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素問鈔》 卷中之二 論治

 干戈甲胄以治亂也。禮樂教化以治治也。矢醴麋禦治人疾也。具治鈔。

帝曰:醫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

續:謂針石灸病毒藥導引按蹺也。)

皆愈,何也?

岐伯對曰:地勢使然也。

續:謂法天地生長收藏及高下燥濕之勢。

故東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魚鹽之地,海濱傍水,其民食魚而嗜鹹,皆安其處,美其食。魚者使人熱中,鹽者勝血,

續:魚發瘡熱中之信鹽發渴勝血之征。

故其民皆黑色疏理,其病皆為癰瘍,

續:血弱而熱故病癰瘍

其治宜砭石,

以石為針。

故砭石者,亦從東方來。

西方者,金玉之域,砂石之處,天地之所收引也。

續:引謂牽引使收斂

其民陵居而多風,水土剛強,其民不衣而褐薦,其民華食而脂肥,

續:褐毛布薦細草華謂鮮美蘇洛之類。

故邪不能傷其形體。其病生於內,

續:水土剛強飲食脂肥膚腠閉封血氣充實故邪不能傷也。內謂喜怒憂思恐及飲食男女之過甚也。

其治宜毒藥,

續:藥謂草木蟲魚鳥獸之類以能攻病故皆謂之毒。

故毒藥者,亦從西方來。

北方者,天地所閉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風寒冰冽,其民樂野處而乳食,臟寒生滿病,

中滿者瀉之於內其此之謂歟。

其治宜灸焫,

續:水寒冰冽故病臟寒火艾燒灼謂之灸

故灸焫者,亦從北方來。

南方者,天地所長養,陽之所盛處也。其地下,水土弱,霧露之所聚也。

續:地下水多故土弱而霧露聚。

其民嗜酸而食胕,

續:不芳香也。一作食魚

故其民皆致理而赤色,其病攣痹,

續:酸味收斂故人肉理密緻陽盛之處故色赤濕氣內薄熱氣外薄故病攣痹愚謂:亦因酸味收斂而病是也。

其治宜微鍼,

小針

故九鍼者,亦從南方來。

中央者,其地平以濕,天地之所以生萬物也。

續:法土德之用故生物眾

其民食雜而不勞,

續:四方輻輳萬物交歸故人食紛雜而不勞也。

故其病多痿厥寒熱,

續:濕氣在下故多病痿弱氣逆及寒熱也。經曰地之濕氣感則害人皮肉筋脈是也。

其治宜導引按蹻,

導引謂搖筋骨動肢節按謂抑按皮肉蹺謂捷舉手足

故導引按蹻者,亦從中央出也。

故聖人雜合以治,各得其所宜,

續:隨方而用各得其宜。

故治所以異,而病皆愈者,得病之情,知治之大體也。

異方宜論

善治者治皮毛,

止於始萌。

其次治肌膚,

救其已生

其次治筋脈,

攻其已病

其次治六腑,

治其已甚

其次治五臟。治五臟者,半死半生也。

續:治其已成可得半愈滑注:非謂醫者謂病家也。

病之始起也,可刺而已,

續:經微也。) 其盛可待衰而已續:

病盛取之毀傷真氣。

其盛可待衰而已。

續:邪輕者發揚去之

因其重而減之,

續:重者即減去之

因其衰而彰之。

因邪氣之衰而明正其惡以攻之也。

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

溫存也。氣味謂藥餌飲食之氣味也。

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

續:謂泄引也。

中滿者,瀉之於內;

內謂腹內瀉謂分消也。

其有邪者,漬形以為汗;其在皮者,汗而發之;

二汗則是一義然漬字輕發字重也。)

其慓悍者,按而收之;

疾悍利按之使收斂也。)

其實者,散而瀉之。

續:陽實則發散陰實則宣洩故下文雲。

審其陰陽,以別柔剛,陽病治陰,陰病治陽,

從陰引陽從陽引陰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亦同

定其血氣,各守其鄉。血實宜决之,

破決去也。

氣虛宜掣引之。掣讀為導導引則氣行調暢《陰陽應象論》

岐伯曰:夫上古作湯液,故為而弗服也,

續:但為備用而不服。

中古之世,道德稍衰,邪氣時至,服之萬全。

續:心猶近道故服用萬全

當今之世,必齊毒藥攻其中,鑱石鍼艾治其外也。

帝曰:形弊血盡而功不立者何?

曰:神不使也。

曰:何謂神不使?

曰:鍼石,道也。精神不進,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

愚謂:服藥至於形弊針艾至於血盡而醫之功尚不立蓋以病患神氣已衰雖有毒藥針莫能為之運用而驅遣也。故曰:神不使也。以藥非正氣不能營運針非正氣不能驅使。故曰:針石之道精神進志意治則病可愈若精神越志意散雖用針石病亦不愈。

今精壞神去,榮衛不可復收,何者?嗜欲無窮而憂患不止,精氣弛壞,榮泣衛除,故神去之而病不愈也。

續:精神者生之源營衛者氣之主氣主不輔生源復消神不內居病何能愈此可見神不使也。湯液醪醴論。

岐伯曰:中古之治病,至而治之。湯液十日,以去八風五痹之病。

八風八方之風東方來曰嬰兒風傷人外在筋絡內舍於肝南方來曰大弱風傷人外在脈內舍于心東南曰弱風傷人外在肌內舍於胃西南曰謀風傷人外在肉內舍於脾西方來曰別風傷人外在皮內舍於肺西北曰折風傷人外在手太陽脈內舍於小腸北方來曰大剛風傷人外在骨內舍於腎東北方曰凶風傷人外在腋脅內舍於大腸

○五痹者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以冬遇此為骨痹春遇此為筋痹夏遇此為脈痹至陰遇此為肌痹秋遇此為皮痹。

十日不已,治以草蘇草荄之枝。本末為助,

指用藥而言也。○草蘇謂藥煎。荄:謂草根枝謂莖也。凡藥有用根者有用苗者有用枝者有用華實者有用根莖枝華實者湯液不去則盡用之合成其煎俾相佐助以服之,故云:本末為助也。

標本已得,邪氣乃服。

病為本工為標標本不得邪氣不服此之謂主療不相應也。若標本已得則主療相應邪氣率服矣。《新校正》云:得其標本邪氣乃散蓋謂得其病之標本而治之則邪氣乃服矣。愚謂:當從校正。

暮世之治病也則不然。治不本四時,不知日月,不審逆從。

續:四時之氣各有所在如春氣在經脈之類工當各隨所在而辟伏其邪爾不知日月者謂日有寒溫明暗月有空滿虧盈也。詳見八正神明論中今具針刺鈔不審逆從者謂不審量其病可治與不可治也。

愚謂:逆從如升降浮沉當順寒熱溫涼當逆之類亦是也。

病形已成,乃欲微鍼治其外,湯液治其內,粗工兇兇,以為可攻,故病未已,新病復起。

續:粗粗略也。凶凶謂不料事宜之可否也。移精變氣論。

帝曰:合人形以法四時五行而治,何如而從?何如而逆?

