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評虛實論篇》 第二十八

黃帝問曰:何謂虛實?

【注】:黃帝問道:虛實如何解釋呢?

岐伯對曰: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

岐伯答道,血氣盛大則名「實」,人體精氣被奪為「虛」。

帝曰:虛實何如?

【注】:黃帝問:虛實的狀況又如何呢?

岐伯曰:氣虛者,肺虛也。氣逆者,足寒也。非其時則生,當其時則死。餘臟皆如此。

【注】:岐伯答道:氣虛,即主氣之肺虛也。氣逆時,肺之陽氣無法肅降,足會發冷。以四季及五行來説,凡非剋肺之時節則生,遇相剋之時節則死。其餘各臓依此類推。

帝曰:何謂重實?

【注】:黃帝問:什麼是「重實」?

岐伯曰:所謂重實者,言大熱病,氣熱脈滿,是謂重實。

【注】:岐伯答道:所謂「重實」者,在有表熱病時,不但表熱且脈氣充滿又大,這就是「重實」。

帝曰:經絡俱實何如?何以治之?

【注】:黃帝問:如果經脈和絡脈充滿之時,會有何症狀呢?其治法又如何?

岐伯曰:經絡皆實,是寸脈急而尺緩也。皆當治之。故曰滑則從,濇則逆也。夫虛實者,皆從其物類始。故五臟骨肉滑利,可以長久也。

【注】:岐伯回答道:若經與絡皆實,則必寸脈會數而尺脈緩,此治之時機也。所以若為滑脈則病為順,如果為濇脈則病情必逆。凡虛實之產生,必來自同屬性臓內,因此若一人之五臓與骨肉間之氣血通暢流利,病邪必無法侵犯,此人必能長壽也。

帝曰:絡氣不足,經氣有餘,何如?

【注】:黃帝問:如果是絡脈之氣不足,而經脈之氣有餘,又如何呢?

岐伯曰:絡氣不足,經氣有餘者,脈口熱而尺寒也。秋冬為逆,春夏為從。治主病者。

【注】:岐伯回答:若是絡氣不足,經氣有餘,則會出現寸口脈為熱脈較速,尺脈及皮膚會現寒象。若是在秋冬季節出現此脈,主病進。若是春夏時節出現此脈,則是正常。治法在何處有病邪,治何處即可。

帝曰:經虛絡滿何如?

【注】:黃帝問:若是經脈空虛,絡脈充實之人又如何呢?

岐伯曰:經虛絡滿者,尺熱滿,脈口寒濇也。此春夏死,秋冬生也。

【注】:岐伯回答道:經脈虛,絡脈滿之人,其脈必尺部呈現脈大且膚熱的現象,寸口脈則為寒象,脈細小且澀。此種狀況,如在春夏季節則主死,適逢秋冬則生。

帝曰:治此者奈何?

【注】:黃帝問:治此之法如何?

岐伯曰:絡滿經虛,灸陰刺陽。經滿絡虛,刺陰灸陽。

【注】:岐伯回答:絡脈氣滿,經脈氣虛,必灸陰經脈,鍼刺陽經脈。若經脈氣滿,絡脈反虛,則必灸陽經,鍼剌陰經。

帝曰:何謂重虛?

【注】:黃帝問:「重虛」是什麼意思呢?

岐伯曰:脈氣上虛尺虛,是謂重虛。

【注】:岐伯回答:寸口之脈氣虛弱,尺部亦虛弱,就是「重虛」。

帝曰:何以治之?

【注】:黃帝問:如何分別呢?

岐伯曰:所謂氣虛者,言無常也。尺虛者,行步然。脈虛者,不象陰也。如此者,滑則生,濇則死也。

→【恇,音匡。】

【注】:岐伯回答:氣虛之人,言語不清狀,尺脈虛,即下焦虛,其人步行蹣跚膽怯狀,凡脈呈虛脈,並非陰虛也,乃是陽虛的表現,故脈內氣血流滑利者生,止濇艱辛者死。

帝曰:寒氣暴上,脈滿而實何如?

【注】:黃帝問:若寒氣自手足四肢向頭面胸部逆行而上,寸口之脈又充實者,會如何呢?

岐伯曰:實而滑則生,實而逆則死。

【注】:岐伯回答道:如果脈實但脈中氣血滑利則生,脈充實繃緊手足逆冷必死。

帝曰:脈實滿,手足寒,頭熱,何如?

