腧穴概要

一、陰經五腧穴

 

陰經

五腧穴

井(木)

滎(火)

腧(土)

經(金)

合(水)

手太陰肺經

少商

魚際

太淵

經渠

尺澤

手厥陰心包經

中沖

勞宮

大陵

間使

曲澤

手少陰心經

少沖

少府

神門

靈道

少海

足太陰脾經

隱白

大都

太白

商丘

陰陵泉

足厥陰肝經

大敦

行間

太沖

中封

曲泉

足少陰腎經

湧泉

然穀

太溪

複溜

陰穀

 

二、陽經五腧穴

 

陽經

五腧穴

井(金)

滎(水)

輸(木)

經(火)

合(土)

手陽明大腸經

商陽

二間

三間

陽溪

曲池

手少陽三焦經

關沖

液門

中渚

支溝

天井

手太陽小腸經

少澤

前穀

後溪

陽穀

小海

足陽明胃經

厲兌

內庭

陷穀

解溪

足三裏

足少陽膽經

足竅陰

俠溪

足臨泣

陽輔

陽陵泉

足太陽膀胱經

至陰

通穀

束穀

昆侖

委中

 

三、五腧穴作用

 疾病發生在五臟時,邪氣深藏,治療時應取井穴;

 疾病引起皮色變化,如發熱面赤可取心經滎穴;

 病情時重時輕時,應取腧穴;

 疾病影響到聲音變化時應取經穴;

 經脈盛滿而有瘀血時,病在足陽明胃經,以及由於飲食不節而引起的疾病應取合穴。

 本經子母補瀉取穴

 

五行

臟腑

大腸

膀胱

小腸

心包

三焦

母穴

太淵

曲池

複溜

至陰

曲泉

俠溪

少沖

後溪

中沖

中渚

大都

解溪

子穴

尺澤

二間

湧泉

束骨

行間

陽輔

神門

小海

大陵

天井

商丘

厲兌

 

【使用原則】:

 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還可與旁經形成母子關係,如脾虛補心經;取火生土之意。脾胃實證,可以瀉其大腸經。

 

四、十二原穴:

十二經各有一原穴,均分佈在四肢腕踝關節附近。原穴與三焦有密切的關係,是臟腑原氣腧注、經過,留止的部位。導源於臍下腎間動氣,而腧布全身,調和內外,宣上導下,關係到整個人體的氣化功能,特別是對促進五臟六腑的生理活動有一定意義。《難經‧六十六難》說:「五臟六腑之有病者,取其原也」。

 原穴不僅可以治療五臟六腑之病,而且可以根據原穴的瓜變化推斷臟腑功能的盛衰。

 

十二經原穴

十二經

大腸

小腸

膀胱

心包

三焦

原穴

太淵

合穀

沖陽

太白

神門

腕骨

京骨

太溪

大陵

陽池

丘墟

太沖

 

 


 

五、十五絡穴

 絡穴是指十五絡脈從本經(脈)別出之處的穴位。其中十二經脈的絡穴有溝通表裏經脈和治療表裏兩經相關疾病的作用,它們可治療表病、裏病及表、或表裏兩經同病。任、督及脾之大絡的絡穴有通調軀幹前、後、側部之營衛氣血和治療胸腹、背腰及脅肋部病症的作用。

 

十五絡穴

本經

心包

小腸

大腸

三焦

膀胱

任脈

督脈

脾之大絡

絡穴

列缺

通裏

內關

支正

偏厲

外關

飛揚

光明

豐隆

公孫

大鐘

蠡溝

鳩尾

長強

大包

 

六、原絡配穴

 在臨床上原穴和絡穴多配合應用,稱為「主客原絡配穴」。它是以臟腑經絡先病、後病為依據。運用時一般是先病臟腑為主,取其經之原穴;後病臟腑為客,取其經之絡穴。

 

原絡配穴

臟腑

大腸

小腸

膀胱

心包

三焦

原穴

太淵

合穀

沖了

太白

神門

腕骨

束骨

太溪

大陵

陽池

丘墟

太沖

絡穴

偏曆

列缺

公孫

豐隆

支正

通裏

大鐘

飛揚

外關

內關

蠡溝

光明

 

七、十六郄穴

郄穴大多用於治療本經循行部位及所屬臟腑的急性病症。歸納起來,陰經郄穴多治血證,陽經郄穴多治急性疼痛。如咯血時,臨床多選用孔最(肺經郄穴),胃痛時多選用梁丘(胃經郄穴)。臨床應用時,郄穴不僅用於治療而且可以診病。當某臟腑有病變時,可按壓郄穴進行檢查,協助診斷。