岐伯曰: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更貴更賤,

續:當時貴失時賤

以知死生,以決成敗,而定五臟之氣,間甚之時,

續:歇則為間旺則為甚。

死生之期也。

肝主春,足厥陰少陽主治,其日甲乙;肝苦急,

氣有餘也。

急食甘以緩之。心主夏,手少陰太陽主治,其日丙丁;心苦緩,

心氣虛也。

急食酸以收之。

脾主長夏,足太陰陽明主治,其日戊己;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

肺主秋,手太陰陽明主治,其日庚辛;肺苦氣上逆,急食苦以泄之。

腎主冬,足少陰太陽主治,其日壬癸;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開腠理,致津液,通氣也。

此一句九字疑原是注文。

病在肝,愈於夏,

續:子制其鬼也。

夏不愈,甚於秋,

續:子休鬼復王

秋不死,持於冬,

續:子休而毋養故氣執持于父母之鄉愚謂:執持堅定也。猶言無加無減而平定也。

起於春,

續:自得其位當起而差也。

禁當風。

肝病者,平旦慧,

平旦木慧爽也。

下哺甚,

金王

夜半靜。

水王

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

續:以臟氣當散

用辛補之,酸瀉之。

酸味收故瀉宜當鹹瀉之然肝欲散不當又以酸收鹹軟為補之為瀉之也。

病在心,愈在長夏,長夏不愈,甚於冬,冬不死,持於春,起於夏,禁溫食熱衣。心病者,日中慧,夜半甚,平旦靜。心欲軟,

續:以臟氣好軟。

急食鹹以軟之,

取其柔軟

用鹹補之,甘瀉之。

取其舒緩。

病在脾,愈在秋,秋不愈,甚於春,春不死,持於夏,起於長夏。禁溫食飽食,濕地濡衣。

溫濕及飽并傷脾氣

脾病者,日昳

夫昃月也。

慧,日出甚,下晡靜。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用苦瀉之取其泄滿也。

甘補之。

病在肺,愈在冬,冬不愈,甚於夏,夏不死,持於長夏,起於秋。禁寒飲食,寒衣。肺病者,下晡慧,日中甚,夜半靜。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補之,

酸收故補。

辛瀉之。

辛散故瀉。

病在腎,愈在春,春不愈,甚於長夏,

續:六月也。夏為土母土長於中以長而治。故曰:長夏也。

長夏不死,持於秋,起於冬。禁犯焠

→【㶼﹝火矣﹞:音哀】

續:煩熱也。

熱食,溫炙衣。

腎惡燥也。

腎病者,夜半慧,四季甚,下晡靜。腎欲堅,急食苦以堅之,用苦補之,鹹瀉之。

鹹軟故也。

夫邪氣之客於身也,

續:邪者不正之名風寒暑濕饑飽勞逸皆是邪也。非惟鬼毒疫癘也。

以勝相加,

愚謂:如肝木之病則肺金以勝而加之之類也。

至其所生而愈,

謂至已所生也。

至其所不勝而甚,

謂至克已之氣

至於所生而持,

謂至生已之氣

自得其位而起。

謂已自得旺處。

必先定五臟之脈,

續:謂肝弦心鉤肺浮腎營脾代之類經曰必先知經脈然後知病脈

乃可言間甚之時,死生之期也。

并《藏氣法時論》。

形樂志苦,病生於脈,治之以灸刺;

續:形身形志心志形樂謂不甚勞後志若謂結盧深思結盧深思則營衛畢否氣血不順故病生於脈夫盛瀉虛補是灸刺之道也。

形樂志樂,病生於肉,治之以鍼石;

續:筋骨不勞心神悅懌則肉理相此氣道滿填衛氣怫結故病生於肉夫衛氣留漏以針瀉之結聚膿血石而破之石砭石今以針代之。

形苦志樂,病生於筋,治之以熨引;

續:形苦謂修業就後也。一過其用則致勞傷故病生於筋熨謂藥熨引謂導引。

形苦志苦,病生於咽嗌,治之以百藥;

咽嗌《甲乙經》:作困竭百藥作百藥愚謂:內外俱勞則血氣兩耗血傷氣耗故咽嗌為之不利也。

形數驚恐,經絡不通,病生於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藥。

愚謂:驚傷心心主脈恐傷腎腎主血心腎有傷血脈凝澀故經絡不通病生不仁不仁謂不應其用則痹矣。按摩所以開通閉塞導引陰陽醪藥者酒藥也。所以養正祛邪調中理氣血氣形志論。

帝曰:其有不從毫毛而生,五臟陽已竭也。津液充郭,其魄獨居,孤精於內,氣耗於外,形不可與衣相保,此四極急而動中,是氣拒於內,而形施於外,治之奈何?

不從毫毛言生於內也。陰氣內盛陽氣竭絕不得入於腹中。故言五臟陽以竭也。津液者也。充充滿也。郭皮也。陰蓄於中水氣脹滿上攻於肺肺氣孤見內者肺神腎為水害子不救母,故云:其魄獨居也。決陰精損削于內陽氣耗減於外則三焦閉溢水道不通水滿皮膚身體痞腫,故云:形不可與衣相保也。凡此之類皆四肢脈數急而內鼓動於肺中也。肺動者謂氣急而咳也。言如是者皆水氣格拒於腹膜之內浮腫施張於身形之外四極言以末則四肢也。

岐伯曰:平治於權衡,去宛陳莝,微動四極,溫衣,

微動當作溫之微動四肢令陽氣漸次宣行乃所以溫之也。或云乃發表謂故動四肢令陽氣漸次宣行而溫於表也。

繆刺其處以復其形。開鬼門,

鬼門者人水氣所居而言也。陽為火陰為水陽為神陰為鬼今水氣居表為人之祟故為鬼門。

潔凈府,

蓋以陳之宛為不淨或下泄或利小便去其陳是為潔淨府淨對陳而言。

精以時服,五陽已布,疏滌五臟,故精自生,形自盛,骨肉相保,巨氣乃平。

平治權衡謂察脈浮沉浮為在表沉為在裏在裏者泄之在表者汗之故上文雲開鬼門潔淨府也。去宛陳謂去陳久之水物猶如草不可人普於身中也。微動四極謂微動四肢人陽氣漸以宣行故

 又曰:溫衣也。經脈薄則絡脈溢絡脈溢則繆刺之以調其絡脈使形容如舊而不腫,故云:繆刺其處以復其形也。開鬼門是啟玄府遣氣也。五陽是五臟之陽氣也。潔淨府謂瀉膀胱去水也。脈和則五精之氣以時賓服汗腎藏也。然五臟之陽漸而宣佈五臟之外氣穢復餘也。如是故精髓自生形肉自盛臟腑即和則骨肉之氣更相保抱大經脈氣乃於復爾津液醪醴論。

