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飲

 《內經》有脾胃濕土太過,為積飲痞膈與飲積於中者數條,未有痰之名也。

 

 至仲景始分飲為四:一曰痰飲,二曰懸飲,三曰溢飲,四曰支飲。

 

 而痰之義始見河間,分五運六氣之病,

 於火淫條下則云中風、風癩等病痰涎,因水衰熱甚,津液湧溢,聚於胸膈,熱燥以為痰涎,初虞世言涎者,乃遍身之脂脈津液。

 

 於濕土條下云濕氣自甚,則為積飲痞膈、中滿霍亂。

 又云:喘嗽之痰,為因外感風寒,寒化為熱,熱則生痰。

 

 


 

張戴人謂:留飲一症,不過蓄水而已。

 又謂四飲者,觀病之形狀而定名也。

 

其來有五:

 有鬱而得之者,其氣抑鬱不伸,則肝氣乘脾,脾氣不濡,故為留飲;

 有勞役乘困飲水,脾胃力衰,因時睡臥,不能布散於脈,亦為留飲;

 肝主慮,久慮不決則肝氣不行,脾主思,久思不已則脾氣結,亦為留飲;

 飲酒過多,以乘燥金,胞不滲泄,亦為留飲;

 隆暑津液焦涸,喜飲寒水過多,逸而不動,亦為留飲。

 

又謂痰有五:曰風痰,曰熱,曰濕,曰酒,曰食。

 

五者,先生遵張、劉之說,謂痰飲之初起也,或飲食不謹,或外傷六淫,或內感七情,或食味過濃,皆致穀氣不升資發,榮衛先鬱滯而成膈熱,故津液不行,易於攢聚,因氣成積,積氣成痰。

 

 痰飲既聚,輾轉傳變,生病不一,為嘔吐,為反胃,為喘滿,為逆,為膈噫,為吞酸,為嘈雜,為膨脹,為痞,為痛,為泄利,為不食沖上,為頭痛,為眩運、嗌下,為足腫,為﹝疒頹﹞疝;散於表為寒熱,為腫,為肢節痛,聚於心為狂,為癲昏僕,為不語。

 凡人之病,皆痰為邪,此數家敘痰為病之始末也。

 

 後世論治痰飲,必得溫乃行,及有痰因火熱反見水化,而覺其冷乃不知其熱也。

 

 先生故多不取,獨稱長沙治四飲之法,可表者汗之,可下者利之,滯者導之,鬱者揚之,熱者寒之,寒者溫之,塞者通之,虛者補而養之,深得《內經》各隨攸利所治之意。

 

 竊謂痰飲之生,有生於脾胃,有生於六經,所起不同,若論感邪與為病之形症則一也。

 至於治之,必先從其邪之所起,而後及於病之所止。

 

 曰:痰飲因太陰濕土之化,生於脾胃,寧不生於六經乎?

 初虞世謂涎為遍身之脂脈津液也,此非六經中之津液灌注於內外者歟?

 原其在經脈之由,即《內經》所謂飲入于胃,遊溢精氣,散精於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

 又謂:水入於經,其血乃成。

 

 


 

五臟化五液:心為汗,肝為泣,肺為涕,脾為涎,腎為唾。

 故經脈之津液與血者,皆四布水精之所化。

 

 然經脈以胃氣為本,則其所化,亦六經中胃氣土德之沖和者以成之,由是同歸乎濕,滋育百體者矣。

 苟不善於化,則水積不行,亦如濕漂之為害。

 故其水盛與血雜混,而不滋榮氣之運,或不化液而不從衛氣之用,聚於經脈以為病,冷則清如其飲,熱則濁如其痰,設值風火之迫,則湧溢而起,無處不到,痰飲為病莫大於此。永康堂整體保健(張辰奕)【Y.C.T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