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_寒熱病第二十一(詳解).gif

 

【題解】本篇論述了皮膚寒熱、肌寒熱、骨寒熱等寒熱病的證候、治療和預後,並討論了天牖五部的部位和主治;並對熱厥、寒厥病的證候表現、治療方法作了詳細地論述。由於本篇的論述主要圍繞各種寒熱病的症狀和治療等,故篇名「寒熱病」。

 

【原文】

皮寒熱者,不可附席,毛髮焦,鼻槁臘[1],不得汗,取三陽之絡[2],以補手太陰。

 

肌寒熱者,肌痛,毛髮焦而唇槁臘,不得汗,取三陽於下以去其血者,補足太陰以出其汗。

 

骨寒熱者,病無所安,汗注不休。齒未槁,取其少陰於陰股之絡齒已槁,死不治。骨厥亦然。

 

骨痹,舉節不用而痛,汗注、煩心。取三陰之經,補之。

 

身有所傷血出多,及中風寒,若有所墮墜,四支懈惰不收,名曰體惰。取其小腹臍下三結交。三結交者,陽明太陰也,臍下三寸關元也。

 

厥痹者,厥氣上及腹。取陰陽之絡,視主病也,瀉陽補陰經也。

 

【提要】本文詳細描述了皮寒熱、肌寒熱、骨寒熱、骨痹、體惰、厥痹等六種寒熱病的證候、治療和預後。

 

【注釋】

[1]槁臘臘,乾之意。「槁」、「臘」為同意複詞,即乾燥。

[2]三陽之絡三陽指足太陽經。三陽之絡是指足太陽經的絡穴飛揚穴。

 

【詳解】

皮寒熱病,表現為皮膚疼痛甚至不能接近席子,肺主皮毛,開竅於鼻。肺病寒熱,故津液無以輸布,而毛髮焦黃,鼻中乾燥,汗不能出。治療時應瀉足太陽之絡以去表熱,兼補手太陰經。

 

肌寒熱病,表現為肌肉痛,毛髮焦且口唇乾裂,無汗。治療時取足太陽經在部位穴位以除其瘀血,再補足太陰經,達到出汗而癒的效果。

 

骨寒熱病,表現為病人焦慮不安,汗大出不止。如果牙齒尚未枯槁,說明陰氣尚存,治療可取足少陰經在陰股部位的絡脈;若是牙齒已經枯槁了,就是死證,無法救治了。

 

骨厥病也是這樣來判斷的。骨痹病,全身關節活動不自如,而且關節疼痛,汗出如注,心煩意亂。治療應補三陰經。

 

受傷,出血較多,又受了風寒外邪,心中有一種像從高處墮下的感覺,四肢鬆散無力,這種病名為體惰。治療應取病人小腹之下的三結交處。三結交就是足陽明胃經、足太陰脾經在臍下三寸處相交的關元穴。

 

厥痹,是厥逆之氣由下上行至腹部。治療應該取陰經或陽經的絡脈,根據主要的病證,以瀉陽經補陰經為原則進行治療。

寒熱病

證候

治療

皮寒熱病

皮膚疼痛甚至不能接近席子,肺主皮毛,開竅於鼻。肺病寒熱,故津液無以輸布,而毛髮焦黃,鼻中乾燥,汗不能出。

瀉足太陽之絡以去表熱,兼補手太陰經。

肌寒熱病

肌肉痛,毛髮焦且口唇乾裂,無汗。

取足太陽經在部位穴位以除其瘀血,再補足太陰經,達到出汗而癒的效果。

骨寒熱病

病人焦慮不安,汗大出不止。如果牙齒尚未枯槁,說明陰氣尚存,

取足少陰經在陰股部位的絡脈;若是牙齒已經枯槁了,就是死證,無法救治了。

骨厥病

骨痹病,全身關節活動不自如,而且關節疼痛,汗出如注,心煩意亂。

補三陰經。

體惰

受傷,出血較多,又受了風寒外邪,心中有一種像從高處墮下的感覺,四肢鬆散無力,

取病人小腹之下的三結交處。三結交就是足陽明胃經、足太陰脾經在臍下三寸處相交的關元穴。

厥痹

是厥逆之氣由下上行至腹部。

治療應該取陰經或陽經的絡脈,根據主要的病證,以瀉陽經補陰經為原則進行治療。

 

【原文】

頸側之動脈人迎。

人迎,足陽明也,在嬰筋叫之前。

嬰筋之後,手陽明也,名曰扶突。

次脈,足少陽脈也,名曰天牖。

次脈,足太陽也,名曰天柱。

腋下動脈,臂太陰也,名曰天府。

 

