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苓

味甘,氣平,入足少陰腎、足太陽膀胱經,利水燥土,瀉飲消痰,開汗孔而瀉濕,清膀胱而通淋,帶濁可斷,鼓脹能消。

 

《傷寒》豬苓湯:

 豬苓(一兩)、茯苓(一兩)、澤瀉(一兩)、滑石(一兩)、阿膠(一兩)。

 治陽明傷寒,脈浮發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

 陽明之證,有燥有濕,陽明旺而太陰虛,則燥勝其濕,太陰旺而陽明虛,則濕勝其燥。

 己土濕陷,乙木抑遏,不能疏泄水道,則小便不利。

 木鬱風動,肺津傷耗,則渴欲飲水。

 風氣飄揚,而表寒未解,則脈浮發熱。

 豬、茯、滑、澤,燥己土而瀉濕,阿膠滋乙木而清風也。

 治少陽病,下利,咳而嘔渴,心煩不得眠者。

 以水旺土濕,風木鬱陷,下克己土,疏泄不藏則為利,風燥亡津則為渴。

 乙木陷而甲木逆,上克戊土,濁氣逆衝,則為咳嘔,相火上炎,則心煩不得眠睡。

 豬、茯、澤、滑,滲癸水而瀉濕,阿膠滋乙木而清風也。

 

 


 

《金匱》豬苓散:

 豬苓,澤瀉、白術等分。 為散。

 治病在膈上,嘔吐之後,而思水者。

 痰飲內阻,多見渴證,而投以新水,益復難容,故隨飲而即吐。

 嘔傷津液,應當作渴,而水停心下,則反不渴,,是以先渴而即嘔者,必有支飲。

 若飲在膈上,吐後而思飲者,是飲去而津傷,為欲解也。

 此當急與之水,以救其渴。

 但其平日陽衰土濕,而後飲停膈上,宿水方去,又得新水,而土濕如前,不能蒸水化氣,則新水又停矣,是當瀉濕而生津。

 澤、苓瀉水而去濕,白術燥土而生津也。

 豬苓滲利瀉水,較之茯苓更捷。

 但水之為性,非土木條達,不能獨行。

 豬苓散之利水,有白術之燥濕土也,豬苓湯之利水,有阿膠之清風木也。

 五苓之利水,有白術之燥濕,桂枝之達木也,八味之利水,有桂枝之達木,地黃之清風也。

 若徒求利於豬、茯、滑、澤之輩,恐難奏奇功耳。 去皮用。永康堂整體保健(張辰奕)【Y.C.T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