也。

  ④不盛不虛,謂邪氣未盛,真氣未虛,如是則以穴俞經法,留呼多少而取之。

太陰厥逆,急攣,心痛引腹,治主病者①。少陰厥逆,虛滿,嘔變,下泄清,治主病者②。厥陰厥逆,攣腰痛,虛滿,前閉,譫言③,治主病者④。三陰俱逆,不得前後,使人手足寒,三日死⑤。

  ①足太陰脈起于大指之端,循指內側,上內踝前廉,上內,循骨後,上膝股內前廉,入腹,其支別者,復從胃別,上鬲,注心中,故急攣,心痛引腹也。太陰之脈行,有左右候,其有過者,當發取之,故言治主病者。

  《新校正》云:『詳從太陰厥逆至篇末,《全元起本》在第九卷王氏移于此。』

→【腨﹝月耑﹞:音,ㄔㄨㄢˋ。腨:小腿肚。】

  ②以其脈從腎上貫肝鬲,入肺中,循喉嚨,故如是。

  ③《新校正》云:『按全元起云:「譫言者,氣虛獨言也。」』

  ④以其脈循股陰,入髦中,環陰器,復上循喉嚨之後,絡舌本,故如是。

  《新校正》云:『按《甲乙經》,厥陰之經不絡舌本,王氏注《刺熱篇》《刺腰痛篇》并此三注俱云絡舌本,又注《風論》《痺論》各不云絡舌本,王注自有異同,當以《甲乙經》為正。

  ⑤三陰絕,故三日死。

太陽厥逆,僵僕,嘔血,善衄,治主病者①。少陽厥逆,機關不利,機關不利者,腰不可以行,項不可以顧②。發腸癰不可治,驚者死③。陽明厥逆,喘欬,身熱,善驚,衄,嘔血④。手太陰厥逆,虛滿而欬,善嘔沫,治主病者⑤。手心主少陰厥逆,心痛引喉,身熱死,不可治⑥。手太陽厥逆,耳聾,泣出,項不可以顧,腰不可以俛仰,治主病者⑦。手陽明少陽厥逆,發喉痺,嗌腫,治主病者⑧。

  ①以其脈起目內眥,又循脊絡腦,故如是。

  ②以其脈循頸下,繞髦際,橫入髀厭中,故如是。

  ③足少陽脈貫鬲,絡肝,屬膽,循脇裏出氣街。發腸癰則經氣絕,故不可治,驚者死也。

  ④以其脈循喉嚨,入缺盆,下鬲,屬胃,絡脾,故如是。

  ⑤手太陰脈起于中焦,下絡大腸,還循胃口,上鬲屬肺,故如是。

  ⑥手心主脈起于胸中,出屬心包,手少陰脈其支別者,從心系上俠咽喉,故如是。

  ⑦手太陽脈支別者,從缺盆,循頸上頰,至目銳眥,卻入耳中,其支別者,從頰上抵鼻,至目內眥,故耳聾,泣出,項不可以顧也,腰不可以俛仰。脈不相應,恐古錯簡文。

→【〔出頁〕:音,ㄓㄨㄛˊ。意:目下曰

  ⑧手陽明脈支別者,從缺盆上頸,手少陽脈支別者,從膻中上出缺盆,上項,故如是。

  《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作「痙」。』

永康堂整體保健【Y.C.T】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