帝曰:凡治病察其形氣色澤,脈之盛衰,病之新,

故曰:治之,無後其時。形氣相得,謂之可治。

續:氣盛形盛氣虛形虛是相得所。

色澤以浮,謂之易已。

續:氣色浮潤血氣相營故易已也。

脈從四時,謂之可治。續:如春弦之類

脈弱以滑,是有胃氣,命曰易治,取之以時。

續:候可取之時而取之則萬舉萬全當以四時血氣所在而為療爾愚謂:如春氣在經脈之類《甲乙經》:作治之趨之無時其時與王注:兩通。

形氣相失,謂之難治。

續:形盛氣虛氣盛形虛皆相失也。

色夭不澤,謂之難已。

續:夭謂不明而惡不澤枯燥也。

脈實以堅,謂之益甚。

續:脈實堅是邪氣盛故益甚也。

脈逆四時,為不可治。必察四難

上四句是謂四難

,而明告之。

所謂逆四時者,春得肺脈,夏得腎脈,秋得心脈,冬得脾脈。其至皆懸絕沉濇者,命曰逆四時。

續:懸絕謂如懸物之絕去也。

未有臟形,於春夏而脈沉濇,

續:謂未藏有脈之形狀也。

秋冬而脈浮大,名曰逆四時也。

風者,百病之長也。

續:言先百病而有之

今風寒客於人,使人毫毛畢直,皮膚閉而為熱,

續:客謂客止於人形也。風擊皮膚寒勝腠理故毫毛畢直玄府閉密而熱生也。

當是之時,可汗而發也。或痹不仁,腫痛,

續:病生而變故如是也。熱中血氣則痹不仁寒氣傷形故為腫痛。

當是之時,可湯熨及火灸,刺而去之。弗治,病人舍於肺,名日肺痹,發欬上氣。

續:邪入陽則狂邪入陰則痹故入於肺名曰痹焉肺變動為咳咳則上氣也。

弗治,肺即傳而行之肝,病名曰肝痹,一名日厥,脅痛出食,

續:肺金伐木氣下入肝。故曰:行之肝也。肝主怒怒則氣逆故一名曰厥也。肝脈從少腹屬肝絡膽布脅肋循喉嚨故脅痛而食入腹則出也。

當是之時,可按若刺耳。弗治,肝傳之脾,病名日脾風,發癉,腹中熱,煩心,出黃,

續:肝應風木勝土土受風氣。故曰:脾風脾病善發黃癉又脾脈入腹屬脾絡胃上膈注心中故腹中熱而煩心出黃色於使泄之所也。

當此之時,可按可藥可浴。弗治,脾傳之腎,病名日疝瘕,少腹冤熱而痛,出白,一名曰蠱,

續:腎脈自股內後廉貫脊屬腎絡膀胱故少腹冤熱而痛溲出白液也。冤熱內結消爍脂肉如蟲之食日加損削故一名曰蠱。

愚按:冤者屈滯也。病非本經為他經冤抑而成此疾也。冤一作客客猶寄也。遺客熱於少腹久不去從金化而為白。

當此之時,可按可藥。弗治,腎傳之心,病筋脈相引而急,病名曰瘈,

續:腎水不足則筋燥急故相引也。陰氣內弱陽氣外燔筋脈受熱而自跳掣故名曰瘛。

當此之時,可灸可藥。弗治,滿十日法當死。

至心而氣極當如是矣。若復傳行當如下說

腎因傳之心,心即復反傳而行之肺,發寒熱,

續:肺以再傷故寒熱也。

法當三歲死,

三歲當作三日夫以肺病而來各傳所勝至腎傳心法當十日死及腎傳之心心復傳肺正所謂一臟不復受再傷者也。又可延之三歲乎然期淺深又可不刻舟求劍也。

此病之次也。

續:傳勝之次第。

然其卒發者,不必治於傳,

續:不必根據傳之次故不必以傳治之

或其傳化有不以次。不以次入者,憂恐悲喜怒,令不得以其次,故令人有大病矣。

續:憂恐悲喜怒觸遇即發故令病亦不次而生。

因而喜大虛則腎氣乘矣,

續:喜則心氣移於肺心氣不守故腎氣乘矣。

怒則肝氣乘矣,

續:怒則氣逆故肝氣乘脾

悲則肺氣乘矣,

續:悲則肝氣移於肝肝氣受邪故肺氣乘矣。

恐則脾氣乘矣,

續:恐則腎氣移於心腎氣不守故脾氣乘矣。

憂則心氣乘矣,

續:憂則肺氣移於脾肝氣不守故心氣乘矣。

雪齋云:此論喜與恐是本志動而虛故所不勝來乘怒與悲是本志乘不知乘何臟憂是脾志而心乘之尤不可曉原注全非。

此其道也。

續:此其不次之常道。

故病有五,五五二十五變,及其傳化。

續:五臟相并而各五之五而乘之則二十五變也。然其變化以勝相傳傳而不次

變化多端○愚謂:一臟之中有虛邪實邪微邪甚邪賊邪,故云:五五二十五變。

傳,乘之名也。

續:傳者相承之異名耳。雪齋云:得病傳之至於勝時而死者為常中生喜怒令病次傳者為奇《玉機真藏》論》。

肝病者,兩脅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

續:肝脈環陰器抵少腹布脅肋故病如是其氣實則善怒。

虛則目䀮䀮﹝目巟﹞﹝目巟﹞無所見,耳無所聞,善恐,如人將捕之,

續:肝脈入項顙連目系膽脈從耳後入耳中故病如是恐恐懼魂不安也。

→【䀮:﹝目巟﹞,音荒】

取其經厥陰與少陽。

續:非其絡病故取其經取厥陰以治肝氣取少陽以調氣逆也。

氣逆則頭痛,耳聾不聰,頰腫,

續:肝脈自目系上出額與督脈會於巔故頭痛膽脈從耳中出耳前其支別者從目系下頰裏故耳聾不聰頰腫也。

是以上文兼取少陽。

取血者。

續:脅中血滿獨異于常乃氣逆之診隨其左右有則刺之

心病者,胷中痛,脅支滿,脅下痛,膺背肩甲間痛,兩臂內痛,

續:少陰心脈支別者循胸出脅直行者上肺出腋下下循內後廉循臂內抵掌後兌骨之端又厥陰心主脈循胸出脅抵腋下下循內入肘中循臂行兩筋之間又太陽小腸脈自臂上繞肩胛交肩上故病如是支者持也。謂堅持急滿也。

