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膏

微辛,氣寒。

 入手太陰肺、足陽明胃經。

 清金而止燥渴,瀉熱而除煩躁。

 

《傷寒》白虎湯:

 石膏(一斤)、知母(六兩)、甘草(二兩)、粳米(六兩)。

 治太陽傷寒,表解後,表有寒,裏有熱,渴欲飲水,脈浮滑而厥者。

 太陽表解之後,陰旺則汗出陽亡,而入太陰,陽旺則汗出陰亡,而入陽明,表解而見燥渴,是腑熱內動,將入陽明也。

 陽明戊土,從庚金化氣而為燥,太陰辛金,從己土化氣而為濕。

 陽旺之家,則辛金不化己土之濕而亦化庚金之燥,胃熱未發而肺燥先動,是以發渴。

 石膏清金而除煩,知母瀉火而潤燥,甘草、粳米,補中化氣,生津而解渴也。

 

 


 

《金匱》小青龍加石膏湯:

 麻黃(三兩)、桂枝(三兩)、芍藥(三兩)、甘草(二兩)、半夏(半升)、五味(半升)、細辛(三兩)、乾薑(二兩)、石膏(二兩)。

 治心下有水,咳而上氣,煩躁而喘,肺脹脈浮者。

 以水飲內阻,皮毛外闔,肺氣壅遏,而生咳喘。

 小青龍發汗以瀉水飲,石膏清熱而除煩躁也。

 

《傷寒》大青龍湯:方在麻黃。 用之治太陽中風,不汗出而煩躁者。

 

麻杏甘石湯:方在麻黃。 用之治太陽傷寒,汗下後汗出而喘,無大熱者。

 

竹葉石膏湯:方在麻黃。

 A:竹葉石膏湯:原脫,據上下文例及麻黃、竹葉釋文補。 方在竹葉。

 

 用之治大病差後,氣逆欲吐者。

 

 


 

《金匱》越婢湯:方在麻黃。用之治風水惡風,續自汗出者。

 木防己湯:方在防己。用之治膈間支飲,其人喘滿者。

 厚樸麻黃湯:方在厚樸。用之治咳而脈浮者。

 文蛤湯:方在文蛤。用之治吐後渴欲飲得水,而貪飲者。

 竹皮大丸:方在竹茹。用之治乳婦煩亂嘔逆者。

 皆以其瀉熱而除煩也。

 

石膏辛涼之性,最清心肺而除煩躁,瀉鬱熱而止燥渴。

 甚寒脾胃,中脘陽虛者勿服。

 其諸主治,療熱狂,治火嗽,止燥渴,收熱汗,消熱痰,住鼻衄,除牙痛,調口瘡,理咽痛,通乳汁,平乳癰,解火灼,療金瘡。

 研細,綿裹,入藥煎,虛熱,煆用。永康堂整體保健(張辰奕)【Y.C.T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