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_骨度第十四(詳解).gif

 

 

【題解】度,是指大小、長短、寬窄等。本篇論述了一般人的頭、胸、腰圍的尺寸等,並用骨骼作為尺規來衡量人體經脈的長短和臟腑的大小,故篇名「骨度 

 

【原文】

黃帝問于伯高日脈度言經脈之長短,何以立之?伯高日先度其骨節之大小、廣狹、長短,而脈度定矣。黃帝日願聞眾人之度。人長七尺五寸者,其骨節之大小長短各幾何?伯高日頭之大骨,圍二尺六寸,胸圍四尺五寸,腰圍四尺二寸。發所覆者,顱至項尺二寸。發以下至頤,長一尺,君子終折。

 

結喉以下至缺盆中,長四寸。缺盆以下至髑肟[1],長九寸,過則肺大,不滿則肺小。隅骺以下至天樞,長八寸,過則胃大,不及則胃小。天樞以下至橫骨,長六寸半,過則廻腸廣長,不滿則狹短。橫骨,長六寸半。橫骨上廉以下,至內輔之上廉,長一尺八寸。內輔之上廉以下至下廉,長三寸半。內輔下廉,下至內踝,長一尺三寸。內踝以下至地,長三寸。膝胭以下至附屬,長一尺六寸。跗屬以下至地,長三寸。故骨圍大則太過,小則不及。角以下至柱骨,長一尺。行腋中不見者,長四寸。腋以下至季脅,長一尺二寸。季脅以下至髀樞,長六寸,髀樞以下至膝中,長一尺九寸。膝以下至外踝,長一尺六寸。外踝以下至京骨,長三寸。京骨以下至地,長一寸。

 

耳後當完骨者,廣九寸。耳前當耳門者,廣一尺三寸。兩顴之間,相去七寸。兩乳之間,廣九寸半。兩髀之間,廣六寸半。

 

足長一尺二寸,廣四寸半。肩至肘,長一尺七寸肘至腕,長一尺二寸半。腕至中指本節,長四寸。本節至其末,長四寸半。

 

項發以下至背骨,長二寸半[2],膂骨[3]以下至尾骶,二十一節,長三尺,上節長一寸四分分之一,奇分在下,故上七節至於膂骨,九寸八分分之七。此眾人骨之度也,所以立經脈之長短也。是故視其經脈之在於身也,其見浮而堅,其見明而大者,多血,細而沉者,多氣也。

【提要】文中論述了一般人的頭圍、胸圍、腰圍的尺寸,以及頭面、頸項、胸腹、肢節等各部位骨骼的長短、大小和寬窄。

 

【注釋】

[1]髑骺音合於,指胸骨下端的劍突。

[2]長二寸半根據《太素》、《甲乙經》作「長三寸半」。

[3]膂骨即脊椎骨。

 

【詳解】

黃帝問伯高說脈度篇中所說的人身經脈的長短是依照什麼標準確定的呢?伯高回答說先量出各骨節的大小、寬窄、長短,然後用這個標準來確定脈的長度。

 

黃帝說我想瞭解普通人骨度的情況,如果人的身高為七尺五寸,全身骨節的大小、長短是多少呢?伯高說頭圍最大處是二尺六寸,胸圍是四尺五寸,腰圍是四尺二寸。

 

頭髮覆蓋的部分稱為顱,從前髮際到後髮際,整個頭顱是一尺二寸;從前髮際至腮的下部是一尺。

 

五官端正的人,面部上、中、下三部分的長度相等。

 

從結喉至缺盆中(指天突穴處)四寸,從缺盆到胸骨劍突長九寸,如果超過九寸,則肺臟大,不足九寸則肺臟小。從劍骨至天樞穴之間(臍中)八寸,超過八寸的胃大,不足八寸的胃小。從天樞穴至橫骨長六寸半,超過的大腸粗而長,不足的大腸細而短。橫骨的長度是六寸半,從橫骨上緣到股骨內側下緣長一尺八寸,脛骨突起上緣至下緣長三寸半,脛骨突起的下緣到足內踝長一尺三寸,從內踝至地長三寸,從膝部的胭窩至足長一尺六寸,從足背至地三寸,所以骨圍大的骨也粗大,骨圍小的,骨也細小。

 

從額角至鎖骨長一尺,從頸根下至腋窩長四寸,從腋至季脅長一尺二寸,從季脅至大轉子長六寸,從大轉子至膝長一尺九,膝至外踝長一尺六寸,從外踝至京骨的突起處長三寸,從京骨的突起至地長一寸。

 

耳後兩高骨之間長九寸,耳前的兩聽門之間長一尺三寸,兩顴之間距離七寸,兩乳之間寬九寸半,兩股骨之間距離六寸半。足的長度是一尺二寸,寬四寸半。肩至肘長一尺七寸,肘至腕長一尺二寸半,手腕至中指指掌關節長四寸,掌指關節跟部至手指尖長四寸半。

 

從項部後髮際至第一椎骨長三寸半,大椎到尾骶骨共二十一椎,總長度是三尺,上七椎每節長一寸四分一厘,共長九寸八分七厘,其餘的不盡之數都在以下諸節平均計算。這就是普通人的骨度情況,可以用這個標準確定經脈的長度。在觀察人體經脈的時候,如果呈現于體表浮淺堅實或明顯粗大的,是多血的經脈;細而深伏的,是多氣的經脈。

 

【按語】

本篇所述的骨度,是根據人體的身高、體寬等標準決定同身的尺寸的,不同于現代醫學中的骨骼器官是使用絕對長度度量,對於身高的個體差異來說,這種度量方法更為實用,這在今天的針灸和按摩等治療中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