虛則胷腹大,脅下與腰相引而痛,

續:厥陰心主曆絡三焦少陰心脈下膈絡小腸故病如是。

取其經少陰太陽舌下血者。

續:少陰脈從心系挾咽喉故取舌本下及經脈血也。

其變病,刺郄中血者。

續:其或嘔變則刺少陰之在掌後脈中去腕半寸

脾病者,身重,善肌

一作饑。

肉痿,足不收,行善瘛,腳下痛。

續:脾象土而主肉故身重肉痿痿謂無力也。太陰脾脈,起於足大趾上內少陰腎脈起足小趾斜趣足心故病生於足而下并取少陰血也。

虛則腹滿腸鳴,飧泄食不化,

續:《靈樞經》曰:中氣不足則腹為之善滿腸為之善鳴也。

取其經太陰陽明少陰血者。

續:以前病行善瘛腳下痛故取之出血也。

肺病者,喘欬,逆氣,肩背痛,汗出,尻陰股膝,髀、腨、䯒、足皆痛,

續:肺藏氣主喘息,在變動為咳故病則喘咳逆氣也。背為胸中之府肩按近之故肩背痛也。肺養皮毛邪盛則心液外泄故汗出也。肺病則腎脈受邪故尻至足皆痛。

虛則少氣不能報息,耳聾嗌乾,

續:氣虛少故不足以報入息也。太陰肺絡會於耳中故耳聾;少陰腎脈入肺中循喉嚨挾舌本今肺虛則腎氣不足以上潤於嗌故嗌乾也。是以下文兼取少陰也。

取其經太陰足太陽之外厥陰內血者。

續:足太陽之外厥陰之內則少陰脈也。視左右足脈少陰部分有血滿異于常者即取之。

腎病者,腹大、脛腫、喘咳、身重、寢汗出、憎風。

愚按:腎脈,起於足二趾挾臍循腹裏上入肺故腹大脛腫喘咳腎病則骨不能用故身重腎水病則心火旺故熱蒸心液為汗汗多亡陽故憎風憎深惡之也。

虛則胷中痛、大腹、小腹痛、清厥、意不樂。

續:腎脈絡心注胸中腎氣既虛心無所制心氣熏肺故痛聚胸中太陽脈下行至足腎虛則太陽之氣不能盛行於足故足冷而氣逆也。足冷氣逆故大小腹痛志不足則神躁擾故不樂。

取其經,少陰太陽血者。

續:凡刺之道虛則補實則瀉不盛不虛以經取之是謂得道經絡有血刺而去之是謂守法猶當揣形定氣先去血脈而後乃調有餘不足焉《藏氣法時論》。

帝曰:夫子數言熱中消中,不可服高梁、芳草、石藥。石藥發癲,芳草發狂。

續:多飲數溲謂之熱中多食數溲謂之消中多喜曰癲多怒曰狂。

夫熱中消中者,皆富貴人也。今禁膏粱,是不合其心;禁芳草石藥,是病不愈。願聞其說。

續:熱中消中者脾氣上溢甘肥之所致故禁食膏梁芳草之美經曰五味入口藏於胃脾為行其精氣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此肥美之所發也。此人必數食甘美而多肥肥者令皮肉熱甘者令人中滿故氣上溢轉為消渴此之謂也。膏肉梁米也。石藥英乳也。芳草濃美也。

岐伯曰:夫芳草之氣美,石藥之氣悍,二者其氣急疾堅勁,故非緩心和人,不可以服此二者。

【石藥:原本作「藥石」,據《素問‧腹中論篇》改。】

續:脾氣溢而生病躁疾氣悍則又滋其熱若性和心緩不與物爭則神不躁迫無懼內傷故可服此二者悍利也。堅定也。固也。勁剛也。言芳草石藥之氣堅定固久剛烈而卒不歇滅也。

曰:不可以服此二者,何以然?

曰:夫熱氣

疾也。

慓悍,藥氣亦然,二者相遇,恐內傷脾。脾者土也而惡木,服此藥者,至甲乙日更論。

續:熱氣盛則木氣內餘故心非和緩則躁怒數起躁怒數起則熱氣因木以傷脾故至甲乙日更論脾病之增減腹中論。

帝曰:天不足西北,左寒而右涼;地不滿東南,右熱而左溫。其故何也?

續:君面巽而言臣面乾而對。

岐伯曰:陰陽之氣,高下之理,太少之異也。

大小當作太少下文可見謂陰陽之氣盛衰之異今中原地形西北方高東南方下西方涼北方寒東方溫南方熱氣化猶然矣。

東南方,陽也,陽者其精降於下,故右熱而左溫。

續:陽精下降故地氣以溫而知之于下矣。陽氣生於東而盛于南故東方溫而南方熱氣之多少明矣。

西北方,陰也,陰者其精奉於上,故左寒而右涼。

續:陰精奉上故地以寒而知之于上矣。陰氣生於西而盛於北故西方涼而北方寒。

是以地有高下,氣有溫涼。高者氣寒,下者氣熱。

續:至高之地冬氣常在至下之地春氣常在

故適居也。

寒涼者脹,溫熱者瘡。下之則脹已,汗之則瘡已。此腠理開閉之常,太少之異耳。

西北東南言其大也。折而言之一方之中皆有西北東南且如中原地形亦有高下人所居高則處寒下則熱常試觀之高山多雪平川多雨高山多寒平川多熱則高下寒熱可征見矣。寒涼之地腠理開少閉多陽氣不散故適寒涼腹必脹溫熱之地腠理開多閉少陽氣發洩故住溫熱皮必瘡下之中氣不餘故脹已汗之陽氣外泄故瘡已。

曰:其於壽夭何如?

曰:陰精所奉其人壽,陽精所降其人夭。

陰精所奉高之地也。陽精所降下之地也。陰方之地陽不妄泄寒氣外持邪不數中而正氣堅守故壽延陽方之地陽氣耗散發洩無度風濕數中真氣傾竭故夭折即事驗之今中原之境西北方眾人壽東南方眾人夭其中猶各有微甚耳此壽夭之大異也。異方者審之乎。

曰:其病也,治之奈何?

