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病

鬱病多在中焦。

 六鬱例藥,誠得其要。中焦者,脾胃也。

 胃為水穀之海,法天地,生萬物,體乾坤健順。

 備中和之氣,五臟六腑皆稟之以為主,榮衛天真皆有穀氣以充大。

 

 東垣謂:人身之清氣、榮氣、運氣、衛氣、春升之氣,皆胃氣之別稱。

 然豈盡胃氣,乃因胃氣以資其生。

 故脾胃居中,心肺在上,腎肝在下。

 凡有六淫、七情、勞役妄動,故上下所屬之臟氣;致有虛實克勝之變。

 

 


 

 而過於中者,其中氣則常先四臟,一有不平,則中氣不得其和而先鬱,更因飲食失節停積、痰飲寒濕不通,而脾胃自受者,所以中焦致鬱多也。

 

今藥兼升降而用者,蒼術,陽明藥也,氣味雄壯辛烈,強胃健脾,開發水穀氣,其功最大;

 香附子,陰血中快氣藥也,下氣最速,一升一降以散其鬱;

 撫芎,手足厥陰藥也,直達三焦,俾生髮之氣,上至目頭,下抵血海,疏通陰陽氣血之使也。

 

然此不專開中焦而已,且胃主行氣于三陽,脾主行氣于三陰,脾胃既有水穀之氣行,從是三陰三陽各臟腑自受其燥金之鬱者,亦必用胃氣可得而通矣,天真等氣之不達者,亦可得而伸矣!

 

況蒼術尤能徑入諸經,疏泄陽明之濕,此六鬱藥之凡例,升降消導,皆自《內經》變而致之,殆於受病未深者設也(云云)。

 下鬱乃燥之別名,屬肺金之化。

 治鬱之法,有中外四氣之異。

 在表者汗之。在內者下之。兼風者散之。

 熱微者寒以和之;熱甚者瀉陽救水,養液潤燥,補其已衰之陰。

 兼濕者審其溫之太過不及,猶土之旱澇也。

 寒濕之勝,則以苦燥之,以辛溫之;不及而燥熱者,則以辛溫之,以寒調之。

 大抵須得仲景治法之要,各守其經氣而勿違。永康堂整體保健(張辰奕)【Y.C.T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