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六難曰:五臟之積,各有名乎?以何月、何日得之?

然,

肝之積,名曰:肥氣,在左脅下,如覆杯,有頭足。久不癒,令人發咳逆,瘧,連歲不已。以季夏戊己日得之。

何以言之?

肺病傳於肝,肝當傳脾,脾季夏適王,王者不受邪,肝複欲還肺,肺不肯受,故留結為積。故知肥氣以季夏戊己日得之。

 

心之積,名曰:伏梁,起臍上,大如臂,上至心下。久不癒,令人病煩心。

以秋庚辛日得之。

何以言之?腎病傳心,心當傳肺,肺以秋適王,王者不受邪,心複欲還腎,腎不肯受,故留結為積。

故知伏梁以秋庚辛日得之。

 

脾之積,名曰:痞氣,在胃脘,覆大如盤。久不癒,令人四肢不收,發黃疸,飲食不為肌膚。以冬壬癸日得之。

 

何以言之?肝病傳脾,脾當傳腎,腎以冬適王,王者不受邪,脾複欲還肝,肝不肯受,故留結為積。

故知痞氣以冬壬癸日得之。

 

肺之積,名曰:息賁,在右脅下,覆大如杯。久不已,令人灑淅寒熱,喘咳,發肺壅。

以春甲乙日得之。

何以言之?心病傳肺,肺當傳肝,肝以春適王,王者不受邪,肺複欲還心,心不肯受,故留結為積。

故知息賁以春甲乙日得之。

 

肺之積,名曰:息賁,在右脅下,覆大如杯。久不已,令人灑淅寒熱,喘咳,發肺壅。

以春甲乙日得之。

何以言之?心病傳肺,肺當傳肝,肝以春適王,王者不受邪,肺複欲還心,心不肯受,故留結為積。

故知息賁以春甲乙日得之。

 


 

 

腎之積,名曰:賁豚,發於少腹,上至心下,若豚狀,或上或下無時。久不已,令人喘逆,骨痿少氣。

以夏丙丁日得之。

何以言之?脾病傳腎,腎當傳心,心以夏適王,王者不受邪,腎複欲還脾,脾不肯受,故留結為積。

故知賁豚以夏丙丁日得之。

 

此五積之要法也。

 

註解:

[壹]

<一>肥之言盛也,有頭足者,有大小本末也。

 

<二>欬逆者,足厥陰之別,貫膈上注肺,肝病故胸中欬(ㄎㄞˋ)而逆也。

 

<三>二日一發為瘧,內經五藏皆有瘧,此在肝為風瘧也,抑以瘧為寒熱病,多屬少陽,肝與之為表裏,故云左肝之部也。

 

[貳]伏梁,伏而不動,如梁木然。

 

[參]痞氣,痞塞不通也。疸病,發黃也,濕熱為疸。

 

[肆]

<一>息賁,或息或賁也。

 

<二>右肺之部,肺主皮毛,故酒淅寒熱。

 


 

 

<三>或謂藏病,止而不移,今肺積,或息或賁何也﹖

 

1、然:或息或賁,非居處無常,如府病也,特以肺主氣;故其病有時而動息爾,腎亦主氣,故賁豚亦然。

 

[伍]

<一>賁豚,言若豚之賁突,不常定也,豚性躁,故以名之。

 

<二>令人喘逆者,足少陰之支,從肺出絡心,注胸中故也。

 

◎此難,但言藏病,而不言府病者,紀氏謂以其發無常處也,楊氏謂六府亦相傳,行如五藏之傳也。

 

◎或問:「天下之物理,有感有傳,感者情也,傳者氣也,有情斯有感,有氣斯有傳,今夫五藏之積。特以氣之所勝,傳所不勝云爾,至於王者不受邪,是固然也,若不勝者反欲還所勝,所勝不納而留結為積,則是有情而為感矣。且五藏在人身中,各為一物,猶耳司聽,目司視,各有所職,而不能思非,若人之感物,則心為之主,而乘氣機者也,然則五藏果各能有情而感乎﹖」

 

曰:「越人之意,蓋以五行之道,推其理勢之所有者,演而成文耳,初不必論其情感,亦不必論其還不還,與其必然否也,讀者但以所勝傳不勝,及王者不受邪,遂留結為積觀之,則不以辭害志,而思過半矣。」

 

◎或又問:「子言情感氣傳,先儒之言,則日,形交氣感,是又氣能感矣,於吾子之言何如﹖」曰:「先儒之說,雖曰氣感,由形交也,形指人身而言,所以感之生也。」

 

 

A1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