郄穴共16個,十二經各有1個郄穴。陰維脈、陽維脈、陰蹺脈、陽蹺脈也各有1個。

 

十六郄穴

經脈

郄穴

經脈

郄穴

手太陰肺經

孔最

足厥陰肝經

中都

手少陰心經

陰郄

足陽明胃經

梁丘

手厥陰心包經

郄門

足太陽膀胱經

金門

手陽明大腸經

溫溜

足少陽膽經

外丘

手太陽小腸經

養老

陽蹺脈

跗陽

手少陽三焦經

會宗

陰蹺脈

交信

足太陰脾經

地機

陽維脈

陽交

足少陰腎經

水泉

陰維脈

築賓

 

八、六腑下合穴

 下合穴是指手三陽穴腑之氣下合于足三陽經的六個腧穴。《靈樞‧邪氣臟腑病形》說:「滎輸治外經,合治內腑」。六腑下合穴包括足三陽經的合穴以及手三陽經合于足三陽經的3個腧穴。共計6個。

 

六腑下合穴

六腑

下合穴

所在經脈

足三裏

足陽明胃經

大腸

上巨虛

足陽明胃經

小腸

下巨虛

足陽明胃經

膀胱

委中

足太陽膀胱經

三焦

委陽

足太陽膀胱經

陽陵泉

足少陽膽經

 

 


 

九、八會穴

 八會穴是指臟、腑、氣、血、筋、脈、骨、髓等精氣所會聚的腧穴,能治療其病變。《難經‧四十五難》說:「熱病在內者,取其會之氣穴也」。說明八會穴還能治療某些熱病。

(01)、臟會章門:又為脾募。脾、胃合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故章門可治各種臟病,其中以脾、肝病為主。

(02)、腑會中脘:又為胃募。胃為水穀之海,後天之本。故中脘為主治胃、大腸、小腸病症之主穴。

(03)、氣會膻中:又為心包募。主治氣機紊亂之症。

(04)、血會膈俞:本部是治療血病之主穴。具有活血和血、止血理血之功。

(05)、筋會陽陵泉:又為合穴。故主治下肢痿痹、麻木、屈伸不利、脅痛、口苦等症。有舒筋活絡,清肝利膽,利關節止痛之功。

(06)、脈會太淵:又為肺經原穴,肺朝百脈,主治節,故太淵可治療脈管疾患。具有理氣、活血通脈之功,多用地治療心肺疾患。

(07)、骨會大杼:具有強健筋骨之功,可治一切骨病。

(08)、髓會絕骨(懸鐘):腦為髓海,故懸鐘是治療腦病之要穴。

 

十、八脈交會穴

 八脈交會穴是指奇經八脈與十二正經脈氣相通的8個腧穴。故此八穴既能治奇經病,又能治正經病。八脈交會穴在臨床應用上十分廣泛,臨床上應用時常將八穴分為四對:上下配穴以治療疾病,即:內關、公孫;後涙、申脈;外關、足臨泣;列缺、照海。根據八穴陰陽八卦屬性相配。內關與公孫相配以治療胃、心胸病變為主;後溪、申脈相配以治療目內眥、頸項及耳肩等處疾患;外關與足臨泣相配以治療目外眥、頰、頸、耳後、肩的病變;列缺、照海主治肺系、咽喉、胸膈的疾病。

 

八脈交會穴

 

八脈

本經

八穴

會合部位及主治

沖脈

足太陰

公孫

胃、心、胸

陰維

手厥陰

內關

督脈

手太陽

後溪

目內眥、項、耳、肩胛

陽蹺

足太陽

申脈

帶脈

足少陽

足臨泣

目外眥、頰、頸、耳後、肩

陽維

手少陽

外關

任脈

手太陰

列缺

胸、肺、膈、喉嚨

陰蹺

足少陰

照海

 

十一、背俞穴:

臟腑

椎數

背俞穴

3

肺俞

心包

4

厥陰俞

5

心俞

9

肝俞

10

膽俞

11

膀胱

12

胃俞

三焦

13

三焦俞

14

腎俞

大腸

16

大腸俞

小腸

18

小腸俞

膀胱

19

膀胱俞

 

十二、臟腑募穴

雙穴

單穴

中府

心包

膻中

期門

中脘

日月

三焦

石門

章門

小腸

關元

京門

膀胱

中極

大腸

天樞

巨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