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厥鬱 五:

寒熱薄煎食氣血,屍痰蛔統名十厥,大知是症致命多,神珠卒爾病稀得,資身木火土金水,流行對待生無已,太過不及鬱深沉,達發奪泄折能起。

 

此章言因鬱而致目病,病而復厥。症,治鬱有五。

《經》曰:

  木鬱則達之,火鬱則發之,土鬱則奪之,金鬱則泄之,水鬱則折之。

 達者,暢茂條達之意。

 肝性急,怒氣逆脅,腋或痛,火時上炎。

 治以辛散,不癒則用逍遙散,或升散之品加厥陰報使而從治之。

 久風入中為飧泄,則以清揚之劑四君子加桂枝、芍藥舉而散之。

 凡此類皆達之之法。

 注《內經》者曰:達之,吐之也,吐中雖有發散之義,只保得無害,便可以吐字該達字耶?

 發之,注曰汗之也,東垣升陽散火湯,使窮其勢則已。

 其實發與達不相遠,蓋火在木中,木鬱則火鬱,即以達之之藥發之,無有不應。

 奪之,注曰下之也,如中滿腹脹困甚,非鹹寒峻下以劫奪其勢,決不能平。

 然食塞胃中,厥逆不省,不吐則死,當以吐為上奪,而衰其胃土之鬱。

 

 


 

《經》曰:高者因而越之,非奪而何。

 至曰泄之,滲泄、解表、利小便也,夫肺主皮毛,縱諸氣鬱,解表則金氣已達,再加滲利,不惟便涉水鬱,端恐虛其虛而鬱愈鬱耳。

 折之,謂制其沖逆,固是妙解,然調其氣,過者折之,以其畏也。

 所謂瀉之,又當體認,凡水道皆氣化,氣止則化絕,非過而折,鬱將轉變為厥矣。

 由此言之,折之須當有術。

 或左右合歸,暖其腎氣,氣運則鬱泄。

 或補中益氣,升提肺氣,使上竅開而下竅自通,或建中助其脾土,制以所畏,不利之利,即所謂瀉之也。

 

丹溪曰:氣血沖和,百病不生,一有拂鬱,肇基於此。

 乃制六鬱論,曰氣,曰濕,曰熱,曰痰,曰血,曰食。

 且謂六鬱以氣為先,氣鬱而成濕滯,濕滯而成熱,熱鬱而成痰,痰而血不行,血不行而食不消,此六者相因為病者也,故立越鞠丸以治鬱,薛氏因越鞠變逍遙,加減出入,尤為平允。

 

厥有十

 陽氣衰乏者,陰必湊之,令人五指至膝上皆寒,曰寒厥,是寒逆於下也,宜六物附子湯、八物回陽飲主之;

 陰退則陽進,陰氣衰於下,則陽往湊之,令人足下熱,熱甚則循三陰而上,曰熱厥,且六味地黃湯主之;

 暴怒則火起,激血上行,令血菀於上,氣亂於中,血氣相搏而厥,曰搏厥,蒲黃湯主之;

 諸動屬陽,煩則陽氣張大,勞火亢矣,火炎則水乾,故令精絕,是以遷延辟積至於夏月,內外皆熱,孤陽飛越,如煎如煞,曰煎厥,宜人參固本丸主之;

 五屍之氣暴淫於人,亂人陰陽,形氣相離,不相順接,令人暴厥如死,曰屍厥,二十四味流氣飲或蘇合香丸主之;

 寒痰迷悶,四肢逆冷,曰痰厥,或吐蛔,曰蛔厥,並宜薑附湯,不則烏梅丸、理中湯主之;

 


 

 氣為人身之陽,一有拂鬱,陽氣不能四達,故令手足厥冷,曰氣厥,與中風絕似,但中風身溫,此身冷耳,宜八物順氣散主之;

 飲食自倍,適有感冒,胃氣不行,陽並於上,須臾昏迷,身半以上悶而熱,或心煩頭痛,身半以下冷於冰鐵,擁爐不熱,曰食厥,醫以為陰寒,中風而溫補之,立斃,須陰陽淡鹽湯探吐,食出即癒。或平胃加減,保和丸主之;

 汗出過多,血少氣並,血上不下,氣亦擁塞,倏爾如死,氣過血還,陰陽復通,移時方寤,曰血厥,婦人多有患者,宜白薇湯、倉公散主之。

 

總之,十厥五鬱,證則爾爾,而治常不等。得意忘言,毋徒從事成法。永康堂整體保健(張辰奕)【Y.C.T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