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_厥病第二十四(詳解).gif 

 

【題解】厥,指經氣上逆,厥病,是指經氣上逆引起的疾病。文中主要介紹了因經氣上逆引起的頭痛、心痛等病的症狀、治療和癒後等內容,故名「厥病」。

 

【原文】

厥頭痛,面若腫起而煩心,取之足陽明、太陰。厥頭痛,頭脈痛,心悲善泣,視頭動脈反盛者,刺盡去血,後調足厥陰。

 

厥頭痛,貞貞頭重而痛,瀉頭上五行,行五,先取手少陰,後取足少陰。厥頭痛,意善忘,按之不得,取頭面左右動脈,後取足太陰。

 

厥頭痛,項先痛,腰脊為應,先取夫柱,後取足太陽。

 

厥頭痛,頭痛甚,耳前後脈湧有熱(一本云有動脈),瀉出其血,後取足少陽。

 

真頭痛,痛甚,腦盡痛,手足寒至節,死不治。

 

頭痛不可取於腧者,有所擊墮,惡血在於內,若肉傷,痛未已,可則刺,不可潮受也。

 

頭痛不可刺者,大痹為惡,日作者,可令少愈,不可已。

 

頭半寒痛,先取手少陽、陽明,取足小陽、陽明。

 

【提要】本段講述了各種厥頭痛和真頭痛的症狀特點和治療方法,並介紹了不能使用針刺的頭痛類型。

 

【詳解】

經氣上逆而頭痛,若表現為面部浮腫,心煩等症狀,可以選取足陽明胃經和足太陰脾經的穴位針刺治療。

 

經氣上逆而頭痛,若表現為頭部血絡脹痛,心情悲憂,常常哭泣,診察其頭部絡脈搏動明顯者,針刺放血,然後調治足厥陰肝經。

 

經氣上逆而頭痛,若表現為頭沉重而痛,痛處不移,應選取頭上縱行排列的五條經脈中的穴位,每行中選取五個,針刺以瀉其邪,瀉手少陰心經,然後調補足少陰腎經。

 

經氣上逆而頭痛,表現為記憶力減退,頭痛時用手按頭,卻找不到疼痛的具體位置,治療時可以取頭面左右的動脈進行針刺,瀉其邪氣,然後可以再針刺足太陰脾經加以調理。

 

經氣上逆而頭痛,表現為項部先痛,隨後腰脊相應作痛,治療時應先以瀉法針刺足太陽膀胱經的天柱穴,然後再取足太陽經的其他相應穴位治療。

 

經氣上逆而頭痛,表現為頭痛嚴重,耳前後的脈絡發熱,治療時應先刺破脈絡以放其血,然後取足少陽經調治。

 

真頭痛,疼痛劇烈,全腦盡痛,手足冰冷到肘膝關節的,為不治之死證。

 

以下幾種頭痛是不能取遠端的腧穴治療的撞擊跌僕之類的外傷,致使瘀血內留的,不能遠端取穴;若是因肌肉損傷而。·痛不止,只能在局部針刺止痛,不可遠端取穴。不能使用針刺方法治療的頭痛是嚴重的痹證造成的頭痛,

 

若是每天都發作,針刺之後可以暫時緩解症狀,但是不能根治。

 

偏頭痛,而且伴有半邊發涼的,治療時可以先選取手少陽三焦經、手陽明大腸經的腧穴,再選取足少陽膽經、足陽明胃經的腧穴針刺治療。

【按語】

所謂的厥頭痛和真頭痛在病機和症狀上有一定區別。

厥頭痛是由於經脈氣機逆亂上沖於頭所引起的頭痛,真頭痛則為邪氣在頭所引起的頭痛,前者頭痛較輕,後者劇烈。

 

《難經·六十難》曰:「手三陽之脈受風寒,伏留而不去者,則名厥頭痛;入連在腦者,名真頭痛。虞庶注「頭腦中痛甚,而手足冷至肘膝者,為真頭痛,其寒氣入深故也」。

 

【原文】

厥心痛,與背相控,善瘛,如從後觸其心,傴僂者,腎心痛也,先取京骨、昆侖,發狂不已,取然穀。

 

厥心痛,腹脹胸滿,心尤痛甚,胃心痛也,取之大都、太白。

 

厥心痛,痛如以錐針刺其心,心痛甚者,脾心痛也,取之然穀、太溪[1]

 

厥心痛,色蒼蒼如死狀,終日不得太息,肝心痛也,取之行間、太沖。

 

厥心痛,臥若徒居,心痛間,動作,痛益甚,色不變,肺心痛也,取之魚際、太淵。

 

真心痛,手足清至節,心痛甚,旦發夕死,夕發旦死。心痛不可刺者,中有盛聚,不可取於腧。

 

【提要】本節介紹了各種厥心痛和真心痛的主要症狀、證候分類和治療方法。

 