曰:西北之氣,散而寒之;東南之氣,收而溫之。所謂同病異治也。續:西北人皮膚閉腠理密人皆食熱故宜散宜寒東南方人皮膚腠理開人皆食冷故宜收宜溫散謂溫浴中外暢達收謂溫中不解表也。今上俗皆反之根據而療之則反甚矣。分方為治亦具異法方宜論。

故曰,氣寒氣凉,治以寒凉,行水漬之。氣溫氣熱,治以溫熱,強其內守。必同其氣,可使平也,假者反之。

續:寒方以寒熱方以熱溫方以溫涼方以涼是正方也。是同氣也。行水漬之謂湯浸漬也。平謂平調也。假者反之如西方北方有冷病假熱方溫方以除之東方南方有熱疾須涼方寒方以療者則反上正法以取之。

滑注:許多說話只是假者反之一句上。

岐伯曰:補上下者從之,治上下者逆之,

續:上者天氣下者地氣不及則順而和之太過則逆而治之。

以所在寒熱盛衰而調之。

愚謂:或寒或熱或盛或衰各隨其所在部分而治之使其平調也。即下文上取下取之類

故曰:上取下取,內取外取,以求其過。

上取謂吐也。下取謂瀉也。內取利小便外取以汗泄也。

王注:上取謂以藥制有過之氣也。制而不順則吐之下取謂以迅疾之藥除下病攻之不去則下之內取謂食及以藥內之審其寒熱而調之外取謂藥熨令所病氣調適也。又如當寒反熱以冷調之當熱反寒以溫和之上盛不已吐而脫之下盛不已下而奪之謂求得氣過之道也。愚謂:求者治也。過者謂氣之過於常候而為病者也。以上諸法皆治其氣之為病者。

能毒者以厚藥,不勝毒者以薄藥,此之謂也。

續:藥濃薄謂氣味濃薄者也。《甲乙經》:雲胃濃色黑大骨肉肥者皆勝毒其瘦而胃薄者皆不勝毒。

氣反者,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

反謂反其常也。氣反其常治亦如之。

王注:下取謂寒逆於下而熱攻於上不利於下氣盈于上則溫下以調之上取謂寒積于下溫之不去陽臟不足則補其陽。

病在中,旁取之。以左引右以右引左也。

王注:謂氣并于左則藥熨其右并於右則藥熨其左以和之必隨寒熱為適。

 治熱以寒溫而

治熱以寒,溫而行之;治寒以熱,涼而行之;治溫以清,冷而行之;治清以溫,熱而行之。

續:氣性有剛柔形症有輕重方用有大小調製有寒溫盛大則順氣性以取之小軟則逆氣性以伐之氣殊則主必不容力倍則攻之必勝是則謂湯飲調氣之制也。

故消之削之,吐之下之,補之瀉之,久新同法。

續:量氣盛虛而行其法病之久新無異道也。

曰:病在中而不實不堅,且聚且散,奈何?

曰:無積者,求其臟,虛則補之,

續:隨病所在命某臟以補之。

藥以祛之,食以隨之,

續:祛迫逐也。隨之謂隨用湯丸也。

行水漬之,和其中外,可使畢已。

帝曰:有毒無毒,服有約乎?

曰:病有久新,方有大小,有毒無毒,固宜常制矣。

愚謂:下文即常制也。即有約也。

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無毒治病,十去其九。穀肉果菜,食養盡之。無使過之,傷其正也。

愚謂:約節藥也。假如無毒治病病已十去其九須以此為節約再勿藥也。須以穀肉果菜隨五臟所宜者食之養之以盡其餘病也。無毒之藥性雖平和久而多之則氣有偏勝臟氣亦偏弱矣。大毒性烈為傷也。多小毒性和為傷也。少常毒之性減大毒一等加小毒一等所傷可知故至約必止也。

不盡,行復如法。

續:法謂前四約也。餘病不儘然再行之毒之大小至約而止必無過也。五常正論。

帝曰:論言熱無犯熱,寒無犯寒,余欲不遠寒,不遠熱,奈何?

上之寒熱二字所用之寒熱也。下之寒熱二字因氣之寒熱也。遠猶避也。猶遠之則怨之遠韻同遠離也。

岐伯曰:發表不遠熱,攻裏不遠寒。

續:出汗宜熱藥故不避熱下利宜寒藥故不避寒如是則夏亦可用熱冬亦可用寒皆謂不獲已而用之也。差秋冬亦同法。

曰:不發不攻,而犯寒犯熱何如?

曰:寒熱內賊,其病益甚。

以水濟水以火濟火適足以更病非但本病之益甚。

曰:願聞無病者何如?曰:無者生之,有者甚之。

續:無病者犯禁猶能生病況有病耶。

曰:生者何如?

曰:不遠熱則熱至,不遠寒則寒至。寒至則堅否、腹滿、痛急、下利之病生矣。熱至則身熱、吐下、霍亂、癰疽、瘡瘍、瞀鬱、注下、瞤瘛、腫脹、嘔、鼽衂、頭痛、骨節變、肉痛、血溢、血泄、淋閉之病生矣。

曰:治之奈何?

曰:時必順之,犯者治以勝也。

春宜涼夏宜寒秋宜溫冬宜熱此時之宜不可不順犯熱治以鹹寒犯寒治以甘熱犯涼治以苦溫犯溫治以辛涼所謂勝也。

曰:鬱之甚者,治之奈何?

曰:木鬱達之,火鬱發之,土鬱奪之,金鬱泄之,水鬱折之。

續:達謂吐之令其條達發謂汗

之令其疏散奪謂下之令無壅礙泄謂滲泄解表利小便也。折謂抑之制其衝逆也。然調其氣過者,折之以其畏也,所謂瀉之。

續:通是五法則氣可平調矣。過太過也。太過者以其味瀉之如鹹瀉腎酸瀉肝之類過者畏瀉。故謂:瀉為畏也。

滑注:木本性條達火本性發揚土本性沖和金本性整肅水本性流通五者一有所鬱斯失其性矣。達發奪泄折將以治其鬱而遂其性也。治之之法抑必有道焉下文調其氣過者折之以其畏治鬱之法也。謂欲調其氣當即其過者而折之以其所畏蓋以郁之為鬱也。或內或外或在氣或在血必各有因治之之法或汗或下或吐或利當各求其所因而折之夫如是鬱豈有不畏乎故下文又總之曰所謂瀉之義可見矣。不必執以達之為吐發之為汗云云也。