【注】:黃帝問:如果脈呈實而滿,又手腳冰冷,只有頭熱,那會如何呢?

岐伯曰:春秋則生,冬夏則死。脈浮而濇,濇而身有熱者死。

【注】:岐伯回答道:若逢春秋二季則生,逢冬夏季則死,此當時令也。但如在春秋季時,脈呈現浮而濇,兼有身熱手足逆冷者死。

帝曰:其形盡滿何如?

【注】:黃帝問:若全身都腫滿者又如何?

岐伯曰:其形盡滿者,脈急大堅,尺濇而不應也。如是者,故從則生,逆則死。

【注】:岐伯回答:若身形脹滿如腫的,脈呈現急數又大而堅硬,尺部脈郤軟濇不與其合應,這樣的人,若是從則生,逆則死。

帝曰:何謂從則生,逆則死?

【注】:黃帝問:什麼是「從則生」,「逆則死」?

岐伯曰:所謂從者,手足溫也。所謂逆者,手足寒也。

【注】:岐伯回答:從者就是手足溫暖,血液能達四肢末稍也。逆者,就是手足寒冷到極點也。

帝曰:乳子而病熱,脈懸小者何如?

【注】:黃帝問:在繈褓中的幼兒,如果發生高熱病,但脈卻懸細而小,表示什麼呢?

岐伯曰:手足溫則生,寒則死。

【注】:岐伯回答:一樣的是手足若溫暖者生,手足冰冷者死。

帝曰:乳子中風熱喘鳴肩息者,脈何如?

【注】:黃帝問:幼兒若中風發熱,氣喘肩息者,脈狀又如何?

岐伯曰:喘鳴肩息者,脈實大也。緩則生,急則死。

【注】:岐伯回答:一般若有氣喘肩息者,脈都會呈現實且大狀,此時若有緩脈出現,表示胃氣猶存,如此則生。但若出現如弓弦一樣的勁急之脈,已無胃氣,如此必死。

帝曰:腸澼便血何如?

【注】:黃帝問:若下痢又兼大便帶血者,又如何呢?

岐伯曰:身熱則死,寒則生。

【注】:岐伯回答:若此人身反發熱主死,身冷為正常者生。

帝曰:腸澼下白沫何如?

【注】:黃帝問:若下痢又排出白沬者,又知何呢?

岐伯曰:脈沈則生,脈浮則死。

【注】:岐伯回答道:此時若脈沈,為脈症相合,如此則生。若脈反浮者,為陰陽絕離故死。

帝曰:腸澼下膿血何如?

【注】:黃帝問:若下痢又排出膿血,又如何呢?

岐伯曰:脈懸絕則死,滑大則生。

【注】:岐伯回答道:若脈呈懸細快斷絕狀,此脈症不合主死。若脈現滑利且大,則脈症吻合者生。

帝曰:腸澼之屬,身不熱,脈不懸絕何如?

【注】:黃帝問:若下痢症,身不發熱,脈亦不懸絕者,如何?

岐伯曰:滑大者曰生,懸濇者曰死。以藏期之。

【注】:岐伯回答道:凡下痢症,脈現滑利且大者,此脈症相合故必生,若呈脈中空虛,流動不暢者,此津液已竭必死,此際但計算其真臓之脈現,則可判定其死期。

帝曰:癲疾何如?

【注】:黃帝問:得癲疾等腦病,其又知何呢?

岐伯曰:脈搏大滑,久自已。脈小堅急,死不治。

【注】:岐伯回答:若脈現滑利而形大者,日久自己會好。若脈出現形小堅強硬且急數者,此必死也。

帝曰:癲疾之脈,虛實何如?

【注】:黃帝問:從脈中如何分辨癲疾之虛實及結果如何?

岐伯曰:虛則可治,實則死。

【注】:岐伯回答:癲疾本為虛證,若脈呈虛脈,因脈症相合,此病可治。若脈反呈實症之脈,此人必死(癲疾指腦病)。

帝曰:消癉虛實何如?

【注】:黃帝問:三陽熱結之消癉病(今之糖尿病),其脈虛實如何?

岐伯曰:脈實大,病久可治。脈懸小堅,病久不可治。

【注】:岐伯回答道:如果脈實而大,則此病長期治療可痊癒。若脈反為懸細形小又堅硬,即令長久治療亦無法治癒。

帝曰:形度骨度脈度筋度,何以知其度也?

【注】:黃帝問:治療法有以外形為準,有以骨症為準,有以脈形為準,有以筋形為準,如何才知治病法則的標準呢?