陽迎頭痛,胸滿不得息,取之人迎。暴喑氣鞭引,取扶突與舌本出血。暴襲氣蒙,耳目不明,取天牖。暴攣癇眩,足不任身,取天柱。暴癉內逆,肝肺相搏,血溢鼻口,取天府。此為天牖五部

 

【提要】本段提出了「天牖五部」的部位、主病和治療方法。

 

【詳解】

頸部兩側的動脈是人迎脈。

人迎脈上的穴位名為人迎,屬於足陽明經,位置在頸部兩側的筋脈之前。嬰筋的後面是手陽明經的穴位,名為扶突

手陽明經之後是手少陽經的穴位,名為天牖

再後面是足太陽經的穴位,名為天柱

腋下的動脈是手太陰經的腧穴,名為天府

 

陽熱邪氣上逆於陽經,會出現頭痛,胸中滿悶、呼吸不利的症狀,治療應取人迎穴。

突然失音,喉舌強硬,應針刺扶突穴並點刺舌根出血。突然耳聾,經氣蒙蔽不通,耳失聰、目不明,治療取天牖穴。

 

突然發生筋脈拘攣、癲癇、眩暈,兩足軟弱不能站立的,取天柱穴。

 

突然患熱病,胸腹氣機上逆,肝肺二經火邪相搏,致口鼻出血,取天府穴。

 

以上所取的五穴,天牖穴居中,其他四穴聚攏在其四周,因此稱為天牖五部。

 

穴位

位置

針灸治療

人迎

足陽明經

頸部兩側的筋脈之前。

陽熱邪氣上逆於陽經,會出現頭痛,胸中滿悶、呼吸不利的症狀

扶突

手陽明經

嬰筋的後面

 

天牖

手少陽經

手陽明經之後

突然失音,喉舌強硬,應針刺扶突穴並點刺舌根出血。突然耳聾,經氣蒙蔽不通,耳失聰、目不明,

天柱

足太陽經

手少陽經之後

突然發生筋脈拘攣、癲癇、眩暈,兩足軟弱不能站立的,

天府

手太陰經

腋下的動脈

突然患熱病,胸腹氣機上逆,肝肺二經火邪相搏,致口鼻出血,

 

【按語】

「天牖五部」這五個穴位是處在頸項咽喉的部位,十分重要。而文中詳細地介紹了五穴的位置、所屬經脈以及主治病證,在操作得當的情況下,效果是立竿見影的。但是在針灸治療的操作中,由於此處位置比較特殊,危險性比較大,臨床應慎用。

 

【原文】

臂陽明有入遍齒者,名曰大迎。下齒齲取之。臂惡寒補之,不惡寒瀉之。

足太陽有入遍齒者,名曰角孫,上齒齲取之,在鼻與順前。方病之時,其脈盛,盛則瀉之,虛則補之。一日取之出鼻外。

 

足陽明有挾鼻入於面者,名曰懸顱,屬口,對入系目本,視有過者取之。損有餘,益不足,反者益其[1]

 

足太陽有通項入於腦者,正屬目本,名曰眼系。頭目苦痛,取之在項中兩筋間。入腦乃別陰趼、陽趼,陰陽相交,陽入陰,陰出陽,交於目銳眥,陽氣盛則嗔目,陰氣盛則瞑目。

 

【提要】本段介紹了幾個特定腧穴的主病及治療方法。

 

【注釋】[1]其《太素》、《甲乙經》作「甚」。

 

【詳解】

手陽明大腸經進入顴部而遍絡齒齦的一支,穴名叫大迎,所以治療下齲齒應取大迎穴。惡寒的當用補法,不惡寒的用瀉法。

 

足太陽膀胱經人於顴部而遍絡齒齦的一支,穴名為角孫,治療上齲齒應取角孫穴,也可取鼻與顴之前的穴位治療。剛得病的時候脈象充盈,應當用瀉法,脈象虛弱就用補法。另一種說法,也可以取鼻外側的穴位治療,在患病初期的時候,要遵循邪盛則瀉,氣虛則補的原則。

 

足陽明胃經脈循鼻的兩側行於面部,其穴名為懸顱,經脈下行聯屬於口,上行的部分進入對側的目本之中,因此頭痛引動腮部疼痛的,治療時可以根據情況取懸顱穴,應實則瀉之,虛則補之,否則便會加重病情。

 