王安道曰此段十三句通為一章當分三節自帝曰:至水鬱折之九句為一節治鬱法之問答也。然調其氣

一句為一節治郁之餘法也。過者折之以其畏也。所謂瀉之三句為一節調氣之餘法也。凡病之起多由乎鬱鬱者滯而不通之義或因所乘而為鬱或不因所乘而本氣自郁皆鬱也。豈惟五運之變能使然哉鬱既非五運之變可拘則達之發之奪之泄之折之之法固可擴而充之矣。可擴而克其應變不窮之理也。歟且夫達者通暢之也。如肝性急怒氣逆膚脅或脹火時上炎治以苦寒辛散而不愈者則用升發之藥加以厥陰報使而從治之又如久風入中為飧泄及不因外風之入而清氣在下為飧泄則以輕揚之劑舉而散之凡此之類皆達之之法也。王氏以吐訓達不能使人無疑以為肺金盛而抑制肝木歟則瀉肺氣舉肝氣可矣。不必吐也。以為脾胃濁氣下流而少陽清氣不升歟則益胃升陽可矣。不必吐也。雖然木鬱固有吐之之理今以吐字總該達字則凡木鬱皆當用吐失其可乎哉至於東垣所謂食塞肺分為金與土旺於上而克木夫金之克木五行之常道固不待夫物傷而後能也。且為物所傷豈有反旺之理若曰吐去其物以伸木氣乃是反為木郁而施治非為食傷而施治矣。夫食塞胸中而用吐正內經所謂其高者因而越之之義耳不勞引木鬱之說以泊之也。火鬱發之發者汗之也。升舉之也。如腠理外閉邪熱怫郁則解表取汗以散之又如龍火郁甚於內非苦寒降沉之劑可治則用升浮之藥佐以甘溫順其性而從治之使勢衰則止如東垣升陽散火湯是也。凡此之類皆發之之法也。土鬱奪之奪者攻下也。劫而衰之也。如邪熱入胃用鹹寒之劑以攻去又如中漏腹脹濕熱內甚其人壯氣實者則攻下之或勢盛不能頓除者則劫奪其勢而使之衰又如濕熱為痢非力輕之劑可治者則或攻或劫以致其平凡此之類皆奪之之法也。金鬱泄之泄者滲泄而利小便也。疏通其氣也。如肺金為腎水上源金受火爍其令不行原鬱而滲道閉矣。宜整肅金化滋以利之又如肺氣滿以憑仰息非利肺氣之劑不足以疏通之凡此之類皆泄之之法也。王氏謂滲泄解表利小便夫滲泄利小便固為泄金郁矣。其解表二字得非以人之皮毛屬肺其受邪為金郁而解表為泄之乎竊謂如此則凡筋病便是木鬱肉病便是土鬱耶此二字未當今剛去且解表間於滲泄利小便之中是滲泄利小便為三治矣。故易之曰滲泄而利小便也。水鬱折之折者制禦也。伐而挫之也。漸殺其盛也。如腫脹之病水氣淫溢而滲道以塞夫水之所不勝者土也。今土氣衰弱不能制之故反受其侮治當實其脾土資其運化俾可以治水而不敢犯則滲道達而後愈或病勢既旺非上法所能遽制則用泄水之劑伐而挫之或去宛陳開鬼門潔淨府三法備舉迭用以漸平之王氏所謂抑之制其衝逆正欲折挫其氾濫之勢也。夫實土者守也。泄水者攻也。兼三治者廣略而決勝也。守也。攻也。廣略也。雖俱為治水之法然不審病之虛實久近淺深雜焉妄施其不傾踣者寡矣。夫五鬱之病固有法以治之然邪氣久客正氣必損今邪氣雖去正氣豈能遽平哉苟不平調正氣使各安其位復其常于治郁之餘則猶未足以盡治法之妙故 又曰:然調其氣苟調之而其氣猶或過而未服則當益其所不勝以制之如木過者當益金金能制木則木斯服矣。所不勝者所畏者也。故曰:過者折之以其畏也。夫制物者物之所欲也。制於物者物之所不欲也。順其欲則喜逆其欲則惡今逆之以所惡。故曰:所謂瀉之王氏謂鹹瀉腎酸瀉肝之類未盡厥旨雖然自調其氣以下蓋經之本旨故餘推其義如此若擴充為應變之用則不必盡然也。

帝曰:假者何如?

岐伯曰:有假其氣則無禁也。

假借也。正氣不足客氣勝之故借寒熱溫涼以資夫正氣即勝氣可犯之謂也。

王注:假寒熱溫涼以資正氣則可以熱犯熱以寒犯寒以溫犯溫以涼犯涼也。

所謂主氣不足,客氣勝也。

續:客氣謂六氣更臨之氣主氣謂五臟應四時正旺春夏秋冬也。并六元正紀論。

氣味有薄厚,性用有躁靜,治保有多少,力化有淺深,

愚謂:此指藥之氣味功用言。

上淫於下,所勝平之。外淫於內,所勝治之。

續:淫謂行所不勝已者也。上淫於下天之氣也。外淫於內地之氣也。隨所制勝而以平治之也。制勝謂五味寒熱溫涼隨勝用之下文備矣。下文云:司天之氣風淫所勝平以辛涼佐以苦甘以甘緩之以酸瀉之之類諸氣在泉風淫於內治以辛涼佐以苦以甘緩之以辛散之之類王注:風性喜溫而惡清故治之涼是以勝氣治之也。佐以苦隨其所利也。木苦急則以甘緩之若抑則以辛散之《新校正》云:天氣主歲雖有淫勝但當平調之故不曰治而曰平故在泉曰治司天曰平即此義也。

謹察陰陽所在而調之,以平為期。正者正治,反者反治。

陰病陽不病陽病陰不病正也。以寒治熱以熱治寒治之正也。陽位已見陰脈陰位又見陽脈反也。以寒治寒以熱治熱治之反也。

夫氣之勝也,微者隨之,甚者制之;氣之復也,和者平之,暴者奪之。皆隨勝氣,安其屈伏,無問其數,以平為期,此其道也。

續:隨謂隨之制謂制止平謂平調奪謂奪其勝氣也。安謂順勝氣以和之也。治此者不以數之多少但以氣平和為准度爾。

高者抑之,制其勝也。

下者舉之,濟其弱也。

有餘者折之,屈其銳也。

不足者補之。全其氣也。

佐以所利,和以所宜,

愚謂:如辛利於散酸利於收之類和以所宜如肝宜散肺宜收之類。

必安其主客,適其寒溫。同者逆之,異者從之。

續:雖制勝扶弱而客主須安一氣失所則矛盾更作各伺其便內淫外并而危敗之由作矣。同謂寒熱溫清氣相比和者異謂金、木、水、火、土不比和者氣相得者則逆所勝之氣以治之不相得者則順所不勝氣以治之。

帝曰:氣有多少,病有盛衰,治有緩急,方有大小,願聞其約?約度準則也。

  岐伯曰:氣有高下,病有遠近,證有中外,治有輕重,適其至所為故也。

續:臟位有高下腑氣有遠近病症有表裏,藥用有輕重調氣多少和其緊慢令藥氣至病所為故勿太過與不及也。

《大要》曰:君一臣二,奇之制也。君二臣四,偶之制也。君二臣三,奇之制也。君三臣六,偶之制也。

愚按:奇古之單方獨用一物是也。又有數合陽數之奇方謂一三五七九皆陽數也。以藥味之數皆單也。君一臣三君三臣五亦合陽數也。病在上而近者宜奇方○偶古之復方也。有兩味相配之偶方有二方相合之偶方有數合陰數之偶方謂二四六八十皆陰數也。以藥味之數皆偶也。君二臣四君四臣六亦合陰數也。病在下而遠者宜偶方制者有因時制宜之義以病有遠近治有輕重所宜,故云:制也。

