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匱要略》云太陽中,發熱惡寒,身重而痛,其脈弦細芤遲,小便已灑然毛聳,手足逆冷,小勞身即熱,口開前板齒燥。

 若發汗則惡寒甚;加溫針則發熱甚;數下之則淋甚。

  其人汗出惡寒,身熱而渴,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其人身熱疼重,而脈微弱,此夏傷水,水行皮中所致,一物瓜蒂湯主之。

 

 


 

東垣分暑病有二:或避暑深堂大廈,靜而得之,名中暑

 中暑陰症也,必頭疼惡寒,身形拘急,支節疼痛而煩心,肌膚火熱無汗,當用大順散以發散是也。

 若行人、農夫于日中勞役,動而得之名中熱

 中熱陽症也,為熱傷元氣,必苦頭痛,發燥熱,惡熱,捫之火熱,大渴引飲,汗大泄,無氣以動,乃天熱外傷肺氣,蒼術白虎湯主之是也。

 

 舉此二方以為例耳,非令人執守之也。

 別論有先因勞役,飲食虛損脾胃宿疾之人,遇暑將理失宜,違時伐化;

 必困乏無力,精神短少,氣弱氣促,似喘非喘,諸陽虛之症不一而見,甚則傳於腎肝,諸痿厥之病作矣,為脾主四肢故也。

 制黃人參湯主之,在長夏濕熱之令,有清暑益氣湯主之,隨症加減。

 

 蓋此勞與行人之勞何異?

 此之饑飽于人寧無飲食之虛損者哉?

 豈非人參、黃可與白虎湯相參合一迭相為用耶?

 雖在脾胃先損,後或受暑熱之勝,至大渴引飲,煩悶肌熱,亦必于黃人參湯中加石膏、知母為可也。

 

《經》曰:火淫所勝,治以辛寒,以甘瀉之。

 石膏味甘辛寒,治暑熱傷脾肌熱之功,他藥所不及。

 然而清暑益氣湯治暑,而無石膏何也?

 因脾胃虛損,當夏令火熱而病,非中其熱;又胃弱不耐石膏之寒降,恐生髮之氣不升故耳!

 或暑熱乘虛而感之,又安得不用其為乎?

 若中熱者,雖以白虎為主,或元氣虛甚,亦安得不用參、乎?

永康堂整體保健(張辰奕)【Y.C.T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