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二難曰:

 《經》言:能知迎隨之氣,可令調之;調氣之方,必在陰陽。何謂也?

 然,

 所謂迎隨者,知榮衛之流行,經脈之往來也。隨其逆順而取之,

 故曰:迎隨。調氣之方,必在陰陽者,知其內外表裏,隨其陰陽而調之,

 故曰:調氣之方,必在陰陽。

 

丁曰:夫榮衛通流。散行十二經之內。即有始有終。其始自中焦注手太陰一經一絡。然後手陽明注一經一絡。其經絡有二十四。日有二十四時。皆相合。此凡氣始至而用針取之。名曰:迎而奪之。其氣流注終而內針。出而捫其穴。名曰:隨而濟之。又補其母亦名曰:隨而補之。瀉其子亦名曰:迎而奪之。又隨呼吸出內其針。亦曰:迎隨也。此者是調陰陽之法。故曰:必在陰陽也。

 

楊曰:榮氣者。常行不已。衛氣者。晝行於身體。夜行於臟腑。迎者、逆也。隨者、順也。謂衛氣逆行。榮氣順行。病在陽。必候榮衛。行至於陽分而刺之。病在陰。必候榮衛行至於陰分而刺之。是迎隨之意也。又迎者、瀉也。隨者、補也。故《經》曰:迎而奪之。安得無虛。言瀉之則虛也。隨而濟之。安得無實。言補之則實也。調氣之方。必在陰陽者。陰虛陽實。則補陰瀉陽。陽虛陰實。則補陽瀉陰。或陽並於陰。陰並於陽。或陰陽俱虛。或陰陽俱實。皆隨病所往。而調其陰陽。則病無不已。

 

虞曰:迎、取也。乃五行六氣。各有勝復。假令木氣有餘之年。於王前先瀉其化源。玄珠密語曰:木之行勝也。蒼埃先見於林木。木乃有聲。宮音失調。倮虫不滋。濕雨失合。先於十二月瀉其化源。故曰:迎也。不足之年。補於化源。故曰:隨也。調氣之方。必在陰陽者。言引外至內。引內至外也。謂月生無瀉。月滿無補。定人之呼吸。觀日之寒溫。從陽引陰。從陰引陽。春夏致一陰。秋冬致一陽。故曰:調氣之方。必在陰陽也。知其內外表里者。謂察脈之浮沉。識病之虛實。以外知內。視表如里。故曰:知其內外表里也。隨其陰陽而調之者。謂各隨病在何陰陽脈中而調治之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