故曰:近者奇之,遠者偶之。汗者不以奇,下者不以偶。

愚按:王注:汗藥如不以偶則氣不足以外發下藥如不以奇則藥毒攻而致過是奇則單行偶則并行單則力孤而微并則力齊而大意者下本易行故用單汗或難出故宜并及觀仲景之制方桂枝湯汗藥也。反以三味為奇大承氣湯下藥也。反以四味為偶何也。此又可見古人因時制宜而難以偶奇拘之也。

補上治上,制以緩;補下治下,制以急。急則氣味厚,緩則氣味薄,適其至所,此之謂也。

愚按:急方有五有急病急攻之急方有湯散蕩滌之急方有藥性有毒之急方有氣味濃藥之急方王注:治下補下方若緩慢則滋道路而力又微制急方而氣味薄則力與緩等○緩方有五有甘以緩之之緩方有丸以緩之之緩方有品件群眾之緩方有無毒治病之緩方有氣味薄藥之緩方王注:補上治上方若迅急則上不住而迫走於下制緩方而氣味原則勢與急同適者宜也。謂凡制方須宜至其病所無太過不及也。

病所遠而中道氣味之者,食而過之,無越其制度也。

續:假如病在腎而心之氣味食而令足仍急過之不飼以氣味腎藥淩心心復益衰餘上下遠近不同。

是故平氣之道,近而奇偶,制小其服也;遠而奇偶,制大其服也。大則數少,小則數多。多則九之,少則二之。

王注:或識見高遠權以合宜方奇而分兩偶方偶而分兩奇如是者近而偶制多數服之遠而奇制少數服之。

愚按:

大方有二:有君一臣三佐九之大方有分兩大而頓服之大方蓋治腎肝及在下而遠者宜頓服而數少之大方病有兼症而邪不專不可以一二味治者宜君一臣三佐九之大方王太僕以人之身三折之近為心肺遠為腎肝中為脾胃故肝之三服可并心之七服腎之二服可并肺之七服也。

小方有二:有君一臣二之小方有分兩微而頻服之小方蓋治心肺及在上而近者宣分兩微少而頓服之小方徐徐呻之是也。病無兼症而邪氣專可一二味而治者宜君一臣二之小方故腎之二服可分為肺之九服及肝之三服也。

奇之不去則偶之,是謂重方。偶之不去則反佐以取之,所謂寒熱溫涼,反從其病也。

續:方與其重也。寧輕與其毒也。寧善與其大也。寧小是以奇方不去偶方主之偶方病在則反其一佐以同病之氣而取之也。蓋細小寒熱可以正治而折消之甚大寒熱則必與違性者爭雄與異氣者相格是以反其佐以同其氣則藥可入而病可愈矣。所謂始同終異是也。

愚謂:《經》云:偶是謂重方而七方中又有復方復即重也。豈非偶方者二方相合之謂復方者二方四方相合之方歟一說復字非重復乃反復之復何也。既言奇之不去則偶之又云:偶之不去則反佐以取之是反復以取之也。故以復為反復亦不遠內經之意且復方有分兩均齊之復方如胃風湯各等分是也。有本方之外別如餘味者為復方如承氣湯外參以連翹薄荷黃芩梔子以為涼膈散是也。

帝曰:五味之用何如?

岐伯曰: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涌泄為陰;鹹味涌泄為陰,淡味滲泄為陽。六者或收或散,或緩或急,或燥或潤,或軟或堅,以所利而行之,調其氣使其平也。

續:湧吐也。泄利也。滲泄小便也。言水液自回腸泌別汁滲入膀胱胞氣化之而為溺以出也。經曰五味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緩或急或堅或軟四時五臟病隨五味所宜也。

帝曰:非調氣而得者,不因於氣也。

治之奈何?有毒無毒,何先何後?願聞其道。

病生之類有四一者始因氣動而內有所成二者因氣動而外有所成三者不因氣動而病生於內四者不因氣動而病生於外夫因氣動而內成者謂積聚瘕瘤癭結核癲癇之類外成者謂癰腫瘡瘍痂疥疽痔掉瘛浮腫目赤瘭疹腫痛癢之類不因氣動而病生於內者謂留飲辟食饑飽勞損宿食霍亂悲恐喜想慕憂結之類生於外者謂瘴氣賊魅蟲蛇蠱毒飛屍鬼擊沖薄墜墮風寒暑濕斫射刺割捶僕之類如是四類有獨治內而愈者有兼治內而愈者有獨治外而愈者有兼治外而愈者有先治內而後治外而愈者有先治外而後治內而愈者有須毒劑而攻擊者有須無毒而調引者凡此之類方治所施或重或輕或緩或急或收或散或潤或燥或軟或堅方土之用見解不同各擅己心好用非素故復問之。

岐伯曰:有毒無毒,所治為主,適大小為制也。

續:言但能破積愈疾則為良方非必要言以先毒為是後毒為非無毒為非有毒為是必量病輕重大小制之也。

曰:請言其制。

曰:君一臣二,制之小也;君一臣三佐五,制之中也;君一臣三佐九,制之大也。寒者熱之,熱者寒之,微者逆之,甚者從之,

續:病之微小者猶人火也。遇草而病得木而燔可以濕伏可以水滅故逆其性氣以折之攻之病之大甚者猶龍火也。得濕而遇水而燔不知其性以水濕折之適足以光詣天物窮方正矣。識其性者以火逐之則燔灼自消燔火撲滅逆之謂以寒攻熱以熱攻寒從之謂以寒治寒以熱治熱是以下文曰逆者正治云云。

堅者削之,客者除之,勞者溫之,結者散之,留者攻之,燥者濡之,急者緩之,散者收之,損者益之,逸者行之,驚者平之。

愚謂:卒見異物暴聞異聲以致驚也。須使其習見異物熟聞異聲則平常習熟不以為異而驚去矣。故曰:平之或謂鎮靜其心安定其神亦所以平之也。

上之下之,摩之浴之,薄之劫之,開之發之,適事為故。

續:量病症候適事用之。

曰:何謂逆從?

岐伯曰:逆者正治。從者反治。從少從多,觀其事也。

續:逆者正治逆病氣而正治也。從者反治須從順病氣乃反治法也。從少謂一同而二異從多謂二同而三異言盡同者是奇制也。

曰:反治何謂?