【注釋】

[1]取之然穀、太溪然穀、太溪屬足少陰腎經。按本段所述各種厥心痛,皆取所病臟腑經脈的穴位進行針刺,惟此脾氣犯心的心痛,取足少陰腎經的穴位,其意難以解釋。故張志聰認為「然谷當作漏穀,太溪當作天溪,可參。

 

【詳解】

厥心痛牽引到後背,拘急抽掣,如同從背後撞擊心臟一樣,病人痛得彎腰曲背,這是腎經邪氣上犯於心的心痛病,故名為腎心痛。治療時應先取足太陽膀胱經的京骨穴和昆侖穴。若針後痛仍不止,就取足少陰腎經的然穀穴。

 

厥心痛,腹脹,胸中滿悶,心痛十分嚴重的,屬於胃經的邪氣犯心的病證,故名胃心痛。治療應取足太陰脾經的大都、太白二穴。

 

厥心痛,其痛如同錐子刺心一般劇烈,心痛十分嚴重,這是脾氣犯心所致,故名為脾心痛。應該針刺足少陰腎經的然穀、太溪兩穴。

 

厥心痛,面色蒼青如同死灰一般,不能深呼吸,這是肝氣犯心所致,故名為肝心痛。治療時應取足厥陰肝經的行間、太沖二穴。

 

厥心痛,臥床休息或是閒暇安靜的時候疼痛不甚,一旦有所動作,疼痛就會加劇,面色不變,這是肺氣逆亂犯心所致,故名為肺心痛,治療時應取手太陰肺經的魚際、太淵穴。

 

真心痛,發作的時候手足冰冷,直至肘膝部位,心痛極其嚴重,經常是早上發作到晚上就死亡,或者晚上發作早上就死亡了。

 

心痛病不能使用針刺療法的證候是,體內有瘀血和積聚的實證,為有形的實邪,不能用針刺腧穴以調理經氣的方法來治療。

【原文】

腸中有蟲瘕及蛟蜻,皆不可取以小針;心腸痛,懊陬作痛,腫聚,往來上下行,痛有休止,腹熱喜渴涎出者,是蛟蜻也。以手聚按而堅持之,無令得移,以大針刺之,久持之,蟲不動,乃出針也。裂[1]腹儂痛,形中上者。

 

耳聾無聞,取耳中;耳鳴,取耳前動脈;耳痛不可刺者,耳中有膿,若有千耵聹[2],耳無聞也。耳聾取手小指次指爪甲上與肉交者,先取手,後取足;耳鳴取手中指爪甲上,左取右,右取左,先取手,後取足。

 

足髀不可舉,側而取之,在樞合中,以員利針,大針不可刺。病注下血,取曲泉。

 

風痹淫濼,病不可已者,足如履冰,時如入湯中,股脛淫濼[3],煩心頭痛,悅,眩已汗出,久則目眩,悲以喜恐,短氣不樂,不出三年死也。

 

【提要】

本段論述了蟲瘕、耳聾、下肢活動不利、下血證和風痹證等病證的症狀、治療和癒後等。

 

【注釋】

[1]音烹,滿之意。

[2]聹耳垢。

[3]淫濼濼音落,形容疾病浸淫發展,直到成為痼疾。

 

【詳解】

腸中有蟲聚集成瘕,或有寄生蟲者,治療的時候不能使用小針;蟲病引起的心腹疼痛,表現為心中煩悶不舒,或者腹中有積聚之腫塊,可以上下移動,時痛時止,腹內發熱,口渴而流涎,是腸中有寄生蟲活動所致。

治療時,用手按住腫塊或者疼痛的地方,使之不能移動,用大針刺入,直到蟲不動了的時候,再拔出針。只要出現滿腹疼痛,煩悶不舒,腹中腫物上下移動的蟲病,就用這種方法治療。

 

耳聾,聽不到聲音,針刺位於耳中的穴位;

耳鳴,針刺耳曲靠瞄立由於耳垢充塞所致的耳痛。

 

治療耳聾應針刺手足無名指指甲上方與肉交界處的穴位,先刺手上的穴位,後刺足部的穴位;

耳鳴應取手足中指()的指()甲上方的穴位,左耳鳴取右側手足穴位,右耳鳴取左側手足穴位,先取手上的穴位,後取足部的穴位。

 

大腿不能屈伸活動,令病人側臥,取大轉子處的環跳穴,使用九針中的員利針,不要使用大針。因肝不藏血而下血的,針刺曲泉穴治療。

 

風痹病發展到嚴重的階段,甚至到了不可治療的情況下,有時像足踏冰塊一樣寒冷,有時又像雙足浸泡在滾燙的湯水中一樣。

下肢的嚴重病變向體內浸淫發展,就會出現心煩、頭痛、嘔吐、滿悶的症狀,還有目眩之後馬上出汗,時間長了目眩更甚;情緒波動,有時悲傷,有時喜悅,有時恐懼,有時氣短、心中不悅。這樣發展下去,不出三年,就會死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