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二難曰:人腸胃長短,受水穀多少,各幾何?然,胃大一尺五寸,徑五寸,

(大,言其四圍,徑,言其口之廣。凡圓形者,徑一則圍三,故圍大一尺五寸,則徑五寸也。下文仿此。)

 

長二尺六寸,橫屈,受水穀三斗五升,

(胃在腹中,其形盤曲而生,故曰橫屈。)

 

其中常留穀二斗,水一斗五升。

(留者,存於中不使出也。出即胃虛,饑而思食,故一日必再食也。)

 

小腸大二寸半,徑八分、分之少半,

(三八得二寸四分,餘一分,亦三分之,故云少半,言不及半分也。)

 

長三丈二尺,受穀二斗四升,水六升三合、合之大半。

(大半,半合有餘也。)

 

腸大四寸,徑一寸半,長二丈一尺,受穀一斗,水七升半。

(回腸,即大腸,以其回曲,故曰回腸。)

 

廣腸大八寸,徑二寸半。

(廣腸,大腸以下至肛門受穢滓之處,俗名直腸,以其最廣,故曰廣腸。)

 

長二尺八寸,受穀九升三合、八分合之一。故腸胃凡長五丈八尺四寸,合受水穀八斗七升六合、八分合之一。此腸胃長短,受水穀之數也。

 

肝重二斤四兩,左三葉,右四葉,凡七葉,主藏魂。

(魂義見三十四難。下同。)

 

心重十二兩,中有七孔三毛,

(孔,竅也。)

 

盛精汁三合,主藏神。

(謂孔中所藏之精血也。)

 

脾重二斤三兩,扁廣三寸,

(扁廣,謂形不正圓,其闊三寸也。)

 


 

 

長五寸,有散膏半斤,

(散膏,津液之不凝者。)

 

主裹血,溫五臟,主藏意。

(裹血,謂統之使不散也。五臟皆稟氣於脾胃,故受其氣以溫暖也。)

 

肺重三斤三兩,六葉兩耳,凡八葉,主藏魄。

(垂下為葉,旁出為耳,共成八葉也。)

 

腎有兩枚,重一斤二兩,主藏志。

(兩枚,即上文所謂左為腎、右為命門者也。)

 

膽在肝之短葉間,重三兩三銖,盛精汁三合。

(上言五臟,以下言六腑。)

 

胃重二斤十四兩(一作一兩),紓曲屈伸(謂統計其屈曲處也。)長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徑五寸。盛(一作容)穀二斗,水一斗五升。

 

小腸重二斤十四兩,長三丈二尺,廣二寸半,徑八分、分之少半,左(一作回,下同。)疊積十六曲,盛(一作容)穀二斗四升,水六升三合、合之大半。

 

大腸重三(一作二)斤十二兩,長二丈一尺,廣四寸,徑一寸,當臍右回疊積十六曲,盛穀一斗,水七升半。

(《靈•腸胃篇》云「回腸當臍左環回周葉積而下,回運環返十六曲,大四寸,徑一寸、寸之少半」。上三條長短受盛,與經文俱同。)

 

膀胱重九兩二銖,縱廣九寸,(膀胱亦不正圓,故曰縱廣。)盛溺九升九合。

(水從大腸滲入膀胱則為溺,不與穀同居,故不曰水而曰溺,此越人精微處也。)

 

口廣二寸半,唇至齒長九分,齒已後至會厭(已後,即以下也,會厭,吸門也。)深三寸半,大容五合。

(謂口內可受五合也。)

 


 

 

舌重十兩,長七寸,廣二寸半。咽門重十二兩,

(一作十兩。《靈•腸胃篇》:咽門重十兩」。)

 

廣二寸半,至胃長一尺六寸。

(咽門,謂咽物之處,即俗名食脘者也,下通於胃。)

 

喉嚨重十二兩,廣二寸,長一尺二寸,九節。

(喉嚨,即出聲之處,即俗名喉脘者也,下通於肺。九節,有薄骨相聯繫,其節有九也。)

 

肛門重十二兩,大八寸,徑二寸大半,長二尺八寸,受穀九升三合、八分合之一。

(肛門,即廣腸。此條長短受盛,亦與上同。)

 

 

0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