曰:熱因寒用,寒因熱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其始則同,其終則異。可使破積,可使潰堅,可使氣和,可使必已。

夫大寒內結蓄聚疝瘕以熱攻除寒格熱反縱反縱之則痛發尤甚攻之則熱不得前方以蜜煎烏頭佐之以熱蜜多其藥服已便消此謂熱因寒用也。有火氣動服冷已過熱為寒格而身冷嘔噦嗌乾口苦惡熱好寒眾議為熱冷治則甚其如之何則熱物冷服下嗌之後冷休既消熱性便發由是病氣隨愈嘔噦皆除醇酒冷飲則,其類矣。此謂熱因寒用也。又病熱者寒攻之則不入以豆豉諸冷藥酒漬或溫而服之酒熱氣同固無違忤酒熱既盡寒藥已行從其服食熱便隨散此則寒因熱用也。或以諸冷物熱劑和之如熱食豬肉及粉葵乳以椒薑橘熱劑和之是亦寒因熱用也。又熱在下焦治亦然假如下氣虛乏中焦氣壅脅滿甚食已轉增今欲散滿則恐虛其下補下則滿甚於中或謂不救其虛且攻其滿藥入則減藥過依然故中滿下虛其病常在乃不知疏啟其中峻補於下少服則資壅多服則宣通由是而療中滿自除下虛斯實此則塞因塞用也。又大熱內結注泄不止熱宜寒療結復不除以寒下之結散利止此則通因通用也。又大寒凝內久利溏泄愈而復作綿歷數年以熱下之寒去利止亦,其類也。投寒以熱涼而行之投熱以寒溫而行之始同終異斯之謂也。經雲治熱以寒溫而行之治寒以熱涼而行之亦熱因寒用寒因熱用之義也。

曰:氣調而得者何如?因於氣也。

曰:逆之從之,逆而從之,從而逆之,疏氣令調,則其道也。

續:逆謂逆病氣以正治從謂從病氣以反治逆其氣以正治使其從順從其氣以反取令彼和調。故曰:逆從也。不疏其氣令道路開通則氣感寒熱而為變始生化多端也。

曰:病之中外何如?

曰:從內之外者調其內,從外之內者治其外。各絕其源。

從內之外而盛於外者,先調其內而後治其外;從外之內而盛於內者,先治其外而後調其內。

續:皆謂先除其根後削其枝條

中外不相及,則治主病。

中外不相及自各一病也。

曰:論言治寒以熱,治熱以寒,而方士不能廢繩墨而更其道也。有病熱者寒之而熱,有病寒者熱之而寒,二者皆在,新病復起,奈何治?

續:謂治之而病不衰退反回藥寒熱而隨生寒熱病之新者也。

曰:諸寒之而熱者取之陰,

壯水之主以制陽光。

熱之而寒者取之陽,

益火之源以消陰翳

所謂求其屬也。續:粗工以熱攻寒以寒療熱治熱未已而冷疾已生攻寒日深而熱病更起愚謂:此即上文新病復起也。熱起而中寒尚在寒生而外熱不除愚謂:此即上文二者皆在也。欲攻寒則懼熱不前欲療熱則思寒又止豈知臟之源有寒熱溫涼之主哉夫取心者不必齊以熱取腎者不必齊以寒但益心之陽寒亦通行強腎之陰熱之猶可觀斯之故或治熱以熱治寒以寒萬舉萬全孰知其意。

曰:服寒而反熱,服熱而反寒,其故何也?

曰:治其王氣,是以反也。

當其王時須是甚則從之之法也。

王注:春以清治肝而反溫夏以冷治心而反熱秋以溫治肺而反清冬以熱治腎而反寒蓋由補益王氣太甚也。補王太甚則臟之寒熱而氣自多矣。

曰:不治王而然者,何也?

曰:不治五味屬也。愚謂:上味字謂深味下味字謂食味猶雲不深味食味各有所屬也。

夫五味入胃,各歸所喜攻。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鹹先入腎。久而增氣,物化之常。氣增而久,夭之由也。

物盛則衰理當然也。

王注:入肝為溫入心為熱入肺為清入腎為寒入脾為至陰而四氣兼之皆為增其味而益其氣故各從本臟之氣用耳故久服黃連苦參而反熱者此,其類也。餘味皆然但人意疏忽不能精候耳。故曰:久而增氣物化之常也。氣增不已益以歲年則臟氣偏勝氣有偏勝則有偏絕臟有偏絕則有暴夭者。故曰:氣增而久夭之由也。何者藥不具五味不備四氣而久服之雖且獲勝益久必致暴夭此之謂也。絕粒服餌則不暴亡何哉無五穀物味資助故也。復冷食穀其亦夭焉。

曰:方制君臣,何謂也?

曰:主病之謂君,佐君之謂臣,應臣之謂使,非上下三品之謂也。

續:上中下三品此明藥善惡不同性用也。

曰:病之中外何如?

續:前問病中外謂調氣之法今此未盡故復問之此對當次前求其屬也。之下應古之錯簡也。

曰:調氣之方,必別陰陽,定其中外,各守其鄉。內者內治,外者外治。微者調之,其次平之;盛者奪之,汗之下之。寒熱溫涼,衰之以屬,隨其攸利,

續:病有中外治有表裏,在內者以內之法和之在外者以外治法和之其次大者以平氣法平之盛甚不已則奪其氣令其衰也。假如小寒之氣溫以和之大寒之氣熱以取之甚寒之氣則下奪之奪之不已則逆折之折之不盡則

求其屬以衰之小熱之氣涼以和之大熱之氣寒以取之甚熱之氣則汗發之發之不盡則逆制之制之不盡則求其屬以衰之。故曰:汗之下之寒熱溫涼衰之以屬隨其攸利條所也。至真要論。

必先歲氣,無伐天和。

《難經》云:春夏各致一陰秋冬各致一陽朱觥雲桂枝湯麻黃湯春夏各有所加如東垣之用冷藥義本諸此。

無盛盛,無虛虛,而遺人夭殃。無致邪,無失正,絕人長命。

續:不察虛實但思攻擊而盛者轉盛虛者轉虛致邪失正苦夭莫逃悲夫。

帝曰:其久病者,有氣從順也。不康,病去而瘠,奈何?

岐伯曰:化不可代,時不可違。

續:夫生長收藏各應四時之化雖智巧者亦無能先時以致之明非人力所能代也。由是觀之生長收藏化必待其時物之成敗理亂亦待其

時也。或言力能代造化違四時者妄也。

夫經絡以通,血氣以從,復其不足,與聚齊同,養之和之,靜以待時,謹守其氣,無使傾移,其形乃彰,生氣以長,命曰聖王。故《大要》曰:無代化,無違時,必養必和,待其來復,此之謂也。續:大要上古經法也。五常正論。

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鬬而鑄錐,不亦晚乎!

四時調神論。

拘於鬼神者,不可與言至德。

續:志意邪則好祈禱故不可與言至德。

惡於鍼石者,不可與言至巧。

續:惡針石則巧不得施

病不許治者,病必不治,治之無功矣。

《五臟別論》。

 

永康堂整體保健【Y.C.T】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