足太陽經通過項部的玉枕穴進入腦室,直接連屬於目本,名為眼系,頭目疼痛的應在項中兩條筋之間取玉枕穴進行治療,這條經脈由項進入腦,分別連屬於陰蹺、陽蹺二脈,這兩條脈陰陽相交,陽氣入而陰氣出,陰陽氣交於目銳眥,陽氣過盛時則兩目張而不合,陰氣盛時則兩目合而不張。

 

【原文】

熱厥取足太陰、少陽,皆留之;寒厥取足陽明、少陰於足,皆留之。舌縱涎下,煩悅,取足少陰。振寒灑灑,鼓頷,不得汗出,腹脹煩悅,取手太陰。刺虛者,刺其去也刺實者,刺其來也。春取絡脈,夏取分腠,秋取氣口,冬取經輸。凡此四時,各以時為齊[1]絡脈治皮膚,分腠治肌肉,氣口治筋脈,經輸治骨髓、五臟。

 

【提要】本段介紹了治療寒熱厥、舌縱等病的針刺方法,以及四季針刺的規律和適應證。

 

【注釋】

[1]各以時為齊「齊」通「劑」,為方劑、調劑的意思,這裏是指標刺的部位與淺深,應隨四時氣候變化而定。

 

【詳解】

治療熱厥病應取足太陰脾經和足少陽膽經,針刺時應留針一段時間;治療寒厥病應取足陽明胃經和足少陰腎經,也應該留針較長時間。

 

舌縱緩不收,口角流涎,胸脘煩悶的,是腎陰不足的表現,應針刺足少陰。腎經。

 

畏寒戰慄,兩頜鼓動,汗不得出,腹部脹滿,胸脘煩悶,是肺氣不足之證,治療應取手太陰肺經。在進行針刺治療時,屬於虛證的,應該補養其正氣,屬於實證的,應該祛除其邪氣。

 

四季針刺的規律是,

春季刺絡脈,夏季刺分肉、腠理間,秋季取氣口,冬季刺經脈,一年四季的針刺治療,各自以季節、時令為取穴的標準,不能混淆。

 

刺絡脈間的穴位可以治皮膚病,刺分腠之間的穴位可以治肌肉的病,刺氣口的穴位可治筋脈的病,刺經脈的輸穴可以治骨髓、五臟的病。

 

【原文】

身有五部伏兔一;腓二,腓者踹也;背三,五臟之腧四項五。此五部有癰疽者死。病始手臂者,先取手陽明、太陰而汗出病始頭首者,先取項太陽而汗出病始足脛者,先取足陽明而汗出。臂太陰可汗出,足陽明可汗出,故取陰而汗出甚者,止之於陽;取陽而汗出甚者,止之於陰。凡刺之害,中而不去則精泄,不中而去則致氣。精泄則病甚而框,致氣則生為癰疽也。

 

【提要】

本段主要介紹了人身五部的部位及其重要性以及針刺方法不得當對人體造成的損害。

 

【詳解】

人身有五處重要的部位一是伏兔;二是小腿;三是背部;四是背部與五臟有密切關係的腧穴所居的部位;五是項部。

 

這五個部位如果發生癰疽就很難治癒了。癰疽之類的

病如果是從手臂發生的,就先取手陽明大腸經、手太陰肺經的穴位治療,汗出而熱散,病可得解;

病從頭面發生的,可以先取頸項部的足太陽膀胱經的穴位針刺治療,汗出而癒;

 

如果是從足脛部發生的,就先取足陽明胃經的輸穴,汗出而癒。手太陰肺經的穴位可以發汗,足陽明胃經的穴位也能發汗。

 

由於陰陽二氣的相互制約,因此,若是取陰經發汗而又出汗過多的,可以取陽經穴位來止汗;若是取陽經穴位發汗而汗出過多的,可以取陰經的穴位來止汗。

 

針刺不當,其害處主要有以下幾種已經達到了針刺治療的效果而仍留針不去的,就會導致人身精氣的耗損;針刺時還沒有刺中疾病就立即出針的,會使邪氣聚而不散。精氣耗散過多會使病情加重,形體贏瘦;邪氣聚而不散則易引起癰瘍。

 

【按語】

人體的五個重要的部位,是經脈的重要聚集和循行部位,發生癰疽都是很難治癒的,而且在治療過程中也不能像其他部位的癰疽一樣採取簡單的外科治療方法,切割之類的外科治法對這五個部位的癰疽都是很危險的,必須引起重視。本節還論述了一些針刺治療時應該注意的重要原則,「取陰而汗出甚者,止之於陽」等等都是臨床上常用的治療法則。刺之害,也是言簡意賅的提示了「中病」的概念在中醫治療重要性,「過」與「不及」都是有害而無益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