帝曰:春亟治經絡,夏亟治經俞,秋亟治六府,冬則閉塞,閉塞者,用藥而少鍼石也。所謂少鍼石者,非癰疽之謂也。癰疽不得頃時回。癰不知所,按之不應手,乍來乍已,刺手太陰傍三痏與纓脈各二。掖癰大熱,剌足少陽,五刺而熱不止,刺手心主三刺。手太陰經絡者,大骨之會各三。暴癰筋緛,隨分而痛,魄汗不盡,胞氣不足,治在經俞。腹暴滿,按之不下,取手太陽經絡者,胃之募也。少陰俞,去脊椎三寸傍,五用員利鍼。霍亂,刺俞傍五,足陽明及上傍三。刺癇驚脈五。鍼手太陰各五:刺經太陽五,刺手少陰經絡傍者一,足陽明一,上踝五寸剌三鍼。

【注】:岐伯回答:春季治病取穴宜用該病經脈之絡穴,夏季治病宜用該病經脈之俞穴,秋季治病取穴宜用該病經脈之合穴,冬季時節天寒地凍,人體外表亦閉,氣血內藏,此時則宜用藥滅少鍼刺,以免氣瀉。但這裡所讀少用鍼刺的意思,並非對有癰疸之病來說的,一旦遇有癰疸之病,須速用鍼刺法,立去病邪,以免病情擴散,傷害更大。

有癰病之人,醫師用手按,常不能察覺,有時在有時不在。遇此狀況,吾人可在手太陰肺經附近找壓痛點施予三刺,及在胸前足陽明胃經處找壓痛點,來施鍼刺。一旦發生腋下膿癰,病人必生高熱,此際則須鍼刺足少陽膽經,在經上有壓痛點選五位施刺。如果大熱仍不退,改刺手少陰心經選三位有壓痛點位來剌,再加上手太陰肺經的絡穴及骨的會穴大杼穴施予刺法。如果是突發急性之癰疽,並從病處向筋及肌肉順延發痛,造成冷汗不止,小便不利者,其治在該病經之俞穴。如果腹部突然脹滿,按之不減,也不排氣,則須取用手太陽小腸經的絡穴及胃之募穴中脘穴,加上背後腎俞穴附近距命門三寸都位的壓痛點上下鍼五刺且用較粗之員利鍼來施治。

遇霍亂上吐下瀉時,可在背部俞穴位選五處有壓痛點位施予鍼剌,再加上足陽明胃經三裏穴及上側旁有三壓痛點處下鍼。鍼刺治療癲癇及精神病患者,可鍼手太陰肺經之列缺穴,手太陽小腸經之陽穀穴,足太陽膀胱經之京骨穴,手少陰心經之通裏穴,足陽明胃經解溪上五寸奇穴上下連刺三鍼。

岐伯曰:凡治消癉、僕擊、偏枯、痿厥、氣滿發逆,肥貴人,則高梁之疾也。隔塞閉絕,上下不通,則暴憂之病也。暴厥而聾,偏塞閉不通,內氣暴薄也。不從內外中風之病,故痩留著也。蹠跛,寒、風、濕之病也。

黃癉、暴痛、癲疾、厥狂,久逆之所生也。五臟不平,六府閉塞之所生也。頭痛耳鳴,九竅不利,腸胃之所生也。

【注】:岐伯説:凡是治療消癉、突然昏厥、半身不遂的偏枯、手足無力且冰冷,呼吸氣短,下氣上衝胸,或肥胖之有錢人,大多屬於平日嗜食豐盛佳餚所生之疾病。

凡是見到陰陽隔絕不通,或飲食不入又大小便不通者,多是平日遏於憂思之人所有的。

突然足逆冷且上逆,又有耳聱,一側氣血阻塞不通,這是內中氣血突然上逆頭部產生的,常是因為情緒過於激動,再外感風寒而致的。亦有內外皆無風病,但濕積脈內而人瘦不胖,此濕著血脈之勞症也。足指因痛或跛,此中寒、風、濕之病也。

凡黃癉、暴發之疼痛、癲疾(腦痛病)、神智不清發狂奔走,道都是畏久以來小病未好轉產生的疾病。五臟之相互關係不平衡,是由於六腑閉塞不通所產生(澤蘭丸觀念出此處)。頭痛兼耳嗚,五官及大小便又不順暢,這是腸胃功能失常所產生的病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