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_背腧第五十一(詳解).gif  

【題解】背腧,系指五臟所主的背部腧穴。因文中主要記述了五臟所主背部腧穴的位置和取穴方法,故稱為「背腧」。

 

【原文】

黃帝問于岐伯曰:願聞五臟之腧,出於背者。

岐伯曰:胸中大腧,在杼骨之端,肺腧在三焦[1]之間,心腧在五焦之間,膈腧在七焦之間,肝腧在九焦之間,脾腧在十一焦之間,腎腧在十四焦之間。皆挾脊相去[2]三寸所,則欲得而驗之,按其處,應在中而痛解,乃其腧也。灸之則可,刺之則不可。氣盛則瀉之,虛則補之。以火補者,毋吹其火,須自滅也;以火瀉之,疾吹其火,傳其艾,須其火滅也。

 

【提要】

在論述五臟背腧穴的位置和取穴方法的基礎上,指出治療時應運用灸法而不宜深刺的道理,並要根據病證的虛與實分別採用補法和瀉法。

 

【注釋】

[1]三焦:本文特指第三脊椎。餘此類推。

[2]相去:本文指平行兩個同名穴位之間的距離。


 

【詳解】

黃帝問:岐伯道我想瞭解五臟的俞穴,都出於背部的什麼位置。

岐伯說:胸中的大杼穴在項後第一椎骨下的兩側,肺俞在第三椎下的兩側,心俞在第五椎下的兩側,膈俞在第七椎下的兩側,肝俞在第九椎下的兩側,脾俞在十一椎的兩側,腎俞在十四椎的兩側。這些俞穴都在脊椎的兩旁,左右穴位相距三寸,距離背正中線約一寸五分。確定這些俞穴的位置,檢驗的方法是,用手指按在穴位上,病人感到局部酸麻脹痛,體內的病痛得到緩解,便是取中了俞穴。

 

對於背俞穴,治療上應當採用灸法,不能採用針刺方法。在運用灸法時,邪氣盛則施以瀉法,正氣虛則施以補法。在運用灸法來補益正氣時,艾火燃著後不要吹滅,要等待火自然熄滅。用灸法瀉除邪氣時,艾火燃著後要迅速將它吹旺,然後用手搏撚艾炷,一定要把艾火熄滅。

大杼穴

胸中大腧,在杼骨之端,

胸中的大杼穴在項後第一椎骨下的兩側,

肺俞

肺腧在三焦[1]之間,

肺俞在第三椎下的兩側,

心俞

心腧在五焦之間,

心俞在第五椎下的兩側,

膈俞

膈腧在七焦之間,

膈俞在第七椎下的兩側,

肝俞

肝腧在九焦之間,

肝俞在第九椎下的兩側,

脾俞

脾腧在十一焦之間,

脾俞在十一椎的兩側,

腎俞

腎腧在十四焦之間。

腎俞在十四椎的兩側。

背腧第五十一(詳解).JPG 

 

【按語】

本文所述位於背脊兩側的大杼、膈俞以及五臟的俞穴,一直為針灸醫家所採用。文中對於五臟俞穴特別指出「灸之則可,刺之則不可」,這主要說明背部不可深刺,深刺會刺傷內臟,發生危險,但並不是說背部絕對禁刺。對針灸兩法而言,一般認為補用灸,瀉用針,本文則指出灸法中也有補瀉之別。本文「按其處,應在中而痛解」,是後世「以痛為腧」的先導,這不僅用於針刺治療的取穴,也發展為對某些疾病的診斷方法,稱之為「穴位壓痛辨病診斷法」。(張辰奕整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