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藥

味酸、微苦、微寒,入足厥陰肝、足少陽膽經。

 入肝家而清風,走膽腑而瀉熱。

 善調心中煩悸,最消腹裏痛滿,散胸脅之痞熱,伸腿足之攣急。

 吐衄悉瘳,崩漏胥斷,泄痢與淋帶皆靈,痔漏共瘰癧並效。

 

《傷寒》桂枝加芍藥湯:

 桂枝(三兩)、甘草(二兩)、大棗(十二枚)、生薑(三兩)、芍藥(六兩)。

 治太陽傷寒,下後腹滿痛,屬太陰者。

 以木養於土,下敗脾陽,己土濕陷,乙木遏鬱,而生風燥,侵克己土,是以腹痛。

 木賊土困,便越二陽,而屬太陰。

 薑、甘、大棗,補土和中,桂枝達肝氣之鬱,加芍藥清風木之燥也。

 

 


 

小柴胡湯方:在柴胡。

 治少陽傷寒,腹中痛者,去黃芩,加芍藥。

 

通脈四逆湯方:在甘草。

 治少陰病,下利脈微,腹中痛者,去蔥,加芍藥(二兩)。

 

《金匱》防己黃芪湯方:在防己。

 治風濕脈浮身重。

 胃中不和者,加芍藥三分。

 蓋土濕木陷,鬱生風燥。

 風木衝擊,脾土被傷,必作疼痛,不以芍藥清風燥而瀉木鬱,痛不能止也。

 

《傷寒》真武湯方:在茯苓。

 治少陰病,腹痛,四肢沉重疼痛,而用芍藥。

 

小建中湯方:在膠飴。

 治少陽傷寒,腹中急痛,而倍芍藥,皆此義也。

 

四逆散方:在甘草。

 治少陰病,四逆,腹痛用芍藥而加附子,法更妙矣。

 

新加湯方:在人參。

 治太陽傷寒,發汗後,身疼痛,脈沉遲者,桂枝加芍藥、生薑(各)、人參(三兩)。

 以肝司營血,行經絡而走一身,汗泄營中溫氣,木枯血陷,營氣淪郁而不宣暢,故身作疼痛而脈見沉遲。

 木陷則生風。

 人參補血中之溫氣,生薑達經脈之鬱陷,芍藥清風木之枯燥也。 

A:

 一:原作「」「二」,諸本均同。

 據《傷寒懸解‧卷四》、《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改。

 

附子湯方:在附子。

 治少陰病,身體疼,手足寒,骨節痛,脈沉者,以血行於經絡,走一身而達肢節,水寒而風木鬱陷,是以脈沉。

 營血鬱澀,不能行一身而暖肢節,是以腎疼而肢節寒痛。

 參、術、苓、附,補火土而瀉寒水,芍藥清風木之枯燥也。

 

芍藥甘草湯:

 芍藥(四兩)、甘草(四兩)。

 治太陽傷寒,脈浮汗出,心煩惡寒,小便數,腳攣急。

 

以陽虛土弱,脾陷胃逆,相火不降而心煩,風木不升而惡寒。

 風木疏泄,上下失藏,故汗出而尿數。

 津液耗傷,筋脈焦縮,故腿足攣急。

 甘草補其土虛,芍藥雙清木火,以復津液也。

 

相火上郁,則陽泄而煩心,小建中治少陽病心悸而煩者,芍藥清相火之逆升也。

風木下郁,則陽陷而惡寒。

 

芍藥附子甘草湯:

 芍藥(三兩)、甘草(三兩)、附子(一枚)。

 治太陽傷寒,發汗病不解,反惡寒者。

 以汗傷中氣,風木不達,陽氣鬱陷。

 則表病不解而反加惡寒,緣陽不外達於皮毛也。

 陽氣之陷因,因土虛而水寒,甘草補己土之虛,附子溫癸水之寒,芍藥清風木之燥也。

 

 


 

桂枝去芍藥湯:

 桂枝(三兩)、甘草(三兩)、大棗(十二枚)、生薑(三兩)。

 治太陽傷寒,下後脈促胸滿者。

 

以表證未解,而誤下之,經陽內陷,為裏陰所拒,結於胸膈,則為結胸,若脈促者,仲景脈法脈來數,時一止復來者,名曰促。

 是經陽不至全陷。

 脈法:陽盛則促,是為裏陰所壅遏。

A:仲景脈法:指《傷寒論‧辨脈篇》。

 

 故表證猶未解也。

 可用桂枝表藥。

 若覺胸滿,則當去芍藥。

 緣下傷中氣,裏陰上逆,表陽內陷,為裏陰所拒,是以胸雖不結,而亦覺壅滿。

 裏陽既敗,故去芍藥之酸寒,而以桂枝達其經陽也。

 

若微覺惡寒,便是陽陷稍深,則于去芍藥方中,加附子以溫寒水也。

 

真武湯:

 下利者,去芍藥,加乾薑(二兩)。

 以肝脾陽敗,則下陷而為泄利,故去芍藥之酸寒,而加乾薑之辛溫也。

 

陽根于水,升於肝脾,而化丁火,水寒土濕,脾陽鬱陷,下遏肝木升達之路,則鬱勃而克脾土,腹痛裏急之病,於是生焉。

 厥陰以風木之氣,生意不遂,積鬱怒發,而生風燥,是以厥陰之病,必有風邪。

 風性疏泄,以風木抑遏,而行疏泄之令,若消、若淋、若泄、若痢、若崩、若漏、若帶、若遺,始因鬱而愈泄,究欲泄而終鬱。

 其或塞、或通,均風燥則一也。

 A:之:《五篇》:「之,是也。」

 

芍藥酸寒入肝,專清風燥而斂疏泄,故善治厥陰木鬱風動之病。

 肝膽表裏同氣,下清風木,上清相火,並有捷效。

然能泄肝膽風火,亦伐脾胃之陽。

 《傷寒》:「

  太陰為病,脈弱,其人續自便利,設當行大黃、芍藥者,宜減之,以其人胃氣弱,易動故也。

  凡風木之病,而脾胃虛弱,宜稍減之,與薑、桂、苓、術並用,土木兼醫。

  若至大便滑泄,則不可用矣。 」

 

黃芩湯、大柴胡用之治少陽治下利,以甲木而克戊土,所以瀉少陽之相火也。

 傷寒別經及雜證下利,皆肝脾陽陷,不宜芍藥。

 其敗土伐陽,未如地黃之甚,然瀉而不補,亦非虛家培養之劑也。

 

《金匱》婦人腹痛用芍藥諸方,總列於後。

 妊娠及雜病諸腹痛,當歸芍藥散主之。方在當歸。

 產後腹痛煩滿,枳實芍藥散主之。方在枳實。

 產後虛羸,腹痛裏急,痛引腰背,雜病腹中痛,小建中湯主之。方在膠飴。

 帶下,少腹滿痛,經一月再見者,土瓜根散主之。方在土瓜根。永康堂整體保健(張辰奕)【Y.C.T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